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未)公司新聞
我國資本市場於推動國際化及與國外交易所策略合作上,再度獲得豐
碩的成果。期交所、證交所及集保昨(二十九)日共同於台北與德國
交易所集團(Deutsche Borse AG, DBAG)
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這是繼今年四月臺灣證交所與印度
孟買交易所,期交所與泰國期貨交易所,以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
泰國證券集保公司及蒙古集保結算公司簽署備忘錄後,又一次成功的
出擊。
此次儀式係由德國交易所集團與我國的證交所、期交所以及集保等單
位分別進行簽署洽談,四方達成共識後,才正式付諸簽約。此次簽約
,德國交易所集團還特別指派該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暨旗下衍生性商
品交易所Eurex執行長Andreas Preuss率集團業
務代表前來,同步與證交所總經理許仁壽、期交所總經理王中愷以及
集保總經理朱富春共同簽署。
期交所董事長吳榮義指出,DBAG為歐洲最具規模與效率最佳的整
合市場,不但在歐洲居領導地位,擁有歐洲最大消費群體與私募基金
,交易量更為歐洲之冠,旗下成立的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
,更成為全世界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於一九九○年所推
出德國政府債券期貨市場即快速成長,不但迅速從Euronext
.liffe手中取回德國公債期貨的龍頭寶座,更超過CBOT美
國政府債券期貨,成為全球最活絡的債券期貨。
除此之外,在個股期貨方面,EUREX雖然剛於二○○五年推出,
去年交易量即迅速竄升至逾三千五百萬口,成交量僅次於NSE,躍
升全球第二大個股期貨市場,也足以堪作為我國發展期貨新商品的參
考。
吳榮義強調,此次MOU之簽署,只是雙方合作的開始,未來雙方將
展開密切的溝通,包括業務面、技術面、商品面,市場開發及推廣上
,都將展開實質合作,以促進雙方之互惠發展。
碩的成果。期交所、證交所及集保昨(二十九)日共同於台北與德國
交易所集團(Deutsche Borse AG, DBAG)
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這是繼今年四月臺灣證交所與印度
孟買交易所,期交所與泰國期貨交易所,以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
泰國證券集保公司及蒙古集保結算公司簽署備忘錄後,又一次成功的
出擊。
此次儀式係由德國交易所集團與我國的證交所、期交所以及集保等單
位分別進行簽署洽談,四方達成共識後,才正式付諸簽約。此次簽約
,德國交易所集團還特別指派該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暨旗下衍生性商
品交易所Eurex執行長Andreas Preuss率集團業
務代表前來,同步與證交所總經理許仁壽、期交所總經理王中愷以及
集保總經理朱富春共同簽署。
期交所董事長吳榮義指出,DBAG為歐洲最具規模與效率最佳的整
合市場,不但在歐洲居領導地位,擁有歐洲最大消費群體與私募基金
,交易量更為歐洲之冠,旗下成立的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
,更成為全世界最大衍生性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於一九九○年所推
出德國政府債券期貨市場即快速成長,不但迅速從Euronext
.liffe手中取回德國公債期貨的龍頭寶座,更超過CBOT美
國政府債券期貨,成為全球最活絡的債券期貨。
除此之外,在個股期貨方面,EUREX雖然剛於二○○五年推出,
去年交易量即迅速竄升至逾三千五百萬口,成交量僅次於NSE,躍
升全球第二大個股期貨市場,也足以堪作為我國發展期貨新商品的參
考。
吳榮義強調,此次MOU之簽署,只是雙方合作的開始,未來雙方將
展開密切的溝通,包括業務面、技術面、商品面,市場開發及推廣上
,都將展開實質合作,以促進雙方之互惠發展。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公司申報86、87兩年度的營所稅,原列賠償
準備金2.8億元,後來該筆準備金經財政部准列為「費用」,該公
司因而向財政部要求退稅,但財政部不准,台灣集保公司對此不服,
提起上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判決該公司敗訴。集保公司決定,
繼續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爭取兩年共7,000多萬元退稅。
台灣集保公司依「證券集中保管事業管理規則」規定,每年須提撥損
失賠償金,該公司在申報86、87兩年度的營所稅時,分別帳列賠
償準備金1.57億元、1.24億元,並自行帳外調減。
事後,財政部於92年「專案核准」台灣集保公司提撥的賠償準備金
,列為提撥當年度的「費用」,台灣集保公司因而向國稅局要求退還
溢繳的營所稅,兩年度合計達7,000萬餘元,可是,財政部不准。
台灣集保公司對此不服指出,依「證券集中保管事業管理規則」規定
,每年須編列賠償準備金,這筆金額與一般未實現而可隨時轉回其他
科目的自願性質準備金不同,如果不能例外認定可以認列「費用」,
對台灣集保公司很不公平。
台灣集保公司並認為,該公司提撥損失賠償金準備,與證券交易所提
存損失賠償準備性質一樣,但證券交易所可以直接依所得稅查核準則
第63條所稱的「其他法律」,認列為「費用」,該公司卻須經財政
部「專案核准」方式,才能認列為「費用」,也有失公平。
但國稅局認為,「證券集中管理事業管理規則」的法律位階為行政命
令,不是所得稅查核準則第63條所稱的「其他法律」,所以,台灣
集保公司不能直接適用所得稅查核準則;至於財政部專案核准,只是
依職權考量個案所為,不是解釋所得稅查核準則第63條條文,台灣
集保公司因而也不能溯及適用。
集保結算所指出,由於86年、87年的所得稅已經核課,高等行政
法院判決集保行政訴訟的退稅案「敗訴」,對集保的「財務現狀」並
沒有影響;但會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爭取一年約3,900萬元的
退稅權益。
據指出,集保結算所是依據92年所得稅法查核準則第63條之1「
其他法令或財政部專案核准者,不再此限」的排除條款,亦即提撥的
賠償準備金是否能列為費用,函請財政部解釋,並獲得財政部發函可
以准用「排除條款」,因而向稅務主管機關提起86年及87年提列
的賠償準金得作為費用,退還每年「多繳」的3,900萬元稅負。
但集保結算所表示,國稅局以86年、87年的所得稅已經核課,不
能「溯及既往」為由,只能從尚未核課的88年起算,不准集保退稅。
準備金2.8億元,後來該筆準備金經財政部准列為「費用」,該公
司因而向財政部要求退稅,但財政部不准,台灣集保公司對此不服,
提起上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判決該公司敗訴。集保公司決定,
繼續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爭取兩年共7,000多萬元退稅。
台灣集保公司依「證券集中保管事業管理規則」規定,每年須提撥損
失賠償金,該公司在申報86、87兩年度的營所稅時,分別帳列賠
償準備金1.57億元、1.24億元,並自行帳外調減。
事後,財政部於92年「專案核准」台灣集保公司提撥的賠償準備金
,列為提撥當年度的「費用」,台灣集保公司因而向國稅局要求退還
溢繳的營所稅,兩年度合計達7,000萬餘元,可是,財政部不准。
台灣集保公司對此不服指出,依「證券集中保管事業管理規則」規定
,每年須編列賠償準備金,這筆金額與一般未實現而可隨時轉回其他
科目的自願性質準備金不同,如果不能例外認定可以認列「費用」,
對台灣集保公司很不公平。
台灣集保公司並認為,該公司提撥損失賠償金準備,與證券交易所提
存損失賠償準備性質一樣,但證券交易所可以直接依所得稅查核準則
第63條所稱的「其他法律」,認列為「費用」,該公司卻須經財政
部「專案核准」方式,才能認列為「費用」,也有失公平。
但國稅局認為,「證券集中管理事業管理規則」的法律位階為行政命
令,不是所得稅查核準則第63條所稱的「其他法律」,所以,台灣
集保公司不能直接適用所得稅查核準則;至於財政部專案核准,只是
依職權考量個案所為,不是解釋所得稅查核準則第63條條文,台灣
集保公司因而也不能溯及適用。
集保結算所指出,由於86年、87年的所得稅已經核課,高等行政
法院判決集保行政訴訟的退稅案「敗訴」,對集保的「財務現狀」並
沒有影響;但會上訴至最高行政法院,爭取一年約3,900萬元的
退稅權益。
據指出,集保結算所是依據92年所得稅法查核準則第63條之1「
其他法令或財政部專案核准者,不再此限」的排除條款,亦即提撥的
賠償準備金是否能列為費用,函請財政部解釋,並獲得財政部發函可
以准用「排除條款」,因而向稅務主管機關提起86年及87年提列
的賠償準金得作為費用,退還每年「多繳」的3,900萬元稅負。
但集保結算所表示,國稅局以86年、87年的所得稅已經核課,不
能「溯及既往」為由,只能從尚未核課的88年起算,不准集保退稅。
台灣集保結算所董事會通過去年度股利分配,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元
、股票股利0.25元,合計1.25元。另外,通過業務部副理陳光輝、金
融資訊部副理莊台平分別升任原部門經理。
、股票股利0.25元,合計1.25元。另外,通過業務部副理陳光輝、金
融資訊部副理莊台平分別升任原部門經理。
台灣集保結算所為加強與亞洲各國集保結算機構的聯繫,已和印
度全國證券保管公司(NSDL)以交換文件方式簽訂合作與資訊交
換備忘錄(MOU)。
集保結算所表示,印度證券市場歷史悠久,1875年即已成立有組織
的證交所,亦即孟買交易所的前身。到去年11月底,孟買交易所有
逾6,000家公司掛牌交易,市場總市值達8,000多億美元,居全球各大
交易所第15名。
集保結算所指出,此次與NSDL簽訂備忘錄後,雙方將在約定範圍內
,發展長期或定期的資訊交換管道,建立強化保管交割系統效率的
作業連線;並計劃藉定期互訪,增進雙方合作關係,有助雙方資本
市場與金融服務業的長遠發展。
度全國證券保管公司(NSDL)以交換文件方式簽訂合作與資訊交
換備忘錄(MOU)。
集保結算所表示,印度證券市場歷史悠久,1875年即已成立有組織
的證交所,亦即孟買交易所的前身。到去年11月底,孟買交易所有
逾6,000家公司掛牌交易,市場總市值達8,000多億美元,居全球各大
交易所第15名。
集保結算所指出,此次與NSDL簽訂備忘錄後,雙方將在約定範圍內
,發展長期或定期的資訊交換管道,建立強化保管交割系統效率的
作業連線;並計劃藉定期互訪,增進雙方合作關係,有助雙方資本
市場與金融服務業的長遠發展。
台灣集保結算所為配合政府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自由化之政策,並
加強與亞洲各國集保結算機構聯繫,日前與印度全國證券保管公司(
NSDL)以交換文件方式,簽訂合作與資訊交換備忘錄。雙方將在
投資人教育宣導、資訊之交流與交換,以及走向全球化加強跨國協作
等方面密切合作,創造互利。
集保結算所表示,印度資本證券市場歷史悠久,早在一八七五年即已
成立有組織的證券交易所,亦即是孟買交易所的前身。截至去年十一
月底為止,孟買交易所有超過六千家公司掛牌交易,市場總市值達八
千餘億美元,居全球各大交易所第十五名。印度全國證券保管公司(
NSDL)則與包括孟買交易所在內總共八家的印度交易所連線,提
供後台的結算、交割與保管作業。由於作業服務龐大複雜,其對於作
業自動化與效率以及安全之提昇,需求頗為殷切。
雙方在簽訂合作與資訊交換備忘錄之後,將在約定的範圍內,發展長
期或定期的資訊交換管道,以利開發新種服務,並建立強化保管交割
系統效率之作業連線。
加強與亞洲各國集保結算機構聯繫,日前與印度全國證券保管公司(
NSDL)以交換文件方式,簽訂合作與資訊交換備忘錄。雙方將在
投資人教育宣導、資訊之交流與交換,以及走向全球化加強跨國協作
等方面密切合作,創造互利。
集保結算所表示,印度資本證券市場歷史悠久,早在一八七五年即已
成立有組織的證券交易所,亦即是孟買交易所的前身。截至去年十一
月底為止,孟買交易所有超過六千家公司掛牌交易,市場總市值達八
千餘億美元,居全球各大交易所第十五名。印度全國證券保管公司(
NSDL)則與包括孟買交易所在內總共八家的印度交易所連線,提
供後台的結算、交割與保管作業。由於作業服務龐大複雜,其對於作
業自動化與效率以及安全之提昇,需求頗為殷切。
雙方在簽訂合作與資訊交換備忘錄之後,將在約定的範圍內,發展長
期或定期的資訊交換管道,以利開發新種服務,並建立強化保管交割
系統效率之作業連線。
台灣集保結算所因應資本市場國際化、自由化,加強與國際集保結
算機構的聯繫,已和新加坡交易所控股公司簽訂合作與資訊交換備
忘錄(MOU)。近期內將再和「金磚四國」的印度集保公司締約。
台灣集保結算所表示,新加坡證券市場到去年底,有來自20多個國
家與地區的231家外國企業掛牌上市,占其總上市公司家數的34%,
其中有158家是來自中國、香港及台灣;其他45家為新加坡本國公
司,也有不少公司營收是來自海外,可看出新加坡市場國際化的程
度頗高。
算機構的聯繫,已和新加坡交易所控股公司簽訂合作與資訊交換備
忘錄(MOU)。近期內將再和「金磚四國」的印度集保公司締約。
台灣集保結算所表示,新加坡證券市場到去年底,有來自20多個國
家與地區的231家外國企業掛牌上市,占其總上市公司家數的34%,
其中有158家是來自中國、香港及台灣;其他45家為新加坡本國公
司,也有不少公司營收是來自海外,可看出新加坡市場國際化的程
度頗高。
台灣集保結算所昨(20)日董事會通過一級主管人事案。主任祕書
朱漢強升任副總經理,業務部協理孟慶立接替朱漢強為主任祕書。
集保指出,集保原副總經理林火燈因轉調、榮升台灣證交所副總經理
,董事會通過其遺缺由朱漢強升任,財務部經理景廣俐調稽核室經理
,稽核室副理林政村升任財務部經理。另外,新聘林清榮為股務主任。
新財務部經理林政村,去年才從國泰世華辦理優退,被集保禮聘為稽
核室副理,僅一年即升任財務部經理,在集保其他副理人事升遷不易
下,特別受到注目;新任股務主管林清榮則出身中信託,二人都具有
金融專業背景。
朱漢強升任副總經理,業務部協理孟慶立接替朱漢強為主任祕書。
集保指出,集保原副總經理林火燈因轉調、榮升台灣證交所副總經理
,董事會通過其遺缺由朱漢強升任,財務部經理景廣俐調稽核室經理
,稽核室副理林政村升任財務部經理。另外,新聘林清榮為股務主任。
新財務部經理林政村,去年才從國泰世華辦理優退,被集保禮聘為稽
核室副理,僅一年即升任財務部經理,在集保其他副理人事升遷不易
下,特別受到注目;新任股務主管林清榮則出身中信託,二人都具有
金融專業背景。
台灣集保結算所(前集中保管公司)自九十三年底優退方案出爐後,
已高達百餘人辦理優退,是證交所等其他周邊單位二到三倍;光今年
這一波,有五個經理、六個副理離開,包括人稱「集保之母」法律博
士陳錦旋,經理人走了近一半。集保員工一下少了四分之一,而近二
年委託其他機構招考只進來僅五十到六十人,有離職員工透露、另外
一半的數十名員工,有不少是董事長葉景成透過特殊管道聘用的「權
貴子弟」。
前金管會主委、現任櫃買中心董事長呂東英之女呂岱芬先前在集保工
作,被外界抨擊有利益輸送疑慮,呂岱芬選擇在今年五月中去職,以
免紛擾;其實,集保老員工對於和背景雄厚的「權貴子弟」共事,已
習以為常。像是前行政院長蕭萬長的機要、前經濟部長林義夫之女、
前財長林振國的姪女、大法官賴英照的外甥都待過集保公司,國安會
秘書長邱義仁兒子升高三暑假期間,也在集保工讀過,甚至前財政部
長林全的隨扈,也在集保的管理部任職。
除了皇親國戚聚集之外,一位已離職的經理人指控,葉景成疑特別照
顧自己的遠親高麗芬。九十三年十月集保員工已知有優退方案,十一
月葉景成把她從組長升任為副理,十二月高麗芬就申請優退,適用較
高的薪級拿優退金。
此外,前證期局資訊室主任蔡正裕,在證期局期間,負責督導證券周
邊單位電腦預算,但他在公務員年資結算退休後到集保任職,現任資
訊規劃部經理,年薪逾三百萬元,也有人質疑不符合公務員服務法中
旋轉門的限制。但是,蔡正裕代表集保去跟期交所談判資訊費用後,
期交所之後每年付給集保的資訊費用,從過去的五千餘萬元,增加到
一億五千萬元。
而集保的存託部,曾經在一年內換了四個經理人;今年以來,連人稱
「集保之母」的法學博士陳錦旋也在離職之列,包括其他十位優退的
經、副理中,不乏工作認真、為人正派、年紀不算大的經理人,讓不
少集保內部高階經理人感到遺憾。
已高達百餘人辦理優退,是證交所等其他周邊單位二到三倍;光今年
這一波,有五個經理、六個副理離開,包括人稱「集保之母」法律博
士陳錦旋,經理人走了近一半。集保員工一下少了四分之一,而近二
年委託其他機構招考只進來僅五十到六十人,有離職員工透露、另外
一半的數十名員工,有不少是董事長葉景成透過特殊管道聘用的「權
貴子弟」。
前金管會主委、現任櫃買中心董事長呂東英之女呂岱芬先前在集保工
作,被外界抨擊有利益輸送疑慮,呂岱芬選擇在今年五月中去職,以
免紛擾;其實,集保老員工對於和背景雄厚的「權貴子弟」共事,已
習以為常。像是前行政院長蕭萬長的機要、前經濟部長林義夫之女、
前財長林振國的姪女、大法官賴英照的外甥都待過集保公司,國安會
秘書長邱義仁兒子升高三暑假期間,也在集保工讀過,甚至前財政部
長林全的隨扈,也在集保的管理部任職。
除了皇親國戚聚集之外,一位已離職的經理人指控,葉景成疑特別照
顧自己的遠親高麗芬。九十三年十月集保員工已知有優退方案,十一
月葉景成把她從組長升任為副理,十二月高麗芬就申請優退,適用較
高的薪級拿優退金。
此外,前證期局資訊室主任蔡正裕,在證期局期間,負責督導證券周
邊單位電腦預算,但他在公務員年資結算退休後到集保任職,現任資
訊規劃部經理,年薪逾三百萬元,也有人質疑不符合公務員服務法中
旋轉門的限制。但是,蔡正裕代表集保去跟期交所談判資訊費用後,
期交所之後每年付給集保的資訊費用,從過去的五千餘萬元,增加到
一億五千萬元。
而集保的存託部,曾經在一年內換了四個經理人;今年以來,連人稱
「集保之母」的法學博士陳錦旋也在離職之列,包括其他十位優退的
經、副理中,不乏工作認真、為人正派、年紀不算大的經理人,讓不
少集保內部高階經理人感到遺憾。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葉景成昨日人在大陸,他說,今年初每個優退的員
工,都一一懇談慰留,花了四個整天。他表示,優退是金管會的政策
,非他所制定,加上新考績制度規定要有丙、丁等員工,有些同仁才
決定優退,完全是個人意志。他認為部分優退者因為無法再坐領高薪
、才心生不滿檢舉他。
對於被指控圖利親戚,葉景成解釋,高麗芬是政大會計研究所畢業,
曾擔任技術學院系主任,是因為心臟有問題才決定辦理優退;她被升
官時、集保的優退辦法還沒有正式出爐。葉景成說,組長和副主任的
月薪才差四千塊,優退只有二十個月、等於才差八萬塊,「為了這八
萬塊,需要大費周章升她職務嗎?我自己給她都可以」。
至於前證期局資訊室主任蔡正裕轉任集保一事,葉景成說資訊室並非
證期局的正式組織、只是任務編組,蔡正裕原本的編制是七組副組長
,七組只是管期貨商的,他只要不到期貨商任職即合法。而陳錦旋是
因為自己要執業才離開,集保已決定聘請她擔任法律顧問。
葉景成說,集保才成立十七年,但成立時,很多人是帶著年資一起來
集保的,年資超過二十幾年,年資無法再累積,加上有四十個員工是
當年負責送股票的、現在股票都改成無實體,這些人也惶恐,才會決
定退休。他表示,自己八十四年剛進集保時,公司沒半個律師、只有
一個會計師,現在公司有八個律師、十幾個會計師,找來好人才、整
個業務品質才能提升。
至於日前傳出政院已規劃集保新董事長人事,據他了解,應該沒有這
回事,可能是金融圈把「中央存保」誤傳成「集保」,因中央存保董
事長蔡進財快要退休了。
工,都一一懇談慰留,花了四個整天。他表示,優退是金管會的政策
,非他所制定,加上新考績制度規定要有丙、丁等員工,有些同仁才
決定優退,完全是個人意志。他認為部分優退者因為無法再坐領高薪
、才心生不滿檢舉他。
對於被指控圖利親戚,葉景成解釋,高麗芬是政大會計研究所畢業,
曾擔任技術學院系主任,是因為心臟有問題才決定辦理優退;她被升
官時、集保的優退辦法還沒有正式出爐。葉景成說,組長和副主任的
月薪才差四千塊,優退只有二十個月、等於才差八萬塊,「為了這八
萬塊,需要大費周章升她職務嗎?我自己給她都可以」。
至於前證期局資訊室主任蔡正裕轉任集保一事,葉景成說資訊室並非
證期局的正式組織、只是任務編組,蔡正裕原本的編制是七組副組長
,七組只是管期貨商的,他只要不到期貨商任職即合法。而陳錦旋是
因為自己要執業才離開,集保已決定聘請她擔任法律顧問。
葉景成說,集保才成立十七年,但成立時,很多人是帶著年資一起來
集保的,年資超過二十幾年,年資無法再累積,加上有四十個員工是
當年負責送股票的、現在股票都改成無實體,這些人也惶恐,才會決
定退休。他表示,自己八十四年剛進集保時,公司沒半個律師、只有
一個會計師,現在公司有八個律師、十幾個會計師,找來好人才、整
個業務品質才能提升。
至於日前傳出政院已規劃集保新董事長人事,據他了解,應該沒有這
回事,可能是金融圈把「中央存保」誤傳成「集保」,因中央存保董
事長蔡進財快要退休了。
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日前發函給台灣證券集保公司,查詢債權人
請求法院調查債務人公司存放在集保有多少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不
料卻遭拒絕。
士林地方法院昨天表示,確有此事。不過集保公司並非完全拒絕提供
,而是因無法完全掌握委託保管戶股票異動情形,所以函覆「有」當
事人股票,但無法告知有「多少量」。
士林地院民事執行處法官是在債權人取得執行命令,聲請法院調查該
債務人公司有價證券,準備進行查封後,發函給集保公司。不過集保
函覆,所查詢當事人公司,確有股票交由集保公司保管。但無法告知
數量有多少。
據指出,集保公司解釋,由於集保只是代保管單位,該批有價證券並
非集保公司財產,集保公司也非法院要執行查封的「被扣押機關」,
因此無法提供更詳細資料。
集保指出,何況,集保公司所保管的有價證券,因當事人隨時可能提
領、買賣,該公司如果明確函覆法院所要查詢的當事人股票數量,隔
天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查封時,該債務人公司萬一先一步賣出股票,
使得查封數量與回函法院的數量不同,甚至差距很大,債權人若以此
為由,懷疑集保公司內部洩漏消息,使得債務人得以順利脫產或移轉
保管物,集保公司將可能惹上被債權人控告刑事洩密罪,或者提出民
事損害賠償訴訟等官司。
據了解,士林地院法官向集保查詢債務人公司在集保所託管股票被拒
後,法院高層也很關心,曾私下向集保有關人員瞭解問題所在,集保
相關人員反應,法院為何不直接持執行命令逕行到集保扣押當事人股
票,屆時當事人有多少股票就扣多少,不要集保公司擔負先「告知」
後,卻可能承擔「告知數目與查扣數量顯然不符」後,衍生不必要的
訴訟風險。
請求法院調查債務人公司存放在集保有多少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不
料卻遭拒絕。
士林地方法院昨天表示,確有此事。不過集保公司並非完全拒絕提供
,而是因無法完全掌握委託保管戶股票異動情形,所以函覆「有」當
事人股票,但無法告知有「多少量」。
士林地院民事執行處法官是在債權人取得執行命令,聲請法院調查該
債務人公司有價證券,準備進行查封後,發函給集保公司。不過集保
函覆,所查詢當事人公司,確有股票交由集保公司保管。但無法告知
數量有多少。
據指出,集保公司解釋,由於集保只是代保管單位,該批有價證券並
非集保公司財產,集保公司也非法院要執行查封的「被扣押機關」,
因此無法提供更詳細資料。
集保指出,何況,集保公司所保管的有價證券,因當事人隨時可能提
領、買賣,該公司如果明確函覆法院所要查詢的當事人股票數量,隔
天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查封時,該債務人公司萬一先一步賣出股票,
使得查封數量與回函法院的數量不同,甚至差距很大,債權人若以此
為由,懷疑集保公司內部洩漏消息,使得債務人得以順利脫產或移轉
保管物,集保公司將可能惹上被債權人控告刑事洩密罪,或者提出民
事損害賠償訴訟等官司。
據了解,士林地院法官向集保查詢債務人公司在集保所託管股票被拒
後,法院高層也很關心,曾私下向集保有關人員瞭解問題所在,集保
相關人員反應,法院為何不直接持執行命令逕行到集保扣押當事人股
票,屆時當事人有多少股票就扣多少,不要集保公司擔負先「告知」
後,卻可能承擔「告知數目與查扣數量顯然不符」後,衍生不必要的
訴訟風險。
司法院民事廳長李彥文昨天表示,無論公務機關或非公務機關,依法
不得拒絕法院函查資料。司法院已知悉士林地院向集保公司函查當事
人資料被拒,將儘快邀集士林地院及集保公司舉行協調會議,免除其
間可能產生的「誤會」而節外生枝。
李彥文舉財政部國稅局掌握全國人民財產資料為例,他說,各級法院
向國稅局函查相關審案需要的資料,沒有發生所謂「拒絕」情況。
他說,集保公司雖非公務機關,也非財產被扣押機關,但依法不能拒
絕法院的函查資料。至於在配合法院查詢相關資料時可能產生執行上
的困難,可以進行協調來解決技術性的問題;法院也不希望造成擾民
情況。
日前,士林地院民事執行處承辦法官,在司法院因推動民事執行再造
政策,赴各地方法院舉行訪視業務座談會中反應,在向集保函查債務
人公司所持經證券商轉託集保公司保管有價證券時,遭到回拒,不知
如何處理問題,尋求支援與解決之道,司法院獲悉後十分關切,指示
士林地院將集保回拒的函文送交司法院民事廳研處。
依強制執行法準用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可以裁定命令第三人提出文
書。至於第三人提出文書義務的範圍,以及不從提出文書命令,民事
訴訟法第三四九條訂有制裁條文指出,法院得以裁定處三萬元以下罰
鍰;並於必要時,得以裁定命為強制處分。
不得拒絕法院函查資料。司法院已知悉士林地院向集保公司函查當事
人資料被拒,將儘快邀集士林地院及集保公司舉行協調會議,免除其
間可能產生的「誤會」而節外生枝。
李彥文舉財政部國稅局掌握全國人民財產資料為例,他說,各級法院
向國稅局函查相關審案需要的資料,沒有發生所謂「拒絕」情況。
他說,集保公司雖非公務機關,也非財產被扣押機關,但依法不能拒
絕法院的函查資料。至於在配合法院查詢相關資料時可能產生執行上
的困難,可以進行協調來解決技術性的問題;法院也不希望造成擾民
情況。
日前,士林地院民事執行處承辦法官,在司法院因推動民事執行再造
政策,赴各地方法院舉行訪視業務座談會中反應,在向集保函查債務
人公司所持經證券商轉託集保公司保管有價證券時,遭到回拒,不知
如何處理問題,尋求支援與解決之道,司法院獲悉後十分關切,指示
士林地院將集保回拒的函文送交司法院民事廳研處。
依強制執行法準用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可以裁定命令第三人提出文
書。至於第三人提出文書義務的範圍,以及不從提出文書命令,民事
訴訟法第三四九條訂有制裁條文指出,法院得以裁定處三萬元以下罰
鍰;並於必要時,得以裁定命為強制處分。
台灣集保結算所董事長葉景成昨(27)日說,到目前為止,我國集
中保管的有價證券數量超過6,000億股,市值超過15兆元;其中上市
櫃股票逾87%、近九成都已送存集保,台股已形成完善、安全的保管
體系。
他說,票券全面納入集保結算後,平均每日結算金額3,000多億元。
集保結算所1,100多家參加人,以及1,200多萬開立集保戶的投資人,
都通過集保結算所的帳簿劃撥作業,獲得安全便捷的服務。
台灣集保結算所昨天舉行集保合併票保結算公司後的第一次股東會
。葉景成表示,今年業務重點包括推出公司債、金融債券等固定收
益商品的款券同步交割與線上還本付息服務;透過中央銀行同資系
統辦理資金清算作業,提升債券議價市場整體交割效率。
另外,持續強化無實體有價證券的登錄控管;擴大境外基金交易資
訊暨款項收付作業功能;規劃納入國內基金,提供整合性基金申報
公告暨款券交割服務平台等。
中保管的有價證券數量超過6,000億股,市值超過15兆元;其中上市
櫃股票逾87%、近九成都已送存集保,台股已形成完善、安全的保管
體系。
他說,票券全面納入集保結算後,平均每日結算金額3,000多億元。
集保結算所1,100多家參加人,以及1,200多萬開立集保戶的投資人,
都通過集保結算所的帳簿劃撥作業,獲得安全便捷的服務。
台灣集保結算所昨天舉行集保合併票保結算公司後的第一次股東會
。葉景成表示,今年業務重點包括推出公司債、金融債券等固定收
益商品的款券同步交割與線上還本付息服務;透過中央銀行同資系
統辦理資金清算作業,提升債券議價市場整體交割效率。
另外,持續強化無實體有價證券的登錄控管;擴大境外基金交易資
訊暨款項收付作業功能;規劃納入國內基金,提供整合性基金申報
公告暨款券交割服務平台等。
台灣證券集保與台灣票保結算公司合併的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昨(2
7)日掛牌運作。即日起短期受益證券及資產基礎證券(ABCP)
發行作業,都改為無實體化。這是該類商品被納入票券集中保管結算
交割制度以來,國內貨幣市場的重大進展。
此外,台灣集保結算所也宣布自4月1日起,短期票券商品帳簿維持
費調降10%,將合併綜效節省的成本回饋給市場參與者及投資人。
集保結算所說,鑑於發行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受益證券及資產基礎證券
,本質屬於短期票券,由實體改為無實體發行,將有助活絡該商品在
次級市場的交易,並自昨天集保結算所掛牌後正式上線。
短期受益證券及資產基礎證券在貨幣票券市場日益蓬勃發展,截至2
月底,ABCP發行額已達500億元。由於這項證券化商品享有6
%分離課稅優勢,已成投資人租稅規劃新興理財工具。
集保結算所將承繼原證券集保與票保結算的各項業務,設置權益證券
與固定收益商品等兩個事業群。權益證券商品事業群主要負責權益型
商品的結算、交割、帳簿劃撥、保管、登錄等作業,及提供基金申報
公告及資訊傳遞、款項收付等服務。
固定收益商品事業群則負責辦理短期票券、公司債及金融債等固定收
益商品之發行登錄、配銷、保管、結算、款項交割及帳簿劃撥等作業。
7)日掛牌運作。即日起短期受益證券及資產基礎證券(ABCP)
發行作業,都改為無實體化。這是該類商品被納入票券集中保管結算
交割制度以來,國內貨幣市場的重大進展。
此外,台灣集保結算所也宣布自4月1日起,短期票券商品帳簿維持
費調降10%,將合併綜效節省的成本回饋給市場參與者及投資人。
集保結算所說,鑑於發行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受益證券及資產基礎證券
,本質屬於短期票券,由實體改為無實體發行,將有助活絡該商品在
次級市場的交易,並自昨天集保結算所掛牌後正式上線。
短期受益證券及資產基礎證券在貨幣票券市場日益蓬勃發展,截至2
月底,ABCP發行額已達500億元。由於這項證券化商品享有6
%分離課稅優勢,已成投資人租稅規劃新興理財工具。
集保結算所將承繼原證券集保與票保結算的各項業務,設置權益證券
與固定收益商品等兩個事業群。權益證券商品事業群主要負責權益型
商品的結算、交割、帳簿劃撥、保管、登錄等作業,及提供基金申報
公告及資訊傳遞、款項收付等服務。
固定收益商品事業群則負責辦理短期票券、公司債及金融債等固定收
益商品之發行登錄、配銷、保管、結算、款項交割及帳簿劃撥等作業。
台灣證券集保與台灣票保結算公司在歷經八個多月整合作業後,
下周一(27日)將正式完成合併程序,以「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股)公司」的新名稱,為資本及貨幣市場提供單一後台服務窗口。
集保結算所也將宣布,自4月1日起,短期票券商品的帳簿維持費調
降10%,將合併綜效節省的成本,以降低收費方式回饋給市場參與
者及投資人。
依主管機關推動的證券期貨周邊單位「五合一」案,證券集保與票
保結算公司合併,是五合一的第一階段,今年底還將完成第二階段
,由台灣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期貨交易所及集保結算所等前、
後台機構,共同設立證券期貨控股公司。
集保結算所將下設「權益證券商品」與「固定收益商品」等兩個事
業群,分別辦理原證券集保與票保結算公司的各項業務,各市場參
加人辦理相關業務往來,都依原先方式辦理,不因兩家公司合併受
到影響。
至於合併儀式及集保結算所的揭牌典禮,將在下周一上午在原證券
集保公司舉行,由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證期局局長吳當傑、證交所
董事長吳乃仁,以及集保結算所董事長葉景成等共同揭牌、正式運
作。
下周一(27日)將正式完成合併程序,以「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股)公司」的新名稱,為資本及貨幣市場提供單一後台服務窗口。
集保結算所也將宣布,自4月1日起,短期票券商品的帳簿維持費調
降10%,將合併綜效節省的成本,以降低收費方式回饋給市場參與
者及投資人。
依主管機關推動的證券期貨周邊單位「五合一」案,證券集保與票
保結算公司合併,是五合一的第一階段,今年底還將完成第二階段
,由台灣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期貨交易所及集保結算所等前、
後台機構,共同設立證券期貨控股公司。
集保結算所將下設「權益證券商品」與「固定收益商品」等兩個事
業群,分別辦理原證券集保與票保結算公司的各項業務,各市場參
加人辦理相關業務往來,都依原先方式辦理,不因兩家公司合併受
到影響。
至於合併儀式及集保結算所的揭牌典禮,將在下周一上午在原證券
集保公司舉行,由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證期局局長吳當傑、證交所
董事長吳乃仁,以及集保結算所董事長葉景成等共同揭牌、正式運
作。
台灣證券集保公司與台灣票保結算公司,歷經八個多月整合作業後,
訂二十七日以「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新名稱,為資本
及貨幣市場提供單一後台服務窗口;當天並將舉辦揭牌典禮。
集保結算所也宣布自四月一日起,短期票券商品的帳簿維持費調
降一○%,將合併綜效所節省的成本,以降低收費方式回饋給市場參
與者及投資人。
依主管機關推動的證券期貨周邊單位五合一方案,證券集保公司
與票保結算公司合併,是五合一的第一階段,今年底還將完成第二階
段,即由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期貨交易所及集保結算所等前
、後台服務機構,共同設立證券期貨控股公司。
訂二十七日以「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新名稱,為資本
及貨幣市場提供單一後台服務窗口;當天並將舉辦揭牌典禮。
集保結算所也宣布自四月一日起,短期票券商品的帳簿維持費調
降一○%,將合併綜效所節省的成本,以降低收費方式回饋給市場參
與者及投資人。
依主管機關推動的證券期貨周邊單位五合一方案,證券集保公司
與票保結算公司合併,是五合一的第一階段,今年底還將完成第二階
段,即由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期貨交易所及集保結算所等前
、後台服務機構,共同設立證券期貨控股公司。
金管會委員會昨(2)日通過台灣集保與台灣票券結算公司合併
案。合併後公司名稱確定改為「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
司」,簡稱為「台灣集保結算所」。
金管會說,合併後集保公司為存續公司,此案通過後,為喧囂已
久的集保、票保合併案畫下句點,證券周邊單位五合一也順利跨
出第一步。
集保、票保合併案在通過前頻生波瀾,不止在「結算」的業務認
定上意見相左,甚至合併後公司名稱應如何更改也有不少爭論。
集保、票保公司訂合併基準日為3月27日,金管會昨天通過此合併
案後說,合併後集保為存續公司,票保僅占合併後公司股權的8.3%
。董事長由原集保董事長葉景成出任,原票保董事長郭蕙玉擔任台
灣集保結算所首席顧問。
金管會說,集保負責辦理資本市場股票等權益型有價證券及公司
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商品的集中與帳簿劃撥等作業;貨幣市場
則由票保結算公司辦理短期票券集中保管、帳簿劃撥及款券結算
交割等作業,兩家公司有互補性,整合後有助資源運用。
案。合併後公司名稱確定改為「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
司」,簡稱為「台灣集保結算所」。
金管會說,合併後集保公司為存續公司,此案通過後,為喧囂已
久的集保、票保合併案畫下句點,證券周邊單位五合一也順利跨
出第一步。
集保、票保合併案在通過前頻生波瀾,不止在「結算」的業務認
定上意見相左,甚至合併後公司名稱應如何更改也有不少爭論。
集保、票保公司訂合併基準日為3月27日,金管會昨天通過此合併
案後說,合併後集保為存續公司,票保僅占合併後公司股權的8.3%
。董事長由原集保董事長葉景成出任,原票保董事長郭蕙玉擔任台
灣集保結算所首席顧問。
金管會說,集保負責辦理資本市場股票等權益型有價證券及公司
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商品的集中與帳簿劃撥等作業;貨幣市場
則由票保結算公司辦理短期票券集中保管、帳簿劃撥及款券結算
交割等作業,兩家公司有互補性,整合後有助資源運用。
台灣證交所和台灣集中保管公司公然翻臉?集保公司昨召開股東臨時
會,討論與票保公司合併案,並將更名「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然
大股東證交所突然跳出來,表達同意合併案、但反對新名,揭開雙方
四年前爭奪集中結算業務舊傷疤。集保高層當場傻眼、緊急尋求奧援
,使會議一度中斷半小時,雙方人馬臉色鐵青、互不相讓,氣氛十分
尷尬。
最後,經集保董事長葉景成向吳乃仁請求,證交所態度稍稍軟化,同
意改提附帶決議,要求下次股東會時,新公司應更改為」符合實際營
運項目「的名稱。也就是說,集保與票保合併的新公司,目前雖可以
暫時叫作」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但在下次股東會前,集保恐必須
依證交所的意思、改為」台灣集中保管暨票券結算所「,意即結算範
圍只限於票券部分。
證交所代表昨日在集保股東會上,提出目前現貨及期貨結算業務,仍
分屬證交所、期交所,若擅改公司名稱為集中保管結算所,會讓市場
投資人誤解,且名實不相符。不過,集保在會場上拿出一月廿四日,
主管機關同意修正的集保事業管理規則來,指稱金管會早已允諾,而
集保與票保合併更是五合一的前哨指標。
知情人士指稱,由於證交所持有集保公司五五%股權,若投票表決具
絕對優勢,且如此一來,集保、票保合併契約必須重新簽定,還要再
召開第二次股東臨時會,合併案勢再拖延,加上證交所在先前董事會
討論時,沒有提出異議、理虧在先,因此最後由「乃公 」定奪,以
附帶決議的方式,先讓兩公司合併,等六月分股東常會再變更新公司
名稱。
會,討論與票保公司合併案,並將更名「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然
大股東證交所突然跳出來,表達同意合併案、但反對新名,揭開雙方
四年前爭奪集中結算業務舊傷疤。集保高層當場傻眼、緊急尋求奧援
,使會議一度中斷半小時,雙方人馬臉色鐵青、互不相讓,氣氛十分
尷尬。
最後,經集保董事長葉景成向吳乃仁請求,證交所態度稍稍軟化,同
意改提附帶決議,要求下次股東會時,新公司應更改為」符合實際營
運項目「的名稱。也就是說,集保與票保合併的新公司,目前雖可以
暫時叫作」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但在下次股東會前,集保恐必須
依證交所的意思、改為」台灣集中保管暨票券結算所「,意即結算範
圍只限於票券部分。
證交所代表昨日在集保股東會上,提出目前現貨及期貨結算業務,仍
分屬證交所、期交所,若擅改公司名稱為集中保管結算所,會讓市場
投資人誤解,且名實不相符。不過,集保在會場上拿出一月廿四日,
主管機關同意修正的集保事業管理規則來,指稱金管會早已允諾,而
集保與票保合併更是五合一的前哨指標。
知情人士指稱,由於證交所持有集保公司五五%股權,若投票表決具
絕對優勢,且如此一來,集保、票保合併契約必須重新簽定,還要再
召開第二次股東臨時會,合併案勢再拖延,加上證交所在先前董事會
討論時,沒有提出異議、理虧在先,因此最後由「乃公 」定奪,以
附帶決議的方式,先讓兩公司合併,等六月分股東常會再變更新公司
名稱。
證交所派代表到集保股東臨時會踢館,動作看似突兀,其實「冰凍三
尺、非一日之寒」。
昨日的衝突,可從四年前說起。當時集保公司一直想從母公司證交所
手中拿下結算業務,一統市場結算大餅。按理說,集保是證交所持股
五五%的子公司,所有決議都要母公司通過,若母公司不支持、應是
無法」得逞「才是,然而,集保董事長葉景成相當堅持,又舉出美國
將結算業務成功集中的實例,頗佔上風;而當時證交所董事長陳?,
人脈上雖略遜一籌,不過也提出其它國家的做法一一反駁,並委託中
立的學者進行研究,最後主管機關才未把業務交給集保承作。
此事種下兩家公司的心結。四年後,集保似沒有放棄當年目標,這段
時日,趁著證券周邊單位即將進行五合一,主張將相同的業務切割後
集中,並取得金管會副主委呂東英的支持,有意整合現貨、期貨結算
業務。同時藉著與票保合併之際,先將新公司更名為「集中保管結算
公司」。
不過,據了解,並非所有周邊單位董事長,都同意五合一,對於尚未
合併為控股公司前,就把業務劃分更不能認同,尤其期貨結算又是另
一門學問,使得期交所也新加入戰局。盛傳期交所董事長王得山,就
一狀告到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處,並促成一月十二日周邊單位董事長聚
會,達成先合併成控股公司、再談業務切割的共識。證交所在此共識
支持下,態度轉趨強硬,昨日並派出四年前與集保抗戰的主力女將─
─前結算部、現交易部經理俞語媚,前往股東臨時會上踢館。
看來,集保今年的股東會前,不論是檯面上拼法理實務、或檯面下拚
人脈運籌,雙方還會有精彩的對決。
尺、非一日之寒」。
昨日的衝突,可從四年前說起。當時集保公司一直想從母公司證交所
手中拿下結算業務,一統市場結算大餅。按理說,集保是證交所持股
五五%的子公司,所有決議都要母公司通過,若母公司不支持、應是
無法」得逞「才是,然而,集保董事長葉景成相當堅持,又舉出美國
將結算業務成功集中的實例,頗佔上風;而當時證交所董事長陳?,
人脈上雖略遜一籌,不過也提出其它國家的做法一一反駁,並委託中
立的學者進行研究,最後主管機關才未把業務交給集保承作。
此事種下兩家公司的心結。四年後,集保似沒有放棄當年目標,這段
時日,趁著證券周邊單位即將進行五合一,主張將相同的業務切割後
集中,並取得金管會副主委呂東英的支持,有意整合現貨、期貨結算
業務。同時藉著與票保合併之際,先將新公司更名為「集中保管結算
公司」。
不過,據了解,並非所有周邊單位董事長,都同意五合一,對於尚未
合併為控股公司前,就把業務劃分更不能認同,尤其期貨結算又是另
一門學問,使得期交所也新加入戰局。盛傳期交所董事長王得山,就
一狀告到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處,並促成一月十二日周邊單位董事長聚
會,達成先合併成控股公司、再談業務切割的共識。證交所在此共識
支持下,態度轉趨強硬,昨日並派出四年前與集保抗戰的主力女將─
─前結算部、現交易部經理俞語媚,前往股東臨時會上踢館。
看來,集保今年的股東會前,不論是檯面上拼法理實務、或檯面下拚
人脈運籌,雙方還會有精彩的對決。
台灣票保結算公司與證券集保公司將在今(8)日同步舉行股東臨時
會,各自表決通過兩家公司改組合併案。台灣票保副總經理戴建結指
出,合併後台灣票保將消滅,預計3月27日為解散基準日。
兩家公司合併為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與票保五合一的第
一階段。合併後,票保將改為「台灣集保結算所」,內部也將劃分為
權益證券商品事業群和固定收益商品事業群,新公司的董事長將由證
券集保董事長葉景成擔任,原票保董事長郭蕙玉,將轉任新公司的首
席顧問。權益證券部門總經理敲定為原集保總經理朱富春,固定收益
商品事業群總經理內定為原票保結算總經理嚴和平。
票保的近80位員工,將全數轉任到新公司的固定收益事業群;權益
證券商品事業群則維持由原證券集保公司的業務及資訊部門運作。
票保和證券集保換股比例是以75%的現金及25%的股票,即票保
結算每一股換發集保0.11488股及現金7.6807元,合併
後最大股東仍為證交所(持股比率50.4%)。
會,各自表決通過兩家公司改組合併案。台灣票保副總經理戴建結指
出,合併後台灣票保將消滅,預計3月27日為解散基準日。
兩家公司合併為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與票保五合一的第
一階段。合併後,票保將改為「台灣集保結算所」,內部也將劃分為
權益證券商品事業群和固定收益商品事業群,新公司的董事長將由證
券集保董事長葉景成擔任,原票保董事長郭蕙玉,將轉任新公司的首
席顧問。權益證券部門總經理敲定為原集保總經理朱富春,固定收益
商品事業群總經理內定為原票保結算總經理嚴和平。
票保的近80位員工,將全數轉任到新公司的固定收益事業群;權益
證券商品事業群則維持由原證券集保公司的業務及資訊部門運作。
票保和證券集保換股比例是以75%的現金及25%的股票,即票保
結算每一股換發集保0.11488股及現金7.6807元,合併
後最大股東仍為證交所(持股比率50.4%)。
台灣票券集中保管清算公司、台灣證券集中保管公司規劃於二月六日
當週,舉行臨時股東會,通過雙方合併案,新公司名稱「台灣集中保
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簡稱「Taiw an Clear
」,將來預計朝「Asia Clear」邁進。
根據金管會規劃,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證券集保及票保結算
等單位,將朝「五合一」方向整合,第一階段由票保結算、證券集保
先行合併,雙方規劃在年後二月六日當週,各自舉行臨時股東會,三
月底前完成實質合併。
票保結算董事長郭蕙玉表示,國內權益證券、期貨等屬集中市場交易
,而固定收益商品則多為營業處所交易,其中除了票券透過票保結算
平台採電子化流程外,其餘仍須人工處理款、券交割。
郭蕙玉表示,二家公司合併後,分設權益證券商品和固定收益商品事
業群,未來票券、金融債、公司債等固定收益,將一併納入原票保結
算平台;而證券集保也因合併順利取得金流服務功能。
郭蕙玉說,國外主要市場的營業處所議價交易,都已透過集中結算機
構辦理款券交割,例如美國的FICC、歐洲的Euro Clea
r、英國的Cr estCo等,但亞洲地區尚未出現類似機構,不
過香港的爭取態勢相當積極。
台灣票券結算系統成立之初,是請歐洲專業的清算銀行協助建立,資
訊系統相當先進,與其他國家相較,極具競爭力,郭蕙玉認為,台灣
金融產業要往前進,後台款券保管、結算、交割系統一定要整合,才
有機會從「Taiwan C lear」邁向「Asia Cle
ar」。
票保結算公司的資本額原為二十億元,合併方式為每股票券結算換發
證券集保○•一一四八八股及現金七•六八○七元,總計將退還原股
東(主要是票券商和銀行)約十五億元,形同票保結算減資七十五%
合併。
當週,舉行臨時股東會,通過雙方合併案,新公司名稱「台灣集中保
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簡稱「Taiw an Clear
」,將來預計朝「Asia Clear」邁進。
根據金管會規劃,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證券集保及票保結算
等單位,將朝「五合一」方向整合,第一階段由票保結算、證券集保
先行合併,雙方規劃在年後二月六日當週,各自舉行臨時股東會,三
月底前完成實質合併。
票保結算董事長郭蕙玉表示,國內權益證券、期貨等屬集中市場交易
,而固定收益商品則多為營業處所交易,其中除了票券透過票保結算
平台採電子化流程外,其餘仍須人工處理款、券交割。
郭蕙玉表示,二家公司合併後,分設權益證券商品和固定收益商品事
業群,未來票券、金融債、公司債等固定收益,將一併納入原票保結
算平台;而證券集保也因合併順利取得金流服務功能。
郭蕙玉說,國外主要市場的營業處所議價交易,都已透過集中結算機
構辦理款券交割,例如美國的FICC、歐洲的Euro Clea
r、英國的Cr estCo等,但亞洲地區尚未出現類似機構,不
過香港的爭取態勢相當積極。
台灣票券結算系統成立之初,是請歐洲專業的清算銀行協助建立,資
訊系統相當先進,與其他國家相較,極具競爭力,郭蕙玉認為,台灣
金融產業要往前進,後台款券保管、結算、交割系統一定要整合,才
有機會從「Taiwan C lear」邁向「Asia Cle
ar」。
票保結算公司的資本額原為二十億元,合併方式為每股票券結算換發
證券集保○•一一四八八股及現金七•六八○七元,總計將退還原股
東(主要是票券商和銀行)約十五億元,形同票保結算減資七十五%
合併。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