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今年初台股湧現台積電投資狂潮,受惠最大是元大、國泰、富邦三大投信,包括元大台灣50、國泰台灣5G+、富邦台50等概念ETF,人氣都有長足的成長。不過隨新基金發行及行情漲勢外溢,近期中大型投信表現急起直追。
觀察第2季以來,人數成長最大是增發台股產品的永豐投信,3月底掛牌的永豐台灣ESG主打ESG、高股息及季配息,雖然台股中已有同型產品,但國人對新基金和台股看好度仍然高昂,該ETF募集時約有萬名受益人,到4月28日已飛快成長到3.5萬人,表現受到關注。
永豐投信同步募集永豐美國科技ETF,在美股升勢強勁,迄今也吸引超過3,600名投資人,推升該投信總受益人在短短一個月自千餘多人,急速成長到4.1萬人的紀錄。
在此同時,中信投信年初發行的中信中國高股息ETF,在掛牌一度有轟動熱潮,近期在高配息推廣及陸股投資回溫,人氣表現也出現突破。
3月底時,該ETF便以6.8萬名受益人的高人氣上榜國內十大最多人投資的ETF,4月底進一步成長到7.3萬名受益人,加上同為陸股的中信中國50,人氣提升到2萬人,使中信投信的總受益人首度飛越10萬人大關。
由於新基金帶動,中信和永豐投信ETF受益人排名也大幅提升,前者已超越復華成為人氣第四高的投信,永豐則突破長期以來受益人難以成長挑戰,超越街口、群益等,排名人氣第六強。
法人認為,去年下半年來,股票基金就有罕見的投資熱度,ETF更在國人關注提高,成為市場發展指標。其中新ETF挾集團動員、達人推廣及有力題材,頻頻締造紀錄,有意擴張的投信無不搶進;後續還有半導體、電動車等話題ETF將發行,料將牽動人氣排名。
當中,媽媽們參與股市偏好基金投資,元大投信統計,國內規模最大的台股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客群占比最高者,就是40歲以上的女性,國民ETF-「0050」、「0056」連結基金同樣受到婆媽青睞,40歲以上投資人的比重最高,顯示不少沒時間研究股票的「斜槓媽媽」,積極透過台股基金參與行情。
五一勞動連假過後,馬上迎來母親節,元大投信向所有母親致敬,5月3日起推出母親節優惠專案。媽媽們投資省心,藉由基金長期投資、累積財富,指定元大投信台股基金定期定額計畫享終身0%手續費優惠。
想領取配息的媽媽,建議可關注「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該基金2020年3月成立以來,報酬率已達50%,即使今年初才搶進的媽媽,累計獲利也超過20%,並有每月都配息與年終配息的機制。
看好台灣出口成長創新高,想追求貿易成長商機的媽媽,建議考慮「元大經貿基金」,該基金投資國家經濟建設相關產業與外銷為主要營收來源的上市櫃公司。台灣為外銷出口導向市場,產業基本面穩健,今年以來,元大經貿基金漲幅超過30%。
若是為母親節禮物難挑而煩惱,元大投信提供一項選擇:「母親節優惠專案」,凡活動期間(5月3日至5月31日)透過「元大投信基金理財網」或「元大投信FundTech APP」線上定期定額申購「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元大經貿基金」,輸入專屬序號「MOM」,享有終身0%手續費優惠。
鼓勵媽媽們使用網路交易,元大投信並推出「線上開戶」優惠,網路成功開設元大投信基金理財帳戶,加碼送0%手續費優惠專屬序號乙組,線上單筆或定期定額申購皆適用。
法人指出,台股基本面穩健,市場資金充沛,近期成交額頻創新高。台股基金及ETF今年不僅績效優異,相較於個股,還有省去選股困難的優勢。當前行情高檔,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具備風險意識,可依自身風險承受力規畫資產配置。
元大投信近年在被動式基金市場上已經穩坐龍頭寶座,現在更是跨足主動式基金領域,展開新的成長篇章。就在昨日,公司董事會正式通過一項重大人事任命,將資深副總兼元大優質龍頭基金經理人吳宛芳升任為執行副總,將領導近80人的投資團隊,展開新一階段的發展。這次人事異動,也顯示了元大投信對主動式基金發展的決心。
原來的執行副總鄭宗祺則在26日獲得金管會同意,升任總經理。未來,鄭宗祺將帶領洪欣如、林瑞源和吳宛芳三位執行副總,分工合作,帶領元大投信的各個相關部門向前邁進。
回首2018年,元大投信曾經有四位執行副總,但在近年來,陸續有人事變動。吳宛芳在去年帶領元大優質龍頭基金獲得市場關注,讓元大投信將產品與人力從被動式轉向主動式。此次升任後,吳宛芳將負責專戶管理部、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期貨信託部等五大部門,帶領約80位投資專才,主導元大投信的投資業務。
吳宛芳過去曾經操盤多個知名基金,包括元大2001、元大店頭、元大高科技等台股基金,以及元大大中華TMT基金。她的專業背景和成功經驗,預期將對元大投信主動式基金發展帶來顯著成效。
去年,元大投信獲利達1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公司也將營運重心轉向主、被動產品同步發展,針對存股族、退休族推出元大優質龍頭基金,並申請募集元大台灣高股息永續龍頭基金。在人事調整底定後,元大投信將全力衝刺主動式市場,並以台股為重點發展。
原元大投信執副鄭宗祺升任總經理26日亦公告獲金管會同意,未來鄭宗祺麾下將有負責業務行銷的洪欣如、行政事務的林瑞源及負責投資的吳宛芳三位執行副總分工合作,帶領元大投信相關部門。
回顧2018年元大投信當時有四位執行副總,包括前投資長楊定國離職後現為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總經理、張浴澤則為現任中信投信總經理、曹玥卿則在今年申請退休、黃昭棠則升任元大投信總經理後,在今年2月請辭。之後元大投資長一職直到2019年劉宗聖升任董事長後,由資深副總林祖豪擔任,不過隨後因人事內調,林祖豪調任證券體系,投資長一職遺缺至今。
由於去年元大優質龍頭基金募集成功震撼市場,也讓元大投信逐漸將產品與人力從被動式面向轉向主動式,過去負責台股和大中華基金投資管理的吳宛芳也被賦予重任,在升任執行副總後,可望同時擔任投資長帶領整體投資團隊。
吳宛芳目前在元大投信以資深副總職位掌管台股與環球市場投資,未來升任執行副總之後,可望連同專戶管理部、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期貨信託部總計五大部門都由她管理,將帶領約80位投資人才主導元大投信投資部門。
吳宛芳過去曾經操過元大2001、元大店頭、元大高科技等台股基金,以及元大大中華TMT基金,主要側重大中華基金,隨元大投信去年起開始衝刺台股基金發展,預期也可望借重她的專才,擔任投資長職位。
元大投信去年獲利1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也將整體營運重心轉為主、被動產品同步發展,尤其在低利環境下瞄準國內收益需求大增,針對存股族、退休族推出元大優質龍頭基金後,去年也送件申請募集元大台灣高股息永續龍頭基金。隨著人事調整底定,將全力衝刺主動式市場、且以台股優先。
【金融新聞】近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急速飆升,不過市場的波動中,我們看到買盤逐漸回流至長天期公債市場。這不僅反映了公債投資的價值,也讓投資人看到了機會。元大投信的研究團隊對此也提出了他們的觀點。
美國10年期公債期貨部位自從2月底震盪後,空單部位一度創下去年5月以來最大空單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空單陸續回補,目前部位已轉為淨多單約8.5萬口,這是2月中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個變化顯示,當公債殖利率來到1.6%至1.7%時,再度吸引了投資人的注意。
根據美銀美林的報告,預計美債殖利率將持續溫和彈升至1.7%~2%區間,這意味著市場已經提前反映了經濟樂觀的預期。從3月份開始,資金已經連續五周淨流入美國長天期公債,這也顯示了市場對長期公債的需求仍然強烈。
面對全球疫情再度升溫的趨勢,疫苗接種雖然能有效抑制病毒擴散,但部分政府對疫苗副作用仍有所警惕,加上變種病毒的加速傳播,全球經濟的復甦可能會受到影響。因此,元大投信建議投資人從風險控管的角度,不妨配置部分資金於長天期公債。
元大投信的投資級債ETF研究團隊還指出,景氣展望樂觀,將有助於投資等級債信用利差縮窄,這時候可以考慮逢低分批布局。隨著疫苗普及後帶動經濟復甦持續,他們持續看好股市表現,但同時也強調,在資產配置上,債券仍有其重要性。在美國基建題材可能推升美元走勢的情況下,考慮配置短天期美債ETF;而目前美國30年債殖利率上揚至2.2%左右,則可考慮配置長天期美國公債。
為讓投資人更加了解集中交易市場的產品投資策略以及交易新制度,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特別規劃了一系列的投資講座。從110年5月5日起,在台北、桃園、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和高雄等地將陸續舉辦44場講座,目前已開放網路報名。報名期限為各場次開講前一周,但台北場次報名於當日11點截止,各場次額滿則即停止受理報名。 這一系列的投資講座,證交所特別邀請了證券商和投信公司的專業經理人擔任講師,針對上市商品的投資策略或總體經濟展望等議題進行深入解說。此外,還將以「2021年交易新制宣導」為主題,向投資人介紹盤中零股概述等交易新制。 此次投資講座由證交所與元富證券、統一證券、國票證券、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元大投信、日盛證券、永豐金證券、富邦投信、富邦證券、元大證券及華南永昌證券聯合主辦,北中南地區合計將舉辦44場。其中,台北場的首場將於5月5日舉行,主題將聚焦於2021年交易制度宣導以及牛年經濟展望與投資策略,講師包括證交所講師和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 投資人可透過證交所網站首頁的「焦點專區;公告/活動;活動訊息;109年投資講座」進行報名,每場次的名額有限,台北場次以60人為限。由於101大樓出入管制,證交所人員將於活動當日下午兩點在一樓大廳發放臨時出入證。未能報名至現場參加的投資人,也可以在證交所網站上同步觀賞節目。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證交所將配合政府防疫措施,採取實名制及擴大座位間隔等配套措施,並根據疫情變化隨時調整場次。
中國信託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ETF(00795B)經理人張?尹表示,美國10年期公債期貨部位自從2月底震盪後,淨空單部位一度來到去年5月以來最大空單量,但3月後空單陸續回補,目前部位已轉為淨多單約8.5萬口,是2月中以來最高水平,顯示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1.6%至1.7%再度吸引投資人分批進場。
根據美銀美林報告,以今年經濟復甦狀況來看,預期美債殖利率持續溫和彈升至1.7%~2%區間,短期的快速彈升,意味市場已提前反映經濟樂觀預期。3月以來資金已連續五周淨流入美國長天期公債,顯示資金正緩慢進場,且近期美國財政部拍賣240億美元的長天期公債,都順利拍出,顯見市場需求仍在。
近期無論亞洲、美國、歐洲疫情都有再度急速升溫跡象,疫苗接種雖可有效抑制病毒擴散,但部分政府對疫苗副作用仍有所警惕,加上變種病毒的加速傳染,全球經濟雖不至於再陷衰退,但部分地區的復甦節奏恐亂調。建議投資人從風險控管的角度,不妨配置部分資金於長天期公債。
元大投信投資級債ETF研究團隊指出,景氣展望樂觀,有助投資等級債信用利差縮窄,可以考慮逢低分批布局。後續隨著疫苗普及後帶動經濟復甦持續,持續看好股市表現,但債券在資產配置上仍有其功能,震盪過後,投資機會浮現。若看好美國基建題材可能推升美元走勢,可考慮短天期美債ETF;現在美國30年債殖利率上揚2.2%左右,也可考慮配置長天期美國公債。
證交所表示,每場課程都邀請證券商、投信公司專業經理人主講,針對上市商品的投資策略或總體經濟展望等議題做說明。同時,證交所也將以「2021年交易新制宣導」為主題,向投資人介紹盤中零股概述等交易新制。
此次證交所與元富證券、統一證券、國票證券、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元大投信、日盛證券、永豐金證券、富邦投信、富邦證券、元大證券暨華南永昌證券聯合主辦投資講座,北中南合計共44場,其中,台北場首場將於5月5日舉辦,以2021年交易制度宣導及牛年經濟展望與投資策略為兩大議題,邀請證交所講師及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主講。
證交所表示,即日起可至交易所網站首頁點選「焦點專區;公告/活動;活動訊息;109年投資講座」報名參加,每場次皆有名額限制,台北場以60人為限,因101大樓出入管制,證交所人員將於活動當日下午兩點於一樓大廳發放臨時出入證,未能報名至現場參加的投資人,也可以到證交所網站同步觀賞節目。
證交所說,惟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以實名制及擴大座位間隔等配套措施,並配合疫情變化隨時調整場次。
貨櫃運輸這個行業看起來是越來越熱鬧,長榮集團的股價也是一路狂飆,6日時市值竟然衝上了2,626.8億元,讓它在台股市值排行榜上躍升到第35名。有市場分析師預測,長榮很有機會在6月份被富時羅素選入台灣50成分股,這一來,估計會有超過140億元資金湧入,對股市來說可是個大喜事。 富時羅素這個大老闆,每年會分四次來台調整台灣指數系列的成分股,大家特別關注台灣50,因為它和元大投信推出的元大台灣50 ETF有關聯。剛剛3月5日,富時羅素公布了台灣50指數的調整,把開發金、永豐金踢出去,換上了亞德客-KY、南電。長榮則是候補第一名,後面還有友達、群創、智邦、光寶科等在候補名單裡。 長榮這幾個月來股價持續上漲,去年發行的海外無擔保轉換公司債也陸續轉為股權,股本擴大到了522.16億元,讓總市值一路飆升。6日股價再上一階,上漲1.6元,收在49.5元,市值達到2,626.8億元,創下公司上市以來的新高。 市場普遍期待長榮能夠順利入選台灣50,因為富時羅素的審核標準第一就是市值要排在前40名,其次是要排除市值跌到60名之外的公司。只要長榮在第二季能夠穩定在市值前40名,或者有其他台灣50成分股跌出60名之外,長榮轉正入選台灣50的日子就不遠了。這將會帶來被動型基金的進場,對股市來說是個不小的推力。 根據證交所和富時羅素的規定,6月的第一次台灣指數系列成分股調整將在第一周的周五(4日)公布,而正式生效則是在第三周的周五(18日)。
富時羅素在每年的3、6、9、12月共四季會發布台灣指數系列成分 股調整異動,市場特別重視台灣50成分股,主因其與元大投信發行的 元大台灣50 ETF商品連動。富時羅素在今年3月5日發布台灣50指數調 整,剔除開發金、永豐金,新增亞德客-KY、南電,至於長榮為候補 第一名,其次候補名單為友達、群創、智邦、光寶科等。
其中長榮近期股價頻頻走高,股本也因去年發行海外無擔保轉換公 司債陸續轉為股權,股本擴增至522.16億元,推升總市值一路往前邁 進,長榮6日上漲1.6元收在49.5元,總市值已達2,626.8億元,居台 股第35名,創下公司上市以來記錄。
市場期待長榮挾著市值大步躍進,將順勢入列台灣50成分股。富時 羅素審核條件第一是市值為前40大;其次是剔除市值排名已跌至60名 之外者,由接續市值排名的個股替補。
鑑於長榮市值已突破40名門檻,只要第二季富時羅素審核時長榮穩 定居前40名,或當其他台灣50成分股跌到60名之外,長榮由候補轉為 列入台灣50成分股指日可待,屆時將牽動被動型基金轉進的資金效應 龐大。
依據證交所及富時羅素規定,6月第一周的周五(4日)將宣布最新 一季度台灣指數系列成分股調整,6月第三周的周五(18日)正式生 效。
台灣投信業界在2020年交出亮眼成績單,總獲利達8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在這波投資熱潮中,元大投信表現亮眼,蟬聯獲利冠軍,以超過17億元的佳績大幅領先。根據最新財報,去年境內基金規模大增5,186億元,創下4.52兆元新高,境外基金、全委投資也分別成長到3.69兆、2.43兆元,整體投信管理規模升至7兆元。安聯、摩根投信分別以42億、40億元的收入寫下單一投信收入達40億元的佳績。元大投信則在主、被動基金都有長足成長,營收逾35億元,位居第三。此外,獲利增幅方面,永豐成長393%,德銀遠東增長284%,中信增長255%,均成長超過兩倍。
元大投信APP將全力打造,為年輕客群打造全方位投資體驗!近來,元大金集團2020年見證年輕新客戶數量的顯著成長,這讓如何滿足年輕世代的需求變得尤为重要。為此,元大金集團高層決定從兩個方向出手,一方面在產品上不斷進步,另一方面則將聚焦於數位化通路的「APP」發展。根據消息來源,元大投信將成為集團下一個APP的強化焦點,預計將加入更多元化的訊息和附加功能,以達到兩大目標:提升客戶體驗和增加黏著度。 去年,元大證券新戶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其中40歲以下的客戶佔比超過7成,20至29歲的年輕客戶佔新開戶數的45%。這些年輕人對於跨足股票和基金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元大金經營高層表示,年輕客戶的進場將成為元大客戶結構的穩固基石。他們強調,將以「回歸初心、善用優勢」作為服務年輕客戶的方針。 元大投信在去年已經推出多項受年輕客戶歡迎的產品,例如高股息龍頭基金的定時定額投資方案,以及領先發行的5G ETF。這些產品吸引了大量年輕投資人。元大金經營高層表示,由於年輕客群的增加,元大投信必須不斷進步,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元大投信APP的升級將聚焦於區隔於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由於投信業務和證券業務有所不同,元大投信APP將更注重金融資訊的提供,尤其是國際投資趨勢。此外,APP將增加消費資訊等多元化附加服務,讓用戶能夠在APP上獲得全方位的資訊和服務。元大金高層期望,通過這些改進,元大投信APP能成為「投資人每天一定會開啟使用的APP」,並透過友善的界面加強與年輕客群的溝通和經驗分享,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
疫情來襲,全球5G開跑,台灣半導體產業迎來新機遇!近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5G、AI等雲端技術的需求大增,讓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呈現出顯著成長。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預測,今年和明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呈現雙位數成長,其中台灣的ETF-元大未來關鍵科技(00876)表現亮眼,因為其成分股中包含了多家國際半導體設備大廠。 SEMI最新報告顯示,北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在2021年2月的出貨金額達到31.4億美元,創下單月出貨金額新高。SEMI強調,終端應用市場的發展帶動了半導體產業的需求,並看好全球數位轉型將持續推動半導體設備投資的增長。 隨著5G競爭越演越烈,相關產業紛紛競相提升先進製程,而相對於下游的應用產品,上游的半導體設備企業將因需求激增而受益。近期,美國應用材料、科林研發、日本東京威力科創等國際半導體設備大廠表現突出,成長幅度超越台灣的台積電。 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其成份股涵蓋了上述提到的應用材料、科林研發、東京威力科創等企業,表現同樣出色。儘管近期科技股因殖利率上升而震盪,但該指數今年以來仍有10.46%的成長,遠超過MSCI世界資訊科技指數的2.67%和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4.27%。 從長期來看,「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的漲幅更是驚人,一年內漲幅達到90.81%,遠超過MSCI世界資訊科技指數的56.95%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62.06%。元大投信研究團隊對於5G趨勢持明確看好態度,並建議投資人可利用市場修正的機會,分批布局全球5G產業。
美國疫苗接種順利,加上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推進基礎建設法案,美 國景氣復甦腳步加快,台灣投信法人預測,隨著疫苗普及後帶動經濟 復甦持續,持續看好股市表現。不過,在資產配置上,債券仍有其功能,震盪過後,投資機會浮現。市面上各種不同天期、不同投資品種的債券ETF,仍可提供多種投資機會。
元大投信投資級債ETF研究團隊表示,在景氣展望樂觀的情況下,投資等級債信用利差縮窄,可以考慮逢低分批布局。3月FOMC會議結果維持 貨幣政策不變,並上調美國經濟和通膨展望,聯準會重申維持寬鬆立場。
景氣復甦對企業財務體質有所改善,且有景氣支撐的殖利率上揚,讓債券更具配置價值。投資等級債表現介於美國公債與高收益債之間,受景氣影響性較低,適合長期投資人持有。目前市場消化對公債殖利率上揚的恐慌,適時建立投資等級債部位。
若看好美國基礎建設題材可能推升美元走勢,可考慮短天期的美債ETF。現在美國長天期債券殖利率已上揚到2.4%左右,價格位於近一年低檔,投資人可考慮將長天期美國公債加入投資組合。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預測,第二季度隨著景氣回升及去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期效應,通膨數據可能攀升,影響市場情緒並帶來波動。建議線內投資布局提高現金部位,中長期可進場布局具投資價值的資產。
許家豪指出,全球多數央行偏鴿態度,市場資金充沛,美債殖利率較去年逐步攀升,部分債券資產殖利率回升,不再遜於股票收益率,有望吸引投資人回流至債券資產。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1.9兆美元紓困方案,中長天期公債籌碼增加,景氣逐漸復甦,預估美國殖利率將走升。建議投資時將債券控制於約五年上下的中天期,減少利率敏感度較高的券種,降低資產受到市場利率變化的衝擊。
元大金去年旗下元大證券新戶爆增,尤其靠年輕人撐場,根據元大證券的統計,2020年元大證券新開戶數23.3萬戶,不僅是史上僅見的超大量,40歲以下佔比超過7成之外,其中20至29者更佔新開戶數的45%,換言之將近17萬人集中在30歲以下,有很多都是社會新鮮人,而這些證券新戶,其中想「一魚兩吃」,同時跨足股票、基金領域的小資族亦所在多有。
對此元大金內部即評估,年輕小資族進場成為元大的新客戶,在世代交替之下,未來這些小資族,也將成為元大客戶的中堅結構;對於未來如何服務這些年輕的新客戶,元大金經營高層以「回歸初心、善用優勢」來形容,元大金最早就是靠龍頭證券元大證券起家,也在業界累積最豐富的股市等資本市場經驗,因此接下來元大也將透過在產品面的努力,來更鞏固自身在「引領投資潮
流」的品牌地位:「這是我們希望元大最該引起年輕投資人共鳴的地方!」
而在引領投資潮流方面,元大金旗下元大投信去年已有不少代表作。元大主管分析,包括高股息龍頭基金的定時定額投資族,現在已超過25萬戶,其中年輕人至少佔一半以上,同時5G ETF,也是由元大投信率業界之先發行2檔。
之後帶動其他業者陸續跟進,元大觀察之後也發現,5G ETF尤其打中對科技趨勢敏感度較高的年輕人;對此元大金經營高層則進而指出,由於元大投信旗下基金商品的年輕客群越來越多,因此元大金不能僅自滿於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元大投信APP將必須跟得上客戶的需求!」
例如,投資基金及投資股票的屬性仍有相當差距,因此,未來元大投信將在APP的功能上,將更進一步的和證券的APP作區隔。元大金高層即舉例,像是投信業務型態並不像證券以下單為主。
因此,相對於股票投資人頻繁使用投資先生APP來下單或參考大盤及個股的盤勢與資訊,投信APP的功能,則應該要更進一步的增加金融資訊、特別是國際面的投資趨勢資訊,除此之外,甚至應該開發更多元化的附加服務功能。
例如甚至消費資訊也可在此界面提供:「讓元大投信APP成『投資人每天一定會開啟使用的APP』!」也就是讓使用者能有習慣每天都要使用元大投信APP,來養成一定的黏著度,透過友善的界面來強化和年輕客群的溝通及經驗分享,並且讓這些客群能更主動的直接從元大投信搜尋有興趣的商品。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3月公布的最新報告,北美半導 體設備製造商出貨金額2021年2月達到31.4億美元,寫下單月出貨金 額歷史新高紀錄。SEMI並指出,受惠終端應用市場發展,半導體產業 需求強勁,看好全球數位轉型將持續推動半導體設備投資的增長。
隨著5G戰爭趨向白熱化,5G產業相關業者莫不較勁先進製程,關鍵 零組件、半導體設備這類相對上游的企業將率先因需求暴增而受惠。 而半導體設備大廠來自於全球,觀察近期5G相關企業表現,又以美國 應用材料、科林研發、日本東京威力科創等國際半導體設備大廠表現 較為優異,近期成長幅度皆勝過有台灣護國神山之稱的台積電。
觀察5G指數,成份股涵蓋應用材料、科林研發、東京威力科創的「 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表現同樣亮眼,儘管科技股近來因殖 利率陡升而震盪,但「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今年以來仍有 10.46%成長,更勝於國際知名科技指數MSCI世界資訊科技指數的2. 67%與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4.27%。
若時間拉長至一年,「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漲幅更高達90.81%,同樣遠高於國際知名科技指數,同時期MSCI世界資訊科技 指數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分別為56.95%與62.06%。元大投信研 究團隊指出,5G趨勢明確、長線看好,若逢修正反而有助投資人降低 投資門檻,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分批布局全球5G。
元大投信投資級債ETF研究團隊指出,景氣展望樂觀,有助投資等 級債信用利差縮窄,可以考慮逢低分批布局。3月FOMC會議結果維持 貨幣政策不變,並上調美國經濟和通膨展望,鮑威爾指出,通膨短期 有上升壓力,但主要是受「暫時性」因素影響,聯準會更重視「實質 且持續超過2%目標」通膨,而不是「預期」超過2%,因此重申維持 寬鬆立場。
景氣復甦有助改善企業財務體質,且有景氣支撐的殖利率上揚讓債 券更具有配置價值,其中投資等級債表現介於美國公債與高收益債之 間,受景氣擴張與收縮的影響性較低,適合長期投資人持有,目前市 場消化對公債殖利率上揚的恐慌,可以適時建立投資等級債部位。除 此之外若看好美國的基礎建設題材可能推升美元走勢,可考慮短天期 的美債ETF。
現在美國長天期債券殖利率已上揚到2.4%左右,價格位於近一年 低檔,投資人也可以考慮於投資組合中加入長天期美國公債,作為資 產配置的元件之
一。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時序即將進入第二 季,隨著景氣逐漸回升,及去年因疫情影響造成的低基期效應,預估 未來三個月通膨數據可能攀升,恐將影響市場情緒並帶來波動,線內 投資布局可略為提高現金部位,中長期因全球央行寬鬆貨幣政策持續 ,建議可視市場情緒與相對評價,進場布局具投資價值的資產。
許家豪指出,觀察當前全球多數央行偏鴿態度,市場資金仍然充沛 、且美債殖利率較去年逐步攀升的狀況下,部分債券資產殖利率與疫 情最嚴重時相比已明顯回升,不再遜於股票收益率,投資價值逐漸浮 現,有望吸引部分追求收益的投資人及市場基金回流至債券資產。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1.9兆美元紓困方案,使中長天期公債籌碼增加 ,加上此時景氣逐漸復甦,預估美國殖利率將走升,且殖利率曲線陡 化,故在投資時建議可將債券控制於約五年上下的中天期,並減少利 率敏感度較高的券種,降低資產受到市場利率變化的衝擊。
上述富達投信會計期改為7月制,僅計入去年7至12月獲利5,319萬元,其餘皆採歷年制。對比2019年所有投信都採歷年制,總獲利72.3億元,去年全體獲利大增14億元,增幅達19.8%。
2020年新冠肺炎一度衝擊基金投資表現,但居家工作型態推動投資需求成長,反而創造前所見的投資狂潮,受惠最大是境內外發行的ETF、股票基金,去年境內基金規模大增5,186億元,創下4.52兆元新高;境外基金、全委投資也分別成長到3.69兆、2.43兆元,整體投信管理規模升至7兆元,較前年銳增1兆元。
營收表現有多達28家都成長,前二強的安聯、摩根投信收入分別達42億、40億元,更雙雙寫下單一投信收入達40億元的佳績。安聯去年境內外基金都豐收,除招牌安聯收益成長、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皆進榜年度十大最吸金的境外基金,境內規模也淨增加559億元,排所有投信第二。
摩根也有環球債券收益及環球高收益債券兩檔基金,打入境外基金吸金十強,另美股類的美國智選基金也受到國人追捧,使全年營收大增約8億元。營收第三強則由本土一哥的元大投信逾35億元拿下,去年元大主、被動基金都有長足成長。
獲利表現方面,元大投信持續蟬聯冠軍,以超過17億元的佳績大幅領先,接著二到四名也都是內資,依次為復華獲利8.9億元、國泰賺8.5億元及群益賺7.6億元。而外資最會賺的安聯扣除營運成本後,以獲利7.4億元排第五。
接續還有野村獲利7.4億元、貝萊德賺5億元,聯博、瀚亞、富邦、統一賺2億多元,均表現優異;1-2億元則有中信、凱基、保德信、瑞銀、摩根及柏瑞等六家。
獲利增幅部分,扣除富達沒有年度資料,街口和鋒裕匯理轉盈,以永豐成長393%最多,次為德銀遠東增284%,中信增255%,都成長超過二倍。衰退則以華南永昌轉虧1.3億元較多,每股淨損4.4元。
根據CMoney統計至3月30日,不分類混合排名前十強報酬有23%以上,其中,冠亞軍締造逾三成的驚人報酬率,依序為統一奔騰漲31.9%、統一黑馬漲30.5%;以投信表現來看,以野村投信有六檔進十強最多,統一投信有三檔居第二,元大投信則以元大經貿基金進榜。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資金寬鬆行情搭配全球景氣回升,傳產股與科技股輪流「有基之彈」,中小股與權值股各自表現。主動操作型的研究團隊擅長挖掘潛力股,且今年隨著景氣回升,中小型股表現空間大,由於全年度指數上檔區間較有限,反而是個股會有活潑表現,透過主動選股操作、汰弱留強的台股基金,會比跟蹤大盤指數的ETF更有優勢。
看好5G、AI、物聯網、電動車所帶動的長線趨勢不變,台灣在半導體先進製程上具有戰略領先地位,短線上,電子股有陰影與雜音,表現會受壓,主要是半導體可能有重複下單及缺水影響兩個變數須密切觀察,但中長期核心投資仍以具競爭優勢的績優電子股為主。
野村成長基金經理人邱翠欣表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攀高至1.7%,應僅是短期上升,且美國聯準會持續重申在平均通膨達到2%前,不會考慮調整貨幣政策動向,顯示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企業獲利持續成長仍是股價有效支撐,產業長線趨勢仍為5G、半導體、HPC、伺服器、及電動車為主軸,電子類股在修正過後可伺機進場,先期的疫情受害股也將隨著經濟復甦而好轉,看好相關類股後市。
元大經貿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天氣逐漸回暖,疫苗施打擴大,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及紓困案挹注資金至市場,金融市場資金充沛,且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強勁,從景氣對策信號分數來看,上半年經濟成長動能樂觀,近期盤勢拉回可布局。預期盤勢回檔整理後仍將呈現向上格局,選股以產業趨勢正向,且營運動能持續成長標的為首選,目前側重漲價概念以及受惠疫後發展股。
台灣基金界盛事「第五屆BENCHMARK《指標》台灣基金獎」昨日(30日)揭曉結果,今年度基金公司大獎花落安聯投信,這是該公司蟬聯此獎項的榮耀。雖然今年新冠疫情對市場造成不小的衝擊,但安聯投信依舊以其出色的基金表現、強大的風險管理能力、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完善的ESG投資應用流程,在台灣、香港、新加坡三地的專業評審團面前顯得格外耀眼。此外,國泰投信榮獲ETF年度品牌大獎,富蘭克林投顧則奪下共同基金的年度品牌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