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銀董事長呂桔誠昨晚表示,兩家合併後,成本面和業務面都可以達
到綜效以及互補性,台銀目前的發展重心會放在推動企業化經營與企
業再造,提高銀行競爭力,之後再推動行政院長謝長廷倡議的到國內
外釋股二成到三成。
中信局董事長許嘉棟則說,與台銀合併是爭議最小的作法,尤其員工
也能接受,中信局原先規畫的銀行、保險分割出售,在立委和工會反
對下走不通,不儘早推出替代方案不但影響業務,員工更是人心惶惶
,早點有結論總是好的。
台銀與中信局昨晚宣布合併,中信局工會人員昨晚表示將取消原訂明
天展開的罷工投票活動。在立委和工會反對下,政府想繼續推動二次
金改,公股銀行彼此整併似乎成為唯一出路。
為了迫使行政部門改變二次金改的政策目標,中信局及中國國際商銀
三家銀行的工會原先決定明天在中正紀念堂聯合舉行罷工投票,銀行
員工會全國聯合會也將動員農民、華僑、及台企銀等其他銀行員工會
前來聲援。
中信局工會一直反對切割出售,主張要與公股金融機構合併,對於行
政院昨晚核定與台銀合併,員工表示欣慰,但明天仍會前去聲援其他
公股行庫的員工,今天工會也將開會討論併入台銀後的員工權益保障
等後續事宜。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昨天也向勞委會申請勞資爭議調解,要求銀行
合併必須取得工會同意,如果協調不成,將發動聯合罷工行動。
【記者徐國淦/台北報導】勞委會昨天指出,罷工須經調解程序無效
,由會員大會無記名投票,經全體會員過半數同意,若以銀行員工會
全國聯合會來表決罷工,與工會法規定不合。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將於明天進行第一銀行、中央信託局與中國國
際商銀等三家工會的聯合罷工投票,昨天並到勞委會拜會,了解相關
規定。
勞委會指出,工會法規定,勞工罷工前,須經調解、協調等法律程序
,並由事業體本身會員所組成的工會決議罷工,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
會因並非各銀行工會,若進行聯合罷工投票,與工會法不盡相符。
到綜效以及互補性,台銀目前的發展重心會放在推動企業化經營與企
業再造,提高銀行競爭力,之後再推動行政院長謝長廷倡議的到國內
外釋股二成到三成。
中信局董事長許嘉棟則說,與台銀合併是爭議最小的作法,尤其員工
也能接受,中信局原先規畫的銀行、保險分割出售,在立委和工會反
對下走不通,不儘早推出替代方案不但影響業務,員工更是人心惶惶
,早點有結論總是好的。
台銀與中信局昨晚宣布合併,中信局工會人員昨晚表示將取消原訂明
天展開的罷工投票活動。在立委和工會反對下,政府想繼續推動二次
金改,公股銀行彼此整併似乎成為唯一出路。
為了迫使行政部門改變二次金改的政策目標,中信局及中國國際商銀
三家銀行的工會原先決定明天在中正紀念堂聯合舉行罷工投票,銀行
員工會全國聯合會也將動員農民、華僑、及台企銀等其他銀行員工會
前來聲援。
中信局工會一直反對切割出售,主張要與公股金融機構合併,對於行
政院昨晚核定與台銀合併,員工表示欣慰,但明天仍會前去聲援其他
公股行庫的員工,今天工會也將開會討論併入台銀後的員工權益保障
等後續事宜。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昨天也向勞委會申請勞資爭議調解,要求銀行
合併必須取得工會同意,如果協調不成,將發動聯合罷工行動。
【記者徐國淦/台北報導】勞委會昨天指出,罷工須經調解程序無效
,由會員大會無記名投票,經全體會員過半數同意,若以銀行員工會
全國聯合會來表決罷工,與工會法規定不合。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將於明天進行第一銀行、中央信託局與中國國
際商銀等三家工會的聯合罷工投票,昨天並到勞委會拜會,了解相關
規定。
勞委會指出,工會法規定,勞工罷工前,須經調解、協調等法律程序
,並由事業體本身會員所組成的工會決議罷工,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
會因並非各銀行工會,若進行聯合罷工投票,與工會法不盡相符。
官股金融機構減半再下一城,財政部昨(十七)日宣布推動台灣銀行
和中央信託局二合一整併案,兩機構合併後,總資產約三兆元,市占
率一舉超越一○%的獎勵門檻,成為全國第一。據了解,九月招標失
敗的台企銀將是下一個公股釋出的對象,如果順利,「公股減半」的
政策目標仍來得及在今年底前達成。
雖然立法院要求行政院重新檢討二次金改政策的目標,但是行政院昨
日在了解中信局分割案不可能獲得立院支持後,昨晚火速同意由台銀
合併中信局,台銀為存續者,兩者資產市占率達一一.五九%,超越
金控龍頭國泰金控,及日前宣佈合併的農民銀行和合作金庫。財金部
會將組成合併推動小組,預計一年半內完成合併。
至於原訂於本週六(十九日)舉辦罷工投票的中信局工會,理事長聶
聰昨於第一時間接獲消息時,喜極而泣直呼,「我們成功了!成功了
!」但是,中信局工會預定在十九日的集會活動還是會舉行。財政部
與台銀、中信局將在今日舉行記者會,說明相關細節。
財政部指出,兩家金融機構合併,實質上已經具有國營金控的功能,
但是否進一步成立國營金控?對此,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昨日上午出
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時指出,「短期內不會。」
財政部官員私下透露,「十四家金控減半都有困難了,台銀暫時不會
成立金控。」
但推動二合一案,距離年底官股金融機構減半,仍還有一家,接下來
,將由哪家公股金融機構擔綱?據了解,九月招標失敗的台企銀將捲
土重來,但這次不會以公開招標方式進行,而將援用僑銀模式,先減
資再增資,引入新經營團隊後,公股逐漸釋出。
根據財金部會的評估,台銀加中信局可望提升業務及財務經營績效綜
效。中信局除有銀行及壽險業務外,尚經營採購、公保、軍保、替代
役保險、貿易、黃金等業務,台銀可續辦該等業務,也可衍生其他新
業務。
在財務方面,中信局併入台銀後,將使台銀今年的稅前盈餘成長九%
。中信局公保、軍保及其他非銀行業務提供銀行業務使用的內部往來
資金,將為台銀的可運用資金,可減輕未來台銀對外籌措資金的負擔。
和中央信託局二合一整併案,兩機構合併後,總資產約三兆元,市占
率一舉超越一○%的獎勵門檻,成為全國第一。據了解,九月招標失
敗的台企銀將是下一個公股釋出的對象,如果順利,「公股減半」的
政策目標仍來得及在今年底前達成。
雖然立法院要求行政院重新檢討二次金改政策的目標,但是行政院昨
日在了解中信局分割案不可能獲得立院支持後,昨晚火速同意由台銀
合併中信局,台銀為存續者,兩者資產市占率達一一.五九%,超越
金控龍頭國泰金控,及日前宣佈合併的農民銀行和合作金庫。財金部
會將組成合併推動小組,預計一年半內完成合併。
至於原訂於本週六(十九日)舉辦罷工投票的中信局工會,理事長聶
聰昨於第一時間接獲消息時,喜極而泣直呼,「我們成功了!成功了
!」但是,中信局工會預定在十九日的集會活動還是會舉行。財政部
與台銀、中信局將在今日舉行記者會,說明相關細節。
財政部指出,兩家金融機構合併,實質上已經具有國營金控的功能,
但是否進一步成立國營金控?對此,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昨日上午出
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時指出,「短期內不會。」
財政部官員私下透露,「十四家金控減半都有困難了,台銀暫時不會
成立金控。」
但推動二合一案,距離年底官股金融機構減半,仍還有一家,接下來
,將由哪家公股金融機構擔綱?據了解,九月招標失敗的台企銀將捲
土重來,但這次不會以公開招標方式進行,而將援用僑銀模式,先減
資再增資,引入新經營團隊後,公股逐漸釋出。
根據財金部會的評估,台銀加中信局可望提升業務及財務經營績效綜
效。中信局除有銀行及壽險業務外,尚經營採購、公保、軍保、替代
役保險、貿易、黃金等業務,台銀可續辦該等業務,也可衍生其他新
業務。
在財務方面,中信局併入台銀後,將使台銀今年的稅前盈餘成長九%
。中信局公保、軍保及其他非銀行業務提供銀行業務使用的內部往來
資金,將為台銀的可運用資金,可減輕未來台銀對外籌措資金的負擔。
二次金改官股整併因為台灣企銀標售案及中信局業務切割案未能順利
進行,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十四日證實,台銀已確定被納入官股整併行
列;市場預期十二月三日地方選舉之前,台銀合併中信局的組合可望
正式敲定。
呂桔誠表示,台銀雖然沒有正式接到指示合併哪一定特定的金融機構
,但確定會配合政策加入官股整併行列。據了解,目前立法院立季對
台銀與中信局的二合一案,或台銀與土銀、中信局的三和一案,都表
態支持,而行政院長謝長廷也在十四日表示,合庫與農銀合併後的資
產市占率領先台銀,台銀應該要變更大才行。
謝長廷並強調,在推動金改政策上,台銀應該要更大,未來,台銀將
進一步透過股權在國內外發行的模式,即釋出二成至三成股權,引進
外資,讓台銀達到國際化目標。
儘管呂桔誠表示台銀內部尚未針對中信局或土銀兩家官股銀行的合併
案進行評估,金管會及財政部官員也異口同聲指稱「不為合併而合併
」,而且是以市場機制來決定官股銀行減半名單,但從日前陳水扁總
統強烈表達對金改執行不力問題的重視,在野黨立委認為,上週合庫
與農銀宣合併案,執政黨急著要在十二月三日以前繳出二次金改政績
的心態相當明顯。
原先在官股銀行減半名單上的台企銀及中信局兩家官股銀行,前者因
為員工工會罷工而使標售案失敗,中信局也因為員工團體協定無法定
案而卡在立法院報告不能過關,中信局業務切割的公開競標時間遙遙
無期,市場人士認為,這兩家官股銀行的退場作業仍有轉圜空間,其
中,中信局直接併入台銀,將是最快可以獲得朝野共識,及員工支持
的一個選項。甚至台企銀的整併案,財政部國庫署長劉燈城十四日也
明確表示,仍未停止;劉燈城指出,台企銀九月間的標售案在有條情
況下,曾出現最好標價,當時是有金控要買,可見市場需求是存在的
,因此,官股小組對台企銀整併案繼續規劃中。
以資產市占率市看,台銀六月底為九.八一%、中信局則是○.九九
%,二合一的市占率已接近一○%,若再加入土銀,則三合一市占率
將高達十七.六八%,成績更優於任何一個官股組合。
五年前,台銀、中信局及土銀已曾出現三合一的機會,比交銀與中國
商銀加入兆豐金控的「夢幻組合」還早被提出,現在交銀與中銀已進
入最後整併階段,即將更名為「兆豐銀行」,中信局卻還陷在銀行保
險業務切割標售的不確定狀態,一千多名中信局員工反彈聲浪並不亞
於台企銀,繼上週四立法院審議中信局切割業務報告案被財委會決議
擇期再審,本周四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赴財委會報告二次金改政策,
能否讓敲定中信局併入台銀案,值得留意。
進行,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十四日證實,台銀已確定被納入官股整併行
列;市場預期十二月三日地方選舉之前,台銀合併中信局的組合可望
正式敲定。
呂桔誠表示,台銀雖然沒有正式接到指示合併哪一定特定的金融機構
,但確定會配合政策加入官股整併行列。據了解,目前立法院立季對
台銀與中信局的二合一案,或台銀與土銀、中信局的三和一案,都表
態支持,而行政院長謝長廷也在十四日表示,合庫與農銀合併後的資
產市占率領先台銀,台銀應該要變更大才行。
謝長廷並強調,在推動金改政策上,台銀應該要更大,未來,台銀將
進一步透過股權在國內外發行的模式,即釋出二成至三成股權,引進
外資,讓台銀達到國際化目標。
儘管呂桔誠表示台銀內部尚未針對中信局或土銀兩家官股銀行的合併
案進行評估,金管會及財政部官員也異口同聲指稱「不為合併而合併
」,而且是以市場機制來決定官股銀行減半名單,但從日前陳水扁總
統強烈表達對金改執行不力問題的重視,在野黨立委認為,上週合庫
與農銀宣合併案,執政黨急著要在十二月三日以前繳出二次金改政績
的心態相當明顯。
原先在官股銀行減半名單上的台企銀及中信局兩家官股銀行,前者因
為員工工會罷工而使標售案失敗,中信局也因為員工團體協定無法定
案而卡在立法院報告不能過關,中信局業務切割的公開競標時間遙遙
無期,市場人士認為,這兩家官股銀行的退場作業仍有轉圜空間,其
中,中信局直接併入台銀,將是最快可以獲得朝野共識,及員工支持
的一個選項。甚至台企銀的整併案,財政部國庫署長劉燈城十四日也
明確表示,仍未停止;劉燈城指出,台企銀九月間的標售案在有條情
況下,曾出現最好標價,當時是有金控要買,可見市場需求是存在的
,因此,官股小組對台企銀整併案繼續規劃中。
以資產市占率市看,台銀六月底為九.八一%、中信局則是○.九九
%,二合一的市占率已接近一○%,若再加入土銀,則三合一市占率
將高達十七.六八%,成績更優於任何一個官股組合。
五年前,台銀、中信局及土銀已曾出現三合一的機會,比交銀與中國
商銀加入兆豐金控的「夢幻組合」還早被提出,現在交銀與中銀已進
入最後整併階段,即將更名為「兆豐銀行」,中信局卻還陷在銀行保
險業務切割標售的不確定狀態,一千多名中信局員工反彈聲浪並不亞
於台企銀,繼上週四立法院審議中信局切割業務報告案被財委會決議
擇期再審,本周四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赴財委會報告二次金改政策,
能否讓敲定中信局併入台銀案,值得留意。
台灣銀行與土地銀行、中央信託局的整併案,究竟採二合一或三
合一?台銀董事長呂桔誠昨(14)日表示,各種方案台銀都有評
估,但目前政策還沒下來,他不能證實是否在年底前台銀就會推
動整併,以及對象是土銀還是包括中信局,台銀一切配合政策執
行。
台銀昨天舉辦導盲犬信用卡聯名卡的活動,竟然請到行政院長謝
長廷昨天出席發表會,由於謝長廷日前才宣布台銀將整併、釋股
,並引進外資,因此會場上謝長廷與呂桔誠的互動,格外引人注目。
合一?台銀董事長呂桔誠昨(14)日表示,各種方案台銀都有評
估,但目前政策還沒下來,他不能證實是否在年底前台銀就會推
動整併,以及對象是土銀還是包括中信局,台銀一切配合政策執
行。
台銀昨天舉辦導盲犬信用卡聯名卡的活動,竟然請到行政院長謝
長廷昨天出席發表會,由於謝長廷日前才宣布台銀將整併、釋股
,並引進外資,因此會場上謝長廷與呂桔誠的互動,格外引人注目。
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天表示,台灣銀行在與國內金融機構合併後,
將到國內外釋股20%到30%,引進外資和專業經理人,但公股仍
將維持主導地位。
台銀何時掛牌上市,台銀董事長呂桔誠說「沒時間表」。
謝長廷指出,台銀市占率接近10%,但目前已經小於農銀與合庫
合併後的銀行,因此台銀應該與國內金融機構合併,規模大於合
庫後,再到國內外上市。
將到國內外釋股20%到30%,引進外資和專業經理人,但公股仍
將維持主導地位。
台銀何時掛牌上市,台銀董事長呂桔誠說「沒時間表」。
謝長廷指出,台銀市占率接近10%,但目前已經小於農銀與合庫
合併後的銀行,因此台銀應該與國內金融機構合併,規模大於合
庫後,再到國內外上市。
七大行庫10月逾放數據出爐,以台灣銀行逾放比率1.53%最低。七
大行庫中,僅台企銀逾放金額增加4億元為312億元,其他銀行逾放
餘額均下降,總計10月七大行庫逾放餘額共減少29億元,降為2,229
億元。彰化銀行昨(11)日常董會也通過,將在年底前轉銷呆帳逾
580億元,可望把逾放金額而降至110億元以下,逾放比低於2%。彰
銀高層說,完成體質改造後,明年獲利可望上看150億元,重返三商
銀之首。
由於台新金控以每股26.12元取得彰銀14億股乙種特別股,使彰銀在今
年10月獲得365.68億元的資金挹注,股本也因而從485億元,增加至
635億元。
彰銀高層說,14億股的私募現增順利開標後,內部便初步達成共識,
同意把「溢價」金額全數作為轉銷呆帳用途,經過一個多月評估、討
論,終於在昨日常董會正式通過,而財務管理處、債權管理處等部門
,也都陸續調整目標。
配合金管會今年7月1日實行新制逾放政策,彰銀6月起便大幅轉銷呆帳
,也使今年度的獲利由盈轉虧。截至10月為止,彰銀已轉銷呆帳330億
元。
年底前大轉呆帳的銀行不只彰銀,合作金庫也已上網公告,將在年底
前大規模出售456億元的不良債權。合庫表示,雖然標售的不良債權中
有大部分為已自行轉銷的呆帳,但合庫有信心在年底前將逾放比壓低
至2.5%以下。合庫10月逾放比為3.33%,逾放餘額為421億元。
七大行庫逾放比在2.5%以上的銀行,還有土地銀行的3.44%、台企銀
的4.6%。土銀10月逾放餘額雖減少11億元,但規模仍有460億元,因
此要在年底前將逾放比降至2.5%,還需靠大舉轉銷的動作才能達成。
一銀、華銀10月的逾放比則分別為1.8%、2.31%。一銀逾放比較9月下
降0.01個百分點,華銀則較9月微降0.05個百分點。
大行庫中,僅台企銀逾放金額增加4億元為312億元,其他銀行逾放
餘額均下降,總計10月七大行庫逾放餘額共減少29億元,降為2,229
億元。彰化銀行昨(11)日常董會也通過,將在年底前轉銷呆帳逾
580億元,可望把逾放金額而降至110億元以下,逾放比低於2%。彰
銀高層說,完成體質改造後,明年獲利可望上看150億元,重返三商
銀之首。
由於台新金控以每股26.12元取得彰銀14億股乙種特別股,使彰銀在今
年10月獲得365.68億元的資金挹注,股本也因而從485億元,增加至
635億元。
彰銀高層說,14億股的私募現增順利開標後,內部便初步達成共識,
同意把「溢價」金額全數作為轉銷呆帳用途,經過一個多月評估、討
論,終於在昨日常董會正式通過,而財務管理處、債權管理處等部門
,也都陸續調整目標。
配合金管會今年7月1日實行新制逾放政策,彰銀6月起便大幅轉銷呆帳
,也使今年度的獲利由盈轉虧。截至10月為止,彰銀已轉銷呆帳330億
元。
年底前大轉呆帳的銀行不只彰銀,合作金庫也已上網公告,將在年底
前大規模出售456億元的不良債權。合庫表示,雖然標售的不良債權中
有大部分為已自行轉銷的呆帳,但合庫有信心在年底前將逾放比壓低
至2.5%以下。合庫10月逾放比為3.33%,逾放餘額為421億元。
七大行庫逾放比在2.5%以上的銀行,還有土地銀行的3.44%、台企銀
的4.6%。土銀10月逾放餘額雖減少11億元,但規模仍有460億元,因
此要在年底前將逾放比降至2.5%,還需靠大舉轉銷的動作才能達成。
一銀、華銀10月的逾放比則分別為1.8%、2.31%。一銀逾放比較9月下
降0.01個百分點,華銀則較9月微降0.05個百分點。
大陸的中國建設銀行風光在香港掛牌成功,我方政府有意以台銀與其
他行庫合併後,同步在國內外上市,但是惠譽台灣分公司副總李信佳
九日表示,與國際相比,台銀獲利能力不強,台灣市場又小,台銀至
國外上市,並無吸引力。不過,「如果台灣的銀行業可以將大陸納為
市場發展,在國際間就會有賣點。」
李信佳昨日與台北市外籍記者座談,應邀評論合庫與農銀的合併案表
示,新合庫的存放款市佔率達到一○%,而合庫將對農銀挹注資金,
強化體質,無論對金融市場與金融股而言,仍有正面意義,如果金融
改革的目的是降低政府對金融市場的掌控,提高市場效率,公股併公
股也可視為金改的一個過程。
但是在公股銀行或金控相互整併的趨勢下,公股機構的資產變大,他
說,「大到民營金控難以將公股吃下,或許有些人會更安心,但是這
樣的安排,將使金改的時程往後拖延二至三年」。
行政院透露,政府一○○%持股的台銀,將會是下一個合併的標的,
未來與民營或公股金融機構合併後,將規劃拿出二成至三成股權至國
外上市。李信佳對此構想表示,「不樂觀」。
他解釋指出,台灣企業至國外上市成功的案例只有科技業,這些企業
的技術強、公司治理好,以全球為市場,無論是台積電、鴻海或面板
業,因為在該產業領域屬於佼佼者,在國外上市才會成功。
台銀雖然資產有新台幣二.六兆元,在國內排名第一,但是銀行的獲
利不高。況且台灣的市場太小,即使台銀未來再併一、二家銀行,李
信佳說,以國際眼光來看,沒有賣點。
李信佳表示,大陸的銀行因市場大,通路達一萬五千家分行,內需需
求強,去年大陸前十三大銀行共締造一一○億美元的獲利,其中一半
來自中國建設銀行,惠譽預估,建行今年可望有五二億美元獲利入帳
。因此建設銀行在香港辦理首次公開發行,以十倍超額認購,一下子
就募到八百億美元。
由於國際投資機構在全球市場的資產配置都有既定的比例,他表示,
建設銀行既然吸走了這麼多資金,就會對其他地區的上市案件造成排
擠效果。因此,開發金控日前原擬發行的全球存託憑證未能成功,部
份即受了建設銀行的影響。
不過,如果台灣的金融業可以走出台灣,在大陸開設分行,經營版圖
相形擴大,國際機構投資人對台灣金融業就會重新評價。但是,李信
佳認為,台灣的金控或銀行如要赴外上市,應該是由曾在海外發行公
司可轉換債(ECB)的民營金控最有希望,例如中信金、台新金加
彰銀、國泰金、富邦金等拔得頭籌,絕不會是公股行庫。而且,他認
為,為促進市場有效率,政府應該繼續降低對金融業的持股。
他行庫合併後,同步在國內外上市,但是惠譽台灣分公司副總李信佳
九日表示,與國際相比,台銀獲利能力不強,台灣市場又小,台銀至
國外上市,並無吸引力。不過,「如果台灣的銀行業可以將大陸納為
市場發展,在國際間就會有賣點。」
李信佳昨日與台北市外籍記者座談,應邀評論合庫與農銀的合併案表
示,新合庫的存放款市佔率達到一○%,而合庫將對農銀挹注資金,
強化體質,無論對金融市場與金融股而言,仍有正面意義,如果金融
改革的目的是降低政府對金融市場的掌控,提高市場效率,公股併公
股也可視為金改的一個過程。
但是在公股銀行或金控相互整併的趨勢下,公股機構的資產變大,他
說,「大到民營金控難以將公股吃下,或許有些人會更安心,但是這
樣的安排,將使金改的時程往後拖延二至三年」。
行政院透露,政府一○○%持股的台銀,將會是下一個合併的標的,
未來與民營或公股金融機構合併後,將規劃拿出二成至三成股權至國
外上市。李信佳對此構想表示,「不樂觀」。
他解釋指出,台灣企業至國外上市成功的案例只有科技業,這些企業
的技術強、公司治理好,以全球為市場,無論是台積電、鴻海或面板
業,因為在該產業領域屬於佼佼者,在國外上市才會成功。
台銀雖然資產有新台幣二.六兆元,在國內排名第一,但是銀行的獲
利不高。況且台灣的市場太小,即使台銀未來再併一、二家銀行,李
信佳說,以國際眼光來看,沒有賣點。
李信佳表示,大陸的銀行因市場大,通路達一萬五千家分行,內需需
求強,去年大陸前十三大銀行共締造一一○億美元的獲利,其中一半
來自中國建設銀行,惠譽預估,建行今年可望有五二億美元獲利入帳
。因此建設銀行在香港辦理首次公開發行,以十倍超額認購,一下子
就募到八百億美元。
由於國際投資機構在全球市場的資產配置都有既定的比例,他表示,
建設銀行既然吸走了這麼多資金,就會對其他地區的上市案件造成排
擠效果。因此,開發金控日前原擬發行的全球存託憑證未能成功,部
份即受了建設銀行的影響。
不過,如果台灣的金融業可以走出台灣,在大陸開設分行,經營版圖
相形擴大,國際機構投資人對台灣金融業就會重新評價。但是,李信
佳認為,台灣的金控或銀行如要赴外上市,應該是由曾在海外發行公
司可轉換債(ECB)的民營金控最有希望,例如中信金、台新金加
彰銀、國泰金、富邦金等拔得頭籌,絕不會是公股行庫。而且,他認
為,為促進市場有效率,政府應該繼續降低對金融業的持股。
針對行政院長謝長廷透露,下一個合併主角可能是台銀,其合併的對
象考慮為民營或公營銀行,台灣銀行高層主管表示:完全配合財政部
指示。
合庫與農民銀行宣佈合併之後,二次金改再次啟動,行政院長謝長廷
透露,下一個合併案的主角可能是台銀,其中合併的對象除了土地銀
行之外,將考慮其他的民營銀行包含華南銀行以及第一銀行。
台銀高層表示,目前並未接獲財政部的指示,因此並沒有特定的對象
進行評估。至於國泰、新光兩大集團一個月前已分別取得第一銀行五
%的持股,未來若鎖定第一銀行作為合併的對象,是否會遭到阻力呢
?他說,台銀持有一銀八%左右股份,影響力不容小覷,此暗示合併
第一銀行並非難事。
由於二次金改的時程愈來愈近,焦點全力集中在台灣銀行身上,只是
台銀與土銀的同質性高,合併上難有綜效,未來若與民營銀行合併,
將帶來新的綜效,台灣銀行高層表示,身為百分之百的公股銀行,將
配合財政部的指示,未來若能代表台灣銀行業在國外上市,則感到非
常光榮。
象考慮為民營或公營銀行,台灣銀行高層主管表示:完全配合財政部
指示。
合庫與農民銀行宣佈合併之後,二次金改再次啟動,行政院長謝長廷
透露,下一個合併案的主角可能是台銀,其中合併的對象除了土地銀
行之外,將考慮其他的民營銀行包含華南銀行以及第一銀行。
台銀高層表示,目前並未接獲財政部的指示,因此並沒有特定的對象
進行評估。至於國泰、新光兩大集團一個月前已分別取得第一銀行五
%的持股,未來若鎖定第一銀行作為合併的對象,是否會遭到阻力呢
?他說,台銀持有一銀八%左右股份,影響力不容小覷,此暗示合併
第一銀行並非難事。
由於二次金改的時程愈來愈近,焦點全力集中在台灣銀行身上,只是
台銀與土銀的同質性高,合併上難有綜效,未來若與民營銀行合併,
將帶來新的綜效,台灣銀行高層表示,身為百分之百的公股銀行,將
配合財政部的指示,未來若能代表台灣銀行業在國外上市,則感到非
常光榮。
中信局切割出售案今天將向立法院報告,據悉,若中信局可順利推動
,政院年底前完成官股整併案只差一家,屆時,究竟是積極規劃推動
台銀與公營行庫或公股民營行庫的大型化合併,或選定台企銀為官股
合併對象,預計在十一月底前,二擇一完成規劃,並對外宣布。
據了解,政院高層原本屬意台銀與土銀合併,原因是此案最容易且迅
速,但部分立委有雜音,認為沒有綜效,以致無法取得立院同意。
據相關人士透露,若中信局切割出售案,今天在立法院報告順利,政
院壓力大為紓解。在此情況下,將只剩一家官股整併案需要決定,若
台銀與公股民營行庫合併,最具賣相者,應是兆豐金、一銀及華南這
兩家金控旗下的銀行,其中,台銀若與兆豐金合併,旗下的中國商銀
及交銀因為均有官股,容易推動,將可迅速擠進全球一百大。
不過,官員透露,金控明年要減半,台銀合併過程應不會再產生一家
官股金控,因此台銀與金控合併的策略,可能性較低,即使有,也不
能成為官股金控。
相關人士說,若台銀與一銀及華南金控旗下的銀行合併,則應具有合
併綜效,其中一銀應較容易掌控,加上一銀的組織再造進行得相當成
功,若與台銀合併赴國外上市,也符合當初推動一銀到國外上市的構
想。
目前政院擔心的是,台銀資產二兆五千億元,若與民營行庫合併,必
須避免被併民營行庫又變成公營行庫,如此立院及社會都無法接受,
如何掌控換股問題,克服此一問題,財政部國庫署正積極研議中。
現階段,若中信局切割案進行順利,政院將在台企銀與台銀官股整併
案中,二擇一去推動,希望十一月底前規劃完成,對外宣布。
謝揆昨日在行政院會上表示,合庫和農銀同意合併,這是二次金改往
前邁進一步。二次金改不是為合併而合併,是有其績效和目標:這二
家銀行體質和企業文化非常接近,所以推動合併相當順利。
,政院年底前完成官股整併案只差一家,屆時,究竟是積極規劃推動
台銀與公營行庫或公股民營行庫的大型化合併,或選定台企銀為官股
合併對象,預計在十一月底前,二擇一完成規劃,並對外宣布。
據了解,政院高層原本屬意台銀與土銀合併,原因是此案最容易且迅
速,但部分立委有雜音,認為沒有綜效,以致無法取得立院同意。
據相關人士透露,若中信局切割出售案,今天在立法院報告順利,政
院壓力大為紓解。在此情況下,將只剩一家官股整併案需要決定,若
台銀與公股民營行庫合併,最具賣相者,應是兆豐金、一銀及華南這
兩家金控旗下的銀行,其中,台銀若與兆豐金合併,旗下的中國商銀
及交銀因為均有官股,容易推動,將可迅速擠進全球一百大。
不過,官員透露,金控明年要減半,台銀合併過程應不會再產生一家
官股金控,因此台銀與金控合併的策略,可能性較低,即使有,也不
能成為官股金控。
相關人士說,若台銀與一銀及華南金控旗下的銀行合併,則應具有合
併綜效,其中一銀應較容易掌控,加上一銀的組織再造進行得相當成
功,若與台銀合併赴國外上市,也符合當初推動一銀到國外上市的構
想。
目前政院擔心的是,台銀資產二兆五千億元,若與民營行庫合併,必
須避免被併民營行庫又變成公營行庫,如此立院及社會都無法接受,
如何掌控換股問題,克服此一問題,財政部國庫署正積極研議中。
現階段,若中信局切割案進行順利,政院將在台企銀與台銀官股整併
案中,二擇一去推動,希望十一月底前規劃完成,對外宣布。
謝揆昨日在行政院會上表示,合庫和農銀同意合併,這是二次金改往
前邁進一步。二次金改不是為合併而合併,是有其績效和目標:這二
家銀行體質和企業文化非常接近,所以推動合併相當順利。
合作金庫與中國農民銀行宣布合併後,行政院認為二次金改第一階段
目標,將可有樂觀期待。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晚透露,下一家合併公股
行庫為台銀,但台銀合併的對象,究竟是公營或民營行庫,仍在思考
中。他說,未來擬推動台銀在國內外同步上市,拿出二○至三○%股
權至國外上市,引進外國專業團隊,進駐董事會席次,讓台銀更有活
力。
昨天下午合庫與農銀宣布合併,這是年底官股減半目標的策略方案之
一,據了解,除合庫、農銀合併外,中信局切割出售,台企銀合併案
都同步推動中,另謝揆昨晚在「挑戰政策」的電視節目上證實,台銀
是政院下一家擬大力推動合併官股整併的重要對象。
謝揆表示,合庫與農銀合併後,資產總額為二.五七兆元,為全台最
大資產規模的行庫,比台銀還大,官股推動合併可提升競爭力,因為
目前銀行太多,惡性競爭,銀行只能賺取薄利。他說,銀行推出現金
卡業務為了生存,主因銀行規模太小,市場太小,因此應讓金融業有
規模及競爭力到國外去。
謝揆指出,台銀未來也要與其他行庫合併,台銀目前為百分百公營行
庫,未來合併後大型化再上市,屆時將推動國內外同步上市,計畫拿
出二十、三十%股權到國外上市,不但可引進國外資本,可引進外國
專業經營團隊,佔台銀董事席次,可讓台銀更有活力。
他說,台銀到國外上市,「台灣銀行」的金字招牌可就此走到國際,
讓外人了解台銀,台灣銀行走到國際去,才能幫助在東南亞或國外投
資的台商。
目標,將可有樂觀期待。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晚透露,下一家合併公股
行庫為台銀,但台銀合併的對象,究竟是公營或民營行庫,仍在思考
中。他說,未來擬推動台銀在國內外同步上市,拿出二○至三○%股
權至國外上市,引進外國專業團隊,進駐董事會席次,讓台銀更有活
力。
昨天下午合庫與農銀宣布合併,這是年底官股減半目標的策略方案之
一,據了解,除合庫、農銀合併外,中信局切割出售,台企銀合併案
都同步推動中,另謝揆昨晚在「挑戰政策」的電視節目上證實,台銀
是政院下一家擬大力推動合併官股整併的重要對象。
謝揆表示,合庫與農銀合併後,資產總額為二.五七兆元,為全台最
大資產規模的行庫,比台銀還大,官股推動合併可提升競爭力,因為
目前銀行太多,惡性競爭,銀行只能賺取薄利。他說,銀行推出現金
卡業務為了生存,主因銀行規模太小,市場太小,因此應讓金融業有
規模及競爭力到國外去。
謝揆指出,台銀未來也要與其他行庫合併,台銀目前為百分百公營行
庫,未來合併後大型化再上市,屆時將推動國內外同步上市,計畫拿
出二十、三十%股權到國外上市,不但可引進國外資本,可引進外國
專業經營團隊,佔台銀董事席次,可讓台銀更有活力。
他說,台銀到國外上市,「台灣銀行」的金字招牌可就此走到國際,
讓外人了解台銀,台灣銀行走到國際去,才能幫助在東南亞或國外投
資的台商。
合作金庫與農民銀行宣布整併,行政院長謝長廷昨(8)日晚間
表示,「下一家將是台灣銀行合併其他國內銀行」。據悉,台銀
將與土銀或是中信局二合一或三合一整併,最快將在明年同步在
國內外上市,將釋出20%與30%的股權,藉此引進外資與國際經營
團隊進入台銀。
二次金改預定於年底以前完成公股銀行減半的政策,在合庫與農
銀整併案確定後,台銀在國內整併的工作近日內也將定案,謝揆
認為,國內銀行家數過多、規模太小,必須要推動整併才有競爭
力。
合庫與農銀宣布整併,謝揆昨晚在電視專訪中強調,這是二次金
改政策的一大進展,謝揆表示,金融業有其市場機制,但是若以
市場力量推動整併,進度太慢,所以政府必須協助推動,他認為
,合庫與農銀整併後,兩家銀行各有特色,可以有效互補。
此外,在合庫與農銀合併後,謝揆也透露,「下一家將是台銀合
併其他銀行」,至於是哪一家國內銀行,謝揆說,有可能是公股
銀行,也有可能是民營銀行,所有的程序都還在進行。不過,行
政院高層透露,台銀有可能與土銀、中信局進行二合一或三合一
的整併。
謝揆表示,台銀是100%公營銀行,在農銀與合庫合併後,總資產
高達2.57兆元,市占率為9.95%,這樣看來「台銀現在已經輸了」
,謝揆表示,台銀會與國內銀行先整併,然後打算在國內外同步
上市,並且在海外釋股20%至30%的股權,讓台銀這個「金字招牌
」在國際上揚威,也能夠積極協助在大陸等海外打拚的台商。
表示,「下一家將是台灣銀行合併其他國內銀行」。據悉,台銀
將與土銀或是中信局二合一或三合一整併,最快將在明年同步在
國內外上市,將釋出20%與30%的股權,藉此引進外資與國際經營
團隊進入台銀。
二次金改預定於年底以前完成公股銀行減半的政策,在合庫與農
銀整併案確定後,台銀在國內整併的工作近日內也將定案,謝揆
認為,國內銀行家數過多、規模太小,必須要推動整併才有競爭
力。
合庫與農銀宣布整併,謝揆昨晚在電視專訪中強調,這是二次金
改政策的一大進展,謝揆表示,金融業有其市場機制,但是若以
市場力量推動整併,進度太慢,所以政府必須協助推動,他認為
,合庫與農銀整併後,兩家銀行各有特色,可以有效互補。
此外,在合庫與農銀合併後,謝揆也透露,「下一家將是台銀合
併其他銀行」,至於是哪一家國內銀行,謝揆說,有可能是公股
銀行,也有可能是民營銀行,所有的程序都還在進行。不過,行
政院高層透露,台銀有可能與土銀、中信局進行二合一或三合一
的整併。
謝揆表示,台銀是100%公營銀行,在農銀與合庫合併後,總資產
高達2.57兆元,市占率為9.95%,這樣看來「台銀現在已經輸了」
,謝揆表示,台銀會與國內銀行先整併,然後打算在國內外同步
上市,並且在海外釋股20%至30%的股權,讓台銀這個「金字招牌
」在國際上揚威,也能夠積極協助在大陸等海外打拚的台商。
有競爭才能進步,台灣在經濟全面起飛時,很喜歡跟南韓比,南韓
在亞洲金融危機後,經濟和金融結構全面改造,韓國銀行如今「長
得」都比台灣的大,比台灣的壯。
金融時報的2005年全球千大銀行排名,亞洲前25大銀行,南韓的國
民銀行和友利銀行就第一類資本的排行第八和第13大,台灣銀行排
名是第17。若再往前看,亞洲前五大銀行,僅有第五名是澳洲銀行
,前四名都由中國四大銀行包辦。
中資建設銀行IPO,股價淨值比是1.96倍,台灣只有國泰金控才有
這個水準,不論是從建行IPO、或從亞洲25大銀行排名,兩岸金融
機構來比高矮,不禁要問:「大陸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台灣二次金改執行迄今,成效有限,大陸的金融改革有何可借鏡?
摩根士丹利亞太資本市場董事總經理金滿盛說:「政治決心(
political will)很重要。」中國政府要求四大銀行要組織再造,政府
不僅自己拿了225億美元,挹注建行。
建行拿了錢,也要全力執行上層指示,徹底執行銀行組織再造,
除了把不良債權(NPL)清乾淨,還要引進現代化的授信風險控
管,保持授信品質的優良。
組織再造,建行也縮減分行達三分之一、裁撤員工20%,金滿盛說
:「建行所做所為,就是要追求獲利。」摩根士丹利是在去年初
就獲得建行IPO主辦權,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摩根士丹利除協助
建行做組織和財務改善,還協助引進兩大策略投資人─美國銀行
和淡馬錫,兩者將投資建行約55億美元。
兩大策略投資人引進,讓其他外資對建行更有信心,相信他們將
有助建行財務更透明、提升公司治理,這也是建行IPO得以高價
賣出,募得80億美元。
在北京官方的眼裡,建行這女兒到目前還是「賠錢貨」,早先
挹注的225億美元,兩大外資有55億美元投資承諾,加上剛募得
80億美元,中國政府迄今還沒有回本,但卻為建行找到「好洋婿
」,未來可望子孫滿堂。
建行的IPO向全世界宣示:中國銀行已經走上國際舞台,還帶了
美國的銀行回來;美銀有誠意,為與建行全心全意結婚生子,打
算放棄辛苦拿到在中國的三家分行執照、關閉分行。
台灣二次金改,政府要釋出公股,倒像是窮人家「賣」女兒,不
像是嫁女兒,只想賣個好價錢、補國庫的缺口,未曾思考如何讓
女兒找到如意郎君。
行政院長謝長廷最近又宣示,台灣銀行兩到三成股權要賣給外資
。台銀這回要怎麼賣,是秤金論兩賣,還是有一套「釣金龜」策
略?建行能,台銀也能,但前提是要台灣要放下身段,先跟對岸
學習、學習!
在亞洲金融危機後,經濟和金融結構全面改造,韓國銀行如今「長
得」都比台灣的大,比台灣的壯。
金融時報的2005年全球千大銀行排名,亞洲前25大銀行,南韓的國
民銀行和友利銀行就第一類資本的排行第八和第13大,台灣銀行排
名是第17。若再往前看,亞洲前五大銀行,僅有第五名是澳洲銀行
,前四名都由中國四大銀行包辦。
中資建設銀行IPO,股價淨值比是1.96倍,台灣只有國泰金控才有
這個水準,不論是從建行IPO、或從亞洲25大銀行排名,兩岸金融
機構來比高矮,不禁要問:「大陸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台灣二次金改執行迄今,成效有限,大陸的金融改革有何可借鏡?
摩根士丹利亞太資本市場董事總經理金滿盛說:「政治決心(
political will)很重要。」中國政府要求四大銀行要組織再造,政府
不僅自己拿了225億美元,挹注建行。
建行拿了錢,也要全力執行上層指示,徹底執行銀行組織再造,
除了把不良債權(NPL)清乾淨,還要引進現代化的授信風險控
管,保持授信品質的優良。
組織再造,建行也縮減分行達三分之一、裁撤員工20%,金滿盛說
:「建行所做所為,就是要追求獲利。」摩根士丹利是在去年初
就獲得建行IPO主辦權,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摩根士丹利除協助
建行做組織和財務改善,還協助引進兩大策略投資人─美國銀行
和淡馬錫,兩者將投資建行約55億美元。
兩大策略投資人引進,讓其他外資對建行更有信心,相信他們將
有助建行財務更透明、提升公司治理,這也是建行IPO得以高價
賣出,募得80億美元。
在北京官方的眼裡,建行這女兒到目前還是「賠錢貨」,早先
挹注的225億美元,兩大外資有55億美元投資承諾,加上剛募得
80億美元,中國政府迄今還沒有回本,但卻為建行找到「好洋婿
」,未來可望子孫滿堂。
建行的IPO向全世界宣示:中國銀行已經走上國際舞台,還帶了
美國的銀行回來;美銀有誠意,為與建行全心全意結婚生子,打
算放棄辛苦拿到在中國的三家分行執照、關閉分行。
台灣二次金改,政府要釋出公股,倒像是窮人家「賣」女兒,不
像是嫁女兒,只想賣個好價錢、補國庫的缺口,未曾思考如何讓
女兒找到如意郎君。
行政院長謝長廷最近又宣示,台灣銀行兩到三成股權要賣給外資
。台銀這回要怎麼賣,是秤金論兩賣,還是有一套「釣金龜」策
略?建行能,台銀也能,但前提是要台灣要放下身段,先跟對岸
學習、學習!
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天表示,二次金改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他並首
度表示,目前「二次金改」政策是推動台灣銀行在國內進行合併,把
資產規模擴大,讓台銀在國內及國際掛牌上市,吸引國際團隊加入台
銀,據悉,台銀已有海外掛牌上市的規劃,以增加台灣國際能見度。
謝揆並說,未來希望台銀能國際化,有更大競爭力。政院祕書長卓榮
泰表示,希望二次金改能有突破性發展,政府雖不強調手段,但強調
達到目標後對金融服務業及國家競爭力提升。
謝揆昨天上午在院會前談話指出,當前「二次金改」正加速進行,社
會有不同的看法,但「二次金改」基本上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過
去對這手段所要達成的目的說明較少,因此大家會存疑,誤以為是為
了合併而合併,以致產生很多誤會。
台銀資產總額至六月底高達二兆五千三百二十億元,佔台灣銀行業總
資產近一○%,排名第一。
謝揆指出,現在的「二次金改」是促使台銀在國內進行合併,把資產
規模擴大,資產規模擴大後,希望台銀能在國內及國際都能上市,上
市後,吸引國際資金,並吸引國際團隊加入台銀。政院官員透露,台
銀內部確有赴海外掛牌上市的規劃,因為台銀名字有「台灣」,對推
廣台灣走出國際有很大助益。
至於台銀是否要與土銀合併,政院內部意見不一,熟諳內情人士指出
,早在顏慶章任財長之際,即指派現任合庫董事長陳?擔任台銀土銀
整併小組召集人,但名字問題遲未能談攏,這位人士坦承,台銀土銀
若合併的確沒有綜效,唯一好處可讓官股加速整併且資產規模變大。
度表示,目前「二次金改」政策是推動台灣銀行在國內進行合併,把
資產規模擴大,讓台銀在國內及國際掛牌上市,吸引國際團隊加入台
銀,據悉,台銀已有海外掛牌上市的規劃,以增加台灣國際能見度。
謝揆並說,未來希望台銀能國際化,有更大競爭力。政院祕書長卓榮
泰表示,希望二次金改能有突破性發展,政府雖不強調手段,但強調
達到目標後對金融服務業及國家競爭力提升。
謝揆昨天上午在院會前談話指出,當前「二次金改」正加速進行,社
會有不同的看法,但「二次金改」基本上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過
去對這手段所要達成的目的說明較少,因此大家會存疑,誤以為是為
了合併而合併,以致產生很多誤會。
台銀資產總額至六月底高達二兆五千三百二十億元,佔台灣銀行業總
資產近一○%,排名第一。
謝揆指出,現在的「二次金改」是促使台銀在國內進行合併,把資產
規模擴大,資產規模擴大後,希望台銀能在國內及國際都能上市,上
市後,吸引國際資金,並吸引國際團隊加入台銀。政院官員透露,台
銀內部確有赴海外掛牌上市的規劃,因為台銀名字有「台灣」,對推
廣台灣走出國際有很大助益。
至於台銀是否要與土銀合併,政院內部意見不一,熟諳內情人士指出
,早在顏慶章任財長之際,即指派現任合庫董事長陳?擔任台銀土銀
整併小組召集人,但名字問題遲未能談攏,這位人士坦承,台銀土銀
若合併的確沒有綜效,唯一好處可讓官股加速整併且資產規模變大。
台灣的二次金改政策受挫,大陸銀行卻將相繼IPO(股票初次上
市)成功吸引外資,政府決定端出一道大菜讓外資嚐。行政院長
謝長廷昨(2)日首度表示,將積極推動台灣銀行在國內進行合
併,等資產規模擴大後,在國內與國際上市,希望釋出20%至30
%股權,吸引國際資金與團隊進入台銀。
財金官員表示,根據行政院方面規劃,台銀在國內的合併案,未
來可能考慮與中央信託局、土地銀行二合一或三合一,這部分須
視中信局資產切割案推動情況而定。
至於國外釋股二到三成,則可能以發行美國存託憑證(ADR)或
全球存託憑證(GDR)方式辦理。二次金改目標中有一項是至少
一家國內金融機構引進外資經營或到海外上市。
台銀是國內的龍頭銀行,目前總資產額是2兆5,320億元,占國內
銀行業資產總額比重近10%,規模非常大。謝揆認為,未來國內
銀行要國際化、提升競爭力,要能夠在國際市場與其他金融業競
爭,推動二次金改,就是要先讓台銀在國內與其他銀行進行整併
,才能把資產進一步擴大。
資產規模擴大後,希望台銀能在國內與國際上市,釋出20%至
30%的股權,藉此吸引國際資金與團隊加入,謝揆表示,此舉將
使「政府可以主導台灣銀行,但台銀也有國際與民間的參與,使
其更活潑、更有競爭力」。
不過,即使是搬出國內最大的銀行,外資會有興趣嗎?可行性又
是如何?
外商投資銀行主管驚訝地說:「政府真的要賣台銀的股權嗎?」
外資在不可置信之餘,表示可能背後有高人指點,也許有特定外
資對台銀表達興趣。不過,若有經營權會更好。外資對能夠提高
股權和經營權比較在乎。
還有外資指出,中信局和土地銀行釋出公股,都要編列預算,再
爭取立法院支持,如今民意已對行政院二次金改有許多疑慮,行
政院怎會提出台銀要先釋股二到三成給外資?外資圈聽到謝揆的
新論點,多一頭霧水。
依目前規劃,台銀將是合併後再執行釋股。財政部官員表示,93
年及94年台銀都有編列釋股預算,預計釋出兩成,如果連同95年
度預算案,合計則將釋出33%,未來會配合行政院指示辦理。
市)成功吸引外資,政府決定端出一道大菜讓外資嚐。行政院長
謝長廷昨(2)日首度表示,將積極推動台灣銀行在國內進行合
併,等資產規模擴大後,在國內與國際上市,希望釋出20%至30
%股權,吸引國際資金與團隊進入台銀。
財金官員表示,根據行政院方面規劃,台銀在國內的合併案,未
來可能考慮與中央信託局、土地銀行二合一或三合一,這部分須
視中信局資產切割案推動情況而定。
至於國外釋股二到三成,則可能以發行美國存託憑證(ADR)或
全球存託憑證(GDR)方式辦理。二次金改目標中有一項是至少
一家國內金融機構引進外資經營或到海外上市。
台銀是國內的龍頭銀行,目前總資產額是2兆5,320億元,占國內
銀行業資產總額比重近10%,規模非常大。謝揆認為,未來國內
銀行要國際化、提升競爭力,要能夠在國際市場與其他金融業競
爭,推動二次金改,就是要先讓台銀在國內與其他銀行進行整併
,才能把資產進一步擴大。
資產規模擴大後,希望台銀能在國內與國際上市,釋出20%至
30%的股權,藉此吸引國際資金與團隊加入,謝揆表示,此舉將
使「政府可以主導台灣銀行,但台銀也有國際與民間的參與,使
其更活潑、更有競爭力」。
不過,即使是搬出國內最大的銀行,外資會有興趣嗎?可行性又
是如何?
外商投資銀行主管驚訝地說:「政府真的要賣台銀的股權嗎?」
外資在不可置信之餘,表示可能背後有高人指點,也許有特定外
資對台銀表達興趣。不過,若有經營權會更好。外資對能夠提高
股權和經營權比較在乎。
還有外資指出,中信局和土地銀行釋出公股,都要編列預算,再
爭取立法院支持,如今民意已對行政院二次金改有許多疑慮,行
政院怎會提出台銀要先釋股二到三成給外資?外資圈聽到謝揆的
新論點,多一頭霧水。
依目前規劃,台銀將是合併後再執行釋股。財政部官員表示,93
年及94年台銀都有編列釋股預算,預計釋出兩成,如果連同95年
度預算案,合計則將釋出33%,未來會配合行政院指示辦理。
金管會鼓勵外資多投資本國銀行的第一類資本及第二類資本中的上層
資本(Upper tier II)!金管會此次赴國外舉行法說
會,即向外資證明台灣前幾名的好銀行,獲利能力在亞洲可與HSB
C等銀行相當,且資本又較各國銀行充足,外資可以選擇作本國銀行
的股東或財務性投資人。
金管會整理出如中信銀、台新銀、國泰世華銀等獲利前幾位的銀行,
其ROA在一.四%以上,甚至可達二%,而HSBC的ROA約為
一.三%左右,韓國最大銀行國民銀行的ROA為○.四%,大陸工
商銀行的ROA僅為○.○五%;在ROE方面這幾家銀行則大致差
不多。
銀行局長曾國烈表示,外資認同台灣銀行業的經營、獲利能力,但卻
指出台灣銀行的資產明顯「過小」,最大的台灣銀行資產僅二兆三千
億元左右,與全球前百大銀行的三兆元門檻仍有一段距離,曾國烈說
:「外資相當清楚台灣的銀行業充滿商機!」
由於本國銀行在資本適足率、覆蓋率及逾放比上管理較其他亞洲國家
嚴格,覆蓋率平均已達四○%以上,資本適足率達一○%以上,第一
類資本也占六%以上,甚至普遍有七%以上,遠高於BIS的國際標
準,金管會對外資強調,這代表台灣獲利前幾名的銀行仍有擴充規模
的空間,且具有一定的獲利能力,外資可投資其第一類資本,即如股
本、特別股等,或是在國際間發行的第二類資本的上層資本,如永續
累積特別股、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債及可轉換債券等。金管會官員也
透露,有外資已投資大陸的銀行,卻發現投資多年卻無法獲利,反觀
台灣的銀行業投資報酬率相對大陸銀行要好。
資本(Upper tier II)!金管會此次赴國外舉行法說
會,即向外資證明台灣前幾名的好銀行,獲利能力在亞洲可與HSB
C等銀行相當,且資本又較各國銀行充足,外資可以選擇作本國銀行
的股東或財務性投資人。
金管會整理出如中信銀、台新銀、國泰世華銀等獲利前幾位的銀行,
其ROA在一.四%以上,甚至可達二%,而HSBC的ROA約為
一.三%左右,韓國最大銀行國民銀行的ROA為○.四%,大陸工
商銀行的ROA僅為○.○五%;在ROE方面這幾家銀行則大致差
不多。
銀行局長曾國烈表示,外資認同台灣銀行業的經營、獲利能力,但卻
指出台灣銀行的資產明顯「過小」,最大的台灣銀行資產僅二兆三千
億元左右,與全球前百大銀行的三兆元門檻仍有一段距離,曾國烈說
:「外資相當清楚台灣的銀行業充滿商機!」
由於本國銀行在資本適足率、覆蓋率及逾放比上管理較其他亞洲國家
嚴格,覆蓋率平均已達四○%以上,資本適足率達一○%以上,第一
類資本也占六%以上,甚至普遍有七%以上,遠高於BIS的國際標
準,金管會對外資強調,這代表台灣獲利前幾名的銀行仍有擴充規模
的空間,且具有一定的獲利能力,外資可投資其第一類資本,即如股
本、特別股等,或是在國際間發行的第二類資本的上層資本,如永續
累積特別股、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債及可轉換債券等。金管會官員也
透露,有外資已投資大陸的銀行,卻發現投資多年卻無法獲利,反觀
台灣的銀行業投資報酬率相對大陸銀行要好。
財政部公股小組指示中央信託局,研擬資產切割出售案以外的備案,
一旦資產切割案在立法院無法成功闖關,還可考慮改採備案,據了解
,備案可能包括中信局與土地銀行、台灣銀行二合一或三合一。
立法院財委會昨(24)日審查財政部預算案,立委費鴻泰詢問中信
局資產切割出售案進度,財政部長林全表示,財政部會提出評估報告
,並徵求工會意見,再提出幾個方案提到委員會供委員參考。
費鴻泰則挑明說:「財政部不要對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案著墨太深,
我們是不會同意的。」
據了解,台企銀招親案失敗後,財政部也了解,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
案要在立法院通過的難度很高,因此除要求中信局委託的財顧,提出
資產切割出售案的報告外,也一併要參考工會意見提出備案。
財政部官員表示,中信局今(25)日將召開董事會,討論財顧提出
的評估報告,根據中信局方面的初步口頭說明,會中可能一併討論備
案,但備案是否可行,財政部尚未作最後決定。
據了解,可能的備案包括與台銀、土銀二合一或三合一。官員表示,
中信局工會的意見,是希望與台銀、土銀三合一,但這項備案是否可
行,還必須考慮台銀、土銀工會的意見。
因此,究竟是二合一(中信局與台銀合併,或中信局與土銀合併),
還是三合一(台銀、土銀及中信局合併),目前都還不確定,要看看
今天董事會討論情況,並經財政部同意後,才能確定。
官員表示,最重要的是,還要尊重財委會的意見,曾有立委提案要求
財政部推動台銀、土銀合併案,但也有立委持不同意見。
今年5月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案在立法院財委會觸礁,財委會決議,
招標計畫及相關契約須經財委會同意後才能辦理。中信局委託的財顧
已完成相關評估報告,預計今天提董事會討論後,財政部將向財委會
報告。
由於變數相當多,為避免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案無法過關,財政部也
要中信局提出備案,一方面尊重工會意見,另一方面如果資產切割出
售案未能通過,至少還有二合一或三合一的備案可以推動,儘量貫徹
公股銀行減半目標。
台銀、土銀市占率都相當高,若是推動與中信局整併,也可一併達到
市占率達10%以上的目標。
一旦資產切割案在立法院無法成功闖關,還可考慮改採備案,據了解
,備案可能包括中信局與土地銀行、台灣銀行二合一或三合一。
立法院財委會昨(24)日審查財政部預算案,立委費鴻泰詢問中信
局資產切割出售案進度,財政部長林全表示,財政部會提出評估報告
,並徵求工會意見,再提出幾個方案提到委員會供委員參考。
費鴻泰則挑明說:「財政部不要對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案著墨太深,
我們是不會同意的。」
據了解,台企銀招親案失敗後,財政部也了解,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
案要在立法院通過的難度很高,因此除要求中信局委託的財顧,提出
資產切割出售案的報告外,也一併要參考工會意見提出備案。
財政部官員表示,中信局今(25)日將召開董事會,討論財顧提出
的評估報告,根據中信局方面的初步口頭說明,會中可能一併討論備
案,但備案是否可行,財政部尚未作最後決定。
據了解,可能的備案包括與台銀、土銀二合一或三合一。官員表示,
中信局工會的意見,是希望與台銀、土銀三合一,但這項備案是否可
行,還必須考慮台銀、土銀工會的意見。
因此,究竟是二合一(中信局與台銀合併,或中信局與土銀合併),
還是三合一(台銀、土銀及中信局合併),目前都還不確定,要看看
今天董事會討論情況,並經財政部同意後,才能確定。
官員表示,最重要的是,還要尊重財委會的意見,曾有立委提案要求
財政部推動台銀、土銀合併案,但也有立委持不同意見。
今年5月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案在立法院財委會觸礁,財委會決議,
招標計畫及相關契約須經財委會同意後才能辦理。中信局委託的財顧
已完成相關評估報告,預計今天提董事會討論後,財政部將向財委會
報告。
由於變數相當多,為避免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案無法過關,財政部也
要中信局提出備案,一方面尊重工會意見,另一方面如果資產切割出
售案未能通過,至少還有二合一或三合一的備案可以推動,儘量貫徹
公股銀行減半目標。
台銀、土銀市占率都相當高,若是推動與中信局整併,也可一併達到
市占率達10%以上的目標。
金管會銀行局公布8月份的銀行放款市占排行,本國銀行的放款龍頭
寶座,8月份由土地銀行與台灣銀行「雙龍搶珠」,台銀在奪回放款
龍頭的腳步上愈來愈積極,月平均放款餘額搶下8.02%的市占率
,與土銀的8.05%相差無幾。合作金庫銀行則以7.42%的放
款市占率位居第三。
政府年底前推動公股行庫減半的政策,在台灣企銀標售失利下,可能
由公營行庫間的合併策略代打上陣。若是台銀與土銀規劃合併,以8
月份兩家銀行的放款市占量來看,將可取得金融市場總計16%以上
的放款業務量。
若是合庫與農民銀行合併,農銀的放款市占率為2.75%,與合庫
合併後,兩家銀行總計的放款市占率也可望提高至10%以上。
至於中央信託局的切割出售案,雖然政府規劃中信局因業務規模小,
不具經營利基,但從8月份中信局的銀行放款均額來看,中信局1,
944億元的放款餘額,仍占放款市場的1.21%,與同規模的遠
東商銀、大眾銀行、上海儲蓄商銀及復華銀行相差不多,中信局若改
採民營化經營,應仍有機會作為「小而美」的銀行。
在外匯存款排行方面,中國國際商銀8月份以15.66%的市占率
遙遙領先,華南銀行則以6.59%的市占率位居第二,中國信託商
銀排名第三,吸收的外匯存款餘額市占率6.36%。
第四、第五名則分別為第一銀行、彰化銀行,一銀8月的外匯存款市
占率為5.38%,彰銀則為5.08%。
寶座,8月份由土地銀行與台灣銀行「雙龍搶珠」,台銀在奪回放款
龍頭的腳步上愈來愈積極,月平均放款餘額搶下8.02%的市占率
,與土銀的8.05%相差無幾。合作金庫銀行則以7.42%的放
款市占率位居第三。
政府年底前推動公股行庫減半的政策,在台灣企銀標售失利下,可能
由公營行庫間的合併策略代打上陣。若是台銀與土銀規劃合併,以8
月份兩家銀行的放款市占量來看,將可取得金融市場總計16%以上
的放款業務量。
若是合庫與農民銀行合併,農銀的放款市占率為2.75%,與合庫
合併後,兩家銀行總計的放款市占率也可望提高至10%以上。
至於中央信託局的切割出售案,雖然政府規劃中信局因業務規模小,
不具經營利基,但從8月份中信局的銀行放款均額來看,中信局1,
944億元的放款餘額,仍占放款市場的1.21%,與同規模的遠
東商銀、大眾銀行、上海儲蓄商銀及復華銀行相差不多,中信局若改
採民營化經營,應仍有機會作為「小而美」的銀行。
在外匯存款排行方面,中國國際商銀8月份以15.66%的市占率
遙遙領先,華南銀行則以6.59%的市占率位居第二,中國信託商
銀排名第三,吸收的外匯存款餘額市占率6.36%。
第四、第五名則分別為第一銀行、彰化銀行,一銀8月的外匯存款市
占率為5.38%,彰銀則為5.08%。
眼看合作金庫銀行與農民銀行即將合併,提前上場的台灣銀行和土地
銀行也傳出當年規劃台銀、土銀、中信局的「三合一」案有機會復活
。惟台銀高層指出,中信局切割出售進度頗為順利,目前台銀、土銀
不排除將中華票券納入,以籌組「純公營」金控,完成年底前二次金
改目標。
過去台銀、土銀、中信局提出三合一的合併案時,台銀即申請「台灣
金控」的名稱,目前這個名稱仍保留給台銀。對台銀、土銀與華票籌
組公股金控的可行性,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昨(18)日出席保險經
紀人公會會員大會時指出,「目前雖然沒有凍結金控執照,但申請者
必須符合跨業成效。」單以銀行申請,並不符合資格。
張秀蓮說,將比照當年申請金控時的標準與程序,不會貿然增加金控
公司。
台銀高層說,為趕在年底前完成合併及市占率超過10%的任務,傾
向尋找公股掌控的金融機構,而中華票券恰巧由公股掌握,且現任董
事長曾建成即將在今年11月屆齡退休,有機會成為與台銀、土銀籌
設金控的「最佳第三人」。
但華票屬上市公司,整併規劃還要經過股東會通過,若合併有困難,
台銀與土銀將尋求市場上中小型的證券、投信或其他金融構,先符合
申請金控資格再說。
銀行也傳出當年規劃台銀、土銀、中信局的「三合一」案有機會復活
。惟台銀高層指出,中信局切割出售進度頗為順利,目前台銀、土銀
不排除將中華票券納入,以籌組「純公營」金控,完成年底前二次金
改目標。
過去台銀、土銀、中信局提出三合一的合併案時,台銀即申請「台灣
金控」的名稱,目前這個名稱仍保留給台銀。對台銀、土銀與華票籌
組公股金控的可行性,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昨(18)日出席保險經
紀人公會會員大會時指出,「目前雖然沒有凍結金控執照,但申請者
必須符合跨業成效。」單以銀行申請,並不符合資格。
張秀蓮說,將比照當年申請金控時的標準與程序,不會貿然增加金控
公司。
台銀高層說,為趕在年底前完成合併及市占率超過10%的任務,傾
向尋找公股掌控的金融機構,而中華票券恰巧由公股掌握,且現任董
事長曾建成即將在今年11月屆齡退休,有機會成為與台銀、土銀籌
設金控的「最佳第三人」。
但華票屬上市公司,整併規劃還要經過股東會通過,若合併有困難,
台銀與土銀將尋求市場上中小型的證券、投信或其他金融構,先符合
申請金控資格再說。
二次金改推動時程引發國人矚目,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表示,現
在公股銀行整併的方案很多,外傳兆豐金控作為公股銀行合併的
種籽銀行,「可能性都不排除」,不過,他肯定表示,台灣銀行
身為最大的公股銀行,不會在二次金改過程中「消滅」。
對於立法院財委會要求政府必須建立一個國營金控公司的決議,
經建會主委胡勝正則說,這個決議顯然與經發會希望所有公營銀
行徹底民營化的方向相反,行政院是否要做,「必須要再評估」
,至於台銀是否會成為最大的國營金控,胡勝正說,「台銀95年
要進行釋股作業,現在暫時不動。」
行政院已經決定在本周三舉行二次金改首場電視辯論,將由負責
金改政策的經建會主委胡勝正以及財政部長林全等人,上場與立
委賴士葆等人辯論,這也創下國內部會首長與立委針對公共政策
辯論首例。
吳榮義上周五晚間邀集經建會主委胡勝正、財政部長林全以及經
濟部長何美玥等人,針對二次金改政策以及相關財經議題進行會
談,吳榮義說,「隨時都針對各項可能的整併方案進行討論,合
併的方案很多」,至於是否能夠如期於年底達成,吳榮義則表示
,「只好努力去做,若達不到,就像總統所說,統統都下台!」
在公股銀行整併的方案很多,外傳兆豐金控作為公股銀行合併的
種籽銀行,「可能性都不排除」,不過,他肯定表示,台灣銀行
身為最大的公股銀行,不會在二次金改過程中「消滅」。
對於立法院財委會要求政府必須建立一個國營金控公司的決議,
經建會主委胡勝正則說,這個決議顯然與經發會希望所有公營銀
行徹底民營化的方向相反,行政院是否要做,「必須要再評估」
,至於台銀是否會成為最大的國營金控,胡勝正說,「台銀95年
要進行釋股作業,現在暫時不動。」
行政院已經決定在本周三舉行二次金改首場電視辯論,將由負責
金改政策的經建會主委胡勝正以及財政部長林全等人,上場與立
委賴士葆等人辯論,這也創下國內部會首長與立委針對公共政策
辯論首例。
吳榮義上周五晚間邀集經建會主委胡勝正、財政部長林全以及經
濟部長何美玥等人,針對二次金改政策以及相關財經議題進行會
談,吳榮義說,「隨時都針對各項可能的整併方案進行討論,合
併的方案很多」,至於是否能夠如期於年底達成,吳榮義則表示
,「只好努力去做,若達不到,就像總統所說,統統都下台!」
為落實年底公股銀行減半、至少三家金融機構市占率達10%兩大目
標,行政院高層有意由公股金融機構整併案落實市占率達10%目標
,台灣銀行、土地銀行有可能接捧肩負整併任務。在社會疑慮未解情
勢下,不太可能採取開放民營金融機構參與招親模式。
財金官員昨(16)日表示,台新金控入主彰化銀行案、合作金庫預
計與農民銀行合併案,已被視為兩家市占率可達10%以上的案件,
年底前必須再達一家,才能落實至少三家市占率達10%目標,第三
案已指示由公股金融機構完成。
二次金改發爭議以來,府院高層不斷強調務必落實二次金改決心,根
據二次金改訂定的四大目標中,有兩項必須在今年底前完成,包括公
股銀行減半、至少三家金融機構市占率在10%以上。
官員表示,雖然市占率10%的目標中,未明指是公股或民營金融機
構,但為趕在年底前達成目標,行政院己將這項任務賦予公股金融機
構,使得台銀、土銀這類市占率較高的公股金融機構,必須肩負落實
政策的任務。
目前尚無推動整併計畫的公股金融機構中,市占率較高的主要有台銀
、土銀、兆豐金、華南金及第一金,財金官員表示,雖然兆豐金、華
南金、第一金間的整併也可達到政策目標,但因這三家是上市公司,
推動整併涉及召開董事會等程序,還有換股合併近來也引發立法院爭
議。
至於開放民營金控參與招親的整併方式,由於外界對二次金改的疑慮
仍大,年底前幾乎也不可能採取這種整併方式。
在各種現實條件考量下,台銀、土銀這種純公營的金融機構,要達成
目標的可能性相對提高。
但公營金融機構間合併可能面臨的綜效問題,官員表示,可以分階段
方式處理,如第一階段的合併可能沒有綜效,可以在第二階段完成。
至於台銀、土銀、中信局的三合一案會否因此再度「敗部復活」?官
員表示,是有人提過這類建議,但相關細節尚未定論,會先請教公股
銀行董事長意見。
立委已揚言不會讓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案過關,因此,未來立法院的
態度也須考量,行政部門將與立法院再做溝通。
標,行政院高層有意由公股金融機構整併案落實市占率達10%目標
,台灣銀行、土地銀行有可能接捧肩負整併任務。在社會疑慮未解情
勢下,不太可能採取開放民營金融機構參與招親模式。
財金官員昨(16)日表示,台新金控入主彰化銀行案、合作金庫預
計與農民銀行合併案,已被視為兩家市占率可達10%以上的案件,
年底前必須再達一家,才能落實至少三家市占率達10%目標,第三
案已指示由公股金融機構完成。
二次金改發爭議以來,府院高層不斷強調務必落實二次金改決心,根
據二次金改訂定的四大目標中,有兩項必須在今年底前完成,包括公
股銀行減半、至少三家金融機構市占率在10%以上。
官員表示,雖然市占率10%的目標中,未明指是公股或民營金融機
構,但為趕在年底前達成目標,行政院己將這項任務賦予公股金融機
構,使得台銀、土銀這類市占率較高的公股金融機構,必須肩負落實
政策的任務。
目前尚無推動整併計畫的公股金融機構中,市占率較高的主要有台銀
、土銀、兆豐金、華南金及第一金,財金官員表示,雖然兆豐金、華
南金、第一金間的整併也可達到政策目標,但因這三家是上市公司,
推動整併涉及召開董事會等程序,還有換股合併近來也引發立法院爭
議。
至於開放民營金控參與招親的整併方式,由於外界對二次金改的疑慮
仍大,年底前幾乎也不可能採取這種整併方式。
在各種現實條件考量下,台銀、土銀這種純公營的金融機構,要達成
目標的可能性相對提高。
但公營金融機構間合併可能面臨的綜效問題,官員表示,可以分階段
方式處理,如第一階段的合併可能沒有綜效,可以在第二階段完成。
至於台銀、土銀、中信局的三合一案會否因此再度「敗部復活」?官
員表示,是有人提過這類建議,但相關細節尚未定論,會先請教公股
銀行董事長意見。
立委已揚言不會讓中信局資產切割出售案過關,因此,未來立法院的
態度也須考量,行政部門將與立法院再做溝通。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