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國有線(公)公司新聞
近年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要下架頻道或者是移動頻道位置,非常困難,也引發不少爭議,例如凱擘想要將寰宇新聞移前取代壹電視新聞台,TBC想要下架民視之類的案例,最終都是「動彈不得」,所以有線電視業者只能拿著「萬年不變的頻道表」,跟內容多變的OTT業者競爭,猛吞敗仗,慘遭剪線。
但去年中NCC快速通過南國有線電視系統移頻案,現在三立財經新聞登上48頻位,這幾乎是近年「萬年不變的頻道表」下最成功的移頻案,各界驚訝不已,更讚嘆於林崑海的影響力。
中嘉數位總經理揭朝華請辭,業界掀起熱議
南國有線訊息來源指出,中嘉數位於22日宣布,總經理揭朝華將於近期請辭,公司將在董事會上決定新任總經理的人選。
此一變動發生在NCC剛於3月31日通過中嘉數位旗下12個系統台以及聯維、寶福、南國三個獨立系統申請華視資訊台遞補52頻道,並已於4月19日正式上架之際,讓揭朝華請辭的時機看起來相當敏感,不過公司方面表示,揭朝華因個人生涯規劃,將於2021年4月30日卸任總經理。
中嘉董事長郭冠群親自召集一級主管,公佈了揭朝華請辭的消息。郭冠群對揭朝華過去兩年多來的貢獻表示感謝,並稱其自2018年底新股東入主中嘉時加入團隊,承擔了承先啟後的重任,成果豐碩。
揭朝華在任中嘉總經理期間,成功帶領公司完成品牌再造,推出全新的Home+品牌及企業願景,從傳統有線電視思維轉型為以寬頻網路為骨幹的數位科技公司。在產品方面,推出了Home+ tv 4K高畫質智慧電視機上盒,並在寬頻服務上,率先推出100% 1Gbps網速覆蓋率,兩年來寬頻用戶數量大幅成長。
揭朝華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曾先後擔任台灣大哥大技術長、凱擘有線電視技術長、台灣固網副總、台固媒體副總等職,並在業界享有盛譽。他在兩大有線電視系統台中嘉及凱擘均擔任過要職,這次請辭後,業界對中嘉數位未來的領導方向充滿期待。
由於NCC剛於3月31日通過中嘉數位旗下12個系統台以及聯維、寶福 、南國三個獨立系統申請華視資訊台遞補52頻道,並已於4月19日正 式上架,揭朝華此時請辭中嘉總座,時機敏感,引發業界諸多連想。
中嘉表示,揭朝華因個人生涯規劃,將於2021年4月30日卸任總經 理一職。
針對此次異動,中嘉董事長郭冠群親自召集一級主管宣布此一訊息 ,郭冠群表示,揭朝華在2018年底新股東入主中嘉時加入團隊,肩負 承先啟後的重要責任,兩年多來,成果斐然,表達感謝之意。
揭朝華任職中嘉總經理期間,完成中嘉品牌再造,推出全新的Hom e+品牌及企業願景,從原本有線電視為主的思維,轉型為以寬頻網路 為骨幹的數位科技公司。產品面則推出Home+ tv 4K高畫質智慧電視 機上盒,在寬頻服務上,率先推出100% 1Gbps網速覆蓋率,兩年來 寬頻用戶大幅成長。
揭朝華曾擔任台灣大哥大技術長、凱擘有線電視技術長、台灣固網 副總、台固媒體副總,是業界少見兼具固網、行動、有線電視經驗的 專業經理人,亦同時在國內兩大有線電視系統台中嘉及凱擘擔任要職 ,經歷及經驗都相當豐富。
國通傳播委員會(NCC)昨日做出重大決定,針對華視新聞資訊台的申請案進行審查。根據NCC的結果,中嘉集團旗下的吉隆等12家系統台,以及聯維、寶福及南國等共15家系統台,將獲得華視新聞資訊台新增和遞補的52頻位,讓華視的收視戶數達到124.5萬戶。雖然華視目前面臨著嚴重的財務虧損和人力不足的問題,但NCC表示將進行「行政指導」,要求華視補交變更的事業計畫書,並強調「上架歸上架、變更歸變更」,全力支持華視通過上架52台。 NCC官員表示,華視新聞資訊台依法符合上架系統台的條件,即使不送新的事業計畫書,也不算違法播出。但NCC之所以要求華視變更計畫書,是因為華視主動提出要改善財務、增加人力和自製節目,這將成為未來NCC行政指導的項目。華視也承諾,將在2023年達到獲利,並計劃第一年增加197人,三年內員工數達到400人。 然而,業界人士對華視的計畫書表示懷疑,認為其財務規劃過於依賴「公部門奧援」,即期待公視基金會的捐款來補助華視。而公視自身經費都不夠,還要賣節目給華視獲取經費。此外,有市場傳言指出,華視可能會從公視直接調度人力來補足新聞部的人手,但NCC已經回應,華視已經表態不會使用公視的人力來填補缺口。
南國有線頻道近期傳來重大新聞!NCC委員會議於本月31日做出了重大決定,針對中嘉旗下系統台以及聯維、寶福、南國3家獨立系統商,共計15家系統業者提出的華視新聞資訊台遞補上架52頻道的申請案,正式通過!這一舉動,對於受影響的收視戶來說,意味著將有約124.5萬戶可以再次收看到華視的節目。 不過,這個決定並非毫無爭議。由於華視目前財務狀況堪憂,營運排名無線電視台之末,加上營運計畫書尚未變更核准通過,NCC卻在這種情況下允許華視上架,讓外界質疑NCC是否「護駕」。對此,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未來頻道上下架若有利害關係人到會陳述並表達更多承諾,NCC將以行政指導要求更改營運計畫書,而華視案確實開了第一例,但未來所有案例將一體適用,不會有差別待遇。 翁柏宗也對外界關於華視人力、財力及製播新聞節目能力的質疑做出回應,指出華視現有約160位員工,並承諾第一年新增197位,三年內擴增至400位,同時也承諾三到四年後達到當年度轉虧為盈。 而華視上架52台一案,將在華視收到NCC許可函後,中嘉等系統台以跑馬燈方式公告五天,即正式上架至中嘉等15個系統台。 此外,由於北都及台固等系統台申請上架台視至52台尚未審查,台視於31日發表聲明,呼籲NCC在一致性、公平性的原則下,儘速處理台視新聞台移頻52頻道申請案。台視指出,NCC於31日通過華視新聞資訊台上架申請案,但對於北都、全國等9家有線電視系統於2月22日起申請將台視新聞台移頻至52台,迄今已近一個半月,質疑NCC是否存在差別待遇。
但是該案最後是由NCC以行政指導方式要求華視新聞資訊台更改營運計畫書、落實承諾方式通過,這在過去並無先例,加上華視財務嚴重虧損、營運居幾家無線電視台之末,而營運計畫書尚未變更核准通過即允許華視上架亦前所未見,外界質疑NCC「護駕」。
針對外界質疑華視是「先上架、再變更營運計畫即可」,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以後頻道上下架若有利害關係人到會(NCC)陳述,並表達更多承諾而更改營運計畫書,NCC將以行政指導要求更改營運計畫,而華視案確實開了第一例,但以後所有案例將一體適用,不會差別待遇。
至於各界質疑華視人力、財力及製播新聞及節目能力部份,翁柏宗回應,華視現有約160位員工,承諾第一年新增197位,三年內擴增至400位,另外,亦承諾三∼四年後達到當年度轉虧為盈。
NCC表示,華視上架52台一案,將在華視收到NCC許可函後,中嘉等系統台以跑馬燈方式公告五天,即正式上架至中嘉等15個系統台。
由於北都及台固等系統台申請上架台視至52台尚未審查,台視31日發表聲明,呼籲NCC在一致性、公平性的原則下,儘速秉公處理台視新聞台移頻52頻道申請案,台視表示,中嘉2月8日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上架52頻道,NCC於31日通過申請案,反觀北都、全國等9家有線電視系統於2月22日起申請將台視新聞台移頻至52台,迄今已近一個半月,地方政府意見也均回覆NCC,卻仍未見台視新聞台移頻申請案排入委員會進行審核。此外,台固系統亦於3月19日向NCC提出申請,迄今也已近兩週,質疑NCC差別待遇。
不過,對於華視財務嚴重虧損、人力不足、沒有變更事業計畫書,NCC僅表示會「行政指導」要求華視補交變更的事業計畫書,強調「上架歸上架、變更歸變更」,全力「保駕」通過華視上架52台。
NCC官員坦言,華視新聞資訊台依法符合上架系統台的條件,即使不送新的事業計畫書,「不算違法播出」。之所以要求變更計畫書,是因為華視主動提出要改善財務、增加人力和自製節目,NCC列為未來「行政指導」的項目。根據NCC資料,華視表示,將在2023年達到獲利,同時增加人力,第一年就要增加197人,三年內員工數達到400人。
但業界人士指出,華視計畫書「如常」、財務規劃強調「公部門奧援」,也就是等公視基金會捐款補助華視,但公視自己經費都不夠,還要賣節目給華視獲取經費。另外,市場傳出,華視可能會從公視直接調度人力補足新聞部人手,不過,NCC回應,華視已表態「不會」用公視人力填補缺口。
南國有線電視大變局!NCC通過13頻道變更案,萬年頻道表將迎來轉變
最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可是動了大手筆,就在昨天(5日),他們通過了南國有線電視13個頻道的變更案。這個決定,對於我們台灣的有線電視市場來說,可是十多年來少見的大規模動盪啊!後來,中嘉、凱擘、TBC等系統營運商也紛紛跟進,提出了頻道變更的申請,看來「萬年不變頻道表」的時光可能要告一段落了。
過去,有線電視系統的業者們雖然有排頻的權力,但基本上頻道都是大同小異,就算是有線電視開放跨區競爭,各家業者推出的基本頻道套餐還是幾乎一樣。這讓許多消費者都抱怨說,這個頻道表真的是「萬年不變」,看來是該來點新鮮事了。
近年來,隨著OTT TV、中華電信MOD等收視平台的興起,許多消費者開始轉向這些新的收視平台。這次的頻道變更,不知道能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回到有線電視的懷抱呢?我們拭目以待。
過去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雖有排頻權,但基本頻道大同小異,即使有線電視開放跨區競爭,各家業者基本頻道套餐還是幾乎一樣,消費者常抱怨萬年頻道表問題,近年轉向OTT TV、中華電信MOD等收視平台。
南國決定撤銷興櫃股票買賣,主因為考量當前因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政策,仍需要大額投資相關設備及機上盒等,且跨區經營恐有未來新經營者跨入,怕影響公司未來獲利及股東權益,因此調整原訂上櫃計畫,先終止興櫃股票登錄買賣。
對於未來上櫃時程,該公司表示,將再行評估公司業務及財務等規劃,及整體營運策略效益,待適當時機,再重新規劃掛牌作業。
2.功能性委員會名稱:薪資報酬委員會
3.舊任者姓名及簡歷:不適用
4.新任者姓名及簡歷:
(1)吳鴻官先生:健生藥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2)盧和生先生:乾坤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
(3)郭耀堂先生:本公司董事
5.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解任」、「任期屆滿」或「新任」):新任
6.異動原因:新任
7.原任期(例xx/xx/xx ~ xx/xx/xx):NA
8.新任生效日期:101/01/01
9.其他應敘明事項:
100/11/28本公司董事會通過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並委任薪資報酬委員會成員,
其任期自101年01月01日起至101年06月21日止
下今年3月以來最低,不過興櫃市場表現較集中市場佳,上周日均
量為6.53億元,較今年以來日均量5.43億元明顯增加。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興櫃市場到上半年為止,日均量僅有4億多元
,成交情況相當冷清,但下半年興櫃市場熱度再起,不僅平均日
均量已經突破5億元,上周竟然還有單日成交金額達8.42億元的榮
景。
興櫃市場以往動輒有二、三十家公司的股價破百,百元俱樂部熱
鬧滾滾,但金融風暴後,這些公司不是轉上市、櫃,就是股價跌
跌不休,導致到今年上半年,興櫃百元俱樂部只剩下七名,但近
期家數則緩步增加,預期年底前,百元俱樂部成員有機會再看到
二位數。
至於在基本面方面,今年以來截至7月底為止,累計營收較去年同
期成長的興櫃公司共有48家,其中有34家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一
成以上,十家年增率在50%以上,且有三家呈現倍數成長。
隨著興櫃市場基本面逐步好轉,成交量也明顯增溫,此外,8月以
來申請登錄興櫃的家數也有增加的趨勢,除已經登錄掛牌的盈正
(3628)外,本周還有26日登錄掛牌的華廣生技(4737),以及
28日登錄掛牌的南國有線電視(8977)共三家,比起7月僅有一家
登錄興櫃來看,明顯增加。
櫃買中心表示,今年登錄興櫃家數雖然沒有如預期理想,不過隨
著海外企業來台掛牌的熱度增加,明年度送件申請來台先興櫃掛
牌的海外企業將較今年大幅增加,屆時對興櫃市場有大加分的作
用。
台基網等都列入考慮,今年用戶目標倍增到百萬,挺進前三大。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昨(26)日說,旗下有線電視--台
固的媒體用戶數,今年內要從50萬戶成長到100萬戶,從現
有的第四大擠進前三大排名,邁向第一大廠商,期藉由併購策略
「大小通吃」,對凱擘、中嘉、台灣寬頻、台基網與獨立系統台
都有興趣。此外,台灣大也不排除再減資。
面對中華電信今年全力衝刺隨選視(MOD),現在已有40萬
用戶,今年底可望衝上100萬用戶,與台灣大的台固差距漸漸
拉近;張孝威回應說: 「難道我們是死人嗎? 」已訂下今年
台固會達到100萬用戶數目標,而且這是「小case」。
台灣大今年也將針對使用互動電視、手機進行運動彩券下單進行
測試,與拿到運動彩券經營權的富邦金合作,已進行網路布建,
再向財政部提出申請。
台灣大目前個人用戶事業群營收占集團九成,未來成長動力將集
中在企業與家庭用戶,樂觀預期這部分營收與獲利會有兩位數的
成長。
張孝威說,台灣大的併購策略是不主動出擊,等著別人來表達誠
意,之後再彼此切磋,台灣大絕對要取得主導地位的併購,對於
部分入股沒有興趣,之前與中嘉、凱擘與台灣寬頻都已經喝過咖
啡,對獨立台也有興趣,策略就是要大小通吃。
台固媒體證實,已與獨立系統台簽定合作備忘錄,今年併購目標
從北到南,每戶價格約3萬至3.5萬間。據了解,收購的對象
是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旗下的台東、花蓮有線電視系統,等到
對方登錄興櫃後,即可完成交易,稱霸東台灣。
台固媒體總經理鄭俊卿表示,獨立系統台規模較小,比較好洽談
,台固媒體曾與有意出售的獨立系統台接觸,但對方喊出每戶4
萬多元,由於獨立系統台在戶數、規模與網路條件都與前三大業
者不同,每戶3萬至3.5 萬元是合理價格。
今年目標鎖定西部,北中南的系統台,包括三立電視台董事長林
崑海所持有的高雄縣南國有線系統,市場還傳出,彰化縣的三大
有線電視,擬向持有三大股權45%的凱擘買回持股後,再出售
,富邦也是洽談對象。
台固媒體今年最大資本支出將是衝刺光纖上網、有線電視數位化
,投資金額將從現行10億元再加碼。光纖上網用戶數目標,從
目前1,000用戶,年底增加到1萬戶,Cable
Mo-dem上網從6.5萬戶成長為9萬戶。
在東森電視台部分,外界盛傳富邦蔡家與旺旺蔡家都有興趣,張
孝威說:「我不懂這個領域!」並未正面回應。
與有線電視換股,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台灣大為了迅速坐大有
線電視版圖,最快方式就是與持有有線電視的外資展開換股,一
圓富邦稱霸有線電視版圖的企圖心。
其實,富邦要做有線電視龍頭的企圖心始終不變,也昭然若揭。
台灣大哥大旗下台固媒體(前身是富洋有線)目前擁有五十萬有
線電視用戶,但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一直希望在有線電視市場
稱霸,只是多年前從太設手中拿下太平洋聯網後,目前五十萬用
戶數與市場各擁一百多萬用戶的東森及中嘉,還有不小差距。
台灣大前天公告將以近十二億元收購中國人壽持有高雄鳳信三成
股權,拿下高雄最大有線電視系統台,而準備砸下廿五億元,向
年代網路公司董事長練台生購買花、東兩家有線電視系統台的交
易案,則已經接近拍板收尾,加上正在洽購高雄的另外一家系統
台南國有線,也積極洽購國內第五大有線電視台基網。
這些動作,其實只是富邦開疆闢土的一環,據了解,富邦最終目
的,是希望把有線電視用戶數快速擴充到超過一百萬,以領先中
嘉及東森,而併購地方系統台,既冗長又漫長,最大競爭對手中
華電信今年底就有機會以超過一百廿萬MOD總用戶,成為有線
電視龍頭,正是富邦要迅速拓展有線電視版圖,另一個戰略性考
量。
去年三月台灣大收購台固時,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就透露,台固
持有台灣大二七.四%股權,要跟有線電視外資換股訊息。
台灣大哥大收購台灣固網,緊接著整併台固媒體、台灣電訊,其
實正是要把行動、固網與有線電視串聯合一,成為數位匯流市場
的龍頭,試圖扳倒中華電信。
儘管這次售股,階段性任務先排除與有線電視換股,但基於策略
考量,一般認為,台灣大未來與持有有線電視外資換股、快速墊
高富邦在有線電視市場用戶數的可能性不低。
持有的高雄縣南國有線電視系統,擴張南部有線電視系統版圖,
要與南霸天中嘉系統一較高下。
富邦日前投資三立電視台,成為三立股東,最近市場傳出富邦擬
收購南國有線電視系統,整併富邦旗下富洋的高雄縣鳳信有線電
視系統,讓用戶數增加為23萬戶。
南部有線電視系統版圖中,南國有線電視系統占有重要戰略地位,
介於台南、高雄縣市。南國有線電視系統總經理郭耀堂昨(12)
日表示,富邦曾與他們接觸,「若每戶售價漂亮」,股東同意,
南國不排除出售。
郭耀堂指出,獨立系統台經營空間愈來愈困難,以後可能都會賣
掉,確實有人來探詢收購意願。
據悉,南國董事長林崑海有意出售,每戶價格約4萬元。熟悉內情
人士透露,,富邦擬透過台固收購,已與全台有線電視獨立系統
台接觸,包括南國,以及先前年代電視台董事長練台生擁有的東
台、洄瀾兩大獨立系統台。
業者說,當年富邦旗下富洋媒體收購太平洋系統台時,每戶售價
約3.2萬元,如今富邦擬以每戶3.6萬元至3.7萬元行情收購獨立系統
台,但多數獨立系統台開出4萬元,價格未達成共識。
富洋全台擁有系統台5區7家,用戶數約46萬戶,今年投資15億到
18億元建設網路雙向化,目前建置約八成,明年度將再建設一到
二個有線電視數位化頭端,希望迎頭追趕其他MSO的數位化建設。
富洋目前數位化最成功的地區為宜蘭,當地利用有線電視上網與
中華電信ADSL的比為四比六,未來希望其他地區也能比照。
南霸天的中嘉也努力建設數位化,以一年可節省4,000元電路費的
互動bb,挑戰中華電信ADSL,未來四到五年,每年還將投入10至
12億元進行網路建設,預估網路雙向化今年底可達八成,明年可
達到九成以上。
公司代號 8977
申報序號 1
併購種類(如合併、分割
、收購或股份受讓) 合併
事實發生日 民國92年5月2日
參與合併公司名稱(如合併另一方公司、分割新設公司、收購或
受讓股份標的公司之名稱)
高豐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相對人(如合併另一方公司、分割讓與他公司、收購或受讓
股份之交易對象)
高豐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 否
交易相對人與公司之關係(本公司轉投資持股達XX%之被投資
公司),並說明選定收購、受讓他公司股份之對象為關係企業或
關係人之原因及是否不影響股東權益
無
併購目的
整合整體資源,提供收視戶更完整的服務,以達產業經濟規模,
因應未來產業發展及提升競爭力。
併購後預計產生之效益
有效整合整體資源,降低營運成本,強化財務結構,提升營運規
模,提供收視戶較高水準的視訊品質,因應未來產業發展及提升
競爭力。
併購對每股淨值及每股盈餘之影響
合併後將可滿足收視戶之視訊品質及相關加值服務需求,產生一
加一等於二的效益,而合併後可整合雙方之財力、人力以強化產
品之競爭力,更可達到技術相互支援互補,以發揮資源共享的綜
效,同時能提供收視戶更完整的服務,有助於未來競爭力,故對
合併後每股淨值及每股盈餘有正面助益。
換股比例及其計算依據
係按雙方未來五年現金流量為依據計算,以每6.52股高豐有線電視
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股票換發南國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
股票1股。本合併案仍須高豐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東會決議
通過。
預定完成日程
93/06/10
既存或新設公司承受消滅(或分割)公司權利義務相關事項(註一
)
於合併生效後,消滅公司(高豐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之帳列資
產負債及截至合併基準日仍為有效之一切權利義務,均由存續公司
(南國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承受。
參與合併公司之基本資料(註二)
均屬有線電視業。參與合併公司主要營業項目:有線電視系統、
有線電視分配線網路設備工程設計施工、社區共同天線系統之設計
按裝、衛星電視K.U頻道接受器材、電視轉頻器、解碼器及電視器
材之買賣。
分割之相關事項(含預定讓與既存公司或新設公司之營業、資產之
評價價值;被分割公司或其股東所取得股份之總數、種類及數量;
被分割公司資本減
少時,其資本減少有關事項)(註:若非分割公告時,則不適用)
無
併購股份未來移轉之條件及限制
一、消滅公司「高豐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東依持股比例,
每六點五二股換取本公司合併後股份一股,未滿一股之畸零股份,
由股東自行併湊之。二、新股權利義務與原有股份相同。
其他重要約定事
無
本次交易,董事有無異議 否
註一:既存或新設公司承受消滅公司權利義務相關事項,包括庫藏
股及已發行具有股權性質有價證券之處理原則。
註二:參與合併公司之基本資料包括公司名稱及所營業務之主要
內容。
及提升消費者服務品質,與高豐有線電視簽訂合併契約書,合併後南
國為存續公司,高豐為消滅公司,換股比例為高豐公司以六.五二股
換取南國股份一股。
南國有線表示,該公司與高豐公司雙方於九十二年六月三十日股東常
會及九十三年三月一日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合併增資及簽訂合併契約
書,合併將辦理增資四千六百萬元。
南國有線電視成立於八十五年十二月三日,八十六年一月十五日辦理
公開發行,目前實收資本額二億元,去年營收二億八千九百五十八萬
元,較前年二億一千七百萬元成長三三.三四%,今年元月份單月營
收二千五百八十四萬元,較去年同期二千二百五十萬元成長一四.八
四%。
高豐有線電視成立於八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八十六年四月十五日辦
理公開發行,合併前實收資本額三億元。
2.契約相對人:南國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同業
4.契約起迄日期(或解除日期):92/06/30
5.主要內容(解除者不適用):合併解散
6.限制條款(解除者不適用):無
7.對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解除者不適用):節省成本及統一窗口負責
對外承攬客戶,提昇服務品質
8.具體目的(解除者不適用):促進合理化經營之效益,降低營運成本,
提昇服務品質。
9.其他應敘明事項:
一、依據證券交易法第三十六條第四項規定辦理。
二、高豐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高豐有線電視)前於民國九十
二年六月卅日上午召開股東常會,會中決議通過擬同時辦理與南國有
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國有線電視)之合併並解散,其中南國有
線電視為存續公司,高豐有線電視為消滅公司,合併後存續公司名稱
為南國有線電視為存續公司。
三、茲將合併重要內容及相關事項公告如次:
(一)、合併目的:促進合理化經營之效益,降低營運成本,提昇消
費者服務品質。
(二)、合併結算日為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並以現金流量
折現法作為計算換股比例之基準。
(三)、雙方合併後之換股比例為一二股高豐有線電視股份換取南國
有線電視一股(每股面額十元)。
(四)、其他相關事項:合併重要合約之詳細內容,除依法公告外,
另依公司法第三一七條及三一七條之一規定,將與股東開會通知一併
寄交各股東知悉。
四、前述內容業於民國九十三年三月一日經雙方公司股東會通過決議
修改合併結算日為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換股比例為六.五二
股高豐有線電視股份換取合併後南國有線電視一股及合併增資基準日
暫定為民國九十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五、特此公告。
台灣證期會今日表示,南國有線電視申報減資 1.5
億元,並辦理現金增資 1.5億元一案,因核有申報書件
應記載事項不充分情事,而予以停止申報生效,至於該
公司在12月28日提出補正並抄送相關單位,證期會將依
「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規定,自該日
起重新計算生效期間。
台灣證期會表示,南國有線電視申請辦理減資 1.5
億元後,再辦理現金增資 1.5億元案,因涉有資產不足
抵償負債情事,尚待公司說明,依「發行人募集與發行
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15條第1項第1款規定,自即日起
停止申報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