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南山人壽 | 2025/07/31 | 14.79 | 15 | 14.72 | 146,992,46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1456006 | 尹崇堯 | 17.43 | 16.8 | 17.43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壽險去年績增 銀行成助攻王 |南山人壽
去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達1兆3,799億元,創下新高,其中有55%的保費來自銀行通路貢獻,近38%是各家壽險公司業務員,即全年有5,238億元,另外傳統保經代公司則貢獻881億元保費,占率6.4%,剩下即是各公司的電銷、網路投保等多元通路,去年約有73億元。
依據壽險公會分析,去年個人壽險的新契約保費有近4,670億元,是銀行通路銷售,占此險種的60.7%,去年個人壽險最熱銷則是利變壽險,保費有6,958億元,大部分都來自銀行通路。
銀行通路除了銷售利變壽險、利變年金,也會賣投資型保單,去年共銷售2,704億元,占投資型保單的53.7%,賣贏壽險公司業務員,同時無論是利變壽險、利變年金或投資型保單,大部分躉繳保費的業績都來自銀行。
也因此幾大銀行都是壽險公司「兵家必爭」的通路,誰站穩銀行上架重點保單,就能拿到較多的業績,如中信銀、台新銀、華南銀、彰銀、兆豐銀、台灣銀行等,都是幾家壽險公司積極爭取的通路。
去年銀行通路拿到最多保費的是中國人壽的近1,083億元,其次是富邦人壽的1,056億元,第三名是台灣人壽976億元,銀行通路貢獻保費占率都在5∼7成以上,三家公司去年全年新契約業績也分別是業界的第四名、第三名及第五名。
2018年新契約保費第一名的國泰人壽,去年銀行通路亦貢獻777億元保費,占其新契約保費近37%,比前年增加近300億元;第二名南山人壽在銀行通路去年也拿到787億元的保費,占其新契約保費近4成,等於除了自家業務員通路要顧,前五強在銀行通路也積極耕耘。
下一則:遇瘋狗浪 三商壽14年來首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