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證券(公)公司新聞
進入後疫情時代,企業們紛紛展開上市計畫,而台灣證券交易所也積極推動IPO市場的發展。隨著時間進入第四季,券商們紛紛送件申請上市,這個時期成為了申請上市的高峰期。根據證交所的內部目標,今年預計將有40家企業進行IPO,這將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其中,創新板的家數將較去年翻倍,達到15至16家,而一般板和KY公司的家數則會稍少。 截至昨日(27日),今年已有17家公司申請上市,其中,鑽石投資已經成功掛牌上市。另外,富世達、澤米、巨鎧精密、鴻華先進、AMAX-KY等五家企業已經獲得金管會證期局的核准。而聯策、金萬林、華懋、天虹、台境、華凌、現觀科等七家企業已通過證交所董事會的審議。此外,樂迦再生、巨漢、世界健身-KY、阜爾運通等四家企業則剛剛在下半年送件。 值得注意的是,證交所的審議工作進度也在不斷加速。26日,董事會一口通過了五家公司的上市審議,包括天虹科技、華凌光電、現觀科技等三家一般上市,台境由上櫃轉上市,金萬林可掛牌創新板。創新板作為林修銘高度重視的項目,金萬林將成為創新板的新兵,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物醫學產品代理經銷、自有品牌檢測試劑銷售及精準醫療檢測服務,由華南永昌證券進行上市承銷。 台境專業於汙染整治與環境工程,主要業務為環境保護工程、廢棄物處理再利用;天虹科技則專注於半導體製程設備及零備件製造;華凌光電則是專業工控顯示器製造商,主要產品為STN、TFT及PMOLED顯示器面板及模組製造。這些企業的上市,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其中,元大證券在這次上市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為多家企業提供上市承銷服務,包括天虹科技、華凌光電等。元大證券作為台灣著名的證券公司,擁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和專業團隊,為企業上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原兼任國際事業處執行長的元大金暨元大銀副總經理吳敬堂,則除了繼續擔任元大金法人關係主管,在銀行端仍掌管國際事務。黃維誠擔任元大金副總與元大證副董也不變。
元大金控指出,近年來元大證券海外業務貢獻收益比重均穩定在約12%至14%上下,今年上半年元大證海外收益比重約13%,比去年同期顯著成長,上半年海外收益已達到去年全年的65%。
元大金控集團泛證券體系目前已經在韓國、泰國、香港、柬埔寨、印尼、越南以及新加坡有據點,其中除新加坡為期貨,其餘均為證券,於對岸則是設有投資諮詢公司。
證交所今年IPO送件家數目標為32家,當中含一般板22家、創新板10家。但董事長林修銘日前提高今年IPO內部目標至40家。
其中,創新板送件家數將較去年的八家翻倍,約15、16家,其餘為一般板的國內公司、KY公司,KY公司有機會挑戰六家。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統計至昨(27)日,今年來已有17家公司申請上市,當中進度最快的是鑽石投資已經掛牌上市。
另有富世達、澤米、巨鎧精密、鴻華先進、AMAX-KY等五家業經金管會證期局核准。
聯策、金萬林、華懋、天虹、台境、華凌、現觀科等七家通過證交所董事會審議;另外,樂迦再生、巨漢、世界健身-KY、阜爾運通等四家甫於下半年送件。
不僅企業下半年可能趕進度送件,證交所相關審議工作進度也有加速跡象,26日董事會一口通過五家公司上市審議,包含天虹科技、華凌光電、現觀科技等三家一般上市,台境由上櫃轉上市,金萬林可掛牌創新板。
創新板是林修銘高度重視的項目,昨天董事會審議過關的金萬林即將成為創新板的新兵,其主要業務為生物醫學產品代理經銷、自有品牌檢測試劑銷售及精準醫療檢測服務,輔導上市承銷商為華南永昌證券。
台境則是專業汙染整治與環境工程廠,主要業務為環境保護工程、廢棄物處理再利用;天虹科技則是半導體製程設備及零備件製造商,輔導券商為元大證券;華凌光電董為專業工控顯示器製造商,主要產品為STN、TFT及PMOLED顯示器面板及模組製造,輔導券商為元大證券;AI概念股現觀科技主要從事行動網路優化定位平台及行動智慧平台軟體服務。
【金融新聞】升息循環即將落幕,債市迎來新機遇!永豐投信推出「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聚焦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搭配季配息機制,助投資人穩享優質收益。基金經理人吳如玉分析,升息結束時,債券殖利率將先於利率觸頂,投資者宜把握此時機進場布局。該基金四大優勢:聚焦美國市場、平均存續期短、避開企業違約潮、安全性高。銷售機構包括永豐金證券、永豐銀行、元大證券、元大銀行,投資門檻低,適合穩健投資者。
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擬任經理人吳如玉表示,觀察歷史經驗,升息循環結束時,債券殖利率通常較利率更早觸頂,而且債券除了能鎖定較高利率水準,當政策轉向降息時,債券潛在資本利得空間也值得期待。
吳如玉說,依Fed 6月利率點陣圖預估,今年底利率區間預期落在5.50%至5.75%,2024年底則在4.50%至4.75%,顯示距離升息結束已不遠。再以1990年代以來4次升息循環來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升息結束前平均2至3個月就觸頂,而債券殖利率與價格成反比,換句話說,每當升息接近尾聲時,即是進場布局債市的有利時機。
吳如玉指出,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有四大優勢:聚焦債券龍頭市場美國,標的皆是美國大企業或跨國企業在美發行的債券,可信賴度相對高;平均存續期不長,設定約4年,利率風險相對低;不選非投資等級,投資組合完全鎖定投資等級債券,有利於避開升息後常見的企業違約潮;最後,皆須兩家以上信評機構認可為投資等級的債券才能入選,安全性再升級。
「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銷售機構:永豐金證券、永豐銀行、元大證券、元大銀行或洽永豐投信,單筆投資門檻最低3萬元,相較於投資單一海外債券申購金額明顯更低,而且一次即可持有50檔高評級的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投資風險相對分散,相當適合追求穩健債息需求的投資人作為理財計畫核心工具。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動態熱烈,隨著聯準會自去年以來共升息21碼,市場普遍預測升息將逐漸緩和。這個時機,永豐投信看準了投資人對於穩健收益的追求,推出了一款「預先鎖利」的目標到期債券基金,讓投資人能夠在美國投資級債券殖利率高檔時,提前布局,鎖定高收益。 這款由永豐投信推出的「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專注於短、中期閒置資金的投資需求。募集期間定於9月25日至10月6日,投資人可透過元大證券、元大銀行、永豐銀行、永豐金證券及永豐投信等銷售機構進行洽詢。 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的經理人吳如玉表示,目前美國債券殖利率已達到金融海嘯後近15年來的相對高點,彭博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殖利率已達5.81%。她強調,透過目標到期策略,只要精選優質企業債,並持有至到期,就能將整體債券收益率鎖定在目前的高水位。 吳如玉進一步分析,過去5次升息周期中,從最終停止升息至下次升息循環開始的平均間隔約為5.2年,若排除極端值,平均時間則縮短至4.1年。因此,透過4年目標到期債券策略,投資人可以在下一波升息啟動前,持續享受高息機會,並隨著投組存續期逐漸下滑,整體資產價值波動度可望降低,滿足短中期閒置資金的投資需求。 吳如玉還提到,升息後債券違約風險會上升,但美國投資級債的發行企業財務狀況良好,債券違約情況相對少見。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美國投資級債違約率最高也不超過1%,而非投資等級債券違約率則高達12%。在經濟前景不確定時,美國投資級債的違約風險相對較低,對於降低投資風險具有顯著作用。
永豐投信推出「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瞄準短、中期閒置資金投資停泊需求,設定以4年為期、美國投資等級債券為主,預計募集期間為9月25日至10月6日,投資人可向元大證券、元大銀行、永豐銀行、永豐金證券及永豐投信等銷售機構洽詢。
永豐4年到期美國優質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吳如玉表示,這波升息循環迄今,美國債券殖利率來到相對高水準,截至9月18日,彭博美國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殖利率已達5.81%,是金融海嘯後近15年來的相對高點。吳如玉分析,目標到期策略的一大優勢是只要慎選優質企業債,標的不違約並持有至到期,有機會將整體債券收益率長期鎖在目前高水位區間。
此外,觀察過去5次升息周期,從最終停止升息至下次升息循環開始,平均間隔約5.2年,若排除2006年至2015年的極端值,平均時間縮短至4.1年;換言之,下波升息周期可能在4、5年後到來,現在透過4年目標到期債券策略,有利於在下波升息啟動前,持續享受相對高息機會,且隨著投組存續期逐漸下滑,標的陸續到期,整體資產價值波動度可望趨於下降,符合短中期閒置資金的停泊需求。
吳如玉說,依過往經驗,升息過後債券違約風險易升高,但美國投資級債的發行企業財務體質相對佳,債券少見違約。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美國投資級債違約率最高時也不超過1%,反觀當時的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違約率將近12%,足見在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高的現階段,美國投資級債違約風險相對低的特性,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更應作為當前優先布局標的。
台灣經濟日報訊:昨日,台灣權證市場盛事「權民搶百萬」第14屆活動盛大啟動,這次活動三大亮點特色「優質獎勵、多元宣傳、獎金加碼」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在啟動記者會上強調,本屆活動不僅讓投資人能夠深入瞭解權證,還將通過多元宣傳方式吸引更多人加入權證市場。這次活動將邀請去年冠軍及權證達人、理財專家分享投資心得,透過權證專版報導、數位廣告、影音節目等多管道推廣,希望讓權證投資更加普及。 活動的獎勵也相當吸引人,除了讓投資人搶百萬,還有機會搶出遊,特別準備機票、住宿券等大獎。而為了激勵券商參與,活動還特別提高券商分公司推動績優獎、進步績優獎等獎金,並維持高額年度績效獎金,總計獎金及獎品金額高達400萬元。 與會的來賓包括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櫃買中心總經理李愛玲、集保結算所總經理陳德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以及八大權證發行商董總及代表,包括元大、凱基、群益金鼎、永豐金、中國信託、台新、兆豐、及國泰等證券,這些公司市占率超過八成,預期將為台灣權證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啟動記者會後,一系列活動將陸續登場,其中實體投資競賽將從10月開始,持續至明年3月底,讓投資人們有更多實戰機會。這次「權民搶百萬」活動,不僅是投資人的盛宴,也是台灣權證市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上半年,台股表現超級亮眼,市場交易熱鬧得不得了呢!許多投資人紛紛湧入市場,想分一杯羹。其中,好多人看上了權證商品的靈活特性,把它們當作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透過操作權證,投資人可以用較少的資金,輕鬆玩轉短線多空行情,享受權證「看對了,獲利倍數翻翻;看錯了,損失也有限」的保障。感謝《經濟日報》連續14年舉辦「權民搶百萬」活動,這不僅提升了權證商品的能見度,還讓投資人在交易權證的同時,還能夠獲得活動的獎勵,這可是雙重好處啊! 對權證市場的發展來說,這種宣傳及教育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於是,我們看到了各種形式的宣傳和教育活動,比如商品知識推廣、校園合作,還有影音媒體的宣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大家都能了解投資權證的好處,以及交易時應該有的正確觀念。 而元大證券這家公司在權證教育上可是不遺餘力。他們深知投資人的需求,特別是新手投資人,在買賣權證時,能夠即時掌握權證的「合理價」非常重要。所以,元大證券推出了「權證致勝關鍵網頁」,透過「權證試算器」,輸入權證代號,就能立刻算出權證的合理價格。这样一来,投資人買賣下單時就再也不用擔心會買貴或賣回時價格不理想了,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選股上。
經濟日報社長劉永平於啟動記者會致詞時指出,本屆「權民搶百萬」活動具有三大亮點,包括:一、「網紅跨粉,多元宣傳」:本屆活動會將邀請我們去年活動的冠軍與多位權證達人、理財專家分享投資的概念與心得,藉以讓投資人能深入了解權證外,同時還宣傳權民搶百萬的活動特色。
此外,還將透過權證專版報導、數位廣告投放、影音節目等方式,接觸不同族群及粉絲,進而引領投資人加入權證市場的交易行列。
二、「獎品加碼,機票放送」:隨疫情開放,國人旅遊意願提高,為讓投資人有旅遊玩樂的機會,本屆活動特準備機票、住宿券等大獎,不僅讓權民搶百萬,還讓權民搶出遊。
三、「激勵券商,獎金加碼」:為吸引權證發行商參與意願及提高參與程度,特別拉高券商分公司推動績優獎、進步績優獎等獎金,年度績效獎則維持高額獎金鼓勵。總計各項獎金、獎品等合計金額高達400萬元。
昨日親臨與會的來賓,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外,還有相關證券主管機關及周邊單位,包括: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櫃買中心總經理李愛玲、集保結算所總經理陳德鄉、及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八大權證發行商董總及代表,包括元大、凱基、群益金鼎、永豐金、中國信託、台新、兆豐、及國泰等證券共同參與,囊括市占率逾八成,預期將為台灣權證市場發展,再添耀眼光彩。
在啟動記者會後,相關活動隨即接續登場,包括實體投資競賽、各項的教育推廣等。特別是10月起跑、至明年3月底止的實體投資競賽。
感謝經濟日報連續14年舉辦「權民搶百萬」活動,提升權證商品能見度,對權證市場發展不遺餘力,並且讓投資人在交易權證時,還可獲得「搶百萬」活動獎勵的雙重好處。此外針對權證宣傳及教育宣導,安排商品知識推廣、校園合作到影音媒體宣傳等,讓各族群都能了解到投資權證商品的好處,以及買賣權證時應了解的正確觀念。
元大證券長期推廣權證教育,深知投資人的需要,為了幫助新手買賣權證時即時掌握權證「合理價」,更推出「權證致勝關鍵網頁」。透過「權證試算器」輸入權證代號,即可立刻算出權證合理價,買賣下單再也不用擔心追高買貴或賣回時價格吃虧的問題,投資人只要全心專注在選股上。
【台灣金融新聞】在證券業界普遍進行據點精簡的趨勢下,元大證券選擇逆勢而行,計劃於9月20日開設新的岡山分公司,這將是該公司自101年併入寶來證券以來,五年多來首次新設營業據點。與此同時,其他如富邦證券、凱基證券及永豐金證券等證券商,則正積極進行據點的縮減工作。例如,富邦證券在4月併入日盛證券後,已經關閉了八個據點,並計劃在9月至10月間再關閉六家分公司。元大證券則是選擇在岡山設立新據點,展現其不隨大流、逆勢發展的決心。
此外,多數證券商包括富邦證券、凱基證券及永豐金證券,仍持續 瘦身中,尤其今年4月併進日盛證券的富邦證券,評估與富邦證券與 日盛證券二家據點若較接近,陸續精簡據點,除了之前已終止營業八個據點之外,9月至10月間,還有六家分公司將縮減。
元大證券於101年正式併進寶來證券後,剛好碰到投資人盛行透過 網路手機、APP下單等,多年來持續精簡據點,上一次擴點是108年7 月29日,新設長庚分公司,時隔五年之後,這次選在岡山,預計9月 20日正式開業。
富邦證券今年4月併進日盛證券後,也是積極展開縮減據點,依證 交所官網公布,5月26日北宜蘭及北桃園分公司(含期貨交易輔助業 務)終止營業;接下來成功及縣政、復興及鳳山、土城及興業等6家 分公司(皆含期貨交易輔助業務)也都終止營業,分別在7月21日、8月4日、8月11日為最後營業日。接下來,富邦證券東花蓮及府城、景美、龍潭、文化及板橋中山等六家分公司(皆含期貨交易輔助業務)也即將終止營業,預計分別於9月8日、15日、10月13日、20日為最 後營業日。
近期將縮減證券商據點的還有永豐金證券中盛分公司(含期貨交易 輔助業務)終止營業,預計10月27日為最後營業日;凱基證券新莊分 公司(含期貨交易輔助業務)也將終止營業,11月17日為最後營業日。
台股七月帶動證券商業績亮麗,元大證券表現亮眼
近期台股行情熱絡,七月台股帶量攻堅,讓證券商業績一片紅。根據市場資料顯示,7家證券商七月單月獲利超過3億元,17家證券商累計前七月每股稅後純益(EPS)高於1元,其中元大證券的表現尤其亮眼。
七月台股指數創下兩年來新高,月成交量擴量達8兆1,033億元,顯示投資者對市場信心強烈。檢視21家主要證券商七月業績,除了致和證券外,其他家數都獲利表現亮眼,其中元大證券單月稅後純益達16.02億元,顯示其市場競爭力。
除了元大證券外,富邦證及凱基證兩家大型證券商也各賺11.9億元、11.34億元,統一證券及永豐金證分別獲利8.116億元、7.05億元。群益證、兆豐證、元富證等也表現不錯,單月獲利都超過4億元。
在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方面,元大證券以87.41億元蟬聯冠軍,凱基證48.30億元、富邦證46.30億元分居亞軍和季軍。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的還有元富證、兆豐證、國泰證等,證券業整體表現強勁。
不過,隨著八月台股指數高檔量縮震盪拉回,證券商本月業績將面臨市場嚴峻考驗。但根據市場分析,在台股持續走揚的背景下,證券商業績仍有望持續保持增長。
七月台股價量齊揚,月K線連三紅,全月指數高低檔為17,463.76點 到16,593.84點震盪達869.92點,累計上漲229.89點(漲幅1.36%) ;量能方面更隨AI股當沖擴量,月成交量擴量達8兆1,033億元,為自 2021年8月兩年來新高量,換算日均值為3,858.7億元,較六月的日均 值3,193.8億元增幅20.8%;反倒是中小型股為主的櫃買指數七月震 盪走弱1.0%。
檢視21家主要證券商七月業績,除致和證券外,全數都獲利表現, 尤其以大型證券商獲利明顯衝高,元大證單月稅後純益16.02億元, 而富邦證及凱基證兩檔也各賺11.9億元、11.34億元,統一證券及永 豐金證分別獲利8.116億元、7.05億元。
單月獲利較優還有:群益證(4.872億元)、兆豐證(億4.50元) 、元富證(3.97億元)、華南永昌證(2.82億元)、國泰證(2.2億 元);其餘單月獲利超過1億元還有:玉山證、福邦證、國票證、大 展證、第一金證等。
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前三大是:元大證87.41億元、凱基證48.3 0億元、富邦證46.3億元,接序為:群益證26.822億元、統一證24.3 96億元、永豐金證24.34億元。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還有:元富證( 19.41億元)、兆豐證(15.38億元)、國泰證(12.6億元)、康和證 (11.494億元)等。
今年夏天,高股息ETF市場熱翻天,其中元大ESG配息N(020038)自7月3日上市以來,表現亮眼,無論是人氣還是買氣都領先群倫。這款ETF的挂牌至今最高漲幅達17.8%,與同期的高股息ETF如「元大高股息」(0056)和「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並駕齊驅,成為市場焦點。
元大證券表示,ETF是大家熟悉的指數型基金,由投信公司發行,而ETN則是由證券商發行,具有到期日,但無追蹤誤差,投資者可獲得發行人的承諾報酬。雖然ETN投資者需要承擔發行人的信用風險,但選擇信譽良好的大型券商,如元大證券,可以降低風險。
「元大ESG配息N」所連結的「特選ESG高股息報酬指數」選取了永續分數高、獲利佳且殖利率良好的成分股,包括聯發科、聯詠、長榮等,今年殖利率分別達到9.7%、8.6%、45%。這個指數的現金殖利率高達8.51%,近五年平均現金殖利率也有5.4%,近五年含息報酬率更是高達205%,大幅超越同期大盤的192%表現。
目前元大ESG配息N的最新價格為新台幣5.49元,投資者只需投入不到6,000元,就能搭上這班高股息列車。自上市以來,元大ESG配息N累積報酬率約為10%,穩居2023年ETN銷售王寶座,對高股息愛好者來說,是一個低門檻的優質選擇。
元大證券強調,ETN投資手續費低,交易方便,只要有證券帳戶即可進行買賣,交易稅僅千分之一。但投資者需注意ETN設有到期日及提前到期的機制,投資前應詳閱公開銷售說明書。對於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至元大證券ETN官網進行查詢。
元大證表示,ETF為投資人所熟知,是掛牌交易的指數型基金,由 投信公司所發行;而ETN買賣方式與股票及ETF相同,差異在於發行人 是證券商,設有到期日,到期日前都可以買賣,且沒有追蹤誤差,報 酬來自於發行人承諾給予連結指數報酬,所以ETN投資人須承擔發行 人的信用風險,提醒投資人可以挑選信用良好的大型券商,比較有保 障。
「元大ESG配息N」所連結的「特選ESG高股息報酬指數」納入永續 分數高、獲利佳且殖利率表現良好的成分股,其中聯發科、聯詠、長 榮等,今年殖利率達到9.7%、8.6%、45%,指數本身現金殖利率高 達8.51%,回測近五年平均現金殖利率也有5.4%的高水準表現,計 算近五年的含息報酬率達205%,擊敗同期大盤192%表現。顯示元大 ESG配息N的指數選股策略,可幫助長期投資人享有相對穩定的高配息 與報酬。
此外,元大ESG配息N最新價格為新台幣5.49元,換算一張不到6,0 00元,就可搭上高股息列車,且自今年7月3日上市以來,元大ESG配 息N累積報酬率約為10%,且穩居2023年ETN銷售王寶座,提供高股息 愛好者一個低門檻的好選擇。
元大證指出,ETN是指數投資的一種,不僅投資手續費低,交易也 非常方便。只要有證券帳戶,就可以買賣,且交易稅僅千分之一。但 要提醒投資人,ETN設有到期日及提前到期的機制,投資前請詳閱公 開銷售說明書,有興趣的投資人,可至元大證券ETN官網查詢。
台灣金融股近期成為市場焦點,其中元大證券(2885)更是表現亮眼。根據市場分析,股息入帳、美國升息接近尾聲、海外債券未實現虧損減輕以及總統大選的展開,這些因素都為金融股帶來政策作多的想像空間。7日,富邦金漲幅逾1%,站回5日線,14檔大型金控股中,多達13檔收紅,元大金、國票金、國泰金等三檔更是近五日法人積極回補的標的。 群益投顧分析,去年全球主要央行的強力升息導致股、債評價大跌,加上防疫險巨額理賠,對金融類獲利表現造成衝擊。但今年升息近尾聲,近期台股萬七關卡震盪對壽險投資收益來說,是「大補丸」。第三季為股息入帳旺季,預計7月金控公司獲利表現不差,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等為可留意重點股。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科技產業受制庫存去化,加上貨櫃三雄獲利衰退,整體上市公司獲利衰退。但金融股擺脫防疫險理賠,又有投資收益挹注,全年獲利逆勢成長,支撐全年上市公司獲利。第四季將進入總統大選關鍵時刻,金融股向來是政策作多標的,吸引法人低接。 永豐優息存股ETF經理人張怡琳認為,近期台股漲勢以科技類股為主,金融股相對漲幅較小。與台股連動性高的美股走勢,科技類股進入漲多之後進入高檔整理,國際貨幣基金(IMF)上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市場對於景氣軟著陸的預期升高,均有助於金融股迎來補漲行情。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自營投資收益、承銷兩大業務表現均比去年來得佳,上半年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為363.94億元,成長97.23%。元大金旗下核心子公司元大證為國內券商龍頭,獲利持穩,近五個交易日三大法人共計買超1萬4千張,成為14檔金控股當中,買超張數最多個股。
台灣金融業龍頭元大金控昨日率先公布7月自結獲利,結果亮麗,累計前七月獲利成長二成以上。其中,元大金7月單月獲利維持40億元以上水準,稅後純益達41.27億元,創下歷史單月獲利次高紀錄。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高達190.97億元,年增近35%,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53元,暫居全台金控之冠。玉山金前七月獲利122.71億元,年增24.2%,EPS為0.84元。國票金則公布7月稅後純益2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3.24億元,年增28%,EPS為0.38元。
元大金6月單月獲利創下史上單月獲利新高,7月則繼續保持強勁表現,單月獲利41.27億元,創單月史上次高紀錄。主要子公司元大證券和人壽分別貢獻16億元和14億元的獲利,對總體獲利增長有著重要貢獻。元大證券受惠台股日均量增加、市占率提高,單月稅後純益達16.02億元。元大銀行7月獲利8.16億元,而元大壽因新台幣續貶,匯兌利益增加以及現金股息入帳,7月稅後純益竄升至14.5億元,比前月大增68.6%。
玉山金控7月自結稅後純益17.2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22.7億元,累計EPS 0.84元。雖然單月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38.13%,但與上月相比大致持平,前七月累積稅後純益較去年成長逾兩成。玉山金主要獲利來源為旗下玉山銀行,截至7月底,存放款業務放款總額達2.02兆元,存款餘額2.96兆元,存放比達68.11%。
國票金昨天也公布獲利,7月稅後純益2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3.24億元,年增28%,EPS為0.38元。
元大金6月單月大賺48.85億元,創下史上單月獲利新高,昨天公布7月單月獲利,延續前月氣勢,7月仍是大賺41.27億元,創單月史上次高,主要子公司以元大證券、人壽7月獲利分別有16億元、14億元,貢獻最多,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90.97億元,比去年同期獲利成長幅度也從上半年的近三成再拉大到34.98% ,EPS為1.53元。
元大金指出,7月元大證券受惠台股日均量增加、市占率提高,單月稅後純益16.02億元,元大銀7月獲利8.16億元,元大壽因新台幣續貶,因此有匯兌利益增加還有現金股息入帳因素,7月稅後純益竄升至14.5億元,比前月大增68.6%。
玉山金控7月自結稅後純益17.2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22. 7億元,累計EPS 0.84元,單月稅後純益較上月大致持平,略增0.35%,累計稅後純益較去年同期增加24.29%。
玉山金總資產3.58兆元,根據最新自結盈餘顯示,單月獲利雖年減38.13%,由27.8億元衰減至17.2億元,表現不如去年7月創下單月同期新高亮眼,但是與上月大致持平,前七月累積稅後純益也較去年成長逾兩成。
玉山金主要獲利源於旗下玉山銀行,根據玉山銀資料顯示,截至7月底存放款業務部分,放款總額2.02兆元,存款餘額2.96兆元,存放比6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