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控股(公)公司新聞
有好的Slogan點子,千萬不要浪費!臺灣金控宣布,即日起至7月 14日舉辦「臺灣金彩.創意金讚」Slogan徵選活動,冠軍可獲得獎金 2萬元及The New iPad 1台。
臺灣金控指出,參加者有機會透過網路票選和轉寄分享活動,參加黃金抽獎。
臺灣金控指出,該金控為臺灣唯一的國營金控公司,母公司旗下設有銀行、人壽及證券等3家子公司,核心子公司為臺灣銀行,是穩定金融市場關鍵力量;子公司臺銀人壽銷售國營壽險保單,是國人偏好的保單組合;臺銀證券公司推出融資利率,向為業界指標。
臺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表示,該集團一直以來秉持穩健經營理念,長期深耕金融市場,創造國內領導品牌地位,財務實力及信評等級居業界之冠。此次舉辦Slogan徵選活動,是希望聆聽各界對臺灣金控看法,並期待腦力激盪的創意標語,不論是中文或英文,都能為臺灣金控集團注入一句朗朗上口的Slogan。
臺灣金控指出,參加者有機會透過網路票選和轉寄分享活動,參加黃金抽獎。
臺灣金控指出,該金控為臺灣唯一的國營金控公司,母公司旗下設有銀行、人壽及證券等3家子公司,核心子公司為臺灣銀行,是穩定金融市場關鍵力量;子公司臺銀人壽銷售國營壽險保單,是國人偏好的保單組合;臺銀證券公司推出融資利率,向為業界指標。
臺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表示,該集團一直以來秉持穩健經營理念,長期深耕金融市場,創造國內領導品牌地位,財務實力及信評等級居業界之冠。此次舉辦Slogan徵選活動,是希望聆聽各界對臺灣金控看法,並期待腦力激盪的創意標語,不論是中文或英文,都能為臺灣金控集團注入一句朗朗上口的Slogan。
金控公司年報在股東會全都露,其中8大公股行庫董事長、總經理薪酬最高者是兆豐金控董事長蔡友才,介於1,000∼1,500萬元,其他公股行庫董總薪則多在500∼1,000萬元,金融業者指出,相較民營金融業,公股金控董總薪水偏低。
惠譽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指出,公股行庫董總薪水絕對不是肥貓,與其他國家的水準相比更偏低,但公股銀行多數資本水準低於台灣整體銀行業平均,且獲利能力偏弱,建議公股可重新建立績效指標及獎酬制度。
依各銀行股東會提供的年報,彰銀總經理林維樑因去年因屆齡退休,後來通過續任一年,因此包含在彰銀服務近40年的退休金,全年領取1,500∼3,000萬元,屬於公股去年薪水最高的特例。
以整體金控業來看,台灣金董事長張秀蓮、總經理張明道、土銀總經理蘇樂明、台灣企銀總經理廖燦昌,薪水都介於200∼500萬元,大部分公股董總平均年薪則在500∼1,000萬元;遠低於部分民營金控董、總年薪級距3,000∼5,000萬元的水準。
公股行庫人資主管分析,公股董事長月薪上限為32.4萬元、總經理則是31.8萬元,即使加上獎金和轉投資事業兼職,薪資加總之後,年薪大致就是500∼1,000萬元,實在不太可能高到哪裡去。
但公股行庫董事長、總經理兼負政策任務及維護股東權益,平衡大股東財政部及其他民股股東、外資股東,還要帶領團隊向前衝,公股主管指出,年薪多數低於千萬元,可顯示公股董總是錢少 、事多、責任重的職位。
惠譽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指出,公股行庫董總薪水絕對不是肥貓,與其他國家的水準相比更偏低,但公股銀行多數資本水準低於台灣整體銀行業平均,且獲利能力偏弱,建議公股可重新建立績效指標及獎酬制度。
依各銀行股東會提供的年報,彰銀總經理林維樑因去年因屆齡退休,後來通過續任一年,因此包含在彰銀服務近40年的退休金,全年領取1,500∼3,000萬元,屬於公股去年薪水最高的特例。
以整體金控業來看,台灣金董事長張秀蓮、總經理張明道、土銀總經理蘇樂明、台灣企銀總經理廖燦昌,薪水都介於200∼500萬元,大部分公股董總平均年薪則在500∼1,000萬元;遠低於部分民營金控董、總年薪級距3,000∼5,000萬元的水準。
公股行庫人資主管分析,公股董事長月薪上限為32.4萬元、總經理則是31.8萬元,即使加上獎金和轉投資事業兼職,薪資加總之後,年薪大致就是500∼1,000萬元,實在不太可能高到哪裡去。
但公股行庫董事長、總經理兼負政策任務及維護股東權益,平衡大股東財政部及其他民股股東、外資股東,還要帶領團隊向前衝,公股主管指出,年薪多數低於千萬元,可顯示公股董總是錢少 、事多、責任重的職位。
金控大股東日益多元化,據各金控股東會提供的年報,除國有的台灣金控,國內15家上市櫃金控前10大股東,包括來自挪威、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美國、日本、英國、香港、科威特的政府資金、指數基金,加上合庫金今年現增可能引進法國巴黎銀行集團,金控外資股東有如新八國聯軍。
金控主管指出,加上兩岸已開放相互參股,今年已舉辦股東會的金控中,包括國泰、富邦和永豐金更通過最高合計1,100億元的籌資額度,不排除未來引進陸銀參股,台灣金控業外資股東勢必將愈來愈多元化。
以上周五收盤價計算,各金控前10大股東中的外資股東,合計持有市值已達815.02億元,法人表示,隨台灣金融業前進大陸,未來可望吸引更多看好兩岸開放的退撫基金、主權基金和股票指數型基金來台投資金融股。
其中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勢力最可觀,一舉進入國泰金控、開發金控、玉山金控、第一金控、新光金控、合庫金控、中信金控等7家金控的前10大股東。
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英文名稱為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 Stock Index Fund,是被動型指數基金,追蹤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到5月底的規模是598億美元,約新台幣1.79兆元。
金控主管指出,加上兩岸已開放相互參股,今年已舉辦股東會的金控中,包括國泰、富邦和永豐金更通過最高合計1,100億元的籌資額度,不排除未來引進陸銀參股,台灣金控業外資股東勢必將愈來愈多元化。
以上周五收盤價計算,各金控前10大股東中的外資股東,合計持有市值已達815.02億元,法人表示,隨台灣金融業前進大陸,未來可望吸引更多看好兩岸開放的退撫基金、主權基金和股票指數型基金來台投資金融股。
其中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勢力最可觀,一舉進入國泰金控、開發金控、玉山金控、第一金控、新光金控、合庫金控、中信金控等7家金控的前10大股東。
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英文名稱為Vanguard Emerging Markets Stock Index Fund,是被動型指數基金,追蹤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指數),到5月底的規模是598億美元,約新台幣1.79兆元。
歡度母親節,及分享臺灣銀行成立66周年喜悅,臺灣金控集團5月12日精心策劃「臺灣金美.愛不止息」嘉年華會,邀請民眾一起體驗融合流行音樂、傳統藝術與多元表演的文化饗宴,現場並鼓勵民眾踴躍捐血、樂損發票做公益,集結愛心與熱情,發揮讓愛綿延永不止息的精神。
響應財政部公益行銷政策,臺灣金控集團結合旗下臺灣銀行、臺銀人壽及臺銀證券3家子公司,以集團公益資源與力量,在愛心、公益與歡樂的活動主軸下,在上午10至17時舉行捐血,14至17時30分舉辦園游會及舞台表演,會場臺北市花博公園圓山區入口、長廊廣場,吸引民眾湧入,而慶祝臺銀66週年,捐血活動擴大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舉辦,台北一地當天就募得270餘袋熱血。
下午表演活動,人潮更多,舞台節目由寇乃馨主持,有融入臺灣金融集團特色的小蝦模仿秀,乃倪安東、徐佳瑩、朱俐靜、張心傑等知名歌手熱情開唱。
民眾透過捐贈發票,也可參加在會場攤位的各式有趣遊戲,並有機會換到大獎項有摩托車、平板電腦、吸應器、類單眼相機、智慧型手機、5公克黃金條塊、數位相機、折疊腳踏車、全自動豆漿機等,都一一送出給捐贈發票的民眾。
活動高潮是將當天募得的發票,全數捐贈給台灣肯納自閉症基金會,幫助弱勢,臺灣金控集團同仁事前就先收集了8萬7,653張發票,與當天民眾捐助發票共達14萬張。臺灣金控集團運用串連開心的活動,邀請民眾捐發票、做公益,一起化小愛成大愛,展現對台灣的情感與熱愛。
響應財政部公益行銷政策,臺灣金控集團結合旗下臺灣銀行、臺銀人壽及臺銀證券3家子公司,以集團公益資源與力量,在愛心、公益與歡樂的活動主軸下,在上午10至17時舉行捐血,14至17時30分舉辦園游會及舞台表演,會場臺北市花博公園圓山區入口、長廊廣場,吸引民眾湧入,而慶祝臺銀66週年,捐血活動擴大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舉辦,台北一地當天就募得270餘袋熱血。
下午表演活動,人潮更多,舞台節目由寇乃馨主持,有融入臺灣金融集團特色的小蝦模仿秀,乃倪安東、徐佳瑩、朱俐靜、張心傑等知名歌手熱情開唱。
民眾透過捐贈發票,也可參加在會場攤位的各式有趣遊戲,並有機會換到大獎項有摩托車、平板電腦、吸應器、類單眼相機、智慧型手機、5公克黃金條塊、數位相機、折疊腳踏車、全自動豆漿機等,都一一送出給捐贈發票的民眾。
活動高潮是將當天募得的發票,全數捐贈給台灣肯納自閉症基金會,幫助弱勢,臺灣金控集團同仁事前就先收集了8萬7,653張發票,與當天民眾捐助發票共達14萬張。臺灣金控集團運用串連開心的活動,邀請民眾捐發票、做公益,一起化小愛成大愛,展現對台灣的情感與熱愛。
台灣金控董事會昨(10)日通過,明年將辦理盈餘轉增資400億元,資本額將由現行的900億元調高為1,300億元,屆時台灣金控將超越中信金控,高居國內16家金控資本額之冠。
台灣金指出,台銀目前資本額700億元,明年盈餘轉增資至950億元後,子公司資本額會超過母公司,因此,金控董事會決定同步將金控資本額擴大至1,300億元。
兆豐金控今年也將首度對子公司兆豐銀行現金增資,將採溢價方式辦理。兆豐銀行今日將召開董事會討論,預估每股現增價格將近24元,以增資3億股估算,籌資金額達約70餘億元。兆豐銀行透過增資可拉高第一類資本適足率,淨值增加後可達1,700億元,登陸投資銀彈也將更為豐厚。
據統計,國內金控資本額最高的中信金控,資本額1,141億元,今年將增至1,241億元。
台灣金指出,台銀目前資本額700億元,明年盈餘轉增資至950億元後,子公司資本額會超過母公司,因此,金控董事會決定同步將金控資本額擴大至1,300億元。
兆豐金控今年也將首度對子公司兆豐銀行現金增資,將採溢價方式辦理。兆豐銀行今日將召開董事會討論,預估每股現增價格將近24元,以增資3億股估算,籌資金額達約70餘億元。兆豐銀行透過增資可拉高第一類資本適足率,淨值增加後可達1,700億元,登陸投資銀彈也將更為豐厚。
據統計,國內金控資本額最高的中信金控,資本額1,141億元,今年將增至1,241億元。
台灣金控昨(10)日董事會通過增資400億元,資本額將提高到1, 300億元,躍居16家金控最高。台灣金發言人陳素甜指出,金融業提 高資本額已成趨勢,身為國家級金控,台灣金有必要強化資本結構, 因應未來變局,但增資案仍須財政部和立法院同意。
金管會昨天也宣布同意台灣銀行申請於印度孟買成立代表人辦事處 ,這是繼中國信託、兆豐銀行後,第3家國銀申請赴該地區設置據點 ,其中中國信託已擁有1家分行,也已獲印度政府核准籌設第2家分行 ,兆豐銀行則是設立代表人辦事處。
針對增資,台灣金策略長桂勝嘉表示,將在102年度由「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提撥400億元,這筆資金是當初成立金控時台銀的未分 配盈餘,可直接轉換成資本,這次增資將讓台灣金資本額由900億元 增至1,300億元。
今年金控頻吹增資風,4月中信金才完成71.5億元的現金增資,資 本額增至1,141億元,暫居金控最高,預估今年還會提高至1,241億元 。開發金控如公開收購併購凱基證券,估算資本額也會增至約1,300 億元。
至於元大金、國泰金和兆豐金資本額也有上千億元,富邦金也逾9 00億元。新光金、華南金、第一金、永豐金、合庫金及台新金等資本 額在600∼800億元;玉山金、日盛金及國票金資本額則約200∼400多 億元,其中國票金預計明年將資本額提高到300億元。
市場人士表示,金融業資本額持續飆高,主要是業務考量,尤其未 來戰場在大陸,資本額較高,可讓業務空間較大。
金管會昨天也宣布同意台灣銀行申請於印度孟買成立代表人辦事處 ,這是繼中國信託、兆豐銀行後,第3家國銀申請赴該地區設置據點 ,其中中國信託已擁有1家分行,也已獲印度政府核准籌設第2家分行 ,兆豐銀行則是設立代表人辦事處。
針對增資,台灣金策略長桂勝嘉表示,將在102年度由「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提撥400億元,這筆資金是當初成立金控時台銀的未分 配盈餘,可直接轉換成資本,這次增資將讓台灣金資本額由900億元 增至1,300億元。
今年金控頻吹增資風,4月中信金才完成71.5億元的現金增資,資 本額增至1,141億元,暫居金控最高,預估今年還會提高至1,241億元 。開發金控如公開收購併購凱基證券,估算資本額也會增至約1,300 億元。
至於元大金、國泰金和兆豐金資本額也有上千億元,富邦金也逾9 00億元。新光金、華南金、第一金、永豐金、合庫金及台新金等資本 額在600∼800億元;玉山金、日盛金及國票金資本額則約200∼400多 億元,其中國票金預計明年將資本額提高到300億元。
市場人士表示,金融業資本額持續飆高,主要是業務考量,尤其未 來戰場在大陸,資本額較高,可讓業務空間較大。
臺灣金控公司榮獲保險龍鳳獎「特優獎」,旗下子公司臺銀人壽也 同時獲得內勤組及外勤組「優等獎」。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日前進行「全國財金保險系所就業意願」 大調查,在「最嚮往金融控股公司與保險公司」中,臺灣金控獲得上 述肯定。
臺灣金控表示,此次獲獎,代表該公司與臺銀人壽深受畢業生青睞 ,在企業治理與員工訓練養成方面都有不錯口碑。臺灣金控與臺銀人 壽也將誠摯歡迎優秀社會新鮮人,一起加入臺灣金控集團。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日前進行「全國財金保險系所就業意願」 大調查,在「最嚮往金融控股公司與保險公司」中,臺灣金控獲得上 述肯定。
臺灣金控表示,此次獲獎,代表該公司與臺銀人壽深受畢業生青睞 ,在企業治理與員工訓練養成方面都有不錯口碑。臺灣金控與臺銀人 壽也將誠摯歡迎優秀社會新鮮人,一起加入臺灣金控集團。
台灣金IPO釋股計畫將重新啟動。由於新任財長劉憶如向來力挺公營事業民營化,台灣金已準備於近期內再向財政部提出IPO釋股計畫,希望財政部能在維持政府持股逾60%的前提下放行IPO,作為台灣金後續引進包括陸銀在內外資策略投資夥伴的基礎。
台灣金控組織條例先前訂有開放策略性合作夥伴入股10%的機制,但後來由於立法院財委會及政院均反對釋股,因此台灣金連第一步的IPO都走不出去,包括現在最夯的陸銀來台參股議題,也因為100%政府持股而形同「絕緣體」。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張秀蓮昨(7)日對此指出,若有機會,將再請示財政部是否可進行台灣金的IPO和釋股,以壯大資本,加速累積對外併購、擴張的籌碼,但相關業務仍有待主管機關裁示。
財政部長劉憶如昨天則說,「無法臨時考慮此事,因為背景、條件等情況如何尚未可知,不宜發言」。財政部官員指出,台灣金控的工會反對、台灣金控上市案必須經立法院同意及台灣金控肩負政府政策使命,例如公教人員18%優惠存款等,「難度很高」。
去年歐債風暴及選前不確定因素使台股重挫,台銀也卯力護盤,張秀蓮指出,3年前台銀的台股投資部位約40~50億元,到去年底已增加1倍,現在已逾100億元;與其他行庫相較,台銀台股投資水位大致比土銀、三商銀、兆豐銀、合庫等其他行庫多出1~2倍。
今年台銀將繼續加碼股市,張秀蓮表示,現在距離董事會授權近200億元的額度還大有空間,台銀財務投資去年也獲利40~50億元。
台銀去年稅前盈餘43.59億元,預算達成率108.69%,由於30號公報及茂德問題,台銀去年提存規模超過百億元,規模是近年來少見,台銀指出,若加計因為優存政策的超額利息90.24億元,台銀去年稅前盈餘應有133.83億元。
台灣金控組織條例先前訂有開放策略性合作夥伴入股10%的機制,但後來由於立法院財委會及政院均反對釋股,因此台灣金連第一步的IPO都走不出去,包括現在最夯的陸銀來台參股議題,也因為100%政府持股而形同「絕緣體」。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張秀蓮昨(7)日對此指出,若有機會,將再請示財政部是否可進行台灣金的IPO和釋股,以壯大資本,加速累積對外併購、擴張的籌碼,但相關業務仍有待主管機關裁示。
財政部長劉憶如昨天則說,「無法臨時考慮此事,因為背景、條件等情況如何尚未可知,不宜發言」。財政部官員指出,台灣金控的工會反對、台灣金控上市案必須經立法院同意及台灣金控肩負政府政策使命,例如公教人員18%優惠存款等,「難度很高」。
去年歐債風暴及選前不確定因素使台股重挫,台銀也卯力護盤,張秀蓮指出,3年前台銀的台股投資部位約40~50億元,到去年底已增加1倍,現在已逾100億元;與其他行庫相較,台銀台股投資水位大致比土銀、三商銀、兆豐銀、合庫等其他行庫多出1~2倍。
今年台銀將繼續加碼股市,張秀蓮表示,現在距離董事會授權近200億元的額度還大有空間,台銀財務投資去年也獲利40~50億元。
台銀去年稅前盈餘43.59億元,預算達成率108.69%,由於30號公報及茂德問題,台銀去年提存規模超過百億元,規模是近年來少見,台銀指出,若加計因為優存政策的超額利息90.24億元,台銀去年稅前盈餘應有133.83億元。
台銀登陸布局全面啟動。台銀上海分行去年12月底前獲准設立,台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昨(7)日指出,今年大陸布局除力拚上海分行3月底前開張,也著手評估第二分行,目前以重慶最被看好,台銀更確立未來將朝「子行」發展,資本額不排除適時從人民幣5億元提高至10億元。
活化不動產也是台銀今年業務重點,台銀總經理張明道強調:「未來台銀不會再賣土地」,而將以公辦都更、興建行舍、引入民間資金、古蹟活化等四大方式活化台銀不動產。
台銀除庫倫街花博原址將進行公辦都更,天母白屋、自由之家、大同之家、宜蘭訓練中心、天母台銀舊宿舍等,均會納入今年活化資產標的。
台灣金控集團昨天舉行新春記者會,張秀蓮表示,台銀確有參股陸銀的規劃,也希望能朝現行20%的最高上限進行,至於爭取多少董監席次或影響力大小,則要視參股對象的規模而定。
張秀蓮今天將參加金管會陳裕璋主持的座談會,對參股上限由20%放寬到50%,張秀蓮認為,在此同時須評估原本業者可承作的業務範圍是否會隨參股比重提高而被限縮,因為大陸現制對於外資比重超過25%的銀行,將視同「非在地」 銀行,業務範圍被大幅限縮,反而失去參股意義。
台銀去年海外獲利及外匯業務表現亮眼,合計海外分行、OBU共獲利20億元,約占全行提存後稅前獲利的一半;去年台銀外匯業務量達3,393億美元,預算達成率為318%,也比前年增加712億元,增幅達26.5%。
張秀蓮指出,目前海外分行以香港獲利最好,獲利約2,000萬美元;OBU去年則獲利新台幣8億元,今年台銀仍會持續進行海外布點規劃。
活化不動產也是台銀今年業務重點,台銀總經理張明道強調:「未來台銀不會再賣土地」,而將以公辦都更、興建行舍、引入民間資金、古蹟活化等四大方式活化台銀不動產。
台銀除庫倫街花博原址將進行公辦都更,天母白屋、自由之家、大同之家、宜蘭訓練中心、天母台銀舊宿舍等,均會納入今年活化資產標的。
台灣金控集團昨天舉行新春記者會,張秀蓮表示,台銀確有參股陸銀的規劃,也希望能朝現行20%的最高上限進行,至於爭取多少董監席次或影響力大小,則要視參股對象的規模而定。
張秀蓮今天將參加金管會陳裕璋主持的座談會,對參股上限由20%放寬到50%,張秀蓮認為,在此同時須評估原本業者可承作的業務範圍是否會隨參股比重提高而被限縮,因為大陸現制對於外資比重超過25%的銀行,將視同「非在地」 銀行,業務範圍被大幅限縮,反而失去參股意義。
台銀去年海外獲利及外匯業務表現亮眼,合計海外分行、OBU共獲利20億元,約占全行提存後稅前獲利的一半;去年台銀外匯業務量達3,393億美元,預算達成率為318%,也比前年增加712億元,增幅達26.5%。
張秀蓮指出,目前海外分行以香港獲利最好,獲利約2,000萬美元;OBU去年則獲利新台幣8億元,今年台銀仍會持續進行海外布點規劃。
台灣金控拚西進,分行、子行與參股三方並進。台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昨(7)日指出,台銀上海分行在3、4月開業後,將成為集團進軍大陸市場的前哨站。
台灣金開出參股陸銀的條件,挑選對象基本條件是「資產、負債狀況透明」,且必須要在董事會取得影響力,規模龐大的大陸五大國有銀行不在考慮之內。張秀蓮表示,實際參股比重需看對象的規模。
張秀蓮指出,參股陸銀有幾項優點,除了在當地發展業務可獲得穩定夥伴協助外,未來股票若掛牌上市,處分後可獲得資本利得、提升銀行獲利。
目前國銀參股陸銀上限為20%,不少銀行業者向銀行公會爭取提升至50%,兼任銀行公會理事長的張秀蓮指出,要提高對陸銀的參股上限,涉及對岸金融監管措施,目前提高參股比重的可能性不高。
台灣金控昨日舉行「台灣金控集團新春記者會」,旗下銀行、壽險和證券經營團隊皆發表去年經營成果。
對於台灣銀行大陸布局,張秀蓮表示,未來上海分行將爭取升格子行,分行和子行最大的差別,就是子行可以做零售業務,分行則不行;例如分行僅能吸收人民幣100萬元以上的大額存款,子行就無限制。
張秀蓮說,台銀將儘速完成上海分行籌設工作,同時評估第二分行地點,包括重慶、成都、武漢、昆明等地都在考慮之列,最近有不少同業選在天津,台銀希望台資銀行不要擠在一起、會多看幾個地點。
台灣金開出參股陸銀的條件,挑選對象基本條件是「資產、負債狀況透明」,且必須要在董事會取得影響力,規模龐大的大陸五大國有銀行不在考慮之內。張秀蓮表示,實際參股比重需看對象的規模。
張秀蓮指出,參股陸銀有幾項優點,除了在當地發展業務可獲得穩定夥伴協助外,未來股票若掛牌上市,處分後可獲得資本利得、提升銀行獲利。
目前國銀參股陸銀上限為20%,不少銀行業者向銀行公會爭取提升至50%,兼任銀行公會理事長的張秀蓮指出,要提高對陸銀的參股上限,涉及對岸金融監管措施,目前提高參股比重的可能性不高。
台灣金控昨日舉行「台灣金控集團新春記者會」,旗下銀行、壽險和證券經營團隊皆發表去年經營成果。
對於台灣銀行大陸布局,張秀蓮表示,未來上海分行將爭取升格子行,分行和子行最大的差別,就是子行可以做零售業務,分行則不行;例如分行僅能吸收人民幣100萬元以上的大額存款,子行就無限制。
張秀蓮說,台銀將儘速完成上海分行籌設工作,同時評估第二分行地點,包括重慶、成都、武漢、昆明等地都在考慮之列,最近有不少同業選在天津,台銀希望台資銀行不要擠在一起、會多看幾個地點。
臺灣金控2月7日舉行新春記者會,臺灣金董事長張秀蓮及總經理黃壽佐,率旗下子公司經營團隊,發表100年經營成果。
民國100年臺灣金控交出亮麗的成績單,稅後盈餘台幣39.39億元,達預算目標111%。存款、放款、外匯、黃金及信託等五大業務繼續保持市場領導地位。
另,為蓄積成長能量,調整經營體質,包括存放款結構調整、授信資產品質提升、壽險商品由短年期躉繳轉型期長年期保障型發長、證券承銷由協辦朝爭取主辦等,都有長足進展。
民國100年臺灣金控交出亮麗的成績單,稅後盈餘台幣39.39億元,達預算目標111%。存款、放款、外匯、黃金及信託等五大業務繼續保持市場領導地位。
另,為蓄積成長能量,調整經營體質,包括存放款結構調整、授信資產品質提升、壽險商品由短年期躉繳轉型期長年期保障型發長、證券承銷由協辦朝爭取主辦等,都有長足進展。
8大公股行庫今年將配合優退專案引進新血逾1,500人。8大公股行庫陸續擬定今年人力布局,由於多家大型行庫順應工會要求,在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實施新一波優退專案,加上不景氣讓員工採優退退休意願提高,預定今年引進新血人次至少超過1,500人,以補足人力。
公股銀行體系包括台灣金、土銀、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彰銀、台企銀等8大公股金控、銀行,今年屆齡退休者將分別在1月、7月生效,因此上、下半年各有一波徵員計畫。
其中以第一金徵員規模為8大公股行庫之冠,合計包括銀行、人壽、證券等全體子公司在內,徵員人數達300人,單銀行就至少需要250人,一般行員約200人、MA(儲備幹部)約50人。
台灣金控旗下台銀執行的3年優退計畫,去年進入第2年,去年12月20日完成173人次優退,人數比起前年201人略少,但台灣金決策高層估算,繼今年1月後,7月還將有一波退休潮,合計上、下半年對外求才人數會超過去年的273人,有可能突破300人。
同屬國營銀行的土銀,今年1月16日已有約50名屆齡65歲行員退休,今年預估徵員規模將逾百名。
兆豐銀去年共對外晉用292人,由於兆豐銀已有「6+1」的常態優退專案,退休員工人數不會爆增,對外徵員人力目前預估約150人,兆豐金決策高層預估,接下來每年採取的常態優退專案退休的人次約25人。
甫升格金控的合庫金近期內也即將完成新一波的人力資源規畫。因應工會提議再辦理優退及配合政策方向,合庫銀行決策高層指出,農曆年過後,將會調查內部員工意願,今年對外徵才人次預計將會超過150人,高於去年近130人的數目。
公股銀行體系包括台灣金、土銀、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彰銀、台企銀等8大公股金控、銀行,今年屆齡退休者將分別在1月、7月生效,因此上、下半年各有一波徵員計畫。
其中以第一金徵員規模為8大公股行庫之冠,合計包括銀行、人壽、證券等全體子公司在內,徵員人數達300人,單銀行就至少需要250人,一般行員約200人、MA(儲備幹部)約50人。
台灣金控旗下台銀執行的3年優退計畫,去年進入第2年,去年12月20日完成173人次優退,人數比起前年201人略少,但台灣金決策高層估算,繼今年1月後,7月還將有一波退休潮,合計上、下半年對外求才人數會超過去年的273人,有可能突破300人。
同屬國營銀行的土銀,今年1月16日已有約50名屆齡65歲行員退休,今年預估徵員規模將逾百名。
兆豐銀去年共對外晉用292人,由於兆豐銀已有「6+1」的常態優退專案,退休員工人數不會爆增,對外徵員人力目前預估約150人,兆豐金決策高層預估,接下來每年採取的常態優退專案退休的人次約25人。
甫升格金控的合庫金近期內也即將完成新一波的人力資源規畫。因應工會提議再辦理優退及配合政策方向,合庫銀行決策高層指出,農曆年過後,將會調查內部員工意願,今年對外徵才人次預計將會超過150人,高於去年近130人的數目。
證交所希望政府推動國營事業掛牌上市,財政部主管的台灣金控及土地銀行是否會重啟上市案?財政部長李述德昨(28)日表示:「目前還看不到必要性。」
證交易所昨天舉行「上市公司負責人座談」,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國內大型企業上市幾乎已飽和,希望將來政府開放國營事業掛牌上市。之前曾編列預算,有意推動IPO(初次上市)的台灣金及土銀兩家國營事業,會否再度推動上市案,備受關注。
李述德表示,目前財政部主管的事業,多數都已經上市,剩台灣金控、土銀及輸銀,比較特殊,具有政策性任務。對於台灣金控、土銀目前是否適合推動上市?李述德說:「至少目前還看不到必要性。」台灣金及土銀目前都是100%財政部持有的國營金融機構。
前金管會主委陳樹任證交所董事長時,曾拜會財政部,希望推動台灣金控等上市。
證交易所昨天舉行「上市公司負責人座談」,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國內大型企業上市幾乎已飽和,希望將來政府開放國營事業掛牌上市。之前曾編列預算,有意推動IPO(初次上市)的台灣金及土銀兩家國營事業,會否再度推動上市案,備受關注。
李述德表示,目前財政部主管的事業,多數都已經上市,剩台灣金控、土銀及輸銀,比較特殊,具有政策性任務。對於台灣金控、土銀目前是否適合推動上市?李述德說:「至少目前還看不到必要性。」台灣金及土銀目前都是100%財政部持有的國營金融機構。
前金管會主委陳樹任證交所董事長時,曾拜會財政部,希望推動台灣金控等上市。
財政部鼓勵旗下8大公股行庫辦優退擴大就業機會,龍頭銀行台銀將帶頭響應。對行庫員工爭取優退,財政部長李述德明確表態,表示優退可讓員工進行二度生涯規劃,也可對外創造新就業機會,因此樂見其成。
針對財政部的政策,台銀將成為首家帶頭響應的大型行庫,今年12月20日,台銀約有173名資深員工將優退,為此台銀明年也將舉辦近150人次的大規模招考,對外吸納新血,並創造就業機會。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張秀蓮表示,由於政院已鬆綁國營事業機構辦理優退及招考新員後相關機制,因此台銀優退方案將分成3年執行,以呼應資深員工需求,去年已優退210人,今年還有員工陸續申請,12月底前將再優退173人。
依據了解,除了台銀,包括土銀、合庫等多家大型公股行庫工會,日前都也經營高層表達想爭取再辦優退;兆豐金旗下兆豐銀則是從去年開始採取「6加1」的常態優退方案,不限期間,只要年滿61歲員工都可以依該方案申請優退。
針對財政部的政策,台銀將成為首家帶頭響應的大型行庫,今年12月20日,台銀約有173名資深員工將優退,為此台銀明年也將舉辦近150人次的大規模招考,對外吸納新血,並創造就業機會。
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張秀蓮表示,由於政院已鬆綁國營事業機構辦理優退及招考新員後相關機制,因此台銀優退方案將分成3年執行,以呼應資深員工需求,去年已優退210人,今年還有員工陸續申請,12月底前將再優退173人。
依據了解,除了台銀,包括土銀、合庫等多家大型公股行庫工會,日前都也經營高層表達想爭取再辦優退;兆豐金旗下兆豐銀則是從去年開始採取「6加1」的常態優退方案,不限期間,只要年滿61歲員工都可以依該方案申請優退。
台灣金控接手國華人壽,將向金管會爭取5年監理豁免。有關人士指出,台灣金控接手國華人壽後續增資問題難解,因此除了價格問題,台灣金將同步向金管會爭取達5年的監理豁免期,否則台灣金接手國華人壽後可能馬上面臨須增資200億元的壓力。
金管會日前已宣布對國華人壽的接管期再延9個月,以換取與台灣金控後續談判時間。有關單位估計,台灣金接手國華人壽後,對保險局規定業者RBC必須達到200%的門檻,若未能取得5年監理豁免,台灣金控恐怕將面臨須拿出200億元為國華人壽增資的資金壓力。
相關人士分析,由於國庫沒錢,不可能拿錢出來補這個缺口,倘若金管會不能放寬監理豁免,台灣金接手國華人壽恐面臨進退兩難的窘境。
保險業者指出,若國華人壽因RBC不足而被禁止發放新保單,除了未來無法有效拓展業務,更重要的是整體資金成本無法經由新保單較低的利率下降,現行利差損問題將因而無法改善。
金管會日前已宣布對國華人壽的接管期再延9個月,以換取與台灣金控後續談判時間。有關單位估計,台灣金接手國華人壽後,對保險局規定業者RBC必須達到200%的門檻,若未能取得5年監理豁免,台灣金控恐怕將面臨須拿出200億元為國華人壽增資的資金壓力。
相關人士分析,由於國庫沒錢,不可能拿錢出來補這個缺口,倘若金管會不能放寬監理豁免,台灣金接手國華人壽恐面臨進退兩難的窘境。
保險業者指出,若國華人壽因RBC不足而被禁止發放新保單,除了未來無法有效拓展業務,更重要的是整體資金成本無法經由新保單較低的利率下降,現行利差損問題將因而無法改善。
台灣金控及台灣銀行董事長張秀蓮表示,銀行業的經營很辛苦,台灣金融市場已經是紅海市場,銀行業的藍海在大陸及東南亞市場,金融業面臨的資金過剩問題,希望政府能夠重視。
身兼銀行公會理事長的張秀蓮,接受本報專訪時反映金融產業的心聲,她說,去年銀行獲利雖然創新高,很多是收回呆帳等特殊因素所致,利差低,真正獲利仍不高,光看數字不準。
圖/經濟日報提供
談到經營策略,她認為,在艱困的環境裡,一不小心就可能虧損,因此與其盲目追求大,不如紮實發展帶來獲利。在兩岸市場布局方面,台灣金也在尋找合適的小額貸款公司等參股對象,並在成都、重慶等地尋找第二家分行地點。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台灣金控未來是否有併購計畫及增資需求?
答:若有好的併購機會,我們都會評估。台灣金控旗下的台銀證券,規模還很小,若市場上有好標的,會有興趣了解。台銀證券目前經紀業務市占率略超過1%,排名有待提升,資本額僅30億元,可以再擴大。
現階段台銀證券以經紀業務為主,因為資本額小,自營部位不可能多,在承銷部分,人員編制已逐步擴增到10幾個人,擴大承銷業務會是未來的重點。此外,明年我們準備成立投信公司,發行新基金,讓產品線更加完整、符合客戶的投資需求。
目前台灣銀行的資本適足率約110%,若以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I)規定試算,資本適足率不減反增,主要是因對金融機構的投資,現行規定需全額自資本中扣除,新版則是超過10%部分才需要扣除。台灣金資本適足率為130.7%,雙重槓桿比率僅為102.3%,顯示增資尚無急迫性,未來若有投資或併購計畫,可再規劃用什麼方式籌措資本,前提是要獲得大股東財政部支持。
身兼銀行公會理事長的張秀蓮,接受本報專訪時反映金融產業的心聲,她說,去年銀行獲利雖然創新高,很多是收回呆帳等特殊因素所致,利差低,真正獲利仍不高,光看數字不準。
圖/經濟日報提供
談到經營策略,她認為,在艱困的環境裡,一不小心就可能虧損,因此與其盲目追求大,不如紮實發展帶來獲利。在兩岸市場布局方面,台灣金也在尋找合適的小額貸款公司等參股對象,並在成都、重慶等地尋找第二家分行地點。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台灣金控未來是否有併購計畫及增資需求?
答:若有好的併購機會,我們都會評估。台灣金控旗下的台銀證券,規模還很小,若市場上有好標的,會有興趣了解。台銀證券目前經紀業務市占率略超過1%,排名有待提升,資本額僅30億元,可以再擴大。
現階段台銀證券以經紀業務為主,因為資本額小,自營部位不可能多,在承銷部分,人員編制已逐步擴增到10幾個人,擴大承銷業務會是未來的重點。此外,明年我們準備成立投信公司,發行新基金,讓產品線更加完整、符合客戶的投資需求。
目前台灣銀行的資本適足率約110%,若以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III)規定試算,資本適足率不減反增,主要是因對金融機構的投資,現行規定需全額自資本中扣除,新版則是超過10%部分才需要扣除。台灣金資本適足率為130.7%,雙重槓桿比率僅為102.3%,顯示增資尚無急迫性,未來若有投資或併購計畫,可再規劃用什麼方式籌措資本,前提是要獲得大股東財政部支持。
問:台灣金控今年獲利情況如何?未來獲利結構是否需要調整?
答:台灣金控旗下包括台灣銀行、台銀人壽和台銀證券,獲利動能致力往雙引擎、甚至是三引擎發展。台銀人壽目前每年保費收入約400~500億元,業務規模持續成長,惟保險公司這幾年經營很辛苦,規模大但不賺錢就沒有意義,所以不能盲目追求大,而是要紮實發展業務帶來獲利。
台灣金控前三季合併稅前盈餘為46億多元,今年預算目標39.8億元,前三季就已經達成。
近年來金融業經營很辛苦,銀行存放款利差小,加上貸款給大企業、政府,利率常低於成本,未來要多拓展存放款以外的業務,如財富管理,以及黃金業務等。
另外,我們也希望能提升海外分行(含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占獲利的比重。今年前十月海外分行獲利約17億元,占整體獲利比重達四成三,主要是因今年整體獲利較低所致。明年台灣銀行獲利目標,稅前盈餘約75億元,希望海外分行比重可以從過去的兩成左右,逐步提升至三到四成。
過去台灣銀行獲利數字有很大一部分是出售不動產,近二、三年來出售不動產有限,所以獲利都是靠「真本事」賺來。
台銀貸款約三分之一是貸給公營事業和政府,未來這部分希望降低。此外,海外聯貸案也是努力的方向,因利差較大,當然風險也要控制得宜。
問:台銀今年是否有處分不動產的計畫?
答:過去台銀出售很多土地,目前因立法院決議不能出售500坪以上不動產,大都是配合都市更新需求,或申請畸零地合併使用,才出售土地。
答:台灣金控旗下包括台灣銀行、台銀人壽和台銀證券,獲利動能致力往雙引擎、甚至是三引擎發展。台銀人壽目前每年保費收入約400~500億元,業務規模持續成長,惟保險公司這幾年經營很辛苦,規模大但不賺錢就沒有意義,所以不能盲目追求大,而是要紮實發展業務帶來獲利。
台灣金控前三季合併稅前盈餘為46億多元,今年預算目標39.8億元,前三季就已經達成。
近年來金融業經營很辛苦,銀行存放款利差小,加上貸款給大企業、政府,利率常低於成本,未來要多拓展存放款以外的業務,如財富管理,以及黃金業務等。
另外,我們也希望能提升海外分行(含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占獲利的比重。今年前十月海外分行獲利約17億元,占整體獲利比重達四成三,主要是因今年整體獲利較低所致。明年台灣銀行獲利目標,稅前盈餘約75億元,希望海外分行比重可以從過去的兩成左右,逐步提升至三到四成。
過去台灣銀行獲利數字有很大一部分是出售不動產,近二、三年來出售不動產有限,所以獲利都是靠「真本事」賺來。
台銀貸款約三分之一是貸給公營事業和政府,未來這部分希望降低。此外,海外聯貸案也是努力的方向,因利差較大,當然風險也要控制得宜。
問:台銀今年是否有處分不動產的計畫?
答:過去台銀出售很多土地,目前因立法院決議不能出售500坪以上不動產,大都是配合都市更新需求,或申請畸零地合併使用,才出售土地。
答:台銀上海辦事處升格分行案送件已經半年,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卸任前曾說要加速處理,希望很快會有好消息。上海分行預定資本額為人民幣5億元,很多銀行都想要提高資本額,最近大陸資金緊,限制嚴格,且吸收存款不容易,提高資本額是最好方式,不但可獲利,也可辦理外幣業務。
第二家分行正在考慮地點,如成都、重慶、武漢都列入評估,昆明也不錯。至於子行,終歸是要設立,時機要看大環境發展及兩岸金融政策變化。
此外,我們也在尋找合適的參股對象,不過,台銀可以轉投資額度很小,過去轉投資金額占實收資本比率曾超過法定上限40%,後來增資到700億元後,比率已符合規定,但剩下的額度很有限,這次認了一銀增資案後,就沒什麼額度了。
如果金管會同意,將來台灣金控可以評估投資大陸小額貸款公司,租賃公司也在評估中,業務可以與分行相互支援。
台銀人壽已經去北京申請辦事處,台銀證券後年或大後年才會申請登陸設點,至於採取合資或其他模式,等政策明朗後再作決定。
第二家分行正在考慮地點,如成都、重慶、武漢都列入評估,昆明也不錯。至於子行,終歸是要設立,時機要看大環境發展及兩岸金融政策變化。
此外,我們也在尋找合適的參股對象,不過,台銀可以轉投資額度很小,過去轉投資金額占實收資本比率曾超過法定上限40%,後來增資到700億元後,比率已符合規定,但剩下的額度很有限,這次認了一銀增資案後,就沒什麼額度了。
如果金管會同意,將來台灣金控可以評估投資大陸小額貸款公司,租賃公司也在評估中,業務可以與分行相互支援。
台銀人壽已經去北京申請辦事處,台銀證券後年或大後年才會申請登陸設點,至於採取合資或其他模式,等政策明朗後再作決定。
台灣金控和保險安定基金持續就國華人壽議價,因雙方對價格歧見落差太大,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張秀蓮昨(26)日在立法院備詢時坦言,要在11月3日期限之前完成議價「恐怕很難」,而且絕對會在「不拖累」金控的前提之下接手國華人壽。
張秀蓮指出,國華人壽利差問題是雙方難以達成共識的原因。立院財委會昨日也通過薛凌等人提案,要求財政部與金管會在核准台灣金控與國華人壽合併案前,包括對國華人壽最新的淨值、資金缺口、利差損等負擔,都要再向立院專案報告。
張秀蓮指出,國華人壽利差問題是雙方難以達成共識的原因。立院財委會昨日也通過薛凌等人提案,要求財政部與金管會在核准台灣金控與國華人壽合併案前,包括對國華人壽最新的淨值、資金缺口、利差損等負擔,都要再向立院專案報告。
中租控股 大陸市場業績看俏 跨足大中華市場經營有成 明年對岸增至17據點 深耕各城市重點產業提供租賃服務
即將在台灣上市之中租控股公司,其子公司中租迪和成立於1977年,提供租賃、分期付款、國內應收帳款受讓管理、融資貸款型及跨國等業務,在台灣租賃產業中居龍頭地位。為提供客戶完善與即時服務,2005年跨足大陸大中華市場,初期以服務當地台商為主,目前以內資客戶為多,大中華業務績效以倍數成長,未來大中華地區業務及獲利指日可待。
中租迪和董事長陳鳳龍表示,發展大中華地區計畫,經過長時間準備及努力,2005年中國商務部開放外商投資租賃公司,中租迪和關係企業仲利國際租賃公司當年四月就取得租賃執照,獲准設立獨資的租賃公司。
增設至17據點
助中小企成長
初期在上海、深圳設立據點,服務華東及華南中小企業,以台商企業為主,2008年開始服務內資中小企業,2009年及2010年隨著內資的快速成長,仲利國際租賃大陸營業額每年以100%速度成長,目前業務比重內資占八成、台商占二成。
剛設立據點時,每個據點約有20-30位員工,台灣員工占三分之一,待業務範圍逐漸擴大,台灣員工比重逐漸減少到15-20%,提高在地化程度,即在地人占85%。目前大中華服務據點已有12個據點,包括上海、蘇州、天津、深圳、寧波、廈門、北京、重慶、青島、武漢、瀋陽及廣州,隨著仲利國際租賃業務的不斷擴大,未來逐漸將觸角延伸至內陸更多城市,現正籌備五個新據點,包括南京、溫州、福州、中山、成都,預計明年初可達17個據點,以服務更多客戶。
重視風險控管
選客戶有三不
陳鳳龍表示,每個地區都有業者需要租賃服務,每個城市都有其重點產業需要深耕,因此得派駐人員就近服務,每個據點的服務範圍約100公里內。
仲利國際在大陸隸屬於商務部管理,據非官方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是融資性租賃業前五大的業者。陳鳳龍指出,因應現在大陸經濟快速發展,據點成立速度隨之加快,平均一年需要成立四個據點,每個點約20-50人服務當地中小企業。中租迪和30多年來一直陪伴中小企業成長,可依此經驗掌握最適規格,服務項目亦能契合大陸政府現階段重點政策。
中租剛到大陸時,大陸企業對租賃業務很陌生,推廣租賃業務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仰賴中租迪和培訓的業務人員與客戶面對面溝通,讓客戶解除疑慮。
與四陸銀合作
撥款效率快速
中租在兩岸服務對象包含各行各業,大陸又以紡織、塑膠、金屬製品、印刷、電子、工具機、機械等產業為多。今年以來大陸資金緊俏,配合內地客戶對於資金強烈的需求,中租掌握機會,提供內資企業擴充建廠、開發新業務所需的資金,但中租亦有專業堅持,陳鳳龍強調,在風險管理上,客戶的信用評分不達標準不做、非專注於本業的中小企業不做、高耗能及高污染產業不做;此外,客戶行業分散、個案金額小,都是有效分散風險的方法。
陳鳳龍表示,價格充分反應在風險上,也是租賃業獲利和避免風險的方法之一,通常業者會選擇經營規模不錯的中小企業,以協助企業創造更大效益,中租提供的資金不是客戶唯一資金來源,租賃融資是客戶補充性的資金來源,僅占總資金需求的15%,但這關鍵性的設備融資,可協助創造盈收及獲利。
早在2009年,仲利國際即與中國銀行、上海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能夠深獲陸銀的信賴,也是基於肯定中租在台灣30多年專注在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果。今年,仲利國際租賃和國家開發銀行簽訂了100億人民幣合作協議,更具體落實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共同幫助台商及大陸中小企業成長。
大陸的銀行審核手續繁雜、撥款速度慢,相對的,中租只要確定中小企業需要生產用的通用設備可作為融資標的,俟資金用途確定後,就可快速撥款,協助企業營運所需。需要融資金額高的企業,中租高層會親自到客戶工廠了解客戶的專業、困難和需求,審慎評估承做之可行性。
陳鳳龍曾親訪浙江一家生產軸承廠商,經專業的訪談與評估,確定客戶的核心競爭力,及看出該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誠信及經營策略,才放心的放款給他,目前該承軸公司年營業額已達120億新台幣,類此情況,中租提供關鍵性的資金注挹,不但幫助客戶成長,也為中租贏得口碑,雙方成為長期合作的好伙伴。
大陸的中小企業規模較台灣的中小企業還大,中租所承做的租賃金額由100萬到2,000萬人民幣之間不等,平均一家客戶約300萬人民幣。目前台灣上櫃市的企業中,有350家曾是或仍是中租的客戶;而內資客戶迄今已累計達一萬家,今年就新增加3,500家新客戶。
34年經驗累積
展望亞太地區
中租控股目前員工數約有1,700人,控股淨值達135億新台幣。未來中租迪和業務分布,高度成長的大陸占50%、中度穩健成長的台灣佔40%、另外10%為泰國和越南等地。中租將台灣成功經營模式複製到大陸拓展至今有成,陳鳳龍指出,但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業務特色,有的區域需要細膩手法、有的要耐心及創意的經營方式,不能單純的入境隨俗,沿用舊法,至於要用那一
即將在台灣上市之中租控股公司,其子公司中租迪和成立於1977年,提供租賃、分期付款、國內應收帳款受讓管理、融資貸款型及跨國等業務,在台灣租賃產業中居龍頭地位。為提供客戶完善與即時服務,2005年跨足大陸大中華市場,初期以服務當地台商為主,目前以內資客戶為多,大中華業務績效以倍數成長,未來大中華地區業務及獲利指日可待。
中租迪和董事長陳鳳龍表示,發展大中華地區計畫,經過長時間準備及努力,2005年中國商務部開放外商投資租賃公司,中租迪和關係企業仲利國際租賃公司當年四月就取得租賃執照,獲准設立獨資的租賃公司。
增設至17據點
助中小企成長
初期在上海、深圳設立據點,服務華東及華南中小企業,以台商企業為主,2008年開始服務內資中小企業,2009年及2010年隨著內資的快速成長,仲利國際租賃大陸營業額每年以100%速度成長,目前業務比重內資占八成、台商占二成。
剛設立據點時,每個據點約有20-30位員工,台灣員工占三分之一,待業務範圍逐漸擴大,台灣員工比重逐漸減少到15-20%,提高在地化程度,即在地人占85%。目前大中華服務據點已有12個據點,包括上海、蘇州、天津、深圳、寧波、廈門、北京、重慶、青島、武漢、瀋陽及廣州,隨著仲利國際租賃業務的不斷擴大,未來逐漸將觸角延伸至內陸更多城市,現正籌備五個新據點,包括南京、溫州、福州、中山、成都,預計明年初可達17個據點,以服務更多客戶。
重視風險控管
選客戶有三不
陳鳳龍表示,每個地區都有業者需要租賃服務,每個城市都有其重點產業需要深耕,因此得派駐人員就近服務,每個據點的服務範圍約100公里內。
仲利國際在大陸隸屬於商務部管理,據非官方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是融資性租賃業前五大的業者。陳鳳龍指出,因應現在大陸經濟快速發展,據點成立速度隨之加快,平均一年需要成立四個據點,每個點約20-50人服務當地中小企業。中租迪和30多年來一直陪伴中小企業成長,可依此經驗掌握最適規格,服務項目亦能契合大陸政府現階段重點政策。
中租剛到大陸時,大陸企業對租賃業務很陌生,推廣租賃業務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仰賴中租迪和培訓的業務人員與客戶面對面溝通,讓客戶解除疑慮。
與四陸銀合作
撥款效率快速
中租在兩岸服務對象包含各行各業,大陸又以紡織、塑膠、金屬製品、印刷、電子、工具機、機械等產業為多。今年以來大陸資金緊俏,配合內地客戶對於資金強烈的需求,中租掌握機會,提供內資企業擴充建廠、開發新業務所需的資金,但中租亦有專業堅持,陳鳳龍強調,在風險管理上,客戶的信用評分不達標準不做、非專注於本業的中小企業不做、高耗能及高污染產業不做;此外,客戶行業分散、個案金額小,都是有效分散風險的方法。
陳鳳龍表示,價格充分反應在風險上,也是租賃業獲利和避免風險的方法之一,通常業者會選擇經營規模不錯的中小企業,以協助企業創造更大效益,中租提供的資金不是客戶唯一資金來源,租賃融資是客戶補充性的資金來源,僅占總資金需求的15%,但這關鍵性的設備融資,可協助創造盈收及獲利。
早在2009年,仲利國際即與中國銀行、上海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能夠深獲陸銀的信賴,也是基於肯定中租在台灣30多年專注在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果。今年,仲利國際租賃和國家開發銀行簽訂了100億人民幣合作協議,更具體落實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共同幫助台商及大陸中小企業成長。
大陸的銀行審核手續繁雜、撥款速度慢,相對的,中租只要確定中小企業需要生產用的通用設備可作為融資標的,俟資金用途確定後,就可快速撥款,協助企業營運所需。需要融資金額高的企業,中租高層會親自到客戶工廠了解客戶的專業、困難和需求,審慎評估承做之可行性。
陳鳳龍曾親訪浙江一家生產軸承廠商,經專業的訪談與評估,確定客戶的核心競爭力,及看出該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誠信及經營策略,才放心的放款給他,目前該承軸公司年營業額已達120億新台幣,類此情況,中租提供關鍵性的資金注挹,不但幫助客戶成長,也為中租贏得口碑,雙方成為長期合作的好伙伴。
大陸的中小企業規模較台灣的中小企業還大,中租所承做的租賃金額由100萬到2,000萬人民幣之間不等,平均一家客戶約300萬人民幣。目前台灣上櫃市的企業中,有350家曾是或仍是中租的客戶;而內資客戶迄今已累計達一萬家,今年就新增加3,500家新客戶。
34年經驗累積
展望亞太地區
中租控股目前員工數約有1,700人,控股淨值達135億新台幣。未來中租迪和業務分布,高度成長的大陸占50%、中度穩健成長的台灣佔40%、另外10%為泰國和越南等地。中租將台灣成功經營模式複製到大陸拓展至今有成,陳鳳龍指出,但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業務特色,有的區域需要細膩手法、有的要耐心及創意的經營方式,不能單純的入境隨俗,沿用舊法,至於要用那一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