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新聞
半導體產業近年已成為全球鎂光燈焦點。美商應用材料集團副總裁暨台灣應用材料公司總裁余定陸認為,半導體產業同時面對挑戰與商機。他提到,產業正面臨5C挑戰包含複雜性(Complexity)、成本(Cost)、節奏(Cadence)、碳排放(Carbon Emission)、畢業生(College Graduates)人才緊張五大挑戰,只有解鎖這些挑戰才能釋放半導體產業2030年逾1兆美元產值商機,為了解鎖5C挑戰 ,碳排放與人才等議題更需要產業同心協力。
五大層面 維持創新步伐
余定陸說,摩爾定律帶動的製程升級時間愈來愈長,從過往兩年演變到到2.5至4年,而不僅如此,產業5C的挑戰 ,也讓業界思考未來的競爭環境將更複雜,以前單靠摩爾定律可以因應,如今在碳排放與人才不足等議題的情況下,需要產業同心因應變局,也需要更多供應商協力夥伴一同努力。
余定陸也說,看好台灣半導體產業可以掌握相關關鍵商機,應材會在台灣半導體產業背後扮演關鍵夥伴,並持續推展永續發展的核心承諾。應材其實比英特爾還早一年創立,公司歷史悠久並在半導體領域拿下多項第一,並將迎接未來AI物聯網帶來的半導體產業2030年逾1兆美元產值商機。
余定陸說,應材觀察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興起,晶片需求將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預計在2030年產值會突破1兆美元。但在滿足這些晶片需求的同時,晶片製造商也面臨維持創新步伐的重大挑戰。挑戰包含五大層面,首先是製造技術複雜性(Complexity)提高,製程步驟不斷增加。
其次是成本(Cost)提高,前五大晶片製造商、設備製造商每年研發總支出超過600億美元,這些支出需更具效益。第三是研發和生產的節奏(Cadence)變快,開發、商業化所需時間愈來愈長,必須加速才能因應市場所需。
產學接軌 促進科普教育
第四是碳排放(Carbon Emission),從14奈米到2奈米,每個技術節點的碳排放都會加倍成長,如果不採取因應措施,碳排到2030年以前將再增加四倍,兩倍來自產業的成長,另外兩倍來自製程複雜性。
第五是大學畢業生(College Graduates)人才緊張,目前接受培訓成為下一代創新者、技術人員和領袖的人才尚不足。產業需要100萬位新鮮人投入,比目前再增加50%。
為因應上述五大挑戰,應材已宣布投資數十億美元,成立「設備與製程創新暨商業化(Equipmen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EPIC)」中心(簡稱為EPIC中心),余定陸說,應材攜手晶片製造商、大學和生態系夥伴應對挑戰,以新模式打破傳統孤島,並把半導體產業現行協作過程由串行(serial)轉變為攜手並行(parallel),協助業界將創新技術從概念到商業化的所需時程減少30%,提高商業成功率以及研發投資回報。
此外,台灣應材自2013年起率先與大學合作開設學分課程,至今已助力逾5,000位學子更快接軌半導體與顯示器產業的先進技術。自2007年起,台灣應材也與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攜手推出「半導體零極限」常年特展,歷經四次大規模策展更新,2023年7月全新開啟「半導體未來館」展區,動員員工參與設計經典單晶圓多反應室半導體設備 Precision 5000的互動腳本,積極透過科技互動藝術,促進科普教育。
五大層面 維持創新步伐
余定陸說,摩爾定律帶動的製程升級時間愈來愈長,從過往兩年演變到到2.5至4年,而不僅如此,產業5C的挑戰 ,也讓業界思考未來的競爭環境將更複雜,以前單靠摩爾定律可以因應,如今在碳排放與人才不足等議題的情況下,需要產業同心因應變局,也需要更多供應商協力夥伴一同努力。
余定陸也說,看好台灣半導體產業可以掌握相關關鍵商機,應材會在台灣半導體產業背後扮演關鍵夥伴,並持續推展永續發展的核心承諾。應材其實比英特爾還早一年創立,公司歷史悠久並在半導體領域拿下多項第一,並將迎接未來AI物聯網帶來的半導體產業2030年逾1兆美元產值商機。
余定陸說,應材觀察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興起,晶片需求將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推動半導體產業成長,預計在2030年產值會突破1兆美元。但在滿足這些晶片需求的同時,晶片製造商也面臨維持創新步伐的重大挑戰。挑戰包含五大層面,首先是製造技術複雜性(Complexity)提高,製程步驟不斷增加。
其次是成本(Cost)提高,前五大晶片製造商、設備製造商每年研發總支出超過600億美元,這些支出需更具效益。第三是研發和生產的節奏(Cadence)變快,開發、商業化所需時間愈來愈長,必須加速才能因應市場所需。
產學接軌 促進科普教育
第四是碳排放(Carbon Emission),從14奈米到2奈米,每個技術節點的碳排放都會加倍成長,如果不採取因應措施,碳排到2030年以前將再增加四倍,兩倍來自產業的成長,另外兩倍來自製程複雜性。
第五是大學畢業生(College Graduates)人才緊張,目前接受培訓成為下一代創新者、技術人員和領袖的人才尚不足。產業需要100萬位新鮮人投入,比目前再增加50%。
為因應上述五大挑戰,應材已宣布投資數十億美元,成立「設備與製程創新暨商業化(Equipmen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EPIC)」中心(簡稱為EPIC中心),余定陸說,應材攜手晶片製造商、大學和生態系夥伴應對挑戰,以新模式打破傳統孤島,並把半導體產業現行協作過程由串行(serial)轉變為攜手並行(parallel),協助業界將創新技術從概念到商業化的所需時程減少30%,提高商業成功率以及研發投資回報。
此外,台灣應材自2013年起率先與大學合作開設學分課程,至今已助力逾5,000位學子更快接軌半導體與顯示器產業的先進技術。自2007年起,台灣應材也與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攜手推出「半導體零極限」常年特展,歷經四次大規模策展更新,2023年7月全新開啟「半導體未來館」展區,動員員工參與設計經典單晶圓多反應室半導體設備 Precision 5000的互動腳本,積極透過科技互動藝術,促進科普教育。
應用材料公司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旗下的研究機構微電子研究院(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IME),宣布在新加坡先進封裝卓 越中心展開另一階段的研發合作。 隨著摩爾定律放緩,晶片商與系統商正積極透過異質設計與先進封 裝解決方案,持續提升晶片的功率、效能、單位面積成本與上市時間 (PPACt)。異質整合容許不同技術和功能的晶片整合在一個封裝中 ,以縮小尺寸並提升設計和製造的靈活性。混合鍵合(Hybrid Bond ing)是一種新異質整合技術,能利用銅對銅接合方式,直接互連晶 片與晶圓,進而縮短電路距離並提高輸入/輸出(I/O)密度。這個 方法能提升功率效率與系統效能。 在新階段的研究合作中,應材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電子研究院將 致力在異質整合與先進封裝領域取得突破性發展,以加速邁入AI運算 時代,並帶動半導體創新。雙方簽署協議書,將目前的研發合作延長 5年,並增加2.1億美元的資金,用以升級與擴大新加坡先進封裝卓越 中心的規模,進而加速開發混合鍵合與其他新3D晶片整合技術的材料 、設備與製程解決方案。 應用材料公司資深副總裁暨半導體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帕布.若傑( Prabu Raja)博士表示,為了成為「PPACt推動公司」,在異質整合 與先進封裝取得突破是應材的重要策略,很高興能與新加坡科技研究 局微電子研究院延長合作,也期待協助半導體與運算產業加速發展混 合鍵合技術以及推動3D晶片整合技術的創新。 應用材料公司副總裁及東南亞區總裁陳凱彬表示:「今年是應用材 料在新加坡成立30周年,很感謝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電子研究院持續 給予支持,並與我們合作。透過合作,為新加坡的研究發展與製造業 生態系統創造龐大價值。目標持續培養當地人才與建設基礎設施,共 同因應全球科技的轉變。」
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發布獨特的電子束(eBeam)量測系統, 提供大量元件上、跨晶圓和穿透多層結構進行圖形量測與控制的新攻 略。應材指出,當今尖端的晶片需要嶄新的量測方法,已超越光學式 量測、採樣統計和單層製程控制的限制,新推出的PROVision 3E系統 提供對最先進晶片進行準確的圖形製作所需的數百萬個資料點,已有 30套系統獲晶圓代工廠及記憶體廠採用。
先進晶片是一層一層建構起來的,其過程中數十億個結構的每一個 都必須被完美地圖案化(patterned)和對準,才能製造出具有最佳 電性的電晶體和互連架構。但隨著業界普遍從簡單的2D設計轉向更進 階的多重成像和3D設計,如要完成晶片的每個關鍵層(critical la yer),實現最佳的晶片效能、功率、單位面積成本、上市時間(PP ACt),就需要突破的量測技術。
傳統圖形控制是利用光學疊對(overlay)量測機台來實現,這些 機台可以量測替代目標(proxy target)來協助裸晶(die)圖案對 準,在裸晶分割過程中,印在裸晶切割道上的替代目標會從晶圓上移 除。替代目標近似法,還包括在整個晶圓量測少量裸晶圖案的方式獲 取採樣統計。
然而,經過連續幾代的尺寸微縮、多重圖案化的廣泛採用、以及導 致層間失真(interlayer distortion)的3D設計引進後,傳統方法 會造成量測缺陷(即盲點),使工程師更難將預期圖案與晶片上的結 果作相互關聯。
新的電子束系統技術,可以高速穿透晶片多層結構並直接量測整個 晶圓半導體元件的結構,所以客戶開始採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圖形控 制攻略。應用材料最新的電子束量測創新技術PROVision 3E系統就是 針對這種新攻略特別設計。
應用材料影像與製程控制事業部副總裁暨總經理基思.威爾斯(K eith Wells)表示,PROVision 3E系統具備的解析度和速度,能夠超 越光學量測的盲點,並對整個晶圓和晶片的多層結構之間執行準確的 測量。同時晶片製造商還能藉此獲得必要的多維度資料,用以改善P PAC並加快新製程技術和晶片上市時間。
PROVision 3E系統具備的技術,能夠對當今最先進設計的晶片進行 圖形控制,包括3奈米晶圓代工邏輯晶片、環繞閘極(GAA)架構電晶 體和下一代DRAM和3D NAND。
先進晶片是一層一層建構起來的,其過程中數十億個結構的每一個 都必須被完美地圖案化(patterned)和對準,才能製造出具有最佳 電性的電晶體和互連架構。但隨著業界普遍從簡單的2D設計轉向更進 階的多重成像和3D設計,如要完成晶片的每個關鍵層(critical la yer),實現最佳的晶片效能、功率、單位面積成本、上市時間(PP ACt),就需要突破的量測技術。
傳統圖形控制是利用光學疊對(overlay)量測機台來實現,這些 機台可以量測替代目標(proxy target)來協助裸晶(die)圖案對 準,在裸晶分割過程中,印在裸晶切割道上的替代目標會從晶圓上移 除。替代目標近似法,還包括在整個晶圓量測少量裸晶圖案的方式獲 取採樣統計。
然而,經過連續幾代的尺寸微縮、多重圖案化的廣泛採用、以及導 致層間失真(interlayer distortion)的3D設計引進後,傳統方法 會造成量測缺陷(即盲點),使工程師更難將預期圖案與晶片上的結 果作相互關聯。
新的電子束系統技術,可以高速穿透晶片多層結構並直接量測整個 晶圓半導體元件的結構,所以客戶開始採用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圖形控 制攻略。應用材料最新的電子束量測創新技術PROVision 3E系統就是 針對這種新攻略特別設計。
應用材料影像與製程控制事業部副總裁暨總經理基思.威爾斯(K eith Wells)表示,PROVision 3E系統具備的解析度和速度,能夠超 越光學量測的盲點,並對整個晶圓和晶片的多層結構之間執行準確的 測量。同時晶片製造商還能藉此獲得必要的多維度資料,用以改善P PAC並加快新製程技術和晶片上市時間。
PROVision 3E系統具備的技術,能夠對當今最先進設計的晶片進行 圖形控制,包括3奈米晶圓代工邏輯晶片、環繞閘極(GAA)架構電晶 體和下一代DRAM和3D NAND。
摩爾定律發展面臨諸多經濟與技術瓶頸,使得半導體業者一方面必須在異質封裝領域尋找新出路,另則也須對製程控制、製程所使用的原物料品質作更嚴格把關以確保產品良率,這些趨勢都將使檢測與計量技術在半導體製造業扮演比過去更重要的角色。
工研院量測中心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邀集台積電、液化空氣集團(AirLiquide)、台灣應材(AppliedMaterials)、友達光電、康鈦(Camtek)、致茂電子、美商英特格(Entegris)、均豪、漢民、大銀微系統、兆晟奈米、德律科技、日商德山(Tokuyama)、欣興電子等企業及國家實驗研究院等學研單位共同成立檢測與計量委員會,要為半導體製造未來可能遭遇的挑戰尋求解答。
SEMI指出隨先進製程的線寬越來越細,任何原物料的瑕疵,例如晶圓不平整、晶圓上細微到肉眼看不見的裂痕,乃至製程所使用的化學品中包含的雜質都會大大影響晶片生產的良率。
避免上述因素成為半導體製造良率的隱形殺手,不管是原物料供應商或晶圓廠,在原料出廠或收貨進倉時,都必須導入更嚴格的檢測跟品管機制,預計全球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於2024年將成長至5.3億美元市值,此舉更突顯出檢測/計量技術是半導體智慧製造基石的地位,若沒有檢測/計量設備所收集到的資料,後續的良率分析、晶片失效分析(FA)、根因分析(RCA)等將無從進行,更別談導入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
隨異質整合趨勢的興起,檢測跟計量技術的重要性也正在快速提升,由於異質整合使用了線路密度直逼半導體水準的RDL層,使得RDL層的缺陷檢測也必須使用類似半導體前段製程用的光學檢測設備。
此外,由於異質整合在單一封裝體中整合了諸多晶片元件,使得封裝內部的結構複雜度暴增,如果只做傳統電性測試,一旦在這類晶片模組產生故障時很可能會找不到故障原因,讓封測業者(OSAT)難以對症下藥有效提高良率。
SEMI檢測與計量委員會將以打造全球性合作平台為宗旨,於9月18日至2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的SEMICONTaiwan國際半導體展期間規劃「半導體先進檢測與計量國際論壇」,讓與會者了解前瞻半導體檢測技術的突破與發展。
工研院量測中心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邀集台積電、液化空氣集團(AirLiquide)、台灣應材(AppliedMaterials)、友達光電、康鈦(Camtek)、致茂電子、美商英特格(Entegris)、均豪、漢民、大銀微系統、兆晟奈米、德律科技、日商德山(Tokuyama)、欣興電子等企業及國家實驗研究院等學研單位共同成立檢測與計量委員會,要為半導體製造未來可能遭遇的挑戰尋求解答。
SEMI指出隨先進製程的線寬越來越細,任何原物料的瑕疵,例如晶圓不平整、晶圓上細微到肉眼看不見的裂痕,乃至製程所使用的化學品中包含的雜質都會大大影響晶片生產的良率。
避免上述因素成為半導體製造良率的隱形殺手,不管是原物料供應商或晶圓廠,在原料出廠或收貨進倉時,都必須導入更嚴格的檢測跟品管機制,預計全球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於2024年將成長至5.3億美元市值,此舉更突顯出檢測/計量技術是半導體智慧製造基石的地位,若沒有檢測/計量設備所收集到的資料,後續的良率分析、晶片失效分析(FA)、根因分析(RCA)等將無從進行,更別談導入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
隨異質整合趨勢的興起,檢測跟計量技術的重要性也正在快速提升,由於異質整合使用了線路密度直逼半導體水準的RDL層,使得RDL層的缺陷檢測也必須使用類似半導體前段製程用的光學檢測設備。
此外,由於異質整合在單一封裝體中整合了諸多晶片元件,使得封裝內部的結構複雜度暴增,如果只做傳統電性測試,一旦在這類晶片模組產生故障時很可能會找不到故障原因,讓封測業者(OSAT)難以對症下藥有效提高良率。
SEMI檢測與計量委員會將以打造全球性合作平台為宗旨,於9月18日至2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的SEMICONTaiwan國際半導體展期間規劃「半導體先進檢測與計量國際論壇」,讓與會者了解前瞻半導體檢測技術的突破與發展。
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美商應用材料昨(18)日公布會計年度第2季財報,超出預期,主要是台積電(2330)等晶圓代工廠對28奈米需求大增,應材表示,2012 將是晶圓代工年,但太陽能及面板設備需求依舊疲軟。不過,應材也提醒晶圓代工廠需求已於上季觸頂,相關業者營運利多可能短暫出盡。
受到行動晶片需求旺盛加持,驅使台積電等應材客戶的晶片設備支出,較去年明顯增長,應材是全球第1大半導體前段設備供應商,晶圓代工廠占該公司新訂單比重已達72%,本季財測亮眼,主要是台積電等大廠紛紛投入28奈米製程,生產智慧手機晶片。
應材看好Ultrabook及Windows 8可望在2012年後期,帶動邏輯與記憶體支出增加。法人認為,電源管理IC廠立錡(6286)、觸控晶片廠義隆準備就緒。
應材的營收與獲利均達財測高點,映證台積電大幅調高資本支出。
受到行動晶片需求旺盛加持,驅使台積電等應材客戶的晶片設備支出,較去年明顯增長,應材是全球第1大半導體前段設備供應商,晶圓代工廠占該公司新訂單比重已達72%,本季財測亮眼,主要是台積電等大廠紛紛投入28奈米製程,生產智慧手機晶片。
應材看好Ultrabook及Windows 8可望在2012年後期,帶動邏輯與記憶體支出增加。法人認為,電源管理IC廠立錡(6286)、觸控晶片廠義隆準備就緒。
應材的營收與獲利均達財測高點,映證台積電大幅調高資本支出。
獨特的全方位服務管理,提供客戶高產能、高效能的解決方案,增進客戶全球市場競爭力。
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奈米製造技術領導廠。公司產品線寬廣,包括半導體製程設備及光罩製造設備、平面顯示器生產設備(FPD)及製程執行系統(MES)軟體等。近年更跨足太陽光電產業,提供製造太陽能電池、軟件電子與節能玻璃等生產設備。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成立於1989年,是應用材料在台子公司,總部設在新竹科學園區,並於南部科學園區設顯示器設備製造中心,同時在桃園設立亞洲唯一零件物流中心,林口及台中亦有服務據點,員工數達9百多人,是台灣第一大半導體設備與服務供應商。
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奈米製造技術領導廠。公司產品線寬廣,包括半導體製程設備及光罩製造設備、平面顯示器生產設備(FPD)及製程執行系統(MES)軟體等。近年更跨足太陽光電產業,提供製造太陽能電池、軟件電子與節能玻璃等生產設備。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成立於1989年,是應用材料在台子公司,總部設在新竹科學園區,並於南部科學園區設顯示器設備製造中心,同時在桃園設立亞洲唯一零件物流中心,林口及台中亦有服務據點,員工數達9百多人,是台灣第一大半導體設備與服務供應商。
拜半導體設備需求回溫之賜,半導體設備龍頭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2009會計年度第4季(2009年7月26日~2009年10月25日)營
運由虧轉盈,同時應材表示預期2010會計年度銷售額成長30%以
上!這是好消息無疑為半導體設備市場注入強心針,不過應材仍
將計劃裁員1500人持續撙節成本。由於晶圓代工台積電、聯電看
好2010年景氣前景,並加強力道投資12吋廠先進製程帶動下,導
導體設備業可望在2010年V型反彈。
應材在2010會計年度,預計將持續採取降低成本的動作,包括將
業務實力與事業群結合、整合製造與供應鏈,更接近客戶與供應
商,以及執行多種成本撙節方案,預計整個整組計畫約可節省4.5
億美元。
應材宣布,第4季銷售額為15.3億美元,一般公認會計準則(GAPP)
淨利1.38億美元,每股盈餘0.1美元,單季虧損盈;不過截至10月
25日為止,應材2009年財務銷售額50.1億美元,GAPP淨損3.05億
美元,每股淨損0.23美元。在非GAPP財報方面,第4季淨利為1.77
億美元,每股淨利0.13美元,2009年度淨利為3700萬美元,每股淨
利0.03美元。
應材董事長Mike Splinter表示,應材因為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及獲利
增加,伴隨各個事業群需求回春與財務改善,第4季表現亮眼。過
去這一年來,即使應材持續降低成本結構,但始終保持投資新事
業、推新產品,擴張新市場。例如最近於大陸西安投立全球最大
的非政府太陽能研究基地,過去3年內,應材的能源暨環保解決方
案事業群年營業額已成長到10億美元,預計在2010年度非GAPP財
報可達損益兩平或更佳。
不過應材在2010會計年度,預計將持續採取降低成本的動作,包
括將業務實力與事業群結合、整合製造與供應鏈,更接近客戶與
供應商,以及執行多種成本撙節方案,預計整個重組計畫約可節
省4.5億美元,同時全球將減少1300~1500員工幅度約10~12%。應
材之前在2009年已經完成前一波4.6億美元的成本節縮計畫。
由於應用材料預期,2010年銷售額可望成長30%以上,再度激勵
半導體景氣看法。設備業者表示,由於台積電第2度提高2009年資
本支出至27億美元,聯電則約5億美元,下單部分則可望更多,而
2009年台積電與聯電都將快速擴充45/40奈米先進製程產能與投資
,半導體設備業者將久旱逢甘霖,可望從2009年谷底V型反彈爬升
。
Materials)2009會計年度第4季(2009年7月26日~2009年10月25日)營
運由虧轉盈,同時應材表示預期2010會計年度銷售額成長30%以
上!這是好消息無疑為半導體設備市場注入強心針,不過應材仍
將計劃裁員1500人持續撙節成本。由於晶圓代工台積電、聯電看
好2010年景氣前景,並加強力道投資12吋廠先進製程帶動下,導
導體設備業可望在2010年V型反彈。
應材在2010會計年度,預計將持續採取降低成本的動作,包括將
業務實力與事業群結合、整合製造與供應鏈,更接近客戶與供應
商,以及執行多種成本撙節方案,預計整個整組計畫約可節省4.5
億美元。
應材宣布,第4季銷售額為15.3億美元,一般公認會計準則(GAPP)
淨利1.38億美元,每股盈餘0.1美元,單季虧損盈;不過截至10月
25日為止,應材2009年財務銷售額50.1億美元,GAPP淨損3.05億
美元,每股淨損0.23美元。在非GAPP財報方面,第4季淨利為1.77
億美元,每股淨利0.13美元,2009年度淨利為3700萬美元,每股淨
利0.03美元。
應材董事長Mike Splinter表示,應材因為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及獲利
增加,伴隨各個事業群需求回春與財務改善,第4季表現亮眼。過
去這一年來,即使應材持續降低成本結構,但始終保持投資新事
業、推新產品,擴張新市場。例如最近於大陸西安投立全球最大
的非政府太陽能研究基地,過去3年內,應材的能源暨環保解決方
案事業群年營業額已成長到10億美元,預計在2010年度非GAPP財
報可達損益兩平或更佳。
不過應材在2010會計年度,預計將持續採取降低成本的動作,包
括將業務實力與事業群結合、整合製造與供應鏈,更接近客戶與
供應商,以及執行多種成本撙節方案,預計整個重組計畫約可節
省4.5億美元,同時全球將減少1300~1500員工幅度約10~12%。應
材之前在2009年已經完成前一波4.6億美元的成本節縮計畫。
由於應用材料預期,2010年銷售額可望成長30%以上,再度激勵
半導體景氣看法。設備業者表示,由於台積電第2度提高2009年資
本支出至27億美元,聯電則約5億美元,下單部分則可望更多,而
2009年台積電與聯電都將快速擴充45/40奈米先進製程產能與投資
,半導體設備業者將久旱逢甘霖,可望從2009年谷底V型反彈爬升
。
晶片設備製造大廠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11日公布最新財
報,8至10月的會計年度第四季淨利雖較一年前減少40%,但為一
年來首見獲利。該公司並表示,為因應業務下滑,將裁員1,300到
1,500人。
應用材料表示,此次裁員的規模占公司全球人力的10%至12%,將
在未來18個月內逐步實施,這是該公司每年節省4.5億美元(台幣
145億元)整頓計畫的一部分。應用材料預期,由於需求恐怕無法
迅速回升至金融海嘯前水準,將力行刪減支出。該公司在至10月
25日止的上會計年度,還計劃減少4.6億美元的成本。
應用材料第四季獲利1.379億美元,相當於每股10美分,優於分析
師預測的3美分,但表現不如去年同期的獲利2.311億美元,或每
股17美分。這也是應材一年來首見獲利,前三季均呈現虧損。該
公司第四季營收為15.3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13.2億美元,但
較去年同季的20.4 億美元大減25%。
應用材料在第四季的營業利益全盤下降,在營收和新訂單方面,
除了顯示器以外也全面下滑。然而與第三季相比,整體表現已大
有改善。
應材在上會計年度虧損3.053億美元(每股23美分),遠不如前年
度的淨利9.607億美元(每股70美分);全年營收則為50.1億美元
,較去年的81.3億美元大減38%。該公司預估,本會計年度營收可
望成長30%至約65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62億美元。
Stifel Nicolaus公司分析師派翠克.何(Patrick Ho)表示:「晶片
製造商歷經一場汰弱留強後,業者的支出漸趨理性。儘管晶片製
造業可望復甦,但能否回到兩年前水準仍是未知數。」
應用材料執行長史普林特(Michael Splinter)近來積極減少對晶片
設備產業的依賴,轉而發展半導體和大型平板顯示設備部門,作
為生產太陽能板之用。
報,8至10月的會計年度第四季淨利雖較一年前減少40%,但為一
年來首見獲利。該公司並表示,為因應業務下滑,將裁員1,300到
1,500人。
應用材料表示,此次裁員的規模占公司全球人力的10%至12%,將
在未來18個月內逐步實施,這是該公司每年節省4.5億美元(台幣
145億元)整頓計畫的一部分。應用材料預期,由於需求恐怕無法
迅速回升至金融海嘯前水準,將力行刪減支出。該公司在至10月
25日止的上會計年度,還計劃減少4.6億美元的成本。
應用材料第四季獲利1.379億美元,相當於每股10美分,優於分析
師預測的3美分,但表現不如去年同期的獲利2.311億美元,或每
股17美分。這也是應材一年來首見獲利,前三季均呈現虧損。該
公司第四季營收為15.3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13.2億美元,但
較去年同季的20.4 億美元大減25%。
應用材料在第四季的營業利益全盤下降,在營收和新訂單方面,
除了顯示器以外也全面下滑。然而與第三季相比,整體表現已大
有改善。
應材在上會計年度虧損3.053億美元(每股23美分),遠不如前年
度的淨利9.607億美元(每股70美分);全年營收則為50.1億美元
,較去年的81.3億美元大減38%。該公司預估,本會計年度營收可
望成長30%至約65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62億美元。
Stifel Nicolaus公司分析師派翠克.何(Patrick Ho)表示:「晶片
製造商歷經一場汰弱留強後,業者的支出漸趨理性。儘管晶片製
造業可望復甦,但能否回到兩年前水準仍是未知數。」
應用材料執行長史普林特(Michael Splinter)近來積極減少對晶片
設備產業的依賴,轉而發展半導體和大型平板顯示設備部門,作
為生產太陽能板之用。
半導體及面板設備大廠應用材料總裁麥可史賓林特(Mike
Splinter)在昨(12)日法說會中表示,晶圓代工廠及記憶體廠因
產能吃緊,開始提高資本支出,半導體設備市場觸底後反轉向上
開始復甦,LCD面板及太陽能電池等市場需求也已止跌回穩,十
分看好明年資本支出市場,設備需求也已明顯回溫。
不過,他也宣佈要進行組織重整,全球將裁員10%至12%,
受影響員工數達1,300至1,500人。
應材2009年會計年度第四季(8至10月)營收達15.3億美元,
較上季大增35%,單季由虧轉盈獲利1.38億美元,終止應材 2003
年來連續三季度出現虧損的惡夢。應材當季新接訂單(new order
)達14.7億美元,較上季大幅增加37%,但已接訂單尚未出貨訂
單(backlog)金額續降7%至27.3億美元。以歷史經驗來看,新訂
單持續上升、未出貨訂單下降,通常代表景氣已經觸底並開始復
甦。
在應材新接訂單,半導體設備訂單繼上季大增109%後,本季
再增16%至6.29億美元,成長動力集中在晶圓代工廠,半導體市
場景氣復甦已經確立;面板設備因台日韓等地面板廠8.5代線投資
啟動,新單規模回升58%至1.51億美元;至於太陽能設備受到大陸
SunFab計劃帶動,季增 164%至3.57億美元,未來中國將成為全球
最主要太陽能生產基地。
麥可史賓林特表示,科技產品需求已由谷底回升,半導體晶
圓廠的產能利用率均回覆到高水準,晶圓代工廠及記憶體廠的產
能更逼近滿載,所以半導體設備資本支出,將帶動今明兩年的全
球晶圓廠設備支出。他預估,2009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規模將
再調升至120至130億美元,明年則上看180至 200億美元。
Splinter)在昨(12)日法說會中表示,晶圓代工廠及記憶體廠因
產能吃緊,開始提高資本支出,半導體設備市場觸底後反轉向上
開始復甦,LCD面板及太陽能電池等市場需求也已止跌回穩,十
分看好明年資本支出市場,設備需求也已明顯回溫。
不過,他也宣佈要進行組織重整,全球將裁員10%至12%,
受影響員工數達1,300至1,500人。
應材2009年會計年度第四季(8至10月)營收達15.3億美元,
較上季大增35%,單季由虧轉盈獲利1.38億美元,終止應材 2003
年來連續三季度出現虧損的惡夢。應材當季新接訂單(new order
)達14.7億美元,較上季大幅增加37%,但已接訂單尚未出貨訂
單(backlog)金額續降7%至27.3億美元。以歷史經驗來看,新訂
單持續上升、未出貨訂單下降,通常代表景氣已經觸底並開始復
甦。
在應材新接訂單,半導體設備訂單繼上季大增109%後,本季
再增16%至6.29億美元,成長動力集中在晶圓代工廠,半導體市
場景氣復甦已經確立;面板設備因台日韓等地面板廠8.5代線投資
啟動,新單規模回升58%至1.51億美元;至於太陽能設備受到大陸
SunFab計劃帶動,季增 164%至3.57億美元,未來中國將成為全球
最主要太陽能生產基地。
麥可史賓林特表示,科技產品需求已由谷底回升,半導體晶
圓廠的產能利用率均回覆到高水準,晶圓代工廠及記憶體廠的產
能更逼近滿載,所以半導體設備資本支出,將帶動今明兩年的全
球晶圓廠設備支出。他預估,2009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規模將
再調升至120至130億美元,明年則上看180至 200億美元。
應用材料公司宣佈,其雙層網印(double printing)技術已通過茂迪公
司的Applied Baccini 後端生產線廠房內驗證,應用材料最近在
Baccini系統上新推出的Esatto技術,將運用在茂迪新的矽晶圓太陽
能電池設計。
茂迪光電事業部總經理張國恩表示,成功採用Baccini系統製造生
產太陽能電池五年,最近安裝Baccini的新技術(Esatto)用來製造新
的雙層網印電池構造,也有卓越成果。
應用材料副總裁暨Baccini公司電池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大衛•史柏
堤(Davide Spotti)表示,與茂迪攜手合作,並在其技術藍圖上更加
優化太陽能電池的架構。應材的Esatto新技術是特別為多層網印應
用所設計,結合多種專屬的軟硬體創新,包括定位所需的高解析
度影像、網版對位校正及先進製程控制的整合。
Baccini系統的解決方案運用Esatto新技術平台,提供獨特的技術能
力,協助茂迪及其他客戶提高Baccini生產線的規格,能快速將先
進電池設計轉換到全規模量產,並為市場所接受。
應用材料是全球前500大公司之一,是奈米技術解決方案的全球領
導廠商,產品寬廣,包括製造半導體晶片、平面顯示、太陽光電
、軟性電子產品與節能玻璃的各項創新性設備、服務及軟體,成
功運用奈米製造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在台子公司台灣應用材料
,1989 年在台成立後,引進技術領先的高生產力設備,為半導體
業界及太陽能產業提供最具系統化、整合性、高效率的服務。台
灣應用材料 www.appliedmaterials.com。
司的Applied Baccini 後端生產線廠房內驗證,應用材料最近在
Baccini系統上新推出的Esatto技術,將運用在茂迪新的矽晶圓太陽
能電池設計。
茂迪光電事業部總經理張國恩表示,成功採用Baccini系統製造生
產太陽能電池五年,最近安裝Baccini的新技術(Esatto)用來製造新
的雙層網印電池構造,也有卓越成果。
應用材料副總裁暨Baccini公司電池系統事業群總經理大衛•史柏
堤(Davide Spotti)表示,與茂迪攜手合作,並在其技術藍圖上更加
優化太陽能電池的架構。應材的Esatto新技術是特別為多層網印應
用所設計,結合多種專屬的軟硬體創新,包括定位所需的高解析
度影像、網版對位校正及先進製程控制的整合。
Baccini系統的解決方案運用Esatto新技術平台,提供獨特的技術能
力,協助茂迪及其他客戶提高Baccini生產線的規格,能快速將先
進電池設計轉換到全規模量產,並為市場所接受。
應用材料是全球前500大公司之一,是奈米技術解決方案的全球領
導廠商,產品寬廣,包括製造半導體晶片、平面顯示、太陽光電
、軟性電子產品與節能玻璃的各項創新性設備、服務及軟體,成
功運用奈米製造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在台子公司台灣應用材料
,1989 年在台成立後,引進技術領先的高生產力設備,為半導體
業界及太陽能產業提供最具系統化、整合性、高效率的服務。台
灣應用材料 www.appliedmaterials.com。
鴻海為了力抗金融海嘯的衝擊,今年動作頻頻,除了大力跨
入中國內需市場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多次表示,內部正評估投
入太陽能電池的可能性。根據瞭解,鴻海旗下的沛鑫半導體已經
把過去公司在半導體設備製造方面的經驗、移轉至跨足太陽能設
備製造,目前並已經開始小量出貨。
郭台銘在今年股東會中首度宣示,公司內部已經有團隊評估
鴻海跨入太陽能的做法,鴻海會在適當時候跨入,一般認為,鴻
海集團旗下又以面板廠群創與LED廠沛鑫等公司因為技術相近,
是最適合作為跨入太陽能的兩家公司。
沛鑫以半導體起家,主要業務就是製造半導體相關設備為主
,加上,一直以來就與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公司關係良
好,之後基於集團發展需要、而全力轉進LED路燈的製造業務。
由於太陽能電池市場持續成長,許多製程也與半導體相近,
所以應用材料公司近年在太陽能電池設備業務上也大有斬獲,因
緣際會之下,沛鑫也因此順勢打入應用材料的太陽能設備供應鏈
,並成為鴻海家族中,最早在太陽能市場發光的公司。
日前,沛鑫半導體正式更名為沛鑫能源科技,因此被外界解
讀,可能負責鴻海在太陽能布局上的前鋒部隊,並且據了解,沛
鑫已與應用材料、東元等廠商配合,著手生產相關設備,另外還
打入大陸太陽能上游市場,接獲設備訂單。
據了解,未來鴻海在太陽能領域的布局,還有可能延伸至跨
入系統產品,因此也將建構從設備到產品的垂直整合版圖,內部
透露,郭台銘對此布局相當重視,將常與相關部門、公司開會。
而在LED方面,沛鑫與集團的天鈺與先進光電合作進軍LED照
明應用,其中沛鑫以發展照明產品應用端為主,天鈺則支援LED
驅動程式、先進光電負責LED封裝。
入中國內需市場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多次表示,內部正評估投
入太陽能電池的可能性。根據瞭解,鴻海旗下的沛鑫半導體已經
把過去公司在半導體設備製造方面的經驗、移轉至跨足太陽能設
備製造,目前並已經開始小量出貨。
郭台銘在今年股東會中首度宣示,公司內部已經有團隊評估
鴻海跨入太陽能的做法,鴻海會在適當時候跨入,一般認為,鴻
海集團旗下又以面板廠群創與LED廠沛鑫等公司因為技術相近,
是最適合作為跨入太陽能的兩家公司。
沛鑫以半導體起家,主要業務就是製造半導體相關設備為主
,加上,一直以來就與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公司關係良
好,之後基於集團發展需要、而全力轉進LED路燈的製造業務。
由於太陽能電池市場持續成長,許多製程也與半導體相近,
所以應用材料公司近年在太陽能電池設備業務上也大有斬獲,因
緣際會之下,沛鑫也因此順勢打入應用材料的太陽能設備供應鏈
,並成為鴻海家族中,最早在太陽能市場發光的公司。
日前,沛鑫半導體正式更名為沛鑫能源科技,因此被外界解
讀,可能負責鴻海在太陽能布局上的前鋒部隊,並且據了解,沛
鑫已與應用材料、東元等廠商配合,著手生產相關設備,另外還
打入大陸太陽能上游市場,接獲設備訂單。
據了解,未來鴻海在太陽能領域的布局,還有可能延伸至跨
入系統產品,因此也將建構從設備到產品的垂直整合版圖,內部
透露,郭台銘對此布局相當重視,將常與相關部門、公司開會。
而在LED方面,沛鑫與集團的天鈺與先進光電合作進軍LED照
明應用,其中沛鑫以發展照明產品應用端為主,天鈺則支援LED
驅動程式、先進光電負責LED封裝。
應用材料公司成立台灣第一家從事大尺寸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製
造的服務團隊,22日舉行觀音辦公室啟用典禮,這也是該公司立
足半導體製造設備領導廠商後,跨足太陽能相關設備,深耕台灣
太陽能產業、提供在地服務。
應用材料企業副總裁余定陸指出,應用材料2006年開始從事太陽
能設備發展,可同時提供多晶矽及薄膜太陽能解決方案,尤其是
以支援一千百萬瓦數級(gigawatt)的生產線為主,以降低每瓦成本
,讓太陽能發電更具經濟效益、成為隨處可見的潔淨能源為策略
。
該公司太陽能事業群台灣暨中國區總經理單伶寶表示,為協助台
灣太陽能客戶向前大步邁進,設立觀音服務據點,以專業的工程
與客戶服務團隊,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援和服務。觀音辦公室主要
是就近服務綠能科技,發展台灣第一條8.5代的薄膜太陽能生產線
。
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前500大公司之一,也是奈米技術解決方案的
全球領導者,產品包括製造半導體晶片、平面顯示、太陽光電、
軟性電子產品與節能玻璃的各項創新性設備、服務及軟體產品,
運用奈米製造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在台子公司台灣應用材料
1989年成立,引進技術領先的高生產力設備,為半導體業界提供
最具系統化、整合性、高效率的服務。為提升IC產業營運績效、
降低成本、增進競爭力,能與客戶共同發展130、90、65至45奈米
或更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
造的服務團隊,22日舉行觀音辦公室啟用典禮,這也是該公司立
足半導體製造設備領導廠商後,跨足太陽能相關設備,深耕台灣
太陽能產業、提供在地服務。
應用材料企業副總裁余定陸指出,應用材料2006年開始從事太陽
能設備發展,可同時提供多晶矽及薄膜太陽能解決方案,尤其是
以支援一千百萬瓦數級(gigawatt)的生產線為主,以降低每瓦成本
,讓太陽能發電更具經濟效益、成為隨處可見的潔淨能源為策略
。
該公司太陽能事業群台灣暨中國區總經理單伶寶表示,為協助台
灣太陽能客戶向前大步邁進,設立觀音服務據點,以專業的工程
與客戶服務團隊,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援和服務。觀音辦公室主要
是就近服務綠能科技,發展台灣第一條8.5代的薄膜太陽能生產線
。
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前500大公司之一,也是奈米技術解決方案的
全球領導者,產品包括製造半導體晶片、平面顯示、太陽光電、
軟性電子產品與節能玻璃的各項創新性設備、服務及軟體產品,
運用奈米製造技術改善人們的生活。在台子公司台灣應用材料
1989年成立,引進技術領先的高生產力設備,為半導體業界提供
最具系統化、整合性、高效率的服務。為提升IC產業營運績效、
降低成本、增進競爭力,能與客戶共同發展130、90、65至45奈米
或更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31日在台南科學園區進行南科行
政大樓上樑暨製造中心動土典禮,由應用材料全球集團
副總裁暨台灣應用材料總經理吳子倩主持,邀請包括南
科籌備處主任戴謙、經濟部工業局一組組長歐嘉瑞,以
及當地半導體製造及精密機械業者等多人共同與會,場
面隆重熱烈。
台灣應用材料表示,為落實發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
承諾,應材公司計劃投資新台幣 5億元於台南科學園區
設立新廠。新建廠房已於1999年 5月正式開工動土,預
計於公元2008年完成 4個階段的建設工程,目前廠房正
進行第 1期工程之建設。
31日舉行上樑典禮的行政大樓,預計於今年10月前
完成機電及裝修工程,並正式開幕啟用。製造中心為一
兩層樓建築物,共計600坪包含200坪無塵室生產線,以
提供半導體設備關鍵性零組件之生產及設備之擴充,目
前已完成設計工作,動土儀式後開始建廠,預計於年底
完成,開始啟用。
應用材料全球集團副總裁暨台灣應用材料總經理吳
子倩表示,在過去兩年中,已有眾家廠商的陸續進駐,
整體台南科學園區的發展已然成形。台灣應用材料在南
科將陸續實踐其投資計劃,以建設一完整的半導體技術
服務中心,成為業者技術交流、研
政大樓上樑暨製造中心動土典禮,由應用材料全球集團
副總裁暨台灣應用材料總經理吳子倩主持,邀請包括南
科籌備處主任戴謙、經濟部工業局一組組長歐嘉瑞,以
及當地半導體製造及精密機械業者等多人共同與會,場
面隆重熱烈。
台灣應用材料表示,為落實發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
承諾,應材公司計劃投資新台幣 5億元於台南科學園區
設立新廠。新建廠房已於1999年 5月正式開工動土,預
計於公元2008年完成 4個階段的建設工程,目前廠房正
進行第 1期工程之建設。
31日舉行上樑典禮的行政大樓,預計於今年10月前
完成機電及裝修工程,並正式開幕啟用。製造中心為一
兩層樓建築物,共計600坪包含200坪無塵室生產線,以
提供半導體設備關鍵性零組件之生產及設備之擴充,目
前已完成設計工作,動土儀式後開始建廠,預計於年底
完成,開始啟用。
應用材料全球集團副總裁暨台灣應用材料總經理吳
子倩表示,在過去兩年中,已有眾家廠商的陸續進駐,
整體台南科學園區的發展已然成形。台灣應用材料在南
科將陸續實踐其投資計劃,以建設一完整的半導體技術
服務中心,成為業者技術交流、研
為協助南亞二廠進行廠能的擴充,台灣應用材料公
司於林口南亞二廠附近設立新的服務據點,並成立一支
堅強的技術服務團隊,全力支援南亞二廠進行量產。該
辦公室於24日開幕,象徵南亞科技及台灣應用材料的合
作關係更上層樓。
應用材料全球集團副總裁暨台灣應用材料總經理吳
子倩表示,南亞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並持續開發先進
的製程,在台灣半導體製造業扮演愈來愈重要重要的角
色。應材公司樂見南亞的成長榮景,此次台灣應用材料
在林口成立辦公室,是應材對南亞科技的服務承諾,希
望雙方在未來能建立更長期、更堅強的伙伴關係。
南亞科技總經理莊炎山表示,台灣應用材料所提供
的全方位服務讓南亞印象深刻。此次台灣應用材料特別
於林口設立辦公室,並成立一組南亞專屬服務團隊,讓
南亞科技雖然不在園區設廠,也能獲得同樣即時、世界
一流品質的服務,相信雙方在未來會有更長遠的合作關
係。
南亞二廠位於林口華亞工業園區,今年 2月成立試
產線,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基於其試產階段
與應用材料的愉快合作經驗,南亞二廠日前向應用材料
訂購了包括PVD, DCVD, RTP, HTF, Etch,以及CD-SEM等
設備。此批機台小
司於林口南亞二廠附近設立新的服務據點,並成立一支
堅強的技術服務團隊,全力支援南亞二廠進行量產。該
辦公室於24日開幕,象徵南亞科技及台灣應用材料的合
作關係更上層樓。
應用材料全球集團副總裁暨台灣應用材料總經理吳
子倩表示,南亞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並持續開發先進
的製程,在台灣半導體製造業扮演愈來愈重要重要的角
色。應材公司樂見南亞的成長榮景,此次台灣應用材料
在林口成立辦公室,是應材對南亞科技的服務承諾,希
望雙方在未來能建立更長期、更堅強的伙伴關係。
南亞科技總經理莊炎山表示,台灣應用材料所提供
的全方位服務讓南亞印象深刻。此次台灣應用材料特別
於林口設立辦公室,並成立一組南亞專屬服務團隊,讓
南亞科技雖然不在園區設廠,也能獲得同樣即時、世界
一流品質的服務,相信雙方在未來會有更長遠的合作關
係。
南亞二廠位於林口華亞工業園區,今年 2月成立試
產線,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基於其試產階段
與應用材料的愉快合作經驗,南亞二廠日前向應用材料
訂購了包括PVD, DCVD, RTP, HTF, Etch,以及CD-SEM等
設備。此批機台小
台灣應用材料今天上午宣布與公準精密、昂承、崇
越石晶、長興化工及榮眾科技等 5家台灣廠商,簽署半
導體製程設備及關鍵零組件供應鏈策略聯盟。
越石晶、長興化工及榮眾科技等 5家台灣廠商,簽署半
導體製程設備及關鍵零組件供應鏈策略聯盟。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