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櫃買積極推動債券ETF,總經理李愛玲表示,上櫃債券ETF規模已由 今年初的352億元,目前成長到1,768億元,超越韓國約新台幣1,721 億元,成為亞洲第一;今年來已有23檔債券ETF掛牌,凱基投信3檔債 券ETF近30億元將在今(20)日掛牌上櫃,另有12檔投信公司送審之 指數已取得債券ETF指數認可資格,因此債券ETF規模可望再攀升。
櫃買19日舉行9月例行記者會,由總經理李愛玲主持,今年來已有 23檔債券ETF掛牌,分別為7檔追蹤美國政府短中長期公債指數報酬、 5檔追蹤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報酬、9檔追蹤產業型公司債指數報酬、 及2檔追蹤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報酬的債券ETF;次級市場方面,櫃買持 續舉辦獎勵競賽活動,今年來累計日均值為10億元,較去年度日均值 2.75億元大幅成長262%。
另外,包含群益投信、元大投信、復華投信、中信投信及國泰投信 等,共12檔送審之指數已獲債券ETF指數認可資格,可能在年底或明 年初掛牌。
綠色債券方面,今年來已有臺灣企銀、遠東新、台北富邦銀行、韓 國輸出入銀行、華南銀行、玉山銀行、台電、長榮海運、台新銀行等 共發行9檔,新台幣238億元,流通在外綠色債券有18檔,發行餘額新 台幣444億元。另外,奇美實業及法國興業銀行台北分行各取得新台 幣50億元與16億元綠色債券資格認可,分別將於9月底及10月底前發 行,整體綠色債券發行餘額將攀升到新台幣510億元。
櫃買指出,綠色債券在國際市場上通用的標準為國際資本市場協會 (ICMA)所發布的綠色債券原則(GBP),國際間設有綠色債券專板 的證券交易所都是以GBP作為綠色債券認定標準,包括倫敦、義大利 、奧斯陸、斯德哥爾摩、約翰尼斯堡、墨西哥、盧森堡及日本所等。 櫃買對於綠色投資計畫類別,主要也是參採GBP的綠色用途分類,銜 接國際市場最廣泛採用的綠色債券原則。
櫃買為滿足外國機構投資國內離岸風電廠建置之融資需求,將持續 推動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預期在國內外銀行、國內 大型企業及外銀在台分行等多方推動,國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將持續 成長。
櫃買19日舉行9月例行記者會,由總經理李愛玲主持,今年來已有 23檔債券ETF掛牌,分別為7檔追蹤美國政府短中長期公債指數報酬、 5檔追蹤中國政策金融債指數報酬、9檔追蹤產業型公司債指數報酬、 及2檔追蹤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報酬的債券ETF;次級市場方面,櫃買持 續舉辦獎勵競賽活動,今年來累計日均值為10億元,較去年度日均值 2.75億元大幅成長262%。
另外,包含群益投信、元大投信、復華投信、中信投信及國泰投信 等,共12檔送審之指數已獲債券ETF指數認可資格,可能在年底或明 年初掛牌。
綠色債券方面,今年來已有臺灣企銀、遠東新、台北富邦銀行、韓 國輸出入銀行、華南銀行、玉山銀行、台電、長榮海運、台新銀行等 共發行9檔,新台幣238億元,流通在外綠色債券有18檔,發行餘額新 台幣444億元。另外,奇美實業及法國興業銀行台北分行各取得新台 幣50億元與16億元綠色債券資格認可,分別將於9月底及10月底前發 行,整體綠色債券發行餘額將攀升到新台幣510億元。
櫃買指出,綠色債券在國際市場上通用的標準為國際資本市場協會 (ICMA)所發布的綠色債券原則(GBP),國際間設有綠色債券專板 的證券交易所都是以GBP作為綠色債券認定標準,包括倫敦、義大利 、奧斯陸、斯德哥爾摩、約翰尼斯堡、墨西哥、盧森堡及日本所等。 櫃買對於綠色投資計畫類別,主要也是參採GBP的綠色用途分類,銜 接國際市場最廣泛採用的綠色債券原則。
櫃買為滿足外國機構投資國內離岸風電廠建置之融資需求,將持續 推動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預期在國內外銀行、國內 大型企業及外銀在台分行等多方推動,國內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將持續 成長。
電業法修法後,首座民營電廠新增機組已在日前決標,得標廠商為亞泥旗下的嘉惠電廠,將新增裝置容量50萬瓩的天然氣發電機組,預估每年可以增加17.5億度發電量,滿足40萬家庭用電;嘉惠電廠每年也可望進帳逾百億元的電費收入。
這也意味著,儘管政策是非核家園、綠能優先已寫入電業法,但穩定供電還得靠「火力全開」。
此外,根據公開招標公告,台電仍有另一案50萬瓩天然氣民營電廠、正在公開招標程序中,依採購金額3,582億元推估,得標者的供電能力與電費收入,應與嘉惠電廠相似。
公開招標公告顯示,該案已在上周五(14日)下午開標;但台電表示,因為投標廠商未達三家,該案已經流標,將依規定進入第二輪招標階段。
據了解,現階段已通過環評的民營天然氣電廠共有嘉惠、國光與宏關等三座;目前嘉惠已率先得標,而位在新竹關西的宏關電廠,其環評規劃量為80萬瓩,故而外界推斷,第二案可望由中油旗下的國光電廠拿下。
在去年《電業法》完成修法之前,台灣電業僅由台灣電力公司一家壟斷,1990年代台灣工商業起飛,用電量倍增,但台電新建電廠卻阻力重重,故而從1995年起開放民營電廠,但所發之電只能售予台電公司。
電業法修法後,電業自由化採「綠電先行」原則,除了綠電可以自由尋找買主出售,仍開一道小門,開放民營業者可以申設「傳統火力電廠」,並且將電力售予台電公司。
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寫入電業法後,政府打算以綠電彌補廢核後留下的電力缺口,但考量綠能發電仍有未知變數,工商業界莫不擔憂台灣即將缺電。
加上近來台電電廠的更新、改建計畫都遭遇不少瓶頸,但政府為了向工商業界保證不缺電,已喊出備用容量率15%、備轉容量率10%的目標,故而目光只能投向民營電廠。
根據台電去年公告的長期電源開發計劃,這兩座得標的民營電廠將陸續在於2020年、2021年併聯發電;剔除已「形同除役」的核一兩部機組,目前仍在供電的核二1號機則將在2021年底除役。
這也意味著,儘管政策是非核家園、綠能優先已寫入電業法,但穩定供電還得靠「火力全開」。
此外,根據公開招標公告,台電仍有另一案50萬瓩天然氣民營電廠、正在公開招標程序中,依採購金額3,582億元推估,得標者的供電能力與電費收入,應與嘉惠電廠相似。
公開招標公告顯示,該案已在上周五(14日)下午開標;但台電表示,因為投標廠商未達三家,該案已經流標,將依規定進入第二輪招標階段。
據了解,現階段已通過環評的民營天然氣電廠共有嘉惠、國光與宏關等三座;目前嘉惠已率先得標,而位在新竹關西的宏關電廠,其環評規劃量為80萬瓩,故而外界推斷,第二案可望由中油旗下的國光電廠拿下。
在去年《電業法》完成修法之前,台灣電業僅由台灣電力公司一家壟斷,1990年代台灣工商業起飛,用電量倍增,但台電新建電廠卻阻力重重,故而從1995年起開放民營電廠,但所發之電只能售予台電公司。
電業法修法後,電業自由化採「綠電先行」原則,除了綠電可以自由尋找買主出售,仍開一道小門,開放民營業者可以申設「傳統火力電廠」,並且將電力售予台電公司。
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寫入電業法後,政府打算以綠電彌補廢核後留下的電力缺口,但考量綠能發電仍有未知變數,工商業界莫不擔憂台灣即將缺電。
加上近來台電電廠的更新、改建計畫都遭遇不少瓶頸,但政府為了向工商業界保證不缺電,已喊出備用容量率15%、備轉容量率10%的目標,故而目光只能投向民營電廠。
根據台電去年公告的長期電源開發計劃,這兩座得標的民營電廠將陸續在於2020年、2021年併聯發電;剔除已「形同除役」的核一兩部機組,目前仍在供電的核二1號機則將在2021年底除役。
嘉惠電廠新增的50萬瓩天然氣機組雖然已經決標,但台電到底用多少錢向嘉惠購電仍是一個謎。台電解釋,因為仍有相似的另一案還在招標中,為了避免洩露底價,已和業者訂有保密條款,待兩案都決標後再統一公告。
根據台電公告,今年7月向民營燃氣電廠的購電成本,每度約3.09元;左右該費率的因素包括燃料、利息、折舊、運維費等。
我國自1995年起開放民營電廠後,先後已完成三波的開放,台電本次招標算是第四波開放,是時隔九年後的再次開放民營電廠售電給台電,也是電業法修法通過後首次開放。
有鑑於已歷經三次開放,吸取不少教訓。根據台電招標公告,本次與業者的保證收購年限,已從過去一口氣簽訂長達25年的合約,縮短為「保證收購十年」,十年之後若法令沒有限制,可依原契約單價再「增購十年」;當前述增購契約期滿前兩年,經雙方同意再「延長五年」。相比以往,新約給予台電更多彈性。
台電與能源局官員曾經在2012年時,因為與九家民營電廠一口氣訂有長達25年的購售電合約,卻無法反應市場利率水準,台電曾經以每度3.58元的天價向民營電廠購電,遠高於當時台電自行發電成本每度2.89元,等於讓全民都成為「冤大頭」,以致遭監察院彈劾,最終只好重新與民營業者議約,風波才平息;過往歷史也讓本次得標價格格外引發各界關注。
根據台電公告,今年7月向民營燃氣電廠的購電成本,每度約3.09元;左右該費率的因素包括燃料、利息、折舊、運維費等。
我國自1995年起開放民營電廠後,先後已完成三波的開放,台電本次招標算是第四波開放,是時隔九年後的再次開放民營電廠售電給台電,也是電業法修法通過後首次開放。
有鑑於已歷經三次開放,吸取不少教訓。根據台電招標公告,本次與業者的保證收購年限,已從過去一口氣簽訂長達25年的合約,縮短為「保證收購十年」,十年之後若法令沒有限制,可依原契約單價再「增購十年」;當前述增購契約期滿前兩年,經雙方同意再「延長五年」。相比以往,新約給予台電更多彈性。
台電與能源局官員曾經在2012年時,因為與九家民營電廠一口氣訂有長達25年的購售電合約,卻無法反應市場利率水準,台電曾經以每度3.58元的天價向民營電廠購電,遠高於當時台電自行發電成本每度2.89元,等於讓全民都成為「冤大頭」,以致遭監察院彈劾,最終只好重新與民營業者議約,風波才平息;過往歷史也讓本次得標價格格外引發各界關注。
經濟部昨(13)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審議下半年電價費率,依能源價格走勢,台電建議上漲幅度為8.21%,但政次曾文生表示,考量近日各地水患災情,穩定物價為首要任務,委員會以10比3懸殊比例決議不調整電價,維持平均電價每度2.6253元。
委員會並決議,未反映燃料成本,明年3月中電價費率委員會將決定動用電價平穩準備弭平額度。據悉,金額應不會超過100億元。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由9位相關機構委員、3位工商團體及消費者委員、5名學者委員組成,昨會議進行約2.5小時,各委員意見相當接近。最後投票時,3票支持調漲3%、10票支持不調整。
被問到電價凍漲是否與年底大選有關,曾文生強調「絕對沒有提到選舉這兩個字」,更打趣反問幕僚「剛會議有錄音嗎?」
台電在委員會提出資料指出,燃料成本占台電總成本55%,考量參數布蘭特原油以每桶75美元、煤價每公噸3,113元估算,美元對新台幣匯率訂為30.5元,其中排除報廢固定資產虧損1.71億元,計算線損率等,台電估每度電價應為2.8409元,建議調幅為8.21%。
據悉,能源局在工作小組審議下,針對台電提出的燃料成本參數並無太多意見,審核後同意調幅較台電建議少1∼2個百分點。
曾文生表示,電價調整會考量公用售電業各項成本資料及利潤合理值,這次資料顯示影響電價調整因子,主要來自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由於電價平穩基金本就是用於穩定這類波動因子,因此會中同意以電價平穩基金吸收。
曾文生說,如果以台電1年總營收約為6,000億元估計,今年接下來月份只要調整1%、台電營收將增15億元,也就是如果10月電價調漲,今年台電營收將增加45億元。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也指出,目前電價平穩基金尚餘789億元,但實際彌補金額、需動用多少平穩基金,須待明年3月電價審議委員會時,重新計算今年全年支出,依決算再決定電價平穩準備要提撥多少。
據悉,至十月底止,台電因受惠夏月電價收入,虧損可大減至百億元以下,若再努力撙節支出,提高經營績效,全年虧損約在百億元之譜,但知情人士說,電價平穩準備不會填補台電足額經費,否則很快會用罄,十月未漲電價的虧損,填補金額很可能在百億以下。
委員會並決議,未反映燃料成本,明年3月中電價費率委員會將決定動用電價平穩準備弭平額度。據悉,金額應不會超過100億元。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由9位相關機構委員、3位工商團體及消費者委員、5名學者委員組成,昨會議進行約2.5小時,各委員意見相當接近。最後投票時,3票支持調漲3%、10票支持不調整。
被問到電價凍漲是否與年底大選有關,曾文生強調「絕對沒有提到選舉這兩個字」,更打趣反問幕僚「剛會議有錄音嗎?」
台電在委員會提出資料指出,燃料成本占台電總成本55%,考量參數布蘭特原油以每桶75美元、煤價每公噸3,113元估算,美元對新台幣匯率訂為30.5元,其中排除報廢固定資產虧損1.71億元,計算線損率等,台電估每度電價應為2.8409元,建議調幅為8.21%。
據悉,能源局在工作小組審議下,針對台電提出的燃料成本參數並無太多意見,審核後同意調幅較台電建議少1∼2個百分點。
曾文生表示,電價調整會考量公用售電業各項成本資料及利潤合理值,這次資料顯示影響電價調整因子,主要來自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由於電價平穩基金本就是用於穩定這類波動因子,因此會中同意以電價平穩基金吸收。
曾文生說,如果以台電1年總營收約為6,000億元估計,今年接下來月份只要調整1%、台電營收將增15億元,也就是如果10月電價調漲,今年台電營收將增加45億元。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也指出,目前電價平穩基金尚餘789億元,但實際彌補金額、需動用多少平穩基金,須待明年3月電價審議委員會時,重新計算今年全年支出,依決算再決定電價平穩準備要提撥多少。
據悉,至十月底止,台電因受惠夏月電價收入,虧損可大減至百億元以下,若再努力撙節支出,提高經營績效,全年虧損約在百億元之譜,但知情人士說,電價平穩準備不會填補台電足額經費,否則很快會用罄,十月未漲電價的虧損,填補金額很可能在百億以下。
經濟部昨(13)日在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提出,將5月納入抑制用電高峰的夏月期間,並指示能源局與台電研議可行性,預計最快明年3月中公布,5月適用調整,台電會以「總營收不變」前提規劃,不會變相漲價。
由於尖峰用電提前在5月來臨,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時,有委員提出臨時動議,建議將5月納入夏月期間。據了解,這是經濟部周二會前會時即提出的構想,經濟部有意用「削峰填谷」策略,以價制量。
知情人士說,今年5月尖峰用電數量來看高達180億度,但賣愈多台電虧愈大,5月台電虧損79億元為今年來最大即為例證,而5月很多大修機組未歸隊,動輒使電力調度面臨捉襟見肘的窘況,因此擬新增5月為夏季電價月份,若能抑低尖峰負載最好,若不能,台電可能不虧反賺的部分,亦可用來填補10月不漲電價的虧損。
經濟部政次曾文生表示,過去6∼9月因天氣炎熱,是用電負載尖峰時期,但最近3年天氣提前在5月就出現高溫天氣,5月頻出現用電尖峰,站在能源節約立場,就是以價制量,要提前抑制5月的用電高峰量。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指出,如果研議結果決定將5月納入夏月電價,還須送經濟部核定,最快會在明年3月中旬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新電價平均費率後,就可適用調整後的電價級距。
新增5月為夏月電價,是否代表「變相調漲電價」?曾文生強調,「平均電價」不受夏月期間長短影響,若要把5月納入夏月電價,會以調整電價級距因應,大方向仍是維持台電全年總營收不變,「可能是調降夏月電價、或是調降非夏月電價,這部分還要討論」。惟此是否彈性權宜措施或常態性措施,會中並未確定。
台電表示,5月納入電價要如何調整才可行,仍需時間研議,不會在明年3月中召開電價費率委員會決定4月電價之前對外宣布,因全案仍須報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最快明年3月才會決定5月新增夏月電價後,非夏月或其他夏月電價要不要調降。
台電表示,7月彌補29億元、8月彌補84億元,截至8月底為止夏月電價收入彌補虧損降至127億元,若夏月電價從5月開始,確實會對彌補虧損有所幫助。
由於尖峰用電提前在5月來臨,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時,有委員提出臨時動議,建議將5月納入夏月期間。據了解,這是經濟部周二會前會時即提出的構想,經濟部有意用「削峰填谷」策略,以價制量。
知情人士說,今年5月尖峰用電數量來看高達180億度,但賣愈多台電虧愈大,5月台電虧損79億元為今年來最大即為例證,而5月很多大修機組未歸隊,動輒使電力調度面臨捉襟見肘的窘況,因此擬新增5月為夏季電價月份,若能抑低尖峰負載最好,若不能,台電可能不虧反賺的部分,亦可用來填補10月不漲電價的虧損。
經濟部政次曾文生表示,過去6∼9月因天氣炎熱,是用電負載尖峰時期,但最近3年天氣提前在5月就出現高溫天氣,5月頻出現用電尖峰,站在能源節約立場,就是以價制量,要提前抑制5月的用電高峰量。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指出,如果研議結果決定將5月納入夏月電價,還須送經濟部核定,最快會在明年3月中旬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新電價平均費率後,就可適用調整後的電價級距。
新增5月為夏月電價,是否代表「變相調漲電價」?曾文生強調,「平均電價」不受夏月期間長短影響,若要把5月納入夏月電價,會以調整電價級距因應,大方向仍是維持台電全年總營收不變,「可能是調降夏月電價、或是調降非夏月電價,這部分還要討論」。惟此是否彈性權宜措施或常態性措施,會中並未確定。
台電表示,5月納入電價要如何調整才可行,仍需時間研議,不會在明年3月中召開電價費率委員會決定4月電價之前對外宣布,因全案仍須報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最快明年3月才會決定5月新增夏月電價後,非夏月或其他夏月電價要不要調降。
台電表示,7月彌補29億元、8月彌補84億元,截至8月底為止夏月電價收入彌補虧損降至127億元,若夏月電價從5月開始,確實會對彌補虧損有所幫助。
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位於桃園的晶圓三廠昨(13)日凌晨發生無預警停電,導致該廠生產線停擺。台電已在昨日上午恢復正常供電,世界先進全體動員清查機台作業狀況,全面進行復工中,但生產線要到第4季才能恢復正常營運。世界先進表示,此次停電事件導致晶圓三廠出貨延遲以及成本增加,季度營收目標下修3億元至73∼77億元,毛利率預估值則調降1個百分點至35∼37%。
世界先進昨日上午公告指出,由於桃園南亞電路板錦興廠區在凌晨發生停電的事件,世界先進位於該廠區的晶圓三廠亦遭受波及,當下無塵室已立即進行疏散,同仁均安全無恙。
世界先進表示,已全體動員清查機台作業狀況,全面進行復工中。同時並獲得台積電同意,全力協助盡快恢復生產,希望將影響降至最低。世界先進也已通知受影響客戶,確切的停電原因仍待南亞電路板錦興廠區與台電公司的調查澄清。
截至昨天傍晚七點,世界先進晶圓三廠已有70%的電力已恢復供電。
世界先進表示,經過他們調查,桃園南亞電路板錦興廠區昨日凌晨發生停電,世界先進位於該廠區的晶圓三廠電力完全仰賴錦興園區氣電共生系統供應,因此遭受波及。
錦興園區內有兩座氣電共生發電機供應園區內廠商用電,今日凌晨連結台電與錦興園區之161KV線路的開關設備受損,導致發電機無法全面供電,因而造成世界先進晶圓三廠停電。
世界先進表示,預估此次停電事件導致晶圓三廠出貨延遲以及成本增加,因此修正對於第3季的營運展望,預估第3季合併營業收入將約介於73∼77億元之間,較原先預期的76∼80億元減少約3億元,營業毛利率將較原先預期下修1個百分點並介於35∼37%之間,營業利益率則預計將介於24∼26%之間。世界先進預計,晶圓三廠的生產線將在第四季恢復正常營運。
法人表示,由於面板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的訂單強勁,8吋晶圓代工市場產能吃緊情況恐更嚴重。世界先進雖因停電影響部份產能及出貨,但台積電應會給予適當援助,包括加快生產線復工時間及提供產能支援等,對營運影響不致於太大。以目前8吋晶圓代工市場訂單量能來看,產能供不應求情況應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世界先進昨日上午公告指出,由於桃園南亞電路板錦興廠區在凌晨發生停電的事件,世界先進位於該廠區的晶圓三廠亦遭受波及,當下無塵室已立即進行疏散,同仁均安全無恙。
世界先進表示,已全體動員清查機台作業狀況,全面進行復工中。同時並獲得台積電同意,全力協助盡快恢復生產,希望將影響降至最低。世界先進也已通知受影響客戶,確切的停電原因仍待南亞電路板錦興廠區與台電公司的調查澄清。
截至昨天傍晚七點,世界先進晶圓三廠已有70%的電力已恢復供電。
世界先進表示,經過他們調查,桃園南亞電路板錦興廠區昨日凌晨發生停電,世界先進位於該廠區的晶圓三廠電力完全仰賴錦興園區氣電共生系統供應,因此遭受波及。
錦興園區內有兩座氣電共生發電機供應園區內廠商用電,今日凌晨連結台電與錦興園區之161KV線路的開關設備受損,導致發電機無法全面供電,因而造成世界先進晶圓三廠停電。
世界先進表示,預估此次停電事件導致晶圓三廠出貨延遲以及成本增加,因此修正對於第3季的營運展望,預估第3季合併營業收入將約介於73∼77億元之間,較原先預期的76∼80億元減少約3億元,營業毛利率將較原先預期下修1個百分點並介於35∼37%之間,營業利益率則預計將介於24∼26%之間。世界先進預計,晶圓三廠的生產線將在第四季恢復正常營運。
法人表示,由於面板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的訂單強勁,8吋晶圓代工市場產能吃緊情況恐更嚴重。世界先進雖因停電影響部份產能及出貨,但台積電應會給予適當援助,包括加快生產線復工時間及提供產能支援等,對營運影響不致於太大。以目前8吋晶圓代工市場訂單量能來看,產能供不應求情況應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
桃園市蘆竹區一科技大廠設備發生故障,造成供電線路跳脫引發跳電,包括世界先進等大廠產線多受到影響,經濟部部長沈榮津昨(13)日表示,已經指示台電研議,未來當大用戶設備故障時,該如何有效跟台電系統隔離。
據了解,肇事原因為南亞電路板錦新廠區內的設備,疑似因過載導致比壓器失效,電壓瞬間驟降而引發台電長安變電所錦興線路跳脫,而在設備故障後的第二次送電,才讓世界先進場內的線路跳脫停電、影響產線。
至於廠商受影響部分,沈榮津指出,目前側面了解,只有晶圓大廠世界先進跟中油桃園煉油廠受到較大的影響,而中油煉油廠是因為本身馬達受到電壓壓降,導致設備跳(車),啟動排放油氣的安全機制。
對於個別廠商設備故障就大幅影響電網,沈榮津強調,將請台電總經理作專案報告,針對以後大用戶設備故障如何有效來和系統隔離提出解決方案,昨台電已向經濟部報告事故肇因。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昨凌晨12點37分,桃園地區有161KV特高壓大用戶設備發生故障所導致,部分民眾家中有出現電燈閃爍,有些設備因保護設備啟動而有跳脫。
徐造華指出,這次跳電原因是發生在廠商的設備故障,多少都會對台電系統造成影響,沈榮津指示台電研究,看看有沒有辦法降低影響,「在廠商設備發生故障時,減輕對其他用戶的影響」。
他說,對民生用電較輕微,可能是電燈、電腦等家電設備重開機,但如果是沒有加裝保護設備的科技大廠,就會影響到產線運作,「像是台積電等大廠就有回報,因為有保護設施,所以影響甚微」,但像世界先進沒有保護裝置,衝擊就很大。雖然台電不能要求廠商一定要加裝保護措施,但可以想辦法減輕,「也就是部長要求去盤點看看,有沒有更精進的作法,減少對其他廠商的影響」。
據了解,肇事原因為南亞電路板錦新廠區內的設備,疑似因過載導致比壓器失效,電壓瞬間驟降而引發台電長安變電所錦興線路跳脫,而在設備故障後的第二次送電,才讓世界先進場內的線路跳脫停電、影響產線。
至於廠商受影響部分,沈榮津指出,目前側面了解,只有晶圓大廠世界先進跟中油桃園煉油廠受到較大的影響,而中油煉油廠是因為本身馬達受到電壓壓降,導致設備跳(車),啟動排放油氣的安全機制。
對於個別廠商設備故障就大幅影響電網,沈榮津強調,將請台電總經理作專案報告,針對以後大用戶設備故障如何有效來和系統隔離提出解決方案,昨台電已向經濟部報告事故肇因。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昨凌晨12點37分,桃園地區有161KV特高壓大用戶設備發生故障所導致,部分民眾家中有出現電燈閃爍,有些設備因保護設備啟動而有跳脫。
徐造華指出,這次跳電原因是發生在廠商的設備故障,多少都會對台電系統造成影響,沈榮津指示台電研究,看看有沒有辦法降低影響,「在廠商設備發生故障時,減輕對其他用戶的影響」。
他說,對民生用電較輕微,可能是電燈、電腦等家電設備重開機,但如果是沒有加裝保護設備的科技大廠,就會影響到產線運作,「像是台積電等大廠就有回報,因為有保護設施,所以影響甚微」,但像世界先進沒有保護裝置,衝擊就很大。雖然台電不能要求廠商一定要加裝保護措施,但可以想辦法減輕,「也就是部長要求去盤點看看,有沒有更精進的作法,減少對其他廠商的影響」。
專業8吋晶圓代工龍頭世界先進位於桃園南崁的晶圓三廠,昨(13)日因台電跳電而被迫停工,昨天下午陸續恢復電力,但生產線尚未恢復,部分晶圓延遲至第4季交貨。世界公告同步下修本季營運展望,估計本次停電將造成營收短少3億元,幅度不大。
桃園部分地區意外停電也讓IC載板廠南亞電路板錦興廠受影響,南電昨日指出,錦興廠已快速恢復正常,對生產沒有重大影響。
南電錦興廠因目前正好是PCB與IC載板傳統旺季生產期間,成為市場話題。南電昨日股價以32.6元作收,上漲1.45元,成交量爆出1.8萬餘張,在市場寄望營運轉機之下,盤中一度攻上漲停34.25元,外資昨日回補買超南電2,494張。
南電先前預告下半年優於上半年,在網通與非蘋消費電子應用帶動下,本業營運回到正常軌道上。
至於世界先進的本季合併營收,也將由原估約76億~80億元,下修至73億~77億元間,季增幅度仍達3.6%~9.2%;毛利率由原預估約36%~38%,下修35%~37%;營業利益率也由原預估的營業利益率介於25%~27%,下修至介於24%~26%。但整體營收和獲利表現仍將改寫新高。
桃園部分地區意外停電也讓IC載板廠南亞電路板錦興廠受影響,南電昨日指出,錦興廠已快速恢復正常,對生產沒有重大影響。
南電錦興廠因目前正好是PCB與IC載板傳統旺季生產期間,成為市場話題。南電昨日股價以32.6元作收,上漲1.45元,成交量爆出1.8萬餘張,在市場寄望營運轉機之下,盤中一度攻上漲停34.25元,外資昨日回補買超南電2,494張。
南電先前預告下半年優於上半年,在網通與非蘋消費電子應用帶動下,本業營運回到正常軌道上。
至於世界先進的本季合併營收,也將由原估約76億~80億元,下修至73億~77億元間,季增幅度仍達3.6%~9.2%;毛利率由原預估約36%~38%,下修35%~37%;營業利益率也由原預估的營業利益率介於25%~27%,下修至介於24%~26%。但整體營收和獲利表現仍將改寫新高。
經濟部昨(5)日表示,調整電價夏月期間,並非電價費率審議會權責,未來若研議結果決定將5月納入夏季電價,須送經濟部核定,最快於明年3月電價審議會決定平均電價後,台電將配合進一步調整電價級距的適用。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電價緩漲導致台電虧損,長期非好事,本次電價不調整、未能反映燃料成本,將運用《電業法》電價穩定準備基金處理。
曾文生強調,電價費率的審議委員會,審議的是平均電價,若將5月納入夏月期間,平均電價不會受影響,在台電總營收不變下,很可能調整電價級距。
目前電價穩定基金規模為789億元,本次審議會決定動用,是新版電價上路後,經濟部首度同意運用電價穩定準備,來彌補台電的虧損。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電價緩漲導致台電虧損,長期非好事,本次電價不調整、未能反映燃料成本,將運用《電業法》電價穩定準備基金處理。
曾文生強調,電價費率的審議委員會,審議的是平均電價,若將5月納入夏月期間,平均電價不會受影響,在台電總營收不變下,很可能調整電價級距。
目前電價穩定基金規模為789億元,本次審議會決定動用,是新版電價上路後,經濟部首度同意運用電價穩定準備,來彌補台電的虧損。
經濟部昨(13)日上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在考量穩定物價下,拍板今年10月電價不調整,維持目前平均每度2.6253元。更受矚目的是,決議凍漲10月電價同時,委員也提出臨時動議,建議夏月期間提早自5月開始,亦即為5~9月為夏月電價適用期間。能源局及台電將研議可行性,最快明年起適用。
經濟部政務次長長曾文生表示,10月電價凍漲,主要是委員會認為以穩定物價為首要任務,且研判國際燃料價格上漲應屬暫時性,政府不樂見因此帶動民生物價波動,決議不調整電價。預料未來國際燃料價格會回檔,但零售店家價格則不會回檔;此外,近期豪雨造成災損,倘若電價於此時調漲,恐帶動整體物價上漲,將影響復原。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昨日審議今年10月起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會中依電價計算公式及調整機制,針對台電成本及合理利潤進行討論。據台電提報電價檢討資料,因國際燃料價格上漲,電價上漲幅度為8.21%;不過,在主席曾文生不投票,13位出席委員投票結果,以10票對3票,凍漲派大勝。
曾文生表示,贊成調漲的委員認為,和國際相比,台灣電價明顯偏低,且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必須正視,調高電價有助於節約能源,減少碳排。至於主張凍漲的委員,多數認為此刻以穩定物價優先。
曾文生強調,儘管調升電價有助於節約能源,進行能源配比調整,但台電是國營事業,必須負擔政策責任,政府也得做整體考量,尤其電價調漲是否為暫時性因素,以及調整時機是否適當等。
令一更受矚目的提議是,將5月也納入夏月電價的實施期間。目前夏月期間為6~9月,適用較高夏月電價,以抑制用電量,避免尖峰用電過高。曾文生表示,近三年來,5月氣溫愈發炎熱,用電量屢創新高,昨日電價費率審議會就有委員提出臨時動議,建議將5月也納入夏月期間,反映實際用電情況,能源局與台電會就此研議可行性。
經濟部政務次長長曾文生表示,10月電價凍漲,主要是委員會認為以穩定物價為首要任務,且研判國際燃料價格上漲應屬暫時性,政府不樂見因此帶動民生物價波動,決議不調整電價。預料未來國際燃料價格會回檔,但零售店家價格則不會回檔;此外,近期豪雨造成災損,倘若電價於此時調漲,恐帶動整體物價上漲,將影響復原。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昨日審議今年10月起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會中依電價計算公式及調整機制,針對台電成本及合理利潤進行討論。據台電提報電價檢討資料,因國際燃料價格上漲,電價上漲幅度為8.21%;不過,在主席曾文生不投票,13位出席委員投票結果,以10票對3票,凍漲派大勝。
曾文生表示,贊成調漲的委員認為,和國際相比,台灣電價明顯偏低,且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必須正視,調高電價有助於節約能源,減少碳排。至於主張凍漲的委員,多數認為此刻以穩定物價優先。
曾文生強調,儘管調升電價有助於節約能源,進行能源配比調整,但台電是國營事業,必須負擔政策責任,政府也得做整體考量,尤其電價調漲是否為暫時性因素,以及調整時機是否適當等。
令一更受矚目的提議是,將5月也納入夏月電價的實施期間。目前夏月期間為6~9月,適用較高夏月電價,以抑制用電量,避免尖峰用電過高。曾文生表示,近三年來,5月氣溫愈發炎熱,用電量屢創新高,昨日電價費率審議會就有委員提出臨時動議,建議將5月也納入夏月期間,反映實際用電情況,能源局與台電會就此研議可行性。
第三季以來公司債指標個案的台電、南亞、中鋼先後完成定價,1 0年券票面利率,從7月初的1.1%,8月底已降至1.05%,對後續等待 進場合計逾千億元個案來說,更有利降低籌資成本,換言之,年底前 發債都是賺到。
9月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27日結果出爐,同一天中央銀 行第三季理監事會登場。券商主管表示,對照台美的情勢,美國經濟 成長力道強勁,將如預期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台灣景氣緩慢 復甦,利率估計連續9季不調整,這對台債市場來說,殖利率將無大 幅反彈的可能,更是公司債進場發行非常有利的時機,票面利率將是 低無可低。
券商主管指出,近年來公司債初級市場缺券情況絲毫沒有改善,主 要是景氣緩慢復甦,企業對於加碼投資根本就偏保守,當然就沒有進 場發債籌資的需求。「一邊(企業)是不缺錢,另一邊(銀行)卻是 錢多到溢出來」,無處去化的過剩資金,一看到評等A級以上的公司 發債,完全就是用搶的,造成票面利率一檔低過一檔。
搶券的結果,信用評等也淪為「僅供參考」。券商主管強調,觀察 第三季以來定價的指標公司債,有評等AAA的台電,及AA-的中鋼及南 亞,一般來說,在一定的短期間內(例如同一季),公司債票面利率 的高低,通常以信用評等為主要參考,AAA券別一定低於AA-券別,但 現在卻顯現相反的結果,同為10年期,台電票面利率1.10%,中鋼及 南亞各僅1.05%及1.07%。
統計等待進場定價的指標公司債還有逾千億元,其中8月就有8家公 司董事會再通過發債籌資、合計逾200億元。券商主管認為,觀察其 中規模達50億元以上的指標案,包括台泥、奇美、統一、台塑化、萬 海,還有金控公司的第一、富邦、玉山金控等,評等從A-至AA+不等 ,票面利率預料都會靠向1.0%大關。「後續詢價公司,都清楚金融 機構錢滿為患,這代表年底前都會是不錯的發債時機」。
9月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27日結果出爐,同一天中央銀 行第三季理監事會登場。券商主管表示,對照台美的情勢,美國經濟 成長力道強勁,將如預期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台灣景氣緩慢 復甦,利率估計連續9季不調整,這對台債市場來說,殖利率將無大 幅反彈的可能,更是公司債進場發行非常有利的時機,票面利率將是 低無可低。
券商主管指出,近年來公司債初級市場缺券情況絲毫沒有改善,主 要是景氣緩慢復甦,企業對於加碼投資根本就偏保守,當然就沒有進 場發債籌資的需求。「一邊(企業)是不缺錢,另一邊(銀行)卻是 錢多到溢出來」,無處去化的過剩資金,一看到評等A級以上的公司 發債,完全就是用搶的,造成票面利率一檔低過一檔。
搶券的結果,信用評等也淪為「僅供參考」。券商主管強調,觀察 第三季以來定價的指標公司債,有評等AAA的台電,及AA-的中鋼及南 亞,一般來說,在一定的短期間內(例如同一季),公司債票面利率 的高低,通常以信用評等為主要參考,AAA券別一定低於AA-券別,但 現在卻顯現相反的結果,同為10年期,台電票面利率1.10%,中鋼及 南亞各僅1.05%及1.07%。
統計等待進場定價的指標公司債還有逾千億元,其中8月就有8家公 司董事會再通過發債籌資、合計逾200億元。券商主管認為,觀察其 中規模達50億元以上的指標案,包括台泥、奇美、統一、台塑化、萬 海,還有金控公司的第一、富邦、玉山金控等,評等從A-至AA+不等 ,票面利率預料都會靠向1.0%大關。「後續詢價公司,都清楚金融 機構錢滿為患,這代表年底前都會是不錯的發債時機」。
因為今年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上漲,觸發電價緩漲機制,加上夏天熱得早、涼得也早,與夏月電價實施期間沒有完全契合,雙重因素導致電費收入不如預期,台電公司虧損加劇,預料台電今年恐將轉成虧損,結束之前連四年獲利。
台電最快將在今(10)日公布1~8月經營實績;據台電官網公布1~7月的財報數據,因燃料成本大漲,今年前七月已虧損了211億元,虧損規模是去年同期逾四倍。
知情人士說,台電今年財務相當不樂觀,每年6~9月是夏月電價期間,也是台電公司營運獲利的主要時間。但今年5月起,就因高溫炎熱以致全台用電頻頻創新高,當時台電部分大修機組都尚未歸隊,核二廠2號機一直拖到6月才順利併聯,為了穩定供電,只好啟動高燃料成本的燃油機組,及不斷上漲的天然氣機組來發電;發電成本墊高,但5月所收的電費卻是非夏月的標準。
台電最快將在今(10)日公布1~8月經營實績;據台電官網公布1~7月的財報數據,因燃料成本大漲,今年前七月已虧損了211億元,虧損規模是去年同期逾四倍。
知情人士說,台電今年財務相當不樂觀,每年6~9月是夏月電價期間,也是台電公司營運獲利的主要時間。但今年5月起,就因高溫炎熱以致全台用電頻頻創新高,當時台電部分大修機組都尚未歸隊,核二廠2號機一直拖到6月才順利併聯,為了穩定供電,只好啟動高燃料成本的燃油機組,及不斷上漲的天然氣機組來發電;發電成本墊高,但5月所收的電費卻是非夏月的標準。
經濟部暫訂本周四(13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決定10月1日起的新電價。據了解,行政院長賴清德及經濟部已相繼表態,電價調整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專業決定;若以目前的數據套用公式計算,預料電價將調漲3%,但對用電量在一定度數以下的住宅與小商家,電價有機會不調。
電價之所以調漲壓力大,主要原因是成本持續攀升。從成本面來看,近來國際燃料價格持續攀高,導致燃料成本占台電經營成長比重不斷放大,去年燃料成本占比55%,今年前七月上升到57%,各種燃料成本持續走高的情況下,燃料占比今年可能會接近六成。
今年4月依公式計算決定調漲電價3%,當時經濟部以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節約能源三大理由,對於住宅每月用電量在500度以下,小商家用電1,500度以下,電價不予調整;這項穩定電價的政策,讓八成五的用戶所繳的電費,與之前一樣沒有上調。
而半年一次的電價調整檢討時機又將到來,10月電價的調漲壓力更勝於4月,但年底選舉等大環境因素,讓維持電價穩定甚至凍漲成為另一種壓力。
經濟部次長兼電價審議會召集人曾文生日前對此表示,電價要尊重委員意見及長期的價格推估;外傳年底選戰在即加上大雨造成物價蠢蠢欲動,基於平抑物價的考量,10月電價將「凍漲」,曾文生特別對此「消毒」說,電價自10月1日起會調降成非夏月電價,對維持物價的穩定已是「正面因子」了。
由於夏月電價漲幅約13%至27%,按電價公式半年漲幅不超過3%的規定,即便10月電價調漲3%,整體電價走勢仍是下跌,有助物價平穩。
電價之所以調漲壓力大,主要原因是成本持續攀升。從成本面來看,近來國際燃料價格持續攀高,導致燃料成本占台電經營成長比重不斷放大,去年燃料成本占比55%,今年前七月上升到57%,各種燃料成本持續走高的情況下,燃料占比今年可能會接近六成。
今年4月依公式計算決定調漲電價3%,當時經濟部以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節約能源三大理由,對於住宅每月用電量在500度以下,小商家用電1,500度以下,電價不予調整;這項穩定電價的政策,讓八成五的用戶所繳的電費,與之前一樣沒有上調。
而半年一次的電價調整檢討時機又將到來,10月電價的調漲壓力更勝於4月,但年底選舉等大環境因素,讓維持電價穩定甚至凍漲成為另一種壓力。
經濟部次長兼電價審議會召集人曾文生日前對此表示,電價要尊重委員意見及長期的價格推估;外傳年底選戰在即加上大雨造成物價蠢蠢欲動,基於平抑物價的考量,10月電價將「凍漲」,曾文生特別對此「消毒」說,電價自10月1日起會調降成非夏月電價,對維持物價的穩定已是「正面因子」了。
由於夏月電價漲幅約13%至27%,按電價公式半年漲幅不超過3%的規定,即便10月電價調漲3%,整體電價走勢仍是下跌,有助物價平穩。
10月電價凍漲幾將底定!經濟部最快本周或下周召開電價諮詢委員會議,由於台電8月稅前盈餘84億元,前8月累虧縮小至127億元,受惠於夏月電價因素,前10月累虧會降至百億元以下,加上9月氣價凍漲,大大減輕台電燃料成本壓力,因此10月電價傾向不漲。
據悉,目前累計電價平穩準備達790億元,這次會議將討論,不排除首度動用,填補台電虧損。知情高層透露,目前受豪雨衝擊,加上中秋節將至,百物價格蠢動,今年前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1.64%,算是近幾年漲幅較高的一年,「此時不平穩,更待何時?」
經濟部原本排定12日(周三)召開電價諮詢委員會,但因故延後,由於電價需在施行10日前公告,因此20日前必須召開電價諮詢委員會,拍板10月電價漲或不漲,最快可望本周召開,最遲17日當周開會。
據悉,台電8月稅前盈餘84億元,前8月稅前累虧由7月的211億元,縮小為127億元,俟9月營收公布時,累虧可望降到百億元以下,知情人士說,至10月底止,台電累虧確定都在百億元以內。
加上9月中油宣布凍漲天然氣價格,減輕台電燃料成本壓力,累虧壓力較上半年紓緩不少。儘管11、12月依往年經驗,因10月1日恢復非夏月電價,有助平穩物價,但台電營收會呈現虧損,惟全年累虧不致太大。
由於九合一期中選舉將至,且台電累虧金額明顯縮小,加上平穩電價準備累計790億元,因此相關決策高層認為,10月電價不急於調漲,以免在接連豪雨、菜價上漲之際,又因電價調漲,讓商家多了一項可調漲價格的「藉口」,造成通膨野火燎原。
據了解,政府高層決策傾向10月暫時觀望,倘若國際油價因美對伊朗制裁禁運石油,漲幅太大,造成氣價連動,儘管有三個月遞延,但台電增燃氣機組,燃料成本壓力仍會很大,明年4月電價檢討時,會再作調整的打算。
據台電估算,倘若電價反映調漲1%,每度電價由4月的2.6253元,漲為2.6515元,約漲0.03元,反映1%估可減少台電約58億元損失。依台電全年累虧狀況來看,即使調漲,調幅應不至達上限3%。
據悉,目前累計電價平穩準備達790億元,這次會議將討論,不排除首度動用,填補台電虧損。知情高層透露,目前受豪雨衝擊,加上中秋節將至,百物價格蠢動,今年前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1.64%,算是近幾年漲幅較高的一年,「此時不平穩,更待何時?」
經濟部原本排定12日(周三)召開電價諮詢委員會,但因故延後,由於電價需在施行10日前公告,因此20日前必須召開電價諮詢委員會,拍板10月電價漲或不漲,最快可望本周召開,最遲17日當周開會。
據悉,台電8月稅前盈餘84億元,前8月稅前累虧由7月的211億元,縮小為127億元,俟9月營收公布時,累虧可望降到百億元以下,知情人士說,至10月底止,台電累虧確定都在百億元以內。
加上9月中油宣布凍漲天然氣價格,減輕台電燃料成本壓力,累虧壓力較上半年紓緩不少。儘管11、12月依往年經驗,因10月1日恢復非夏月電價,有助平穩物價,但台電營收會呈現虧損,惟全年累虧不致太大。
由於九合一期中選舉將至,且台電累虧金額明顯縮小,加上平穩電價準備累計790億元,因此相關決策高層認為,10月電價不急於調漲,以免在接連豪雨、菜價上漲之際,又因電價調漲,讓商家多了一項可調漲價格的「藉口」,造成通膨野火燎原。
據了解,政府高層決策傾向10月暫時觀望,倘若國際油價因美對伊朗制裁禁運石油,漲幅太大,造成氣價連動,儘管有三個月遞延,但台電增燃氣機組,燃料成本壓力仍會很大,明年4月電價檢討時,會再作調整的打算。
據台電估算,倘若電價反映調漲1%,每度電價由4月的2.6253元,漲為2.6515元,約漲0.03元,反映1%估可減少台電約58億元損失。依台電全年累虧狀況來看,即使調漲,調幅應不至達上限3%。
為達到節能目標,行政院推動低壓智慧電表裝置,規劃107年底前完成20萬戶。台電發言人徐造華受訪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已裝置完成17萬戶,力拚9月底提前達到20萬戶目標。據悉,行政院長賴清德本周也將親自召開會議追進度。
根據行政院規劃,106年起推動低壓智慧電表裝置,預計107年完成20萬戶、109年累計100萬戶、113年達成300萬戶的目標。徐造華強調,今年底前一定會達成20萬戶的政策目標。
低壓智慧電表主要提供一般家戶使用,裝設之後可配合即時傳輸的特性,讓用戶自主選擇是否響應時間電價政策,不過先前傳出,不少台灣家戶的電表位於地下室等收訊不良之處,因此,雖裝了智慧電表,卻仍須人工抄表,讓政策美意形同虛設。
對此,徐造華表示,今年初台電公司已在地下室等收訊較差之場域,舉行通訊測試驗證,通過之廠商可參與智慧電表通訊設備招標,今年7月結標後,共有4家廠商得標,分別為中華電信、亞太電信、優必闊科技、斯其大科技,將依照標案內容,分頭於全台完善智慧電表通訊設備。
今年初的通訊場域測試,評鑑標準為在特定場域完成95%以上之傳輸量,通過此標準才可參加智慧電表通訊設備的標案,並有望成為台電智慧電表之通訊合作廠商。
根據行政院規劃,106年起推動低壓智慧電表裝置,預計107年完成20萬戶、109年累計100萬戶、113年達成300萬戶的目標。徐造華強調,今年底前一定會達成20萬戶的政策目標。
低壓智慧電表主要提供一般家戶使用,裝設之後可配合即時傳輸的特性,讓用戶自主選擇是否響應時間電價政策,不過先前傳出,不少台灣家戶的電表位於地下室等收訊不良之處,因此,雖裝了智慧電表,卻仍須人工抄表,讓政策美意形同虛設。
對此,徐造華表示,今年初台電公司已在地下室等收訊較差之場域,舉行通訊測試驗證,通過之廠商可參與智慧電表通訊設備招標,今年7月結標後,共有4家廠商得標,分別為中華電信、亞太電信、優必闊科技、斯其大科技,將依照標案內容,分頭於全台完善智慧電表通訊設備。
今年初的通訊場域測試,評鑑標準為在特定場域完成95%以上之傳輸量,通過此標準才可參加智慧電表通訊設備的標案,並有望成為台電智慧電表之通訊合作廠商。
依據我國能源轉型路徑圖估算,台電大潭電廠第8、9部複循環機組若無法獲得台灣中油公司規畫在觀塘興建的「液化天然氣第三接收站」所供應的天然氣,民國111年及114年之電力備用容量率將低於法定目標值,屆時將可能面臨限電危機,顯示,台灣中油公司「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儘速通過環評並興建有其必要性。
由於台灣中油「液化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面臨不得不興建的難題,為因應環團訴求,台灣中油除了採行「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以使對於生態及柴山多杯孔珊瑚之影響程度降到最低外,將會連續5年,每年編列2千萬元預算,專款專用於藻礁生態之基礎研究、環境監測及保育工作,並將設立由產官學界及民間團體組成之執行委員會,以監督預算及保育工作之落實執行,期能做到經濟與環保共榮共存目標。
在今年7月的環境影響評估差異時,台灣中油即已將「觀塘液化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從原本規畫232公頃開發面積降為37公頃,台灣中油表示,為回應環團對藻礁生態及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保育之訴求,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採行原址「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修正後工業區開發面積再縮減至23公頃,完全避開裸露礁體及柴山多杯孔珊瑚,原氣化區施工碼頭及後線淤沙區、管線連通區之高潮線土地不施作,保留自然海岸。
其次,在「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中,台電公司對未來第三接收站運作後的溫水升溫影響進行研究,其溫水擴散影響約僅0.05℃,由原3.49℃增加為3.54℃,對藻礁生態影響有限。依據台電公司大潭電廠103年「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分析結果,保守情境下溫升介於0.2∼0.6℃,電廠溫排水的排放對藻礁的正常生長應無影響。同時,台灣中油在興建棧橋工程上也採「箱梁式設計」,減少橋墩數,降低對藻礁生態及柴山多杯孔珊瑚之影響。
在台灣中油「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中,已避開具有生態功能的G1、G2區裸露藻礁區,將來廠區施工都在工區內進行,施工人員及機具不需要也不會進入裸露藻礁區,在營運期間也將訂定操作人員及一般民眾進出藻礁區的管理辦法,盼能盡善盡美保護藻礁生態及多杯孔珊瑚的生態環境。
由於台灣中油「液化天然氣第三接收站」面臨不得不興建的難題,為因應環團訴求,台灣中油除了採行「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以使對於生態及柴山多杯孔珊瑚之影響程度降到最低外,將會連續5年,每年編列2千萬元預算,專款專用於藻礁生態之基礎研究、環境監測及保育工作,並將設立由產官學界及民間團體組成之執行委員會,以監督預算及保育工作之落實執行,期能做到經濟與環保共榮共存目標。
在今年7月的環境影響評估差異時,台灣中油即已將「觀塘液化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從原本規畫232公頃開發面積降為37公頃,台灣中油表示,為回應環團對藻礁生態及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保育之訴求,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採行原址「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修正後工業區開發面積再縮減至23公頃,完全避開裸露礁體及柴山多杯孔珊瑚,原氣化區施工碼頭及後線淤沙區、管線連通區之高潮線土地不施作,保留自然海岸。
其次,在「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中,台電公司對未來第三接收站運作後的溫水升溫影響進行研究,其溫水擴散影響約僅0.05℃,由原3.49℃增加為3.54℃,對藻礁生態影響有限。依據台電公司大潭電廠103年「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分析結果,保守情境下溫升介於0.2∼0.6℃,電廠溫排水的排放對藻礁的正常生長應無影響。同時,台灣中油在興建棧橋工程上也採「箱梁式設計」,減少橋墩數,降低對藻礁生態及柴山多杯孔珊瑚之影響。
在台灣中油「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中,已避開具有生態功能的G1、G2區裸露藻礁區,將來廠區施工都在工區內進行,施工人員及機具不需要也不會進入裸露藻礁區,在營運期間也將訂定操作人員及一般民眾進出藻礁區的管理辦法,盼能盡善盡美保護藻礁生態及多杯孔珊瑚的生態環境。
橫跨電力線纜及銅箔基板兩生產領域的宏泰(1612)策略長沈振江昨(3)日指出,宏泰第2季認3千多萬元投資損失,導致上半年營收成長,獲利反而減少;下半年拉貨動能來自台電力線纜標案,並打入日本汽車用厚銅基板供應鏈,營運表現可望與上半年相當。
宏泰上半年合併營收19.68億元,年增近9%,但因投資PCB領域上下游及生醫等興櫃公司總計10多億元,第2季認列投資損失3千多萬元,加上營利所得稅從17%提高至20%,宏泰上半年本期淨利0.74億元不增反減,EPS從去年同期0.43元降至0.23元。
宏泰昨日舉辦法說會,沈振江指出,宏泰因電力線纜及電材(銅箔基本)產品組合調整,尤其去年銅箔基本缺貨,報價跟著銅價走高而上漲,毛利率也從以往5%提高至10%∼12%。
宏泰電力事業事業總經理黎文斌指出,宏泰來自台電在手訂單10億元,每季平均出貨至少2億元,第4季電力線纜拉貨動能來自台電專案工程、蘇花改及風電廠併聯發電輸配電的電力線纜。國內電力線纜業者報價普遍都依前1個月銅均價計算,銅下跌對現貨不利,但專案工程是長約,反而有利。
宏泰上半年合併營收19.68億元,年增近9%,但因投資PCB領域上下游及生醫等興櫃公司總計10多億元,第2季認列投資損失3千多萬元,加上營利所得稅從17%提高至20%,宏泰上半年本期淨利0.74億元不增反減,EPS從去年同期0.43元降至0.23元。
宏泰昨日舉辦法說會,沈振江指出,宏泰因電力線纜及電材(銅箔基本)產品組合調整,尤其去年銅箔基本缺貨,報價跟著銅價走高而上漲,毛利率也從以往5%提高至10%∼12%。
宏泰電力事業事業總經理黎文斌指出,宏泰來自台電在手訂單10億元,每季平均出貨至少2億元,第4季電力線纜拉貨動能來自台電專案工程、蘇花改及風電廠併聯發電輸配電的電力線纜。國內電力線纜業者報價普遍都依前1個月銅均價計算,銅下跌對現貨不利,但專案工程是長約,反而有利。
對台灣港務公司、台電、台英風電、中鋼、台船、上緯新能源等6 家公司合資新設並共同經營台灣風能訓練公司,公平會昨(29)日決 議不禁止。
公平會表示,台電等6家合資新設並共同經營風能訓練公司持股比 例分別在5%至28%,符合公平法結合型態,且台電、中鋼、上緯都 獲選為離岸風場開發商,台船有參標但並未獲選,4家公司具有水平 競爭的關係。
公平會並指出,中鋼參與風電產業鏈上游業務、而台電從事輸配售 電、台英風電則從事風電運維,港務公司則提供港務服務,合資成立 的風能訓練公司則提供人員訓練及認證,彼此具有垂直交易關係。也 就是說,6家公司合資屬於「多角化結合」關係,依法須向公平會申 請結合。
公平會認為,離岸風電在台灣目前處萌芽階段,同時,這起結合案 是配合政府綠能政策,補足產業中基礎安全訓練業務缺口,並促進產 業鏈在地化與生根,未來訓練中心估計每年培訓800至1,000名離岸風 機運維人員,具促進風電產業發展的整體經濟利益。
公平會進一步表示,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離岸風電躉購費率 及計算公式受政府嚴格管控,費率由經濟部每年審定,業者無單方片 面提高價格之能力,且躉售費率交易依法不得調整,加上離岸風電業 務純係依政府開放時程決定,非依事業意願,即可進入市場,或產生 市場進入障礙。況且,風電安全訓練認證並非特許事業,無明顯技術 障礙,公平會因而認定,台電等6家公司結合,不具有阻礙他人參進 市場能力,也無限制我風電競爭疑慮,因此依法不禁止其結合。
公平會表示,台電等6家合資新設並共同經營風能訓練公司持股比 例分別在5%至28%,符合公平法結合型態,且台電、中鋼、上緯都 獲選為離岸風場開發商,台船有參標但並未獲選,4家公司具有水平 競爭的關係。
公平會並指出,中鋼參與風電產業鏈上游業務、而台電從事輸配售 電、台英風電則從事風電運維,港務公司則提供港務服務,合資成立 的風能訓練公司則提供人員訓練及認證,彼此具有垂直交易關係。也 就是說,6家公司合資屬於「多角化結合」關係,依法須向公平會申 請結合。
公平會認為,離岸風電在台灣目前處萌芽階段,同時,這起結合案 是配合政府綠能政策,補足產業中基礎安全訓練業務缺口,並促進產 業鏈在地化與生根,未來訓練中心估計每年培訓800至1,000名離岸風 機運維人員,具促進風電產業發展的整體經濟利益。
公平會進一步表示,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離岸風電躉購費率 及計算公式受政府嚴格管控,費率由經濟部每年審定,業者無單方片 面提高價格之能力,且躉售費率交易依法不得調整,加上離岸風電業 務純係依政府開放時程決定,非依事業意願,即可進入市場,或產生 市場進入障礙。況且,風電安全訓練認證並非特許事業,無明顯技術 障礙,公平會因而認定,台電等6家公司結合,不具有阻礙他人參進 市場能力,也無限制我風電競爭疑慮,因此依法不禁止其結合。
非夏月電價 10月起施行 經部次長指出 對物價穩定已是正面因子 審議會下月依公式決定電價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27)日表示,10月電價調漲將依據電價公式,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在9月中旬召開會議後決定。
不過,曾文生也說,電價自10月1日起會調降成非夏月電價,對物價穩定已是「正面因子」了。
由於夏月電價漲幅約13%至27%,若按目前電價公式半年漲幅不超過3%的規定。言下之意是,即便10月電價漲3%,整體電價走勢仍是下跌,已有助物價平穩。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昨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工作會議,原本在中秋節前夕才會召開的會議,因南台灣豪雨提早召開,中秋節前夕再召開一次。
為了穩定物價,電價是否「凍漲」?曾文生在會後轉述,將在9月中旬開會決定,由於電價費率審議會還沒有召開,還沒有對電價做任何決定。他強調,電價已有法定機制,依電價公式,考量國際燃料價格,以及台電營運成本來決定。
曾文生補充,民眾關心電價對物價的影響,10月1日會調降成非夏月電價,對物價穩定已是「正面因子」了。曾文生說,接下來召開的電價會議,將討論790億元電價平穩基金如何使用,並決定10月1日之後電價。
目前已有的電價「緩漲」機制,除了半年漲幅不逾3%之外,台電公司本身仍有790億元的超額盈餘可做穩定準備。至於790億元的穩定準備金啟動時機?是電價漲幅逾3%以上啟動,還是漲幅3%以下也可以啟動?曾文生也不願鬆口,只說留待會中討論。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共17席,政府機關代表占九席,已過半數,因此政府對電價的態度仍有關鍵性的影響性。
有關官員昨日也透露,迄今沒有接到府院高層電價要「凍漲」的指示。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表示,10月電價調漲將依電價公式,由電價費率審議會開會決定。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昨(27)日表示,10月電價調漲將依據電價公式,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在9月中旬召開會議後決定。
不過,曾文生也說,電價自10月1日起會調降成非夏月電價,對物價穩定已是「正面因子」了。
由於夏月電價漲幅約13%至27%,若按目前電價公式半年漲幅不超過3%的規定。言下之意是,即便10月電價漲3%,整體電價走勢仍是下跌,已有助物價平穩。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昨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工作會議,原本在中秋節前夕才會召開的會議,因南台灣豪雨提早召開,中秋節前夕再召開一次。
為了穩定物價,電價是否「凍漲」?曾文生在會後轉述,將在9月中旬開會決定,由於電價費率審議會還沒有召開,還沒有對電價做任何決定。他強調,電價已有法定機制,依電價公式,考量國際燃料價格,以及台電營運成本來決定。
曾文生補充,民眾關心電價對物價的影響,10月1日會調降成非夏月電價,對物價穩定已是「正面因子」了。曾文生說,接下來召開的電價會議,將討論790億元電價平穩基金如何使用,並決定10月1日之後電價。
目前已有的電價「緩漲」機制,除了半年漲幅不逾3%之外,台電公司本身仍有790億元的超額盈餘可做穩定準備。至於790億元的穩定準備金啟動時機?是電價漲幅逾3%以上啟動,還是漲幅3%以下也可以啟動?曾文生也不願鬆口,只說留待會中討論。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共17席,政府機關代表占九席,已過半數,因此政府對電價的態度仍有關鍵性的影響性。
有關官員昨日也透露,迄今沒有接到府院高層電價要「凍漲」的指示。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表示,10月電價調漲將依電價公式,由電價費率審議會開會決定。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27)日與工總座談聚焦能源轉型,與會產業代表對政策目標仍有疑慮,使得企業提心吊膽。面對工商界的質疑,沈榮津重申將兼顧穩定供電與環保,並努力讓電價合理。
面對企業關切供電議題,沈榮津坦言,年初用電緊張,備轉容量一度降至2%至3%,實因去年底台電機組大修;加上因中南部空汙問題指向發電廠,政府順應民情才導致此結果。不過,隨著台電各機組歸隊與新機組加入,6月至年底的備轉容量已提高至6%;明年到2025年備轉容量可以達到10%。
沈榮津強調,台灣要發展再生能源,不只是為了供電,也是出於能源自主的國安考量,還有順應國際綠電生產的趨勢。他重申,台灣2025年要邁向非核家園,達到天然氣50%、燃煤達30%、再生能源20%的發電占比目標,同時間要兼顧電價合理。
不過,與會產業代表對於能源政策目標,仍然抱持疑慮。有產業代表質疑,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高於核能,且發電量恐怕有限,這麼做雖有利對外招商,但恐怕會讓本土企業不敢留在台灣。同時對於政府僅以核災疑慮就決定全面廢核,也不置可否。
面對企業關切供電議題,沈榮津坦言,年初用電緊張,備轉容量一度降至2%至3%,實因去年底台電機組大修;加上因中南部空汙問題指向發電廠,政府順應民情才導致此結果。不過,隨著台電各機組歸隊與新機組加入,6月至年底的備轉容量已提高至6%;明年到2025年備轉容量可以達到10%。
沈榮津強調,台灣要發展再生能源,不只是為了供電,也是出於能源自主的國安考量,還有順應國際綠電生產的趨勢。他重申,台灣2025年要邁向非核家園,達到天然氣50%、燃煤達30%、再生能源20%的發電占比目標,同時間要兼顧電價合理。
不過,與會產業代表對於能源政策目標,仍然抱持疑慮。有產業代表質疑,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高於核能,且發電量恐怕有限,這麼做雖有利對外招商,但恐怕會讓本土企業不敢留在台灣。同時對於政府僅以核災疑慮就決定全面廢核,也不置可否。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