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夏日節電風潮起,台灣銀行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成效亮眼!
夏天來了,不僅是享受陽光時光的季節,也是節電的重要時刻。近期,台灣電價調漲,企業們更加注重節能減碳,而台灣的銀行業也展現了積極的姿態。其中,以台灣銀行為代表的公股行庫,近年來在節能減碳方面不遺餘力,成效斐然。
以合作金庫銀行為例,該行為了深化節能減碳政策,於2022年舉辦了「營業單位節電競賽激勵措施」,鼓勵各單位積極參與節電活動。這項措施通過設備更新和節能措施,成功達成了節電目標。去年,合庫銀共節電超過33萬度,減少約1,700公噸碳排放量,並預計省下約1,200萬元。
合庫金控還制定了多項行動計畫,實現綠色採購與節能減碳目標。2022年的主要專案包括「合作節能金庫減碳」、「汰換事務機與冰箱」以及「汰換與減盞照明燈具」。此外,合庫銀的「太陽能分行」計畫也在進行中,截至2022年底,已建置九處自有大樓屋頂的太陽能裝置,總計約312.84kW,並計畫到2028年底前完成建置30到42處。
台灣銀行在節能減碳方面也不遑多讓。根據其永續報告書,2020年、2021年各節電約200萬度,並在九家分行行舍屋頂建置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合計達891.55KW,總計1,242.25KW。此外,全台有五項建物或工程取得綠建築標章。
土地銀行也在節能減碳方面不遠遠落後。其永續報告書顯示,2020年、2021年平均每年節電約100萬度。在太陽能分行方面,2021年已完成員林分行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並計畫在未來每年完成五家據點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設置。
以合庫銀為例,為了進一步落實節能減碳政策,2022年辦理了「營 業單位節電競賽激勵措施」,以激勵各單位拚節電,主要透過設備汰 換及節能措施以達成節電目標。
合庫金控藉由訂定各項行動計畫以實現綠色採購與節能減碳目標, 2022年主要專案包含「合作節能 金庫減碳」、「汰換事務機與冰箱 」與「汰換與減盞照明燈具」三項專案。去年整個合庫合計節電量3 30萬度以上,相當於約減少1,700公噸碳排放量,預估省下約1,200萬 元。
合庫銀「太陽能分行」截至2022年度止,共九處自有大樓屋頂建置 太陽能裝置,加總約312.84kW自發自用,計畫每年完成建置五到七家 太陽能分行,至2028年底前完成建置30到42處。
根據台銀永續報告書,2020年、2021年各節電約200萬度,同時目 前有九家分行行舍也在屋頂建置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合計891.55KW, 全部裝置容量總計1,242.25KW;綠建築標章部分,全台則有五項建物 或工程取得。
土銀永續報告書指出,2020年、2021年平均每年各節電約100萬度 。太陽能分行部分,2021年完成建置員林分行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2022年完成斗六、北港、虎尾等三家分行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建 置,南投分行、草屯分行、高雄分行、苓雅分行都在進行或已完成規 劃或建置中,預計在未來以每年完成五家據點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 統設置。
日盛全台通小客車租賃委託台灣銀行統籌主辦一場規模達15億元的聯合授信案,這項重大合作於5月31日正式完成簽約。會議當天,日盛全台通董事長朱志威與台灣銀行代理總經理林麗婈共同主持了簽約儀式,象徵著雙方合作關係的深化。 根據台銀的說明,這次聯合授信案的目的是為了補充日盛全台通的中期營運週轉金,讓公司能夠更加穩定地運作。作為統籌主辦銀行暨管理銀行,台銀邀請了華銀、台企銀、土銀、一銀、彰銀、上海商銀、農業金庫、華泰銀及板信商銀等多家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共同推動這項大規模的金融合作。 原計劃籌組的資金為12億元,但由於金融機構的熱烈參與,最終的認購金額超過預期,達到18.6億元,最終決定以15億元結案。這一結果充分顯示了金融業對日盛全台通營運與獲利表現的高度肯定。 日盛全台通作為日盛台駿國際租賃的100%持股子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來,已經在市場上累積了23年的運營經驗。隨著汽車租賃在國內企業用車市場的逐漸普及,日盛全台通的業績與獲利也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這次聯貸案的順利籌組,將為日盛全台通未來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有助於公司持續擴大事業布局。
台銀表示,這次聯合授信案的資金用途為充實中期營運週轉金所需 ,由台銀擔任統籌主辦銀行暨管理銀行,邀集華銀、台企銀、土銀、 一銀、彰銀、上海商銀、農業金庫、華泰銀及板信商銀等金融機構參 與。
聯貸案原擬籌組12億元,台銀指出,在金融機構踴躍參貸下,超額 認購逾1.55倍達18.6億元,最終以15億元結案,顯示金融業對日盛全 台通營運與獲利表現給予高度肯定。
日盛全台通是日盛台駿國際租賃100%持股子公司,自2000年成立 迄今,具有23年營運經驗。台銀說明,近年隨汽車租賃逐漸成為國內 企業用車主流,日盛全台通業績與獲利均穩定成長,這次聯貸案順利 籌組完成,將有助日盛全台通持續擴大事業布局。
台新金控於25日公布最新的前十大股東名單,其中台新金董座吳東亮的盟友、石化業領軍人物吳澄清繼續以約47.6萬張的持股數,持股比率從去年的3.72%微幅下降至3.64%,穩坐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公布中,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率普遍呈現下滑的趨勢。 台新金控即將在6月16日舉行股東常會,並在會前公佈了最新的前十大股東名單。除了吳澄清之外,台新租賃以3.1%的持股比率位居第二,較去年的3.17%略有下降。而遠雄人壽則逆勢上漲,持股比率從1.06%升至1.39%,躍升為第三大股東。花旗受託專戶以1.27%的持股比率維持第四,但較去年略為下滑。 在台新金控的股權結構中,摩根大通託管的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以1.2%的持股比率位居第五,略低於去年的1.27%。新光吳家掌控的東賢投資以1.16%的持股比率位居第六,較去年微幅下滑。而摩根大通託管的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基金以1.15%的持股比率維持第七,與去年持平。 至於華南金控,其前十大股東名單及排名已連續三年未變,顯示其股權結構相當穩定。其中,台灣銀行、台銀人壽、第一銀行、元鼎投資、永財投資、財團法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財政部、華泰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等前八大股東持股比率也連續三年不變。第九大股東挪威中央銀行持股比率微增,維持在1.1%。而第十大股東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則小幅減碼至1.03%。
台新金將在6月16日舉行股東常會,最新公告前十大股東,除最大 股東吳澄清外,其次為台新租賃持股3.1%,低於去年的3.17%。但 遠雄人壽持股從1.06%提高到1.39%,一舉從第八大股東竄上第三大 。第四是花旗受託專戶持股1.27%,也較去年1.29%下滑。
第五大股東為摩根大通託管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持股1.2 %,少於去年的1.27%。第六大股東為新光吳家掌控的東賢投資持股 1.16%、較去年1.18%下滑。第七大股東為摩根大通託管先進總合國 際股票指數基金持股的1.15%,與去年持平。第八大股東為全球人壽 持股1.04%、較去年1.09%下滑;第九大股東為新光合成纖維持股1 .04%,較去年1.06%減少;第十大股東為昶禾持股1.03%,少於去 年的1.05%。
華南金前十大股東面孔及排名連三年皆相同,且前八大股東持股比 也連三年皆相同,僅第九名的挪威中央銀行、第十名梵加德新興市場 股票指數基金近三年持股比率略有不同,顯示華南金的股權結構相當 穩定,變化相當小。
前八大股東、持股比率皆不變,分別為台灣銀行、台銀人壽、第一 銀行、元鼎投資、永財投資、財團法人林熊徵學田基金會、財政部、 華泰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第九大股東挪威中央銀行持股比去年微 增至1.1%,今年維持1.1%。第十大股東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 金前年持股1.05%,去年加碼至1.06%,今年小幅減碼至1.03%。
為協助台灣培育財經研究人才,臺灣銀行自2017年起在董事長呂桔誠帶領下,舉辦「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鼓勵青年學子以畢業之博碩士學位論文報名參賽,迄今邁入第七年,活動普獲青年學子響應。
「2023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已經展開,即日起至12月30日止,具中華民國國籍,且為國內公立大學或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111學年度畢業之博士生及碩士生,以經濟金融為主題之畢業學位論文可報名參賽。
為進一步鼓勵青年學子踴躍參賽,「2023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總獎金提高至147萬元,較往年增加50萬元,其中博士組之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15萬元(1名)、10萬元(2名)、7萬元(3名)及5萬元(6名);另碩士組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10萬元(1名)、6萬元(2名)、5萬元(3名)及4萬元(6名)。
「2022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各獎項得獎名單及「2023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詳情,可參閱臺銀官網。
中央銀行自2022年3月起已連續五度升息,導致房貸利率節節攀升,對購屋者的利息負擔造成了不小的壓力。根據央行昨日(23日)公布的數據,五大銀行在4月份的新增房貸利率已突破2%的大關,達到2.08%,這是近14年半以來的最高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的總額僅為468.1億元,比前兩個月減少了115.6億元,創下了兩個月的低點。 這五大銀行分別是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它們的新增房貸合計市占率約四成,因此其金額的增減被視為房市景氣的風向標。央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蔡惠美表示,房貸利率突破2%主要是受到央行連續升息的影響。而新增房貸金額的減少,則與4月份的工作天數較少有關,同時房市利空消息紛至沓來,如央行升息、政府打炒房措施以及經濟下行風險等,都是影響房貸金額減少的原因。 今年前四月,六都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5.28%,顯示房市交易急速降温。在房價方面,象徵中古屋行情的信義房價指數,4月份大台北地區月增0.29%,年增0.68%,年增率持續縮小。蔡惠美強調,房市交易明顯縮減,需求較弱,房價漲幅也見縮小,這些都反映出房市景氣正在降溫。 4月份適逢清明連假,工作天數較少,再加上央行在3月23日的理監事會上宣布升息半碼,多數銀行的指數型房貸延至4月調整,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在4月一舉突破2%大關,創下2009年1月以來的新高紀錄。預計到了5月,房貸利率將繼續反應央行升息因素,但上漲幅度將比4月明顯縮減。
央行每月公布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等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由於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合計市占率約四成,金額增減變化,被視為房市景氣風向球。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昨日指出,房貸利率突破2%大關,並較前一個月上漲0.095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到央行連續升息的影響;至於新增房貸金額減少,主要是4月工作天數只有17天,較3月少了七天,影響到銀行新承作放款量。
除工作天數外,房市利空齊聚,4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減23%,央行升息、政府打炒房措施發酵,經濟下行風險等.都是造成新增房貸金額衰退的主因,蔡惠美說,「這些因素,也會繼續影響房市未來發展」。
央行提供資料顯示,今年前四月,六都合計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5.28%,顯示房市交易急凍。
在房價方面,象徵中古屋行情的信義房價指數,4月大台北地區月增0.29%,年增0.68%,年增率持續較前一個月縮減。
蔡惠美表示,房市交易明顯縮減,顯示需求較弱,加上房價漲幅已見縮小,房市景氣確實有降溫現象。
蔡惠美指出,4月適逢清明連假、工作天數大減,使新增房貸金額大減,再加上央行在3月23日理監事會上宣布升息半碼,多數銀行的指數型房貸延至4月調整,因此,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在4月一舉闖破2%大關,創2009年1月以來的新高紀錄;預料到了5月,房貸利率仍將反應央行升息因素,但上漲幅度將比4月明顯縮減。
市場動盪,股東名單也跟著變動!兆豐金控在22日公布了最新的前十大股東名單,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變化吧!
首先,壽險公司的持股量有所減少,其中富邦人壽被擠出前十大股東之列,台灣菸酒也從十大股東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舊勞退基金和新加坡政府,他們成功擠進了前十大股東的陣容。
兆豐金的十大股東名單中,前三名依舊是財政部持股8.4%、國發基金持股6.11%,以及中華郵政持股3.61%。這三家的持股比例和去年一樣沒有變動。而台銀持股2.46%、寶成持股1.41%,排名和持股比例也沒有變。
不過,去年在十大股東榜上的壽險公司中,有兩家減少了持股。國泰人壽從持股3.07%降為2.6%,減少了0.47個百分點,持股縮水5.45萬張。而富邦人壽則完全消失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唯一增加持股的壽險公司是台灣人壽,他們的持股從2.24%微幅加碼至2.26%。
政府基金方面,新制勞退基金和舊制勞退基金都增加了持股,分別從去年的1.88%和1.39%增加至目前的2.17%和1.39%,成功進入前十大股東。而花旗(台灣)銀行受託保管新加坡政府投資專戶持股1.77%,持股近24.7萬張。
兆豐金控去年受到兆豐產險防疫保單理賠和提列準備金近105億元,加上去年升息循環導致股市動盪,金控的其他綜合損益減損近140億元,去年稅後純益183.3億元,比前一年同期衰退29%。但今年可用來發放股利的金額較往年縮減,董事會通過動用保留盈餘配發股利,配發每股現金1.24元及股票0.08元,配息率100%。
兆豐金自結今年前四個月累計稅後純益139.9億元,EPS為1元,較去年同期的77.6億元,年增率高達80.28%。4月平均殖利率3.69%,因高穩定度,受到政府基金的青睞。
【金融新聞】 哇靠,最近金融圈有點動盪啊,不過台灣的銀行界還是穩定度滿滿的。你知道嗎?六家上市的公股金控跟銀行,除了第一金控和華南金控還沒有公布十大股東名單,其他家像合庫金控、臺灣中小企銀、彰化銀行跟兆豐金控都已經公布了。 說到兆豐金,這家可是很受國內外政府基金青睞的,像是國發基金、台銀、中華郵政這些大家都熟悉的,還有新加坡政府、新制勞退基金跟舊制勞退基金都對它情有獨鍾。合庫金跟臺企銀也超級受歡迎,外資跟國外政府基金都愛它們。 我們來看看臺企銀,這家銀行的十大股東裡,除了台銀、國發會、土銀這些我們熟悉的台灣銀行,還有四個外資席次,像是挪威中央銀行、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專戶,都還是繼續持股。 彰銀這家銀行則有點特別,因為台新金去年把彰銀的股權賣了,結果財政部就拉來國發基金、中華郵政和七大行庫來接手。十大股東裡,除了財政部、中華郵政、國發基金,其他都是公股行庫,這在六家上市行庫裡,泛公股持股比重可是最高的哦! 這些資訊讓我們看到,雖然去年金融股經歷了升息、股債重挫跟防疫險理賠等衝擊,但台灣的銀行界還是穩定度滿滿,公股的穩定性還是讓國內外政府基金很放心呢!
據兆豐金年報,十大股東前三名依然是財政部持股8.4%、國發基 金持股6.11%,及中華郵政持股3.61%,持股比例與去年年報相同。 第五名台銀持股2.46%、第九名寶成持股1.41%,排名和持股比例亦 沒有變動。
但去年在十大股東榜上的三家壽險中,有兩家減少持股,包括仍居 第四名的國泰人壽從持股3.07%降為2.6%,減少0.47個百分點、持 股縮水5.45萬張;去年第七名、持股1.94%的富邦人壽,現已不在前 十大。唯一加碼的壽險業者是台灣人壽,從2.24%微幅加碼至2.26% ,比去年多0.02個百分點、持股增1萬張,位居第六。
政府基金方面均加碼,新制勞退基金從去年1.88%到目前2.17%, 增加持股約4.67萬張,位居第七。花旗(台灣)銀行受託保管新加坡 政府投資專戶持股1.77%,持股近24.7萬張;舊制勞退基金持股1.3 9%,持股19.36萬張,兩者都擠進十大股東之列,分別為第八及第十 。
兆豐金因受到兆豐產險防疫保單理賠與提列準備金近105億元、加 上去年升息循環導致股市動盪,金控的其他綜合損益(OCI)減損近 140億元,去年稅後純益183.3億元,比前一年同期衰退29%,今年可 用來發放股利的金額也較往年縮減,但基於配息穩定,董事會通過動 用保留盈餘配發股利,且配息大方、配發每股現金1.24元及股票0.0 8元,等同於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1.32元,配息率100%。
兆豐金自結今年前四個月累計稅後純益139.9億元,EPS為1元,較 比去年同期的77.6億元,年增率高達80.28%,4月平均殖利率3.69% ,也因高穩定度,受到政府基金的青睞。
兆豐金獲國內外政府基金青睞,除國發基金、台銀、中華郵政等穩 定持股,新加坡政府、新制勞退基金與舊制勞退基金都加碼;合庫金 與臺企銀更受到國外政府基金與外資的青睞,十大股東國內有中華郵 政、台灣菸酒、新制勞退基金,第五位則是挪威央行主導的挪威主權 基金、今年持股比例1.07%,第六位是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 投資專戶、持股比例0.99%,第七位為先進星光基金之先進總合國際 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持股比去年小幅增加到0.95%。
臺企銀部分,國內有台銀、國發會、土銀在十大股東之列,另有四 席外資,包括挪威中央銀行、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 、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基金投資專戶、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專戶, 皆持續有持股。
彰銀較為不同,因台新金去年出售彰銀股權,由財政部協調國發基 金、中華郵政和七大行庫進場接手,十大股東除了財政部、中華郵政 、國發基金外,都是公股行庫,也是六家上市行庫中,泛公股持股比 重最高的一家。
台灣房市受政策影響明顯冷卻,銀行房貸業務也感受到壓力。根據央行統計,今年第一季五大銀行新承做房屋貸款放款金額比去年同期衰退22.75%。其中,台灣銀行(台銀)和合作金庫銀行(合庫銀)均表示,今年前四個月新承作房貸金額增長幅度較去年同期縮小。這種趨勢在台銀顯得更加明顯,新承作房貸金額進度放慢,與去年全年2,000億元的水平相比,今年明顯減少。
五大銀行包括台銀、合庫銀、土地銀行(土銀)、華南銀行(華銀)及第一銀行(一銀),第一季新承做房屋貸款放款金額為1,415.9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32.92億元縮水22.75%。合庫銀分析,去年雖然面臨升息壓力,但由於疫情緩和以及平均地權條例「政策前」的效益,房地產成交量有所增加。去年第一季新承做房屋貸款放款金額比2021年同期增幅達20.06%,為2019年以來最高增幅。
然而,今年房市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如央行連續五度升息、累積升幅3碼(0.75個百分點),導致房貸承作利率破2字頭,最低利率甚至達到2.06%。兆豐銀預期,今年度新承做房貸案件將持平或小幅衰退。合庫銀主管則認為,今年房市受控管措施、升息等因素影響,觀望氣氛濃厚,建商缺工、薪資成本上升,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都對房市交易量能造成壓力,預計上半年量跌、房價向下緩修。
對於台銀而言,今年前四個月新承作房貸約500億元,與去年全年2,000億元的水平相比,進度明顯放慢。而兆豐銀則表示,今年前四個月房貸敘做量比去年同期戶數增加,主要原因是去年受限於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土建融放款金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之和的30%,去年該行比率接近滿水位,影響房貸放款敘做量。今年因為比率控管得宜,使得房貸案增額較去年多。
五大銀行包括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第一季新承做房 屋貸款放款金額為1,415.9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32.92億元縮水2 2.75%。合庫銀指出,去年雖然有升息壓力,但由於疫情紓緩,加上 平均地權條例「政策前」的效益,房地產成交量增加;去年第一季新 承做房屋貸款放款金額比2021年同期增幅達20.06%,也是2019年後 最高增幅。
即使去年基期較高,今年第一季新承做房屋貸款放款金額也低於2 021年,頹勢可說相當明顯。兆豐銀表示,受到央行去年以來連續五 度升息、累積升幅3碼(0.75個百分點)的影響,目前房貸承作利率 已破2字頭(2%),最低利率目前來到2.06%,房貸利息支出增加不 小,預期今年度新承做房貸案件應會持平或小幅衰退。
合庫銀主管認為,今年受到房市控管措施、升息等原因,房市觀望 氣氛濃厚;加上建商缺工、薪資成本高,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 ,抑制投資炒作進而影響房市交易量能,預期上半年量跌、房價向下 緩修。但對於今年房貸業務仍持正向態度,不會因為市場上量能較低 等其他因素干擾,就看淡業務。
另台銀前四個月新承做房貸約500億元,比去年全年2,000億元水準 ,今年也明顯進度放慢。
兆豐銀較為不同,兆豐銀說明,今年前四個月房貸敘做量比去年同 期戶數增加,主因為去年受限於銀行法第72條之2,土建融放款金額 「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之和的30%」, 該行去年比率接近滿水位,因此影響房貸放款敘做量,今年度因為比 率控管得宜,使得房貸案增額較去年多。
台灣銀行近年來在金融科技領域不斷突破,積極投入研發,成為金融業的領航者。自2016年、2017年開始,台銀積極申請各項專利,如今已取得583件專利獲准,這在國內金融業中名列前茅。與台銀同樣在專利申請上表現出色的,還有合庫銀行和兆豐銀行,他們分別有220件和616件專利申請案。 台銀董事長呂桔誠自2016年回任以來,對於創新和專利申請的推動不遗餘力。而兆豐銀則是於2017年1月送出首件專利申請案,開啟了金融科技發展的新篇章。合庫銀在2017年董事長雷仲達上任後,也推出了「三支箭」策略,包括舉辦專利講座、獎金激勵措施,以及導入智慧財產管理系統(TIPS)。 合庫銀的專利申請聚焦在行動平台、大數據、AI、區塊鏈、安控機制及生物辨識等方面,去年的220件申請案中,約有6成是關於作業流程的改善與優化。而台銀則以大數據應用、安控機制應用和行動平台應用為主,這三類約各占20%。 經濟部智慧局指出,國銀申請的專利主要聚焦在風險管控及流程改善、行動支付數位銀行等科技領域。兆豐銀則在行動金融、外匯服務、開放銀行、AI、大數據、區塊鏈及安全控管等方面都有具體研發成果。近期,兆豐銀已將AI應用於分行ATM補鈔作業,提升了作業效率與安全性。
公股銀行在創新金融科技領域有志一同要作領頭羊,台銀董事長呂 桔誠在2016年回任後,非常重視推動創新和專利申請;兆豐銀也因應 金融科技趨勢及滿足消費者需求,在2017年1月送出首件申請案;合 庫銀基於鼓勵員工多多申請專利,在其董事長雷仲達2017年上任後全 速前進,更射出「三支箭」。
合庫銀「三支箭」,一是每年持續舉辦「金融科技專利」講座,讓 員工對於智慧財產權及專利侵權有充分認識,並學習專利審查重點及 提案書撰寫技巧,提高員工提案意願及專利申請成案率;二是自201 8年起祭出獎金激勵措施,帶動公司內部產品技術的研發風潮;三是 2020年開始導入台灣智慧財產管理系統(TIPS),並通過A級驗證, 執行有效的專利管理制度。
經濟部智慧局指出,國銀申請的專利,主要聚焦在風險管控及流程 改善、行動支付數位銀行等科技領域。合庫銀表示,專利申請面向包 含行動平台、大數據、AI、區塊鏈、安控機制及生物辨識等,去年的 220件申請案大多聚焦在作業流程的改善與優化,約占當年度申請件 數的6成。
台銀強調,其申請的專利主要類別為大數據應用,如分析交易資料 提供風險評估、藉由客戶貼標進行分群行銷等;及安控機制應用,如 運用生物特徵、密碼學、憑證等用戶辨識之方法提供身分核驗等機制 ;還有行動平台應用,如提供銀行服務行動化之解決方案,如線上交 易及推薦系統,此三類約各占20%。
兆豐銀目前分別在行動金融、外匯服務、開放銀行、AI、大數據、 區塊鏈及安全控管等方面都有具體研發成果;其中更以數位化、AI及 大數據為重要發展項目,例如近期已應用於分行ATM補鈔作業的AI影 像檢核即時預警機制。
台灣銀行近來表現亮眼,前四個月稱讚的稅前盈餘竟然達到96.1億元,同比幾乎翻了一倍!這個驚人的成績讓人不禁對台銀的經營策略感到好奇。16日,台銀董事長呂桔誠親自主持了「2022台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頒獎典禮,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他透露了台銀獲利的秘密武器。 呂桔誠表示,台銀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出色的獲利成績,主要是得益於「三駕馬車」策略的實施。這個策略將政府、企業金融和消費金融三個面向各佔約1/3,形成一個穩定的獲利來源。其中,消費金融以房貸為主,為銀行帶來穩定的固定收益;企業金融則包括政府部門和國營企業,成為市場波動時的堅定支撐。 呂桔誠透露,這個「三駕馬車」策略其實已經實施了六年多,直到2020年才正式公佈。除了策略上的布局,台銀在負債管理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他強調,提高存放比和活存比率,降低資金成本,是近年來的重要工作。今年1月至4月,台銀的存放比達到71.19%,活存比率則從30幾個百分點增至44.7%,有效降低了資金成本。 呂桔誠還提到,美元存款的穩定成長也是台銀獲利的一大關鍵。目前美元存款已超過230億美元,這對台銀的整體獲利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在房貸市場方面,台銀今年前四個月新承作的房貸為560億元,相比去年整年的2,000億元,呈現出一定的走緩。呂桔誠認為,這與政府政策發展方向相符合,也是台銀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表現。
臺灣銀行今年前四月表現亮眼,稅前盈餘創下新高,達到96.1億元,同比大增近八成,已佔今年預算117.18億元的82%。考慮到政策負擔後,臺銀今年累計稅前盈餘更達130.65億元,在公股行庫中名列前茅。臺銀董事長呂桔誠在昨日舉行的論文獎頒獎典禮後受訪時透露,這些優異的成績主要得益於該行「三駕馬車」策略,即政府、企業與消費金融等獲利各佔三分之一。
呂桔誠強調,臺銀消費金融放款已突破兆元大關,其中以房貸為主,為銀行帶來穩定的「固定收益」。今年前四月,臺銀新承作的房貸金額約560億元,其中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為163億元。展望全年,臺銀新承作的房貸金額預計將超過千億元。
在資產管理方面,臺銀近年來除了放款、投資外,也積極進行負債管理。首先是提高存放比,過去六年存放比累計增長10個百分點,目前存放比約為71%,活存比也增至44.7%。此外,臺銀美元存款持續增長,截至4月底,美元存款餘額達到約238億美元。
臺銀昨(16)日舉行論文獎頒獎典禮,臺銀董事長呂桔誠會後受訪時指出,獲利創佳績,主要是資產與負債結構力行「三駕馬車」策略,也就是政府、企業與消金等獲利各占三分之一。
呂桔誠表示,臺銀消金放款已經破兆元,多數以房貸為主,提供銀行「固定收益」;今年前四月,臺銀新承作房貸約560億元,其中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為163億元,今年全年,臺銀新承作房貸可望突破千億元。
呂桔誠強調,近年來,除放款、投資等資產管理外,臺銀也致力做負債管理,首先是拉高存放比,資金運用效率就會提高,六年來存放比累計增加10個百分點,目前約在71%,活存比也增至44.7%。另外,臺銀美元存款持續增長,截至4月底,美元存款餘額約23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