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集保結算所將訂本周四(1日)在圓山大飯店舉辦「精彩100無實體百分百」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成果發表會。集保大幅提前完成目標,受到政府高層重視,副總統蕭萬長將親自參與啟動儀式。
集保結算所表示,此次成果發表會是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活動,除了副總統蕭萬長外,另外有主管機關、證券周邊單位高階主管逾500名參與。
政府於98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並責成集保結算所在三年內即101年底前完成目標;但集保全力以赴,在未強制轉換下,於今(100)年7月29日完成,超前目標17個月;使得台股成為全球市值前25大中第13個達到全面無實體的市場。
集保結算所估計,全面無實體化之後,整體市場每年至少節省成本約2.3億元;減少的實體有價證券數量7,959萬張相當於44座的「台北101大樓」高度。
集保結算所表示,此次成果發表會是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活動,除了副總統蕭萬長外,另外有主管機關、證券周邊單位高階主管逾500名參與。
政府於98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並責成集保結算所在三年內即101年底前完成目標;但集保全力以赴,在未強制轉換下,於今(100)年7月29日完成,超前目標17個月;使得台股成為全球市值前25大中第13個達到全面無實體的市場。
集保結算所估計,全面無實體化之後,整體市場每年至少節省成本約2.3億元;減少的實體有價證券數量7,959萬張相當於44座的「台北101大樓」高度。
台灣集保結算所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有成,國內上市櫃、興櫃公司已在7月底正式達到100%全面無紙化目標,台股是繼中國大陸、澳洲與日本後,亞洲第四、全球第11個全面無實體發行的資本市場。
集保結算所在金管會授命下,於民國98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並預計在三年內完成全面無紙化目標,亦即在101年底前完成,但集保提前17個月達成目標。
集保配合政策成立推動小組,拜訪1,000多家發行公司,並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等配套措施。在未強制轉換的情況下,提前於今年7月29日達到100%無實體目標。這場證券市場的「寧靜改革」,也可視為全球證券市場推動全面無實體化的創舉。
集保指出,目前全球市值前20大的證券市場中,已推動或全面完成無實體者逾六成,全面無實體已成為全球潮流趨勢。完成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讓台灣資本市場躋身全球主流市場行列,達到與國際接軌的目標。
集保表示,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發行公司及股務單位都可減少作業繁瑣,減輕人力作業負擔,大幅降低發行及管理成本;對台股則有免除市場流通成本,提升市場效率,更可免除遺(滅)失、被竊及偽(變)造的風險。
集保結算所在金管會授命下,於民國98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並預計在三年內完成全面無紙化目標,亦即在101年底前完成,但集保提前17個月達成目標。
集保配合政策成立推動小組,拜訪1,000多家發行公司,並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等配套措施。在未強制轉換的情況下,提前於今年7月29日達到100%無實體目標。這場證券市場的「寧靜改革」,也可視為全球證券市場推動全面無實體化的創舉。
集保指出,目前全球市值前20大的證券市場中,已推動或全面完成無實體者逾六成,全面無實體已成為全球潮流趨勢。完成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讓台灣資本市場躋身全球主流市場行列,達到與國際接軌的目標。
集保表示,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發行公司及股務單位都可減少作業繁瑣,減輕人力作業負擔,大幅降低發行及管理成本;對台股則有免除市場流通成本,提升市場效率,更可免除遺(滅)失、被竊及偽(變)造的風險。
集中保管結算所宣布,國內上市(櫃)、興櫃公司已於上周五(7月29日)正式達到百分百全面無紙化目標,使得我國成為繼中國大陸、澳洲、日本後,亞洲第4個股票無實體的國家,同時也晉升為全球第11個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國家的行列。
集保表示,透過推動小組積極拜訪全國1千餘家發行公司,同時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等配套措施,而且未強制轉換的情況下,在7月29日達到「無實體百分百」目標,較原定101年底目標足足提前17個月。
集保指出,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後,對發行公司及股務單位而言,可減輕人力作業負擔,大幅降低成本;對市場而言,除免除市場流通成本,提升市場效率外,更可免除遺(滅)失、被竊及偽(變)造之風險。
集保表示,透過推動小組積極拜訪全國1千餘家發行公司,同時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等配套措施,而且未強制轉換的情況下,在7月29日達到「無實體百分百」目標,較原定101年底目標足足提前17個月。
集保指出,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後,對發行公司及股務單位而言,可減輕人力作業負擔,大幅降低成本;對市場而言,除免除市場流通成本,提升市場效率外,更可免除遺(滅)失、被竊及偽(變)造之風險。
台灣集保結算所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已近100%,使得負責推動無實體化的副總經理孟慶蒞在證券周邊單位中脫穎而出,獲得第11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的傑出市場服務人才獎。
本屆傑出市場服務人才獎由櫃買中心經理李愛玲及集保結算所副總孟慶蒞獲得。主要是分別在提升櫃檯買賣市場上櫃品質,及完成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表現優異。
本屆傑出市場服務人才獎由櫃買中心經理李愛玲及集保結算所副總孟慶蒞獲得。主要是分別在提升櫃檯買賣市場上櫃品質,及完成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表現優異。
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丁克華帶領高效率工作團隊,將使得有價證券無實體化在7月提前達陣,較原定明年底預定目標足足提前17個月,成為全球市值前25大第13個達到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目標的國家,也成為丁克華就任集保董事長屆滿周年最佳賀禮。
集保結算所兩年前歡度20周年慶,受金管會交付:「3年內完成我國有價證券無實體化任務」,時任集保結算所董事長范志強(已轉任期交所董事長),馬上成立專案推動小組,透過四個策略面向積極推動,包括(1)出動超過3,000人次,北、中、南積極拜訪1,000餘家上市、上櫃公司及股務單位,(2)舉辦說明會、座談會及新聞媒體宣導,(3)提供費用優惠方案、(4)完整的作業配套措施等,以解決發行人及股務單位辦理股份轉換。
丁克華去年7月接替范志強出任集保結算所董事長,當時無實體化達成率58%,集保同仁群策群力,在不修法強制轉換無實體的情況下,鼓勵上市櫃公司自願性完成無實體轉換,逐步拉升達成率;去年底轉換家數比例達到96.8%,總計1,521家完成轉換,遠遠超過金管會所預計的70%目標;截至目前全體1,635家上市、櫃公司中,已完成全面無實體轉換家數有1,621家,比例達到99.14%,僅剩14家公司中12家已排定轉換日期,剩下的2家也在積極研議規劃中,可望在7月提前達成全面無實體化,成為丁克華就職董座周年最佳賀禮。
下一階段,
推動股東通訊投票
丁克華指出,推動上市櫃公司通訊投票成為集保結算所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上市櫃公司股東會亂象,影響國際機構長期評比我國政府效能不佳,最高記錄還曾有單日高達637家舉行股東會的盛況,股東想要參加多家股東會不僅花費可觀成本,也分身乏術嚴重影響到股東權益,集保在民國98年完成建置通訊投票平台「股東e票通」,已有大同、亞聚、寶來期、和益、華票、益通、京城建、信義、旭富、柏承、期交所、財金資訊公司等使用。
金管會已經在今年決議上市櫃公司將分階段採行通訊投票制度,第一階段將規定資本額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以及金融業約176家公司,股東會時必須強制採行通訊投票,新規定最快應在明(101)年股東會實施;第二階段將視第一階段實施情形再推及全體上市(櫃)公司。集保已規劃在無實體化達陣後,轉移員工全力投入推動通訊投票新任務,再寫另一個傳奇。
丁克華歷任證管會組長、主委,及證基會董事長等要職,曾任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回首數十年來對於證券市場發展以及上市櫃公司、證券商、投信等管理的公務生涯中,都秉持以誠懇待人,切實做事為基本原則,學習磨鍊的心情接受新的挑戰,以做好份內工作自勉,抱著以國家利益和民眾福祉為依歸的心態,化解克服困難完成使命。
人生態度,
理想責任始終堅持
丁克華從事公職堅持的信念就是要對台灣金融市場的穩定與發展,貢獻更多的心力,在擔任證管會主委期間,特別重視市場機制,避免政策干擾,不以護盤為己任,甚至因為職務敏感而避開股票投資,在卸下公職身份後,從證基會到服務於現職的集中保管結算所,都克盡職責,抱持理想與責任感為臺灣資本市場奉獻。
集保工作團隊給與外界高效率印象,丁克華到任集保董事長後特別關心集保員工身體健康以及精神,主要是丁克華認為有健康的身體,工作上才會有好的表現,因此,時常灌輸集保員工有關身體健康以及精神方面的觀念,同時還在內部開班講授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
食補強身靜坐安神
丁克華養生之道包含健康及精神安定,要達到身體健康,非常推崇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常見藥補像補血湯、四物湯、四君子湯、六味地黃湯、八珍湯及十全大補湯等等,都是可以在一般中藥行抓到的,既經濟又實惠;但平時的食補才是健康的王道,每日食用五蔬果、地瓜或燕麥,已達排毒效果,再配合節氣做飲食上的調整,身體的體質都可以調整好,再配合所謂氣補,配合呼吸,分別就頭、頸、肩、腹及腿做「上元」、「中元」及「下元」神功,按摩身體脈穴,讓身體的循環可以更順暢,另可藉由靜坐、守戒和入定,還可以達到精神安定的效果。
職場心得,
4種精神期勉新人
丁克華舉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曾經歸納出之幸福指數公式是「(財富+地位)/慾望」,由於慾望無限擴大,所以現在人的幸福指數都不高,健康也會亮起紅燈,人們常說的「五福臨門」,就是說「福」、「壽」、「康」、「寧」及「善終」,這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有的人富貴但健康情況不佳;有的人清貧,但滿足於平靜悠閒的生活;有的人長壽卻遭遇橫禍,人生無常,凡事不強求,當下可做到的便是身體健康,精神安定。
丁克華勉勵新進入職場或是在學的新世代年輕人,要注意做到下列幾點:1、隨時培養「高度」、「廣度」及「深度」,年輕人在工作上應隨時培養自己的高度及廣度,高度就是凡事應以高於本身二級的位階思考,假設自己是老闆或主管機關來思考問題,其思考層
集保結算所兩年前歡度20周年慶,受金管會交付:「3年內完成我國有價證券無實體化任務」,時任集保結算所董事長范志強(已轉任期交所董事長),馬上成立專案推動小組,透過四個策略面向積極推動,包括(1)出動超過3,000人次,北、中、南積極拜訪1,000餘家上市、上櫃公司及股務單位,(2)舉辦說明會、座談會及新聞媒體宣導,(3)提供費用優惠方案、(4)完整的作業配套措施等,以解決發行人及股務單位辦理股份轉換。
丁克華去年7月接替范志強出任集保結算所董事長,當時無實體化達成率58%,集保同仁群策群力,在不修法強制轉換無實體的情況下,鼓勵上市櫃公司自願性完成無實體轉換,逐步拉升達成率;去年底轉換家數比例達到96.8%,總計1,521家完成轉換,遠遠超過金管會所預計的70%目標;截至目前全體1,635家上市、櫃公司中,已完成全面無實體轉換家數有1,621家,比例達到99.14%,僅剩14家公司中12家已排定轉換日期,剩下的2家也在積極研議規劃中,可望在7月提前達成全面無實體化,成為丁克華就職董座周年最佳賀禮。
下一階段,
推動股東通訊投票
丁克華指出,推動上市櫃公司通訊投票成為集保結算所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上市櫃公司股東會亂象,影響國際機構長期評比我國政府效能不佳,最高記錄還曾有單日高達637家舉行股東會的盛況,股東想要參加多家股東會不僅花費可觀成本,也分身乏術嚴重影響到股東權益,集保在民國98年完成建置通訊投票平台「股東e票通」,已有大同、亞聚、寶來期、和益、華票、益通、京城建、信義、旭富、柏承、期交所、財金資訊公司等使用。
金管會已經在今年決議上市櫃公司將分階段採行通訊投票制度,第一階段將規定資本額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以及金融業約176家公司,股東會時必須強制採行通訊投票,新規定最快應在明(101)年股東會實施;第二階段將視第一階段實施情形再推及全體上市(櫃)公司。集保已規劃在無實體化達陣後,轉移員工全力投入推動通訊投票新任務,再寫另一個傳奇。
丁克華歷任證管會組長、主委,及證基會董事長等要職,曾任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回首數十年來對於證券市場發展以及上市櫃公司、證券商、投信等管理的公務生涯中,都秉持以誠懇待人,切實做事為基本原則,學習磨鍊的心情接受新的挑戰,以做好份內工作自勉,抱著以國家利益和民眾福祉為依歸的心態,化解克服困難完成使命。
人生態度,
理想責任始終堅持
丁克華從事公職堅持的信念就是要對台灣金融市場的穩定與發展,貢獻更多的心力,在擔任證管會主委期間,特別重視市場機制,避免政策干擾,不以護盤為己任,甚至因為職務敏感而避開股票投資,在卸下公職身份後,從證基會到服務於現職的集中保管結算所,都克盡職責,抱持理想與責任感為臺灣資本市場奉獻。
集保工作團隊給與外界高效率印象,丁克華到任集保董事長後特別關心集保員工身體健康以及精神,主要是丁克華認為有健康的身體,工作上才會有好的表現,因此,時常灌輸集保員工有關身體健康以及精神方面的觀念,同時還在內部開班講授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
食補強身靜坐安神
丁克華養生之道包含健康及精神安定,要達到身體健康,非常推崇所謂「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常見藥補像補血湯、四物湯、四君子湯、六味地黃湯、八珍湯及十全大補湯等等,都是可以在一般中藥行抓到的,既經濟又實惠;但平時的食補才是健康的王道,每日食用五蔬果、地瓜或燕麥,已達排毒效果,再配合節氣做飲食上的調整,身體的體質都可以調整好,再配合所謂氣補,配合呼吸,分別就頭、頸、肩、腹及腿做「上元」、「中元」及「下元」神功,按摩身體脈穴,讓身體的循環可以更順暢,另可藉由靜坐、守戒和入定,還可以達到精神安定的效果。
職場心得,
4種精神期勉新人
丁克華舉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曾經歸納出之幸福指數公式是「(財富+地位)/慾望」,由於慾望無限擴大,所以現在人的幸福指數都不高,健康也會亮起紅燈,人們常說的「五福臨門」,就是說「福」、「壽」、「康」、「寧」及「善終」,這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有的人富貴但健康情況不佳;有的人清貧,但滿足於平靜悠閒的生活;有的人長壽卻遭遇橫禍,人生無常,凡事不強求,當下可做到的便是身體健康,精神安定。
丁克華勉勵新進入職場或是在學的新世代年輕人,要注意做到下列幾點:1、隨時培養「高度」、「廣度」及「深度」,年輕人在工作上應隨時培養自己的高度及廣度,高度就是凡事應以高於本身二級的位階思考,假設自己是老闆或主管機關來思考問題,其思考層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丁克華在周三股東會中表示,有價證券無實體推行已達全市場99%以上,預計今年7月底可提前達陣,完成有價證券百分百無紙化的目標,而股東會順利通過每股配發現金1.25元及股票0.5元,共計1,75元股利。
集保總經理林修銘指出,去年推展的重大業務包括推動執行機關函查集保戶資料、臺灣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TAIBIR)納入國際交換暨衍生性金融商品協會(ISDA)標準定義、建制境內外弊票券結算交割機制及持續推廣股東會通訊投票平台等服務。
集保總經理林修銘指出,去年推展的重大業務包括推動執行機關函查集保戶資料、臺灣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TAIBIR)納入國際交換暨衍生性金融商品協會(ISDA)標準定義、建制境內外弊票券結算交割機制及持續推廣股東會通訊投票平台等服務。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昨(26)日表示,證券4合1在時機及各方面,「都無法達到預期功效」,金管會已決定改推「實質整合」,藉由資訊轉輸整合,降低交易成本。
同時他表示,台灣有信心也有機會成為具區域性特色的籌資中心,將先修改上市櫃門檻,吸引更多創新或創意產業上市櫃。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考察證交所,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最近國際間各大證交所間非常熱鬧,如新加坡交易所原本要併購澳洲交易所,但後來澳洲政府未同意,新加坡交易所於是表示對被併購採開放態度。
薛琦續指,歐洲的倫敦交易所也要併購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的TMX集團,併購後市值將僅次紐約證交所,且可成為全球上市家數最多的交易所;德國證交所則要併購紐約泛歐交易所、日本東證所也傳出可能要併購大阪證交所。
在全球交易所掀起的併購潮中,台灣是否能推動證券交易4合1,薛琦僅說:「等主管機關指示。」
吳當傑則回應,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中公司4合1案,在時機點及各方面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已改推實質整合,亦即證券4合1案已暫時喊卡,目前金管會要求資訊傳輸先整合,降低券商及期貨商等連線交易交易成本。
吳當傑表示,政府要推動的是高科技及創新籌資平台,將先檢討上市櫃門檻,擴大市場規模;第2是吸引優質策略性產業上市;第3是擇定重點產業推動上市;第4是強化無形鑑價制度,讓創意產業也可順利上市。
吳當傑表示,國內保險業長期資金有10兆多元,目前3成投資海外,若國內股市有更大的市場,有助留住保險業資金。
同時他表示,台灣有信心也有機會成為具區域性特色的籌資中心,將先修改上市櫃門檻,吸引更多創新或創意產業上市櫃。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考察證交所,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表示,最近國際間各大證交所間非常熱鬧,如新加坡交易所原本要併購澳洲交易所,但後來澳洲政府未同意,新加坡交易所於是表示對被併購採開放態度。
薛琦續指,歐洲的倫敦交易所也要併購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的TMX集團,併購後市值將僅次紐約證交所,且可成為全球上市家數最多的交易所;德國證交所則要併購紐約泛歐交易所、日本東證所也傳出可能要併購大阪證交所。
在全球交易所掀起的併購潮中,台灣是否能推動證券交易4合1,薛琦僅說:「等主管機關指示。」
吳當傑則回應,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中公司4合1案,在時機點及各方面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已改推實質整合,亦即證券4合1案已暫時喊卡,目前金管會要求資訊傳輸先整合,降低券商及期貨商等連線交易交易成本。
吳當傑表示,政府要推動的是高科技及創新籌資平台,將先檢討上市櫃門檻,擴大市場規模;第2是吸引優質策略性產業上市;第3是擇定重點產業推動上市;第4是強化無形鑑價制度,讓創意產業也可順利上市。
吳當傑表示,國內保險業長期資金有10兆多元,目前3成投資海外,若國內股市有更大的市場,有助留住保險業資金。
時序即將進入股東會旺季,集中保管結算所周一指出,主管機關自去年開始採行股東會日期事前登記制,每天限量200家,而採通訊投票公司則不受限制,今年有信義房屋(9940)、華票(2820)、旭富製藥(4119)及期貨交易所等,率先使用股東會通訊投票平台。
集保結算所指出,金管會今年決議,上市櫃公司將分階段採行通訊投票制度,第一階段將規定資本額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及金融業,股東會必須強制採行通訊投票,新規定最快在明(101)年股東會實施。根據金管會統計,第一階段強制採用通訊投票的公司共有100餘家,在採行通訊投票制度後,投資人可以透過集保結算所建置的通訊投票平台行使表決權,確保股東權益。
集保結算所表示,今年有信義房屋、華票、旭富製藥及期貨交易所等,使用集保結算所建置的股東會通訊投票平台「股東e票通」,該相關公司股票投資人,只需準備一張CA電子憑證即可透過該平台,上網行使表決權,簡單、省時又省錢;發行公司也可透過此通訊投票平台,落實股東行動主義,提昇公司治理方面的評價;投資人可以上網登入「股東e票通」網站(網址www.stockvote.com.tw)瀏覽,或連結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的通訊投票專區。
集保結算所指出,金管會今年決議,上市櫃公司將分階段採行通訊投票制度,第一階段將規定資本額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及金融業,股東會必須強制採行通訊投票,新規定最快在明(101)年股東會實施。根據金管會統計,第一階段強制採用通訊投票的公司共有100餘家,在採行通訊投票制度後,投資人可以透過集保結算所建置的通訊投票平台行使表決權,確保股東權益。
集保結算所表示,今年有信義房屋、華票、旭富製藥及期貨交易所等,使用集保結算所建置的股東會通訊投票平台「股東e票通」,該相關公司股票投資人,只需準備一張CA電子憑證即可透過該平台,上網行使表決權,簡單、省時又省錢;發行公司也可透過此通訊投票平台,落實股東行動主義,提昇公司治理方面的評價;投資人可以上網登入「股東e票通」網站(網址www.stockvote.com.tw)瀏覽,或連結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的通訊投票專區。
台股即將晉升為全球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的資本市場行列。台灣集保結算所表示,到昨(16)日為止,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達1,612家,比例已逾99%。預計今年第三季前將完成國內有價證券100%無紙化,較原定目標提前一年半「達陣」。
集保結算所昨日統計,到目前僅剩16家尚未轉換的上市櫃公司,其中14家公司已排定於近期內完成轉換作業;集保呼籲尚未決定轉換的公司,及早辦理轉換,預期將提早於第三季完成國內有價證券100%的無紙化。
在集保充分協助下,去年短短一年推動期間,無實體比例由年初的40%,大幅上升至目前的逾99%。
集保結算所昨日統計,到目前僅剩16家尚未轉換的上市櫃公司,其中14家公司已排定於近期內完成轉換作業;集保呼籲尚未決定轉換的公司,及早辦理轉換,預期將提早於第三季完成國內有價證券100%的無紙化。
在集保充分協助下,去年短短一年推動期間,無實體比例由年初的40%,大幅上升至目前的逾99%。
集保結算所表示,截至16日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達1,612家,無實體比例已達99%以上,我國即將晉升全球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國家的行列。
目前僅剩16家尚未轉換之上市櫃公司,其中14家公司已排定於近期內完成轉換,預期在集保結算所持續的輔導推動,將提早於今年第3季完成國內有價證券百分之百無紙化,較原定目標提前一年半達陣。集保積極推動發行公司踴躍辦理無實體轉換作業,在短短的一年推動期間,無實體比例由去年初的40%,快速提升到目前的99%,績效亮眼。
集保結算所表示,無實體發行不僅提升發行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作業效率,更能降低相關發行成本,及免除有價證券偽造或變造風險,呼籲目前手中還有實體股票的投資人儘快辦理繳回換發,及早確認股票真偽,以維護自身權益。
目前僅剩16家尚未轉換之上市櫃公司,其中14家公司已排定於近期內完成轉換,預期在集保結算所持續的輔導推動,將提早於今年第3季完成國內有價證券百分之百無紙化,較原定目標提前一年半達陣。集保積極推動發行公司踴躍辦理無實體轉換作業,在短短的一年推動期間,無實體比例由去年初的40%,快速提升到目前的99%,績效亮眼。
集保結算所表示,無實體發行不僅提升發行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作業效率,更能降低相關發行成本,及免除有價證券偽造或變造風險,呼籲目前手中還有實體股票的投資人儘快辦理繳回換發,及早確認股票真偽,以維護自身權益。
證券暨期貨界昨(8)日新春團拜,各界對兔年股市相當看好。證交所董事長薛琦認為,和1990年台股12,000點的本益比相較,今年上萬點機會不小;券商公會理事長黃敏助認為,去年經濟成長率逾10%,有機會展現大多頭。
昨日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證期局局長李啟賢,及證交所、期交所、集保及投保等四大週邊單位董事長、總經理等高層均出席互道新年好。李紀珠表示,配合政府的黃金十年訴求,我國資本市場也要在亞洲地區繳出最亮麗的成績單。
李啟賢表示,未來一年第一上市(櫃)及TDR會越來越多,配合行政院的打造高科技、創新企業籌資平台,台灣證券市場將在亞洲變成最有特色的市場。
薛琦表示,和1990年台股上12,000點時本益比60倍比較,目前才20倍;外資持股的市值約33%,也比韓、日及很多亞洲市場低,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台股上萬點可能性不低。
另外,薛琦也揭示今年新掛牌上市家數目標為50到60家,包括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15家到20家,牛熊證等新商品預計7月上市,第二代交易系統建制完成,也是證交所今年重點工作之一。
黃敏助指出,受惠ECFA效應發酵,券商也連帶受益。主計處公布99年GDP為10.47%,是23年來新高,前一次二位數的經濟成長率出現在 1987年,結果台股於1988、1989年走大多頭行情,今年有當年多頭行情跡象,有機會上看萬點,多頭市場要把握,獲利機會別錯過。
今年是兔年,黃敏助以「狡兔三窟」形容證券業。第一窟在國內市場,今年權證交易和發行面逐步放寬,權證市場將更活絡。第二窟是海外市場,受惠海外複委託業務標的、項目均放寬,外企來台第一上市、TDR核准地區和家數也漸增,今年以人民幣計價籌措資金商品將大增。第三窟為中國業務,更多台商、陸資企業來台上市外,更盼望在ECFA早收清單中能爭取突破。
昨日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證期局局長李啟賢,及證交所、期交所、集保及投保等四大週邊單位董事長、總經理等高層均出席互道新年好。李紀珠表示,配合政府的黃金十年訴求,我國資本市場也要在亞洲地區繳出最亮麗的成績單。
李啟賢表示,未來一年第一上市(櫃)及TDR會越來越多,配合行政院的打造高科技、創新企業籌資平台,台灣證券市場將在亞洲變成最有特色的市場。
薛琦表示,和1990年台股上12,000點時本益比60倍比較,目前才20倍;外資持股的市值約33%,也比韓、日及很多亞洲市場低,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台股上萬點可能性不低。
另外,薛琦也揭示今年新掛牌上市家數目標為50到60家,包括海外企業來台第一上市15家到20家,牛熊證等新商品預計7月上市,第二代交易系統建制完成,也是證交所今年重點工作之一。
黃敏助指出,受惠ECFA效應發酵,券商也連帶受益。主計處公布99年GDP為10.47%,是23年來新高,前一次二位數的經濟成長率出現在 1987年,結果台股於1988、1989年走大多頭行情,今年有當年多頭行情跡象,有機會上看萬點,多頭市場要把握,獲利機會別錯過。
今年是兔年,黃敏助以「狡兔三窟」形容證券業。第一窟在國內市場,今年權證交易和發行面逐步放寬,權證市場將更活絡。第二窟是海外市場,受惠海外複委託業務標的、項目均放寬,外企來台第一上市、TDR核准地區和家數也漸增,今年以人民幣計價籌措資金商品將大增。第三窟為中國業務,更多台商、陸資企業來台上市外,更盼望在ECFA早收清單中能爭取突破。
集保結算所正式宣佈,經過5年多來積極推廣,繼台灣存託憑證(TDR)及認購(售)權證(Warrants)後,國內投信發行之基金正式完成全市場100%皆採無實體發行的目標,不僅大幅提升市場效能及降低作業成本,同時更是響應政府綠色環保、節能減碳的政策。
集保結算所指出,主管機關於民國89年修正法規,准許國內基金得不印製實體,以帳簿劃撥方式交付,集保結算所配合規劃開放式受益憑證無實體發行帳簿劃撥作業,自92年12月提供首次發行即採無實體交付之服務,並自96年12月起,推動業者辦理實體受益憑證轉換無實體發行之服務,並將申購基金單位數登載於集保證券存摺,方便投資人財產之集中管理服務,並確立基金無實體發行之趨勢。
集保結算所指出,主管機關於民國89年修正法規,准許國內基金得不印製實體,以帳簿劃撥方式交付,集保結算所配合規劃開放式受益憑證無實體發行帳簿劃撥作業,自92年12月提供首次發行即採無實體交付之服務,並自96年12月起,推動業者辦理實體受益憑證轉換無實體發行之服務,並將申購基金單位數登載於集保證券存摺,方便投資人財產之集中管理服務,並確立基金無實體發行之趨勢。
台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丁克華昨(28)日指出,台股即將躍升國際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的行列。到昨日為止,國內上市櫃公司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家數累計達到1,418家,已衝破九成。
集保結算所配合主管機關是於去年12月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政策,同時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措施。
集保表示,各產業老字號或較大型公司,如台泥、嘉泥、環泥、味王、台塑、東元、中化、國建、台火、台積電與聯發科等,都已完成轉換為全面無實體發行;亞泥、南亞、台紙、彰銀等,也都排定在近期轉換。
集保結算所配合主管機關是於去年12月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政策,同時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措施。
集保表示,各產業老字號或較大型公司,如台泥、嘉泥、環泥、味王、台塑、東元、中化、國建、台火、台積電與聯發科等,都已完成轉換為全面無實體發行;亞泥、南亞、台紙、彰銀等,也都排定在近期轉換。
台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丁克華昨(24)日指出,台灣資本市場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到去年底已達成96.7%,預計今年7月底前,將100%達到全面無實體化目標。
丁克華昨天在年終尾牙記者會中表示,上市櫃等發行公司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推動至今,除了少數公司約40多家因內部作業時程,已承諾將於今年辦理轉換外,目前尚未明確表示的家數僅有四家,比率遠遠不到證券市場上市櫃、興櫃家數的1%。
丁克華昨天在年終尾牙記者會中表示,上市櫃等發行公司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推動至今,除了少數公司約40多家因內部作業時程,已承諾將於今年辦理轉換外,目前尚未明確表示的家數僅有四家,比率遠遠不到證券市場上市櫃、興櫃家數的1%。
台灣集保結算所推動多項重要政策,不僅今年在有價證券無實體
化有相當成果,編製的台灣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TAIBIR),
也成為國際性組織認同的利率指標。國內票券公會已於TAIBIR上
線滿一年後重新評選報價機構,將由原來的21家增加為26家,明
年1月起實施。
股務協會會長蔣毓馨指出,無實體化不僅發行公司可降低股票發
行及管理成本,股務單位更可免除辦理實體股票消除前手、過戶
、合併、分割、辨識瑕疵股票、受理股票掛失、質權設定等繁瑣
作業的處理成本。
此外,更可省去保管未領股票的庫房面積,大幅降低營業成本;
作業人員在股票全面無實體化的基礎上,提供股東更精緻的服務
品質;股東也免除持股股票不確定真偽的風險的「三贏」。
券商公會副理事長簡鴻文表示,券商與集保合作推動無實體化,
在不影響投資人權益下,增闢券商管道,代收投資人持有舊股票
繳回發行公司作業。開辦以來,已經有3萬多名投資人透過證券
商管道繳回舊股票,大幅減省往返發行公司及郵件遞送的時間與
成本。
集保結算所表示,除了推動無實體化獲致相當成效;另外,編製
的TAIBIR也正式成為國際組織所認同的利率指標。目前國內金融
市場包括銀行聯貸、放款、 NIF、FRCP、IRS、債券及評價等,
多連結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作為訂價依據;TAIBIR上線以來已
有多筆金融商品採用連結,並持續增加使用中。
此外,為使TAIBIR具公正、公平性,票券公會已於TAIBIR上線滿
一年後重新評選報價機構,未來報價機構家數將由原來21家增加
為26家,並訂於明年1月起實施。
化有相當成果,編製的台灣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TAIBIR),
也成為國際性組織認同的利率指標。國內票券公會已於TAIBIR上
線滿一年後重新評選報價機構,將由原來的21家增加為26家,明
年1月起實施。
股務協會會長蔣毓馨指出,無實體化不僅發行公司可降低股票發
行及管理成本,股務單位更可免除辦理實體股票消除前手、過戶
、合併、分割、辨識瑕疵股票、受理股票掛失、質權設定等繁瑣
作業的處理成本。
此外,更可省去保管未領股票的庫房面積,大幅降低營業成本;
作業人員在股票全面無實體化的基礎上,提供股東更精緻的服務
品質;股東也免除持股股票不確定真偽的風險的「三贏」。
券商公會副理事長簡鴻文表示,券商與集保合作推動無實體化,
在不影響投資人權益下,增闢券商管道,代收投資人持有舊股票
繳回發行公司作業。開辦以來,已經有3萬多名投資人透過證券
商管道繳回舊股票,大幅減省往返發行公司及郵件遞送的時間與
成本。
集保結算所表示,除了推動無實體化獲致相當成效;另外,編製
的TAIBIR也正式成為國際組織所認同的利率指標。目前國內金融
市場包括銀行聯貸、放款、 NIF、FRCP、IRS、債券及評價等,
多連結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作為訂價依據;TAIBIR上線以來已
有多筆金融商品採用連結,並持續增加使用中。
此外,為使TAIBIR具公正、公平性,票券公會已於TAIBIR上線滿
一年後重新評選報價機構,未來報價機構家數將由原來21家增加
為26家,並訂於明年1月起實施。
台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丁克華指出,集保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
體發行,預計到年底的上市櫃、興櫃公司無實體化家數比例可達
到96.69%。
他表示,無實體化比例已大幅超越原訂的八成達成率,但集保不
以此為滿足,將持續努力推動,希望在短期內達到100%的完美轉
換率,以下是訪談記要。
問:集保推動無實體化,效果超乎預期的好,原因為何?
答:無實體化是前任董事長范志強開始推動,已奠下良好基礎,
上任後抱持「范規丁隨」的貫徹政策決心,當時同仁告訴我,可
於第三季提前達到八成的目標。但我鼓勵同仁,好還要更好,希
望能於年底達到九成五的轉換率,現在不僅達到、更超前我設定
的目標;集保同仁的高效率值得信賴。
集保全體動員,從去年8月到今年4月出動逾3,000人次、拜訪逾
1,000家發行人,舉辦33場說明會及四場座談會,協助解決問題、
提升轉換無實體的意願;加上券商公會、股務協會等全力配合,
簡化作業及優惠措施等配套,都加快轉換時程。
問:無實體化對證券市場的意義為何?
答:目前全球前20大主要證券市場都以推動無實體為政策目標,
集保結算所成立20多年來的宗旨,也是朝向更安全、有效率、節
省成本及環保的電子化紀錄方式邁進。推動「全面無實體」,對
內不但解決證券金融市場實體有價證券交割及流通所衍生的問題
,對外更是符合國際潮流。
推動無實體化看似簡單,其實作業細節非常複雜。股數的計算、
核對、轉換、註銷,任何一個環節的安全性及正確度都不能出錯
,轉換工程相當龐大;無實體化是邁入先進市場的重要指標。
體發行,預計到年底的上市櫃、興櫃公司無實體化家數比例可達
到96.69%。
他表示,無實體化比例已大幅超越原訂的八成達成率,但集保不
以此為滿足,將持續努力推動,希望在短期內達到100%的完美轉
換率,以下是訪談記要。
問:集保推動無實體化,效果超乎預期的好,原因為何?
答:無實體化是前任董事長范志強開始推動,已奠下良好基礎,
上任後抱持「范規丁隨」的貫徹政策決心,當時同仁告訴我,可
於第三季提前達到八成的目標。但我鼓勵同仁,好還要更好,希
望能於年底達到九成五的轉換率,現在不僅達到、更超前我設定
的目標;集保同仁的高效率值得信賴。
集保全體動員,從去年8月到今年4月出動逾3,000人次、拜訪逾
1,000家發行人,舉辦33場說明會及四場座談會,協助解決問題、
提升轉換無實體的意願;加上券商公會、股務協會等全力配合,
簡化作業及優惠措施等配套,都加快轉換時程。
問:無實體化對證券市場的意義為何?
答:目前全球前20大主要證券市場都以推動無實體為政策目標,
集保結算所成立20多年來的宗旨,也是朝向更安全、有效率、節
省成本及環保的電子化紀錄方式邁進。推動「全面無實體」,對
內不但解決證券金融市場實體有價證券交割及流通所衍生的問題
,對外更是符合國際潮流。
推動無實體化看似簡單,其實作業細節非常複雜。股數的計算、
核對、轉換、註銷,任何一個環節的安全性及正確度都不能出錯
,轉換工程相當龐大;無實體化是邁入先進市場的重要指標。
台灣集保結算所總經理林修銘昨(23)日指出,集保結算所與相關證券業者合作,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一年以來,成果相當豐碩。無實體化已由原來約40%的公司家數比率,躍增到目前逾96%,成績非常亮麗。
林修銘總經理昨天在集保結算所集保結算所舉辦的「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成果發表會」作上述表示。他說,主管機關大力支持並協助集保推動執行有價證券無實體化;集保員工也極力配合政策參與推動,使得無實體化在極短時間內,即有相當亮麗的表現。
此外,證券商公會全力協助、支持集保推動無實體化,透過證券商櫃檯代收繳回實體舊股票的作業,讓投資人在推動無實體的過程,沒有感受到任何不方便,也是成功推動的重要動力。
林修銘總經理表示,無實體化推動至今,除了40多家承諾明年辦理,尚未決定轉換時程的公司僅剩不到十家,相當不易;主要是主管機關全力支持、各證券及股務單位的努力及付出,所獲得的成果。
他指出,去年7月起,在主管機關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的政策確定形成後,集保內部即成立跨部門的推動、宣導及法制等專案小組;負責擬定推動計畫與執行步驟,提出費用優惠減免,搭配各項配套措施,市場宣導機制,及法規修正建議等。
他表示,集保今年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發行,在股票方面,到12月底全面無實體發行公司家數將達到1,550家,占全體市場家數比例達到96.69%。
債券方面,除三檔債券發行銀行(三信及永豐銀行)已函知將於明年3月之前,提前買回或到期外,其餘在101年底後到期的實體債券都已完成全面無實體。
林修銘總經理說,基金方面除匯達投信(金鼎更名)發行的八檔預計明年1月可以完成轉換外,其餘都已完成全面無實體;其他商品如台灣存託憑證(TDR)也已在今年6月底完成全面無實體,認購售權證則在11月初完成全面無實體。
他透露,推動無實體化能有高效率的原因是,一年來集保出動近3,000人次,積極拜訪逾1,000家股票、債券、基金及短期票券發行人及其股務單位,因而使得目前的無實體化比例已高達96%,希望於民國101年內,在不修法的情況下能100%達陣。
他表示,為確保無實體轉換的帳務安全、正確,集保總庫存4,600萬張實體股票,已在今年度完成約4,500萬張實體股票的出庫比對檢核作業,總重量高達約230公噸。
集保同時要完成每張實體股票轉換,需要經過比對檢核建檔、調撥調庫、比對回庫歸位等作業步驟,等於集保的保管部門今年總計出動約4,500人次,轉換無實體的工程相當龐大。
林修銘總經理昨天在集保結算所集保結算所舉辦的「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成果發表會」作上述表示。他說,主管機關大力支持並協助集保推動執行有價證券無實體化;集保員工也極力配合政策參與推動,使得無實體化在極短時間內,即有相當亮麗的表現。
此外,證券商公會全力協助、支持集保推動無實體化,透過證券商櫃檯代收繳回實體舊股票的作業,讓投資人在推動無實體的過程,沒有感受到任何不方便,也是成功推動的重要動力。
林修銘總經理表示,無實體化推動至今,除了40多家承諾明年辦理,尚未決定轉換時程的公司僅剩不到十家,相當不易;主要是主管機關全力支持、各證券及股務單位的努力及付出,所獲得的成果。
他指出,去年7月起,在主管機關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的政策確定形成後,集保內部即成立跨部門的推動、宣導及法制等專案小組;負責擬定推動計畫與執行步驟,提出費用優惠減免,搭配各項配套措施,市場宣導機制,及法規修正建議等。
他表示,集保今年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發行,在股票方面,到12月底全面無實體發行公司家數將達到1,550家,占全體市場家數比例達到96.69%。
債券方面,除三檔債券發行銀行(三信及永豐銀行)已函知將於明年3月之前,提前買回或到期外,其餘在101年底後到期的實體債券都已完成全面無實體。
林修銘總經理說,基金方面除匯達投信(金鼎更名)發行的八檔預計明年1月可以完成轉換外,其餘都已完成全面無實體;其他商品如台灣存託憑證(TDR)也已在今年6月底完成全面無實體,認購售權證則在11月初完成全面無實體。
他透露,推動無實體化能有高效率的原因是,一年來集保出動近3,000人次,積極拜訪逾1,000家股票、債券、基金及短期票券發行人及其股務單位,因而使得目前的無實體化比例已高達96%,希望於民國101年內,在不修法的情況下能100%達陣。
他表示,為確保無實體轉換的帳務安全、正確,集保總庫存4,600萬張實體股票,已在今年度完成約4,500萬張實體股票的出庫比對檢核作業,總重量高達約230公噸。
集保同時要完成每張實體股票轉換,需要經過比對檢核建檔、調撥調庫、比對回庫歸位等作業步驟,等於集保的保管部門今年總計出動約4,500人次,轉換無實體的工程相當龐大。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昨(23)日指出,發行市場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一年以來,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已達1,535家,比率高達96%,顯示集保結算所負責推動的成效超乎市場預期的好。
他說,集保結算所在法律未修法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讓發行公司了解推動無實體化的重要性;且把民國101年底要完成的目標,提早兩年在今年底即大部分完成,也凸顯集保在證券市場扮演高效率證券單位的重要角色。
吳當傑昨天應邀參加集保舉辦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成果發表會」時作上述表示。他指出,今年11月底發生正隆假股票事件,集保確實作到為市場把關並妥善處理,獲得市場信賴。
他指出,集保著重品質、效率、安全,獲得市場高度肯定。市場過去未實施股票無實體發行前,或更早的帳簿劃撥制度剛推行時,假股票案層出不窮;經常發生持有現股的投資人送交發行公司過戶時,才發現持有股票是假的,造成市場沒效率及投資人權益受損。未來全面無實體發行後,由於不存在實體股票,也就不會再發生假股票事件。
吳當傑表示,有價證券無實體化不僅是國際趨勢,也是金管會推動的重要政策,從民國89年及90年修改公司法及證交法,讓發行公司得以無實體發行。
95年7月1日起,則針對初次掛牌(IPO)上市櫃、興櫃公司,及上市櫃、興櫃公司增資發行的新股(SPO)等,一律採強制無實體發行,主管機關終極目標即是要達到發行市場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
吳當傑副主委表示,政府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是採循序漸進方式,經過長期努力推動,讓市場由有價證券不移動化,逐漸習慣沒有實體有價證券,使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的條件臻至成熟,再配合集保結算所戮力推動,成果已相當顯著。
吳當傑副主委強調,政府極力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推化,不僅著眼於提升國內證券市場效能,降低作業成本及有價證券偽造、變造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響應全球的綠色環保、節能減碳,符合國際潮流趨勢。
他表示,目前距離全面無實體化的目標尚有一小段距離,還有3%多的上市櫃、興櫃公司未實施無實體;金管會期望集保結算所、證券商公會、股務協會及股務從業人員等,能持續努力推動最後一步,而未轉換公司也能全力配合政府推動的有價證券無實體政策,讓我國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邁入新的里程碑。
他說,集保結算所在法律未修法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讓發行公司了解推動無實體化的重要性;且把民國101年底要完成的目標,提早兩年在今年底即大部分完成,也凸顯集保在證券市場扮演高效率證券單位的重要角色。
吳當傑昨天應邀參加集保舉辦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成果發表會」時作上述表示。他指出,今年11月底發生正隆假股票事件,集保確實作到為市場把關並妥善處理,獲得市場信賴。
他指出,集保著重品質、效率、安全,獲得市場高度肯定。市場過去未實施股票無實體發行前,或更早的帳簿劃撥制度剛推行時,假股票案層出不窮;經常發生持有現股的投資人送交發行公司過戶時,才發現持有股票是假的,造成市場沒效率及投資人權益受損。未來全面無實體發行後,由於不存在實體股票,也就不會再發生假股票事件。
吳當傑表示,有價證券無實體化不僅是國際趨勢,也是金管會推動的重要政策,從民國89年及90年修改公司法及證交法,讓發行公司得以無實體發行。
95年7月1日起,則針對初次掛牌(IPO)上市櫃、興櫃公司,及上市櫃、興櫃公司增資發行的新股(SPO)等,一律採強制無實體發行,主管機關終極目標即是要達到發行市場的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化。
吳當傑副主委表示,政府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是採循序漸進方式,經過長期努力推動,讓市場由有價證券不移動化,逐漸習慣沒有實體有價證券,使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的條件臻至成熟,再配合集保結算所戮力推動,成果已相當顯著。
吳當傑副主委強調,政府極力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推化,不僅著眼於提升國內證券市場效能,降低作業成本及有價證券偽造、變造的風險;更重要的是響應全球的綠色環保、節能減碳,符合國際潮流趨勢。
他表示,目前距離全面無實體化的目標尚有一小段距離,還有3%多的上市櫃、興櫃公司未實施無實體;金管會期望集保結算所、證券商公會、股務協會及股務從業人員等,能持續努力推動最後一步,而未轉換公司也能全力配合政府推動的有價證券無實體政策,讓我國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邁入新的里程碑。
集保結算所訂於明(23)日在台北王朝大酒店舉辦「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成果發表會」,除了主辦單位集保結算所向所有與會者分享無實體推動過程中的努力成果。另外,為感謝股務單位人員在無實體推動過程中給予的高度協助,會中並將舉行獎勵活動頒獎儀式。
這場發表會將邀集主管機關、股務協會、證券商公會、自辦股務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等代表與會。
主管機關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集保結算所配合政府政策,經由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及相關股務代理機構配合協助下,今年年底達成比率將可達到96.5%以上,成績相當亮眼。
另外,台灣存託憑證(TDR)早在今年6月底,認購(售)權證也在11月初,均已完成全面無實體化,其他商品如金融債與公司債、基金等無實體進度也達96%以上,明年可望完成全面無實體,台灣躋身國際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國家行列,指日可待。
這場發表會將邀集主管機關、股務協會、證券商公會、自辦股務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等代表與會。
主管機關去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集保結算所配合政府政策,經由全體同仁共同努力及相關股務代理機構配合協助下,今年年底達成比率將可達到96.5%以上,成績相當亮眼。
另外,台灣存託憑證(TDR)早在今年6月底,認購(售)權證也在11月初,均已完成全面無實體化,其他商品如金融債與公司債、基金等無實體進度也達96%以上,明年可望完成全面無實體,台灣躋身國際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國家行列,指日可待。
集保結算所編製之台灣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TAIBIR),12月已成為國際性組織認同之利率指標。為提供金融市場使用具共同規範,同一報價基礎及受管理之短期票券利率指標,目前國內金融市場中包括銀行聯貸、放款、NIF、 FRCP、IRS、債券及評價等,多連結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作為訂價依據,自TAIBIR上線以來,已有多筆金融商品採用連結,並持續增加使用中。集保結算所指出,受票券公會98年 10月21日委託編製臺灣短期票券報價利率指標以來,每日公告最新票券報價利率指標,並於今年4月完成三年歷史指標編製作業後,已具有完整之4年指標資料,可作為相關風險管理及新產品設計規劃之用。票券公會於TAIBIR上線滿一年後重新評選報價機構,報價機構家數將由原來21家增加為26家,並訂於明年1月起實施。
國內外金融市場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多採用國際交換暨衍生性商品協會(ISDA)公佈的文件作為雙方合約訂價依據,為使TAIBI R成為該商品標準定義,集保結算所在7月間於美國紐約與ISDA總部洽商,經審核ISDA已於12月1日正式納入為該組織2006年利率及貨幣衍生性金融商品契約名詞定義,TAIBIR將正式成為國際組織所認同之利率指標。
國內外金融市場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多採用國際交換暨衍生性商品協會(ISDA)公佈的文件作為雙方合約訂價依據,為使TAIBI R成為該商品標準定義,集保結算所在7月間於美國紐約與ISDA總部洽商,經審核ISDA已於12月1日正式納入為該組織2006年利率及貨幣衍生性金融商品契約名詞定義,TAIBIR將正式成為國際組織所認同之利率指標。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