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隨著投資者對多元資產配置的需求不斷上升,台灣ETF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整個2024年,台灣ETF市場掛牌檔數累計達到277檔,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其中,今年新掛牌的ETF共有33檔,預計2025年將有更多新產品加入市場,包括主動式ETF和被動式ETF的發行熱度持續升温。
即將在元月率先登場的ETF產品包括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00972)、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00971),以及台新特選BBB債(00980B)、中信NASDAQ(009800)和中信美國創新科技ETF(009801)等。目前,富邦、元大、第一金等投信公司均有ETF送件申請,而保德信、聯邦等投信公司也將首次切入台灣ETF市場,預計在第一季發布台股市值型ETF。
回顧過去幾年,ETF發行高峰期在2017年至2019年間,每年分別新增42檔、34檔、54檔。而今年掛牌的33檔ETF中,債券ETF佔最多數,共有13檔,其次是海外股票型與台股型,各有10檔。在海外股票型ETF中,日股ETF佔了一半,另外還有全球型與亞洲型的高股息或主題型ETF。台股ETF則以高股息ETF為主,並有主打AI概念的台股ETF陸續推出。
從各投信公司ETF掛牌檔數來看,2024年中信投信以7檔ETF領先,其次是元大投信,全年掛牌5檔ETF。凱基與台新投信各有4檔ETF,其他投信的掛牌檔數則在1至2檔之間。
中國信託投信分析,雖然美國未來經濟走勢存在雜音,但美股市場的獲利能力和定價能力相對健全,美國龍頭企業有能力應對各種情況。預期AI技術的應用場景將持續擴大,這些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將轉化為實質獲利,為投資人帶來可觀的投資報酬。
近年來,台灣投信市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2024年股債ETF的崛起成為推動投信規模大幅成長的重要動力。根據最新統計,截至11月底,台灣前五大投信公司年來規模均增長至少2,000億元,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這波規模擴張的浪潮中,元大投信以募集新基金的成功,帶來規模大幅增加7,386億元,坐穩了龍頭位置。而群益投信也因應股債ETF的熱潮,規模增長5,308億元,位居次席。前五大投信公司合計在2024年的規模增長達到2.2兆元,創下了歷史新高,並預期今年獲利也將創下新高紀錄。
除了元大和群益之外,國泰、復華和富邦等前五大投信公司的規模增長也不容小覷,規模增加均超過2,000億元。其中,群益投信的增幅達到78.9%,國泰投信增長56.9%,復華和元大投信的規模增長也超過了50%,富邦投信則增長37.4%。
在中小型投信公司方面,大華銀投信和統一投信的成長幅度格外驚人。大華銀投信首次涉足ETF市場,就因高股息ETF的配息不錯而受到市場關注,2024年規模增長達383億元,比2023年底成長1.74倍。統一投信則因股債ETF新基金的助力,規模增長1,341億元,成長率高達91.2%。凱基投信和台新投信的整體規模也有近4成的成長。
隨著投信規模的創新高,業內預期2024年將迎來一個豐收年,員工對於年終獎金的期待也相對提高。投信的獲利主要來源於基金管理費和手續費,其中股票型基金的費用率通常比債券基金高,主動式基金則比被動式基金高。因此,若新的股票型基金能夠成功募集並持續擴大規模,將對投信公司的獲利帶來顯著提升。元大、統一、群益、大華銀和凱基等投信公司因新基金的挹注,獲利成長將更加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各投信公司的年終獎金發放向來存在差異,基金經理人和業務人員的薪資與獎金通常與基金表現、規模和銷售業績相關連。業內人士透露,平均來說,年終獎金的發放時間約為2至6個月,而2024年的期待值將更高。
即將於元月搶先報到的ETF包括:1月9日將掛牌的野村日本價值動 能高息(00972)、野村美國創新研發龍頭(00971),以及將於1月 2日展開募集的台新特選BBB債 (00980B)、13日開幕的中信NASDAQ( 009800)、中信美國創新科技ETF(009801)等。此外,目前富邦、 元大、第一金等投信皆有ETF送件申請中,而明年將首次切入台灣ET F市場的則有保德信、聯邦等投信,也預計將於第一季發布台股市值 型ETF。
根據CMoney統計,過去幾年,ETF發行最高峰時期在2017年至 201 9年間,期間每年分別新增了42檔、34檔、54檔,之後則逐漸下滑, 觀察今年掛牌的33檔ETF中,最多的類別為債券ETF、共有13檔,海外 股票型與台股型各有10檔,海外股票型中,有一半為日股ETF,另則 是全球型與亞洲型的高股息或航太、航運、半導體等主題型ETF;台 股ETF中則多數為高股息ETF,特別的是,在今年開始有了主打AI概念 的台股ETF陸續出爐。
若以各投信ETF掛牌檔數來看,2024年由中信投信以7檔拔得頭籌, 第二名為元大投信、全年掛牌5檔ETF,4檔的則有凱基與台新投信, 其他投信掛牌檔數皆在1∼2檔。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美國未來經濟走勢雜音雖然紛擾,但美股相較 於其他主要股市,無論是獲利能力、定價能力等財務體質都相對健全 ,顯示無論是軟著陸或是衰退,美國龍頭企業皆有能力應對,預期A I技術的應用場景將持續擴大,這些企業累積的技術優勢與市場地位 ,將逐步轉化為實質獲利,為投資人創造可觀投資報酬。
2024年整體投信主被動基金規模合計增加逼近3兆元,在股債ETF強 力吸金之下創下史上最爆發性的成長,也挹注多家投信基金規模創下 新高。
元大、群益、國泰、復華與富邦等前五大投信公司規模增加力道不 輸中小型投信公司,規模增加至少逾2,000億元,以增幅來看,群益 投信大增78.9%最多、國泰投信增加56.9%居次,復華、元大投信規 模也都有50%以上的成長,富邦投信則是增加37.4%。
規模增加前十大投信的中小型投信大華銀投信、統一投信的成長幅 度最驚人。大華銀投信首度跨足ETF市場就因高股息ETF配息不俗引起 市場關注,2024年規模增加383億元,較2023年底成長1.74倍;統一 投信也因股債ETF新基金助陣,規模增加1,341億元、成長高達91.2% 。凱基投信、台新投信整體規模也有近4成的成長。
隨投信規模創下新高,預期2024年獲利將寫下新高紀錄的豐收年, 員工對年終獎金也有較高期待,投信主要獲利來源在基金管理費與手 續費,其中股票型基金的費用率比債券基金高,主動式基金又較被動 式基金高,因此若是有新的股票型基金募集而且規模持續成長,通常 會成為獲利大補丸,因此元大、統一、群益與大華銀、凱基等有新基 金挹注的投信公司獲利成長會較明顯;規模大幅增加的國泰、復華投 信獲利也將會明顯提升。
但各投信年終獎金向來差異甚大,基金經理人、業務人員薪資與獎 金通常會和基金績效、規模、銷售業績連結,與一般內勤員工發放基 礎不同,業者透露,平均約2∼6個月,2024年期待會更高一些。
今年台股由權值股領漲,漲幅已近三成,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名列前茅。元大投信指出,全球經濟基本面穩定、人工智慧(AI)應用商機加速成長,帶動出口擴增,台灣供應鏈具備相對完整優勢,指標大廠可應對AI發展帶動的產業需求。投資人可以布局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來參與台股的多頭行情。
0050是台灣第一檔ETF,追蹤台灣50指數,成立滿21年,也是規模最大的ETF,最新規模為4,407億元。元大投信統計,十年來,台灣50指數有六年領先大盤,累積含息總報酬勝出加權股價指數近60個百分點,權值股優勢十分顯著。今年台灣50指數含息總報酬可望大幅領先大盤,甚至改寫超越大盤最大幅度紀錄。
至於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則是國內首檔納入月配、年終配設計與收益平準金機制的基金,瞄準國內高股息優質龍頭企業,到11月底的規模為405.6億元,是規模第二大的台股基金。目前基金以半導體股占39.1%最多,其次是電腦及周邊設備股的8.9%;前五大持股為台積電、聯電、聯詠、聯發科、長榮。
日股去年來表現出色,元大投信分析,日本具備多樣題材,溫和通膨成形,企業加薪有利消費升溫,進而強化經濟復甦。日股可望持續吸引國際資金逐步流入,內資則在個人儲蓄帳戶(NISA)與東證改革推動下持續布局,均有利日股於2025年挑戰新高動能。而且,日股評價面相較美股更具優勢,投資人可以透過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或元大日經225ETF,來掌握日本資產成長潛力。
關於美股,元大投信指出,可透過三方面進行展望評估,即企業獲利是否維持正成長、Fed是否維持謹慎寬鬆立場、貿易戰影響層面是否擴散等。現階段前兩項都是正面訊息,整體環境處於金髮女孩階段,具有投資吸引力。投資人可以透過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來布局美股等優質企業,或是前進元大航太防衛科技ETF,來因應川普的政策變數。
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不配息,是國內最大的跨國平衡型基金,規模達119.3億元,目前的股票部位近七成,債券及現金逾三成;美股及美債占68.2%最多,其次是加拿大、台股、日股等;產業以資訊科技股占25.9%最多,其次是原材料股的8.3%%、工業股的7.7%;前三大持股為輝達、台積電、加拿大Lundin Gold黃金公司。
元大航太防衛科技ETF成立於11月,追蹤NYSE FactSet全球航太與防衛科技指數,為國內首檔軍事國防ETF,投資市場仍以美股為主,其次是日本、南韓、台灣、澳洲等;前五大成分股為三菱重工、台積電、輝達、日本電氣、富士通。
在債市部分,元大投信建議布局元大2至10年投資級企業債券基金,或是元大優息投等債ETF,透過債券進行現金部位替代配置。前者有季配息選項,今年來新台幣年化配息率介於3.96~5.03%;元大優息投等債則為月配,11月成立,布局10年期以上成熟市場投等債。
台灣金融市場預測專家元大投信近日發布了2025年的投資策略,強調美國通貨膨脹有望回溫,並預測美聯儲(Fed)在2025年不會進行升息操作,這對風險資產來說是一個正面訊號。然而,元大投信也提醒,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仍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子。
根據元大投信的建議,在2025年第1季,投資者應該將50%的資產配置於純股票,其中台股和日股各佔一半。此外,全球優質股債資產應佔25%,而全球投資級債券基金/ETF則佔25%。
元大投信指出,台股今年表現亮眼,由權值股帶動的漲幅已接近三成,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現突出。該公司建議投資者布局元大台灣50(0050)及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以參與台股的多頭行情。
元大台灣50是台灣首檔ETF,追蹤台灣50指數,成立已滿21年,規模達4,407億元。該指數過去十年中有六年領先大盤,累積含息總報酬勝出加權股價指數近60個百分點。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則是台灣首檔納入月配、年終配設計與收益平準金機制的基金,到11月底規模達405.6億元,以半導體股為主,其次是電腦及周邊設備股。
對於日股,元大投信認為,由於日本具有多樣化的投資題材和溫和的通膨,企業加薪將有利於消費增長,進而推動經濟復甦。該公司建議投資者透過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或元大日經225ETF來把握日本資產的成長潛力。
在美股方面,元大投信建議投資者應關注企業獲利、Fed的立場以及貿易戰的影響。該公司指出,目前這三個方面都呈現正面訊號,整體環境對投資者來說具有吸引力。投資者可以透過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或元大航太防衛科技ETF來布局。
在債市方面,元大投信建議投資者布局元大2至10年投資級企業債券基金或元大優息投等債ETF,以進行現金部位的替代配置。
台灣ETF市場邁入新紀元,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於「2025投資論壇 ETF創富大趨勢」活動中,預測未來將迎來ETF2.0時代,並揭示七大關鍵發展趨勢。這次論壇由經濟日報主辦,多家知名投信公司協辦,包括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富邦投信、復華投信、統一投信等。
劉宗聖強調,台灣ETF市場在過去的1.0時代已經取得亮麗成績,包括規模亞洲第三、債券ETF規模亞洲第一、債券ETF受益人數亞洲第一、受益人數滲透率亞洲第一、高股息ETF受益人亞洲第一。
展望未來,劉宗聖提出七大新關鍵:首先是新政策,金管會力推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ETF將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其次,新趨勢下,全球ETF規模和資金流入創新高,顯示市場熱度不減。
新產品方面,金管會已完成相關法規修訂,預計2025年將有開放主動式ETF與多重資產ETF問世,為投資人帶來更多選擇。新成長則來自於本土投信的發展,以及更多外商投信的加入。
新商機則與指數公司的競爭有關,未來開放被動式多重資產ETF將引發新成長契機。新配置則是從單一產品投資向資產配置導向的轉變,AI與多元化投組模式將為投資人提供更多便利。
最後,新挑戰涉及市場布局與投資人教育,避免誤解和盲目投資,同時引導投資人進行合適的資產配置。
金融機構在推動社會與經濟的轉型上扮演著關鍵角色,元大金控總經理翁健近日便強調,與客戶一同進行低碳與淨零的轉型經濟,運用資金的力量來推動轉型,對於達成淨零目標至關重要。翁健以元大金控的實際作為,展示了如何透過集團政策推動永續工作,並實現三大淨零承諾:淨零碳排、永續金融及人才培育。
在「永續金融 實踐淨零承諾」的主題下,翁健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元大金控在2023年的永續投融資金額不斷攀升,其中在永續企業的授信上,餘額已達2,526億元,佔總授信額度的27.9%。在永續債券承銷方面,總承銷金額達144.7億元,其中永續部分佔總承銷金額的14.6%。元大投信積極訂立目標,希望每年都能更進一步。
翁健解釋,推動永續投資金額持續增長的四大因素包括:國際趨勢的帶動、投資者需求的成長、台灣法規及政府力量的支持,以及企業ESG意識的提升。他指出,台灣的永續投資總資產規模已達19.9兆元,永續投資金額比例首次超過40%,與全球趨勢相呼應。
元大投信發行的「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符合主管機關認可的ESG ETF,讓法人或個人參與交易,共同推動台灣永續投資的發展。翁健強調,台灣永續投資的趨勢與國際連動,並提到台灣30至45歲的族群對ESG商品的關注程度較高,未來可能成為投資市場的主力。
元大金控在深耕金融業務同時,也極力推動ESG領域的發展。翁健表示,金融業在追求獲利之餘,對永續的影響力也應予以重視。元大金控訂下的三大永續承諾,包括淨零排放、永續金融及人才培育,在集團共同推動下,已連續六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及「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雙榜,並第三次獲得綜合金融服務類全球第一的榮譽。
翁健強調,金融業擔負著企業社會責任,不僅追求獲利,更應盡心盡力於永續事務。元大金控將環境與社會風氣納入經營考慮,與客戶共同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元大金控集團自2011年起,每年定期舉辦愛心捐血活動,積極推動主管與同仁養成定期捐血的良習。這項活動不僅讓捐血成為同仁人生必做的事項之一,更有同仁榮獲捐血中心的表揚,展現了元大金控對社會公益的熱心投入。自活動開始以來,全集團共捐出28,000袋熱血,累計血量達698萬㏄,成為公益捐血的重要力量。
元大金控集團秉持著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的精神,將營運據點作為社區發展的核心,建構起一個具有包容性的交流中繼站。今年,第三場捐血活動繼續與在地力量攜手,與社區居民、捐血中心及臺北市警察局合作,廣召民眾及鄰里居民參與,從推廣個人捐血到號召同仁共同響應,逐步凝聚起一股利人利己的力量,既促進了健康,也達成了社會公益的目標。
活動當中,元大金控不僅關注血源捐贈,也結合金融本業,向民眾宣導防詐觀念,以避免大眾權益受到損害。作為金融機構,元大金控暨旗下五大子公司——元大證券、元大銀行、元大人壽、元大投信及元大期貨,均積極強化客戶關懷,提供更安全便利的金融服務。
近期,元大金控參與了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主辦的「金融服務愛心公益嘉年華」活動,透過遊戲互動等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動防止金融詐騙的知識與觀念,強化民眾的金融素養。這種積極的行動,體現了元大金控對於社會責任的承擔,以及對於金融安全的重要關注。
經濟日報將於25日舉辦「2025投資論壇--ETF創富大趨勢」,劉宗聖將出席,並以「2025年ETF趨勢前瞻與永續發展」為題發表演講。本論壇由元大投信、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富邦投信、復華投信、統一投信等協辦。
2024年台灣ETF蓬勃發展,步入2025年,劉宗聖認為,最大不同在於「2024年很多投資人把股票當債券買,把高股息商品買進持有等配息;把債券當股票買,期望在降息過程換取資本利得。明年有望回歸股票當股票買、債券當債券買。」台股今年大漲三成,個股殖利率將趨於穩定;建議股票要當股票買,可專注在參與經濟成長動能的市值型ETF,再視需求情況做配息部位。
而將債券當股票買的投資人,今年下半年面臨美國公債殖利率反彈、價格下跌的情形,建議債券投資應回歸長線思考,關注債券票息率與到期殖利率;依據投資人自身屬性在債券市場短、中、長期布局,對資本利得有所期待的人,可關注長天期債;想要適度參與債市的配息收益,建議選中天期債;因短天期債對利率敏感度較低,希望活化手上資金部位的人可留意領息增益的短債。
值得留意的投資主題有三,第一,因應地緣政治的國防產業;第二,未來產業發展重點的AI科技;第三,川普概念,能源、黃金、另類投資等機會浮現。
投資人也須留意兩大趨勢變化,首先,川普喊要退出巴黎協定,需留意ESG趨勢轉變力道;其次,觀察另類投資對傳統有價證券的影響性。
投信法人強調,要參與整體企業成長,不一定選「含積量」最高的 最好,例如金融股今年獲利大躍進,2025年股息可期,其他傳產與非 半導體產業的科技股成長性也很可觀,若市值型ETF在含積量相對2∼ 3成下還能打包到其他成分股,在台股向上時更能掌握類股輪動,績 效與配息表現可能更出色。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自1972年以來,美國大選前後台股走 勢通常先跌後漲,大選後半年漲幅平均超過20%,上漲機率近8成, 年底有作帳行情,明年更有元月行情啟動,台股基於高股息與AI題材 輪流點火、企業獲利穩定、景氣保持暖熱等三大利多,報酬可期。
今年以來台積電、鴻海等大型權值股領漲,據臺灣證券交易所資料 ,臺灣50指數將創發布以來,單年報酬率領先大盤幅度最大年度。元 大投信指出,臺灣50指數主要權重集中在半導體、金融股,兩者今年 以來都有相當漲幅,在大漲後就資金輪動角度,可適時關注產業相對 分散布局。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分析,台股季節性效應顯著,12月 底因年底作帳行情,從歷史經驗來看,股市表現皆為全年最佳。進入 隔年首季後,加權及上櫃指數輪番上陣進攻。
而觀察研調機構看法,受惠降息利多,2025年中小型股票表現可望 轉佳,建議投資人可逢低加碼科技股含量高的市值型與高股息ETF, 且囊括櫃買龍頭企業成分股的主題型ETF亦可考慮持有。
近期台灣經濟表現亮眼,出口年增率達到9.7%,已連續13個月正成長,其中對美國出口更是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年增達49.9%。在全球經濟成長的背景下,AI新興應用商機持續發酵,而台積電的營收也於10日創下同期新高。
面對如此良好的經濟環境,投信法人建議,投資者可以透過「含積量」高的市值型ETF來參與台灣經濟與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成長。不過,法人也強調,要參與整體企業成長,並非只選擇「含積量」最高的ETF最佳。例如,金融股今年獲利大躍進,2025年股息可期,其他傳產和非半導體產業的科技股成長性也很可觀。若市值型ETF在含積量相對較低的情况下,還能夠包含其他成分股,在台股向上時更能掌握類股輪動,績效與配息表現可能更出色。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自1972年以來,美國大選前後台股走勢通常先跌後漲,大選後半年平均漲幅超過20%,上漲機率近8成。年底有作帳行情,明年更是元月行情啟動。台股基於高股息與AI題材輪流點火、企業獲利穩定、景氣保持暖熱等三大利多,報酬可期。
今年以來,台積電、鴻海等大型權值股領漲,臺灣50指數將創發布以來,單年報酬率領先大盤幅度最大的年度。元大投信指出,臺灣50指數的主要權重集中在半導體和金融股,兩者今年都有相當的漲幅。在大漲後,從資金輪動的角度來看,可適時關注產業相對分散布局。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分析,台股季節性效應顯著,12月底因年底作帳行情,股市表現往往為全年最佳。進入隔年首季後,加權及上櫃指數輪番上陣進攻。
觀察研調機構則建議,受惠於降息利多,2025年中小型股票表現可望轉佳。投資人可逢低加碼科技股含量高的市值型與高股息ETF,並考慮持有囊括櫃買龍頭企業成分股的主題型ETF。
元大台灣50反1規模268.82億元,居國內反向ETF最大一檔,也是盤面熱門避險工具之一。
隨台股行情變化,考量市場習慣的交易價格區間,元大台灣50反1進行反分割作業後,每股淨值與市價上升將同步縮小買賣價差,現行上市ETF買賣價格未滿50元時,採0.01元為升降單位,因此在同樣的升降單位下,每股市價較高的ETF,對應的買賣價差比例較小,可更貼近ETF淨值走勢表現,降低潛在交易成本。
同時,富邦臺灣加權反1也於11月21日受益人會議決議同意進行反分割,會以暫停交易前的最後交易日收盤價為基準,以大於等於12元的最小整數倍數為反分割倍數來計算開盤價格;擬於2025年2月12日起將停止初級市場申贖、次級市場交易及轉換,2025年2月19日為新受益權單位數上市買賣基準日。
元大投信提醒,元大台灣50反1是以臺灣50指數單日反向報酬1倍為操作目標,提供持有人短線避險操作工具,限符合臺灣證券交易所訂適格條件投資人始得交易,複利效果特性會使其長期表現與原型指數的反向1倍累積報酬有差異,僅適合可持續留意行情變化的投資人,操作時須依個人避險需求設定進出場規劃。
講座合辦單位台灣財務金融產業工會創會理事長劉齡喻、理事長蔡達郎博士及高雄市議員鄭光峰均到場致詞,感謝證基會來到高雄舉辦這項有意義的講座,除帶給地方鄉親專業的理財規畫建議、認識更多金融商品之外,也特別提醒鄉親們,近年來投資詐騙猖獗,大家務必要提高警覺,不要陷入詐騙集團的圈套,呼籲鄉親不接聽來路不明的電話、不隨意聽從電話就至銀行匯款,大家務必謹慎應對,遇有疑慮就撥打防詐騙專線165確認真偽,全民動起來,全面杜絕詐騙,確保身家財產安全。與會聽講的前鎮區鄉親里民,在活動現場也與講師熱情互動進行有獎徵答,咸認對投資理財及防範投資詐騙均有深入的了解與認識,收穫滿滿。
講座合辦單位台灣財務金融產業工會創會理事長劉齡喻致詞,感謝證基會用心承辦講座, ...
65歲以上也能輕鬆投資 投資前這些陷阱千萬別踩
在共同基金理財方面,主講人元大投信資深經理江俊逸表示,投資新手對於基金投資感到困惑,尤其對於長者而言,銀行對65歲以上客戶的投資產品通常有限制,但透過證券戶開戶,能享有更多元的投資選擇,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但許多投資人往往被高報酬吸引,但高報酬並不等於穩健投資。以兩支基金為例,一支第一年賺70%、第二年賠50%;另一支第一年賺30%、第二年賠20%。看似第一支賺更多,但若長期來看,第二支的整體表現可能更穩定。因此,投資人應將目光放遠,選擇波動性較小、長期績效穩定的像是全球股票型基金,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分散投資於全球各地的優質企業,除可降低投資風險,還可享有長期複利成長的效益。
聽講長者們關心何謂ETF? 江俊逸表示,ETF與基金的本質相似,不同的是,ETF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而基金則是透過基金公司買賣,ETF的交易方式更像股票,具有較高的流動性。而台灣的ETF,大致可分為含台積電與不含台積電兩大類,含台積電的ETF適合追求成長的投資人,不含台積電的ETF則適合追求穩定配息的投資人,建議可同時配置以分散風險。
至於指引投資方向,江俊逸指出,大家可以參考景氣訊號燈與聯準會的降息。一般來說,黃紅燈和紅燈時投資報酬率較高,而綠燈時則相對較低。美國於12月18日預計有七成機率會宣布降息,可把握降息時機投資政府債、投資等級債等債券,特別是當市場預期降息時,債券價格通常會上漲。
針對投資詐騙議題,江俊逸表示,據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統計,國內金融投資詐騙傳播途徑以Meta廣告(含FB、IG)占97.9%最多、Google廣告(含YouTube)占2.1%。詐騙集團利用民眾想快速致富的心理,藉由LINE群組以免費上課、分享投資市場資訊、贈送飆股及參加新股抽籤等千奇百怪的方式,誘騙投資人上勾,再以暗樁製造獲利假象,誘騙民眾投入資金,要求被害人以「現金交付」投資款項,且要求被害人謊稱名目不符的匯款用途,利用各種手法規避銀行查核。而詐團邀請被害人加入他們所屬的APP,假造獲利金額,若想獲利了結時,就被踢出該群組,詐騙集團甚至會進行二次詐騙,假借法律輔助會名義,要求被害人再次匯款,投資大眾務必慎防。
為保護民眾的財產安全, 江俊逸建議民眾下載「Whos Call」和「防詐達人」等防詐APP,可有效過濾詐騙電話、簡訊,並可獲得相關防詐騙資訊;同時可盡快與金融機構申請名下全部帳戶止付行動,並善用「金融評議中心1998」這個重要管道尋求協助保障自身權益。
元大投信資深經理江俊逸建議民眾下載「Whos Call」和「防詐達人」等防詐AP...
今晨,元大台灣50反1(00632R)進行反分割作業,市場目光再次聚焦於這款由元大投信主打的反向ETF產品。為了讓市價更貼近ETF淨值波動,元大投信將反分割倍數設定為七倍,從今日起恢復交易及申贖。根據最新資料,每受益權單位淨值達22.9元,參考價為22.96元,總發行單位數則達11.73億個。而畸零股現金返還將於12月20日進行。
元大台灣50反1規模龐大,達268.82億元,成為國內反向ETF中規模最大的一檔,同時也是市場上熱門的避險工具之一。此次反分割作業後,每股淨值與市價將同步上升,這將縮小買賣價差,使ETF的走勢更接近淨值表現,進而降低潛在交易成本。值得一提的是,現行上市ETF買賣價格未滿50元時,採用0.01元為升降單位,這對於市價較高的ETF來說,買賣價差比例將較小。
另外,富邦臺灣加權反1也於11月21日受益人會議決議同意進行反分割,預計將於2025年2月12日起停止初級市場申贖、次級市場交易及轉換,並於2025年2月19日進行新受益權單位數上市買賣基準日。
元大投信強調,元大台灣50反1是以臺灣50指數單日反向報酬1倍為操作目標,適合投資人進行短線避險操作。但由於其複利效果特性,長期表現與原型指數的反向1倍累積報酬會有所差異,因此僅適合那些能持續關注行情變化的投資人。操作時,投資人須依個人避險需求設定進出場規劃。
為了幫助銀髮族建立正確的退休理財觀念,並提升對投資詐騙的防範意識,由資產管理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基金主辦、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執行的「共同基金理財與防範投資詐騙」宣導講座於12月6日在高雄市前鎮區西甲敬老亭熱烈舉行。這場講座吸引了許多地方鄉親和里民踴躍參與,現場互動交流熱絡。
講座由元大投信資深經理江俊逸親自主持,他以親民的方式與參與者進行互動,提供了專業的理財規畫建議,並介紹了多樣化的金融商品。講座的合辦單位,台灣財務金融產業工會創會理事長劉齡喻、理事長蔡達郎博士及高雄市議員鄭光峰均出席並致詞,對證基會來高雄舉辦這項意義重大的活動表示感謝。
劉齡喻理事長在致詞中提到,這項講座不僅為地方鄉親帶來專業的理財知識,還強化了對投資詐騙的警覺性。他指出,近年來投資詐騙案件頻發,民眾必須提高警覺,避免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他呼籲大家不要隨意聽從來路不明的電話,並提醒民眾在遇到疑慮時,應撥打防詐騙專線165進行確認。
在共同基金理財方面,江俊逸經理指出,銀行對65歲以上客戶的投資產品有限制,但透過證券戶開戶,可以享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他強調,投資人應該將目光放遠,選擇波動性較小、長期表現穩定的基金,如全球股票型基金,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分散投資,以降低投資風險並享有長期複利成長的效益。
對於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介紹,江俊逸經理解釋說,ETF與基金相似,但ETF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具有較高的流動性。他建議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ETF,並建議同時配置多種ETF以分散風險。
江俊逸經理還根據景氣訊號燈與聯準會的降息預測,提供投資方向上的建議。他指出,黃紅燈時期投資報酬率較高,而綠燈時期則相對較低。他建議投資人可以把握降息時機,投資政府債、投資等級債等債券。
在投資詐騙議題上,江俊逸經理強調,民眾應該慎防詐騙集團的各種手法。他建議下載「Whos Call」和「防詐達人」等防詐APP,以過濾詐騙電話和簡訊,並及時獲得相關防詐騙資訊。同時,他建議投資人與金融機構申請帳戶止付行動,並善用「金融評議中心1998」來保障自身權益。
然而前十名淨流入金額則近4,200億元,顯示在50多檔台股ETF中, 投資人申購標的主要聚焦在十檔台股ETF。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在7月達到歷史高點24,390點後回挫,但投資人 對台股ETF卻是愈跌愈買,7月至9月止單月買超都在千億元以上,10 月買超雖不到千億元,但是淨申購仍有627億元,總計7月至10月,淨 申購台股ETF達4,373億元,尤其前十大淨流入即達4,192億元、占96 %之多。
依CMoney資料顯示,最受青睞台股ETF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0 092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 、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00878)等,7月至10月淨流入金額都超 過500億元,除了00929是月配外,其他三檔都是季配,而且都屬於高 股息ETF,及受益人都超過百萬人。
投信法人表示,儘管元大台灣50(0050)資產規模4,357億元,依 然是台灣ETF的第一,但因每單位價格已來到195元、半年配息,最新 殖利率只有2%多,顯然不如投資人台股ETF的新歡,因此,被擠出台 股ETF最受歡迎前十名之外。
元大投信表示,無論是今年以來或長期表現都顯示市值型投資的成 長優勢,0050成份股主要為上市電子權值股,高度參與科技成長趨勢 ,今年以來至12月6日,0050含息總報酬為48.4%領先加權股價指數 16個百分點,統計2014年以來,0050已有七個年度領先大盤。
群益投信進一步指出,目前大多數產業仍處向上景氣爬坡循環,主 計處也預測2024年台灣GDP成長3.9%,2025年成長3.26%,預估台股 可維持多頭格局,可適度透過台股市值型ETF來參與行情,存股領息 可考慮台股高息ETF。
隨著降息啟動,債券投資機會也隨之浮現,回顧過往經驗,據Bloomberg統計,2019年8月開起降息循環,聯準會將政策利率由2.25%至2.5%接續調降到2020年3月的0%至0.25%,期間共下調9碼,同期間10年期美債殖利率由2%下降至0.7%,下滑1.3%。
面對利率波動行情,元大投信建議透過美債槓反ETF多空靈活操作。也提醒投資人,槓反型ETF透過「每日重新平衡」機制,追求標的指數「單日」正向2倍或反向1倍績效目標,當市場有明確趨勢方向時,複利效果有利於槓反型ETF的表現;反之,當市場呈波動大且沒有方向性,每日重新平衡機制恐將降低長期報酬。
近年金融市場的亮點之一是黃金,今年累積漲幅約三成,與S&P 500指數相當,近期則出現較大拉回修正。元大投信認為屬於合理現象,選後不確定降低,金價的避險功能暫時退場,回顧1976~2020年的12次美國大選中,有九次金價在選後三個月下跌。
不過,川普上任後將可望助攻黃金表現,回顧川普1.0時期,國際金價累計漲幅達54.66%,且此次川普在選舉戰中提到的政策主張減稅、提高關稅及弱勢美元,其中減稅將會提高政府債務,提高關稅則會增長物價,美元更是與黃金反向,三大政策本就有利黃金評價,且貿易壁壘可能加重地緣衝突,排美國家如中國大陸等可望購買黃金來避險及減持美元儲備,也有利於黃金需求。
元大投信提醒,期信ETF持有的是期貨契約,依照指數編製規則將於期貨契約到期前把部位轉倉至其他月份,而不同月份的期貨價格可能不同,因此期信ETF的績效表現可能與現貨有所差異,在交易相關產品除須留意市場消息面風險,仍需格外注意ETF折溢價風險等風險,投資人操作時應謹慎評估自身風險屬性與商品適合度,嚴設停損規劃。
近來,台灣的ETF市場呈現出集中化的趨勢,特別是台股ETF的申購情況。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數據,從7月至10月底,台股ETF的淨流入金額高達4,370億元,其中前十名ETF的淨流入金額接近4,200億元,顯示投資者的申購焦點集中在這些熱門ETF上。
雖然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在7月創下歷史新高24,390點後有所回挫,但投資者對台股ETF的興趣不減反增。7月至9月的單月買超均超過千億元,10月的買超雖略低,但淨申購金額仍有627億元。總計7月至10月,淨申購台股ETF金額達4,373億元,其中前十大ETF的淨流入金額佔總額的96%。
根據CMoney的資料,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0 092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元大台灣高股息(0056)以及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00878)等ETF,在7月至10月的淨流入金額均超過500億元。這四檔ETF中,除了0 0929是月配息外,其他三檔都是季配,並且都屬於高股息ETF,受益人超過百萬人。
元大投信指出,儘管元大台灣50(0050)的資產規模達到4,357億元,依舊是台灣ETF的領頭羊,但因為每單位價格已上升至195元,半年配息的殖利率僅有2%多,這顯然不如投資者對新興台股ETF的熱情,因此被擠出最受歡迎的前十大ETF之外。
元大投信進一步強調,今年以來及長期來看,市值型投資的成長勢頭十分明顯。0050的成份股主要為上市電子權值股,高度參與科技成長趨勢。截至12月6日,0050的含息總報酬為48.4%,領先加權股價指數16個百分點。自2014年以來,0050已有七個年度領先大盤。
群益投信則表示,目前大多數產業都處於向上景氣爬坡循環中,主計處預測2024年台灣GDP成長3.9%,2025年成長3.26%。在這樣的背景下,台股可望維持多頭格局。投資者可適度透過台股市值型ETF來參與行情,而存股領息則可考慮投資台股高息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