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證券專家指出,受高鐵案仲裁結果影響,包括大陸工程、東元、長榮

、富邦等台灣高鐵原始股東的集團股票,今天股價將受到考驗。德信

投信總經理儲祥生也認為,歐鐵聯盟向台灣高鐵求償,應和台灣高鐵

五位發起人沒有太大關係;不過,台灣高鐵最近募資都募不滿,台股

投資氣氛已不盡理想下,五位發起人所屬的個股股價可能會受到衝擊



台灣高鐵昨天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表示,依國際仲裁機構仲裁結果,

台灣高鐵須給付歐鐵聯盟 7,304 萬多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24億元。但

相關的原始大股東所屬集團上市股票,昨天在負面消息未發酵前,收

盤仍漲多跌少。

除了富邦集團的富邦金控隨金融股重挫下跌2.2元外,長榮集團的長榮

逆勢上漲0.5元,長榮航更以漲停板的 19.7元收盤;大陸工程和東元集

團的東元也分別逆勢上漲 0.3 元及 0.1元;但今天的盤勢是否會受到台

灣高鐵的賠償案影響,受到市場關注。

主導台灣高鐵的大陸工程,去年到今年一月底的股價漲幅相對落後營

建股;但今年 1月 30日在日本橫濱川崎重工車廠舉行「亮車典禮」後

,啟動「高鐵概念股」板塊;大陸工程股價補漲氣勢已超過營建股平

均漲幅。

此外 ,為確切了解歐鐵聯盟求償事宜,大陸工程、富邦集團、長榮航

空、太電、東元電機等台灣高鐵五位發起人,也將在這兩天內聚會、

討論、了解相關事宜。

高鐵的國際商務仲裁結果出爐,交通部高鐵局長何煖軒昨天強調,高

鐵是BOT案,依據BOT的規範和精神,所有風險應由民間投資人

台灣高鐵公司承擔。

交通部路政司也表示,這件仲裁案的兩造各是歐鐵聯盟和台灣高鐵公

司,當初選擇日本新幹線系統,是台灣高鐵的決定,與交通部無關,

交通部僅能站在協助諮詢立場支援。

至於,台灣高鐵需補償歐鐵聯盟的七千三百零四萬美元,應由高鐵公

司五大發起人大陸工程集團、富邦集團、東元集團、長榮集團和太平

洋電線電纜獨力支付,或是由全體股東埋單,何煖軒低調表示,台灣

高鐵會儘快和律師研商後續法律行動,在未有結論前,談由誰出錢還

太早。

眾所注目的歐鐵聯盟和台灣高鐵仲裁案,由於時間敏感,交通部昨天

下午獲悉後,反應低調,避談商務仲裁對高鐵BOT案可能的衝擊,

交通部長林陵三和何煖軒口徑一致,僅表達密切觀察立場,強調不會

珚告知珗府院,在交通部的層級處理即可。

但據了解,由於高鐵國際商務仲裁牽涉的外交、政治層面極廣,行政

院一直是以跨部會的模式處理;根據二○○二年六月外交部紐約經文

辦事處傳給交通部的密件,當時就已透露高鐵國際商務仲裁將不利我

方,文中明確寫到「台灣高鐵公司未善盡告知的責任」,一度還引發

國內相關單位緊張。

隨後全案又陷入沈寂,直到去年十一月,官方得到明確消息,指高鐵

商務仲裁判斷可望十一月底完成,台灣高鐵一定得補償歐鐵,但金額

可望在五千萬美元以下,當時即傳出,歐鐵聯盟無法接受此一金額,

全案才會拖延到日前才定案。

爭取台灣高鐵核心機電系統合約落敗的歐洲高鐵聯盟(Eurotrain)

,二○○一年初對台灣高鐵公司提起國際商務仲裁,歷經三年仲裁

,國際商會(ICC)日前在美國紐約做出仲裁判斷,台灣高鐵須

補償歐鐵聯盟七千三百零四萬餘美元,折合新台幣約廿四億多元。

依據ICC仲裁判斷書,這七千三百零四萬餘美元包括三大部分:

信賴利益(協助台灣高鐵備標成本)、不當利得、仲裁庭及律師費

用。

國際商會已完成該案商務仲裁程序,接下來要看台灣高鐵是否接受

。如果台灣高鐵決定如數給付,全案即告一段落;否則歐鐵則須向

台灣的法院請求承認該仲裁判斷,據以強制執行。

台灣高鐵發言人、資深副總林天送昨天表示,將與律師團研究後決

定。交通部高鐵局長何煖軒昨天已報告部長林陵三。林陵三指示,

密切觀察全案後續發展及可能影響。

林天送指出,高鐵商務仲裁案的準據法是台灣的法律,程序則依據

新加坡法律,仲裁庭在紐約召開,而當事人分別來自台灣、法國與

德國。

德國西門子和法國亞斯通公司為進軍台灣高速鐵路巿場,一九九七年

組成歐鐵聯盟,參與當時還是台灣高鐵聯盟的高鐵公司備標,並協助

訂定土建和軌道工程等相關技術規範。一九九七年六月台灣高鐵標到

高鐵BOT案,卻在隔年選擇核心機電系統時,放棄歐系,選擇日系

,讓日本新幹線企業聯盟(TSC)拿下高達新台幣九百五十億元的

機電系統生意。

高鐵核心機電系統突然轉向,當時引發歐鐵聯盟強烈反彈,曾向我台

北地院聲請假處分,要求確保其優先議約權,但遭駁回,經向高院抗

告無效後,歐鐵遂在二00一年一月,在新加坡提出國際商務仲裁,

當時還曾引發歐洲和我關係緊張,德、法政府也出面抗議。

據了解,當初歐鐵聯盟計算備標成本、應得利潤與公司信譽損失,曾

向台灣高鐵求償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兩百八十億元),依國際慣例

,預估仲裁判斷原本應會在六個月內做成;但因全案具高度政治敏感

,加上雙方攻防激烈,使得仲裁判斷遲遲無法定案,昨天結果揭曉,

金額已大幅降低到七千三百零四萬二千九百卅五點七一美元,折合新

台幣約廿四億多元。

大豐電 (6184)最近以1.5億元,購買海山有線電視 360萬股股票,持

有海山的股權比率已達 24.5%,在大台北有線電視市場的佔有率大

增,有利於大豐電未來進軍數位電視市場。

大豐電財務長鄭富月表示,大豐電不排除繼續收購大台北地區的有

線電視台,但總市場佔有率不會超過公平會規定的三分之一。大豐

電和海山有線都是台北縣的主要有線電視經營者,大豐電買下海山

有線的股權後,在大台北地區有線電視市場的影響力將大增。大豐

是以每股 43.6元的價位,取得海山有線 360 萬股股票,花費總金額

1.5億元,持有海山有線電視的股票也增加至 980萬股,投資總金額

增至4.1億元,總持股比率也增加至24.5%。

有線電視業者預估,中華電信MOD(多媒體寬頻影音服務)已開播,

為數位電視市場加溫,大豐電看好數位電視市場,同時為了提高本

身的競爭力,今年將擴大在數位媒體方面的投資,投資範圍鎖定無

線、有線電視台等媒體產業,以及網路、線上購物等產業。

大豐電以經營板橋、土城一帶的有線電視業務起家,是有線電視產

業中唯一股票掛牌公司,去年營收5億餘元,全年稅前盈餘 2.1億元

,每股稅前盈餘5.07元,超越財測目標,每股稅後純益則為4元。

今年預估營收可成長一成以上,每股稅後純益可望維持去年的水準



羅昇企業(8374)兩岸通路布局效益顯現,結算去年營收約5.7億元

,每股稅後純益約3.05元。羅昇預定下月15日以每股 35元掛牌上櫃

;本月17日到22日為申購股票日,將提撥1,661張股票供大眾申購。

羅昇去年變頻器及自動化驅動控制系統在國內熱賣並搶下龍頭霸主

,另布局大陸13個主要工業城市行銷據點也在工業用人機介面及滾

珠螺桿等當紅產品推波助瀾帶動,營收及獲利顯著成長,近三年來

每年營收保持五成以上成長率,營收直逼母公司,初估去年合併營

收約為 12.4億元;法人相當看好羅昇在兩岸自動化機電產業佈局成

長空間,預估該公司在新產品推出及通路布局效益的綜效顯現,獲

利備受期待。

羅昇公司總經理林志誠說,羅昇去年與策略聯盟夥伴台達合作拿下

國內變頻器市占率第一龍頭地位,同時也投資台達電子上海子公司

中達電通公司共同揮軍大陸主要工業城市,初步完成的13個城市,

效益正逐漸顯現。

他指出,以大陸廠營收為例,去年即比前年成長62%,今年預估將比

去年再成長 25%;法人初估,羅昇去年大陸境外公司營收人民幣 1.6

億元,今年營收可望因新產品挹注,挑戰人民幣二億元目標,境外公

司(OBU)獲利甚豐。

羅昇目前產品以變頻器、自動化驅動控制系統、自動化傳動系統及控

制器、監控系統等四大主軸為主。去年變頻器占營收約45%,其次為

自動驅動及傳統系統,就自動化機電領域而言,產品廣度居同業之冠



林志誠說,羅昇與競爭對手最大差異優勢在於提供客戶完整的技術服

務及一次購足的服務,多年在自動化產業的精耕,已建立競爭優勢。

羅昇今年財測營收目標,台灣營收為6.1億元,合併營收為14.5億元,

每股稅前盈餘3.8元。

法人指出,羅昇目前股本 2.4 億元,多年來盈餘轉增資占實收資本額

比重達 72.16%,負債比僅 27%,各項財務比率均相當亮麗,以該公

司2月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37.2%來看,第二季有調高財測的實力。

景碩科技 (3189)預估今年營收及獲利將大幅成長,營收目標43.93億元

,稅前盈餘目標11.82億元,每股稅前盈餘可達5.02元。

景碩主要生產積體電路用球型柵狀陣列 (BGA)基板,近二年來營運大

幅成長;景碩去年營收22.23億元, 比91年9.75億元大幅成長二倍。

其90年營收只有1.16億元。

景碩去年稅前盈餘也大幅成長為5.92億元, 每股稅前盈餘2.85元。91

年稅前盈餘為1.15億元,每股約0.66元,至於 89、90年都呈虧損狀態



< 摘錄經濟日報>

瀚邦科技(3304)3 月 15日登錄興櫃,瀚邦總經理張銘得表示,今年

上半年快閃記憶體持續缺貨,壓抑今年大姆哥(隨身碟)出貨量,但

下半年缺貨紓解,明年隨身碟產業可望出現爆炸性成長。

瀚邦去年每股稅後純益6.2元,較前年成長一倍,今年配發 4.5元股票

股利。法人分析,瀚邦今年營收因讀卡機控制IC、手機傳輸線控制IC

、車用MP3控制IC等開始出貨,目標可挑戰14億元,獲利成長率五成

,每股稅後純益挑戰8元。

瀚邦主要股東包括松翰、中實投資、日商日本創投基金等,原始股東

松翰持股約17%,合計大股東及經營團隊持股約七成,股權集中。

國內光通訊產業首宗合併案底定。今年初剛脫離國碁電子懷抱的新怡

力科技,上周五董事會通過與鴻亞光電合併案,鴻亞為存續公司,新

鴻亞預定五月召開股東會討論減資再增資事宜。此次雙方的結合是基

於光收發器垂直供應鍊的整合考量,且據瞭解,此合併案鴻亞在事先

已取得最大策略聯盟對象英特爾的同意,因此未來英特爾光收發器訂

單動向值得密切觀察。

經歷將近三年的光通訊泡沫化,去年國際大廠紛展開合併重組動作,

而國內則遲至今年才由新怡力與鴻亞首開合併序幕。鴻亞主力產品為

光收發器雷射二極體,該公司今年四月即曾尋求與光收發器組廠旺錸

科技合併的可能性,後因旺錸股東反對而作罷。

而原屬國電集團底下的新怡力,則因鴻海合併國電,國電將新怡力股

權釋出,才促成雙方的結合。

施坤輝將出任新鴻亞總座

年初國電退出新怡力經營權後,新怡力即延攬全球第二大光收發器廠

Finisar 前執行副總施坤輝換任總經理職務,而與鴻亞合併後,施坤輝

將任職新鴻亞總經理,董事長一職則由原鴻亞董事長-元豐創投法人

代表陳靖任續任。據瞭解,與新怡力合併後的新鴻亞,董事會名單也

將出現大幅更動,國內老字號光通訊廠-光紅建聖的個人股東將成為

新鴻亞的最大股東。

光紅建聖的個人股東現為新怡力最大出資者,持有新怡力達約六成股

權,已篤定會是新鴻亞董監事名單當然人選。

< 摘錄工商3版>

光通訊產業整併動作持續進行。國內光通訊主動元件廠鴻亞光電週一

(十五日)正式宣布,該公司將與新怡力科技合併,合併後鴻亞光電

為存續公司。鴻亞光電表示,透過此一合併案,將有助於公司達到產

業垂直整合,強化競爭力,預期今年合併營收可挑戰七億元。

原由國電轉投資的光主動元件廠新怡力科技,甫於今年初易主,在光

紅建聖接下國電全數持股後,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不過光紅建聖在

入主新怡力科技短短二個月左右時間,新怡力科技新董事會又決定與

鴻亞光電合併,由於合併後鴻亞光電為存續公司,因此新怡力科技將

就此真正走入歷史。

鴻亞光電表示,該公司資本額為五.一五億元,主要生產光通訊用雷

射晶粒、 TO封裝 、光次模組、及光收發模組等產品,而新怡力科技

資本額為四.七億元,主要生產光收發模組及有線電視次系統、光通

訊次系統產品。

鴻亞光電指出,該公司與新怡力科技產品線極具互補性,重複性低,

因此此一合併案將有助於公司充分達到產業垂直整合,擴大雙方競爭

利基,未來合併後新公司產品線可望從最上游的雷射產品,向下擴充

光通訊次系統領域。

除此之外,新怡力科技最大股東光紅建聖,也將藉此機會正式入股鴻

亞光電,與鴻亞間的合作關係將更形密切,可望進一步達到光主、被

動元件的整合,鴻亞光電表示,屆時公司將囊括全球二○大客戶,可

望成逼亞洲最大規模光通訊元件廠。

鴻亞光電指出,此一合併案仍待公司五月間股東會討論通過,不過公

司初步規劃,合併後新公司董事長將由鴻亞光電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陳靖仁擔任,總經理則將由前 Finisar技術長、新怡力科技現任總經理

施昆輝出任。

陳靖仁表示,根據目前各電信業者資本技出計劃,多較去年成長高達

三倍,由於光通訊元件部份將有時間落差,不過預期今年下半年市場

需求及公司營運會況應可顯著復甦,而合併後的鴻亞光電可望是景氣

復甦受惠最多的廠商之一,預期合併後該公司今年營收可望挑戰七億

元。

鴻亞光電同時指出,為因應產業市場需求回溫,公司產能需求擴增,

該公司合併後將辦理一.五億至二億元現金增資,用以擴產。對於鴻

亞光電與新怡力科技合併一案,國內光通訊業界多表小,兩公司產品

線確實具有互補效果,不過合併後實際效果如何仍待觀察,但業者仍

多樂見其成。

< 摘錄財訊13版>

光通訊景氣有回春的跡象,同業間開始出現整併動作,台灣光通訊主

動元件廠鴻亞光電昨 (15) 日宣佈合併新怡力科技,鴻亞光電為存續公

司,將有助於公司達到產業垂直整合。

新怡力今年股權變化頻繁,今年初光紅科技買下國電手中的新怡力全

數持股,成為新怡力最大股東。但是不到一季的時間,新怡力新的董

事會又決議與鴻亞光電合併,股權轉換十分快速。

鴻亞光電資本額5.15億元,主要生產光通訊用雷射晶粒、TO封裝、光

次模組、及光收發模組等產品; 新怡力科技資本額 4.7億元,主要生產

光收發模組及有線電視次系統、光通訊次系統產品。

鴻亞表示,新怡力與公司產品線屬於互補,此合併案對於兩家公司產

品競爭有相當幫助,有助於達到產業垂直整合。未來鴻亞光電產品線

將由最上游的雷射產品,向下擴及光通訊次系統領域。

至於年初購買新怡力大量股權的光紅,也可以透過此次合併案,成為

鴻亞股東,雙方的合作關係將更形密切。

鴻亞指出,合併案目前已敲定,只剩下股東會討論通過,未來公司董

事長將由鴻亞光電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陳靖仁擔任,總經理則由新怡

力科技現任總經理施昆輝出任。

鴻亞表示,根據目前電信業者今年資本支出,較去年成長三倍,可以

預見是光通訊產業將會回春。公司合併新怡力後將辦理1.5 億到2億元

現金增資,用於擴充產能。

< 摘錄經濟日報 >

鉅亨網記者許政隆/台北•3月16日 03/16 12:32

準上櫃久元電子(6261)結算2月營收達9073萬元,

創下該公司單月營收新高記錄,較1月份成長10.37%,

亦較去年同期成長40.06%。而1-2月累積營收1.73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42.22%。

久元電子訂3月29日正式上櫃掛牌交易,掛牌價每

股68元,目前興櫃成交價已達93元。

據元富證券預估,久元電子1-2月獲利達7000萬元

以上,每股稅後盈餘約為2元左右,而今年預估每股稅

後更高達8.7元,且有希望挑戰9元以上之實力。

久元電子表示,2月份由於半導體測試、切割景氣

除呈現淡季不淡外,產能更呈供不應求之情形,晶圓及

LED基板切割、研磨及挑撿等業務而言,較去年同期成

長53.87%,測試部分更成長高達77.37%,設備之銷售則

呈持平情形。

久元電子為因應客戶之產能需求,除於2月底通過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審核通過成立園區分公司,預計分

公司在5月份可正式營運,今年度預計產能將提升至4成

以上,且該公司於2月底起,各代工事業部皆陸續擴充

約20%之產能,以因應目前產能供不應求之情形。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3月16日 03/16 11:41

歐鐵聯盟與台灣高鐵公司(2633)因核心機電系統契

約決標爭議之仲裁案,在歷經3年多的辯論與審議過程

後,台灣高鐵公司於3月15日接獲仲裁判斷書;依據仲

裁判斷,台灣高鐵公司需補償歐鐵聯盟7304萬餘美元。

惟對於是否接受仲裁結果,台灣高鐵公司將與律師團進

一步研究仲裁判斷內容後再作決定。

高鐵表示,該仲裁案係於2001年1月向國際商會提

出仲裁申請,其準據法為台灣法,仲裁之程序法為新加

坡法,仲裁庭則在紐約召開,而當事人分別來自台灣、

法國與德國,全案所涉法律與事實層面極為複雜。由於

仲裁係屬機密,依規定各方均不得洩漏仲裁過程及判斷

書之內容。

台灣高鐵公司除依照證期會之規定已將此重大訊息

於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網公佈外,同時也分別將此訊息告

知交通部高鐵局與聯貸主辦銀行及其他相關重要往來對

象,未來將與律師團就如何回應仲裁判斷作審慎的研處。



好德科技(三一一四)預計於三月二十五日以承戚銷價三八元正式掛

牌,本次新股抽籤,中籤率僅為一.四七%,該公司並預計於三月十

七日(星期三)於遠企飯店舉辦股票上櫃前法人說明會。

預計於三月二十五日以承銷價三八元正式掛牌的專業電子材料及設備

通路商好德科技申購情況熱烈,總合格件數為一五六、三二五件,中

籤率僅為一.四七%,隨著國股市近期的加溫,好德科技新股申購情

況堪稱踴躍。

好德科技已於三月八日上午於台灣證券交易所以公開方式就合格件辦

理抽籤,並於三月九日由主辦承銷商一銀證券以限時掛號方式寄發中

籤通知書,申購人可透過原投件經紀商查詢中籤資料,或透過集保之

電話語音查調中籤與否。中籤人的價款及中籤通知郵寄工本費繳存截

止日為三月十五日,並於三月十六日由中籤人帳戶自動扣繳。

好德科技九十二年度自結之營業收入為二五.九三億元,稅前純益為

一.五二億元,分別達到該公司原財測數的一二一.七三%,及一一

七.○九%,且九十二年度的營收亦創公司成立以來的新高。依據了

解,該公司九十三年經會計師核閱的財務預測之營收為二四.二八億

元,每股稅前純益三.六五元,惟因展望該公司目前所涉及的行業包

含筆記型電腦、手機、數位相機、TFT-LCD 面板、高階印刷電路板製

機,如Flip Chip、BGA、PBGA等,預估該相關行業在今年的產業走向

持續往上攀升,對於該公司未來的營收與獲利方面皆有相當大的助益

。目前該公司公告九十三年一月份營收金額達到二.六五億元,一些

拜訪過該公司的法人預估好德科技今年應具有調高財測之實力。

元太科技(八○六九)二月獲利首度突破一億元大關,累計前二月每

股盈餘約○.四五元,三月營收估計將向十億元挺進,獲利也將進一

步提升。

專攻中小尺寸TFT LCD領域的元太科技,隨著 TFT LCD 在消費性電子

領域的應用不斷增加,業績與獲利都開始出現大成長,未來三年每年

EPS 維持三元上下可望成真。該公司自結今年一月營收六.七億元,

單月獲利約七千六百萬元,二月營收提高到八.五億元,單月獲利為

一.○三億元,這是元太成立十多年來單月獲利首度攀上一億元大關

,累計今年前二月每股盈餘約○.四五元。

據了解,元太去年三月首度超越損益平衡點,單月獲利一百萬元,時

隔一年,單月獲利成長一百倍,成長力道相當大。根據目前的接單狀

況,元太三月炎營收很有機會登上十億元大關,單月獲利維持一億元

以上將成常態。也因此,今年法人普遍維持一億元以上將成常態。也

因此,今年法人普遍估計元太獲利可超過十五億元,以目前四○億元

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挑戰四元。

元太未來的成長力道著眼於消費性電子市場,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嘉榮

表示,消費性市場陸續在成型,只要價格趨勢下降,市場就會一直擴

大,所有中小尺寸LCD產品可應用的市場,都是元太的成長空間。比

方說,在美國賣的非常好的可攜式DVD,今年市場將超過一千萬台;

另外,二○○五年可能全世界有很多家庭會使用影像電話,這部份元

太的市佔率將會相當高,今年底就會開始看的見。此外,諸如衛星定

位系統、車用LCD螢幕也都是元太未來高成長的市場。

元太總經理李健民為,中小尺寸面板產品目前的訂單量都不大,需要

頻繁的換線,因此 TFT 面板大廠生產不見得划算,且這種少量多樣的

市場客戶很需要服務,元太經過十一年專營於此市場,了解客戶要什

麼,在此競爭條件下,元太利用既有基礎要維持三年的優勢並不難,

而未來這三年之間元太所做的策略及努力則關係到更長期的發展空間



國內光通訊產業首宗合併案底定。今年初剛脫離國碁電子懷抱的新怡

力科技,上周五董事會通過與鴻亞光電合併案,鴻亞為存續公司,新

鴻亞預定五月召開股東會討論減資再增資事宜。此次雙方的結合是基

於光收發器垂直供應鍊的整合考量,且據瞭解,此合併案鴻亞在事先

已取得最大策略聯盟對象英特爾的同意,因此未來英特爾光收發器訂

單動向值得密切觀察。

經歷將近三年的光通訊泡沫化,去年國際大廠紛展開合併重組動作,

而國內則遲至今年才由新怡力與鴻亞首開合併序幕。鴻亞主力產品為

光收發器雷射二極體,該公司今年四月即曾尋求與光收發器組廠旺錸

科技合併的可能性,後因旺錸股東反對而作罷。

而原屬國電集團底下的新怡力,則因鴻海合併國電,國電將新怡力股

權釋出,才促成雙方的結合。

施坤輝將出任新鴻亞總座

年初國電退出新怡力經營權後,新怡力即延攬全球第二大光收發器廠

Finisar 前執行副總施坤輝換任總經理職務,而與鴻亞合併後,施坤輝

將任職新鴻亞總經理,董事長一職則由原鴻亞董事長-元豐創投法人

代表陳靖任續任。據瞭解,與新怡力合併後的新鴻亞,董事會名單也

將出現大幅更動,國內老字號光通訊廠-光紅建聖的個人股東將成為

新鴻亞的最大股東。

光紅建聖的個人股東現為新怡力最大出資者,持有新怡力達約六成股

權,已篤定會是新鴻亞董監事名單當然人選。

< 摘錄工商3版 >

TFT 面板出貨長紅,上游關鍵零組件背光模組需求同步看漲,配合市

場接單需要,大億科技四月將進行產能擴充,公司內部另布局中小尺

寸市場;預估年底時,大尺寸背光模組月出貨量是五十萬台,二○○

五年中,小尺寸用背光模組月出貨量挑戰目標一百萬台。

大億科技總經理熊谷重典昨(十五)日表示,全球TFT 面板市場主力

,已經由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電視,逐步朝手機及衛星定位系

統等中小尺寸產品發展,配合這波產業潮流,國內面板廠紛紛著手產

品線布局,強調專業背光模組廠的大億科技也有跟進動作。

去年開始公司專責研發中小尺寸用背光模組的技術團隊開始運作,今

年初正式向市場叩關,且至少有兩家以上的客戶在商談合作可能。配

合產品線調整,公司計劃斥資新台幣五千萬元,在四月新增一個量產

線支援。

大億二○○三年背光模組月出貨量約十六萬台,今年第一季月出貨量

已經拉高到二十萬台,預計上半年可以達到月出貨量三○萬台目標;

新產能七月加入後,公司出貨量再成長到五○萬台,二○○五年中小

尺寸產品開始量產出貨,月出貨目標暫定一百萬台。

熊谷重典解釋,轉戰中小尺寸動機及產品毛利分配與經營風險有關,

目前大尺寸面板用背光模組平均毛利約一○%,中小尺寸部份根據日

本經驗毛利率一五%。

雖然台灣發展中小尺寸背光模組仍有諸多不利因素,但若能透過管理

和技術導入,仍有競爭優勢,此一策略也有利分散以往公司產品過度

集中在大尺寸上的經營風險。

大億去年營收新台幣十七億元,今年財測目標營收新台幣四十五億元

,公司內部設定年營收挑戰目標新台幣七十億元。

受惠下游面板客戶出貨增加,公司設備稼動率已經達到一○○%,短

期內將全力調降到八○%,以便讓更多新開發客戶訂單可以順利進入

生產線排程。

配合上述的發展策略,大億現有人有約六百人,年底時可望增加到一

千人左右。技術部分預計二○○五年開始導入新技術,屆時將有助於

提升產品的亮度。

< 摘錄工商13版 >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3月16日 03/16 08:49

越峰電子(8121)3月15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該公

司92年度營收為7億3732萬元,稅前盈餘9811萬元,每

股稅後盈餘1.32元。

越峰電子送件時實收資本額為6億3600萬元,負責

人吳亦圭,主要產品為錳鋅軟性鐵氧磁鐵、磁粉等;市

場結構內銷佔12%、外銷佔88%。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3月16日 03/16 08:49

仕野(3286)於3月15日申請登錄興櫃,該公司91年

度營收為5億4280萬元,稅前純益2102萬元,每股盈餘

1.2元。

仕野送件申請時實收資本額1億4500萬元,董事長

蔡美蘭,主要產品為石英振盪器、石英晶體、積層電容

、鋰電池等;市場結構內銷佔48.59%、外銷佔51.41%。

鉅亨網採訪中心查淑妝/台北•3月16日 03/16 08:22

鳳信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8966)申請撤銷財

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92年11月24日同意申報

生效之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490萬股,每股面額10元

,總額新臺幣4900萬元乙案,業經財政部證券暨期

貨管理委員會同意廢止在案。



1.公司名稱:勞保局

2.退票、拒絕往來之日期:93/03/16

3.退票之往來銀行:中華

4.退票後之清償註記日期:無

5.退票之清償方式(請輸入〝已實際償付票款〞或〝以換票方式遞延票

據債務〞):已實際償付票款

6.公告拒絕往來之票據交換所(拒絕往來時適用,否則請輸〝無〞)

:無

7.因應及保全措施:略

8.其他應敘明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