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票券金融 | 2025/05/04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161,65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9396292 | 林曉民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
星期二
借鏡高盛 進軍投資銀行 |台灣票券金融
目前國內15家金控中,僅有國票金控是直接金融代表。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指出,未來將繼續鎖定銀行、壽險併購機會,但國票金的票券轉型仍會持續前進。
他說,會借鏡高盛銀行的經驗,跨足資產管理、境外金融等業務,分散經營風險,以及是從傳統經紀、自營等業務,發展至公司財務服務及私人財富管理。
其次是搭配金融科技發展,國票金沒有實體分行包袱,可藉由票券金融公司累積的徵授信、審查風控等業務經驗及企業信用評等模式,在監理沙盒的框架內試辦P2P借貸平台,未來希望擴張成CP2CP,兼具企業、個人及商業本票借貸含意平台。若架設成功,有助轉換為電子銀行,未來還可尋求大科技股東合作,達到轉型目標。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轉型與未來的併購計畫?
答:國票金將持續強化固定收益商品業務,維持市場領先地位,並爭取提高票券公司保證倍數與負債倍數,尋求票券公司轉型及發展機會,並藉由共同行銷平台,擴大資產管理規模,發展以企業金融、資產管理為利基業務的資產管理型金控公司;未來會以商業銀行及壽險公司為優先購併對象。
問:國票金強調借鏡高盛經驗、進軍投資銀行的概念與想法?
答:高盛早期也是以票券業務起家,因應時代變遷逐步轉型,發展成為投資銀行。台灣票券公司長期與上市櫃公司及大股東實戶往來,若可開放票券業,提供更多金融業務服務,有利於將金融業務根留台灣;如果未來可以跨足資產管理、境外金融業務,還能從傳統經紀、自營等業務,轉型成專業資產管理機構。
台灣票券金融管理法已有近15年沒有檢討,希望政府調整法規,例如過去票券業因法規受限,如授信倍數由20倍降為5.5倍,負債倍數由18倍降為10倍,相較國際投資銀行平均三、四十倍差距太大。
目前票券業資本適足率普遍高於銀行業,顯示票券業資本並未充分利用,應回歸資本適足率12%以上的原規定,以利與國際標準接軌,或提升目前最高保證倍數上限為5.5倍至6倍,才有利票券業務穩定成長。
問:是否有推行金融科技或支持金管會金融科技的計畫?
答:目前各界認同監理沙盒推行已不容延宕,香港、新加坡都已通過施行,新加坡更在去年11月16日釋出監理沙盒準則,台灣應該盡早推動,才能讓金融機構、Fintech業者及金融新創者提出金融產品/服務的實驗,並且受到部分法規的豁免與保護。
Peer to Peer(P2P)借貸的原型,在法律定位原只是單純借貸關係,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方式長久以來一直存在,例如民間標會。P2P創新之處是藉由網路科技串起不相干的個人,甚至有化整為零、活化資金的功用,例如台灣的「鄉民貸」或「LnB信用市集」、美國的「Lending Club」或「Prosper」等,皆屬P2P網路借貸平台。
問:可否分享社會企業責任經驗?
答:國票金成立國票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近年辦理多筆慈善事業,前二年辦理的慈善事業捐助金額都超過300萬元,受惠人次逐漸增加,包括照顧獨居老人,改善生活品質,也關心偏鄉地區學童。
2015年加入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的「金融服務業教育公益基金」,並參與「金融業慈善獎助學金」計畫,協助弱勢家庭青年學子。同時捐贈勞動部「勞工權益基金402專戶」1,400萬元,做為處理太子汽車及其關係企業離退勞工之退休金或資遣費財源,以扶助弱勢勞工家庭,善盡企業公民之社會責任。
基金會2016年辦理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捐助目標300萬元。截至11月底完成80%捐贈,包括新增協助微遠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偏鄉老梅國小學習非洲鼓計畫,讓學童擴展藝術視野,並提供演出機會培養兒童自信心,以及持續關懷台東獨居老人、偏鄉國小閱讀習慣養成及青少年技能教育學習等,已嘉惠逾千人次。
他說,會借鏡高盛銀行的經驗,跨足資產管理、境外金融等業務,分散經營風險,以及是從傳統經紀、自營等業務,發展至公司財務服務及私人財富管理。
其次是搭配金融科技發展,國票金沒有實體分行包袱,可藉由票券金融公司累積的徵授信、審查風控等業務經驗及企業信用評等模式,在監理沙盒的框架內試辦P2P借貸平台,未來希望擴張成CP2CP,兼具企業、個人及商業本票借貸含意平台。若架設成功,有助轉換為電子銀行,未來還可尋求大科技股東合作,達到轉型目標。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轉型與未來的併購計畫?
答:國票金將持續強化固定收益商品業務,維持市場領先地位,並爭取提高票券公司保證倍數與負債倍數,尋求票券公司轉型及發展機會,並藉由共同行銷平台,擴大資產管理規模,發展以企業金融、資產管理為利基業務的資產管理型金控公司;未來會以商業銀行及壽險公司為優先購併對象。
問:國票金強調借鏡高盛經驗、進軍投資銀行的概念與想法?
答:高盛早期也是以票券業務起家,因應時代變遷逐步轉型,發展成為投資銀行。台灣票券公司長期與上市櫃公司及大股東實戶往來,若可開放票券業,提供更多金融業務服務,有利於將金融業務根留台灣;如果未來可以跨足資產管理、境外金融業務,還能從傳統經紀、自營等業務,轉型成專業資產管理機構。
台灣票券金融管理法已有近15年沒有檢討,希望政府調整法規,例如過去票券業因法規受限,如授信倍數由20倍降為5.5倍,負債倍數由18倍降為10倍,相較國際投資銀行平均三、四十倍差距太大。
目前票券業資本適足率普遍高於銀行業,顯示票券業資本並未充分利用,應回歸資本適足率12%以上的原規定,以利與國際標準接軌,或提升目前最高保證倍數上限為5.5倍至6倍,才有利票券業務穩定成長。
問:是否有推行金融科技或支持金管會金融科技的計畫?
答:目前各界認同監理沙盒推行已不容延宕,香港、新加坡都已通過施行,新加坡更在去年11月16日釋出監理沙盒準則,台灣應該盡早推動,才能讓金融機構、Fintech業者及金融新創者提出金融產品/服務的實驗,並且受到部分法規的豁免與保護。
Peer to Peer(P2P)借貸的原型,在法律定位原只是單純借貸關係,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方式長久以來一直存在,例如民間標會。P2P創新之處是藉由網路科技串起不相干的個人,甚至有化整為零、活化資金的功用,例如台灣的「鄉民貸」或「LnB信用市集」、美國的「Lending Club」或「Prosper」等,皆屬P2P網路借貸平台。
問:可否分享社會企業責任經驗?
答:國票金成立國票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近年辦理多筆慈善事業,前二年辦理的慈善事業捐助金額都超過300萬元,受惠人次逐漸增加,包括照顧獨居老人,改善生活品質,也關心偏鄉地區學童。
2015年加入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的「金融服務業教育公益基金」,並參與「金融業慈善獎助學金」計畫,協助弱勢家庭青年學子。同時捐贈勞動部「勞工權益基金402專戶」1,400萬元,做為處理太子汽車及其關係企業離退勞工之退休金或資遣費財源,以扶助弱勢勞工家庭,善盡企業公民之社會責任。
基金會2016年辦理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捐助目標300萬元。截至11月底完成80%捐贈,包括新增協助微遠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偏鄉老梅國小學習非洲鼓計畫,讓學童擴展藝術視野,並提供演出機會培養兒童自信心,以及持續關懷台東獨居老人、偏鄉國小閱讀習慣養成及青少年技能教育學習等,已嘉惠逾千人次。
上一則:憂心銀行抽銀根 中投急固樁
下一則:國票金 票券起家 穩步拓市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