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大潭藻礁案,日前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審查遭專案小組要求「退回事業主管機關」。環保署指出,昨天上午已收到中油的申覆,部分規畫已修正變更,中油將進一步縮小開發面積,由原先規畫的卅七公頃縮減為廿三公頃,並避開一級保育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等區域,希望在環評大會有機會翻案。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長劉宗勇說,將有五天讓委員審閱並安排委員,最快九月中旬召開觀塘工業區環評大會。
中油表示,原來開發計畫是把儲槽區跟氣化區分成兩大塊,兩大塊中間還有管道聯通區,因此呈現「凹字型」。但是這次修正,「我們把靠南邊的區塊放棄了」,因此不做聯通區,只開發儲槽氣化區。
中油指出,由於開發面積變小了,初期只會有兩座儲槽,以及一些企畫設施。不過,由於這樣無法滿足國內天然氣的需求,因此用地不足的部分,會由外海補上。中油計畫在外海填土,可以再興建儲槽,這部分也會送環評計畫。
根據中油提出的申覆資料,「迴避替代修正方案」內容中,中油縮小工業區開發面積,由原本規畫的卅七公頃減為廿三公頃,僅保留使用既有填區約十三公頃做為儲槽區及氣化區,以及台電既有溫排水渠道約八公頃、連外道路約兩公頃。
中油此舉,把整個工業區開發移至外海,以規避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紅肉ㄚ髻鮫等區域,把儲槽與氣化區都拉至外海,減少區域破壞。這項工程面積原有二七○多公頃,後來中油在環評上承諾縮減成卅七公頃,被環保署長李應元稱讚為「很大的成就」,現在提出申覆,又再度縮減成廿三公頃,等於不到原本開發面積的十分之一。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長劉宗勇說,將有五天讓委員審閱並安排委員,最快九月中旬召開觀塘工業區環評大會。
中油表示,原來開發計畫是把儲槽區跟氣化區分成兩大塊,兩大塊中間還有管道聯通區,因此呈現「凹字型」。但是這次修正,「我們把靠南邊的區塊放棄了」,因此不做聯通區,只開發儲槽氣化區。
中油指出,由於開發面積變小了,初期只會有兩座儲槽,以及一些企畫設施。不過,由於這樣無法滿足國內天然氣的需求,因此用地不足的部分,會由外海補上。中油計畫在外海填土,可以再興建儲槽,這部分也會送環評計畫。
根據中油提出的申覆資料,「迴避替代修正方案」內容中,中油縮小工業區開發面積,由原本規畫的卅七公頃減為廿三公頃,僅保留使用既有填區約十三公頃做為儲槽區及氣化區,以及台電既有溫排水渠道約八公頃、連外道路約兩公頃。
中油此舉,把整個工業區開發移至外海,以規避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紅肉ㄚ髻鮫等區域,把儲槽與氣化區都拉至外海,減少區域破壞。這項工程面積原有二七○多公頃,後來中油在環評上承諾縮減成卅七公頃,被環保署長李應元稱讚為「很大的成就」,現在提出申覆,又再度縮減成廿三公頃,等於不到原本開發面積的十分之一。
年底選舉腳步接近,加上這幾天暴雨造成南台灣災情慘重,雪上加霜,蔬菜水果及雞鴨魚肉等食物類物價勢必上漲。據知情人士透露,盱衡整體情勢,台電已向中油提出調降台電天然氣採購價格,減輕台電燃料成本壓力,並在優先穩定物價、照顧民生的考量下,十月電價「凍漲」有望。
經濟部9月中下旬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十月電價漲不漲。賴揆日前接受媒體專訪,僅強調「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而之前經濟部長沈榮津曾透露,十月電價「最多調漲3%」,因此讓外界相信十月電價調漲勢在必行。
台電上半年虧損240億元,惟7月獲利29億元,今年前7月累計虧損縮小至211億元,最近燃煤價格略有下滑,而7月台電再轉核二廠2號機,利用池內既有燃料並未增多採購,再加上夏月電費上漲,8∼10月通常帳面進帳盈餘較多不致虧損,全年累虧可望控制在百億元上下。
今年底九合一大選接近,十月一日是否依電價公式調漲電價3%,是一大政治難題,加上823雨彈砲打南台灣,農損災情慘重,蔬菜水果及雞鴨魚肉等食物類物價勢必上漲,一旦十月電價上漲僅3%上限,恐也會助攻萬物齊漲,民怨沸騰恐怕更不利選情。電價審議會工作小組已召開多次討論,8月底前將完成電價燃料成本盤點工作,若漲幅未達一角則不會調漲,俟明年4月再作考慮。
官員說,中油前7月因油價與石化原料價格雙雙上漲,加上生產平順,累計稅前盈餘已高達342.73億元,估計全年可望大賺600億元,創歷史新高。惟台電身受其苦,天然氣受國際油價連動影響,平均購氣成本年年上升,例106年每立方公尺未稅9.8895元,今年前7月平均漲至10.6476元,7月中油天然氣牌價已升至11元以上。
台電因配合空污降載與減煤政策任務,增加天然氣發電,導致發電成本上升壓力沉重。據了解,台電高層日前曾向中油高層拋出調降天然氣採購價格建議,盼中油少賺台電的錢,共體時艱減緩電價調漲壓力,倘若中油點頭,十月電價「凍漲」有望;另還有電價穩定準備基金790億元,知情人士說,必要時可優先穩定物價、照顧民生。
不過,台電向中油採購天然氣均簽訂長約,加上中油不能對任一客戶調降售價,需向董事會負責,且中油盈虧攸關員工績效獎金,「親兄弟仍得明算帳」。
知情人士說,迄今二家公司尚未就調降天然氣價格一事協商,未來不排除由政府高層基於整體經濟情勢介入協調,解決十月電價凍漲的難題。
經濟部9月中下旬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十月電價漲不漲。賴揆日前接受媒體專訪,僅強調「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而之前經濟部長沈榮津曾透露,十月電價「最多調漲3%」,因此讓外界相信十月電價調漲勢在必行。
台電上半年虧損240億元,惟7月獲利29億元,今年前7月累計虧損縮小至211億元,最近燃煤價格略有下滑,而7月台電再轉核二廠2號機,利用池內既有燃料並未增多採購,再加上夏月電費上漲,8∼10月通常帳面進帳盈餘較多不致虧損,全年累虧可望控制在百億元上下。
今年底九合一大選接近,十月一日是否依電價公式調漲電價3%,是一大政治難題,加上823雨彈砲打南台灣,農損災情慘重,蔬菜水果及雞鴨魚肉等食物類物價勢必上漲,一旦十月電價上漲僅3%上限,恐也會助攻萬物齊漲,民怨沸騰恐怕更不利選情。電價審議會工作小組已召開多次討論,8月底前將完成電價燃料成本盤點工作,若漲幅未達一角則不會調漲,俟明年4月再作考慮。
官員說,中油前7月因油價與石化原料價格雙雙上漲,加上生產平順,累計稅前盈餘已高達342.73億元,估計全年可望大賺600億元,創歷史新高。惟台電身受其苦,天然氣受國際油價連動影響,平均購氣成本年年上升,例106年每立方公尺未稅9.8895元,今年前7月平均漲至10.6476元,7月中油天然氣牌價已升至11元以上。
台電因配合空污降載與減煤政策任務,增加天然氣發電,導致發電成本上升壓力沉重。據了解,台電高層日前曾向中油高層拋出調降天然氣採購價格建議,盼中油少賺台電的錢,共體時艱減緩電價調漲壓力,倘若中油點頭,十月電價「凍漲」有望;另還有電價穩定準備基金790億元,知情人士說,必要時可優先穩定物價、照顧民生。
不過,台電向中油採購天然氣均簽訂長約,加上中油不能對任一客戶調降售價,需向董事會負責,且中油盈虧攸關員工績效獎金,「親兄弟仍得明算帳」。
知情人士說,迄今二家公司尚未就調降天然氣價格一事協商,未來不排除由政府高層基於整體經濟情勢介入協調,解決十月電價凍漲的難題。
經濟部開設AI技術人才專班,不僅期望能替產業升級,更希望能讓旗下包括台電、台水、中油國營事業「智慧化」。
油水電公司也認為,導入AI之後,能協助國營事業運用最精實人力、達到最有效的管理,並能穩定用電,進行能源轉型。
「國營事業透過AI可以做很多事」,經長沈榮津表示,台電可以利用大數據(BigData)、AI進行用電的負載管理,透過調度、轉移尖峰用電。沈榮津解釋,以AI監測用電、BigData預測需電,當大幅用電瞬間出現時,可以在這期間啟動需量競價,企業界可上網標電價,由台電買回需量,減少蓋電廠,這就是人工智慧的價值所在。
中油副總黃仁弘表示,未來石化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都可以藉由AI幫助,讓每個環節更有效率,例如石化生產排程,可根據國際價格即時調整,來提升經營績效;在銷售端,中油現在全台有500部油罐車,可透過AI管理、聰明調度;另外也有加油站與電動車市場,都可透過AI收集資料、做好能源轉型及配套。
台水總經理胡澤南也指出,全台目前有500座淨水場、供應700萬戶,但只有5,900位員工,人力明顯不足,未來規劃有四大方向可導入AI,分別是淨水操作維護最佳化、穩定供水調配、水質安全監測、以及管線瑕疵監測,台水自來水管線有6,000多公里,如透過大數據應用,早期發現問題,汰換維護,可降低臨時破管率、供水更穩定。
油水電公司也認為,導入AI之後,能協助國營事業運用最精實人力、達到最有效的管理,並能穩定用電,進行能源轉型。
「國營事業透過AI可以做很多事」,經長沈榮津表示,台電可以利用大數據(BigData)、AI進行用電的負載管理,透過調度、轉移尖峰用電。沈榮津解釋,以AI監測用電、BigData預測需電,當大幅用電瞬間出現時,可以在這期間啟動需量競價,企業界可上網標電價,由台電買回需量,減少蓋電廠,這就是人工智慧的價值所在。
中油副總黃仁弘表示,未來石化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都可以藉由AI幫助,讓每個環節更有效率,例如石化生產排程,可根據國際價格即時調整,來提升經營績效;在銷售端,中油現在全台有500部油罐車,可透過AI管理、聰明調度;另外也有加油站與電動車市場,都可透過AI收集資料、做好能源轉型及配套。
台水總經理胡澤南也指出,全台目前有500座淨水場、供應700萬戶,但只有5,900位員工,人力明顯不足,未來規劃有四大方向可導入AI,分別是淨水操作維護最佳化、穩定供水調配、水質安全監測、以及管線瑕疵監測,台水自來水管線有6,000多公里,如透過大數據應用,早期發現問題,汰換維護,可降低臨時破管率、供水更穩定。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有意擔台電嘉興街都更案直接實施者,取代原9月底招商規畫,董事會將前往基地現場會勘。營建署署長、住都中心代理執行長吳欣修表示,目前正積極了解私有產權整合意願,董事會確實有討論,但目前尚未定案。
據了解,董事會目前排定9月初前往台電嘉興街現場會勘,未來包括板橋浮洲商業區都更案、台銀圓山都更案,也都會安排會勘,顯見董事會有意將住都中心參與強度「再升級」。
住都中心今年8月揭牌後,首先力推三大都更案,其中,以台電嘉興街都更案最受矚目,時程也走得最快,原預計9月底就要公開招商,不過知情人士指出,住都中心董事會正研議,有意強化住都中心參與,該案極有可能不再透過招商方式進行,而是由住都中心主導,直接成為都更實施者。
據了解,董事會目前排定9月初前往台電嘉興街現場會勘,未來包括板橋浮洲商業區都更案、台銀圓山都更案,也都會安排會勘,顯見董事會有意將住都中心參與強度「再升級」。
住都中心今年8月揭牌後,首先力推三大都更案,其中,以台電嘉興街都更案最受矚目,時程也走得最快,原預計9月底就要公開招商,不過知情人士指出,住都中心董事會正研議,有意強化住都中心參與,該案極有可能不再透過招商方式進行,而是由住都中心主導,直接成為都更實施者。
環保署環評大會昨(22)日審查「雲林縣麥寮鄉設置風力發電計畫 」,原本初審建議過關,但環評大會卻「很意外」未通過,決議補件 再審。這項投資案涉及達德能源集團與雲林縣府簽訂2,000億元綠能 合作備忘錄。
另環評大會昨也通過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輸電線 路變更環差分析,可望強化供電系統可靠度。
雲林縣麥寮鄉設置風力發電計畫,為德國風電大廠達德集團旗下「 新瑞風電公司」所開發,這是達德與雲林縣府簽訂2,000億綠能合作 備忘錄(MOU)的項目之一,場址在麥寮鄉沿海地區,規劃設置23座 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2.3至4.2百萬瓦(MW),總裝置容量52.9至 96.6MW。
麥寮風電案在第一次初審時,因當地鳥類保護問題,一度面臨進入 二階環評的可能,在第二次初審時獲建議通過,但要求在進入大會前 補充對鳥類穿越風場提出對策以減輕影響。
昨在環評大會上,環評委員認為,風機在河川行水區雖是點狀分布 ,但整體面積仍有200坪這麼大,「200坪可以被稱作點嗎?」,如果 未來其他開發也聲稱屬於點狀開發,就可使用大面積河川區域土地, 這樣可能有法規不合理的問題,要求達德應針對設置地點涉及濁水溪 河川區域範圍,評估對行水效果可能的負面影響補件,同時並請經濟 部水利署說明此案設置河川區域內之適法性與風險性。
此外,環評大會也通過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計畫的輸電線 路變更環差分析,台電縮短輸電線路長度及施工工期,直供負載中心 ,以降低電路損失,因此大潭電廠輸電線改採大潭至林口段的考量, 避免過於集中龍潭,環評委員無異議通過。
另環評大會昨也通過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輸電線 路變更環差分析,可望強化供電系統可靠度。
雲林縣麥寮鄉設置風力發電計畫,為德國風電大廠達德集團旗下「 新瑞風電公司」所開發,這是達德與雲林縣府簽訂2,000億綠能合作 備忘錄(MOU)的項目之一,場址在麥寮鄉沿海地區,規劃設置23座 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2.3至4.2百萬瓦(MW),總裝置容量52.9至 96.6MW。
麥寮風電案在第一次初審時,因當地鳥類保護問題,一度面臨進入 二階環評的可能,在第二次初審時獲建議通過,但要求在進入大會前 補充對鳥類穿越風場提出對策以減輕影響。
昨在環評大會上,環評委員認為,風機在河川行水區雖是點狀分布 ,但整體面積仍有200坪這麼大,「200坪可以被稱作點嗎?」,如果 未來其他開發也聲稱屬於點狀開發,就可使用大面積河川區域土地, 這樣可能有法規不合理的問題,要求達德應針對設置地點涉及濁水溪 河川區域範圍,評估對行水效果可能的負面影響補件,同時並請經濟 部水利署說明此案設置河川區域內之適法性與風險性。
此外,環評大會也通過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計畫的輸電線 路變更環差分析,台電縮短輸電線路長度及施工工期,直供負載中心 ,以降低電路損失,因此大潭電廠輸電線改採大潭至林口段的考量, 避免過於集中龍潭,環評委員無異議通過。
台電、中油、長榮海運等企業發行的綠色債券,遭到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打槍」、排除在綠色債券之外;對此,債券承銷商表示,發生這樣的事情,面子當然不好看,但對發債機構或投資人而言,並無具體影響。
券商主管表示,政府致力推動綠色金融,並把綠色債券發行列為重要政績之一,因此CBI的聲明,某種程度上代表這些政府認證的綠債,並不受到專業機構的認可,主管機關直接被「打臉」。但券商主管強調,不論是企業發綠債,或投資人購買綠債,目前政策上都沒有提供任何「紅蘿蔔」,只能算是公益性質濃厚的一種金融活動,被CBI打槍並無實質的衝擊,只能說「有點丟臉」而已。
另外,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展現對環保議題的重視,投資人也樂於共襄盛舉,所以發行時的利率水位,通常會比一般債券略低些,但這些債券銷售完畢後,進入次級市場就被與一般債券無異,就算事後發生遭國際認證組織排除計算這樣的事情,也不影響其價格表現。
但還是有券商主管說,為何政府認證的綠債會被CBI排除,究竟哪個環節出問題?應盡快找出原因積極處理才是,總不能從此以後就不發綠債,或發債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臉。
券商主管表示,政府致力推動綠色金融,並把綠色債券發行列為重要政績之一,因此CBI的聲明,某種程度上代表這些政府認證的綠債,並不受到專業機構的認可,主管機關直接被「打臉」。但券商主管強調,不論是企業發綠債,或投資人購買綠債,目前政策上都沒有提供任何「紅蘿蔔」,只能算是公益性質濃厚的一種金融活動,被CBI打槍並無實質的衝擊,只能說「有點丟臉」而已。
另外,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展現對環保議題的重視,投資人也樂於共襄盛舉,所以發行時的利率水位,通常會比一般債券略低些,但這些債券銷售完畢後,進入次級市場就被與一般債券無異,就算事後發生遭國際認證組織排除計算這樣的事情,也不影響其價格表現。
但還是有券商主管說,為何政府認證的綠債會被CBI排除,究竟哪個環節出問題?應盡快找出原因積極處理才是,總不能從此以後就不發綠債,或發債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臉。
去年底以來台電陸續發行三檔綠色債券,但遭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以「不符分類方案」為由排除,中油和長榮海運的綠債也遭剔除,令台灣官方推動綠債市場國際化的努力受挫。
CBI網站顯示,去年12月台電發行兩檔綠債,總額達新台幣83億元,今年5月另發行一檔24億元綠債,全遭CBI以「不符分類方案」排除。華爾街日報報導,CBI排除的理由是:這些債券的收益將用於升級燃氣和燃煤發電廠。
此外,中油去年9月發行新台幣28億元綠債,長榮海運今年6月也發行新台幣20億元綠債,都遭CBI以同樣理由剔除。台電、中油等均積極參與CBI,促進台灣綠債市場的發展與國際化。
綠債是企業和政府為再生能源、節能等計畫籌資的管道 ,綠債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速的資產類別之一,去年發債規模衝到1,610億美元左右,遠高於2013年的100億美元。
然而,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綠債面臨公信力的問題:定義模糊籠統,關切環保的投資人最終反而可能支持化石燃料發電廠。
倫敦Hermes投資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傑克森表示,真的須改進對綠債的界定,現在就連會破壞生態的企業,也能達成看起來很環保的交易。
並非所有綠債都一樣綠,過去兩年,CBI已將數百檔標榜綠色的債券排除在CBI指數之外,今年來綠債發行規模達1,142億美元,CBI就剔除245億美元的綠債。排除的理由可能有如下幾點:債券收益用途解說不夠充分,或對巴黎協定的目標缺乏貢獻,亦即相較於工業革命前的水準,本世紀地球平均氣溫升幅不超過攝氏2度。
CBI網站顯示,去年12月台電發行兩檔綠債,總額達新台幣83億元,今年5月另發行一檔24億元綠債,全遭CBI以「不符分類方案」排除。華爾街日報報導,CBI排除的理由是:這些債券的收益將用於升級燃氣和燃煤發電廠。
此外,中油去年9月發行新台幣28億元綠債,長榮海運今年6月也發行新台幣20億元綠債,都遭CBI以同樣理由剔除。台電、中油等均積極參與CBI,促進台灣綠債市場的發展與國際化。
綠債是企業和政府為再生能源、節能等計畫籌資的管道 ,綠債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速的資產類別之一,去年發債規模衝到1,610億美元左右,遠高於2013年的100億美元。
然而,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綠債面臨公信力的問題:定義模糊籠統,關切環保的投資人最終反而可能支持化石燃料發電廠。
倫敦Hermes投資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門主管傑克森表示,真的須改進對綠債的界定,現在就連會破壞生態的企業,也能達成看起來很環保的交易。
並非所有綠債都一樣綠,過去兩年,CBI已將數百檔標榜綠色的債券排除在CBI指數之外,今年來綠債發行規模達1,142億美元,CBI就剔除245億美元的綠債。排除的理由可能有如下幾點:債券收益用途解說不夠充分,或對巴黎協定的目標缺乏貢獻,亦即相較於工業革命前的水準,本世紀地球平均氣溫升幅不超過攝氏2度。
台電三檔綠色債券受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以「不符分類方案」為由排除。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昨(20)日未進一步回應,指示由台電說明;台電回應說,不影響既有綠債發行及使用。
至目前為止,台電綠債累計發行107億元,全數完成募資。而購買台電綠債的銀行和企業,可列入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台電綠債募得資金用於相關綠色投資計畫,包含「再生能源及能源科技發展」(如離岸風電、澎湖低碳島風電、太陽光電與小水力等計畫)、「溫室氣體減量」(如大潭燃氣機組與通霄機組更新擴建計畫)及「汙染防治與控制」(如台中電廠空污改善工程計畫)。
他強調,台電是中華民國企業,台電發行綠債依皆主管機關規定辦理。對於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對綠債之定義與看法,要看主管機關未來是否有所調整,台電一定配合政府法令辦理。
至目前為止,台電綠債累計發行107億元,全數完成募資。而購買台電綠債的銀行和企業,可列入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台電綠債募得資金用於相關綠色投資計畫,包含「再生能源及能源科技發展」(如離岸風電、澎湖低碳島風電、太陽光電與小水力等計畫)、「溫室氣體減量」(如大潭燃氣機組與通霄機組更新擴建計畫)及「汙染防治與控制」(如台中電廠空污改善工程計畫)。
他強調,台電是中華民國企業,台電發行綠債依皆主管機關規定辦理。對於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對綠債之定義與看法,要看主管機關未來是否有所調整,台電一定配合政府法令辦理。
綠色債券是金管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的重點之一,台電、中油綠債被CBI剔除傳出後,引起金管會關注。金管會官員表示,因中油、台電的綠債都在國內發行,被CBI剔除不致有影響,但若企業是要到海外發行,投資對象是國外投資人,可能要多參考各種國際標準。
金管會官員並強調,為與國際接軌,提高國內綠債被國際市場接受度,金管會將適時參考國外規定檢討綠債定義,持續督導櫃買參考國際作法檢討綠債定義,也列入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中。
官員指出,實際上CBI並不是唯一的國際標準,以櫃買中心訂定的綠色債券定義為例,是同時參考CBI及ICMA(國際資本市場協會)等標準,及國內市場環境訂定。
以這次台電未被CBI認可為例,符合我櫃買中心的綠債認定標準,卻不符合CBI標準,其差異點就在於「溫室氣體減量」這一項。
櫃買中心昨日強調台電綠債符合資格認可、已發行完畢,且CBI剔除分類並不少見及相對專注氣候變遷的規範,屬於較狹義的定義。
金管會官員並強調,為與國際接軌,提高國內綠債被國際市場接受度,金管會將適時參考國外規定檢討綠債定義,持續督導櫃買參考國際作法檢討綠債定義,也列入金融發展行動方案中。
官員指出,實際上CBI並不是唯一的國際標準,以櫃買中心訂定的綠色債券定義為例,是同時參考CBI及ICMA(國際資本市場協會)等標準,及國內市場環境訂定。
以這次台電未被CBI認可為例,符合我櫃買中心的綠債認定標準,卻不符合CBI標準,其差異點就在於「溫室氣體減量」這一項。
櫃買中心昨日強調台電綠債符合資格認可、已發行完畢,且CBI剔除分類並不少見及相對專注氣候變遷的規範,屬於較狹義的定義。
台電公司綠債遭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BondsInitiative,CBI)以不符合分類方案排除,櫃買中心表示,CBI與ICMA(國際資本市場協會)均為倫敦兩個綠色債券市場推動機構,CBI採用標準較為嚴格,與氣候暖化改善相關,而ICMA標準較為寬鬆。櫃買中心表示,台電及中油已發綠債,即使遭CBI排除,仍不影響債券交易及各項權利義務,櫃買持續推動綠債商品,預估第3季底綠債累計發行餘額上看510億元。
外媒消息,台電公司去年12月首次發行規模新台幣83億元兩檔綠色債券、以及今年5月發行的一檔24億元綠色債,都被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以「不符分類方案」排除,另外,台灣中油去年底發行27億元的綠色債券,也遭CBI排除。
外媒消息,台電公司去年12月首次發行規模新台幣83億元兩檔綠色債券、以及今年5月發行的一檔24億元綠色債,都被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以「不符分類方案」排除,另外,台灣中油去年底發行27億元的綠色債券,也遭CBI排除。
當時占總承銷金額12%;但到了2017年,案源已成長為13件、67億元,比2016年大舉增加49億元,成長2.72倍,占總承銷業務量的占比也從12%一舉跨過逾半關卡、達55%。
融資方面,元大金旗下元大銀針對相關概念企業放款1,183億元,占元大銀行總放款金額比重也高達41%。元大銀高層也出具近三年來的統計數據指出,元大銀行包括太陽能電廠在內的綠能授信總額,在2015年底為1,096億元,占法金業務比重35.9%,到了2017年底,由於淨增近100億元綠能授信,占比也提高逾5個百分點。
對於綠能承銷的產業領域,元大證高層說明,元大綠能承銷的公司,領域包含再生(替代)能源的太陽能、LED、醫療及被動元件等產業。而在債券承銷上,則以中油、台電的綠能債券承銷為代表作。
除了金控集團旗下公司積極投入承銷、授信等綠能金融業務,元大金旗下營業據點也全面響應綠能環保,元大金指出,目前包括元大金及旗下九家子公司,已有共324個營業據點全數通過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成為查驗覆蓋率100%的金控公司,並已連續七年獲台北市政府表揚為綠色採購卓越標竿單位。
融資方面,元大金旗下元大銀針對相關概念企業放款1,183億元,占元大銀行總放款金額比重也高達41%。元大銀高層也出具近三年來的統計數據指出,元大銀行包括太陽能電廠在內的綠能授信總額,在2015年底為1,096億元,占法金業務比重35.9%,到了2017年底,由於淨增近100億元綠能授信,占比也提高逾5個百分點。
對於綠能承銷的產業領域,元大證高層說明,元大綠能承銷的公司,領域包含再生(替代)能源的太陽能、LED、醫療及被動元件等產業。而在債券承銷上,則以中油、台電的綠能債券承銷為代表作。
除了金控集團旗下公司積極投入承銷、授信等綠能金融業務,元大金旗下營業據點也全面響應綠能環保,元大金指出,目前包括元大金及旗下九家子公司,已有共324個營業據點全數通過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成為查驗覆蓋率100%的金控公司,並已連續七年獲台北市政府表揚為綠色採購卓越標竿單位。
還記得去年「815大停電」?經過一年之後,台灣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依然跌跌撞撞,光是今年上半年就陸續發生多起停跳電事件,甚至發生備轉容量率跌破3%的警訊。對此,全球動力大廠伊頓(Eaton)近日提出多項全方位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建立穩定且高品質的供電系統和提升用電效率。
根據台電統計,5月雙北地區跳電事件就超過10起,包括松山機場、桃園機場、台北榮總皆受到波及,至於區域性跳電更曾出現苗栗地區的7萬戶大停電。伊頓表示,隨著物聯網、5G、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等趨勢推進下,企業總體電力需求增高,而政府供電品質不佳,都嚴重考驗企業經營。
伊頓表示,該公司的xStorage儲能系統,不僅可改善再生能源使用的限制,優化電力供應可靠度,且在當今尖峰用電居高不下之際,還可達到「削峰填谷」的目標,並結合時間電價能更精準地掌握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尖峰時段用電。此外,為了協助企業著手改善機房、IT與空調設備龐大的耗電量,同時保有持續且可靠的用電品質,其中不斷電系統將為重要的電力設備。由於傳統老舊的不斷電系統缺乏效率與節能效益,伊頓推出的不斷電系統在ESS節能模式下,效率最高可達99%,不僅減少整體架構的能源消耗,更大幅省下運作成本。
另外,有鑑於企業機房與資料中心趨向微型化與分散式發展,伊頓的單一機櫃整合式微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分部門機構、金融、零售、醫療等雲端運算的企業邊緣應用。
根據台電統計,5月雙北地區跳電事件就超過10起,包括松山機場、桃園機場、台北榮總皆受到波及,至於區域性跳電更曾出現苗栗地區的7萬戶大停電。伊頓表示,隨著物聯網、5G、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等趨勢推進下,企業總體電力需求增高,而政府供電品質不佳,都嚴重考驗企業經營。
伊頓表示,該公司的xStorage儲能系統,不僅可改善再生能源使用的限制,優化電力供應可靠度,且在當今尖峰用電居高不下之際,還可達到「削峰填谷」的目標,並結合時間電價能更精準地掌握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尖峰時段用電。此外,為了協助企業著手改善機房、IT與空調設備龐大的耗電量,同時保有持續且可靠的用電品質,其中不斷電系統將為重要的電力設備。由於傳統老舊的不斷電系統缺乏效率與節能效益,伊頓推出的不斷電系統在ESS節能模式下,效率最高可達99%,不僅減少整體架構的能源消耗,更大幅省下運作成本。
另外,有鑑於企業機房與資料中心趨向微型化與分散式發展,伊頓的單一機櫃整合式微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分部門機構、金融、零售、醫療等雲端運算的企業邊緣應用。
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將滿周年,給人印象是全年無休的「拚命三郎」,他把古人常言道的「吃飯皇帝大」,做為上任後拚經濟的動力與信念,因此不論走到哪視察前瞻基礎建設,最關心的正是民生經濟的議題。
賴揆去年9月8日從台南北上出任閣揆,儘管曾任國會議員身經百戰,但北上後一言一行皆被「放大」檢視,歷經北部媒體、網友及各界給他嚴苛的「震撼教育」。例如提到長照員薪水3萬元及積功德被諷「功德院」,平均薪資4萬8被批「不知民間疾苦」,深澳「乾淨的煤」遭網友狂酸等,失言惹議被轟,他不以為意,總能淡淡一句「網民太有創意」,四兩撥千斤,化解尷尬,他堅信:「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
賴揆一上任,立即正面迎戰勞基法一例一休二度修法的殺戮戰場,為勞資排班、輪班、加班、特休創4彈性開路,令工商大老許勝雄覺得他「非常慈悲」。他親上火線,面對工商團體訴求「五缺」課題,火速在2個月內一連五天舉行五場記者會,提出解方,也讓外界見識他的行動力。
針對民間投資熄火,產業轉型力道不足,對外投資雞蛋放同一籃等問題,賴揆甚至隔周就召開加強投資台灣專案會議,排除民間投資路障,檢視法規鬆綁,時時刻刻繃緊行政團隊神經,不喜鄉愿駝鳥,迄今已召開18場會議,從未懈怠間斷。看在工商大老如許勝雄和張忠謀眼裡,都豎起大拇指稱讚賴揆,是了解民間疾苦、接地氣、做事非常積極的閣揆。
為了履行對企業穩定供電的承諾,讓企業放心投資台灣,賴揆不憂讒畏譏,打破綠營核電神主牌禁忌,勇於承擔拍板核二廠2號機再轉;為了展現對供電穩定的用心,有史來首度率領工商領袖赴林口電廠,了解燃煤電廠技術進步及台電一線人員的努力,一再保證不缺電。儘管對核電看法官民站在二條平行線,但工商大老林伯豐都不得不感受到「賴揆真的很用心」。
「拚經濟」是賴揆首要施政,雖非財經見長,也非標榜財經內閣,但他誠實面對企業投資的問題。棒球迷的他,經常直球對決多年沈痾及棘手難題,一例一休、核二2號機及財劃法皆是例證,他的勇於任事與解決問題的務實風格,也成了內閣拚經濟最強大的後盾。
賴揆去年9月8日從台南北上出任閣揆,儘管曾任國會議員身經百戰,但北上後一言一行皆被「放大」檢視,歷經北部媒體、網友及各界給他嚴苛的「震撼教育」。例如提到長照員薪水3萬元及積功德被諷「功德院」,平均薪資4萬8被批「不知民間疾苦」,深澳「乾淨的煤」遭網友狂酸等,失言惹議被轟,他不以為意,總能淡淡一句「網民太有創意」,四兩撥千斤,化解尷尬,他堅信:「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
賴揆一上任,立即正面迎戰勞基法一例一休二度修法的殺戮戰場,為勞資排班、輪班、加班、特休創4彈性開路,令工商大老許勝雄覺得他「非常慈悲」。他親上火線,面對工商團體訴求「五缺」課題,火速在2個月內一連五天舉行五場記者會,提出解方,也讓外界見識他的行動力。
針對民間投資熄火,產業轉型力道不足,對外投資雞蛋放同一籃等問題,賴揆甚至隔周就召開加強投資台灣專案會議,排除民間投資路障,檢視法規鬆綁,時時刻刻繃緊行政團隊神經,不喜鄉愿駝鳥,迄今已召開18場會議,從未懈怠間斷。看在工商大老如許勝雄和張忠謀眼裡,都豎起大拇指稱讚賴揆,是了解民間疾苦、接地氣、做事非常積極的閣揆。
為了履行對企業穩定供電的承諾,讓企業放心投資台灣,賴揆不憂讒畏譏,打破綠營核電神主牌禁忌,勇於承擔拍板核二廠2號機再轉;為了展現對供電穩定的用心,有史來首度率領工商領袖赴林口電廠,了解燃煤電廠技術進步及台電一線人員的努力,一再保證不缺電。儘管對核電看法官民站在二條平行線,但工商大老林伯豐都不得不感受到「賴揆真的很用心」。
「拚經濟」是賴揆首要施政,雖非財經見長,也非標榜財經內閣,但他誠實面對企業投資的問題。棒球迷的他,經常直球對決多年沈痾及棘手難題,一例一休、核二2號機及財劃法皆是例證,他的勇於任事與解決問題的務實風格,也成了內閣拚經濟最強大的後盾。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3)日會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等企業領袖,前往林口發電廠了解電力建設,並與企業領袖座談,提出漸進式非核、能源轉型規劃、提高備轉容量率、穩定供電等4點保證,強調「即使沒有核電,也不會因此缺電」,盼透過實地參訪,增強持續投資台灣的信心。
賴揆昨天在臉書上說:「今天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由行政院邀請工商協進會的企業領袖們,直接進入林口電廠」,看見政府穩定供電決心,及台電第一線人員的努力。
林伯豐等人仍對賴揆強調要便宜的核電,賴揆則拍胸脯回應4點訴求,第一,《電業法》早已明訂核一、核二、核三必須如期除役,邁向非核家園前,政府並未在期限內中斷核電運作,直接跳到非核家園目標。
第二,目前我國核能發電比例僅占全體發電量12%,「沒有核電,不代表就會因此缺電」,將陸續以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逐步取代核電,預計2025年,太陽能發電地面型裝置容量要達17GW、屋頂型3GW、風力發電3GW。特別是風力發電,從遴選到競價,已達裝置容量5.5GW。。
第三,賴清德要全力穩定供電,他說,「當前台灣沒有一天有缺電問題,關鍵在於發電量剩多或剩少。」目前我國備轉容量率約6%,今年底到明年初之間,林口電廠、桃園大潭電廠、苗栗通宵電廠及高雄大林電廠陸續併聯後,將能完成企業界期望,備轉容量率10%、備用容量15%之目標。
第四,為確保穩定供電,行政院採多元創能、智慧節能及科技儲能3大策略。賴揆說,今年底前約2萬戶的工業用電大戶啟用智慧電表;政府也透過法規修訂、公部門優先落實等策略,積極推動綠色建築;另期望台灣科技業研發電池、解決併網等科技儲能關鍵問題,透過能源轉型帶動綠能或風力發電產業發展。
賴揆強調,拚經濟是政府目前最優先工作,工商協進會會員企業投資台灣,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對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多所貢獻,期望透過這次的參訪,讓產業界更加瞭解供電現況,與政府共同打拚。
賴揆昨天在臉書上說:「今天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由行政院邀請工商協進會的企業領袖們,直接進入林口電廠」,看見政府穩定供電決心,及台電第一線人員的努力。
林伯豐等人仍對賴揆強調要便宜的核電,賴揆則拍胸脯回應4點訴求,第一,《電業法》早已明訂核一、核二、核三必須如期除役,邁向非核家園前,政府並未在期限內中斷核電運作,直接跳到非核家園目標。
第二,目前我國核能發電比例僅占全體發電量12%,「沒有核電,不代表就會因此缺電」,將陸續以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逐步取代核電,預計2025年,太陽能發電地面型裝置容量要達17GW、屋頂型3GW、風力發電3GW。特別是風力發電,從遴選到競價,已達裝置容量5.5GW。。
第三,賴清德要全力穩定供電,他說,「當前台灣沒有一天有缺電問題,關鍵在於發電量剩多或剩少。」目前我國備轉容量率約6%,今年底到明年初之間,林口電廠、桃園大潭電廠、苗栗通宵電廠及高雄大林電廠陸續併聯後,將能完成企業界期望,備轉容量率10%、備用容量15%之目標。
第四,為確保穩定供電,行政院採多元創能、智慧節能及科技儲能3大策略。賴揆說,今年底前約2萬戶的工業用電大戶啟用智慧電表;政府也透過法規修訂、公部門優先落實等策略,積極推動綠色建築;另期望台灣科技業研發電池、解決併網等科技儲能關鍵問題,透過能源轉型帶動綠能或風力發電產業發展。
賴揆強調,拚經濟是政府目前最優先工作,工商協進會會員企業投資台灣,創造許多就業機會,對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多所貢獻,期望透過這次的參訪,讓產業界更加瞭解供電現況,與政府共同打拚。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13)日邀請工商協進會的企業領袖,進入林口電廠商談「穩供電」大計。工商大老共拋出了核電必須保留、備用與備轉預估太樂觀、太陽光電土地難取得、環評阻擾天然氣接收站、再生能源併網品質不佳五大議題,與院方代表言詞交鋒,賴揆逐一說明做法,並強調,要以逐步除役的方式落實非核家園。
缺電是企業對投資台灣的最大疑慮,賴揆相當重視這次的會晤,還透過臉書表示,這是「史上第一次」由行政院邀請企業領袖,直接進入林口電廠,了解整體電力建設與供電情況。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會後轉述表示,賴清德重申台灣不會缺電,同時經濟部也保證10月電價不大漲。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認為,台電雖有壓力,但經濟部對於電價會有通盤的考量。林伯豐說:「只要不缺電,就會繼續在台灣投資」。
昨天一開場,企業大老就質疑2025非核家園政策,挑上爭議最大的核電存廢問題。林伯豐當面向賴揆建議,如果要穩定供電,核電必須保留。賴揆對此表示,非核家園不是今天說廢就廢,是逐步除役,他還力邀企業界,成為政府推動2025非核家園的夥伴。陪同與會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補充表示,同時間也會興建火力電廠、補齊再生能源,才讓核電除役。
政府對備用、備轉的預估太過樂觀,是工商大老擔憂的第二個問題,尤其今年尖峰負載比預期還要高。曾文生則說明,經濟部已用不同的經濟成長率設算,直到2025年,目前發電機組的規劃,大致狀況都可維持備轉容量率10%的目標。
工商大老同時質疑,發展地面型太陽光電的土地不易取得。賴揆對此表示,已請兩位政委張景森、吳政忠共同督導用地取得,目前盤點2.5萬公頃用地,且未來地面型太陽光電,都是朝「一地兩用」或「一地多用」的方向推動。
而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受阻,也讓企業負責人質疑,將來天然氣發電占比將達五成可行性。曾文生請企業界「免驚」,政府對天然氣供應已有整體規劃,目前在做環評審議的天然氣接收站就有四個案子。
缺電是企業對投資台灣的最大疑慮,賴揆相當重視這次的會晤,還透過臉書表示,這是「史上第一次」由行政院邀請企業領袖,直接進入林口電廠,了解整體電力建設與供電情況。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會後轉述表示,賴清德重申台灣不會缺電,同時經濟部也保證10月電價不大漲。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認為,台電雖有壓力,但經濟部對於電價會有通盤的考量。林伯豐說:「只要不缺電,就會繼續在台灣投資」。
昨天一開場,企業大老就質疑2025非核家園政策,挑上爭議最大的核電存廢問題。林伯豐當面向賴揆建議,如果要穩定供電,核電必須保留。賴揆對此表示,非核家園不是今天說廢就廢,是逐步除役,他還力邀企業界,成為政府推動2025非核家園的夥伴。陪同與會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補充表示,同時間也會興建火力電廠、補齊再生能源,才讓核電除役。
政府對備用、備轉的預估太過樂觀,是工商大老擔憂的第二個問題,尤其今年尖峰負載比預期還要高。曾文生則說明,經濟部已用不同的經濟成長率設算,直到2025年,目前發電機組的規劃,大致狀況都可維持備轉容量率10%的目標。
工商大老同時質疑,發展地面型太陽光電的土地不易取得。賴揆對此表示,已請兩位政委張景森、吳政忠共同督導用地取得,目前盤點2.5萬公頃用地,且未來地面型太陽光電,都是朝「一地兩用」或「一地多用」的方向推動。
而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受阻,也讓企業負責人質疑,將來天然氣發電占比將達五成可行性。曾文生請企業界「免驚」,政府對天然氣供應已有整體規劃,目前在做環評審議的天然氣接收站就有四個案子。
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上漲,台電在4月調漲電價後,上半年虧損達240億元,期望能在10月再調整電價,且一次漲足。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9)日表示,電價調漲要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該調漲就調漲,但漲價也只會「漲到天花板3%」,超過部分將由電價平準基金790億來填補。
台電今年4月電價調漲3%,現在每度電價平均是2.6253元,但當時經濟部為保障民生,推出配套措施,用電500度以下的用戶不漲價,因此並未充分反映成本上漲。加上,當時煤價一噸是85美元,現在已漲到115美元;油價從63美元升到74美元,漲幅都接近5成,台電估計全年燃料支出仍要虧損400到500億元。
電價審議委員會每年4月、10月都會重新檢討電價,沈榮津強調,電價公式是立法院訂定的,其中規範電價調整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機制決定,經濟部仍會按照公式來調整,且公式已訂定半年漲跌幅不超過3%的上下限,如果要漲,3%就是上限,如果調漲電價還不足以反應台電的燃料支出虧損,會透過電價平準基金填補,目前平準基金累計約790億元。
沈榮津指出,台電要把相關發電成本等相關資料,整理好提交到委員會,要有充足的理由來說服委員,委員也會依照實際狀況做出決定。
據台電表示,台電所購買燃料價格都會比市場價格來得低,但是不論怎麼買,今年價格都比去年上漲,除了燃煤長約,今年燃煤現貨價格也比去年高,今年平均決標價格從81美元到92美元不等;而澳洲煤又缺貨、價格曾經最多漲到120美元,都讓台電吃不消。
此外,台灣夏季缺電問題,沈榮津表示,今年所有大修機組都已歸隊,新建機組也陸續上線,下半年備轉容量率預估都能維持在6%以上,再次強調不會有缺電問題,而明年可恢復到工商團體希望的10%備轉容量。沈榮津昨天也拜會工商團體,希望主動溝通能源轉型、產業轉型、促進投資與加入區域整合組織等政府政策,並傾聽工商團體的意見。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9)日表示,電價調漲要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該調漲就調漲,但漲價也只會「漲到天花板3%」,超過部分將由電價平準基金790億來填補。
台電今年4月電價調漲3%,現在每度電價平均是2.6253元,但當時經濟部為保障民生,推出配套措施,用電500度以下的用戶不漲價,因此並未充分反映成本上漲。加上,當時煤價一噸是85美元,現在已漲到115美元;油價從63美元升到74美元,漲幅都接近5成,台電估計全年燃料支出仍要虧損400到500億元。
電價審議委員會每年4月、10月都會重新檢討電價,沈榮津強調,電價公式是立法院訂定的,其中規範電價調整由電價審議委員會機制決定,經濟部仍會按照公式來調整,且公式已訂定半年漲跌幅不超過3%的上下限,如果要漲,3%就是上限,如果調漲電價還不足以反應台電的燃料支出虧損,會透過電價平準基金填補,目前平準基金累計約790億元。
沈榮津指出,台電要把相關發電成本等相關資料,整理好提交到委員會,要有充足的理由來說服委員,委員也會依照實際狀況做出決定。
據台電表示,台電所購買燃料價格都會比市場價格來得低,但是不論怎麼買,今年價格都比去年上漲,除了燃煤長約,今年燃煤現貨價格也比去年高,今年平均決標價格從81美元到92美元不等;而澳洲煤又缺貨、價格曾經最多漲到120美元,都讓台電吃不消。
此外,台灣夏季缺電問題,沈榮津表示,今年所有大修機組都已歸隊,新建機組也陸續上線,下半年備轉容量率預估都能維持在6%以上,再次強調不會有缺電問題,而明年可恢復到工商團體希望的10%備轉容量。沈榮津昨天也拜會工商團體,希望主動溝通能源轉型、產業轉型、促進投資與加入區域整合組織等政府政策,並傾聽工商團體的意見。
國際燃料價格居高不下,對國內電價形成上漲壓力。經濟部長沈榮津昨(9)日表示,電價調整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不是經長能決定。
他表示,電價調整有既定機制,並設有漲跌幅3%限制,最終是否調整都會尊重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
電價費率審議會每年3月及9月開會討論電價調整,並分別自4月及10月實施。沈榮津表示,電價檢討會按照既定公式計算,經濟部會要求台電完整提供所有相關費用、成本,以計算合理成本,並說服電價費率審議會委員們。最高調整3%,最後若不足的部分,則以790億元電價平穩基金補足。
不過他也說,是否會調整電價、調幅多少,都不是經長決定,經濟部尊重電價費率審議會。
至於工商界關切缺電問題,沈榮津重申,今年所有大修機組都已歸隊,新建機組也陸續上線,下半年備轉容量率預估都能維持在6%以上,不會有缺電問題。而明年備轉容量率更可回升到工商界期待的10%。
他表示,電價調整有既定機制,並設有漲跌幅3%限制,最終是否調整都會尊重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
電價費率審議會每年3月及9月開會討論電價調整,並分別自4月及10月實施。沈榮津表示,電價檢討會按照既定公式計算,經濟部會要求台電完整提供所有相關費用、成本,以計算合理成本,並說服電價費率審議會委員們。最高調整3%,最後若不足的部分,則以790億元電價平穩基金補足。
不過他也說,是否會調整電價、調幅多少,都不是經長決定,經濟部尊重電價費率審議會。
至於工商界關切缺電問題,沈榮津重申,今年所有大修機組都已歸隊,新建機組也陸續上線,下半年備轉容量率預估都能維持在6%以上,不會有缺電問題。而明年備轉容量率更可回升到工商界期待的10%。
今年以來國際燃料價格居高不下,墊高台電經營成本,對台電營運形成壓力。台電今年上半年虧損240億元,歷年來累計虧損更達1,530億元,台電坦言,電價有上漲壓力。
依規定,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9月開會,審議台電經營成本及電價費率是否調升。台電坦言,10月的新電價若不調漲,確有經營上的壓力;不過今年底逢九合一選舉,外界預期今年電價可能仍將凍漲。
新版電價公式自去年10月上路,明定電價每年3月、9月檢討,並分別自4月及10月實施,每次漲跌調幅不超過3%,電價費率審議會可以根據電業經營績效表現核定合理利潤數,合理利潤的投資報酬率上限為3%至5%,不足部分則以電價平穩基金填補。
台電在今年3月建議電價漲幅為10.4%,但最後拍板只漲3%,也就是說,目前的電價並未完全反映發電成本。今年以來國際燃料價格維持在高點,今夏連日高溫帶動用電量屢破歷史新高,台電發電成本愈顯沈重。
台電主管表示,燃料費用占台電營運成本約50%到60%,今年上半年台電買煤、油、天然氣費用高達1,500多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200多億元,成長14%。
若今年10月如果不調漲電價,台電累積虧損將持續擴大,而即便國際燃料價格維持現狀,以目前電價成本及售價估算,台電仍持續面臨虧損壓力。截至今年6月底台電累積虧損已達1,530億元,接近資本額3,300億元的一半。
台電指出,台電今年上半年虧損已高達240億元,在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上漲下,電價調漲只能少虧一點。電價平穩準備約790億元,尚可支應平抑電價所需,但若電價持續凍漲,恐只能用到明年。
隨著九合一選舉到來,10月電價是否調漲存有變數。此外,主計總處日前發布的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漲1.75%,其中,重要民生物資CPI平均年漲3.75%,創下41個月以來的新高。
依規定,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9月開會,審議台電經營成本及電價費率是否調升。台電坦言,10月的新電價若不調漲,確有經營上的壓力;不過今年底逢九合一選舉,外界預期今年電價可能仍將凍漲。
新版電價公式自去年10月上路,明定電價每年3月、9月檢討,並分別自4月及10月實施,每次漲跌調幅不超過3%,電價費率審議會可以根據電業經營績效表現核定合理利潤數,合理利潤的投資報酬率上限為3%至5%,不足部分則以電價平穩基金填補。
台電在今年3月建議電價漲幅為10.4%,但最後拍板只漲3%,也就是說,目前的電價並未完全反映發電成本。今年以來國際燃料價格維持在高點,今夏連日高溫帶動用電量屢破歷史新高,台電發電成本愈顯沈重。
台電主管表示,燃料費用占台電營運成本約50%到60%,今年上半年台電買煤、油、天然氣費用高達1,500多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200多億元,成長14%。
若今年10月如果不調漲電價,台電累積虧損將持續擴大,而即便國際燃料價格維持現狀,以目前電價成本及售價估算,台電仍持續面臨虧損壓力。截至今年6月底台電累積虧損已達1,530億元,接近資本額3,300億元的一半。
台電指出,台電今年上半年虧損已高達240億元,在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上漲下,電價調漲只能少虧一點。電價平穩準備約790億元,尚可支應平抑電價所需,但若電價持續凍漲,恐只能用到明年。
隨著九合一選舉到來,10月電價是否調漲存有變數。此外,主計總處日前發布的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漲1.75%,其中,重要民生物資CPI平均年漲3.75%,創下41個月以來的新高。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昨(8)日舉辦首場招商說明會,釋出三大招商案,吸引超過40家開發商參與。其中,備受投資人關注的台電嘉興街都更案,預計9月正式招商,最快2021年動工,預計可創造百億產值,成為公辦都更的「領跑指標案」。
住都中心首度舉辦招商會,會中投資人出席踴躍,包括國泰建設、潤泰創新國際、宏普建設、皇翔建設、璞真建設、大陸建設、元利建設、立信建設等開發商均派員到場;另外壽險業方面則有南山人壽、全球人壽出席。
住都中心首推三大案,包括台電嘉興街都更案、板橋浮洲商業區都更案以及捷運圓山站西側都更案(台銀圓山案),其中又以台電嘉興街詢問度最高。
台電嘉興街開發面積約0.66公頃,預計投資28億元,由於基地位於大安區,周邊交通設施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地段精華,是台北市發展極為成熟的地區,估可創造超過100億元產值,投資報酬率約26.21%,吸引最多投資人目光。
不過,該基地也因為私有產權複雜,更新意願整合不易,已歷經七年規劃與協商。投資人坦言,私有產權問題能否解決?會不會有「釘子戶」問題?是該開發基地最大隱憂。
對此,住都中心強調,在此案推動前期已逐戶拜訪,同意比率達到61%,另外尚未表達同意意願的37%民眾,多為一樓商家,並非反對該案推行,而是希望未來看到較為具體的分配條件後,再決定是否同意。
住都中心表示,未來將與投資人成為夥伴關係,共同協助都市計畫審議、整合等過程,預計今年9月針對公開徵選投資人、明年1月簽約,最快2021年正式拆屋動工。
此外,板橋浮洲商業區都更案則在三案中規模最大,面積約2.01公頃,預計投資77億元,該基地為100%公有土地,鄰近浮洲合宜住宅、台鐵浮州車站、捷運亞東醫院站,未來將打造「浮洲創意商業中心」,預計今年10月招商,將創造超過300億元產值。
台銀圓山案則招商時程相對較晚,預定今年12月公開徵求投資人,民間投資金額約14億元,約創造50億產值,未來規劃為住商複合區,並作為示範計畫,帶動周邊地區都更。
住都中心首度舉辦招商會,會中投資人出席踴躍,包括國泰建設、潤泰創新國際、宏普建設、皇翔建設、璞真建設、大陸建設、元利建設、立信建設等開發商均派員到場;另外壽險業方面則有南山人壽、全球人壽出席。
住都中心首推三大案,包括台電嘉興街都更案、板橋浮洲商業區都更案以及捷運圓山站西側都更案(台銀圓山案),其中又以台電嘉興街詢問度最高。
台電嘉興街開發面積約0.66公頃,預計投資28億元,由於基地位於大安區,周邊交通設施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地段精華,是台北市發展極為成熟的地區,估可創造超過100億元產值,投資報酬率約26.21%,吸引最多投資人目光。
不過,該基地也因為私有產權複雜,更新意願整合不易,已歷經七年規劃與協商。投資人坦言,私有產權問題能否解決?會不會有「釘子戶」問題?是該開發基地最大隱憂。
對此,住都中心強調,在此案推動前期已逐戶拜訪,同意比率達到61%,另外尚未表達同意意願的37%民眾,多為一樓商家,並非反對該案推行,而是希望未來看到較為具體的分配條件後,再決定是否同意。
住都中心表示,未來將與投資人成為夥伴關係,共同協助都市計畫審議、整合等過程,預計今年9月針對公開徵選投資人、明年1月簽約,最快2021年正式拆屋動工。
此外,板橋浮洲商業區都更案則在三案中規模最大,面積約2.01公頃,預計投資77億元,該基地為100%公有土地,鄰近浮洲合宜住宅、台鐵浮州車站、捷運亞東醫院站,未來將打造「浮洲創意商業中心」,預計今年10月招商,將創造超過300億元產值。
台銀圓山案則招商時程相對較晚,預定今年12月公開徵求投資人,民間投資金額約14億元,約創造50億產值,未來規劃為住商複合區,並作為示範計畫,帶動周邊地區都更。
國家住都中心昨(8)日舉辦成立後首場公辦都更招商案,針對圓山站西側土地、台電嘉興街宿舍,板橋浮洲商業區等3案進行招商,總招商金額上看128億元,包括冠德和國泰建設、南山及全球壽險等,超過40家開發商和投資人有興趣,其中位在台北市蛋黃區的台電嘉興街宿舍,更是各界看好的投資標的。
住都中心本月1日成立後,由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代行董事長,立刻推動8大都更案,8日則舉辦首場招商說明會,向建商和潛在投資人說明圓山站西側土地、台電嘉興街宿舍,板橋浮洲商業區等3項都更案。
其中,位在大安區六張犁捷運站旁的台電嘉興街學生宿舍案,因為國營企業持地過半,加上政府大力推動下,可望成為都更指標,在2020年就可以完成程序,開工改建,因此也特別受到關注。
招商會現場包括冠德建設、大陸建設、元利建設、宏普建設、國泰建設、皇翔建設,以及南山人壽、全球人壽等40多家企業代表與會。
住都中心資料指出,台電嘉興街都更案臨近捷運六張犁站,更新單元面積為6,581平方公尺,總開發樓地板面積為3萬9,896.66平方公尺,預定今年9月公開徵求投資人,投資金額約28億元。
圓山站西側地區都更案則位在承德路3段以東、庫倫街61巷以西、承德路3段283巷以南、庫倫街以北所圍街廓,投資金額約14億元。板橋浮洲商業區都更案位在板橋大觀路二段以西、合宜路以南、大觀路2段153巷以西及以北所圍街廓,鄰近捷運亞東醫院站,土地使用分區均為第一種商業區,投資金額約86億元。
住都中心本月1日成立後,由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代行董事長,立刻推動8大都更案,8日則舉辦首場招商說明會,向建商和潛在投資人說明圓山站西側土地、台電嘉興街宿舍,板橋浮洲商業區等3項都更案。
其中,位在大安區六張犁捷運站旁的台電嘉興街學生宿舍案,因為國營企業持地過半,加上政府大力推動下,可望成為都更指標,在2020年就可以完成程序,開工改建,因此也特別受到關注。
招商會現場包括冠德建設、大陸建設、元利建設、宏普建設、國泰建設、皇翔建設,以及南山人壽、全球人壽等40多家企業代表與會。
住都中心資料指出,台電嘉興街都更案臨近捷運六張犁站,更新單元面積為6,581平方公尺,總開發樓地板面積為3萬9,896.66平方公尺,預定今年9月公開徵求投資人,投資金額約28億元。
圓山站西側地區都更案則位在承德路3段以東、庫倫街61巷以西、承德路3段283巷以南、庫倫街以北所圍街廓,投資金額約14億元。板橋浮洲商業區都更案位在板橋大觀路二段以西、合宜路以南、大觀路2段153巷以西及以北所圍街廓,鄰近捷運亞東醫院站,土地使用分區均為第一種商業區,投資金額約86億元。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