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蘇建榮教授接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後,不僅帶來了新的活力,也為台灣金融產業帶來了許多新機遇。這位前財政部長、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不僅在短短六個月內,積極推動國際連結,還為台灣金融產業注入了國際化的新血液。以下是他帶領金研院所取得的幾項亮點成果:
首先,金研院在蘇建榮的領導下,積極參與亞洲銀行家協會(ABA)的線上課程,並計劃在ABA成立40周年時,在台灣舉辦相關活動,提升台灣在國際銀行界的地位。
其次,金研院與亞太銀行學院協會(APABI)保持密切聯繫,並成功與馬來西亞亞洲特許銀行家學院(AICB)締結合作備忘錄,開啟了台灣金融業的國際化與新南向市場拓展。
蘇建榮還帶領金研院參與全球銀行教育標準協會(GBEStB)及AICB主辦的第24屆世界銀行學院會議(WCBI),並拜訪了新加坡銀行金融學院(IBF),尋求合作機會。
在金融科技與資安方面,金研院與美國在台協會AI T共同主辦「台美金融資安論壇」,並與許多國家的金融資安單位簽訂MOU,建立合作管道。
此外,金研院還參考香港政府的銀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Banking ITAC)及新加坡銀行金融學院(IBF)的經驗,發展出一套涵蓋前、中、後台的「高資產管理服務人才架構」,為台灣金融產業培養更多高階人才。
總之,在蘇建榮的領導下,金研院正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提升台灣金融產業的競爭力,並為台灣金融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金研院具備研究智庫與培訓選才的多重任務,服務對象擴及銀行、 票券、信託、基層金融機構等從業人員,政府相關機構與學者,甚至 一般工商企業、大專院校學生與社會大眾。蘇建榮在本報專訪中指出 ,實際上還有國外政府官員、金融從業人員及學者專家,因此國際連 結議題涵蓋人才培訓、永續金融、資安、金融科技等等,每項都具有 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此次訪談時,金研院才剛辦理過亞洲銀行家協會(Asian Banke rs Association,簡稱ABA)的線上課程。ABA是中信金控創辦人辜濂 松所創辦,是亞洲各國銀行交換意見和商機的重要平台,涵蓋亞太地 區25個經濟體,共約100個會員銀行,中國信託、臺灣銀行、合庫銀 及兆豐銀行為現任理事之銀行。蘇建榮表示,金研院是準會員,明年 ABA成立40周年,如果能在台灣舉辦,金研院將積極參與。
此外,1986年成立的亞太銀行學院協會(Asian-Pacific Associa tion of Banking Institutes, APABI),台灣為創始會員,蘇建榮 表示,APABI的秘書處就設在金研院,國際會員之間的聯繫非常密切 ,越南、蒙古的會員近周才到訪台灣,他自己6月間也親赴馬來西亞 ,與馬來西亞亞洲特許銀行家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Chartere d Bankers, AICB)締結合作備忘錄,開啟雙方在金融人才培育領域 的全新合作,以加速台灣金融業的國際化與新南向市場拓展。
訪馬期間,金研院代表台灣以觀察員的角色,參與由全球銀行教育 標準協會(Global Banking Education Standards Board, GBEStB) 及AICB主辦的第24屆世界銀行學院會議(World Conference of Ban king Institute, WCBI),亦拜訪了新加坡銀行金融學院(Institu te of Banking and Finance, IBF)。
蘇建榮表示,IBF類似金研院,但設立在新加坡央行之下,負責制 定課程標準、但不負責開課,未來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台資銀行配合 新南向政策、在海外設立據點,金研院特地為台資銀行開辦人才培訓 ,如法遵班、洗錢防制班,直接協助金融業的海外發展。
金研院的國際鏈結行動,在金融科技/資安、高階資產管理都有所 需要、並已見到成果。蘇建榮舉例,6月間金研院與美國在台協會AI T共同主辦「台美金融資安論壇」,美國財政部網路安全及關鍵基礎 設施保護辦公室(OCCIP) 的專家來台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並開啟 台美金融資安聯防交流平台的合作序幕。金管會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 分析中心(Financia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Analysis Center ,「F-ISAC」)」,2019年加入美國相關體系,合作分享金融資安訊 息,2022年1月起也成為美國資安事件應變及安全小組論壇(FIRST) 會員,並且和許多國家的金融資安單位簽訂MOU、建立合作管道,進 一步擴大臺灣金融資安的國際合作。金研院也幾乎每年與金融總會前 往以色列,學習最新的資安技術與規範。
高階資產管理部分,系根據金管會發布的政策而推動,負責人才培 訓的金研院,即參考香港政府的銀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Banking I TAC)及新加坡銀行金融學院(IBF)對於高資產理財服務相關的人才 架構,與相對應的職能範疇,配合我國金融環境及實際運作此業務的 架構,發展出一套涵蓋前、中、後台的「高資 產管理服務人才架構 」,共六大業務別,包含策略規劃、財富管理、產品設計與 開發、 數據分析與風險管理、法遵與法務,以及後台作業。
蘇建榮並提起,政大、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規劃過程也曾找金研 院、金總協助,金研院即是提供國際資源的角色,把國際的師資引進 到兩個學院開課,可惜後來發展與金研院的想法有些落差,現在他是 中山國金學院的監理會成員,金研院院長黃崇哲是政大國金學院的管 理會成員,持續希望能夠成功把高階資產管理的相關知識,從國際市 場引進台灣。
【台灣新聞】 哇塞,最近台灣的銀行界有點熱鬧哦!財政部剛公布了7月份的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統計,結果來得驚人!八家公股銀行受理的戶數居然達到了2,023戶,這可是去年7月以來的最高紀錄啦!而且受理的金額也超過了126億元,創下了去年6月以來的新高哦! 這麼多人申請,為什麼呢?原來啊,因為有一大群青安貸款的戶主,他們看上了8月份新推出的「新青安」方案,這個方案利率更優惠、額度也更高,所以大家紛紛要求將撥款時間延後到8月。 從2019年底開始統計青安貸款以來,像7月份這樣受理戶數單月破2,000戶的情況還是很少見的,今年7月僅三次而已。不過,撥貸方面,7月份的1,311戶、73億元,比3月到6月的單月撥貸金額都要少,這個「受理件數爆量、撥貸件數平平」的狀況,還真是挺不常見的。 我們來看看單一銀行的表現,台銀7月份單月受理了719件,這個數字可是比今年其他月份都要多,不過單月撥貸件數只有360件;土銀單月受理483件,撥貸217件;彰銀單月受理178件,撥貸120件。 公股銀行的主管說,房貸撥款可以配合客戶的交易時間,而8月份的新青安專案才剛剛上路,所以很多7月份申請的首購族都希望能在8月份再進行撥款。 從2010年12月1日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專案上路以來,已受理36萬1,583戶、撥貸34萬4,770戶,撥貸金額累計1兆4,418億元,撥貸為受理比例的95.4%。其中,台銀、土銀、合庫銀的撥貸戶數和撥貸金額都位居前三名。 最後,我們還要提一下,為了應對8月份新青安的上路,公股銀行的各分行也開始活用許多專案搭配方式,搶優質客戶呢!看來,台灣的銀行界真的是動作多多,不斷帶給我們新驚喜啊!
財政部2019年底開始統計青安至今,鮮少出現受理戶數單月破2,0 00戶,加上今年7月也只有三次,其中包括去年5月、6月受理戶數皆 超過2,000戶;撥貸方面,今年7月為1,311戶、73億元,比3月到6月 的單月撥貸金額都少,雖然受理時間和撥貸時間本就有落差,但7月 「受理件數爆量、撥貸件數平平」的狀況,歷來其實並不多見。
就單一銀行來看,單月受理件數前三名的公股銀,如台銀7月單月 就受理719件,比今年其他月份都多,不過單月撥貸件數僅360件;土 銀單月受理483件,撥貸217件;彰銀單月受理178件,撥貸120件。
公股銀主管指出,房貸撥款可以配合客戶交易時間,由於8月利率 更優惠、額度提高的新青安專案才上路,有不少7月申貸的首購族要 求8月再撥款。
根據統計,自2010年12月1日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專案上路以來,共 計已受理36萬1,583戶、撥貸34萬4,770戶,撥貸金額累計1兆4,418億 元,撥貸為受理比例的95.4%。
其中累積申請與撥貸戶數最多的公股銀,前三名為台銀、土銀、合 庫銀,撥貸戶數分別為9萬6,959戶、8萬4,357戶和4萬2,253戶;撥貸 金額最多的前三名為土銀、台銀、合庫銀,分別為3,874億元、3,80 3億元和1,687億元。
據了解,因應8月新青安上路後,公股銀各分行也活用許多專案搭 配方式搶優質客。
台灣金融市場最新動態!央銀於近日公布7月份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達564.24億元,與上月相比減少了13.43億元,減幅達2.32%。這已經是連續兩個月的新貸金額下滑,不過年比則增加了5.31億元,增幅為0.95%,而新增房貸利率則維持在2.098%水準。
央行的官員解釋,7月份新增房貸金額的下滑,主要是由於買賣移轉棟數的減少,這一現象在7月份的買賣移轉棟數上下降了2.4%。這也反映出,由於新版青安房貸將於8月份正式實施,所以新增房貸的出現出現了遞延效應。
具體來看,7月份新承做的購屋貸款金額也出現了13.43億元的減少,主要原因是建物買賣移轉動數的減少。例如,台中市買賣移轉動數下降了13.33%,台北市下降了8.73%,新北市下降了7.14%,減幅都不小。而根據信義房屋的房價指數(中古屋),雙北市合計房價在7月份月增0.92%,年增幅則放緩至0.01%,顯示房價漲幅持續走緩。
台灣五大銀行,包括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其房貸放款市占率近4成,一直是觀察房貸市場的重要指標。由於新版青安貸款將於8月1日開始實施,部分銀行已將青安購屋貸款的申請遞延至8月辦理,這也造成了整體新增房貸金額的下降。而這五大銀行也是辦理青安貸款的主要機構,預計相關遞延效應將在8月份得到顯著表現。
關於新版青安貸款的優惠利率,市場上有人擔心它會拉低整體房貸利率。不過,央行官員強調,央行統計的名目利率是根據合約上的利率,而非青安房貸實際支付的優惠利率,因此不會對五大銀行的新承做房貸利率造成影響。至於房貸利率是否已經到達頂峰,則需觀察未來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政策利率將根據經濟和物價等因素在理監事會進行決議。
此外,7月份資本支出貸款金額降至540.08億元,為2019年9月以來新低,月減165.33億元,利率也下滑至2.39%。這反映了經濟和外部需求的不佳狀況,因為資本支出通常用於投資,而最近台灣的經濟前景被保守看待,這種狀況自然會在資本支出貸款上得到體現。
央行官員表示,新增房貸金額下滑,主因是7月買賣移轉棟數月減 2.4%,也反映出新版青安房貸8月將上路,使新增房貸出現遞延效應 至8月。
央行官員說明,7月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月減13.43億元,主要反映 7月建物買賣移轉動數減少,觀察六都買賣移轉動數月減2.4%,包括 台中市月減13.33%、台北市月減8.73%、新北市月減7.14%,減幅 都不小。進一步觀察房價變動,根據信義房屋的房價指數(中古屋) ,7月雙北市合計月增0.92%、年增幅放緩至0.01%,房價漲幅繼續 走緩趨勢。
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合計房貸放款市占 約近4成,一向是觀察房貸市場的風向球。除買賣移轉棟數減少,央 行官員指出,新版青安貸款在8月1日上路,部份銀行將青安購屋貸款 遞延到8月辦理,反映在整體新增房貸金額下降,且五大銀行是辦理 青安貸款的主要銀行,因此預估相關遞延效應將在8月反映出來。
新版青安貸款8月上路,因享有優惠利率,市場關注是否會拉低整 體房貸利率。央行官員強調,央行統計是採合約上的名目利率,並非 青安房貸實際支付的優惠利率,不會拉低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 至於房貸利率是否到頂,則要視未來央行貨幣政策走向,政策利率會 依據經濟、物價等因素,在理監事會進行決議。
其他貸款方面,7月資本支出貸款金額540.08億元,為2019年9月以 來新低,月減達165.33億元,利率也下滑至2.39%。官員認為,這多 少反映代表經濟、外需狀況不佳,因為資本支出是用於投資面,最近 我國經濟前景保守,自然會反映在資本支出貸款上。
金管會表示,光是今年5月、6月連續兩個月單月攔阻金額皆達7億元、件數超過千件以上,總計上半年成功攔阻33.78億元,件數5,050件,金額約為去年同期兩倍,件數增加57%。
金管會指出,去年上半年攔阻件數為3,212件、金額為15.99億元。
金管會昨日同步公布攔阻金額前十名銀行,其中「防阻高手」前三名銀行分別為國泰世華銀、中信銀以及中華郵政,分別防阻4.48億元、4.34億元、2.85億元。金管會指出,詐騙案中仍然以投資詐騙為主,例如加入股票詐騙社群,被害人臨櫃匯款,被行員察覺成功防阻。
金管會因應防制詐騙,指出為了協助客戶防止詐騙、保全資產,符合廣義公平待客,銀行防制詐騙產生的客訴,不會列入公平待客評核中的客訴件數計算,同時也會納入公平待客原則加分考量,並提醒各行庫總經理,對基層行員成功攔阻成效要予以考核獎勵。
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1月起,金融機構臨櫃關懷攔阻件數依序為415件、568件、1,042件、812件、1,139件以及1,074件,金管會指出,肯定金融機構基層行員的努力積極攔阻,同時看到數字那麼高,希望提醒民眾增加防詐意識。
今年上半年臨櫃關懷提問成功攔阻前十大金融機構成績單昨日出爐,依照成功攔阻金額,第一名為國泰世華銀、第二名為中信銀、第三名為中華郵政,依序攔阻636件、835件、653件。第四名到第十名則為北富銀、元大銀、永豐銀、玉山銀、合作金庫、臺灣銀行、台新銀。
前十名金融機構總計攔阻22.7億元,占整體攔阻總金額67.2%。總計攔阻件數3,726件,占上半年成功攔阻件數比重73.8%。
日圓貶不停,自8月7日起美元對日圓匯價從141.79日圓飆到16日的 146.26日圓,21日仍維持在145日圓之上。合庫銀行表示,聯準會去 年起至今累計升息達21碼,在高利率水準下,就業市場及消費仍然強 勁,美國經濟展現韌性,市場預期聯準會將維持利率高檔更長一段時 間,利率前景使國際美元保持強勢。
反觀日圓因日本央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除大陸外,與全球主要 國家央行政策立場相左,利差因素促使貶勢加劇,預期在美日利差持 續維持高檔下,日圓弱勢整理格局的機率較高;但近期日本經濟數據 轉佳,第二季GDP年增6%優於預期,核心通膨連續15個月超過通膨目 標,須留意日本央行調整超寬鬆政策,及為維持匯率穩定入市干預的 可能性。
其他公股銀行分析,由於市場預期2025年前,美國通膨率仍無法降 至2%目標區下,預料國際美元續強;目前影響日圓貶值最主要的因 素是日本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相較於美國及其他主要國家緊縮貨幣 政策,出現嚴重背離,美日利差利差縮小機率低,短期間日圓將無法 擺脫疲弱格局。
對於三菱日聯銀行預估,日本央行最快在2024年第一季才會讓貨幣 政策正常化。公股銀強調,下半年可確定弱勢日圓不變,不論是投資 人或計畫赴日旅遊民眾,想搶買便宜日圓應該不用太急,仍有機會繼 續買到甜蜜的價格。
【房地產新聞】 青年安心成家房貸新政策即將上路,台灣房市近期出現一些新動態。根據台灣銀行最新統計,7月份公股銀行房貸新承作量雖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成以上,但相比6月份已經有顯著的好轉。這一點似乎鼓舞了有購屋需求的民眾,讓他們開始積極尋找適合的房源。 具體來看,台灣銀行7月份新承作房貸金額為148.8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0.95%;新承作房貸案量2,404筆,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0.10%。至於前七個月的數據,新承作房貸金額為1,008.5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8.66%;新承作房貸案量16,407筆,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4.23%。 合庫銀行在房貸新承作方面也呈現衰退,但減幅已經縮小。7月份新承作金額年減幅為0.9%,累積前七個月則減少了10.5%。土地銀行則在房貸新承作上僅小幅衰退,7月份房貸新承作金額與去年同期相當,累積前七個月僅減少了0.12%。 合庫金總經理陳美足在法說會中提到,台灣房市供需雙方認知上的差距加大,加上聯準會及央行升息、股市震盪、地緣及政治風險升溫等因素,市場資金緊縮,全球經濟成長持續下修,缺工問題未改善,營建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央行及政府相關部會也推出許多健全房市的措施,對有心投資、炒作者產生影響。陳美足預估,下半年國內房市將呈現量能趨緩、量縮,房價溫和的盤整,公股銀房貸業務將以首購族為主力。
根據台灣銀行統計,今年7月新承作房貸金額為148.86億元,較去 年同期年減10.95%;新承作房貸案量2,404筆,較去年同期年減10. 10%;前七個月新承作房貸金額1,008.53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減18. 66%;新承作房貸案量16,407筆,較去年同期年減14.23%。
合庫銀行和去年相較也仍衰退,但7月新承作金額年減幅已經縮小 許多,7月及累積前七個月房貸新承作金額分別約100億元及700億元 ,各比去年同期減少0.9%及10.5%;以件數來看,分別約1,200多件 及8,000多件,年減各9.4%及12.5%。
土地銀行在房貸新承作上僅小幅衰退,7月房貸新承作金額與去年 相當,累積前七個月僅較去年同期約減少0.12%;新承作案量部分, 7月單月和前七個月累積都比去年同期約年減0.17%,顯現相對平穩 。
對於下半年房市,合庫金總經理陳美足日前法說會中指出,台灣房 地產買賣雙方認知上的差距加大,且受聯準會及央行升息等影響,及 股市震盪、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市場資金緊縮,全球經濟成長持續 下修,加上缺工問題仍未改善,營建成本依舊居高不下。
還有央行及政府相關部會祭出許多健全房市的措施,影響有心投資 、炒作者,尤其平均地權條例將直接影響預售屋市場、建案的買氣, 造成房市供過於求的壓力更嚴重。因此,合庫預估,下半年國內房市 將呈現量能趨緩、量縮,房價溫和的盤整,公股銀房貸業務均將以首 購族為主力。
大亞集團在能源鏈管理領域深耕多年,旗下子公司志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於2022年成功標得經濟部能源局光儲合一標案,最大裝置容量創下新紀錄。為了這項重大成就,大亞集團與永豐銀行、凱基銀行、王道銀行、華南銀行、台新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及臺灣銀行等7家銀行攜手合作,於16日正式簽署了新台幣10億元的聯合授信案,展現了對綠能產業的強烈信心。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表示,公司以高效、穩定且安全的專業能力,成功建置全台最大光儲合一案場,這不僅是集團在能源鏈管理版圖上的重要突破,更是對2050年國家淨零碳排目標的實質貢獻。與永豐銀行等銀行的再度合作,顯示了金融機構對大亞集團領導綠能產業的堅定支持。 政府為了提高供電彈性,發展光儲合一的儲能系統,結合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力圖最佳化光電效率,應對太陽能光電發電的穩定性挑戰。沈尚弘強調,光儲合一案場能夠將日間的太陽能電能進行時間移轉,同時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滿足夜間第二尖峰用電需求,並提供緊急調度救援,增強電網的韌性,確保產業用電品質,帶來多重的效益。 大亞集團積極串接能源鏈,從能源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提供一條龍的服務。本次標案中,储能系統的總容量達70.6MW,大亞集團憑藉在能源領域的專業能力及儲能系統的穩定表現,獲得最大容量23.3MW的標案。 面對能源局設定2025年光儲目標500MW,大亞集團積極響應政府政策,成為台灣邁向綠色未來的重要推手,也顯示了國家與民間共同打造永續未來的決心。
【台灣金融新聞】元大金控董事長易人,蔡明修接棒掌舵元大銀行
近日,元大金控發布重大新聞,子公司元大銀行召開董事會,正式通過董事長一職由前元大金控總稽核蔡明修接任。蔡明修擁有豐富的金融實務經驗,曾在大眾銀行擔任總經理,並在元大金控總稽核職位上,成功督導集團完善風險管理政策及內控制度。
蔡明修接任董事長後,將在提升資本使用效率的同時,強化元大銀行的風險控管和遵法內控角色,以期在良好的資產品質和健全經營基礎上,極大化獲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前元大銀行董事長翁健將於8月7日辭去董事長職務,專任總經理職務,並整合集團制度,督導各子公司營運。翁健在兼任董事長期間,成功穩健擴大業務規模,資產品質與資本適足率均維持優質水準。
此外,元大金控在4日的重訊公告中,已經透露蔡明修將離開總稽核職務,並以自然人董事身份出任元大銀董事,外界預測蔡明修將接任董事長職位。目前,國內民營金控大多採用「金銀分治」原則,金控與子公司銀行的董、總由不同人選擔任,這一趨勢也逐漸吹向公股金控。
總結來說,元大金控董事長易人,蔡明修接棒掌舵元大銀行,對於元大金控和元大銀行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表示,大亞集團以高效、穩定又安全的專業 能力,建置全台最大光儲合一案場,不僅為集團能源鏈管理版圖再攻 下一城,更為2050國家淨零碳排擘畫永續藍圖。而深耕綠色金融服務 的永豐銀行與六家銀行再度參與聯貸案,展現對大亞集團領導綠能產 業的信心。
為提高供電彈性,政府發展光儲合一的儲能系統結合太陽光電發電 設備案場,致力將光電效率最佳化,以應對光照因素對太陽能光電發 電穩定性帶來的挑戰。沈尚弘進一步表示,光儲合一案場能將日間太 陽能電能進行時間移轉,並配合台電電力調度補足夜間第二尖峰用電 需求及台電緊急調度救援,進一步增加電網強韌度,並確保產業用電 品質,具有多重效益。
大亞積極串接能源鏈,從能源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 提供完整服務,本次標案儲能系統容量合計70.6MW,大亞憑藉在能源 領域的專業及開發儲能系統的穩定表現取得本次標案中最大容量23. 3MW。
能源局設定2025年光儲目標500MW,大亞集團響應政府政策,成為 引領台灣邁向綠色明日的重要推手,更加彰顯國家與民間共築永續未 來的決心。
蔡明修曾任大眾銀行總經理,熟稔財金、風險管理領域,具扎實的 金融實務經驗,於大眾銀行任職期間,歷經財務長、總稽核、風險管 理處長、國際金融業務授信主管等職務。2016年大眾銀行併入元大金 控後,蔡明修轉任元大金控總稽核,督導集團完善風險管理政策及內 控制度,確實落實風險預警與法規遵循。
元大金控表示,借重蔡明修長才,元大銀行未來在提升資本使用效 率的同時,更強化整體風險控管、遵法內控角色,在良好的資產品質 及健全經營基礎下,極大化獲利能力。
元大金控總經理、也是元大銀行前董事長翁健,2020年10月以金控 總經理身份兼任銀行董事長,迄今即將屆滿三年,在8月7日辭去董事 長職務。元大金說明,翁健兼任元大銀董座期間,善用集團優勢,於 法金與個金領域均衡發展,穩健擴大各項業務規模,資產品質與資本 適足率皆維持優質水準;因完成階段性任務,也為落實「金銀分治」 原則,請辭董事長職務,但翁健仍具元大銀行董事身分,未來將專任 總經理職務,制定整體經營策略,整合集團制度,督導各子公司營運 。
其實元大金在4日的重訊公告,蔡明修離開總稽核職務,由副總稽 核翁素卿接任,蔡明修以自然人董事身份出任元大銀董事,當時外界 就推測,元大銀董事長會由蔡明修接任。
目前國內民營金控大多都由不同人選擔任金控與子公司銀行的董、 總,今年初「金銀分治」的概念也吹向公股金控,包括臺灣金控董事 長沈榮津上任後,並未同時兼任臺灣銀行董事長之位,由呂桔誠專任 ;合庫金在歷經前任金、銀董事長林謙浩因病過世後,7月底確認新 人選時,也改採「金銀分治」,由董瑞斌專任金控董事長、原合庫銀 總經理林衍茂陞任合庫銀董事長。
臺灣銀行積極響應金管會信託2.0「全方位信託」推動計畫,在董事長呂桔誠的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把關懷公益、保障弱勢族群以及滿足客戶需求當作信託服務的推動目標。特別是在安養信託業務上,臺銀不斷深耕,從解決客戶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出發,持續優化高齡者和身心障礙者的安養信託內涵。
為打造樂齡安養生態圈,臺銀與各產業優質業者攜手合作,為高齡及身心障礙客戶提供無障礙接送、居家照護、銀髮送餐和法律諮詢等多項生活所需服務。此外,為了提供客戶在地、即時的信託諮詢服務,臺銀在全臺的分行據點設置了199位信託專員,並重視信託服務的專業性,推動「高齡金融規畫顧問師」及「家族信託規畫顧問師」專業證照認證計畫,目前已有超過300位行員參與培訓,逾180位行員取得相關認證。
為推廣信託服務,臺銀不僅在學校、社福機構、展場及全國各分行等能接觸信託目標客群的場域舉辦宣導會,還製作了易讀版DM、海報、EDM電子報及安養信託案例動畫影片等宣傳工具,提升民眾對信託的瞭解。同時,透過廣播電台、官方Line帳號、FB粉專及YouTube等多元數位通路曝光信託相關資訊,讓民眾更容易取得所需資訊。
更別提臺銀創新運用新興科技-Podcast,推出「臺銀問講‧你問我講」系列節目,用輕鬆易懂的方式,搭配溫暖感人的聲音,將信託金融服務帶給民眾,提高民眾對信託的接受度。未來,臺銀將持續強化信託推廣動能,結合信託專業及規畫經驗,關懷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及社會弱勢族群,以信託機制照顧其生活所需,落實弱勢照護與友善金融願景。
臺銀從協助客戶解決生活所面臨的問題及困難出發,持續優化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安養信託內涵,並與其他產業優質業者合作,打造樂齡安養生態圈,為高齡及身心障礙客戶,串聯無障礙接送、居家照護、銀髮送餐及法律諮詢等多項生活所需服務。
同時為提供客戶在地、即時的信託諮詢服務,臺銀運用遍布全臺的分行據點,設置199位信託專員,並重視信託服務之專業性,推動「高齡金融規畫顧問師」及「家族信託規畫顧問師」專業證照認證計畫,目前已有超過300位行員參與培訓課程、逾180位行員取得規畫顧問師相關認證。
為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信託,進而使用信託服務,臺銀除於學校、社福機構、展場及全國各分行等能接觸信託目標客群的場域,舉辦逾百場信託宣導會外,並製作各式信託宣傳工具,例如:易讀版DM、海報、EDM電子報及安養信託案例動畫影片等,提升民眾對信託的瞭解,同時於多元數位通路曝光信託相關資訊,例如:廣播電台、官方Line帳號、FB粉獅團及YouTube等,讓民眾更容易取得。
此外,臺銀更創新運用新興科技-Podcast,推出「臺銀問講•你問我講」系列節目,用輕鬆、易懂的方式,搭配溫暖、感人的聲音,將信託為主軸的金融服務「說」給民眾聽,提高民眾對信託的接受度,以實踐普惠金融價值。
展望未來,臺銀將持續強化信託推廣動能,透過全臺分行據點發揮在地服務功能,並結合信託專業及規畫經驗,主動關懷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及社會弱勢族群,並以信託機制照顧其生活所需,以落實弱勢照護與友善金融願景。
臺銀在2007年開辦「線上結匯EASY購」業務,提供線上結匯優惠匯 率,除了傳統ATM轉帳付款外,也已經提供台灣Pay QR Code掃描付款 ,申購成功後,在指定日期十日內由本人攜帶身分證到指定取鈔分行 臨櫃領取即可。臺銀指出,這項業務因為越來越方便,加上民眾對於 線上申辦金融業務逐漸熟悉,受到許多民眾的愛用,統計上半年線上 買外幣(包括外幣ATM及線上結匯EASY購)的筆數和金額,都是去年 同期的3.5倍,約占整體外幣現鈔買賣的1成,無論線上買或整體外幣 現鈔買賣,都以日圓最為熱門,美元居次。
兆豐銀2004年就開辦線上買外幣的業務,幾乎就是「現買、現領」 ,下單成功並完成繳款作業的2小時後,就可帶著本人身分證到指定 分行辦理領取手續。兆豐銀統計,今年截至7月線上購買外幣的業務 量,比去年同期成長4倍,線上購買外幣筆數和金額,分別約占整體 購買外幣現鈔的12%和5%,客戶最愛換的也是日圓。
合庫銀在疫情期間的2020年開辦「行動網銀預約提領外幣現鈔」業 務,提供客戶使用合庫行動網銀App預先扣取台幣或外幣存款後,客 戶於指定日期赴方便的營業單位提領外幣現鈔;今年開放國外旅遊, 再推出暑期「新台幣結購方式」預約提領外幣現鈔,透過減碼優惠, 前七個月線上購買外幣現鈔的銷售量,累計近等值200萬美元,交易 筆數近2,000筆,銷售金額比去年同期爆增逾40倍,筆數也達年成長 近40倍,且無論筆數或交易金額皆趨近5%,同樣是日圓最受歡迎。
臺灣銀行積極響應振興經濟政策,推出「中小企業千億振興融資方案」,為中小企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自4月開始實施以來,截至7月底,已為超過一千戶中小企業及新創事業提供融資,其中小型及新創事業佔比達3成。這一方案,是為了應對疫後國際政經情勢的挑戰,助力國內微型及新創企業快速復甦。 財政部於4月17日號召八大公股銀行整合資源,共同推出該方案,並將融資額度提高到新臺幣3,000億元,受理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臺銀表示,透過這一方案,不僅讓客戶層面更加多元,也體現了臺銀實現普惠金融的願景與承諾。 除了支持中小企業放款業務,臺銀還積極推動政策性貸款及永續金融,如「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及「綠色授信專案」,鼓勵企業將資金投入綠色或減碳用途,推動產業及永續發展。至7月底,臺銀對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放款餘額達8,710億元,居全體國銀之冠,並獲金管會頒發A組「優等銀行」第一名的榮譽。 臺銀強調,在後疫情時代,將持續以「打造永續臺銀」為基礎,聚焦於「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永續的推手」三大永續策略主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客戶、員工及社會共同創造多贏的永續經營價值。
為因應疫後國際政經情勢的外在衝擊,協助國內微型及新創事業、 中小企業快速復甦,財政部號召八大公股銀行整合資源,自4月17日 起共同推出「中小企業千億振興融資方案」,受理期限至2024年12月 31日止,將提供新臺幣3,000億元的融資額度,以支應中小企業疫後 振興資金需求,加強扶持中小企業創新與轉型升級,有效提升產業競 爭力。
臺銀表示,經由主動關懷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戶,並加強扶持小 型及新創事業,同時透過提供營運及轉型資金,協助企業永續經營, 不但讓臺銀的客戶層面更加多元,也展現臺銀實現普惠金融的願景與 承諾。
除支持中小企業放款業務外,臺銀亦積極推動各項政策性貸款及永 續金融,以金融影響力支持產業發展及轉型升級,並推出「永續績效 連結貸款」及「綠色授信專案」,鼓勵企業將資金投入綠色或減碳用 途,促進產業及永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同時力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協助創新研究及永續人才培育;至7月底,臺銀辦理六大核心戰略產 業放款餘額達8,710億元,居全體國銀之冠,並於日前獲金管會頒發 A組「優等銀行」第一名的肯定。
臺銀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進入後疫情時代,臺銀除了積極協助中小 企業取得疫後振興及轉型發展所需資金,同時臺銀亦將以「打造永續 臺銀」為永續經營基石,並聚焦於「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 、「永續的推手」三大永續策略主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資金影 響力支持永續經濟活動,與客戶、員工及社會共同創造多贏的永續經 營價值。
【金融新聞】 近來,由於中美關係緊張、大陸經濟風雲變幻,許多台商紛紛撤出大陸市場,這也讓國內銀行對陸地設點的興趣大減。據金管會統計,有三家國內銀行——臺銀、國泰世華銀、土銀,早在2014年至2017年期間獲金管會核准赴陸設點,但卻一直沒有動作,甚至有消息指出他們可能已經放棄了這項計劃。 這三家銀行分別是:臺銀在2014年2月獲核准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支行,國泰世華銀在2016年5月獲准在廈門設立分行,而土銀則是在2017年8月底獲准在廈門設立分行。不過,這些銀行至今都還沒有開業,據悉,他們都尚未向大陸主管機關提出正式申請,這讓人猜想他們是否已經決定放棄在陸地設點的計劃。 金管會的數據顯示,從2018年8月至今,近五年來並沒有任何一家國內銀行申請在陸地設立新的分支機構,這意味著國內銀行在陸地設點的計劃已經陷入停滯。不過,截至6月底,已有14家國內銀行在大陸地區共設立了25家分行、8家支行和5家子行,今年第1季的税前盈餘達到22.9億元,年增長達20%。 這些數據反映了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國內銀行在拓展海外市場時所面臨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們更加謹慎地考慮如何布局,以確保自身的穩健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