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台電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台電 2025/05/16 3.9 4 3.93 479,900,00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03795904 曾文生 5.8 5.8 5.8 詳細報價連結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通膨下的財務應對策略:心態調整與實務指南|台灣電力

**通膨維持高水準 台電調漲電費並非主因** 主計處公布,今年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42%,延續4個月上漲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電價調漲後雖受到關注,但並非刺激通膨快速上升的主因,蔬菜、外食、房租、醫療費用、電價、交通服務、金飾、理髮美容等價格均溫和上漲,服務類漲幅達2.58%,扣除食物與燃料後核心CPI上漲2.02%,上半年平均通膨率為2.27%,皆超過央行2%的警戒線。 **台灣進入溫和通膨時代** 台灣通貨膨脹率自2020年12月零值攀升至2022年中3.59%後略有回落,但仍維持在1.75%至3.08%之間,已持續42個月未出現零通膨。此現象與全球經濟、供應鏈重組、貿易戰等結構性轉變有關,過去架構在WTO自由貿易體系下的低利率、低通膨時代已成過往。 各國央行面對溫和通膨,需維持相對較高的利率以避免通膨失控,企業也將面臨生產要素價格增長挑戰,消費者更需調整心態適應物價緩步上漲的新現實。 **指標性溫和通膨世代指標為汽油價格** 台灣中油95無鉛汽油每公升牌價連續4年維持在30元附近,但國際油價上揚,加上政府調升最低薪資與時薪,勞工薪資中位數增長16%,導致人事費增加。 **台灣通膨相較國際溫和 仰賴進口能源影響大** 台灣通膨相較主要工業國家溫和,但國內物價上漲原因與國際相似,包括勞動市場緊縮帶來的持續薪資增長、服務業物價漲幅高於商品物價漲幅、國際原油價格推升電價與交通費用、房地產價格上揚推動房租上漲。 **面對溫和通膨新常態 各界應提高彈性** 央行需維持較高的利率,避免通膨失控;企業需應對原材料、人事、運輸成本上漲;金融市場投資人需調高風險溢價,提高對價格波動的承受能力。 今年台股大漲,但經濟部門仍面對零通膨轉為溫和通膨的壓力,電價、薪資、供應鏈調整、運輸價格、貿易保護大戰等因素都可能再次刺激物價上漲。 台灣央行應引導國人建立對新台幣利率上揚的認知,各界應加強對物價與利率波動的韌性,才能維持經濟健康成長。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