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據了解,在總統府與行政院指示下,經建會上周五(25日)舉行跨部

會議,原則同意開放新投資者加入台灣高鐵五大發起集團,並可承接

原始股東持股。

與會人士透露,新加入的發起人不限五大集團子公司,只要認定有參

與高鐵建設的事實,且具有一定財力與意願,經交通部核准,就可取

得發起人身分,負擔高鐵興建營運合約中所有權利義務。

據悉,行政院本周將確認經建會此一決定,通過後政策上即放行。

高鐵五大發起集團為大陸、富邦、東元、長榮和太平洋電線電纜,根

據合約規定,五大發起集團持股不得低於25%的下限,但東元、長榮

、太電從91年高鐵首次發行特別股後,就未再增資,其中太電更因財

務危機,今年4月下巿,手上近九成五的股票已質押給銀行。

至今只剩大陸和富邦還有加碼動作,但富邦投入金額不多,今年高鐵

兩度增資,富邦僅投資 1.3 億元 ,合計目前五大發起集團持股比率為

25.68%,逼近法定下限。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櫃買中心將於二十八日召開第四屆第十二次董、監聯席會議,會中重

頭戲將是討論巨擘等十一家公司股票上櫃案,如果這些公司經討論順

利過關,未來只待證期會做最後審議即可取得上櫃核准函,就正常作

業程序來看,這些公司應會在第四季前陸續掛牌上櫃。

二十八日待櫃買中心討論上櫃案的十一家公司,分別為冠華科技、信

億科技、瑞穎科技、聯合骨科、千如電機、保銳科技、宏連科技、基

泰營造、福葆電子、宇瞻科技及巨擘科技等。

這十一家公司中,最受市場矚目的公司,首推巨擘科技。主要產品為

光碟片的巨擘科技,為國內老字號的碟片廠,但過去該公司並無意申

請股票上櫃,直到這兩年在股東強烈要求下,公司才於四月間送件申

請上櫃。

不同於國內其他碟片廠都以代工為主,巨擘科技以自有品牌行銷公司

產品,不僅對市場掌握度較高,且利潤不用受代工客戶影響,加上該

公司在成本控管及生產效率上高出同業,因此,巨擘合併子公司計算

,去年以將近六○%的毛利率,創下了每股稅後盈餘一一.五八元的

佳績。

今年以來,由於碟片價格重挫,國內其他同業多面臨虧損壓力下,巨

擘第一季仍繳出了每股獲利三.三四元的佳績;前五月累計營收五六

.二八億元,與全年度財測目標一一八.六四億元相較,達成率四七

.四三%;由於下半年為碟片產業的旺季,按巨擘今年以來的營運表

現來看,全年每股稅後八元的獲利目標應可順利達成。

另檔受創投界矚目的個股,則為冠華科技。該公司董事長胡定華為科

技聞人,公司主要產品為ITO導電基板、光學膜及濺鍍機附屬設備

,也為光電產業重要零組件,雖然該公司去年仍處虧錢情況,截至第

一季也尚未轉虧為盈,不過,由於該公司取得工業局科技事業核准函

,是以科技類股送件申請上櫃。

今年冠華營收目標為四.六九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二三元

,而根據公司的自行結算,前五月營收已達一.四九億元,稅前虧損

金額也縮小為一五○餘萬元,顯示該公司營運確有轉機,今年有機會

轉虧為盈達成財測目標。

至於唯一一檔屬傳產股的基泰營造,是二類股即將走入歷史前,第一

檔申請上櫃的個股,雖然營造業在前機年受景氣影響,營運表現普遍

不佳,但該公司去年仍繳出 EPS 一.九三元的佳績;今年在國內景氣

上揚下,公司預估營收可達一七.八八億元,每股獲利目標三.二二

元,而依該公司前五月營收已達一○.二四億元,財測達成率已達五

七.二九%水準來看,今年應可順利達成財測。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6月16日 06/26 09:11

新能科技(3196)6月25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該公司

預估93年度營收目標1億3023萬元,稅前盈餘目標2551萬

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1.51元。

新能科技成立於民國87年,董事長張秉堂,送件時實

收資本額1億7800萬元,主要產品包括:系統加值服務、

自動化系統軟體、系統維護等;市場結構內銷90%、外銷

10%。92年度營收為9701萬元,稅前盈餘2057萬元,每股

稅後盈餘目標1.35元。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6月26日 06/26 09:04

興益科技(3233)6月25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該公司

預估93年度營收目標15億786萬元,稅前盈餘目標8405萬

元,每股盈餘目標約4元。

興益科技成立於民國88年,董事長兼總經理柯文釗,

送件時實收資本額1億8816萬元,主要產品為液晶顯示器。

92年度營收為8億1371萬元,稅前盈餘為1185萬元。

台灣高鐵公司昨(25)日表示,營運處副總經理林天送辭職已經獲准

,任期至本月 30日止,7 月初董事會將開會任命新的營運副總,並為

順利整合興建與營運各種介面問題,將增設一位執行副總經理,統合

相關工作。

據了解,高鐵公司已決定選派出身長榮集團營運部門,現任高鐵公司

興建處協理的林鵬良,接任營運處副總一職;至於執行副總新職,高

鐵董事會已多方徵詢適當人選,待董事長殷琪下月初自美返國舉行董

事會後,才會定案。

高鐵公司公共事務處副總經理江金山表示,高鐵明年10月底即將完工

通車,高鐵必須從興建轉型為營運公司,而如何在營運後達成預期目

標,公司內部曾進行多次討論,結果董事會與部分主管對林天送提出

的營運目標,有不同意見與看法。

江金山強調,未來營運結果如何尚未可知,所以各種營運策略沒有對

或錯的問題,但未來要執行這個策略,最高層只能選擇一個,這就像

政務官一樣,要為自己的政策負責,林天送認為他應該讓出位置給適

合執行的人。

據指出,林天送於本月初向殷琪提出書面辭呈,理由是工作了27年,

相當疲憊,希望好好休息一下,但獲得殷琪慰留,不過林天送辭意甚

堅,後來殷琪赴美渡假,還多次打電話與林天送溝通,最後確定無法

挽留,殷琪希望他好好休息,下個階段(指明年通車後)可以再回到

高鐵公司服務。

江金山說,有媒體解讀林天送離職是長榮集團退出高鐵,而陣前換將

對高鐵營運恐會造成衝擊,這都是揣測的說法。

他表示,高鐵要做的工作非常多,為順利推動朝通車目標邁進,各個

職位本來就有安排接班的儲備人選,以因應各種可能的狀況,何況新

接任的營運處副總出身背景與林天送差不多,且均來自長榮集團,如

何解讀成長榮集團要退出高鐵,這根本扯不上關係。

集保公司總經理陳明泰將「回鍋」台灣證交所任總經理,陳明泰熟稔

證交所業務、加上行事作風穩健,市場都看好新任董事長吳乃仁在他

的輔佐,未來證交所業務推動可望駕輕就熟。

陳明泰是在民國54年即進入證交所當練習生,作事相當認真,很得長

官器重,而後憑著其努力升到業務部交易組長,交易組等改制為交易

部後,升任為交易部經理,再升任為主任祕書。

民國86年陳明泰以證交所主祕調升到證交所轉投資的集保公司任副總

經理,88年再調回證交所任副總經理,主要督導上市部等四個部門,

91年又調回集保升任為總經理至今,兩度來回證交所與集保之間。

證交所一位資深主管說,陳明泰本身並沒有特殊背景,是屬於基層作

起,但個性相當隨和,作事非常認真,為「苦幹實幹」型的員工,因

此在歷任證交所高層都很欣賞他穩健的行事風格,因而能自基層高升

到目前職務,即使一般認為「嚴厲、不好相處」的集保董事長葉景成

,對陳明泰也是器重有加。

陳明泰是29年次12月,依規定到明年12月底即屆齡退休,此次再高升

為證交所總經理,穩健的行事風格及對證交所業務熟練,可望襄助吳

乃仁。不過,由於陳明泰將屆齡退休,是否僅是「過渡性」的總經理

,或是能作完一任,還有待觀察。

行政院昨(25)日核定,台灣證交所總經理朱富春和集保公司總經理

兩人職位對調,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總經理則由證交所

副總詹彩虹接任。

行政院昨天傍晚核定財金資訊公司和證券周邊單位的人事案。財金資

訊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仍由現任李明紀、黃瑞屏續任。證券周邊單

位的人事異動已大致底定。

財政部說,為增加證券周邊單位人員的工作歷練與業務創新,證交所

總經理與集保總經理兩人職務予以互調。投資人保護中心成立之初,

行政院當時核定總經理一職由許仁壽擔任,但許仁壽已改任中華郵政

董事長,所留總經理職缺將由證交所副總經理詹彩虹接任。

財政部表示,財金公司擬於 6月 29日舉行股東常會改選第三屆董事及

監察人,改選後,董事長以及總經理將分別由現任董事長李明紀、總

經理黃瑞屏先生續任。

東森寬頻電信昨(25)日舉行股東常會,通過更名為「亞太固網寬頻

公司」,以整合集團三家電信公司名稱;並通過辦理公開發行,預計

未來一年內完成。

東森寬頻副董事王令台昨天表示,亞太電信集團旗下有東森寬頻電信

、亞太行動寬頻及亞太線上等三家公司,為整合名稱,昨天股東會決

定將「東森寬頻電信公司」更名為「亞太固網寬頻公司」。

他表示,未來亞太固網經營一類固網業務、亞太行動經營第三代行動

電話(3G)行動業務、亞太線上提供 ADSL寬頻等二類電信服務,彼

此分工。

王令台強調,三家公司不考慮合併,但集團內部已針對業務等單位進

行整合,概分成「企業」和「個人」兩大類,採取交叉行銷,如此可

以降低營業費用,並提高效率。他表示,根據前五個月的營業數字來

看,業務整合約可節省10%至15%的營業費用。

東森寬頻目前資本額 656 億元,與減資後的台固相當,而且扣除台鐵

硬體作價資本 80 億元、投資亞太線上 11.3 億元 、投資亞太行動寬頻

160億元,約剩下405億元,剛好跨過交通部規定固網業者資本額需達

400億元的下限,並沒有資本額過大的問題。

東森寬頻去年營收 65.39 億元 ,稅後淨損 16.88 億元 ,每股稅後淨損

0.26 元。王令台分析,虧損主要來自亞太行動等轉投資,預計東森寬

頻本業今年底就可以轉虧為盈。

網路家庭(8044)昨(25)日舉行股東會,通過配發 0.99元股利,其

中股票股利0.7元,現金股利0.29元,網路家庭已送件申請上櫃,快的

話將在今年掛牌。

網路家庭已於 4 月底送件申請上櫃,由於近來申請上櫃的業者不少,

網路家庭表示,以審查作業時間,加上準備掛牌的作業,快的話應該

能在今年掛牌,將成為第一家掛牌的本土網路業者。

網路家庭在91年還虧損7511萬元,去年全年營收 13.3億元,較91年成

長 137%,毛利率 27%,本業開始獲利,全年稅前盈餘6867萬元,每

股稅後純益1.39元。

東森寬頻電信公司昨(廿五)日舉行股東常會,會中決議,公司名稱

變更為亞太固網寬頻電信,同時,辦理公開發行、暫緩上市、櫃。

該公司副董事長王令台表示,基於提振亞太電信集團整體營收,決定

將亞太行動、亞太線上及更名後的亞太固網寬頻電信三大公司組織重

整,初步決定打破公司獨立經營現況,三家公司共二千多位員工將依

個人事業群及企業事業群進行重組,以提高亞太電信集團整體營收及

獲利。

王令台表示,組織重整時間點原訂於七月一日,不過,因作業時程擔

擱可能延後,但一定會在第三季進行。

東森寬頻電信的上市、櫃計畫,王令台表示將暫時不推動。公開發行

的時間點,則預定在明年上半年。

昨日的股東會,由副董事長王令台主持,在小股東的吵吵鬧鬧聲中,

歷經兩個多小時落幕,對於小股東希望透過減資提振公司整體營收、

及目前股價每股不到兩元諸多抱怨,王令台也在會中耐心做出反應,

他說,去年,亞太行動虧損一四.八六億元,是造成東森寬頻電信公

司虧損的主要原因。

至於小股東提出減資建議方面,王令台強調,公司目前資本額六百五

十六億元,其中,台鐵以光纖、管線資本作價八十億元,另外一百七

十億元轉投資亞太行動,扣掉這兩個部份,公司實際資本額僅四百億

元,與新世紀資通公司差不多,比起台灣固網是從九百億元減資到六

百多億元還低,並無減資必要。另,董、監席次仍維持董事卅三席、

監事五席。

王令台表示,公司名稱變更,係為與子公司亞太行動寬頻電信、亞太

線上之廣告行銷、業務推廣、資源共享之需求,更名後有利於公司未

來發展。

中租迪和昨(25)日舉行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0.6元的現金股利。

陳鳳龍表示,中租迪和去年稅後淨利為 5.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

%,稅後每股盈餘為 0.93元,較前年 0.79元增加 0.14元。對於今年的

獲利預估,陳鳳龍說,一定會突破去年 5.19億元的新高,初估今年 1

到6月底為止,稅前盈餘已達4.2億元,達去年盈餘的四分之三。

陳鳳龍說,中租去年的整體業務及授信管理,其中在租賃分期契約金

額較前年成長35%,營業毛利也較前年成長13%。對於今年的業務重

點,陳鳳龍指出,「漁業租賃」與「重車租賃」將列為重點,同時該

業務也將成為拉高獲利的金雞母。

陳鳳龍說,過去一年內中租增加的新事業包括漁業租賃、微型企業、

重車事業、資產管理服務及個人帳款管理部等,目前皆已達到初步預

期的成果,也將為今年成長增添更多動力。

中租集團董事長辜仲立今年將針對中租迪和設計企業形象的廣告,希

望藉此讓中小企業與個人對租賃業有更一步的認識。

台灣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昨(25)日審議通過建興電子及奇景光電

股票初次上市案,建興今年預估每股稅後純益 8.02元,奇景今年每股

稅後純益預估為 4.84元。

受到博達科技地雷債風暴,公司內控受到市場強烈質疑影響,證交所

昨天的上市審議委員會都要求上述二家申請公司必須在公開說明書特

別記載事項中揭露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之執行情形。

建興電子為光寶集團轉投資,主要產品為資料儲存產品之研究、開發

、製造及銷售,去年稅前盈餘為51.9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8.34元;今

年預估稅前盈餘61.0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8.02元。

證交所說,建興電子未來應在公開說明書特別記載事項中應揭露未決

專利及其他訴訟或調查案之始末,對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及公司因應

措施;最近三年度業績變化合理性及申請年度財務預測達成可行性評

估;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執行之情形。

奇景光電主要業務為研究、開發、委外製造及銷售 TFT-LCD驅動IC。

去年稅前盈餘 6.3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 6.64元;今年預估稅前盈餘

9.63億元,每稅後純益為4.84元。

證交所說,奇景光電未來在公開說明書特別記載事項中應揭露進銷貨

集中情形合理性評估;最近三年度業績變化合理性及申請年度財務預

測達成可行性評估;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執行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