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鉅亨網記者許政隆/台北•3月17日 03/17 17:57

電子材料及設備通路商好德科技(3114)今(17)日召

開上櫃前法人業績說明會,好德科技主要業務為電子零

組件及IC載板,橫跨液晶面板、IC載板兩大今年景氣旺

盛產業,營運成長可期。好德自結1-2月稅前淨利4200

萬元,超前達成首季財測3146萬元,每股稅前淨利1.21

元。

好德科技由一銀證券主辦承銷,訂於3月25日正式

上櫃掛牌交易,掛牌價每股38元。好德科技2003年度自

結之營收創25.93億元歷史新高,稅前純益為1.52億元

,分別超前達成原財測121.73%及117.09%,每股稅前淨

利4.43元,每股盈餘3.32元。

好德科技去年編製今年財測為營收24.23億元,稅

前淨利目標1.49億元,每股盈餘目標2.7元。不過好德

科技今日表示,1-2月營收為4.83億元,比去年同期

2.68億元大幅成長,1-2月稅前淨利4200萬元,比去年

同期1400萬元增長193%,每股稅前淨利1.21元。

其財測預估第1季營收5.26億元及獲利3146萬元,

1-2月營運實績已超前進度,尤其是第1季獲利預期將創

新高,該公司預計未來將進行財測調升。

好德科技電子零組件、被動元件、晶片、IC載板等

目前所涉及的產業包含筆記型電腦、手機、數位相機、

TFT-LCD面板、高階印刷電路板製程,如Flip Chip、

BGA、PBGA等,預估相關行業在今年的產業景氣走向持

續往上攀升;其中,代理液晶面板連接器在國內佔有率

達80%以上,在預期各事業部門今年業績持續成長,預

期毛利率維持12%以上。

好德科技因預期今年營運持續顯著成長,資金需求

增加,計劃第2季後辦理發行過內可轉換公司債2-3億元

,充實營運資金。

鉅亨網編輯許崇萱/台北•3月17日 03/17 10:57

由於國際商會仲裁判定台灣高鐵(2633)需支付歐鐵

聯盟巨額賠償金,拖累大陸工程(2526)昨(16)日盤中數

度跳空跌停﹔今(17)日開平走跌,早盤大跌半根停板

至平盤下18.72元上下震盪,盤中一度彈升攀上19.24元,

隨後又拉回至18.98元震盪,跌幅2.56%。

據了解,台灣高鐵需賠償歐鐵聯盟7304萬美元,雖

較原先評估的8億美元少了許多,但受到賠償金損失影響,

拖累了相關工程的股價﹔而大陸工程昨日也受台灣高鐵

賠償金影響,外資擴大賣超2002張,導致股價數度跌停

19.1元,今日影響層面逐漸減小,但依舊為平盤下震盪抗

跌走勢。

燁聯鋼鐵決定擴大大陸不銹鋼廠投資規模,繼投資一億二千萬美元興

建中的一座冷軋廠之後,昨(十六)日股東常會通過決議,再斥資六

億七千三百多萬美元,折合新台幣二百二十多億元,擬擴建年產量一

百萬公噸的上游熱軋廠與煉鋼廠,預計二○○八年十二月底完工,將

成為大陸最大或次大不銹鋼一貫作業煉鋼廠。

燁聯昨晚指出,上述投資案,總投資額約七.九億美元,其中自有資

金約二.三五億美元,其中自有資金約二.三五億美元,其餘約五.

五五億美元,準備向大陸七至八家行庫辦理聯貸。

義聯集團旗下的燁聯、燁輝及燁興,去年拜鋼鐵業榮景之賜,全年累

計稅前盈餘超過七十億元,今年雖然國際原物料大漲,成本增加,但

目前鋼品需求維持暢旺,預期全年獲利將較去年佳。

燁聯鋼鐵因看好中國大陸不銹鋼市場前景,前年底斥資一億二千萬美

元,折合新台幣四十餘億元,在廣州黃埔市興建一座年產量三十萬公

噸的冷軋不銹鋼廠,並成立「聯眾不銹鋼有限公司」,預定今年底可

以完工試車,明年第一季正式生產。

燁聯為了持續推動大陸市場佈局,並考慮就近取得原料事宜,決定繼

續往上游發展,將大舉投資再擴建熱軋廠及煉鋼廠,以成為一貫作業

的不銹鋼廠。

燁聯昨通過上述增資擴建案,預計有增資六億七千三百多萬美元,其

中自有資金為二億三千五百多萬美元,折合新台幣近八十億元,並自

今年三月十六日起,至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依計畫進度分期投

資,回收年限約五年半。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3月17日 03/17 08:22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於今(16)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

,通過宏億國際(3079)、太萊晶體科技(6250)及泰偉電

子(3064)申請上櫃案。

宏億國際請時資本額4億2107萬400元,董事長為王

送來,推薦券商係寶來、復華、台証、華南永昌、大展

、建華及元富證券,主要產品為記憶體模組、快閃磁碟

機、IC顆粒及IC封裝測試,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收為32

億350萬3000元,稅前純益為9278萬1000元,每股稅後

盈餘1.61元。

太萊晶體科技申請時資本額1億5310萬元,董事長

為何政鋒,推薦券商係金鼎、華南永昌及寶來證券,主

要產品為石英震盪晶體、石英震盪器及各類電子器材,

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收為5億5000萬元,稅前純益為1752

萬2000元,每股稅後盈餘0.79元。

泰偉電子申請時資本額2億2325萬元,董事長為楊

南平,推薦證券商係元富、台灣工銀及倍利國際證券,

主要產品為主機板(商用遊戲機),該公司預估93年度

營收為1億9700萬元,稅前純益為7011萬3000元,每股

稅後盈餘2.74元。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3月17日 03/17 08:22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於今(16)日召開上櫃審議委員會

,通過宏億國際(3079)、太萊晶體科技(6250)及泰偉電

子(3064)申請上櫃案。

宏億國際請時資本額4億2107萬400元,董事長為王

送來,推薦券商係寶來、復華、台証、華南永昌、大展

、建華及元富證券,主要產品為記憶體模組、快閃磁碟

機、IC顆粒及IC封裝測試,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收為32

億350萬3000元,稅前純益為9278萬1000元,每股稅後

盈餘1.61元。

太萊晶體科技申請時資本額1億5310萬元,董事長

為何政鋒,推薦券商係金鼎、華南永昌及寶來證券,主

要產品為石英震盪晶體、石英震盪器及各類電子器材,

該公司預估93年度營收為5億5000萬元,稅前純益為1752

萬2000元,每股稅後盈餘0.79元。

泰偉電子申請時資本額2億2325萬元,董事長為楊

南平,推薦證券商係元富、台灣工銀及倍利國際證券,

主要產品為主機板(商用遊戲機),該公司預估93年度

營收為1億9700萬元,稅前純益為7011萬3000元,每股

稅後盈餘2.74元。



燁興(二○○七)週二(十六日)股東會,由於股東踴躍提問,經過

漫長的時間後,終於通過與燁聯(九九五七)合併案,以及合併後新

的換股比例,也就是每三.二二股燁興換一股燁聯。

緊接著下午燁聯將與行股東會,同樣的也就是與燁興換股比例為會議

重點,順利通過後,兩家公司合而為一。原本去年決定合併的兩家公

司,由於主管機關對合併中換股比例不認同,捲土重來後,此次兩家

公司順利合併,燁興這個名稱未來將走進歷史。另外,兩家公司合併

後的合併效益並未公佈,但以燁聯今年預估稅前盈餘目標三六億元來

看,兩家公司合併後今年的獲利將不脫此數。

由於去年處分土地與部分機器設備,因此燁興去年營收六三.六億元

,稅前盈餘三.七四億元,EPS ○.七二元。為了合併案,今年燁興

與燁聯打破以往都在六月舉行股東會慣例,提前在三月份舉行股東會

,就是希望能夠在上半年將兩家公司合併案敲定。

在股東會中,股東比較關心的問題包括,去年既然獲利為何不配發股

利,以及為何在鋼鐵景氣回升時還要與燁聯合併?同時換股比例是否

合理等。

針對股東的意見,燁興表示,雖然去年獲利但都非本業獲利,且彌補

前幾年虧損後帳上只剩下三千餘萬元獲利,為了要讓公司擁有更多的

周轉金,因此希望把獲利保留在帳上。該公司也強調,燁興與燁聯合

併主要是為了要救燁興,所以才會讓兩家公司合併,所以通過合併後

,燁興可以脫胎換骨成為營運很有前景的公司。

燁興表示,由於換股比例變動後,因此訂定出來較新的換股比例與目

前情況貼切,所以毋須再變動。

雖然燁興股東對兩家公司合併的換股比例有意見,不過從客觀情況來

看,倘若沒有合併,燁興在資金有限情況下,即使今年鋼鐵景氣不錯

、價格不錯,燁興不見得吃得到。雖然該公司並未公佈今年前二月營

運情況,營業也開始獲利,但若扣除其他費用,營運還處在虧損狀態

,在景況不錯情況下,燁興還出現虧損,唯有走上合併一途才能改變

燁興資金窘境,所以公司也期待合併燁興能為燁聯帶來加分效果。

從燁興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有足夠的料源和資金,就能維持正常營

運,雖然目前和燁聯間的關連性,僅止於同是生產不鏽鋼產品,燁聯

的產品以平板類鋼品為主,與燁興的條鋼產品為主不盡相同。

所以未來只要增加生產小鋼胚以及棒鋼產品就能與燁興結合,由此情

況來看,未來燁聯產能規模應該會進一步擴充,也會更加鞏固在不鏽

鋼產業的地位。除了奠定在台灣的產業地位外,目前在全球排名第六

的不鏽鋼廠,隨著合併燁興以及產能可望擴充下,有機會把排名往前

推進。

< 摘錄財訊6版 >

在景氣復甦樂觀下,近期共有台表科(六二七八)、泰詠電子(六二

六六)及台灣精星(八一八三)三家台系EMS廠將上櫃,有趣的是,

這三家廠商均成立於一九九○年,今年則不約而同在上半年陸續掛牌

上櫃,EMS類股成形;台表科已在三月十二日正式上櫃,泰詠科技可

望緊接在後,台灣精星日前則已登錄興櫃,上述三家規模均為中小型

EMS廠,鑑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成長力道高,目前上述三家廠商均有逐

漸朝消費性電子代工發展趨勢。

在景氣復甦樂觀下,近期共有台表科(六二七八)、泰詠電子(六二

六六)及台灣精星(八一八三)三家台系EMS廠將上櫃,有趣的是,

這三家廠商均成立於一九九○年,今年則不約而同在上半年陸續掛牌

上櫃,EMS類股成形;台表科已在三月十二日正式上櫃,泰詠科技可

望緊接在後,台灣精星日前則已登錄興櫃,上述三家規模均為中小型

EMS廠,鑑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成長力道高,目前上述三家廠商均有逐

漸朝消費性電子代工發展趨勢。

交通部官員昨(十六)日表示,台灣高鐵與歐鐵聯盟的仲裁結果,可

能影響高鐵公司的集資作業,尤其今年是高鐵工程款支付的高峰期,

未來半年是高鐵公司集資成敗的關鍵期,交通部將密切觀察後續發展



官員指出,今、明兩年高鐵公司各需1,000億元支付給廠商,但今年台

灣高鐵發行218億元特別股,到 2月底僅募得 29.2億元,如果日本新幹

線企業聯合與高鐵公司 13家發起人在此時參與集資,相信對其他企業

投資高鐵應有一定的激勵作用。

據了解,日本新幹線企業聯合於民國88年12月28日取得台灣高鐵核心

機電系統時,承諾投資台灣高鐵公司自有資金的十%,以高鐵公司一

三二二億元自有資金計算,日本新幹線企業聯合將會投資132.2億元。

包括去年1月高鐵公司完成的特別股發行作業,日本新幹線企業聯合已

投資32億元,後續還有100餘億元的投資空間;而高鐵公司13家發起人

在這次218億元增資計畫中,須投資43億,才達到發起人最低投資比率

25%的規定。

台灣高鐵公司副總經理江金山表示,目前高鐵公司正和銀行團商討年

度集資時程調整,原則上會遵照去年底股東會決議,授權董事會於一

年內分次完成 218 億元特別股發行,但是否要延至明年來完成集資作

業,尚未確定。

他說,每個階段的集資對高鐵而言都非常重要,因為集資與公司財務

需求、資金配比有關。到目前為止,高鐵公司已經辦過九次集資作業

,過程中外界都有不同揣測,可是一路走來都順利完成,所以對這次

集資仍相當有信心。

高鐵聯貸主辦銀行團昨(十六)日指出,初步了解台灣高鐵公司各項

準備金超過 100億元,支付機電標商務仲裁補償金近 25億元應無問題

。因此銀行團關切的焦點,還是在台灣高鐵自有資金籌措進度。原則

上,銀行將回歸聯貸契約,只要台灣高鐵自有資金準時到位,銀行團

就會撥款。

主辦銀行高層主管並指出,近年來利率直落,台灣高鐵在利息部分省

下的支出,就高達 170億元,「賠歐鐵 25億元綽綽有餘」。再加上台

灣高鐵以省下的利息支出及自有資金,從事債券投資、外匯避險操作

,賺進資本利得,銀行團的了解是,自有資金集資作業時間拉長,並

不會影響高鐵工程。

台灣高鐵聯貸案總金額3,323億元,由交銀、中銀、台銀三家銀行主辦

,聯貸銀行團共25家。在商務仲裁結果出爐後,歐鐵聯盟已經表示將

接受,就看台灣高鐵是否還要再提抗告。不過,主辦銀行指出,台灣

高鐵選擇採購日本新幹線機電系統,已經省下很多錢,遠比要補償歐

鐵的金額要多,因此仲裁結果是有利於台灣高鐵的。

主辦行之一的交銀主管說,台灣高鐵帳上提列各項準備,超過一○○

億元,所以要付補償金並沒有問題。至於銀行聯貸的資金撥款,則是

另立專戶以支付工程款,台灣高鐵身為發包業主,工程款要經過品管

檢驗後才會發給下包廠商,因此工程款專戶還有 400 多億元的餘額未

動用,也沒有拿該專戶的款項來付補償金的可能。

交銀表示,台灣高鐵的財務對銀行團來說相當透明,自有資金操作用

途也受限,因為高鐵工程存在高風險,所以一切都要嚴格控管,這也

是何以台灣高鐵提列各項準備資金不少的原因,因為必須要預為仲裁

失利,以及其他可能的突發狀況作準備。

不過,主辦行主管表示,仲裁補償金雖比預期小得多,但到底會不會

影響台灣高鐵的募資,現在還不確定,原則上銀行團對於商務仲裁的

影響已有掌握,未來應是回歸契約,以自有資金募集進度為撥款依據



民國88年冬天,取得世界最大BOT案的台灣高鐵公司,宣布與日本新

幹線集團優先議約「台灣高速鐵路機電系統及維修服務採購案」。自

此,爭取高鐵機電系統敗陣的歐鐵聯盟,即與台灣高鐵進行一場長達

數年的跨國訴訟,台灣地區二大法律事務所也進入空前對決狀態。

歐鐵聯盟委託台灣地區最大規模的理律法律事務所擔任訴訟代理人,

台灣高鐵則委託具國際訴訟專長的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進行抗辯。

民國89年間,歐鐵聯盟先向我國法院聲請假處分、抗告,但未獲裁

准,因而依雙方協議內容,轉而提出國際商務仲裁。而仲裁地是新

加坡,準據法(雙方同意依循的法律)則是台灣的相關法令。

這件跨國法律爭訟的起源,肇始於歐鐵聯盟較日本新幹線集團早與台

灣高鐵公司取得優先議約權,但台灣高鐵卻宣布與日方優先議約。

理律法律事務所在受理這個案子後,立即由資深律師李念祖與范鮫組

成專案小組,誓為委託人歐鐵聯盟討回公道。而同一時間,國際通商

法律事務所也由主持律師陳玲玉領軍,配合資深合夥律師黃瑞明等十

餘專案小組成員成立「高鐵專案」,目標是維護台灣高鐵公司應有的

權益。

理律事務所代理這類「大案」的經驗豐富,一開始,即決定採取「高

額索賠」的立場,從四個角度,「精算」歐鐵聯盟的「損失」,諸如

,歐鐵與台灣高鐵間因「信賴利益」的損失、因台灣高鐵「不當得利

」而應獲的賠償、因本件訴訟而須支付的「費用」,以及如果由歐鐵

聯盟優先議約可能獲取的「預期利益」等。總計要求台灣高鐵給付八

億美元的求償金。

國際通商方面,在了解理律的策略後,強力主張本案的爭執焦點在「

賠償」與「損失」,「預期利益」很難估算,而且,也不符實際爭訟

目的。為此,國際通商初期即採取「爭取不賠、就算賠,金額也不能

多」為策略目標。

理律的攻勢仍強勁,當雙方同意仲裁庭在美國舉行後,理律即把訴訟

焦點轉至「台灣高鐵五大原始發起人也須負連帶賠償責任」上。這個

主張使台灣高鐵緊張與不安。國際通商在仲裁庭開庭時強烈要求,本

案的仲裁當事人,應是台灣高鐵與歐鐵聯盟,如果將「五大原始發起

人股東」也列為仲裁對象,不排除立即退出仲裁,中止協商與談判。

國際通商這項明確而強烈的立場,發揮不小的效果,歐鐵為免事態再

度陷入僵局,並未對此議題再作主張,僅在賠償額度方面堅持不捨。

為了解決台灣高鐵這件商務爭議,國際商會也不敢輕忽。承辦這個案

子的國際商會三位仲裁人中,代表國際通商的是史蒂芬史偉博法官,

他曾任聯合國國際法庭庭長等職,是國際知名的法學權威,而代表歐

鐵聯盟的查爾斯彭賽特博士,是瑞士籍的國際知名法學者,而主任仲

裁人 (國際商會指派人選) 是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麥克雷斯門,三人都是

國際仲裁組織的重量級人士。

今年 3月 5 日,國際商會作成判斷書,台灣高鐵公司應給付歐鐵聯盟

7,304 萬餘美元,加上利息,總計賠償金額約8,500萬美元,約折合新

台幣二八億餘元。至於理律要求國際商會「再度考量」給付「預期利

益」部分,仍被駁回,全案確定。

延宕數年的跨國爭訟,如今只剩執行部分,在訴訟階段,理律為歐鐵

討回了公道,金額雖不如原主張的八億美元,但爭取到了「正義」,

而且是「不算太遲的正義」,理律在法界再展露頭角。而國際通商,

近年規模不斷擴張,經過這次訴訟,為台灣高鐵五大原始發起股東築

起的「無須直接賠償」的第一道防火牆,並將可能支付的賠償金額壓

至最低,也在法界打下漂亮的一仗。台灣高鐵與歐鐵聯盟的訴訟,二

大事務所應屬雙贏。

華邦電子轉投資的其樂達科技,昨(十六)日發表全球第一款數位

電視機上盒(STB)與 DVD播放機的晶片整合方案,並由鴻友科技

及大陸四家導入產品設計,相關產品預定十八日起的漢諾威電腦展

(CeBIT)中亮相。這款晶片預定5月量產出貨。

其樂達科技規劃今年五月申請轉上市掛牌,主要產銷數位影音及光

儲存晶片,實收資本額 4.5億元,去年營收 19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1.92元,董事會今年擬配發 1.45 元股票股利。其樂達今年前二個月

營收均為1.7億元,3月營收可望上看2億元以上。

志旭國際由專業光儲存代理商轉型成光電數位專業通路商,今年受

惠於DVD燒錄機熱賣,今年營收達14.63億元,每股獲利2.54元,日

前通過上櫃審議,預計6月掛牌。

志旭國際今年營收目標14.63億元,稅前盈餘 6,746萬元,稅後純益

5,17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2.54元,較去年每股獲利2.28元持續成長



法人表示,公司今年受惠於DVD燒錄機熱賣,志旭代理建興(8008)

、英群 (2341)、建碁 (3046)與LG產品,因品牌強勢,全年營收有機

會較去年成長五成,上看18.75億元。

志旭國際董事長陳曜芳表示,公司是以銷售光儲存產品起家,目前

有鑒於光電數位產品市場起飛,開始擴充產品線,公司定位成光電

數位產品專業通路商。目前代理的產品線分為四大塊,包括光儲存

、多媒體(Multi media)、系統( System)、IT 零組件材料,各項

產品分別佔公司營收的40%、40%、10%與10%。

在光儲存產品方面,該公司取得建興、英群與建碁的產品銷售權,

日前再下一城,順利取得全球光碟機龍頭LG的DVD燒錄機代理權。

陳曜芳說,DVD燒錄機今年市場成長快速,產品將帶動公司業績明

顯成長。

宏碁轉投資的全國電子(6281)16日董事會決議將由興櫃申請轉上

市,以利對外籌資與吸引人才。

全國電子去年營收95.14億元,大幅超越去年初預估的80億元目標20

%,去年稅前盈餘約3.1億元,更較前年成長200%,以現有股本9.95

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約3.1元;展望今年,業績獲利都將持續成

長。

全國電子總經理蔡振豪表示,今年公司營收保守預估將達110億元以

上,將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且今年稅前盈餘將挑戰 4.1億元以上,

每股純益目標挑戰3元。

< 摘錄經濟日報>

燁聯(9957)昨(16)日股東會通過投資230億元 (6.7億美元) 在廣州黃埔

區設立聯眾一貫作業不鏽鋼廠,與台灣燁聯形成全球前五大的不鏽

鋼集團。

燁聯總經理楊森隆指出,廣州聯眾不鏽鋼初期已先行投資1.2億美元

籌設冷軋廠,全部採獨資經營,其中自有資金4,280萬美元,約新台

幣15億元,回收年限三年,預計年產能 30萬公噸,今年年底前可以

完成試產。

廣州聯眾的最終目標是發展一貫作業產線,預計新增投資金額為6.73

億美元,其中自有資金為 2.35億美元,自今年到2008年底依計劃進

度分期投資,回收年限為 5.49年,產線規劃為年產80萬公噸的不銹

鋼廠,後續並預留擴廠空間,採用最先進的設備,年產值預計可達

人民幣100億元,大步展開大陸投資作業。

楊森隆表示,廣州聯眾不鏽鋼設廠地點位於黃埔區,充分貼近市場

,尤其下游加工客戶集中在華南一帶,但附近目前沒有不鏽鋼生產

基地,未來前景看俏。

市調顯示,大陸不鏽鋼年需求量預計為250萬至280萬公噸,隨著大

陸經濟高速發展,不鏽鋼需求量只會不斷加大,聯眾在大陸設廠,

可就近服務內地原有的上千家客戶,同時節省大量外匯,預計工程

投產後,約80%的產量將以大陸市場為主。

聯眾指出,大陸不鏽鋼需求有增無減,但是市場的自給率只有 50%

,部分人士甚至認為不鏽鋼後市比碳鋼強勁,對不鏽鋼業者來說是

一大利多。

整體而言,去年國際鎳金屬的需求成長5.4%,產量卻只增加3.6%;

今年預估需求增會成長6.6%,產量僅增加3.5%,如今主力鎳廠WMC

又宣佈要減產,在原先產量就不足,庫存又降低的雙重衝擊下,今

年鎳價強勢上揚的態勢已定,不鏽鋼鋼順勢調高價格,主力市場則

放在大陸,全球重要鋼廠在大陸投資不鏽鋼廠的案例不勝枚舉,有

利於帶動中下游西進投資。

< 摘錄經濟日報 >

在弘運科技、泛亞電信、台灣客服等台灣電信集團成員減資案陸續敲

定後,據了解,台灣固網也計劃減資二三○至二七○億元,每股減資

二.五元至三元,市場則預期,該公司將減資約二五○億元,每股減

資二.七元。

對此台灣固網表示,公司減資是既定政策,不過減資額度仍評估中,

不過可以確定公司今年業績可望持續攀升,將挑戰九○億元,將較去

年成長約九.七五%。

為簡化集團轉投資,提高各子公司財務透明度,台灣電信集團旗下包

括泛亞電信等成員今年全面展開減資計劃,泛亞電信率先宣布,該公

司今年將減資三○億元,減資幅度高達四五.七三%,減資後股本將

僅剩三五.六億元。其餘弘運科技也計劃減資四八億元,台灣客服計

劃減資四億元,台灣精碩也將減資三億元,台灣店訊工商黃頁減資三

.七億元。

而資本額高達九二二億元的台灣固網,目前該公司總負債僅一一三.

九三億元,負債比率僅約一二.三五%,公司擁有的資金主要用以轉

投資台灣大、台固投資及台灣弘遠投資等公司,根據統計,該公司基

金及長期投資總額高達七○四.七一億元,雖然台灣固網去年本業持

續虧損,唯仰賴轉投資收益挹注下,才得以順利維持獲利,不過該公

司仍強調,公司進行減資勢在必行。

據了解,台灣固網計劃每股減資二.五至三元,即減資二三○至二七

○億元,市場預期,台固可望減資二五○億元,每股減資二.七元。

若以目前台灣固網未上市參考價六元估算,在公司減資每股退還二.

七元現金後,股東每股成本即可望降至四.五二元,遠低於公司淨值

,頗具投資價值。只是目前台灣固網資金多用於轉投資,其中台灣固

網持有台灣大達八六.五七億股,所佔比重約一九.六%,另旗下百

分之百持股的台固投資,也持有台灣大四.五億股,約佔一○.一九

%,台灣弘遠投資持有台灣大一.五七億股,合計台灣固網關係企業

共持有台灣大多達九二.六四億股,持股比重高達三三.三五%。

台灣固網未來勢必將出脫台灣大持股,以籌措減資資金,而如何在不

影響台灣大股價的前提下,順利出脫台灣大持股,將是台固未來將面

臨的最大考驗。

台灣固網對此表示,其實公司減資案目前內部仍審慎評估中,不過可

以確定公司對於今年營運深具信心,將持續穩健成長,預期今年公司

總營收可望挑戰九○億元,將較去年成長約九.七五%。台灣固網指

出,雖然公司今年本業仍將持續難逃虧損,但在業外挹注下,公司整

體仍可望維持獲利水準。

燁興(2007)、燁聯(9957)昨 (16)日領先上市櫃公司召開今年股東常會,

通過以燁聯1股換燁興3.22股的合併案,預定9月1日為合併基準日;其

中燁興為存續公司,但合併後將改名為燁聯。

為強化經營體質,透過上下游整合提升整體經營效益,燁興與燁聯去

年展開合併作業,當初設定燁聯1股換燁興5股,但合併案送證券文易

所審議時遭到退回,主要是市場認為換股比例有疑議,加上證券主管

機關以不符合營業細節規定,予以駁回不發給合併同意函。

但二家公司持續推動合併,今年 2 月在各自董事會決定,換股比例上

作出讓步,調整為 1股燁聯換 3.22 股燁興,這項議案在昨天二家的股

東會中獲得通過。

燁興為打消因合併換股計算所產生的累積虧損,有意在合併基準日併

同減資,減資比率為68.94%,以提高淨值。在換股比例獲得股東會同

意後,二家公司備妥相關手續,期能在新換股比例,及減資等作法,

讓合併案能順利獲得主管機關同意,一切順利在今年9月1日為合併基

準日。

燁興昨天的股東會,特定小股東對燁興營運虧損大表不滿,議事拖延

冗長,合併案最後進行表決獲得通過。

燁興董事長黃高明指出,與燁聯合併後,新公司可以提升國內外競爭

力,對挹注營收相當有幫助。

黃高明說,為有效整合資源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經營效益與股東權益

報酬率,合併是最佳方案。在股利分配方面,燁興不配股,而燁聯則

通過配發現金股利一元。燁聯是國內唯一的不鏽鋼一貫作業鋼廠,去

年受惠整體鋼市景氣的強勁復甦,營收表現頗為亮麗。

< 摘錄經濟日報 >

準上櫃化工股聚和國際(六五○九)預定四月十二日以每股二十六元

掛牌,從今(16)日起公開承銷,今年在處分舊廠土地的業外收益下

,預估除權後每股稅前盈餘 6.53元。聚和國際是產銷知名品牌 「N次

貼」多次黏貼便條紙的廠商,成立已有29年,實收資本額 7.67億元,

在組織架構上,聚和國際是以台灣為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生產基地

設在台灣、印尼、大陸、美國,目前銷售之主要產品依屬性分為精密

化學品、特用化學品及自黏性可再貼便條紙。在精密化學品部分,具

有高純度及高單價等特性,主要應用於生物技術、醫藥、特殊電鍍、

鋰電池等產業,產品銷售歐美日各科技先進國家,其中擁有全球最完

整的生物緩衝劑及生物清潔劑產品線。在特用化學品部分,聚和國際

是全世界造紙化學品最齊全的製造廠商之一,產品應用於紙張製造及

加工,銷售市場遍及全亞洲,涵蓋國內外紙業集團,如永豐餘、正隆

、印尼 APP、泰國紙業等各大造紙集團。自黏性可再貼便條紙系列產

品,已在全球已取得十多項重要發明專利,產品行銷全球,產品創新

領先目前銷售額僅次於美國3M公司,排名世界第二。

聚和國際近年營收呈現穩定成長,去年營收12.8億元,稅後純益 1.60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08元,預期今年營收可成長22%,達到 15.6億

元,今年前兩個月營收達 2.4億元,仍符合財測預期。在獲利方面,

則在處分大發舊廠土地的挹注有大幅成長,加計本業獲利的 1.43 億

元,全年稅後純益 5.5億,以預估除權後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可

達6.53元

< 摘錄經濟日報>

國碩 (2406)、巨擘與飛利浦官司獲勝後,飛利浦昨 (16) 日表示,將會

持續上訴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並在這判決出爐前,仍要求執行其

CD-R/RW 專利授權方案,即國碩、巨擘以外的台灣光碟片廠商仍要

繼續向飛利浦繳納權利金,費率且不降。

飛利浦與國碩的官司雖然敗訴,但昨天發表立場強硬的聲明,表示將

持續上訴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這可能為期一年的上訴期間,飛

利浦將繼續執行其CD-R/RW專利授權方案。

也就是說,除了國碩與巨擘外,其餘台灣光碟片廠在這段上訴期間內

,仍要向飛利浦繳納CD-R/RW權利金。飛利浦表示,在美國聯邦巡迴

上訴法院最終判決公佈前,持續在美國與其他各地加強保護其專利。

由於中環 (2323)、錸德 (2349) 等公司仍必須照契約履行繳納權利金義

務,使不用交權利金的國碩及巨擘在上訴期間,競爭力相對比同業高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林秋琴律師表示:「飛利浦上訴聯邦巡迴上訴法院

,被告已不是國碩與巨擘,被告將變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這

是飛利浦最後的機會。」她說, ITC 已花了不少時間審理本案,飛利

浦想要打贏這官司,將是非常辛苦。

ITC終判國碩勝訴,ITC將拒絕在美國執行飛利浦公司專利權,國碩已

可名正言順的進軍美國市場。

台灣光碟片業者表示,依目前飛利浦強硬的態度,想要洽談更低的權

利金契約,恐怕需要一年以上時間,除了同業們共同努力外,也需要

我國政府出面協助。

宏億國際去年獲利出爐,經會計師簽證過的財報,去年稅後盈餘○.

五二億元,每股稅後一.二四元;該公司今年財測每股稅後盈餘目標

一.六一元,但由於DRAM模組行情看漲,法人預估該公司今年的獲

利將可望超越財測值。宏億國際成立於民國八十六年,目前資本額四

.二一億元,該公司主要產品為DRAM模組、快閃磁碟機、IC 顆粒等

為,其中尤以DRAM模組及IC顆粒所占的營收比重最高。

八十九年至九十一年三年間,宏億營收分別為二六.四六億元、二四

.四四億元和二六.七七億元,稅後盈餘一.二五億元、○.八四億

元和○.九三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分別為六.一四元、二.五九元和

二.五一元。

去年該公司送件申請上櫃時所公告的財務預測,營收目標為二八.四

三億元,稅後盈餘目標為○.四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一.一

元;而依據會計師簽證過的財報,該公司去年營收二九.八億元,稅

後盈餘○.五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二四元。

今年該公司財測營收目標為三二.○三億元,稅後盈餘目標為○.七

一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一.六一元,不過,由於今年 DRAM價

格持續看漲,加上標準型、利基型 DRAM需求量均持續成長,該公司

前二月營收已達四.七四億元,因此法人預估該公司今年營運獲利應

會超越財測值。

< 摘錄財訊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