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 | 2025/05/05 | - | - | - | 12,000,003,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6834703 | 藤田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4年04月01日
星期一
星期一
19家產險 全數過關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
產險業走出防疫險理賠風暴,2023年6月資本適足率(RBC)未達標的和泰產險亦回升至293.67%,淨值比拉高至15.15%,合計19家產險業,全數順利過關。展望今年,產險業者也期盼能重返2021年的榮景,再度挑戰獲利創高。
2023年19家產險業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出爐,在本土產險公司中,第一產險RBC達747.26%、淨值比42.22%;台產RBC735.35%、淨值比49.06%;泰安產RBC704.78%、淨值比36.52%,三家資本最為充足,皆高於700%以上,明台產、新光產、旺旺友聯產、華南產、南山產、中信產的RBC則在400%以上,兆豐保險、國泰產、新安產、和泰產、富邦產亦順利達標。
其中,和泰產在去年6月時,RBC僅74.93%,屬於資本顯著不足,淨值比則為6.8%,不過在經過母公司和泰汽車累計對和泰產險增資305億元以及防疫險損失迴轉之外,和泰產險也透過處分不動產或其他規劃強化資本水準,在去年底RBC已大幅拉高至293.67%,遠高於法定最低門檻,淨值比亦提高至15.15%。
在擺脫防疫險理賠陰霾後,產險業也積極推展各項業務,據金管會統計,產險業2月稅前盈餘29億元,與1月持平,累計前二月賺5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轉盈。產險業淨值亦回升至1,334億元,年增九成。
2023年19家產險業資本適足率與淨值比出爐,在本土產險公司中,第一產險RBC達747.26%、淨值比42.22%;台產RBC735.35%、淨值比49.06%;泰安產RBC704.78%、淨值比36.52%,三家資本最為充足,皆高於700%以上,明台產、新光產、旺旺友聯產、華南產、南山產、中信產的RBC則在400%以上,兆豐保險、國泰產、新安產、和泰產、富邦產亦順利達標。
其中,和泰產在去年6月時,RBC僅74.93%,屬於資本顯著不足,淨值比則為6.8%,不過在經過母公司和泰汽車累計對和泰產險增資305億元以及防疫險損失迴轉之外,和泰產險也透過處分不動產或其他規劃強化資本水準,在去年底RBC已大幅拉高至293.67%,遠高於法定最低門檻,淨值比亦提高至15.15%。
在擺脫防疫險理賠陰霾後,產險業也積極推展各項業務,據金管會統計,產險業2月稅前盈餘29億元,與1月持平,累計前二月賺58億元,較去年同期虧轉盈。產險業淨值亦回升至1,334億元,年增九成。
上一則:食安非房東責任,產險業籲正視
下一則:產險業健檢100%合格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