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天電視(未)公司新聞
中天新聞換照未過,頻位變更引發戰爭!NCC尋機會給華視,中嘉可能撤件取消計畫
中天新聞換照未過,頻道52台的變更引發了業界的大動盪。最近,有消息指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上周五(20日)找上了率先送件更換頻道的中嘉,希望給公廣集團新聞頻道(華視)一個機會,這讓中嘉可能在本周就會撤回原訂的計畫,以寰宇新聞台來替補52台的頻位。
對於NCC找中嘉「喝咖啡」的消息,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不清楚,中嘉方面則對此保持沉默。翁柏宗強調,NCC將按照程序和有廣法來審核系統業者的營運計畫及頻道變更,並綜合考慮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頻道內容多樣性等公共利益。
業界人士指出,NCC主委陳耀祥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的記者會中,提到「希望系統業者給公廣集團新聞台一個機會」,這句話讓人感到意味深長。多家頻道業者為了搶取52台的頻位,早已開始部署,甚至願意讓利給有線系統業者,市場上傳言四起,寰宇新聞台願意與系統業者分潤廣告收入,甚至有頻道業者願意付上架費,只為了能夠卡位52台的頻位。
中天新聞頻道代理商中嘉(旗下全球)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的當天,就通知各系統業者由寰宇新聞台替代中天新聞,並率先向NCC送出頻道申請變更。業界解讀,中嘉的這一舉動意味著測試風向。市場傳言,NCC上周五邀請中嘉高層「喝咖啡」,希望中嘉對於「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的計畫能「知所進退」,給華視一個機會。中嘉內部對此分兩派討論,業界認為中嘉最快本周會撤回申請。
凱擘傾向比照中嘉,以寰宇新聞替換52台頻位,年代董事長練台生則規劃以台視替換,大豐電等業者則規劃以境外新聞頻道CNN等補上。凱擘和大豐電都表示相關內容還在討論中,部分有線電視業者也表態先觀望市場狀況。此外,華視擁有無線電視執照,能否上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區塊還待討論。
中天新聞換照未過,52台頻位變成各大頻道爭搶的焦點。最近,有消息傳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上周五(20日)特地找來率先送件更換頻道的中嘉喝咖啡,希望能讓公廣集團新聞頻道(華視)有機會,這讓中嘉可能本周就會撤回原訂以寰宇新聞台替補52台的計畫。而其他系統業者還在觀望,這場52台頻位爭奪戰還在熱鬧進行中。 對於NCC找中嘉「喝咖啡」這件事,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不清楚,中嘉也對此保持沉默。翁柏宗強調,NCC將依照程序和有廣法來審核系統業者的營運計畫和頻道變更,會綜合考慮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頻道內容多樣性及其他公共利益。 業界人士指出,NCC主委陳耀祥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的記者會中,釋出「希望系統業者給公廣集團新聞台一個機會」這句話,意味深長。各家頻道業者早已為搶52台頻位超前部署,甚至有頻道業者願意付上架費,就為了能夠卡位這個頻位。 中天新聞頻道代理商中嘉(旗下全球)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的當天,就通知各系統業者由寰宇新聞台替代中天新聞,並率先向主管機關NCC送出頻道申請變更,旗下系統業者全部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業界解讀,這是中嘉測風向的意味。 市場盛傳,NCC上周五邀請中嘉高層「喝咖啡」,希望能讓中嘉對「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這件事「知所進退」,給華視一個機會。了解內情的人士表示,中嘉內部對此有兩派討論,業界認為中嘉最快本周就會撤回申請。但中嘉對此仍三緘其口,僅表示還在討論。 凱擘傾向比照中嘉,以寰宇新聞替換52台頻位,年代董事長練台生旗下則規劃以台視替換,大豐電等業者則規劃打安全牌,可能以境外新聞頻道CNN等補上。凱擘和大豐電都表示相關內容還在討論中,部分有線電視業者也表態先觀望市場狀況。此外,市場也對華視能否上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區塊有所疑慮,但NCC指出,無線電視執照沒有屬性之分,因此無上架有線電系統的法規議題。
對於NCC找中嘉「喝咖啡」,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昨(22)日表示:「不清楚」。中嘉則對此三緘其口。
翁柏宗強調,NCC將按照程序及有廣法來審核系統業者營運計畫及頻道變更。根據法規,中央主管機關應綜合考量是否增進或維持整體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頻道內容之多樣性及其他公共利益。
業界人士指出,NCC主委陳耀祥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當天(18日)的記者會中,釋出「希望系統業者給公廣集團新聞台一個機會」這句話,寓意深長。
尤其各家頻道業者為搶52台頻位,早已超前部署,甚至各出奇招,史上頭一遭為搶頻位,讓利給有線系統業者,市場盛傳,寰宇新聞台願意與系統業者進行廣告分潤,甚至有頻道業者願意付上架費,就為了能卡位52台頻位。
中天新聞頻道代理商中嘉(旗下全球)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當天,就通知各系統業者由寰宇新聞台替代中天新聞,而中嘉也率先送件,向主管機關NCC送出頻道申請變更,旗下系統業者全部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業界解讀,身為頻道代理商及系統業者的中嘉率先遞件換頻,測風向的意味深厚。
業界盛傳,NCC上周五邀請中嘉高層「喝咖啡」,NCC高層「明示」中嘉對於「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這件事要「知所進退」,希望能給公廣集團新聞頻道(華視)一個機會。據了解,中嘉內部對此分兩派討論,業界認為,中嘉最快本周撤件。但中嘉對此三緘其口,僅表示還在討論。
市場盛傳,凱擘傾向比照中嘉,以寰宇新聞替換52台頻位。年代董事長練台生旗下則規劃以台視替換,大豐電等業者則規劃打安全牌,可能以境外新聞頻道CNN等補上。
凱擘昨天表示,相關內容還在討論中;大豐電表示也仍在討論。部分有線電視業者也表態,「先觀望市場狀況再說」。
此外,市場也疑慮,有線電視上的衛星廣播電視執照有新聞、綜合、電影等屬性之分,華視擁有無線電視執照,能否上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區塊還待討論。NCC指出,無線電視執照沒有屬性之分,因此並無上架有線電系統的法規議題。
商業新聞台無法逃避法令規範,但科技時代需檢討管理方式
在這個數位科技發展迅猛的時代,傳統的有線電視商業新聞台無法逃避國家通信傳播委員會(NCC)的法治監管。近期,由於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條件受到檢視,這個結果讓許多人並不意外。然而,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法令是否跟得上時代的腳步。
我個人認為,科技不僅改變了訊息傳播的方式,也改變了訊息接收的方式,並對新聞業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進入5G時代,訊息傳播的速度更快,這對傳統媒體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以中天新聞台為例,雖然它的一些內容在電視上可能無法被觀眾看到,但透過網路,中天新聞台仍然可以將其新聞內容傳達給觀眾。這種現象並不罕見,就像川普支持者在推特被封號後,仍然能透過其他社交網絡找到彼此,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現今,許多年輕人已經不再看電視,他們主要從網路獲取訊息。這意味著網路已經成為傳播的現代形式,而電視則逐漸成為過去式。
目前,約有五成的閱聽大眾還是透過電視獲取訊息,這一數字雖然不低,但預計此事件後,其他新聞台也會受到寒蟬效應,對於尺度的拿捏會有所收斂。
這個事件對中天新聞台或類似的新聞內容影響主要有兩點:一是這些內容不會因為換照條件受影響而消失,只是會從有線電視移至網路;二是因為找不到想看的內容,原本看有線電視的觀眾可能會自然流失,對有線電視的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從有線電視新聞多樣化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對此採取留校察看的態度。但NCC的決定依現行法令來看,並無不當。
從新聞自由的角度來說,不管是新聞自由還是言論自由,都有其前提條件。例如,網路上的公然裸露是不被允許的,新聞自由也必須在國家安全等先決條件下得以實踐。媒體在享有新聞自由的同時,也應該要自律。
目前,民主國家對網路大多採取低度管理,而《衛星廣播電視法》的修訂越來越嚴格。面對新科技時代,政府對產業現況應該有更多的理解,讓法令更合時宜。
【中天新聞台換照案遭NCC否決】 昨日,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以七票全數通過的結果,正式否決了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案。這一決定讓原本在檯面下討論的換照案,在一天內「見光死」,中天新聞台換照之路似乎就此斷絕。 會議現場雖然一片和諧,沒有發生爭論,但背後的「中天十二時辰」轉折,讓這場會議變得格外關鍵。主委陳耀祥曾探詢委員們對「附條件過關」的可能性,但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三位委員強烈反對,NCC官員也認為「蔡衍明不可能接受任何條件」。 NCC原計劃在周一上午的例行晨報後,傳出想要「附加多項條件過關」的消息,試圖降低行政院因萊豬議題所面臨的政治壓力。然而,這項消息在周二被媒體披露,甚至傳出NCC已經在研究附條件,並計劃在25日找中天主管來「畫押」承諾。 這一連串的動作引發了強硬「撤照派」立委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過就是過,附條件也是過,對選民沒交代」。周二晚間,還有媒體釋出「陳耀祥遊說委員」的負面消息,將陳劃為蘇揆人馬,想避開美豬議題,幫蘇「解圍」。 然而,美豬議題並未降溫,反而將陳耀祥與中天集團執行長林柏川的交情再次搬上檯面,對陳耀祥造成了重傷,也讓中天換照的機會幾乎消失。 最後,中天電視在審查前又送來書面陳述,要求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三位委員迴避審查,理由是他們已經有不支持中天的既定立場。雖然NCC官員曾擔心中天突然提出「大股東願意降低持股」的要求,但結果卻是中天想阻擋委員審查,讓委員們覺得「沒救了」,最終以7比0的結果封殺了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案。
中天電視台面臨換照困境,勞動局呼籲資方保護勞工權益
台北市勞動局局長陳信瑜昨日表示,中天電視台未獲得換照同意,呼籲資方盡最大努力維護勞工權益。陳局長強調,勞動局將持續關注此事,並在後續提供勞工就業服務或職業訓練的協助。
勞動部也表示,中天電視必須先進行公司內部調動,若沒有其他職缺或員工不接受調動,才能進入法定資遣程序。
陳信瑜透露,根據最新的勞保資料,中天電視投保人數為719人,今年至今已資遣47人。截至目前,台北市勞動局尚未收到公司申報大量解僱勞工計畫。
陳局長進一步解釋,若公司因業務緊縮需進行資遣,並達到大量解僱勞工標準,則需符合勞動基準法第11條終止勞動契約的事由,並依照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於60日前提出解僱計畫。
對於中天電視撤照後是否無法經營或改變經營方式,陳信瑜表示,勞動局無法評論也無法揣測,但強調維護勞工權益是企業責任,即使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終止勞動契約,也應優先考慮勞工權益。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副司長黃琦雅則指出,根據8月的勞保投保資料,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新聞台、綜合台、娛樂台等部門,投保人數總共719人,其中新聞台約400多人。
黃副司長強調,中天電視事業單位不只有新聞台,還有其他部門,依照勞基法規定,公司必須先進行內部調動,若未進行此程序,就不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
NCC硬轟四大理由,駁回中天電視申請新聞台換發衛廣執照案,業界人士批評,先認定有罪、再找理由,所有的過程都是為了預設結果,這是粗暴又悲慘的行徑。
四大理由中,NCC指出中天新聞台屢次違規及遭民眾申訴,未能落實新聞專業;107年評鑑後,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新聞製播遭不當干擾,違反「中天電視新聞自主公約」;中天新聞所提補充意見與承諾,未能具體說明改善可能性。
但業界人士認為,這些理由立論基礎薄弱,因為其他新聞台也有不少申訴量,卻未受到同樣對待。
NCC主委陳耀祥坦言,103~106年期間中天新聞台表現正常,但108年申訴案件激增,達962件,正逢總統大選熱絡時期。陳耀祥也承認中天近期有進步,但內控問題仍存在。
業界人士批評NCC無視中天改善,故意要中天因為韓流受懲罰,並指出NCC追打中天,不給改善機會,撤照手法粗暴,將對國內頻道市場造成寒蟬效應。
中天新聞撤照引發各界批判,認為NCC此舉損害台灣民主形象,成為國際笑柄。
至於中天綜合台換照案,NCC以三項附負擔通過換發衛管執照,並對其進行三項行政指導。
行政機關若無法依法行政,就是違法濫權。近期,NCC處理中天新聞台換照的過程,引發廣大爭議。撇開新聞自由與民主精神不談,光是NCC對中天的處理方式,以及審查程序的不正義,已經讓人質疑其是否越界成為一個無限擴權的行政怪獸。
行政部門的一切行為都應有所依據,這個「依據」就是明確的法律規範。然而,檢視NCC的審查過程及否決續照的理由,我們發現明顯存在五大濫權現象。
首先,NCC認為中天裁罰過多。但事實上,中天自103年取得執照後五年內的裁罰僅二件,其餘19件則發生在2020大選期間,這與政治對立氛圍難免有所關聯。而且,21件裁罰中有16件仍在行政訴訟中,依《行政程序法》的精神,未確定的裁罰不應該成為是否准予換照的衡量因素,但NCC卻以此為理由撤照,這顯然已經逾越了其職權。
其次,NCC認為中天內控失靈,缺乏多元性。但若以此標準來檢驗綠媒,難道不也會失靈?台灣並無任何法規標準來定義內控程度及多元性,NCC怎能說了算呢?
第三,NCC認為中天獨立審查人制有缺漏。事實上,目前全台僅中天嘗試落實此制度,既無法規可循,更無前例可依,NCC也未給予行政指導;單獨針對中天進行處理,既無法理依據,也顯失公平。
第四,NCC在18日再暗示中天有國安疑慮,但卻沒有具體證據。《衛廣法》確實將國安列入換照考量,但這是指「營運計畫」對國安的影響,而非新聞立場或言論。現任國安局長日前已證稱未涉國安,NCC此舉無疑坐實了濫權之名。
最嚴重的是,在七位鑑定人中,竟有人曾是黨產會委員與民進黨仲裁委員。雖然神旺投資依《行政程序法》申請迴避,但NCC卻以「非當事人」為由駁回,這封鎖了中天自我捍衛的法定權力。
從頭到尾,NCC只要沒有法律就自創見解,沒規定就自劃紅線,沒證據就扣人國安大帽,這場假專業之名的審照案,已經寫下了解嚴以來台灣新聞史最黑暗的一頁。
【中天新聞台撤照引發熱議 蔡衍明強烈抗議】 台灣知名企業家、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近日在臉書上發表強烈聲明,對NCC對中天新聞台的撤照決議表示強烈不滿。他質疑NCC的決定,認為這是對中天新聞人專業的扼殺。 蔡衍明在臉書文中指出,NCC的這項決定是「用假標準扼殺中天新聞人的專業」,並質問「中天新聞人做的新聞,有差到該被撤照嗎?」他表示,自己10月26日親自出席聽證會,就是為了保護中天新聞人的工作、尊嚴和專業。 對於NCC撤照,蔡衍明強烈指控這是「政治操弄」,並批評七位鉴定人未秉持新聞專業,反而先入為主、未審先判。他還提到,當中五位鉴定人甚至在聽證會中先離席,顯示對新聞自由的漠視。 蔡衍明還批評NCC利用國安、中資等名義,卻找不出實際證據,只是截圖借題發揮,藉機污辱中天新聞人的能力。他強調,這其實就是一個政治問題。 最後,蔡衍明再次強調自己的立場,「我蔡衍明,堅持理念,絕對不會放棄捍衛中天新聞人的尊嚴!」他的言論引發網友廣泛討論,對於中天新聞台撤照的議題再起熱潮。
NCC昨日下午宣布,經過嚴謹的審議,七票全數通過否決了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案。這個結果讓原本被視為可能的和平會議轉變成了一場「中天十二時辰」的劇變。會議現場官員形容,沒有任何爭論,一點都沒有想像中的火藥味。
据了解,主委陳耀祥曾探詢委員對於「附條件過關」的可能性,但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三位委員強烈反對,而NCC官員也透露,蔡衍明不可能接受任何附加條件。在周一的晨報會議後,市場突然傳出NCC可能要「附加多項條件過關」,這是為了降低行政院因萊豬議題所面臨的政治壓力。
然而,這項消息在周二被媒體披露,甚至傳出NCC已在研究附條件,並計劃在25日邀請中天主管來承諾。結果卻引發了強硬的「撤照派」立委反對,他們認為「過就是過,附條件也是過,對選民沒交代」。周二晚間,媒體還傳出陳耀祥游說委員的負面消息,將陳劃為蘇揆人馬,想避開美豬議題,幫蘇「解圍」。
不過,美豬議題並未降温,反而讓陳耀祥與中天集團執行長林柏川的關係再次成為話題,對陳耀祥造成重傷,同時也讓中天換照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中天電視在審查前又提出書面陳述,要求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三位委員迴避審查,理由是他們已經有不支持中天的立場。
NCC官員坦言,原以為中天突然提出降低持股的要求會讓審查延後,沒想到中天是想要阻擋委員的審查。儘管NCC委員會先前已經保護了林麗雲、王維菁的審查資格,但中天的這次出手讓委員們感到無奈,最終以7比0的結果封殺了中天的換照案。
NCC硬拗四大理由,拒絕中天電視申請新聞台換發衛廣執照,業界人士批評NCC這是粗暴又悲慘的行徑,先認定有罪再找理由,整個過程都為了結果。NCC提出的四大理由是:中天新聞台多次違規、遭民眾申訴,未能落實新聞專業;107年評鑑後,中天新聞台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新聞製播遭不當干擾,違反「中天電視新聞自主公約」;中天新聞所提補充意見與承諾,未能具體說明改善可能性。 業界人士對這四大理由表示質疑,認為NCC的立論基礎薄弱,因為這些問題在其他新聞台也存在。他們批評NCC這是粗暴又悲慘的行徑,先認定有罪再找理由。陳耀祥主委也承認,在103至106年期間,中天新聞台表現正常,無任何裁處行為,但108年申訴案件激增,主要是因為總統大選期間的報導爭議。 陳耀祥也指出,中天近期確實有進步,但仍有內控問題。他認為,中天下次換照也不會改善,這是駁回中天換照的重要理由。業界人士認為,NCC無視中天的改善,明顯要中天因為韓流受懲罰。 另外,業界人士還批評NCC追打中天,完全不給改善機會,撤照的手法粗暴,將在國內頻道市場形成寒蟬效應。中天新聞遭NCC撤照,引來各界批判聲浪,不僅來自政界、學術界,還有一般市民,認為NCC此舉不僅有失獨立機關形象,也重創台灣在國際間的民主形象。 至於中天電視申請的中天綜合台換照案,NCC則以三項附負擔通過換發衛管執照,要求中天每年提升本國節目比例至75%,每年投入本國綜藝及戲劇節目製播經費不得低於1億5,158萬元,並要求中天提交經會計師查核之報告及相關說明作為履行負擔之佐證資料。NCC還對中天綜合台換照案做出三項行政指導,包括對專業進行教育訓練、落實編審機制、製播新聞、財經新聞、兒少節目及限制級節目需向NCC申請變更營運計畫。
行政機關若無法依法行政,就是違法濫權!最近NCC處理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案,引起廣大關注。撇開新聞自由與民主精神不談,光是NCC對中天的處理方式,以及整個審查程序的不正義,已經讓人覺得像是行政機關化身為立法者、檢察官加司法官綜合體,變成了無限擴權的行政怪獸。
行政部門的一切作為都應該有所依據,這個「依據」就是明確的法律規範。但檢視NCC的審查過程以及否決續照的理由,我們發現明顯存在五大濫權現象。
首先,NCC認為中天過於嚴厲地處罰,但事實上,中天自103年取得執照後五年內的處罰只有兩件,其餘19件都是在2020大選期間發生,這與政治對立氛圍難免有所關聯。而且,21件處罰當中有16件仍在行政訴訟中,按照《行政程序法》的精神,未確定的處罰不應該成為是否准予換照的衡量因素,但NCC卻以此為理由撤照,這顯然已經超出了其職權範圍。
其次,NCC認為中天的內控機制失靈,缺乏多元性。但若以此標準來檢驗綠媒,難道不也會失靈?台灣並沒有相關法規來定義內控程度和多元性,怎能讓NCC獨斷專行呢?
第三,NCC認為中天的獨立審查人制有缺漏。但實際上,這個制度目前全台僅中天嘗試落實,沒有法規可循,也沒有前例可依,NCC也未給予行政指導;單獨針對中天進行處理,既沒有法理依據,也失去了公平性。
第四,NCC在18日再暗示中天有國安疑慮,但卻沒有具體證據。《衛廣法》確實將國安列入換照考量的範圍,但這是指「營運計畫」對國安的影響,而非新聞立場或言論。現任國安局長日前已證稱未涉國安,NCC這樣做,無疑是坐實了濫權的名聲。
最嚴重的是,在七位鑑定人中,竟然有人曾是黨產會委員與民進黨仲裁委員,雖然神旺投資依《行政程序法》申請迴避,但NCC卻以「非當事人」為由駁回,這封鎖了中天自我捍衛的法定權力。
從頭到尾,NCC只要沒有法律就自創見解,沒有規定就自劃紅線,沒有證據就扣人國安大帽,彷彿集立法者、檢察官、司法官於一身。這場假專業之名的審照案,已經寫下了解嚴以來台灣新聞史最黑暗的一頁。
中天電視台換照受阻,勞動局呼籲維護勞工權益
【台北訊】近日,中天電視台換照受阻,引發社會關注。昨日(18日),台北市勞動局局長陳信瑜表示,呼籲資方盡最大努力維護勞工權益,勞動局將持續關注此事,並在後續協助勞工就業服務或參加職業訓練。
陳信瑜指出,根據最新勞保資料,中天電視投保人數達719人,今年至今已資遣47人。截至目前,勞動局尚未收到公司申報大量解僱勞工計畫。陳信瑜強調,如果公司業務緊縮,必須遵守相關法律程序,在60日前提出解僱計畫。
此外,陳信瑜表示,勞動局無法評論中天電視撤照後的經營狀況,但強調維護勞工權益是企業責任,即使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終止勞動契約,也應優先考慮勞工權益。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副司長黃琦雅也指出,根據8月勞保投保資料,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新聞台、綜合台、娛樂台等部門,投保人數總共719人,其中新聞台約400多人。黃琦雅強調,公司必須先進行內部調動,若未進行此程序,就不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
我一直認為科技會決定很多事情,包括科技會決定訊息傳播的方式,科技會決定訊息接收的方式,科技也帶來新聞業的挑戰。尤其進入第五代行動通訊(5G)時代,訊息傳播速度更快。
以中天新聞台來說,原來有喜歡其內容的觀眾,有一段時間觀眾可能在電視找不到這些內容,但中天一樣可以把其新聞內容透過網路傳播,不久雙方仍然會找到彼此,只有要觀眾、有廣告,中天新聞或類似的內容,還是會在網路出現,並不會因此消失。好比川粉就算離開推特,也可以透過其他社群網絡找到彼此,這是科技的力量。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不看電視,他們主要從網路獲得訊息,可以說網路是傳播的現在式,有線電視是過去式。
目前大約還有五成的閱聽大眾,是透過電視獲得訊息,五成其實也不算少,預期此事件過後,對其他新聞台還是會產生寒蟬效應,在尺度的拿捏上會有所收斂。
其次,此事件會有兩大影響,一是中天新聞或類似內容不會因此消失,只是會從有線電視移到網路;第二是這些原來看有線電視的觀眾,因為找不到想看的內容,會自然流失,對於本來就面臨觀眾已在流失的有線電視經營更為不利。
若從有線電視的新聞多樣化的觀點來看,其實可以採取留校察看;但今天NCC做了這樣的決定,依現行法令也沒有做錯。
就新聞自由的角度來說,我想不管是新聞自由或言論自由,都是有前提的。例如網路上的公然裸露是不被允許的,新聞自由也必須在不能危及國家安全等先決條件下得以實踐,媒體在享有新聞自由同時也應該要自律。
目前民主國家對網路大多採取低度管理,而《衛星廣播電視法》愈修愈嚴,面對新科技時代,希望政府對產業現況應該要有更多的理解,讓法令更合時宜。
NCC主委陳耀祥表示,七位委員一致認為中天新聞台內控機制失靈、自律不佳,更直言問題是「大股東蔡衍明先生直接、間接介入新聞台的事實」。
中天新聞台換照失敗可從三方向看出,第一是外部審議委員會和鑑定人團幾乎以壓倒性票數反對換照。第二是中天新聞自律、內控出問題,新聞部主管承認前立委黃國昌的「微信截圖」是真的,顯示蔡衍明確實指導新聞方向。第三為2018年縣市長大選期間,中天新聞沒有新聞總監,旺中投資董事長蔡衍明也不是中天董事會成員,卻派中視董事長邱佳瑜操盤大選新聞長達五個月,她的調度讓所有內控或自律的「煞車皮」都沒了,踩到委員最在意的內控紅線。
陳耀祥強調,審查過程沒有任何政治力介入,他是以「向人民負責、向歷史負責」的態度對外說明。他更直言,換照審查不是形式,NCC要告訴所有有意買媒體的財團大老闆,「尊重新聞專業自主,跟新聞保持適當的距離」。
中天新聞台在過去兩年的裁罰案、裁罰金額都創新聞台最高。陳耀祥指出,不是因為「罰最多」被否決換照,而是因為觸法的情節和程度。中天新聞在過去兩年中,無法避免大股東蔡衍明的直接和間接干預,微信群組的對話也不是討論新聞,而是具備權力指揮意義的對話。
NCC官員表示,並不是不給中天機會,但上一次執照期間,中天新聞已經表現誇張、差點換不了照。委員們不認為依照過去的表現,中天新聞未來會表現得更自律、內控會更好,更無法確保蔡衍明不伸手干預新聞,最後否決了換照申請。
依照程序,中天新聞台可以播出到12月11日,12日後沒有衛星廣播頻道執照,系統台也不得播出內容。陳耀祥說,若中天新聞台提出行政訴訟,NCC予以尊重,也已經做好準備。
中天表示,「今天是台灣解嚴30多年來,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更強調NCC審照過程,均未依正當法律程序進行,「駁回申請、不予換照」是違法處分,中天為新聞自由及中天新聞台全體員工的工作權,一定會提出後續的法律救濟程序,奮戰到底。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也強調,NCC是獨立機關,委員都是經過立法院審查投票同意的專家學者,對於NCC本於專業,依法所做決議,行政院表示尊重,也呼籲社會尊重通傳會獨立行使職權。
據了解,考量不讓中天新聞台換照可能產生的風險與政治壓力,主委陳耀祥探詢過委員如果「附條件過關」的可能性,但NCC委員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大為反對,NCC官員也認為,「蔡衍明不可能接受任何條件」。NCC周一上午例行晨報之後,突然市場就傳出NCC想要「附加多項條件過關」,降低行政院目前因萊豬面臨的政治壓力。
這項消息在周二被媒體披露「探風向」,甚至還傳出NCC已經在研究附條件,會在25日找中天主管來「畫押」承諾。結果引發強硬「撤照派」立委反對,認為「過就是過,附條件也是過,對選民沒交代」,更在周二晚間透過媒體釋出「陳耀祥遊說委員」的負面消息,將陳劃為蘇揆人馬,想避開美豬議題,幫蘇「解圍」。
孰料美豬議題無法降溫,還把陳耀祥跟中天集團執行長林柏川的交情拿上檯面再講一遍,重傷陳耀祥之餘,中天換照幾無空間。
不過,扮演臨門一腳的還是中天電視自己。昨天上午審查前,中天又送來書面陳述,要求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三位委員迴避審查,理由是三位委員已經有不支持中天的既定立場。
NCC官員坦言,本來擔心中天突然提出「大股東願意降低持股」的要求,這樣一來還非延後審查不可,沒想到中天居然是想阻擋委員審查,但NCC委員會先前已經力保林麗雲、王維菁審查資格,中天再擋也沒用,中天出手更讓委員覺得「沒救了」,7比0封殺中天。
NCC官員表示,中天新聞台雖然不予換照,但中天勢必提出行政救濟要求暫停執行,或是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如果法院裁定假處分成立,等於從12月12日起中天新聞仍有法院同意、短暫獲許可播出的「類臨時執照」,NCC必須預想到這個狀況,此時不適合馬上補新頻道。更有官員預測,現在放哪一家都敏感,52台恐將「空頻」一段時間。
NCC官員坦言,檯面上的「52頻道候選人」的政治爭議都太高。例如三立的iNews背後就是林崑海,在民進黨都有「海會」,另一家寰宇新聞台的老闆是與民進黨新潮流系統高度友好的王志隆,如果讓這兩家進入52頻道,「一定會被聯想成『砍掉藍的為綠鋪路』」,NCC不想引火上身。
對於52頻道,NCC內部目前定調「地方政府決定」,也認為可能會破碎化。主要是因為頻道上架必須經過頻道與系統台協商後提報NCC,NCC會找來地方政府、消保團體,徵詢意見。NCC表示,這次將「完全尊重」地方政府及消費者團體的意見,只要這些單位沒意見,「哪一家補上都可以」。不過因為52頻位競爭激烈,未必有頻道業者可以通吃全台系統台,屆時的52頻道可能因地而異,形成破碎化的狀況。
NCC主委陳耀祥更在記者會上直指,希望系統業者給公廣集團新聞台機會。
陳信瑜表示,依最近一期(2020年8月)勞保資料,中天投保人數是719人,今年至今資遣47人;台北市勞動局迄今沒有收到公司申報大量解僱勞工計畫。
陳信瑜說,但如果業務緊縮,公司必須資遣員工甚至資遣人數達到大量解僱勞工標準,需符合勞動基準法第11條終止勞動契約的事由,在程序上則必須依照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於60日前提出解僱計畫(按大解法第2條第1項第4款規定計算人數是60日內解僱超過143人或單日80人)。
陳信瑜指出,公司如果撤照,是否無法經營,或是改變經營方式,勞動局無評論也無法揣測。但維護勞工權益是企業責任,即使在不得已情況下終止勞動契約,仍須優先考慮勞工權益。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副司長黃琦雅表示,根據8月勞保投保資料,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新聞台、綜合台、娛樂台等部門,投保人數總共719人,其中新聞台約400多人。
黃琦雅強調,中天電視事業單位不只有新聞台,還有其他部門,依照勞基法規定,公司必須先進行內部調動,若未進行此程序,就不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
NCC所列出的四大理由,一是中天新聞台屢次違規及遭民眾申訴、 未能落實新聞專業;二是107年評鑑後,中天新聞台內控與自律機制 失靈;三,新聞製播遭不當干擾,違反「中天電視新聞自主公約;四 ,中天新聞所提補充意見與承諾,未能具體說明改善可能性。
但針對這四大理由,業界人士認為,六年的換照期,只以108年申 訴案件過多、屢次違規及遭民眾申訴做為判斷未能落實新聞專業的標 準,立論基礎太過薄弱,因為這些立論基礎放置在同樣也有不少申訴 量的其它新聞台皆然,「這是粗暴又悲衰的行徑」,先認定有罪、再 找理由,所有的過場都是為了舖陳結果。
尤其NCC主委陳耀祥18日坦言,在103∼106年期間中天新聞台表現 正常,無任何裁處行為,106年只有72件,108年達962件,正是總統 大選競選活動最熱絡的時候。業者指出,當時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聲 勢壓過民進黨,各新聞台爭相報導韓國瑜新聞、是新聞台很難避免的 事。
陳耀祥也坦言中天近期確實有些進步,但「三月防疫時,中天還出 現封台最後倒數,雖然後來有更正,但看出內部更換團隊,仍有一些 內控問題 」,直指中天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並以「中天下次換照 也不會改善」做為駁回中天換照重要理由,業者認為,NCC無視中天 改善,擺明了要中天因為韓流受懲罰。
另外,也有業者認為,NCC追打中天,完全不給改善機會,撤照的 手法粗暴,將在國內頻道市場形成寒蟬效應,因為每六年一次換照, 所有新聞台未來都得面對同樣的評量機制。
中天新聞遭NCC撤照,各界批判聲浪排山倒海,不僅來自政界、學 術界、還有一般市井小民,認為NCC此舉不僅有失獨立機關形象,亦 形同重創台灣在國際間享有的民主形象,已成國際笑柄。
至於中天電視申請的中天綜合台換照案,NCC則以三項附負擔通過 換發衛管執照,三項附負擔包括中天電視每年需確實依營運計畫內容 提升每年本國節目比例至75%、每年投入本國綜藝及戲劇節目製播經 費不得低於1億5,158萬元,以及中天應於年度結束後六個月內將經會 計師查核之報告及相關說明作為履行負擔之佐證資料、提報NCC審查 ,若未履行負擔,NCC將廢止換照處分。
另外,NCC亦同時對中天綜合台換照案做出三項行政指導,包括對 所需專業進行教育訓練、落實編審機制、製播新聞、財經新聞、兒少 節目及限制級節目需向NCC申請變更營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