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票券金融公司新聞
新光金控旗下的新光銀行與中華票券、兆豐票券攜手合作,成功籌募了「聯邦國際租賃公司3年期新臺幣24億元聯貸案」。這筆資金將用於償還金融負債和強化營運周轉金,對聯邦國際租賃的發展來說是一大助力。 簽約儀式在日前於新光銀行總行舉行,由新光銀行副總經理簡榮善和聯邦國際租賃董事長謝政助代表雙方簽署。聯邦國際租賃是聯邦商銀的全資子公司,專注於企業客戶的汽車租賃業務,並在台灣各地設有八處營業據點。自2018年11月起,公司還開展了機器設備分期付款業務,其中太陽能電廠租賃業務成長迅速,營業額和獲利均呈穩定成長。 此次聯貸案除了新光銀行、中華票券和兆豐票券外,還有六家票券金融公司參與,包括大中票券、萬通票券、大慶票券、台灣票券、合作金庫票券及國際票券。這次聯貸案超額籌募達新臺幣27億元,超出原定目標1.125倍,最終以24億元完成签约。 新光銀行不僅推動穩健經營和誠信治理,還積極構建並強化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永續金融政策。新光金控秉持「低碳、創新、共好」的永續價值主張,透過自身的金融影響力,為台灣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力,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價值,實現「永續新光」的發展願景。
該案由新光銀行副總經理簡榮善、聯邦國際租賃董事長謝政助為代 表,於日前假新光銀行總行完成簽約儀式。
聯邦國際租賃為聯邦商銀100%持股之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企 業客戶的長期/短期汽車租賃業務,目前台灣北中南共有八處營業據 點(台北市、新莊、桃園、新竹、台中、台南等地各一處,高雄二處 )。自107年11月起新增機器設備之分期付款業務,其中尤以太陽能 電廠租賃業務成長最快。該公司長期深耕市場,紮實經營客戶關係, 營業額及獲利連年穩定成長。
此次聯貸案由新光銀行、中華票券及兆豐票券共同統籌主辦;其餘 參貸金融同業有大中票券、萬通票券、大慶票券、台灣票券、合作金 庫票券及國際票券等六家票券金融公司參與。
該案部分資金將用於支應聯邦國際租賃之營運周轉,有助於協助該 公司提升營運動能,並獲得銀行同業的熱烈支持,順利超額籌募達新 臺幣27億元,約原始籌組目標1.125倍,最終以新臺幣24億元完成簽 約。
新光銀行持續推動穩健經營、落實誠信治理、追求獲利穩定外,同 時積極建構並強化ESG,運用企業核心能力加強推動永續金融政策, 並遵循新光金控「低碳、創新、共好」的永續價值主張,透過自身金 融影響力為台灣永續發展做出貢獻,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最大的價 值,實現「永續新光」的發展願景。
本次聯邦銀行聯貸案布局首先接觸國際票券而不是銀行,金融圈人士透露,最主要由於國票金控旗下國際票券先前就有多起對太陽能電廠融資的相關經驗,相關的知識(know-how)不少,因此聯邦銀行特別委託國際票券進行統籌,並由國際票券在市場上物色聯貸銀行團成員。
經過在金融圈一番招兵買馬,目前已知,至少已有近20家銀行、票券有意願參與這場聯貸案,除了由國際票券統籌主辦,還有五家銀行做為共同主辦行,包括土銀、台銀、永豐、凱基、玉山銀,其他有意進場參貸的銀行還包括華銀、彰銀、王道、遠銀、元大、新光、上海、國泰世華銀行,此外,包括兆豐票券、中華票券、大中票券、台灣票券、大慶票券等票券業者也將共襄盛舉。
該案將是首件國內由票券公司統籌主辦的太陽能漁電共生聯貸案,金融圈也看好國票金在併購安泰銀行之後,由於將直接具備銀行,未來在太陽能相關的授信案,將更有施展的空間。
業界人士指出,聯邦銀行先前就轉投資成立聯邦創投為旗下子公司,之後聯邦創投亦投資成立「聯邦能源」,此次進軍漁電共生發電,是由聯邦能源所直接投資的「廷捷電力」直接出馬進行,而台南現在可說是漁電共生最夯的地方,包括七股、麻豆都相當熱門,多家對漁電共生業者都已進場布局。
例如中租迪和即將簽約,由永豐銀出任管理銀行的156億太陽能發電聯貸案,就是進行漁電共生發電,其中票券業者約包辦其中的30億,此外,同樣由永豐銀行出任管理銀行,在21日完成簽約的「雲豹能源」62.22億聯貸,同樣是位於台南的漁電共生聯貸案。
台灣票券金融公司近期在金融市場上再創佳績,成功協助新光金控旗下新光銀行主辦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的3年期新臺幣39億元聯貸案,並已順利完成募集與簽約儀式。這項聯貸案不僅顯示了台灣金融市場的活力,也展現了新光銀行對企業客戶的強力支持。
中石化作為台灣石化業的領頭羊,不僅是己內醯胺(CPL)的唯一生產廠商,也是全球五大尼龍粒製造供應商之一。這次聯貸案的資金將用於強化公司中期營運周轉金,並持續推動「石化本業」及「土地開發」雙主軸事業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聯貸案獲得了銀行同業的熱烈支持,募集過程中甚至超額認購達1.3倍,最終依原額度完成签约。新光銀行作為主辦行暨管理行,與華南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等共同主辦,並有新光人壽、合庫票券金融公司、大慶票券金融公司、台灣票券金融公司及陽信銀行等8家銀行參與。
新光銀行一直以來都堅持與企業客戶共同成長,為其提供適合的融資方案。未來,新光銀行將繼續尋求優質的聯貸案,擴大融資管道,並朝著提供全方位優質金融服務的目標努力,為客戶和合作同業帶來更多價值。
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績優的石化業上市公司,為台灣己內醯胺(CPL)唯一生產廠商,二大丙烯?(AN)生產廠商之一,亦為全球前五大尼龍粒製造供應商。該案聯貸案資金將用於充實公司中期營運周轉金,中石化將持續以拓展「石化本業」及「土地開發」雙主軸事業為主要經營方針。
此次聯貸案獲得銀行同業的熱烈支持,順利完成籌募並獲得原額度的1.3倍超額認購,最終仍以原額度新臺幣39億元簽約。新光銀行為該案主辦行暨管理行,共同主辦行包括華南銀行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其餘參貸銀行有新光人壽、合庫票券金融公司、大慶票券金融公司、台灣票券金融公司及陽信銀行等8家銀行參與。
協助本地企業客戶因應資本支出及中長期資金需求規劃融資方案,與企業客戶一同成長打拚,一向是新光銀行對企業客戶的業務策略方向,新光銀行將繼續尋求優質的聯貸案,為客戶及合作同業創造更多的融資管道,並持續朝提供全方位優質金融服務之目標努力。
此次惠譽確認的6家票券業,包含國際票券、中華票券、萬通票券、大慶票券、大中票券,以及台灣票券。其中,惠譽亦確認國票金控旗下子公司國票金及國票綜合證券(國票證)的評等,都與集團主要營運子公司國票的評等一致。惠譽同時表示,上述所有公司的評等展望皆為穩定。
惠譽分析,票券公司的加權風險性資產中,市場風險約佔35%,明顯高於國內商業銀行大致低於10%之水準,且在去年下半年來經濟放緩、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導致外在不確定性逐漸增加之下,所幸台灣的票券公司主要聚焦於信譽良好的借款人、高信用品質的固定收益投資,以及少量的較高風險之電子產業曝險,有能力應對短期波動,且票券公司的匯率風險不大,絕大部分的外幣債券投資皆已透過外幣附買回交易來融資。
惠譽指出,多數受評票券金融公司商業本票(CP)保證的資產品質和國內房地產市場表現息息相關,因高度集中於不動產業、且抵押品多為不動產,至今台灣的房地產市場近期展現出復甦的跡象,包括因持續增加的交易量致房價已從2016年的低谷平均上漲約6%,有助於6家票券公司的資產品質維護。
為強化票券公司法遵,維護票券交易者權益與健全票券業務經營,立委曾銘宗等人及賴士葆等人提出票券金融管理法修正案,提高罰鍰,財委會昨天審查通過,將最高罰鍰從現行1,0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包括違反內稽內控、負責人及職員違法兼職等,現行罰鍰是200萬元到1,000萬元,修正案提高為200萬元到2,000萬元。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目前票券業者有「三大五小」,最大的兆豐、中華跟國際票券三家,資本額130億元到180億元,去年獲利是10幾億元到30幾億元之間,規模小的五家票券,資本額從30幾億元到50幾億元,獲利4億多到7億多元。金管會銀行局長邱淑貞表示,票券業務相對單純,但仍要加強內控,如之前楊瑞仁案,就是內控不佳造成弊端。
兆豐票券今年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121.05億元,華票11.55億元,國票15.44億元;五家資本規模較小的票券公司,今年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大中票券4.08億元,台灣票券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2.82億元,萬通票券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4.66億元,大慶票券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3.77億元、合庫票券前八月累計稅前盈餘3.5億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各自捐助1,000萬元,合計2,000萬元,做為花蓮賑災之用;中信金控也捐款2,000萬元,富邦集團「富邦金攜手台灣大」則是捐出新台幣1,500萬元,台新金控、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捐款1,000萬元,玉山金控及玉山銀行共捐出1,000萬元,財金公司捐款500萬元,並發動員工樂捐;此外,使用台灣Pay轉帳捐款免手續費,第一金融集團捐贈新台幣350萬元,和泰大金空調捐助300萬元;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台灣票據交換所、永達保經都捐款100萬元;合庫金控捐助350萬元,合庫銀行、土地銀行有農漁民、農漁企業、個人及企業等天然災害重建復興貸款,合庫人壽也緊急啟動多項重大天災事故保戶服務。
在保險業方面,南山人壽及南山產物成立花蓮震災事故關懷指揮中心,同時也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主動派員前往關心受災保戶及家屬;法國巴黎保險除捐款100萬外,對受難保戶啟動保費緩繳3個月、免費補發保單、保單借款免息3個月;中國人壽提供包括快速理賠、保費緩收、保單貸款優惠、免費保單補發、房貸紓困措施及旅平險彈性調整等六大關懷服務;保德信人壽優先處理理賠申請,並協助快速完成理賠服務,另受災保戶補發保單免收工本費、新申請保單借款減免利息,以及保費緩繳等;臺銀人壽受災保戶快速理賠、房貸本金及應繳續期保費緩繳6個月紓困、免費申請補發毀損或遺失保單。
中華郵政提供包括減免賑災捐款手續費、免收受災戶工本費、協助受災戶核轉支票證明文件等;臺灣銀行提供臨時提款應變措施,存摺遺失補發、印鑑掛失更換及金融卡掛失補發,都免收手續費。財團法人台灣郵政協會為表達對受災戶慰問之意,捐款新臺幣200萬元至花蓮縣政府社會處指定花蓮縣社會救助金專戶。
國票金控是國內唯一由票券業者轉換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成立以來,陸續拓展業務版圖,包括國票綜合證券、國票創投以及租賃等。
2011年,華頓投信成為國票證券100%持股子公司,同年國票金決議在大陸設立融資租賃公司,國票金並陸續對旗下租賃、創投增資,版圖業務持續穩定成長。
國際票券近年獲利穩定成長,除致力擴大票券自保利差及餘額,並積極發展新業務,以奠定直接金融市場領導者地位。近五年國票金獲利表現亮眼,2016年前11月稅後純益達20.34億元,年增36.77%,每股純益0.75元,並超越前年全年獲利,相較15家金控同業去年前11月平均獲利衰退,表現相對出色。
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指出,去年獲利成長主因票券授信業務採客製化策略,靈活因應市場利率變化,以及自保業務手續費收入增加。另外,國票證券因自營股票與債券操作有所斬獲,加上國票創投去年下半年有數檔投資多年的生技及餐飲公司IPO,帶動獲利能力加溫。
國票金2002年成立,仍積極推展票券市場發展機會,台灣票券具有三大優點,包括人力素質高、固定收益商品業務純熟、貼近高淨值客戶,都與國外知名投資機構高盛有共同的利基點,只是台灣票券業長期業務範圍局限在票、債券操作,面臨轉型關鍵。
直接金融
有利產業轉型
魏啟林說,國票金是國內唯一直接金融代表金控,國外評估金融效率多以直接金融占金融業務比重為指標,目前美國占比70%、歐洲50%至60%,台灣僅20%,主因台灣金融業以銀行為主,也就是間接金融,廠商沒有靠自己信用融資,而是靠銀行仲介,未來若走向電子金融,也就是直接金融,金融配置效率將會最高。
魏啟林指出,高盛、摩根士丹利早期都是由票券商轉型。國內主要票券公司耕耘市場數十年,對於貨幣市場及債券市場造市功能,活絡市場,提供市場流動性有相當的貢獻,也培養出不少金融交易及批發金融業務人才。
魏啟林說,票券業與國內上市櫃公司及大股東實戶等往來關係密切,在此基礎上,未來開放並提供更多元金融業務服務時,有利於金融業務根留台灣,提高本土金融業之附加價值,增加金融業GDP的貢獻。
魏啟林分析,台灣是資產管理市場,只要海外資金回流,根據央行估計,台灣海外金融投資超過1兆美元,只要有二分之一回流,以台灣為平台連接國際金融市場,僅僅收取2%服務費,台灣就可打造強大的資產管理金融中心。
魏啟林指出,台灣票券金融公司成長歷程與高盛相似,且台灣票券業人力素質高,固定收益商品業務純熟,貼近高淨值客戶群,擁有與高盛銀行相同的利基點。
展望未來,他說,國票金希望走向資產管理型金控,且現在金融科技(FinTech)風潮,金融業不需要擁有太多實體銀行,國內已有銀行要走電子銀行,相較大型金控因體系龐大、員工多、轉型金融科技道路要謹慎保守,國票金轉型較為靈活。
回饋社會
擴大福利事業
魏啟林指出,票券業具有幾大優勢可與金融科技業者合作,包括規模不大,具有風險控管、信用評等能力,加上國票金做直接金融,電子金融就是直接金融,國票金了解電子金融的生態文化與市場。
台灣已啟動研擬金融監理沙盒法案,其中票券金融公司可在監理沙盒的框架內,試辦Peer to Peer(P2P)借貸平台,將P2P的「個人」對「個人」擴大解釋為「中小企業(Small&Medium Enterprise)或個人」對「中小企業或個人」,可將此借貸平台簡稱為CP2CP,兼具企業、個人及Commercial Paper(商業本票)借貸含意。
大型企業是票券金融公司服務的主要客戶,考量原業務維持及大客戶融資容易而接受度較低,初期可能不適合做為金融創新架構試辦對象,但未來仍有機會視大型企業對此借貸平台之接受程度再考慮納入。
國票金成立的「財團法人國票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專職辦理社會弱勢團體之扶助,提供經費資源等各項協助,以落實長期回饋社會理念,善盡企業公民之社會責任。
除原有基金孳息及資產報酬外,國票金暨國際票券每年還會捐款,讓基金會能擴大辦理社會福利事業範圍,服務更多弱勢群眾。2015年辦理社會福利事業,受惠人次達5,678人,透過集團員工查訪及社福單位聯繫,發掘亟待幫助的社會弱勢民眾,有效落實回饋社會的理念。
他說,會借鏡高盛銀行的經驗,跨足資產管理、境外金融等業務,分散經營風險,以及是從傳統經紀、自營等業務,發展至公司財務服務及私人財富管理。
其次是搭配金融科技發展,國票金沒有實體分行包袱,可藉由票券金融公司累積的徵授信、審查風控等業務經驗及企業信用評等模式,在監理沙盒的框架內試辦P2P借貸平台,未來希望擴張成CP2CP,兼具企業、個人及商業本票借貸含意平台。若架設成功,有助轉換為電子銀行,未來還可尋求大科技股東合作,達到轉型目標。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轉型與未來的併購計畫?
答:國票金將持續強化固定收益商品業務,維持市場領先地位,並爭取提高票券公司保證倍數與負債倍數,尋求票券公司轉型及發展機會,並藉由共同行銷平台,擴大資產管理規模,發展以企業金融、資產管理為利基業務的資產管理型金控公司;未來會以商業銀行及壽險公司為優先購併對象。
問:國票金強調借鏡高盛經驗、進軍投資銀行的概念與想法?
答:高盛早期也是以票券業務起家,因應時代變遷逐步轉型,發展成為投資銀行。台灣票券公司長期與上市櫃公司及大股東實戶往來,若可開放票券業,提供更多金融業務服務,有利於將金融業務根留台灣;如果未來可以跨足資產管理、境外金融業務,還能從傳統經紀、自營等業務,轉型成專業資產管理機構。
台灣票券金融管理法已有近15年沒有檢討,希望政府調整法規,例如過去票券業因法規受限,如授信倍數由20倍降為5.5倍,負債倍數由18倍降為10倍,相較國際投資銀行平均三、四十倍差距太大。
目前票券業資本適足率普遍高於銀行業,顯示票券業資本並未充分利用,應回歸資本適足率12%以上的原規定,以利與國際標準接軌,或提升目前最高保證倍數上限為5.5倍至6倍,才有利票券業務穩定成長。
問:是否有推行金融科技或支持金管會金融科技的計畫?
答:目前各界認同監理沙盒推行已不容延宕,香港、新加坡都已通過施行,新加坡更在去年11月16日釋出監理沙盒準則,台灣應該盡早推動,才能讓金融機構、Fintech業者及金融新創者提出金融產品/服務的實驗,並且受到部分法規的豁免與保護。
Peer to Peer(P2P)借貸的原型,在法律定位原只是單純借貸關係,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方式長久以來一直存在,例如民間標會。P2P創新之處是藉由網路科技串起不相干的個人,甚至有化整為零、活化資金的功用,例如台灣的「鄉民貸」或「LnB信用市集」、美國的「Lending Club」或「Prosper」等,皆屬P2P網路借貸平台。
問:可否分享社會企業責任經驗?
答:國票金成立國票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近年辦理多筆慈善事業,前二年辦理的慈善事業捐助金額都超過300萬元,受惠人次逐漸增加,包括照顧獨居老人,改善生活品質,也關心偏鄉地區學童。
2015年加入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的「金融服務業教育公益基金」,並參與「金融業慈善獎助學金」計畫,協助弱勢家庭青年學子。同時捐贈勞動部「勞工權益基金402專戶」1,400萬元,做為處理太子汽車及其關係企業離退勞工之退休金或資遣費財源,以扶助弱勢勞工家庭,善盡企業公民之社會責任。
基金會2016年辦理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捐助目標300萬元。截至11月底完成80%捐贈,包括新增協助微遠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偏鄉老梅國小學習非洲鼓計畫,讓學童擴展藝術視野,並提供演出機會培養兒童自信心,以及持續關懷台東獨居老人、偏鄉國小閱讀習慣養成及青少年技能教育學習等,已嘉惠逾千人次。
根據一份未對外曝光的中投公司往來金融機構的貸款、保證統計,最新統計資料截至7月底止,國民黨黨營事業總放款、保證餘額190億元,中投大約100億元,超過全體餘額的一半;其中以兆豐票券約28億最高,合庫銀行由於在民國102年新增了一筆對中投的放款,以約18億元居次,兆豐金合計旗下兆豐票券及兆豐銀餘額約33億,而中投前5大往來金融機構,依序為兆豐票券、合庫銀行、農業金庫、聯邦銀行、國際票券,其他包括板信、台灣票券、華票、台中銀行、台新銀行、中信銀、台票等,均為其往來金融機構。
銀行團成員表示,中投雖然是黨營事業,但也是一家企業,且先前繳款、還款都正常,照理說,倘若要申請屆期展延:「頂多利率提高」,但現在由於政治氣氛敏感,而且政院還成立黨產委員會追討黨產,因此,很多銀行都無所適從。
中投急著在9月召往來銀行舉行銀行團會議,也有其急迫性;據一位銀行團成員私下指出,最主要是由於中投有部份貸款,會從9月起到今年底,陸續到期,由於中投往來銀行有17家,因此相關往來銀行指出,中投希望能夠同時與多家銀行協商,將貸款展期。
據了解,多家銀行近一、二週前,已開始和中投協商,但中投董事長陳樹目前人不在國內:「大家長不在」,因此中投方面也無法定奪向銀行協商、談判的條件,預定這兩天會返國,等陳樹返國之後,就會出面主事對銀行授信的展延協商。
另據指出,由於黨營事業授信是否展延太敏感,先前已有銀行詢問主管機關,但對此主管機關不置可否,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銀行接下來將向主管機關或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再釐清:「倘若黨營事業還不出錢來,到底黨產擔保品,銀行能不能賣?」倘若不只黨營事業,連銀行都不能處份被拿來作抵押擔保的黨產,屆時恐怕造成銀行的債權損失,為此銀行對於黨營事業授信已進入高度警戒狀態。
據瞭解,參與本次聯貸案的金融機構共有8家,除由日盛銀行擔任統籌主辦及額度管理,還有中華票券、兆豐票券、永豐商銀、瑞興銀行、元大銀行、國際票券、台灣票券等。
日盛銀行表示,雲朗集團主要從事旅館經營,目前國內、外包含籌備中的營業據點已有19處,近年無論營收或獲利,均逐步成長,且在政府積極推動國內觀光產業的刺激下,短期內即籌組完成,甚至超額認購近1.5倍。
去年日盛銀行放款總餘額將近1,500億元,中小企業占企金業務比重超過20%,針對今年貸款業務,日盛銀行已擬定三大經營方針,包括「設法擴大利差」、「往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爭取利基型聯貸案」,其中對於中小企業的融資放款目標,希望將達成100億元的業績量。
授信額度依性質分甲、乙兩項,甲項授信為15億元中期放款,參貸銀行有彰銀、兆豐、合庫、土銀、農業金庫、一銀、華銀等七家銀行;乙項為2.5億元商業本票保證額度,參加者有國票、兆票、華票、台票、大中票等五家票券公司。
龍邦近幾年推動企業轉型,由建設業成功轉型為產業控股集團,並以兩岸金融、房地產及健康醫療產業為發展主軸。龍邦昨天股價以19.35元、小跌0.1元作收。
在金融事業方面,龍邦為台灣人壽最大股東並主導其經營,截至今年前三季,台灣人壽稅後淨利19.7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05元。
在房地產方面,龍邦轉投資事業瑞助營造經營績效良好,另與廈門國貿集團合資設立廈門國貿金融中心開發公司,共同興建「廈門國貿金融中心」建案,搶進大陸不動產開發市場。
另在健康醫療事業方面,龍邦已於今年7月透過子公司香港龍德,在廈門本島湖里區取得婦產專科醫院建設用地,現正進行規劃設計作業,預計三年內興建完成。
龍邦創辦人朱炳昱表示,此案總投資金額約26億元,後續在未來十年內,龍邦計畫在兩岸成立十家連鎖專科醫院;另與日本業者也有在北部合作設立養生村規劃。
票券商主管說,國內殖利率曲線趨平,加上主管機關限縮保證及負債倍數上限,票券商以後每年的每股稅後純益恐怕很難再超過1元,再這樣下去,票券商肯定會餓死。
票券業者大吐苦水,直言銀行法的規範,票券商全都得遵守,但證券業、銀行業可承作的業務,票券商統統不能做。
票券商強調,票券業具有活絡貨幣市場的功能,主管機關不該擠壓票券商的生存空間,建議金管會多和業者溝通,在合理範圍內,開放票券商承做財富管理等新種業務。
近年來票券公司併回銀行成為潮流,目前國內僅存兆豐、國際、中華、大中、台灣、萬通、大慶和合庫等8家專營票券商。
台灣票券總經理原先是由董事長林曉民兼任,但金管會已明文規定董事長、總經理不得兼任職務,因此台灣票決定另覓人才,日前經董事會決議,由副總經理薛曙光升任總經理。
售不良債權案。依據「金融機構出售不良債權應注意事項」辦理
公告,待標售債權本金約6.7億元,委請台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
限公司辦理公開標售事宜
場消息指出,聯邦票券即將併回聯邦銀行,雙方預計在今(29)
日同時召開董事會,通過合併意向書的簽訂,具體合併時程可能
落於明年中。
目前聯邦票券的前三大股東,除持有42.76%股份的聯邦銀行
外,還包括持股21.38%的安泰銀行,以及持股4.19%的聯邦建設
,今日完成合併意向書簽訂後,將會進一步討論換股比例等細節。
不只專營票券商家數逐步縮減,近期票券業高層也玩起大風
吹,繼兆豐票董座曾垂紀轉任開發工銀總座、台灣票董事長李銀
櫃轉戰兆豐票董座,原台灣票總經理林曉民升任董事長後,市場
進一步傳出消息,今年獲利表現超亮眼的大慶票,總經理鄭俊冬
請辭獲准,並通過由副總經理黃彥禎,暫代其總座職務。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大慶票每股盈餘高達
1.22元,票券高層進一步預估,大慶票全年EPS上看2元,獲利能
力不遜於大型金控,符合金融機構「小而美」精神。
隨著聯邦票併入聯邦銀,國內專營票券商將邁入個位數時代
,由現行10家變成9家,除俗稱老三票的兆豐票、國際票、中華票
外,還包括大中票、大慶票、萬通票、台新票、台灣票和合庫票
等6家新票券。票券業者表示,除聯邦銀外,台灣票也正與合作金
庫洽談合併,若併購案進行順利,國內專營票券商家數,還會進
一步縮減。
兆 豐金也挖走台灣票董事長李銀櫃,轉任兆豐票董座;台灣票券
董座遺 缺,日前經董事會通過,確定由現任總經理林曉民升任董
事長,並兼 任總經理職務。
林曉民在票券業耕耘近30年,過去曾在國際票券擔任管理部、作
業 部、交易部經理、副總經理等職,自基層一路做起,資歷豐富
完整, 對票券業務嫻熟。
成立於民國84年7月的台灣票券,實收資本額51.6億元,主要股東
包括兆豐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國票金控、上海商銀及高雄銀行
等。
據了解,這幾家金融機構股東,有意出售台灣票券,目前正與合
作金 庫密切洽談中。
槽開發金後,時隔2個多月新董座人選終於敲定,兆豐金昨日董事
會通過,新聘李銀櫃擔任旗下兆豐票券董事,據悉,兆豐票券將
在10月1日舉行董事會,正式選任李銀櫃擔任董事會,原代理董事
長呂榮雄,確定不會真除。
李銀櫃是前財政部長李庸三的姪兒,而李庸三除曾擔任前中
銀董事長,現在也是兆豐票券的獨立董事,未來叔姪二人將在兆
豐票券共事。
據了解,呂榮雄今年4月已屆齡65歲,總座任期將到明年4月
。此次,李銀櫃選擇轉戰兆豐金,主要與台灣票券將吹熄燈號,
在找併購對象有關,除了目前正在談判的合庫之外,據悉台票也
在物色買家。
出任兆豐票券董座。兆豐金昨(22)日董事會通過改派李銀櫃為
兆豐金派駐兆豐票董事代表人,10月1日生效,並內定李銀櫃出任
兆豐票券董事長。
兆豐金昨天澄清,兆豐金並未決定要在本月或下月提前認列營所
稅損失12億元。兆豐金表示,目前認列2億元的營所稅損失是因該
年營所稅已經北市國稅局核定,93年至97年的營所稅要等到國稅
局核定才會開會討論認列與否,不排除延到明年以後,且兆豐金
已提出復查申請。
至於兆豐銀持有的台灣高鐵特別股,兆豐金也澄清,不會轉換普
通股,因此沒必要認列評價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