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 2025/05/06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0,033,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421312 | 張聖心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五
花旗台灣商銀違規受重懲揭露|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金管會昨(13)日對兩家外資銀行進行重罰,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和星展銀行因防制洗錢、打擊資恐相關缺失,分別被開出新台幣1,000萬元和600萬元的罰單。這次處分,讓花旗銀行成為國內銀行因違反防制洗錢規定,而被裁罰的最高金額案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花旗銀行被重罰呢?以下就來為大家詳細解析這起事件。
根據金管會的公告,花旗銀行在2017年到2019年間,以及星展銀行在2017年到2018年間,都因為在防制洗錢、打擊資恐方面存在缺失,未能有效執行相關規定,因此受到處分。其中,花旗銀行因為未將一人公司列為高風險客戶,導致監控機制失效,並且沒有對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業者制定相關監控措施,還沒有將租稅規避、逃漏稅等情況納入交易監控,這些問題都導致許多應該為高風險客戶的人們,被錯誤地評估為中低風險,進而影響了可疑警示調查的效率。
而星展銀行則是因為對於相同地址、相同聯絡人的交易沒有進行金額評估,這也是其被處分的重點。金管會官員表示,雖然外資銀行的母集團有相關的防制洗錢政策,但這些政策還是必須符合當地法規,並考慮當地的風險狀況。
這次金管會的處分,再次提醒了我們防制洗錢、打擊資恐的重要性。官員強調,洗錢防制工作應以風險為主,並強調要根據風險來強化相關措施。花旗銀行和星展銀行在這次事件中,因為忽略了當地風險與母集團原機制的差異,直接引入母集團風險管理機制,結果導致低估客戶風險,甚至忽略了應該注意的交易。
總結來說,金管會對花旗銀行和星展銀行的處分,不僅是對其缺失的懲罰,更是對全體金融機構的警示。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金融機構能夠引以為戒,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與安全。
下一則:金融業抗疫 拉高作戰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