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土地銀行 | 2025/08/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86,2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700301 | 謝娟娟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4年01月01日
星期一
星期一
行庫:2024房市終結連二降 受通膨趨緩 |台灣土地銀行
行庫:2024房市終結連二降 受通膨趨緩、各國啟動降息及總統大選拍板助攻,全年買賣移轉挑戰31.8萬棟
2023年房屋買賣移轉在新青安房貸帶動下,出現甩尾態勢,雖仍是 連二年衰
退,但預估全年約30.6萬棟、年減5%以內,公股銀行展望 2024年,因通膨趨緩、
各國啟動降息及總統大選後,房市將漸入佳境 ,將有機會終止連二年衰退,全年
挑戰2022年的31.8萬棟,甚至202 0年的32.6萬棟。
房屋買賣移轉2022年達31.8萬棟、年減8.6%,2023年下半年開始 出現年增率
轉正,且幅度不斷擴大,到11月年增率達21.86%。公股 銀估計,受惠新青安政策
及年底前交屋潮,2023年12月可望有3萬棟 以上,全年估計約30.6萬棟,年減5%
以內。
公股銀表示,2023年主要因全球在2022年暴力升息後造成高利率環 境衝擊,
加上國內平均地權條例、囤房稅2.0上路,2024年大選更是 影響房市的重中之重,
還好有新青安房貸上路,帶動房市2023年表現 比預期還要好。從政府開始討論平
均地權條例、囤房稅2.0後,投資 客大舉竄逃,加上多次升息衝擊,現在市場投資
客已近乎絕跡。
展望2024年房市,一銀、華銀、合庫銀主管評估,央行持續管控房 市及「平
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政府住宅政策也以社宅興建、租 金補貼與囤房稅等為
主軸,預估未來仍全靠自住需求剛性買盤為主, 呈現「量穩價平緩」走勢。
觀察融資環境健全,市場資金充裕,新青安房貸上路有利首購自住 客購屋,
提供房市買盤支撐,2024年成交量有望維持穩定。但後市仍 須視總體經濟發展、
房市政策、國內利率水準、營建成本及買賣雙方 對價格認知的調整方向等而定。
房貸龍頭土銀分析,房市多空因素交雜,多方為民眾自住剛性買盤 逐漸回
籠,且部分將房地產視為抗通膨最佳標的,長期置產買盤仍在 ,加上營建成本仍
處相對高點,對房價具一定支撐,新青安政策減輕 房貸部分壓力,有助買氣提
升;空方為國內外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影 響民眾購屋意願及政府房市調控政策持
續,建商態度趨保守,衝擊市 場信心。
2023年房屋買賣移轉在新青安房貸帶動下,出現甩尾態勢,雖仍是 連二年衰
退,但預估全年約30.6萬棟、年減5%以內,公股銀行展望 2024年,因通膨趨緩、
各國啟動降息及總統大選後,房市將漸入佳境 ,將有機會終止連二年衰退,全年
挑戰2022年的31.8萬棟,甚至202 0年的32.6萬棟。
房屋買賣移轉2022年達31.8萬棟、年減8.6%,2023年下半年開始 出現年增率
轉正,且幅度不斷擴大,到11月年增率達21.86%。公股 銀估計,受惠新青安政策
及年底前交屋潮,2023年12月可望有3萬棟 以上,全年估計約30.6萬棟,年減5%
以內。
公股銀表示,2023年主要因全球在2022年暴力升息後造成高利率環 境衝擊,
加上國內平均地權條例、囤房稅2.0上路,2024年大選更是 影響房市的重中之重,
還好有新青安房貸上路,帶動房市2023年表現 比預期還要好。從政府開始討論平
均地權條例、囤房稅2.0後,投資 客大舉竄逃,加上多次升息衝擊,現在市場投資
客已近乎絕跡。
展望2024年房市,一銀、華銀、合庫銀主管評估,央行持續管控房 市及「平
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政府住宅政策也以社宅興建、租 金補貼與囤房稅等為
主軸,預估未來仍全靠自住需求剛性買盤為主, 呈現「量穩價平緩」走勢。
觀察融資環境健全,市場資金充裕,新青安房貸上路有利首購自住 客購屋,
提供房市買盤支撐,2024年成交量有望維持穩定。但後市仍 須視總體經濟發展、
房市政策、國內利率水準、營建成本及買賣雙方 對價格認知的調整方向等而定。
房貸龍頭土銀分析,房市多空因素交雜,多方為民眾自住剛性買盤 逐漸回
籠,且部分將房地產視為抗通膨最佳標的,長期置產買盤仍在 ,加上營建成本仍
處相對高點,對房價具一定支撐,新青安政策減輕 房貸部分壓力,有助買氣提
升;空方為國內外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影 響民眾購屋意願及政府房市調控政策持
續,建商態度趨保守,衝擊市 場信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