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未)公司新聞
集保結算所今年人才招募大開門,預計要釋出16個職缺,這次要找的是招募資訊、業務及國際事務的菁英們,我們也超開放,歡迎跨領域、有數位思維的新世代來加入我們的敏捷創意團隊,一起創造金融開放的新未來!
集保結算所是負責全資本市場後台業務的大管家,我們提供五大旗艦服務,像是權益證券、債票券、基金、期貨還有跨境保管,這些都是我們的看家本領。除此之外,我們還有集保e存摺、電子投票平台、防制洗錢平台、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大數據分析應用平台等,為市場帶來多元創新的服務。
集保結算所已經走過30年的歲月,我們不斷引進數位思維,與業務核心能力結合,現在的重點是「數位與資安」,我們以大數據為基礎,金融科技為工具,讓金融服務走向數據化、精準化、敏捷化和智能化。
集保還內部導入了敏捷式開發與流程自動化(RPA),對疫情和市場情勢的變化也做了廣泛的研擬策略,從業務、資訊、行政各方面,我們都希望建立一個容錯的文化和創新的措施,提高公司的韌性,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新挑戰。
集保也是一個充滿幸福的企業,我們根據每位同仁的學習需求,規劃完善的教育訓練計畫;還有超多元的社團活動,讓員工在工作之餘能夠放鬆一下;對員工的家庭生活也超關心,提供多元旅遊補助、高額生育補助等多項福利。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我們是以「利他共好」為核心思想的前瞻性公司,非常需要具有國際觀、對金融科技跨領域有興趣的新世代加入我們,一起發揮長才,成就夢想,共同打造金融開放大未來。
如果你對這個機會感興趣,那就不要錯過了!集保人才招募從2月3日起至3月5日開放網路報名,詳細資訊請上證基會網站(www.sfi.org.tw)或集保結算所網站(www.tdcc.com.tw)查詢。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再創佳績!國際知名財經雜誌亞洲資產管理雜誌(AAM)頒發的2021年最佳獎項中,台灣唯一退休金自選平台——私校退撫儲金自主投資計畫榮獲「台灣最佳退休金計畫管理者獎」。這已經是該計畫連續四年獲得此殊榮,實至名归。 群益投信總經理陳明輝表示,自2017年起擔任私校退撫儲金專業投資顧問,群益投信在這段期間內已經榮獲5座國際退休基金大獎,其中就包括AAM亞洲資產管理雜誌的台灣最佳退休金計畫管理者獎,以及香港財資雜誌(The Asset)最佳退休基金獎項。這些榮譽不僅證明了私校退撫儲金自主投資計畫的設計和投資績效得到海內外的高度認可,也對群益投信在退休金投資能力上的專業度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去年,群益投信與私校退撫儲金的合約續約,也顯示了雙方的合作默契。 隨著退休理財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群益投信不斷完善退休規劃領域的產品線和服務,並積極參與集保結算所與基富通證券執行的「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為投資人提供更多教育資源,宣導正確的退休理財觀念。 自2013年3月開辦以來,私校退撫儲金提供保守型、穩健型與積極型3種組合基金,讓私校教職員員工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涯規劃進行自主選擇。今年,這3種投資組合均交出亮麗成績,其中保守型績效為2.99%,穩健型為8.65%,積極型則達到10.03%。為了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退休金投資選擇,私校退撫儲金在2017年率先推出人生周期型組合,根據員工的年齡調整投資組合的配置比重。 私校退撫儲金不斷透過社會趨勢觀察和學術研討,持續優化人生周期組合設計,確保不做選擇的會員也能從均衡且動態調整的投資組合分配中受益,助其達成退休理財的目標。這次的榮獲肯定,再次證明了私校退撫儲金在退休金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專業實力。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近期舉辦了一場論壇,邀請了國內外專家共同探討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責任投資的實踐、股東會投票與ESG管理前瞻等主題。會議中,各路專家分享了對ESG的見解和實踐經驗,為台灣企業法人提供了前瞻的ESG圖像。
富達國際代表Jenn-Hui Tan強調,台灣在ESG應用上偏向質性分析,但近年來,ESG的國際趨勢已經轉向量化指標。富達國際已經自行建置評分模型,幫助投資團隊進行整合性分析。她還提到,新冠疫情對全球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得ESG有三個核心主題受到關注:氣候變遷、社會鴻溝的縮小以及數位鴻溝的問題。
歐洲最大ESG研究機構Sustainalytics的Frank Pan則分享了如何挑選對不同產業具有重要性的ESG議題,並將其數據化,為全球超過1萬2,000家公司進行客觀評分。他建議台灣上市公司應持續聚焦ESG實質性議題,並積極與投資者和公眾溝通,主動揭露訊息並規劃改善。
集保經理汪明琇也分享了集保經理如何通過IR平台提供ESG評分報告,幫助上市公司了解國際投資人的關注點,並制定ESG策略。
在股東投票考量判準方面,國際投票顧問機構ISS的Warren Chen指出,ESG風險管理將成為股東會及董事會的重要議題。他還提到,ISS已更新投票指南,對於在環境社會與氣候變遷議題上有重大過失的董事選舉候選人,將建議法人股東投下反對票。
國際投票顧問機構Glass Lewis的Frances Wang則提醒,自2022年起,台灣公司董事會至少要包含一席女性董事,並將對超過12年的獨立董事視為不具獨立性,這些都將成為股東投票的重要考量因素。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集保)於近期舉辦了「2021臺灣ESG及責任投資論壇」,這場論壇不僅是台灣ESG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展現了台灣企業對全球ESG趨勢的積極應對。雖然因應疫情,這次論壇選擇線上進行,但依然吸引了超過千人參與,包括逾400家發行公司和50家投資機構,熱情程度不減於現場會議。 論壇上,集保董事長林修銘強調,集保在推動台灣ESG發展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他提到,集保自2009年起便創建電子投票平台,並與國際機構合作,提供跨國投票直通服務,2019年更建立IR資訊平台,與投資機構、發行公司和ESG研究機構建立生態系統。集保不僅如此,還積極打造ESG平台和社群,以促進台灣ESG生態系的發展。 林修銘進一步指出,全球永續投資金額不斷攀升,去年第三季已達1.2兆美元,台灣表現亮眼,成為亞洲永續投資資金淨流入最高的地區。為讓台灣與ESG更緊密結合,集保與富時羅素、ISS、Sustainalytics、MSCI等四大國際機構合作,創建全新ESG平台,並獲得英國百年媒體的盛讚。未來,集保期望該平台能提供更多相關資訊,並強化各社群交流,讓ESG理念與評分融入企業政策,並期望投資機構能夠有效利用這些資訊進行策略投資,同時鼓勵第三方機構如顧問和會計利用平台,推動ESG實踐與應用。
【台灣金融新聞】2021臺灣ESG及責任投資論壇在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盛大舉行,吸引眾多金融業者與專家學者共襄盛舉。這場論壇不僅專題演講精彩可期,還有專家進行專題座談,聚焦台灣ESG責任投資的實踐,期望透過業者的成功經驗,為業界樹立標竿。 國泰人壽作為ESG投資的先行者,副總經理林士喬分享了他們如何將ESG整合到投資決策中。他強調,除了關注投資標的財務表現,還會透過國際級ESG資料庫來檢視企業的ESG表現,作為投資依據。國泰人壽還著眼於國內公共建設,如太陽能、污水下水道等,並積極行使股東行動,透過股東力量推動企業正向發展,如鴻海集團的氣候變遷應對策略。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提到,全球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的投資機構已超過3,000家,總資產規模超過103兆美元,顯示ESG已從額外成本轉變為營運決策的關鍵指標。葉柱均呼籲資產管理業者要充分認識ESG的重要性,並認為ESG可以對企業獲利產生正循環,同時為投資者創造投資勝算。 台灣人壽副總經理謝壯?則強調,該公司透過投資綠色能源和參考綠建築標章,不僅創造長期穩定的收益,也推動政府與業者的雙贏合作模式。這些實踐不僅展現了台灣金融業者在ESG領域的進步,也為全球ESG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集保結算所,這個台灣金融市場的重要支柱,在今年(110年)推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新聞:他們將進行人才招募,預計釋出16個職缺,廣招各路英傑加入他們的團隊。這次的招募不僅針對傳統的金融專業,更積極尋找那些具有數位思維、願意跨領域挑戰的新世代人才。 作為台灣資本市場後台業務的專家,集保結算所提供五大旗艦服務,涵蓋了權益證券、債票券、基金、期貨及跨境保管等領域。此外,他們還建置了多項先進的金融科技平台,如集保e存摺、電子投票平台、防制洗錢平台等,不斷推動金融服務的數位化與智能化。 這間已經走過三十年的企業,現在正處於一個關鍵的發展階段,那就是「數位與資安」。他們積極運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讓金融服務更加精準、敏捷和智能。公司內部也導入了敏捷式開發與流程自動化,以應對疫情和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 集保結算所不僅是一個職業發展的優良平台,更是一個關懷員工幸福的企業。他們提供完善的教育訓練計畫,讓員工與公司一起成長;還有豐富的社團活動,讓員工在工作之餘能夠放鬆身心;對於員工的家庭生活,集保也提供了多元的旅遊補助和高額生育補助等多項福利。 集保結算所的林修銘董事長表示,他們追求的是「利他共好」的核心價值,期待那些具有國際觀、對金融科技有興趣的新世代加入集保,一起發揮長才,成就夢想。 如果你對金融市場有熱情,對數位科技有興趣,並且希望在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環境中發展,那麼現在正是加入集保結算所的絕佳時機。報名時間從110年2月3日至3月5日,詳細資訊請上證基會網站(www.sfi.org.tw)或集保網站(www.tdcc.com.tw)查詢。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昨(2)日發布重要消息,為了配合農曆春節假期,我們的股市及期貨市場將有特殊安排。記者特別報導如下:
根據金管會的公告,這次的股市及期貨市場最後交易日將落在2月5日(星期五),這意味著投資者們有足夠的時間做好節前準備。而2月17日(星期三)將是春節後的第一個開市日,讓我們期待新春後的股市表現。
金管會證期局主秘高晶萍也特別提醒,這段假期內,期貨交易人們還是要關注自己的未沖銷部位風險,並注意帳戶權益的變化。這樣的提醒顯示了金管會對市場監管的高度重視。
不僅如此,金管會還會在春節假期持續關注國內外的經濟與股市動向,確保投資者們在假期後能夠迅速了解市場的最新情況。這也是為了讓投資者們在節後能夠更加安心地進行投資。
此外,為了確保節後市場的順利開市,金管會已指派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及集保結算所進行交易系統的測試作業。這種預防性的措施,顯示了我們對市場穩定性的一貫堅持。
總結來說,這次的春節假期對於股市及期貨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調整期。讓我們期待在2月17日,市場能夠以最佳狀態迎來新春的第一個交易日。
群益投信總經理陳明輝表示,群益投信自2017年起擔任私校退撫儲金專業投資顧問以來,已拿下5座國際退休基金大獎,包括連續4年蟬聯AAM亞洲資產管理雜誌的台灣最佳退休金計畫管理者獎,以及2018年香港財資雜誌(The Asset)最佳退休基金獎項,不僅凸顯私校退撫儲金自主投資計畫設計和投資績效已為海內外高度肯定,對群益投信在退休金投資能力上也是莫大的認可,群益投信去年再度獲得擔任私校退撫儲金4年專業投資顧問的續約。
隨著退休理財已是全民運動,群益投信也積極完善退休規劃領域產品線和服務,同時也是集保結算所與基富通證券執行的「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的參與投信業者,積極投入投資人教育,宣導正確退休理財觀念。
私校退撫儲金2013年3月開辦私校教職員自主投資以來,提供保守型、穩健型與積極型3種組合基金,私校教職員可依其生涯規劃進行自主選擇,今年3種投資組合均繳出優異成績,保守型績效為2.99%、穩健型為8.65%、積極型為10.03%。為提供私校教職員更為簡便、更有效率的退休金投資新選擇,私校退撫儲金2017年領先全國推出人生周期型組合,即由既有的3種投資組合所構成,依據私校教職員的年齡,調整3類組合基金的配置比重。
值得一提的是,私校退撫儲金也積極透過社會趨勢觀察和學術研討,持續優化人生周期組合設計,進一步主動保護不做選擇的會員可以從更均衡且動態調整的投資組合分配中受益,達到退休理財的目標。(張瑞文)
全球最大基金公司之一的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代表Jenn-Hui Tan表示,相較台灣ESG應用仍偏向質性分析,近年ESG的國際趨勢已走向投資的量化指標,富達國際本身已自行建置評分模型,協助投資團隊分析師針對研究企業的業務內容與ESG作為進行整合性分析。
Jenn-Hui Tan分享指出,新冠疫情爆發後,已改變整體國際社會圖像,促使今年有關ESG有三大核心主題浮出檯面,首先為關於氣候變遷的綠色環保;第二則是在此次疫情後如何縮小社會鴻溝,其中包括契約勞工聘僱保險、健康保險等勞工權益問題;第三則是未來愈益顯著的數位鴻溝或落差現象,上述議題都將成為ESG評估的重點面向。
歐洲最大ESG研究機構Sustainalytics代表Frank Pan分享如何系統性挑選出對不同產業具有重要性的ESG議題,並將重要議題數據化,為全球超過1萬2,000家公司進行客觀評分。該機構代表Frank Pan建議,台灣上市公司ESG表現突出,在亞洲主要地區處低風險水平,但仍應持續聚焦ESG實質性議題,特別是科技製造與金融業,在人力資源、商業道德、產品管理、個人隱私等層面存在較大風險,除應連結符合國際公認標準外,也應積極與投資者和公眾溝通,主動揭露訊息並規劃改善。
集保經理汪明琇則分享,集保打造的IR平台已提供近400家上市櫃公司ESG評分報告,可供公司精確了解國際投資人關注重點,供企業在編寫永續報告書及制定ESG策略時參考。機構投資人更可以利用IR平台,搜尋、分析及追蹤被投資公司的ESG表現,滿足責任投資與盡職治理的要求。
風險管理
股東投票考量判准
投票顧問機構扮演發行公司和投資法人間重要橋樑角色。國際投票顧問機構ISS代表Warren Chen指出,ESG風險管理將成為股東會及董事會重要議題,他特別強調,自今年起該公司的投票指南有所更新,在董事選舉部分,董事選舉候選人若在環境社會與氣候變遷議題上有重大過失情況者,ISS將建議法人股東投下反對票。該項規則修改為針對全球企業,主要目的出於對ESG的重視,未來若有更成熟的ESG條款,ISS將持續引進作為股東投票的考量判准。
國際投票顧問機構Glass Lewis代表Frances Wang也提醒,為落實ESG概念中的性別平權,明(2022)年起已要求台灣公司董事會至少要包含一席女性董事,若董事會不具備至少一名女性董事,Glass Lewis將建議股東對董事長或提名委員會主席董事投下反對票。再者,自2022 年起,在任超過12年的獨立董事將被視為不具獨立性,儘管Glass Lewis不會建議對上述獨立董事的獨立情形投下反對票,但在其影響董事會及委員會獨立情形的情況下,將做出對其投下反對票的建議。
主辦單位集保董事長林修銘在開幕致詞時表示,為協助國內企業與投資界與ESG國際趨勢接軌,集保已先後達成多項重要里程碑,首先為落實股東行動主義,2009年起創建電子投票平台,攜手國際機構發展跨國投票直通(STP)服務,緊接在2019年建立IR資訊平台,連結投資機構、公開發行公司與國際ESG研究機構,組建為一整體的生態系,並在同年為因應國際潮流,開始專注ESG議題,領先打造全新平台與社群,推動台灣ESG生態系的發展。
林修銘表示,全球永續投資金額步步走高,去年Q3達1.2兆美元,其中台灣的表現突出,居亞洲永續投資資金淨流入最高,為促使台灣和ESG進一步接軌,集保特別與富時羅素(FTSE Russell)、ISS、Sustainalytics、MSCI等四大國際機構合作,創建全新ESG平台,並獲英國百年媒體盛讚為全球創舉,未來希望在該平台基礎上,除提供相關資訊外,更能強化公開發行公司、投資機構與研究機構社群交流的平台功能,藉由無障礙的溝通對話,將ESG的理念與評分納入企業政策,有效確實地執行並揭露相關資訊,也期待投資機構運用相關資訊在其策略投資,更期待如顧問諮詢、會計等第三方機構利用該平台,創造更多的ESG的實踐與應用。
國泰人壽為國內落實ESG投資的先行者,該公司副總經理林士喬指出,國泰人壽聚焦三大主軸落實責任投資,首先是將ESG整合到投資決策,實際作法為不僅為關注投資標的財務表現,更透過國際級ESG資料庫以檢視投資標的企業ESG的表現,作為投資決策依據。
其次則是聚焦國內公共建設的主題投資,近年來國泰人壽積極著力的領域包括太陽能、污水下水道、焚化爐、水力發電等,都和環境保護與清潔能源相關。最後則是積極行使股東行動,除讓公司本身自行投資避免ESG風險,在轉換至股東身分時,也以正面積極態度,循序漸進方式改變企業。林士喬舉鴻海為例,2008年其國際投資人在股東會現場詢問郭董有關氣候變遷的因應,儘管他當下未回應,但鴻海去年宣布將在2050年達成價值鏈淨零排放,便是透過股東力量讓企業正向發展的極佳案例。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指出,全球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的投資機構已逾3,000家,所管理的總資產規模超過103兆美元,凸顯以往被認為是額外成本的企業責任,現在卻被視為營運決策是否穩健、投資是否具有永續性的指標之一。同時,包括歐美台等10國都已明文立法,將ESG因子納入其退休基金標的篩選準則,牽動全球超過9兆美元資金。
在ESG國際潮的推波下,葉柱均呼籲,身為資產管理業者,需充分認識ESG對地球、企業與投資方將創造三贏局面,一方面ESG可對企業獲利產生正循環,一方面ESG企業的具備擁有較透明的財報以及相對穩定、低風險的營運狀況等二大特點,對投資者也可創造投資勝算。
台灣人壽副總經理謝壯?表示,該公司對ESG具體實踐主要為透過投入公共投資中的綠色能源,包括太陽能、離岸風力等,提供長期穩定的收益,創造政府與業者雙贏的的合作模式;另在不動產新建案投資方面,除內部責任投資評估流程,亦參考國內外綠建築標章,建造符合環境綠色建築。
金管會證期局主秘高晶萍表示,配合農曆除夕及農曆春節假期,證券集中交易市場的最後交易日2月5日(星期五),2月8日及2月9日市場無交易,僅辦理結算交割作業,2月10日至2月16日休市,並在2月17日(星期三)開市。期貨集中交易市場最後交易日同為2月5日,當日夜盤交易至次(6)日上午5時收盤,並在2月17日開市。
金管會提醒期貨交易人休市期間,仍應持續注意未沖銷部位的風險及帳戶權益數變化;期貨商對期貨交易人也應加強注意,並落實風險控管。
高晶萍表示,金管會在春節假期,將持續掌握國內重要輿情、國際經濟與股市動向,證交所、櫃買中心及期交所也會密切注意國際經濟與股期市變化,隨時因應春節長假期間,國內外發生可能影響金融市場的重大事件。
此外,金管會並責成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及集保結算所四單位在2月16日辦理交易系統測試作業,以確保證券期貨市場2月17日新春順利開市運作。
資本市場對臺灣整體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集保結算所負責全資本市場的後台業務,提供下列五大旗艦服務,包括:權益證券、債票券、基金、期貨及跨境保管,並建置集保e存摺、電子投票平台、防制洗錢平台、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臺、大數據分析應用平台等,並持續運用金融科技,提供市場多元創新的服務,是一家極具成長潛力且可發展個人理想抱負的優質公司。
集保結算所已發展三十載,目前階段重點是「數位與資安」,以大數據為本,金融科技為用,推動金融服務走向數據化、精準化、敏捷化和智能化。公司內部導入敏捷式開發與流程自動化(RPA),並針對疫情與市場情勢的變化,廣泛研擬策略,從業務面、資訊面、行政面等面向,希望建立容錯的文化與創新的措施,以增加公司的韌性,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新挑戰。
集保也是一間幸福企業,公司依據每位同仁學習需求,規劃完善的教育訓練計畫,讓員工與公司一起成長;更有多元社團活動,讓員工在工作之餘能紓解放鬆;亦重視員工家庭生活,提供多元旅遊補助,讓員工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另有高額生育補助等多項福利。
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表示,集保是一家以「利他共好」為核心思想的前瞻性公司,需要具有國際觀、對金融科技跨領域有興趣的新世代,加入集保大家庭,發揮長才,成就夢想,共同擘畫金融開放大未來。
集保人才招募報名期間自110年2月3日∼3月5日,詳細徵才資訊可參閱證基會網站(www.sfi.org.tw)、集保網站(www.tdcc.com.tw)。
集保負責全資本市場的後台業務,提供五大旗艦服務,即權益證券、債票券、基金、期貨及跨境保管;另外還建置集保e存摺、電子投票平台、防制洗錢平台、公司負責人及主要股東資訊申報平台、大數據分析應用平台等,提供市場多元創新的服務。
集保結算所已發展30年,仍不斷引進數位思維結合業務核心能力,目前階段重點是「數位與資安」,以大數據為本,金融科技為用,推動金融服務走向數據化、精準化、敏捷化和智能化。
另外,集保內部導入敏捷式開發與流程自動化(RPA),並針對疫情與市場情勢的變化,廣泛研擬策略,從業務面、資訊面、行政面等面向,希望建立容錯的文化與創新的措施,以增加公司的韌性,因應後疫情時代的新挑戰。
集保也是幸福企業,公司依據每位同仁學習需求,規劃完善的教育訓練計畫;更有多元社團活動,讓員工在工作之餘能紓解放鬆;亦重視員工家庭生活,提供多元旅遊補助、高額生育補助等多項福利。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集保是以「利他共好」為核心思想的前瞻性公司,非常需要具有國際觀、對金融科技跨領域有興趣的新世代,加入集保大家庭,發揮長才,成就夢想,共同擘畫金融開放大未來。
集保人才招募自2月3日起至3月5日開放網路報名,詳細資訊請參閱證基會網站(www.sfi.org.tw)、集保結算所網站(www.tdcc.com.tw)。
【台北訊】隨著全球對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議題的關注不斷升高,台灣企業和投資機構也紛紛搶搭這股全球潮流。近期,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主辦的「2021台灣ESG及責任投資論壇」於1月27日線上圓滿落幕,吸引超過千人參與,顯見ESG在台灣的熱度。這場論壇邀請了重量級專家進行全方位探討,並針對ESG議題提出具體建議和方向。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在開幕致詞中強調,全球永續投資金額持續攀升,台灣表現亮眼,去年第三季已達1.2兆美元,位居亞洲永續投資資金淨流入之冠。為推動台灣ESG發展,集保結算所與富時、Sustainalytics、ISS、MSCI等四大國際機構合作,打造全新ESG平台,希望透過此平台提供相關資訊,並強化不同社群之間的交流,讓ESG理念與評分融入企業政策,推動台灣ESG生態系統的發展。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表示,ESG已成為國際潮流,金管會將持續強化責任投資及ESG市場機制,包括公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計畫,並鼓勵國內上市櫃公司與外資及國際投票顧問機構進行溝通,共同創造多贏局面。
論壇中,全球最大基金公司富達國際和歐洲最大ESG研究機構Sustainalytics代表皆指出,ESG已成為國際投資的量化指標。富達國際近年來更自行建置評分模型,協助投資團隊進行整合性分析。兩大國際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則強調,ESG風險管理將成為股東會及董事會的重要議題,公司若有重大缺失,可能影響投票顧問機構對相關董事連任的支持。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全球永續投資金額步 步走高,去年第三季達1.2兆美元,台灣的表現突出,居亞洲永續投 資資金淨流入之冠。
為促使台灣和ESG進一步接軌,集保與富時、Sustainalytics、IS S、MSCI等四大國際機構合作,創建全新ESG平台,獲英國百年媒體盛 讚為全球創舉,未來希望在該平台基礎上,除提供相關資訊,更能強 化公開發行公司、投資機構與研究機構等社群交流的平台功能,藉由 無障礙的溝通對話,將ESG的理念與評分納入企業政策,有效確實地 執行並揭露相關資訊,期待帶動台灣ESG生態系的發展。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ESG已成國際潮流,金管會將持續強化責 任投資及ESG的市場機制,包括公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 計畫,資訊充分揭露、落實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推出永續版平 台及針對外資與國際投票顧問機構的盡職治理守則概念,鼓勵其與國 內上市櫃公司相互溝通,創造多贏。
全球最大基金公司之一的富達國際,及歐洲最大ESG研究機構Sust ainalytics代表,皆分享ESG在國際上已成為投資的量化指標。
富達近年更自行建置評分模型,協助投資團隊分析師針對研究企業 的業務內容與ESG作為,進行整合性分析。兩大國際投票顧問機構IS S及Glass Lewis則強調,ESG風險管理將成為股東會及董事會重要議 題,若公司有重大缺失,將可能影響投票顧問機構對相關董事連任的 支持。
【台灣新聞】ESG成為新趨勢,台灣集保結算所主動創建全新平台,推動ESG發展!
隨著全球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浪潮不斷湧起,台灣企業、投資機構與一般投資人該如何把握這股趨勢呢?集保結算所於1月27日舉辦的「2021臺灣ESG及責任投資論壇」提供了答案。這場線上論壇吸引了超過400家發行公司、50家投資機構,共計超過千人參與,反應熱烈。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為讓台灣與ESG更緊密結合,集保結算所與富時、ISS、Sustainalytics、MSCI等四大國際機構合作,創建全新ESG平台。這項創舉獲得英國百年媒體盛讚,未來將在該平台上提供相關資訊,並強化各社群交流功能,推動ESG理念與評分融入企業政策。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ESG已成為國際潮流,金管會將持續強化責任投資及ESG市場機制,包括公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計畫,落實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並推出永續版平台。黃主委也鼓勵外資與國際投票顧問機構與國內上市櫃公司相互溝通,創造多贏局面。
論壇中,富達國際及Sustainalytics代表均強調ESG已成為國際投資的量化指標。ISS及Glass Lewis則強調,ESG風險管理將成為股東會及董事會重要議題,若公司有重大缺失,將可能影響投票顧問機構對相關董事連任的支持。
更多論壇深入報導,請關注2月3日本報全版見報。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為促使臺灣和ESG進一步接軌,集保結算所特別與富時、ISS、Sustainalytics、MSCI等四大國際機構合作,創建全新ESG平台,獲英國百年媒體盛讚為全球創舉,未來希望在該平台基礎上,除提供相關資訊外,更能強化公開發行公司、投資機構與研究機構等社群交流的平台功能,藉由無障礙的溝通對話,將ESG的理念與評分納入企業政策,有效確實地執行並揭露相關資訊,也期待投資機構運用相關資訊在其策略投資,更期待如顧問諮詢、會計等第三方機構利用該平台創造更多的ESG的實踐與應用,帶動臺灣ESG生態系的發展。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ESG已成國際潮流,金管會將持續強化責任投資及ESG的市場機制,包括公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計畫,資訊充分揭露、落實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推出永續版平台及針對外資與國際投票顧問機構的盡職治理守則概念,鼓勵其與國內上市櫃公司相互溝通,創造多贏。
論壇中,全球最大基金公司之一的富達國際及歐洲最大ESG研究機構Sustainalytics代表,皆分享ESG在國際上已成為投資的量化指標。二大國際投票顧問機構ISS及Glass Lewis則強調,ESG風險管理將成為股東會及董事會重要議題,若公司有重大缺失,將可能影響投票顧問機構對相關董事連任的支持。這次論壇深入報導內容,將於2月3日本報全版見報。
台灣股市的魅力不斷吸引著更多新鮮血液加入,根據集保結算所的最新數據分析,2019年台股新鮮人增加34萬人,2020年則一舉增加67萬人,增幅達到兩倍之多。如今,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人總數已達到1,078萬人,佔全國人口的46%,顯示台灣股市的吸引力與日俱增。回首2011年,股民佔總人口的比例還僅有36%,但隨著年復一年的增長,到2020年已經突破46%,這一成長速度令人驚艷。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指出,過去幾年股民占總人口的比例都是每年以1個百分點的速度成長,但2020年卻一舉大增3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去年加入股市的生力軍是近十年來最為強大的。不僅如此,股民的交易意願也顯著提升,2019年有在股票市場交易的人數約348萬人,而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暴增至452萬人,成長幅度接近三成。這意味著每十個有證券戶的人中,就有四個人在去年進行了交易,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 金管會近年來積極鼓勵年輕人參與股市,學習投資理財,這一政策也開始見效。年輕股民對於股票的買進並持有所願意明顯上升。以20至29歲年輕股民為例,他們的帳戶庫存市值中位數從2019年的14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16萬元,增幅達14%。30至39歲的股民帳戶市值中位數則從21萬元增至26萬元,增幅高達24%;40至49歲的股民,則以31%的增幅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儘管庫存金額較高的股民還是集中在50至69歲的年齡層,但實際上庫存金額增長最快的反而是生產力最高的壯年族群。這群「螞蟻雄兵」的共同努力,讓台股在面對外資史上最大賣超金額的壓力下,依然創下了歷史新高。
台灣股市魅力大增!集保結算所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台股吸引大量新鮮人加入,開戶數量大幅攀升,交易熱度也創下新高。以下為詳細報導內容:
2020年,在全球疫情衝擊下,台股不僅逆勢成長,還吸引了大量新投資者。集保結算所數據顯示,2019年台股新鮮人僅增加34萬人,但2020年一舉新增67萬人,增幅翻倍。至2020年底,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人總數達到1,078萬,佔全國人口高達46%,比2011年的36%高出了許多。
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朱漢強表示,近10年來,股民佔總人口數的比例每年都以約1個百分比的增速成長,但2020年大增3個百分點,顯示去年是近10年來股民增長最快的時期。
隨著開戶數量的增加,股民的交易意願也顯著提升。2019年有在股票市場交易的人數約348萬人,而2020年則增至452萬人,增幅近3成。這意味著平均每10個有證券戶的人當中,就有4個人去年都有進行交易,創下近10年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會近年來積極鼓勵年輕人投入股市,學習投資理財。數據顯示,2020年開戶人數中,20歲至39歲的族群佔60%。從帳戶庫存來看,20至29歲有庫存的股民從2019年的7%增至9%,30至39歲有庫存的股民也從15%增至16%。這些數據說明,年輕人對於投資股票的興趣和意願明顯增加。
從各年齡層的庫存市值來看,20至29歲年輕股民的帳戶庫存市值中位數從2019年的14萬元,成長至2020年的16萬元,增幅14%。而30至39歲的青年股民,帳戶庫存市值中位數則從2019年的21萬元,大增至2020年的26萬元,增幅高達24%。40至49歲的壯年股民,增幅更達31%。這些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層的上升,股民的財力也逐漸提升,他們更願意透過投資股票來為自己的未來積累退休資金。
總結來說,2020年台股的吸引力不減,不僅吸引了大量新投資者,還讓股民的交易熱度創下新高。隨著金管會的推動和年輕人的積極參與,台股未來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