

麗彤生醫科技(興)公司新聞
台灣醫美保健領域的領軍企業翔宇旗下,麗彤生醫科技近期在市場上發揮著耀眼的光芒。該公司不僅在醫美保健品銷售上表現亮眼,更在細胞治療領域展開業務,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根據最新數據,麗彤生醫科技去年營收達18.65億元,年增長率達32.4%,即便在細胞治療研發上的投入,公司獲利動能依然維持在一定水準。法人預測,麗彤生醫科技去年稅後純益有望挑戰1.8億元,雖然整體表現可能略遜於前年,但成長勢頭不容小覷。
麗彤生醫科技總經理張麗綺表示,台灣營養保健品市場近五年來快速成長,其中膳食補充品市場佔比最高。為了精準把握市場脈搏,公司將行銷策略聚焦在口碑、網路和電視等主要管道。在食品銷售規劃上,麗彤生醫科技將電子商務通路、精準化行銷投放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作為重點,並積極布局大陸市場,為公司營收穩定成長奠定基礎。
展望今年,麗彤生醫科技預計獲利表現將優於去年,營收成長也將持續保持雙位數增長。公司將繼續擴大實體通路、電視購物及電商平台等銷售範圍,並深耕大陸市場,提升品牌知名度。根據最新研究報告,全球營養保健品市場規模將以年複合成長率3.3%的速度增長,其中亞太地區市占率高達47%,成為全球保健食品成長的推動力。
在產品方面,麗彤生醫科技旗下自有品牌DV笛絲薇夢已推出六款產品,涵蓋養顏美容、調節身體機能、促進體內環保等各個領域。張麗綺總經理表示,公司將持續升級DV保養品款式,並引進專為亞洲女性開發的DV TOKYO美容保養系列,預計將帶動公司官方購物網站銷售成績的提升。
【台灣生技產業新動態】金豬年來臨,台灣生技產業因應政策利多,發展勢頭看漲。近期,衛福部啟動特管法治療首案審查,基亞、訊聯等公司合作醫院積極遞件,成為焦點。特管法上路,再生醫療法案也即將出爐,多家生技公司如基亞、高端疫苗、訊聯等,積極投入技術、藥品開發,為產業帶來新機遇。細胞治療方面,基亞、訊聯、長聖等與醫院合作,規劃打造細胞生產中心。未來,細胞治療首案獲准後,將引發多案齊發,業界對細胞產能需求預期上升。此外,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已通過行政院會,預計今年三讀通過,對「異體」細胞製劑公司帶來利好。
翔宇目前旗下有兩大事業體,除了醫美保健品銷售外,另有細胞治療領域業務,近兩年,醫美保健品銷售成績不俗,去年營收18.65億元,年增32.4%,即使在細胞治療業務研發支出下,獲利動能仍能維持一定水準,法人估,翔宇去年稅後純益有機會挑戰1.8億元,唯整體表現可能略遜於前年。
翔宇生醫總經理張麗綺指出,台灣過去五年在營養保健品市場規模快速成長,且以膳食補充品之市場占比最高,而台灣消費者針對營養保健品資訊的取得來源皆以口碑/使用經驗、網路及電視為主要管道,因此,公司在行銷上將精準布局。
在食品銷售規劃上,翔宇表示,包括電子商務通路、精準化行銷投放等,以及提高DV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知名度,藉以創造整體營收持續穩定成長之基石。展望今年,翔宇認為,在過去兩年行銷布局後,今年獲利表現可望優於去年,而營收成長也將持續有雙位數成長。
今年,翔宇將持續擴大實體通路、電視購物及電商平台等銷售範圍,也陸續深耕大陸市場之布局,提升翔宇DV品牌於大陸市場的知名度,以期為翔宇整體營運注入新活水。
根據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最新研究報告,2017年全球營養保健品市場規模約964億美元,將以年複合成長率3.3%的速度成長至2021年、達1,098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市占率高達47%,成帶動全球保健食品成長的火車頭。
翔宇表示,日前公司旗下自有品牌DV笛絲薇夢保健食品布局已涵蓋養顏美容的「醇養妍」,調節身體機能及促進體內環保之「喜樂纖」、「纖先暢」、「蔬暢輕飲」、「聰蓉活力飲」,以及滋補養氣青春有型的「墨墨黑」等六款產品。
張麗綺指出,翔宇在DV保養品布局方面,致力於DV保養品款式升級,引進專為亞洲女性開發的DV TOKYO美容保養系列,有望帶動DV官方購物網站銷售成績。
特管法上路,而再生醫療法案也正在立法院審議中,國內多家生技公司均依法規投入有關技術、藥品開發,前者有基亞、高端疫苗、訊聯、三顧、尖端醫、醣聯、鑫品、翔宇、長聖、浩鼎等,後者則包括基亞、晟德、翔宇、高端等,在產業法規的基礎上,均受到加持,為豬年生技產業點火。
另外,近期許多公司在細胞治療進度推動上,也頗有進度,包括基亞、訊聯、長聖,還有尖端醫、高端等,都陸續與醫院合作,由醫院向衛福部申請特管法執行自體細胞治療,尖端醫與高端都規劃打造細胞生產中心,成為產業界關注熱點。
申請進度方面,基亞近期攜手義大醫療體系進行抗癌細胞治療,另外,訊聯也宣布結盟三軍總醫院,治療「困難傷口癒合」,均已陸續向衛福部申請。另外,三顧結合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的杜式刀法,希望用日本細胞層片,修復膝蓋軟骨缺損,目前也規劃申請中。
根據特管法,自體細胞治療須有GTP實驗室進行細胞培養,其治療申請案經衛福部核准後,就能執行,但細胞產能與成本是最大關鍵。
未來細胞治療首案正式獲准執行後,將陸續有多案齊發,業界認為,在患者需求極大的情況下,屆時「細胞產能」將備受考驗,因此,尖端醫與花蓮慈濟合作,在東部打造細胞治療中心,而高端疫苗則在新竹生醫園區自行打造「細胞治療生產暨處理中心」。
值得下一步關注的是,繼特管法後,衛福部去年已完成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經行政院會拍板通過,已送立法院審議,若一切順利,今年可望三讀通過,其中,規劃切入「異體」細胞製劑的公司則可望在題材上率先受惠。
業者指出,台灣細胞治療產業發展已久,不少公司具有可供生產治療細胞的「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實驗室」,如臍帶血大廠訊聯、尖端醫、生寶、長聖、翔宇、宣捷等多家公司,均擁有一定規模的GTP實驗室,可立即因應特管法,以各家臍帶血業者的GTP實驗室提供細胞製劑空間與產能。
特管辦法上路後,台灣是僅次於日本開放細胞治療專法的國家,包括免疫細胞治療在內的的六大項治療技術。
業界指出,過去因法規未開放,因此僅有部分大型醫院、相關生技公司擁有GTP實驗室,而GTP實驗室是生產治療細胞的關鍵。
業者指出,由於過往細胞治療開發的公司,著眼於適應症開發與小規模生產,細胞生產多在學、研與醫院的GTP實驗室,並未建置較高的細胞製劑產能。
然而特管辦法開放範疇為自體自用,每一個特管法適合的病患,都需要占用GTP實驗室相當空間與時間。因此特管辦法雖開放,但受限於台灣GTP實驗室產能不足,而為搶攻申請治療項目的時效,在自建GTP規格廠房前,還是要找到合規的產能,方能在產業發展前端卡位。
日前,尖端醫與震泰生醫的結盟,即成為此次細胞治療法規上路後,技術與產能結盟的第一案。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與震泰生醫創辦人李冬陽,本月8日雙方就「樹突細胞(DC)治療與應用合作」簽署結盟協議,宣布雙方將就各自專長,以樹突細胞用於抗癌臨床治療。
21日,尖端醫又與幹細胞技術公司台寶生醫,簽署「間質幹細胞臨床應用合作契約」,宣布雙方將就間質幹細胞的臨床應用,攜手於醫療機構提供利用自體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服務。
尖端醫利用生產能量結合同業治療技術的合作案例,是否將掀起細胞治療聯盟效應、做大市場份額,值得觀察。
營運頗為亮眼的保健品族群,是生技類股的高獲利族群,法人預估葡萄王、大江、生展今年都有大賺半個股本的實力,立康、翔宇初估也有3元以上。
有趣的是,這些高獲利的保健品公司個個身懷絕技,各有看家本領,翔宇有天后蔡依林助陣,代言的「DV醇養妍」在兩岸創下佳績;而立康光靠本土客,年營收就可破4億,高價位的龜鹿二仙膠更是火紅,創造的獲利預估是高於天后。
另外,生展開發的保健品中,最受矚目的是建構全台唯一全人工冬蟲夏草養殖基地,成功培育出長有子座的冬蟲夏草子實體,目前正積極邁入產業化生產。生展也是少數能生產醫藥級益生菌廠商,董事長陳威仁表示,該公司除為Weider開發益生菌銷售海外,雙方也攜手參加國際保健品和生技展,拓展國際市場。由於生展是亞洲區除韓國外,第2家擁有益生菌醫藥級藥證的廠商,也吸引多家日本、韓國等海外廠商接洽合作。
不打自有品牌,完全以研發和代工取勝的大江,由於接單暢旺,該公司近5年年年建置新廠,今年在功能性飲品、粉包及面膜3大事業體將同步發威,市場的拓展也由中國市場延伸至歐洲、美國和東南亞下,法人預期大江今年營收成長率將由3成起跳,獲利則同步攀高。
大江董座林詠翔表示,隨著海外市場的全面發威和將啟動的併購機制,大江現有產能已無法因應需求,預計斥資10億元,明年興建自動倉儲W1廠、S12發酵萃取廠。
另外,進度較快治療膝關節炎的新藥,則已在I/IIa臨床試驗中,今年首季已獲批准期中報告,預計明年底完成。內部也規劃在2020年年中完成新藥廠建置。
由於新藥開發進度加速,加上保健食品銷售策略奏效,由天后蔡依林代言的新品「DV醇養妍」,成功在兩岸掀起話題,該公司今年前5月營收4.76億元,年成長率15.2%的亮麗業績中,內部也乘勝追擊,預計在9月底或第4季申請上櫃。
蔡嘉櫸表示,幹細胞治療已成趨勢,預估該市場規模在2020年可望達4千億美元。先前幹續胞發展是以自體移植為主流,由於其存在難以產業化和規模化問題,導致發展受限。
翔宇是在3∼4年前轉向異體移植,透過其開發的製程、培養技術及原料的技術,目前更努力在3D培養進行技術突破,預期未來產品上市後,將可大舉降低治療費用,並延長保固期。
蔡嘉櫸說,翔宇啟動的「ELIXCYTE」幹細胞相關適應症新藥研究,專攻的脂肪幹細胞領域,在2012年後呈現指數型快速成長,從2004年至2012年的八年間,全球展開的脂肪幹細胞臨床試驗僅約60件,但2012年後迄今短短六年間,全球共計已有262件脂肪幹細胞臨床試驗。
受惠天后蔡依林代言,翔宇新品「DV醇養妍」,上市3個月熱銷百萬盒的氣勢,今年首季中國大陸也加入開賣行列,3月更在江西風尚購物及環球購物等中國電視購物及實體門市通路銷售下,法人預期該公司今年保健品營收占比將攀至4成以上,帶動全年營收成長挑戰5成,由於毛利率也可望回到5成以上,在獲利成長率將高於營收下,也將列入高獲利族群。
翔宇已規劃在每季推出一支新品,第二支是塑身,第三支為養氣補身,第四支則還在研發中,該公司預期今年保健品的營收占比可望從去年的15%,一舉拉高至4成以上。目前也與合作廠商積極擴產中,預計保健品的日產能將拉高至6∼8萬盒。
該公司預期隨著產品知名度打開,大陸今年全商品銷售目標5億元,台灣則力拚12至15億元間,預期今年行銷費用在1至2億元間,整體來看,今年營收成長力將有5成機會,獲利幅度可望拉高。
翔宇去年業績10億元,雖成長20.9%,但因有代言費3千萬和行銷 等費用支出,稅後盈餘1.94億元,較前一年度的2.07億元下滑,EPS 5元,董事會已通過配發每股3元股利,其中現金2元,股票1元。
蔡嘉櫸指出,由蔡依林代言的「DV醇養妍」,是在去年11月開始開 賣,銷售3個月台灣就突破百萬盒;大陸從今年1月底開始銷售,目前 銷售量約20萬盒。
蔡嘉櫸認為,隨著產品知名度打開,大陸今年全商品銷售目標5億 元,台灣則力拚12至15億元間,預期今年行銷費用在1至2億元間,整 體來看,今年營收成長力將有3成機會,獲利幅度可望拉高。
積極在對岸市場布局的翔宇,目前除了計畫把「醇養妍」產品正式 透過環球購物帶到中國大陸市場銷售外,也將在每季推出一支新品, 第二支是瘦身,第三支為養氣補身,第四支則還在研發中,該公司預 期在台灣與大陸兩岸市場同步銷售下,未來營運樂觀。
翔宇去年上半年交出每股淨利4元佳績後,法人預期下半年獲利也將較上半年成長,其年度EPS將從較前一年度的7.55元成長,將再創新高。目前董事會已通過配發每股3元股利,其中現金2元,股票1元。
翔宇表示,前2月營收成長主要因藝人蔡依林代言的新產品「醇養妍」在台灣市場熱銷,並於2月正式在大陸市場開賣所致,惟因過年及二二八長假、工作天數較少影響,使得效益遞延,待3月工作天數恢復正常,並啟動第二波的宣傳計畫以及兩岸市場通路火力全開的上架銷售下,可望帶動營運展現更強勁的成長爆發力道。
積極在對岸市場布局的翔宇,2月開始透過東方CJ電視購物通路銷售上海「笛絲薇夢-靜安店」的SPA券,最高一天可以銷售200張SPA券,預期未來將帶動直營門市每日來客數倍增,並創造新一波營運成長動能。
翔宇表示,今年持續擴充「笛絲薇夢」上海的SPA門市布局,計畫於上半年新增4個直營門市據點,並以期能夠加強消化東方CJ電視購物頻道熱賣的SPA券。另外,第2季亦將推出養生健髮的新食品產品問市,並複製「醇養妍」的成功銷售模式,預期今年整體營運動能將優於去年的成長表現。
此次櫃買中心頒發之獎項,統計期間自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止,其中由國泰證券輔導送件上櫃,並經櫃買董事會通過的案件,共計有旭然、天蔥、F-崇佑、瑞耘與創業家等5家知名企業;在興櫃掛牌方面,則有翔宇、創業家、雲品、愛爾達、佳得、兔將、友松與經緯航等8家案件。
國泰證券積極發掘國內優質潛力企業,輔導其順利於資本市場籌資,除了使企業具備營運擴張的資金要件,亦使這些國內優質企業得以浮上檯面,能使更多投資人參與公司營運的獲利契機,此次獲頒「櫃買市場2016年推薦輔導上櫃及興櫃家數第一名」實至名歸。
國泰證券表示,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轉型,有許多新創產業興起,例如文化創意、生技醫療、航太、電子商務及新能源等,都不乏有許多表現突出的企業隱含其中,而如何去發掘這些「隱形冠軍」,就是承銷商功力的高下之分。
業界指出,近兩年因生醫股起落較大,主管機關在審查上市櫃業務時,對申請公司的體質嚴格審查,不少公司因缺乏有關經驗,而在上市櫃的最後一哩路碰釘子。
翔宇為國內術前術後保養品之研發、銷售以及美療實體通路廠商,主要事業體橫跨醫美耗材及保養保健品,受惠醫美診所合作及自行開發之美容產品,以及美療實體店的垂直整合營運模式效益。
今年上半年稅後淨利1.1億元,EPS 4元,年成長12%及11%,創下同期營運獲利新高。
翔宇表示,由於公司近年來營運步入成長階段,未來除將持續開發全新術前術後保養品、擴大銷售成長利基,並計畫在台灣市場與多家醫美診所合作,以及新增美療服務據點之布局。
今年經股東會決議配發每股2.5元現金與4元股票股利,資本額已從2.77億元增加至3.88億元,隨著下半年在大陸實體通路布局,以及開發新醫美診所合作通路新客群下,將有助於未來營運保持成長動能。
興櫃公司去年EPS前20大,除前三大外,絡達、倉和、醫揚、達爾膚等4家EPS高於8元,愛普、翔宇、樂揚、宏觀、高鐵等5家EPS超過7元,正瀚、禾聯碩、瑞鼎、漢美、瑞祺電等5家EPS在6元之上,至於樂美館、云光、世界科等3家興櫃公司,去年EPS分別為5.93元、5.77元、5.65元。其中正推動股票轉上市的高鐵公司,去年稅後盈餘208.73億元,EPS為7.19元,表現出色。
台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指出,興櫃公司每年只公布半年報及年報,業績相關資訊透明度不如上市櫃公司,因此對興櫃公司不宜只觀察短期獲利水準,而應拉長觀察營運長遠發展,包含興櫃公司產品市場競爭性、所處產業發展趨勢,而通常興櫃公司的股東背景是集團公司旗下或是大公司轉投資事業,富爸爸效應,對賡續營運發展更有助益。
櫃買中心表示,興櫃公司應公告申報104年度財務報告家數為287家(包含本國企業279家;外國企業8家),統計申報期限截止前,除永箔科技公司(6437)未依限完成104年度財務報告之公告申報外,其餘均已依規定期限完成。
櫃買中心指出,永箔公司前因協辦輔導推薦證券商凱基證券申請辭任,導致該公司僅餘一家輔導推薦證券商大慶證券,核有櫃買中心興櫃審查準則第38條第1項第2款所訂停止股票櫃檯買賣之情事,因此該公司已自105年4月22日起,停止其興櫃股票買賣。由於該公司未依規定公告申報104年度財務報告,櫃買中心將續依興櫃審查準則規定公告該公司併案繼續停止興櫃股票買賣。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興櫃一向被視為發掘潛力股的寶地,繳出較佳年度獲利成績的公司,未來轉上市櫃的機會更高,尤其值得留意,如近期上櫃的櫃買股后精測(6510)為例,之前就是興櫃市場中兼具基本面及人氣的飆股。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投資興櫃的風險無非是價格偏離基本面,加上公司半年公布一次財報,即便是未來投資價值高的飆股,都與獲利能力及基本面脫離不了關係,因此提前公布財務資訊,有利於投資人做較正確的判斷,在沒有漲跌幅限制的交易市場,有獲利能力作後盾,相對安全。
國泰證期顧問協理簡伯儀表示,興櫃一向是孕育上市櫃潛力股的溫床,公司為能夠在興櫃交易6個月後順利轉上市櫃,體質較佳的公司透明度也會比多數興櫃公司高,且為了送件轉上市櫃,提前自結財務表現,隨著財務資訊更趨透明,在興櫃市場中則可享有高於上市櫃公司的本益比,如此時能夠同步配發高股利,投資報酬將不輸上市櫃公司。
其中,廣越去年EPS10.21元,也配發高達7.2元的現金股利,配息率有70%,錢櫃去年EPS9.27元,現金股利也有4元,翔宇去年EPS7.55元,現金股利雖僅有2.5元,不過股票股利高達4元,依照其上周五(1日)興櫃參考價246元,未來股價、股利兩頭賺。
四檔生技醫療股中,正揚經營幹細胞醫藥之原料、新藥的研發製造銷售、牙醫材料研發銷售及診所醫務管理服務、醫美保養品的研發製造銷售代工。翔宇(6539)主要業務則是醫材及針(藥)劑、保健品與保養品等銷售、美容瘦身服務、幹細胞服務,2月累計合併營收年增21.3%。
晶碩(6491)為和碩與IC載板廠景碩(3189)轉投資,生產製造隱形眼鏡,在台灣隱形眼鏡品牌坐二望一,直營門市全台已經達50家,已進入獲利期。今年2月累計合併營收年增26.6%,成長亮眼。
比較特別的是百丹特,漲幅雖然高達209.7%,卻是因為去年12月17日股東臨時會通過減資彌補虧損,舊股票最後交易日是2月24日,當時均價為4.22元,3月11日新股興櫃恢復交易之後,均價則為13.07元,因此才會出現漲幅逾二倍的狀況。
若從成交量來看,則是宏觀、興能高(6558),以及榮炭科技(6555)近一周成交量有在千張之上。
翔宇生醫成立於2011年6月,目前實收資本額約2.77億元,目前另外也從事幹細胞及幹細胞分泌物(生長因子)的研究開發、醫療級保養產品的製造銷售、健康瘦身服務及資產出租業務。
翔宇自行開發的醫美產品,結合美療實體店,在完整銷售通路帶動下,使得翔宇去年度營收寫下4.17億元佳績,稅後純益則有0.61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3.62億元,稅後純益0.98億元,預期今年成長動能可望持續向上。
翔宇未來仍持續增加保健食品之研發、擴大新型態美療瘦身服務據點、持續開發新醫療級保養品、引進更多優良之醫材產品、開拓新的銷售通路,以滿足市場客戶之需求。
翔宇表示,公司積極在幹細胞產業之研發,持續開發前瞻性新型生技製藥、醫學美容商品及個人化細胞衍生產品,用以促進幹細胞產業於醫療保健、醫學美容及新醫藥品產業之發展上。
據悉,翔宇是由一群在醫美保健有經驗的專家所組成,近年開發的健康調理體質有關的保健食品,風靡坊間而掀起話題,並為公司的營運加分,公司也積極開發新產品,為營運能量添薪火。
值得注意的是,翔宇近年深入開發幹細胞業務,甚至未來不排除往更具醫學專家的治療領域發展,短期內可能結合醫美與幹細胞議題,開發全新的產品概念與規劃。
近年,醫美領域題材火紅,不少公司陸續站上百元俱樂部,如F-麗豐(克麗緹娜)、達爾膚(DR.WU),F-佐登(佐登妮絲),而翔宇甫登興櫃也躋身百元俱樂部,相信醫美題材的加持下,國內未被發掘的醫美概念公司,將持續創造話題。
興櫃生技股昨(1)日包括百丹特、普生、皇將等十檔興櫃生技股,漲幅均超過兩成,其中,百丹特漲幅逾55%,雖較前日部分大漲一倍的公司漲勢稍減,但仍呈現「全員股漲」的狀況,年底前將續強。
特別的是,較有題材性的、站上百元的新藥股,如藥華藥、健永,醫美概念股達爾膚、翔宇都超過兩成,而較被忽略的微邦,近日也切入醫美有關業務,開發出利基型醫美家用設備,並透過自有的醫美通路配套銷售,具有相當題材性。
櫃買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第4季以來有4家公司送件申請股票上櫃,都是在10月間申請,包含F-大峽、F-崇佑、達爾膚、大樹等,分別在10月22、27、30、30日申請送件,累計今年以來45家公司送件申請上櫃,其中包含力麗店以及天品兩家為申請管理股票轉上櫃。
至於今年以來送件申請登錄興櫃有57家公司;第4季以來已有10家公司股票登錄興櫃買賣,包含10月間有勤凱、翔宇、景凱、信吉媒體、創業家兄弟、豐華等6家公司,11月間有雲品、德信證券、興能高、穎漢等4家公司,累計今年以來已有60家公司股票登錄興櫃買賣。
翔宇專注於製藥、醫材、照護及食品等四大領域進行投資與創新研發,以強化公司競爭力,並在保健食品及醫材代理、醫療級保養品研發及美療實體通路持續推出新產品及新服務,未來更聚焦在幹細胞治療研發,持續開發前瞻性新型生技製藥、醫學美容商品及個人化細胞衍生產品,促進幹細胞產業於醫療保健、醫學美容及新醫藥品產業發展。
國泰證券積極輔導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近年已在文化創意、電商等產業領域,陸續挖掘出優質並具成長潛力的企業,輔導其上市櫃及次級市場籌資,協助企業順利取得所需營運資金,提升其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