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勝綠能公司新聞
凱勝綠能(2246)在董事長孫正強的領導下,近期展現了強烈的復甦力。孫正強帶領一支專業團隊,積極重整企業運作,成功地讓凱勝在去年扭虧為盈。
去年4月,凱勝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重大虧損和原經營者管理上的問題,導致獨立董事和簽證會計師紛紛請辭,公司陷入了一場危機。為了挽救這個局面,凱勝的股東和董事團決定請來曾任久陽精密、台鋼榮福董座,現任御嵐國際(3522)董事長的孫正強擔任董座,並進行企業整頓。
孫正強表示,他對綠能產業有著深厚的了解,並對電動車產業前景充滿信心。因此,他組織了一支由總經理陳昭榮領導的團隊,成員均擁有財務和產業相關的背景,這支團隊陸續加入凱勝,開始接管公司的營運。
去年7月5日,凱勝完成了董事會的改選,孫正強正式就任董事長。新團隊就位後,積極向工業局申請補充文件和說明,並順利獲得了21輛電動巴士符合附加價值率計算標準的核可。這一決定讓凱勝能夠向客運公司收回電動巴士的銷售尾款,同時,出售嘉義廠的土地和廠房也為公司帶來了業外收入,進而促成了凱勝的扭虧為盈。
近年來,環保節能成為全球趨勢,台灣電動巴士製造商凱勝綠能(2246)在董事長孫正強的帶領下,積極拓展電動運具市場,不僅在電動巴士領域取得亮麗成績,更將觸角延伸至多項產品線,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在新的經營團隊領導下,凱勝綠能的營運發生了顯著的轉變。公司未來除了持續深耕電動運具相關領域,還計劃進一步發展電動貨車、堆高機、高爾夫球車、電動二輪及充電樁的製造與銷售,進而擴大營運範圍。
凱勝彰化廠在今年3月取得電動大客車的車身及底盤打造廠資格,這是公司發展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隨後,在10月份,凱勝與韓國DPECO公司簽署代銷合約,引進電動商用小貨車,這一舉動再次展現了公司在拓展市場上的決心與活力。
孫正強董事長表示,他的環保綠能經驗從旗下子公司凱舜環保公司開始,逐步發展至廢棄物清運、綠能發電等多元領域,包括生質能、廢棄物發電及太陽能發電等,展現了公司在環保產業的深厚基礎。
凱勝綠能今年業務發展聚焦於電動巴士、電動堆高機及再生能源,預計明年將繼續推動電動巴士的業務發展,並開始在電動輕型小卡車、電動高爾夫球車、二輪電動車輛等新產品線上貢獻營收,展現多樣化的產品策略。
對於未來的發展,孫正強透露,公司將持續在電動車輛領域深耕,除了生產組裝與銷售,還將加大研發力度。公司計劃於明年成立研發中心,從事產品設計及相關研發工作,以提升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去年4月凱勝因重大虧損及原經營者管理不善,導致獨董及簽證會 計師相繼辭職,讓公司面臨重大危機,凱勝股東與董事邀請曾任久陽 精密、台鋼榮福董座,現任御嵿國際(3522)董事長的孫正強,接下 凱勝董座進行整頓。
孫正強說,他在綠能相關產業有過相關經驗,也看好電動車產業, 便組織以總經理陳昭榮為首,具備財務及產業相關背景的團隊,陸續 進駐接手凱勝營運。
凱勝去年7月5日完成董事改選,由孫正強接任董事長。在新團隊進 駐之後,凱勝向工業局申請補件、說明,順利取得工業局通過21輛電 動巴士符合附加價值率計算標準的核可,陸續向客運公司收回電動巴 士銷售尾款,加上出售嘉義廠土地廠房的業外收入,讓凱勝在去年順 利轉盈。
凱勝彰化廠今年3月取得電動大客車的車身及底盤打造廠資格,10 月與韓國DPECO公司簽署代銷合約,引進電動商用小貨車,擴大營運 範疇。
孫正強透露,他過去在環保綠能相關領域的經驗,就是以旗下子公 司凱舜環保公司,再逐步發展環保綠能相關產業,目前從廢棄物清運 ,到綠能發電相關產業,橫跨包含生質能、廢棄物發電,及太陽能發 電等領域。
凱勝今年業務發展聚焦在電動巴士、電動堆高機及再生能源,明年 除將持續整新電動巴士的業務發展,包括電動輕型小卡車、電動高爾 夫球車、二輪電動車輛等也將開始貢獻營收,凱勝要持續發展多種類 、多款式的電動運具。
孫正強透露,公司未來三年將持續在電動車輛領域深耕,除生產組 裝銷售,亦將投入研發,已準備於明年成立研發中心,從事產品設計 及相關研發工作,進而強化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凱勝為國內首家經認證以車廠技術授權方式,在台合格組裝及製造 的電動巴士業者,累計銷售近200輛,目前凱勝在彰化擁有整車組裝 廠,並投入電動巴士、電動自小客車、電動堆高機等買賣與相關零組 件保固維修,電動輔助自行車組裝製造,充電樁與充電站整體規劃設 置服務。
凱勝將引進在韓國熱銷的POTRO P350系列電動商用小貨車,P350已 接獲印度及中亞的合作訂單,POTRO系列其他電動商用小貨車款也出 口至德國、波蘭、丹麥與希臘等歐盟國家。
Portro 350以輕量化、高效能與低噪音的設計受青睞,車載配備3 0 kWh的三星SDI電池,充電後最多可行駛180公里,並可在一小時快 速充電達到8成,符合商用貨載需求,除送貨、冷鏈、宅配及行動展 示等商業用途,還可改裝成露營車與餐車等。
根據Frost & Sullivan研究報告,去年全球電動輕型商用車銷量 61.6萬輛,以大陸33.9萬輛、北美10.8萬輛、歐洲10.3萬輛為主要銷 售區域,預估明年將年增28.2%。凱勝與DPECO的合作,可望進一步 朝向組裝製造與技術授權等方式,並加速電動商用車國產化與提升電 動車零組件自製率。
凱勝綠能攜手DPECO進軍電動商用車市場
國內電動車領導品牌凱勝綠能(2246)今(18)日宣布,已與韓國專業電動車大廠DPECO簽訂「POTRO EV TRUCK P350(電動小貨車)」代理銷售合約,預計明年引進韓系電動商用小貨車,為台灣電動車市場注入新動能。
凱勝綠能表示,POTRO EV TRUCK P350是一款具備續航力長、載重量佳等優點的電動小貨車,將有助於台灣電動商用車市場的發展。此次合作也為雙方未來在台進行整車組裝奠定基礎。
凱勝綠能是台灣首家經認證取得車廠技術授權,並在台合法組裝及製造電動巴士的業者,目前在彰化設有整車組裝廠。近年來,凱勝綠能已累計銷售近200輛電動巴士,在國內市場擁有領先地位。
除了電動巴士,凱勝綠能也積極投入電動自小客車、電動堆高機等相關領域,提供買賣及保固維修服務。此外,凱勝綠能還投入電動輔助自行車的製造,以及充電樁與充電站的規劃和設置。
凱勝為國內第一家經認證以車廠技術授權方式,在台合格組裝及製造的電動巴士業者,在國內已累計銷售近200輛電動巴士,擁有高市場占有率。
目前凱勝在彰化擁有整車組裝廠,亦投入電動巴士、電動自小客車與電動堆高機買賣及相關零組件保固維修,電動輔助自行車組裝製造,充電樁與充電站整體規劃設置服務,在電動車相關領域已深耕多年。
臺南市創新啟動智慧交通新篇章,首開全國先例,成功發出第一張自駕電動公車營運路權牌照,這是台灣公共運輸史上的一大突破。這項創舉不僅帶領臺南市邁向智慧交通的未來,還有望為全國帶來超過3,000億元的新產業價值。 作為南台灣的首個無人自駕公車體驗城市,臺南市已經通過試驗階段,並將自駕電動公車營運路權授予府城客運,分別設置南科循環線及沙崙循環線。府城客運與理立系統、凱勝綠能以及台數科集團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台灣智慧公共運輸的新篇章。 理立系統作為自駕系統的龍頭,其總部設於美國矽谷,擁有業界領先的自動駕駛巴士系統,能夠提供甲類大型客車自動駕駛整合能力。而台數科集團則負責規劃並建置南科及沙崙線的路側系統,包括光纖內網、號誌讀取及盲點偵測等智慧路口安全監控系統。 凱勝綠能,這家國內電動公車銷售實績最高的廠商,以先進的機電配置和電池系統,提供高續航力和高穩定性的電動巴士,已經在市場上獲得廣泛認可。其產品更是唯一通過嚴苛的台北市黃金路線營運考驗的電動公車系統。 臺南市政府交通局長王銘德強調,自駕車裝置配備了GPS定位系統、攝影機、主機等先進設備,以確保路況判讀的準確性。根據現行法規,目前仍需駕駛員在車內全程監控,以便在必要時接管操控,確保行車安全。交通局已經開始規劃將自駕電動公車轉型為一般公車路線,並將現階段的測試成果作為未來正式上路的重要參考。
凱勝綠能(2246)這間公司在綠能領域深耕多年,最近為了跟上產業發展的腳步,也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決定引進了一種國內少見的鋰鐵電池堆高機。這種堆高機有多項亮點,像是1小時就能充滿電,可以立刻使用,而且舉升功率比一般電動堆高機高出1.7倍,這點可是相當不錯的。和傳統的柴油堆高機相比,它在使用效率和功能性上絲毫不落下風,而且最重要的是,它零污染、零排放,對環境超級友善。 凱勝綠能的負責人說,他們這次引進的鋰鐵電池堆高機,在外觀上可能看起來和別的堆高機差不多,但其實內在差異很大。在台灣,大多數的電動堆高機都還是使用鉛酸電池,充電時間得耗上8到10個小時,而且還得等著充電或者準備一組備用電池。但凱勝綠能的這款鋰鐵電池堆高機,270AH/80V的電池容量,只要1小時就能充滿電,連續使用效率可達6.7小時,若只是補電,30到40分鐘就搞定了,這速度比傳統的鉛酸電池快了10倍。 而且,一般電動堆高機的電池容量是400AH/48V,連續使用效率最高也只到5小時,但磷酸鐵鋰電池卻可以用上10年以上,這在充電效率和壽命上都遠超過鉛酸電池。 不僅如此,這款鋰鐵電池堆高機的舉升功率是普通電動堆高機的1.7倍,幾乎可以和傳統的柴油內燃機堆高機一較高下,同時又沒有污染、沒有排放,而且重要的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免保養、免維護的,這樣可以為企業省下不少後續的維護成本,像電池更換或保養費用,至少可以省下數十萬到百萬元,這可不是買時省下那點小錢就能比得了的。 這款鋰鐵電池堆高機還能夠同時取代柴油堆高機和電動堆高機,充電速度快,舉升力強,效率高,不管是兩班制還是三班制,都能提供出色的效能。
台灣電動巴士市場將迎來新一波發展潮!預計在2030年,電動巴士將全面取代傳統燃油巴士,而這將帶來千億元的汰換商機。目前,全台行駛的大巴超過上萬輛,但電動車僅有500多輛,市場潛力無限。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凱勝綠能、創奕能源和華德動能三強鼎立,其中創奕能源的Tron-e品牌已在中南部多個縣市展開行駛,並計畫今年擴大採購,預計營收將翻倍成長。
創奕能源董事長黃振聲強調,車體和系統是電動車的核心,特別是「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其中,電池的成本佔比最高,達到近40%。創奕能源不僅在產品研發上不遺餘力,還與國碩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鋰電池正極材料,並有子公司生產鋰電池系統,確保產品具有上下游整合優勢。
政府為推動電動車普及,提供了補助獎勵。目前,電動大巴售價約千萬元,客運業者可獲得633.8萬元的補助,實際成本與柴油車相當。政府也計劃未來將補助款從一次給付改為逐年給付,以提升電動巴士的耐用年限,降低平均成本,並逐步降低補助金額。
黃振聲認為,商用電動車更注重性價比,而台灣的電動大巴價位適中,加上高信賴度,具有外銷競爭力。創奕能源推出的RESS可充電儲能系統和E-Bus電池系統,也在海外市場展開布局,如在印尼和印度等國,預計將創造超過台灣數倍的營收。
凱勝綠能(2246)近期在電動巴士市場再創佳績!25日,凱勝宣布與新營客運達成合約,將提供七輛新型的「電動低地板大客車」,總價值約8,500萬元(含稅),預計3、4月完成交車。這一筆訂單對凱勝來說,是繼去年11月與府城客運簽下的15輛電動巴士合約後,再次獲得的南部客運業者的信任與訂單。 新營客運為了響應台南市政府推行的低碳策略,決定採購凱勝的七輛新型K9DA電動大巴,並計畫用這些巴士來服務「新營-鹽水-學甲-佳里」等多條路線。未來,新營客運也規劃每年將傳統柴油巴士逐漸換成電動巴士,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台南市政府為了改善空氣品質,推出了「亮麗晴空計畫」,預計到2024年將180輛柴油公車換成電動公車。新營客運與府城客運也都有計畫進行巴士車隊的更新,新營客運計畫汰換約50輛柴油巴士,而府城客運則計畫汰換80輛。 凱勝綠能表示,這次新營客運的訂單,是他們在嘉義新廠生產的K9DA電動大巴的第一批產品。嘉義新廠已經落成,年產量可達650輛電動大巴,這將有助於凱勝綠能全力配合國家推動公車全面電動化的政策,並達成台南市政府每年汰換30輛電動公車的目標。
凱勝綠能再傳佳音!新營客運採購7台K9DA電動大巴,共創低碳新局
台南市政府積極推動低碳策略,台南地區客運業者「新營客運」也跟進步伐,決定採購凱勝綠能7台新型電動大巴,總價達8,000萬元。這批電動大巴將於2021年3、4月間交付使用,展現了對綠色公共運輸的堅定信念。
凱勝綠能作為台灣電動巴士的領軍企業,近年來不斷擴大產能,並且其產品在行駛績效和品質上受到市場高度肯定。此次新營客運的採購,不僅是對凱勝綠能產品的信任,也是對台南市政府「亮麗晴空計畫」的實際支持。
根據計畫,台南市長黃偉哲預計到2024年將180輛市區公車汰換為電動公車,每年可減少約12公噸的PM2.5排放。新營客運也規畫未來將汰換約50輛傳統巴士,而府城客運則預計將汰換80輛,這對凱勝綠能來說,將是未來營收的強大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營客運所採購的7台電動大巴,正是凱勝綠能嘉義新廠首批生產的K9DA電動大巴。該廠已落成,年產量可達650台,將全力配合國家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並支持台南市政府每年汰換30輛電動公車的目標。
凱勝綠能表示,期望能成為政府推動綠能公共運輸的生力軍,與台南市府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清潔、更健康的城市環境。
台灣電動巴士龍頭凱勝綠能(2246)近來喜訊不斷,公司宣布成功與台南府城客運簽下了電動低地板大客車的銷售合約,總金額高達1.8億元,這筆交易對凱勝來說是一次重大的里程碑。這批電動大巴將成為凱勝嘉義新廠首批生產的新車,標誌著公司在電動車產業的進一步深耕。 凱勝綠能這次獲得的訂單,是在去年7月分別與大都會客運及台北客運簽訂各10輛全新款電動公車銷售合約後,再度取得的重要成果。這次的合作,不僅體現了凱勝在電動巴士領域的實力,也反映了台灣對綠色公共運輸的積極推動。 與凱勝同樣在電動巴士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華德動能(2237),也傳出好消息。該公司於8月14日與淡水汽車客運及指南汽車客運簽訂了總金額超過1.89億元的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採購合約,這再次證明了台灣電動巴士市場的發展潛力。 凱勝綠能表示,公司已經積極尋求與當地客運業者合作,並規劃了具有優秀續航力和可靠度的產品。這批電動大巴的生產,將滿足台南市政府每年汰換30輛電動公車的目標,同時也將助力市府推動綠能公共運輸的計劃。 此外,凱勝綠能還向綠寶達綠能科技採購了57輛電動大客車動力電池模組,總金額超過1.42億元,這將進一步加強公司在電動巴士市場的競爭力。 凱勝綠能為了擴大生產規模,特別在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購地興建新廠,第一期廠房與研發測試設備已落成啟用,成為台灣電動車產業最大的產研基地。這一举措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生產能力,也為台灣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
台灣電動公車領軍品牌凱勝綠能(2246)在嘉義馬稠後工業區打造了一個全新研發生產基地,這不僅是當前台灣電動車產業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產研基地,也是國內電動車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該基地占地廣闊,達1,085萬坪,其中第一期工程廠房面積就有3,800餘坪,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逾5億元。這個基地不僅聚焦於電動公車的研發生產,還整合了未來各式商用車的生產需求,未來可望年產電動低地板公車整車或底盤達350輛,長期則可達650輛,滿足國家各款電動公車、底盤或商用輕重卡車的年度汰換量需求。 縣長翁章梁對凱勝綠能選擇嘉義縣作為基地表示感謝,並強調電動車產業是未來發展趨勢,縣府將全力提供協助。他指出,嘉義縣已經開發了千餘公頃的工業用地,努力發展成為農工大縣,凱勝新廠的落成啟用具有重大意義。 凱勝綠能董事長陳怡仁則回應,凱勝綠能的電動公車已經累積了2,500萬公里的營運里程,相當於繞台灣2萬多圈,這一亮眼的成績單展現了凱勝電動公車優異的性能與妥善率。
凱勝綠能引進高效能鋰鐵電池堆高機 揚眉壓倒傳統柴油機
【台北訊】為了提升國內產業的工作效率,並深耕綠能領域,凱勝綠能(股票代號:2246)不斷引進先進的產品。最新推出的鋰鐵電池堆高機,以其1小時快速充電的優異性能,讓企業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能享受零污染的環境優勢。
這款堆高機的充電時間只要1小時,就能達到即充即用的效果,與市面上普遍需要8到10小時充電的鉛酸電池堆高機相比,省下了大量的等待時間。此外,其270AH/80V的電池容量,能夠達到6.7小時的連續使用效率,若只是補電,只需30到40分鐘,效率是傳統鉛酸電池的10倍以上。
凱勝綠能的這款堆高機,不僅充電快速,其舉升功率也達到了一般電動堆高機的1.7倍,幾乎與傳統柴油內燃機堆高機相當。在功能性上,它完全不遜色於傳統機種,而且無排放、零污染,是環保產業的優選。
更重要的是,這款磷酸鐵鋰電池堆高機具有長壽命的特点,使用壽命可達10年以上,比鉛酸電池的3到4年高出許多。而磷酸鐵鋰電池還有一個顯著的優點,那就是完全免保養免維護,相比鉛酸電池,可以省下大量的維護成本。
凱勝綠能的這款鋰鐵電池堆高機,不僅能夠取代傳統的柴油堆高機,也能夠取代傳統的電動堆高機。它具有充電速度快、舉升力強、使用效率高等多項優點,尤其適合兩班制、三班制的工作環境,能夠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效率和節省更多的成本。
台灣電動巴士領軍企業凱勝綠能,不僅在電動巴士市場佔有一席之地,近期更是推出全新磷酸鋰鐵電池的比亞迪(BYD)電動堆高機,準備在堆高機市場展開競爭。這款新產品將與採用鉛酸電池的國際大廠產品一較高下,並有機會取代傳統的柴油堆高機。凱勝綠能表示,今年將以電動巴士和BYD電動堆高機為主打產品,期望帶動公司營收的成長。
凱勝綠能的BYD電動堆高機採用270AH/80V的磷酸鋰鐵電池,充電時間僅需一小時,而傳統的電動堆高機使用鉛酸電池,充電時間則需八至十小時不等。這一優勢使得凱勝的電動堆高機在充電方面更具實用性。
在電動巴士方面,凱勝去年7月5日與大都會客運及台北客運簽署了全新款電動公車的銷售合約,總金額達2.4億元。首批六輛電動巴士已分別交付給兩家客運公司。凱勝預計,今年將陸續交付第二批八輛電動巴士,預計可為公司帶來8,480萬元的營收,預計將對公司2020年的營運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凱勝斥資逾四億元購買嘉義馬稠後工業區的一萬多坪土地,並投資逾兩億元興建電動車輛產研第一期基地。該基地預計將於本周進行消防檢查,通過後將於4月取得使用執照與工廠登記,5月進行廠驗,預計6月開始生產。凱勝預計,嘉義馬稠後廠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完整的電動車輛產製基地,短期內年產300輛以上電動低地板巴士或底盘,長期規劃則是年產逾650輛。
台灣股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市場氛圍逐漸變得保守,大盤持續在較低檔位整理,興櫃市場成交值也創下近期新低。不過,在這波市場波動中,仍有部分個股表現亮眼,其中凱勝綠能就是其中之一。
凱勝綠能,這家專注於電動巴士的製造商,近期表現可圈可點。根據最新數據,凱勝綠能元月成功交付了12台全新電動巴士給雙北地區的公共運輸系統,這一筆業務帶動了該公司元月營收達到8,715萬元,年增長率達到45.34%。這一成績的實現,不僅讓凱勝綠能的股價自年線附近強勢反彈,上周更是大漲38.01%,創下波段新高。
凱勝綠能的這次成功,除了來自於公司本身的努力外,還與台灣政府在推動綠色能源和公共運輸電動化的政策有關。隨著台灣積極推動電動巴士的應用,凱勝綠能這樣的電動巴士製造商將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此外,凱勝綠能的表現也吸引了市場的關注。在興櫃市場上周漲幅前十大個股中,凱勝綠能名列其中,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期待。
總之,凱勝綠能在這波市場波動中,以其出色的表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未來,隨著台灣綠色能源政策的持續推進,凱勝綠能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再傳佳音!近期來,國內兩大電動巴士廠商華德動能(2237)與凱勝綠能(2246)紛紛取得新單,展現出台灣在電動巴士市場的競爭力。華德動能10日與基隆客運簽訂了一項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的採購合約,總金額高達1.89億元,這是公司近一年多來再度取得的大單。而凱勝綠能則在上周三前,已向大都會客運及台北客運各交付了六輛全新款式的電動巴士,元月份的營收已達8,714萬元以上。
華德動能總經理楊誌榮表示,這項合約的總金額包含5%的營業稅,但不包含貨物稅,預計今年6月可以交車,對公司的營收和獲利將有顯著提升。這也是華德動能自2018年以來,再次取得「電動低地板大客車」的採購合約。為了充實營運資金,華德動能進行了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私募對象為日本住友商事株式會社,總金額達4.5億日圓,換算新台幣約1.23億元。
凱勝綠能方面,去年7月5日與大都會客運及台北客運簽訂了首批全新款電動公車的銷售合約,訂單金額總計2.4億元。陳怡仁董事長透露,凱勝綠能是台灣唯一使用鋁合金打造車體的大型巴士廠商,並與亞洲地區獲得歐洲百年資歷商用車龍頭廠商順豐客車合作,導入源自瑞士的Co-Bolt4模組化鋁合金車體技術,在台灣生產。
這兩家公司的成功,不僅展現了台灣在電動巴士技術上的進步,也顯示了台灣在環保交通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隨著電動巴士市場的發展,這兩家公司有望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台灣的綠能領域再掀風潮!凱勝綠能(2246)引進國內少見的鋰鐵電池堆高機,這款堆高機充電快、功率強,讓台灣的產業效率大躍進。這款堆高機只要充電1小時,就能用上6.7小時,舉升功率還是一般電動堆高機的1.7倍,比起傳統的柴油堆高機,它零污染、免保養、免維護,真的是太方便了!
凱勝綠能的這款鋰鐵電池堆高機,充電效率超強,充電時間只需1小時,就能滿足一天的使用需求。而且,它的使用年限超長,可達10年以上,省下了不少維護成本。這對於需要大量使用堆高機的企業來說,可是個大大的福音。
不過,你知道嗎?台灣的電動堆高機市占率只有30%,比起歐洲的70%和日本的50%,我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主要原因是台灣多使用鉛酸電池的堆高機,充電時間長,還需要備用電池,非常不方便。而凱勝綠能的這款鋰鐵電池堆高機,充電時間短,效率高,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凱勝綠能這次推出的鋰鐵電池堆高機,不僅僅是功率強大,它還能夠在-40℃~60℃的極端環境下正常運作,這對於冷凍倉庫或是室外作業的企業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凱勝綠能,再次帶給台灣綠能產業一場革命。
凱勝綠能(2246)在馬稠後電動車產研基地即將完工之際,於5日舉辦了盛大的尾牙儀式。董事長陳怡仁在活動中提到,自102年苗栗客運首次採購凱勝電動公車以來,這款車的高續航能力、超過99%的妥善率,以及低至柴油車燃油成本70%的節能特性,讓其在客運業界獲得廣泛好評。凱勝綠能的K9電動巴士在北市、新北、桃園、苗栗、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及花蓮等地都有服務,成為銷售冠軍,並在雙北地區的黃金路線上穩定運營。五年多來,凱勝綠能的電動巴士累積營運里程超過2000萬公里,相當於繞行地球375圈,呈現出其優異的性能和可靠性。 凱勝綠能為了進一步發展,斥資超過4億元購買嘉義馬稠後工業區的土地,並啟動了台灣規模最大、最完整的電動車輛產研基地第一期工程。這個基地不僅將進行電動巴士的研發生產,還將整合商用車輛的生產需求,預計年產300輛以上的電動低地板巴士或底盤。長期來看,基地將能夠滿足國家年度總體汰換量所需的各式電動公車和商用車輛。 陳怡仁還透露了數款新車型的計畫,包括標準中巴車型、短途InterCity系列城際快速電動巴士,以及9米短軸低地板電動巴士。他強調,透過電動車輛產業的發展,可以改善移動污染,帶動相關企業經濟發展,創造雙贏局面。他亦呼籲政府制定完整的電動車產業發展戰略,將其列入國家發展政策的首要位置,以推動台灣升級轉型,成為國際電動車輛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