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泛用樹脂市場掀新漲勢,聚氯乙烯(PVC)受益供應趨緊,近周上漲每公噸25美元、漲幅2.9%;而聚苯乙烯(PS)、ABS也各有每公噸10美元漲幅,台塑(1301)、華夏、台達化、國喬等利差可擴大。
市場人士表示,PVC此波行情拉高,主要是大陸以電石法生產的主力供貨商因環保查核陷入減產狀況,加上運輸限制造成成本大增,刺激庫存水位偏低的下游加工業啟動拉貨,加上印度方面基礎建設需求同時轉強,帶動價位節節攀升。
觀察PVC近周行情變化,原料由每公噸865美元一路漲至890美元,漲幅2.9%;在此同時,上游乙烯近期呈現回檔走勢,目前處於每公噸945美元,估算供料商台塑化、中油本月將續降售價,有利台塑和華夏獲利進一步增長。台塑昨(13)日股價收91.4元,上漲1.7元。
其次,做為PS、ABS上游的苯乙烯(SM)也隨著加工業布局庫存,行情穩步走高,進而刺激衍生品ABS、PS生產商展開漲價行動,反映成本墊高,使得該兩項原料同步上攻。
以ABS來看,本周最新價位來到每公噸1,790美元,上漲每公噸10美元;而PS由每公噸1,260美元漲至1,270美元,上漲每公噸10美元。
而SM上下游原料供應商如台化、國喬、台苯及台達化等,除本月業績可望受益推升外,由於各業者都有低價原料庫存,有利產銷獲利空間放大。
至於聚乙烯(PE)方面,三大品項本周均持平,台聚、亞聚等可因中油降價乙烯而受惠。
市場人士表示,PVC此波行情拉高,主要是大陸以電石法生產的主力供貨商因環保查核陷入減產狀況,加上運輸限制造成成本大增,刺激庫存水位偏低的下游加工業啟動拉貨,加上印度方面基礎建設需求同時轉強,帶動價位節節攀升。
觀察PVC近周行情變化,原料由每公噸865美元一路漲至890美元,漲幅2.9%;在此同時,上游乙烯近期呈現回檔走勢,目前處於每公噸945美元,估算供料商台塑化、中油本月將續降售價,有利台塑和華夏獲利進一步增長。台塑昨(13)日股價收91.4元,上漲1.7元。
其次,做為PS、ABS上游的苯乙烯(SM)也隨著加工業布局庫存,行情穩步走高,進而刺激衍生品ABS、PS生產商展開漲價行動,反映成本墊高,使得該兩項原料同步上攻。
以ABS來看,本周最新價位來到每公噸1,790美元,上漲每公噸10美元;而PS由每公噸1,260美元漲至1,270美元,上漲每公噸10美元。
而SM上下游原料供應商如台化、國喬、台苯及台達化等,除本月業績可望受益推升外,由於各業者都有低價原料庫存,有利產銷獲利空間放大。
至於聚乙烯(PE)方面,三大品項本周均持平,台聚、亞聚等可因中油降價乙烯而受惠。
建構國內綠色債券市場,櫃買中心已透過金融總會提出三項建言, 一是鼓吹國營事業如台電、中油、中鋼等發行綠債,預估今年即可成 行;二是允許金融機構可用投資的綠債抵繳保證金或準備金,以提高 投資誘因;三是建議四大基金評選代操投信時,將綠債列入評分項目 。
櫃買中心指出,綠色債券募得資金須100%用於綠色投資計畫,即 包括環保、氣候改善、綠色能源等,對於企業永續經營、環境友善有 極大助益,也是全球的趨勢,若以電業法推估,再生能源占比要拉到 20%,未來10年要投入1.8兆元,若全部用發行綠色債券,平均一年 就有1,800億元的發行量,對台灣建構綠色債市有極大助益。
據透露,如中油董事會已通過相關綠債發行計畫,估計8∼9月即可 能發行新台幣20∼30億元的綠色債券,用於潔淨能源、建構天然氣儲 油設備等;台電也要投資再生能源計畫,年底前董事會即可能討論發 行綠色債券;中鋼也有計畫要投資碳排放設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未來也可能發行綠色債券。
但因為這些國營企業都打算發行新台幣計價的綠色債券,利率並不 會太高,若要提高金融機構投資意願,櫃買中心建議金管會可開放銀 行、保險公司、證券商可用投資的綠色債券抵繳營業保證金或準備金 ,這部分因為金管會極重視綠色債券,同意機率極高。
第三則是要增加投資資金來源,建議四大基金在評選委外代操基金 業者時,可將綠色債券列入評選項目,如加重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評 分,或在委託契約上訂明要投資綠色債券,但因為四大基金仍是要看 投報率,因此也不能過於強制。
櫃買中心指出,綠色債券有三大發行來源,一是國內銀行,5月已 有中信銀、凱基銀、玉山銀及永豐銀發行新台幣51.7億元的綠色債券 ,募得的資金將全數用在綠色授信,提供中小企業投資綠能相關設備 ,如太陽能發電面板等。
第二項是外國發行人,12日已有東方匯理銀行發行1.2億美元的5年 期綠債,利率2.64%,但因利率太低,保險業沒有一家認購;第三即 是國內企業,首波可能是國營企業開先鋒。
櫃買中心指出,綠色債券募得資金須100%用於綠色投資計畫,即 包括環保、氣候改善、綠色能源等,對於企業永續經營、環境友善有 極大助益,也是全球的趨勢,若以電業法推估,再生能源占比要拉到 20%,未來10年要投入1.8兆元,若全部用發行綠色債券,平均一年 就有1,800億元的發行量,對台灣建構綠色債市有極大助益。
據透露,如中油董事會已通過相關綠債發行計畫,估計8∼9月即可 能發行新台幣20∼30億元的綠色債券,用於潔淨能源、建構天然氣儲 油設備等;台電也要投資再生能源計畫,年底前董事會即可能討論發 行綠色債券;中鋼也有計畫要投資碳排放設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未來也可能發行綠色債券。
但因為這些國營企業都打算發行新台幣計價的綠色債券,利率並不 會太高,若要提高金融機構投資意願,櫃買中心建議金管會可開放銀 行、保險公司、證券商可用投資的綠色債券抵繳營業保證金或準備金 ,這部分因為金管會極重視綠色債券,同意機率極高。
第三則是要增加投資資金來源,建議四大基金在評選委外代操基金 業者時,可將綠色債券列入評選項目,如加重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評 分,或在委託契約上訂明要投資綠色債券,但因為四大基金仍是要看 投報率,因此也不能過於強制。
櫃買中心指出,綠色債券有三大發行來源,一是國內銀行,5月已 有中信銀、凱基銀、玉山銀及永豐銀發行新台幣51.7億元的綠色債券 ,募得的資金將全數用在綠色授信,提供中小企業投資綠能相關設備 ,如太陽能發電面板等。
第二項是外國發行人,12日已有東方匯理銀行發行1.2億美元的5年 期綠債,利率2.64%,但因利率太低,保險業沒有一家認購;第三即 是國內企業,首波可能是國營企業開先鋒。
連日高溫,連發電機組也受不了,繼民營和平電廠1號機周一上午 因設備漏油停機檢修後,台塑麥寮電廠1號機昨(12)日早也因煤灰 處理系統異常停機檢修,台電啟用大林緊急備用機組因應。
少了麥電1號機電力挹注,尖峰備轉容量率降至3.64%,為近1個月 來最低,也是今年第5低。
麥電1號機裝置容量60萬瓩,屬於中大型機組。台電調度處副中央 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昨日尖峰用電量創下今年次高,為此,台電啟動 大林緊急備用3、4號機組待命,讓供電穩定渡過。
鄭有財指出,麥寮電廠1號機因為煤灰處理系統異常停機檢修,故 障情形不嚴重,昨日已搶修完畢,預計今日清晨恢復併聯供電,尖峰 備轉容量率也將回到5%以上。不過還是要看後續處理狀況,希望麥 電1號機可以盡快開始發電,讓供電系統穩定。
台電呼籲民眾配合節電,同時台電也會盡力維持既有機組運轉狀況 。
本周二尖峰用電量為3,548.17萬瓩,創下今年用電新高,昨日又創 下今年次高。鄭有財指出,目前預估7月是全年供電最吃緊的時刻, 如果氣溫持續攀升,午後雷陣雨的狀況又不普及,用電量還是會維持 高檔。
少了麥電1號機電力挹注,尖峰備轉容量率降至3.64%,為近1個月 來最低,也是今年第5低。
麥電1號機裝置容量60萬瓩,屬於中大型機組。台電調度處副中央 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昨日尖峰用電量創下今年次高,為此,台電啟動 大林緊急備用3、4號機組待命,讓供電穩定渡過。
鄭有財指出,麥寮電廠1號機因為煤灰處理系統異常停機檢修,故 障情形不嚴重,昨日已搶修完畢,預計今日清晨恢復併聯供電,尖峰 備轉容量率也將回到5%以上。不過還是要看後續處理狀況,希望麥 電1號機可以盡快開始發電,讓供電系統穩定。
台電呼籲民眾配合節電,同時台電也會盡力維持既有機組運轉狀況 。
本周二尖峰用電量為3,548.17萬瓩,創下今年用電新高,昨日又創 下今年次高。鄭有財指出,目前預估7月是全年供電最吃緊的時刻, 如果氣溫持續攀升,午後雷陣雨的狀況又不普及,用電量還是會維持 高檔。
台電首座水上型太陽光電今(7)日招標施工,將在台中大甲溪電 廠馬鞍機組蓄水池設置太陽光電,裝置容量300瓩,每年發電量可達 40萬度,最快明年4月完工。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本案是光電計畫第4期前的示範計畫。去 年底台電與台灣自來水公司簽署備忘錄,將利用台水轄管8座水庫設 置水上型太陽光電,整個計畫裝置容量將達1.15萬瓩,預計明年開始 招標,後年全數完成。
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陳一成表示,台電沒有設計過水上型太陽光電 系統,此計畫是為了推動4期光電計畫做準備。這次台電自行設計系 統,對外進行施工招標,若示範計畫順利,明年4期光電計畫就可以 如期展開。
林德福稱,4期光電計畫完工後,屆時每年發電量將達1,340萬度, 可供超過3千個家庭年用電量,同時減排超過7千公噸的溫室氣體,相 當於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林德福指出,馬鞍機組蓄水池計畫預算金額2,400萬元,若順利在 月底前完成招標,未來一年發電量可達40萬度,二氧化碳減排量約2 1萬公斤。
林德福解釋道,鋪設太陽光板需較大面積,土地有限,因此走向水 域是可行方案,加上水上太陽光電因為水冷卻關係,有助於提升發電 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台電早在2007年推出太陽光電第1期計畫,當時設置了台中龍井光 電站、台中電廠與興達電廠生水池等光電設施;第2期則鎖定自有土 地與建物搭建太陽光板。
陳一成表示,第3期計畫預計年底開始招標,預計在彰化火力發電 廠預定地建置裝置容量10萬瓩的太陽光板。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本案是光電計畫第4期前的示範計畫。去 年底台電與台灣自來水公司簽署備忘錄,將利用台水轄管8座水庫設 置水上型太陽光電,整個計畫裝置容量將達1.15萬瓩,預計明年開始 招標,後年全數完成。
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陳一成表示,台電沒有設計過水上型太陽光電 系統,此計畫是為了推動4期光電計畫做準備。這次台電自行設計系 統,對外進行施工招標,若示範計畫順利,明年4期光電計畫就可以 如期展開。
林德福稱,4期光電計畫完工後,屆時每年發電量將達1,340萬度, 可供超過3千個家庭年用電量,同時減排超過7千公噸的溫室氣體,相 當於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林德福指出,馬鞍機組蓄水池計畫預算金額2,400萬元,若順利在 月底前完成招標,未來一年發電量可達40萬度,二氧化碳減排量約2 1萬公斤。
林德福解釋道,鋪設太陽光板需較大面積,土地有限,因此走向水 域是可行方案,加上水上太陽光電因為水冷卻關係,有助於提升發電 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台電早在2007年推出太陽光電第1期計畫,當時設置了台中龍井光 電站、台中電廠與興達電廠生水池等光電設施;第2期則鎖定自有土 地與建物搭建太陽光板。
陳一成表示,第3期計畫預計年底開始招標,預計在彰化火力發電 廠預定地建置裝置容量10萬瓩的太陽光板。
台電最近向經濟部建議,當初興建核四廠所產生的2,838億元損失 應納入電價調整,並希望電價審議委員會能同意以電價分年攤提,降 低對電價的影響。雖然此一建議是政府遲早必須面對的問題,但筆者 實在無法認同電價作為分擔政治人物錯誤決策的工具。然而,電價究 竟應直接反映發電成本,還是反映國家發展目標,則是非常值得思考 的課題!
這個課題與台電到底是否應承擔國家發展目標?台電應該民營化或 國營?也有極重要的關聯性。如果台電是一家民營企業,利潤極大、 成本最低才是其真正發展目標,按理,台電會選擇以最低的成本發電 方式,如燃煤和燃油等,並無可議。然而,台電是國營企業,也因此 運作經營上一直飽受政府政策困擾,電價不能漲,虧損不能攤,老闆 公婆何其多,就連核四攤提虧損也必須求救費率審議委員會,使得電 價費率越來越政治,也離電力真實市場越來越遙遠,而台電的專業性 更是經常飽受爭議,令人為台電叫屈。
國內目前電價費率公式的設計目的,是反應每度電的平均發電成本 ,也因此,凡發電成本上相關費用,如燃料、稅捐規費、折舊、利息 、用人費用、維護費、加上其他營業費用都是成本計算的範圍。當所 有成本項目加總、扣除綠色電價和其他營業收入,再加上合理利潤3 %∼5%,即成為當年度之發電總成本。再分攤到當年度的售電度數 ,即是費率委員建議參考的每度電的平均電價。然而,此一費率公式 在費率審議過程中,屢屢受到很多的挑戰和討論,如:
1.環境外部成本是否應該被納入電價考量?我們發電考量成本時, 主要的發電方式應來自於燃煤、燃油或燃氣,這也是為何目前燃料費 用即佔最大發電成本比例,約60%;燃料價格的波動也一直主導著國 內的電價起伏。但也因此,造成台灣對空氣污染、全球暖化的貢獻比 例直線上升,在國際上的環保相關排名則節節下滑。
2.高質化電力創新的相關系統成本是否應該被納入考量?一個高質 化社會應該不希望有颱風所造成的停電、跳電的損失、更不希望有任 何能源安全事件的發生。然而在臺灣,相關突發狀況的成本並未被考 量,甚至估算進入電價,例如,我們鼓勵智慧電網的發展,但截至目 前為止,台電裝置智慧電錶的用戶少之又少,而先進國家,智慧電錶 視為必備。如果節能、儲能和能源安全等發展相關成本反應進去,很 自然地,臺灣的電價不應該這麼低,臺灣的發電選項也可能改變。
3.國家能源或經濟發展目標是否應該納入費率公式考量?費率公式 本身強調發電成本,因此,若發電上選擇燃煤或燃油為原料,則相關 成本即為費率估算的主要基礎。然而,現行能源政策要求再生能源發 電佔發電來源之30%,如果維持在原來發電方式,顯然目標永遠沒有 達成一天,若想達成再生能源發電目標,是否很多必要的投資成本和 發展所需的費用納入電費考量,就是觀察上的重點了。
台電若是民營企業,以上三者皆可不理會;但身為國營,以上三者 都需面對,因為要訂定一個真正發展經濟、甚至有效平衡經濟與環保 的全民福利電價,需要各界思維的統整。事實上比較好的角色扮演, 是政府只管能源政策,而台電扮演電力市場的業者,負責市場營運, 而非目前權責不輕的亂象。
在台灣,大多數人只擔心電價上漲,不漲電價似乎是主要期待,所 有的思維都還是停留在工業界能夠不增加成本,經濟才會好的落伍想 法!造成台電沒有創新的動機,沒有增加相關新技術的投資,這也是 為何在國外推動的儲能、新能源、需量競價政策、智慧電網、或再生 能源等在國內都難以推動的主要因素。
這個課題與台電到底是否應承擔國家發展目標?台電應該民營化或 國營?也有極重要的關聯性。如果台電是一家民營企業,利潤極大、 成本最低才是其真正發展目標,按理,台電會選擇以最低的成本發電 方式,如燃煤和燃油等,並無可議。然而,台電是國營企業,也因此 運作經營上一直飽受政府政策困擾,電價不能漲,虧損不能攤,老闆 公婆何其多,就連核四攤提虧損也必須求救費率審議委員會,使得電 價費率越來越政治,也離電力真實市場越來越遙遠,而台電的專業性 更是經常飽受爭議,令人為台電叫屈。
國內目前電價費率公式的設計目的,是反應每度電的平均發電成本 ,也因此,凡發電成本上相關費用,如燃料、稅捐規費、折舊、利息 、用人費用、維護費、加上其他營業費用都是成本計算的範圍。當所 有成本項目加總、扣除綠色電價和其他營業收入,再加上合理利潤3 %∼5%,即成為當年度之發電總成本。再分攤到當年度的售電度數 ,即是費率委員建議參考的每度電的平均電價。然而,此一費率公式 在費率審議過程中,屢屢受到很多的挑戰和討論,如:
1.環境外部成本是否應該被納入電價考量?我們發電考量成本時, 主要的發電方式應來自於燃煤、燃油或燃氣,這也是為何目前燃料費 用即佔最大發電成本比例,約60%;燃料價格的波動也一直主導著國 內的電價起伏。但也因此,造成台灣對空氣污染、全球暖化的貢獻比 例直線上升,在國際上的環保相關排名則節節下滑。
2.高質化電力創新的相關系統成本是否應該被納入考量?一個高質 化社會應該不希望有颱風所造成的停電、跳電的損失、更不希望有任 何能源安全事件的發生。然而在臺灣,相關突發狀況的成本並未被考 量,甚至估算進入電價,例如,我們鼓勵智慧電網的發展,但截至目 前為止,台電裝置智慧電錶的用戶少之又少,而先進國家,智慧電錶 視為必備。如果節能、儲能和能源安全等發展相關成本反應進去,很 自然地,臺灣的電價不應該這麼低,臺灣的發電選項也可能改變。
3.國家能源或經濟發展目標是否應該納入費率公式考量?費率公式 本身強調發電成本,因此,若發電上選擇燃煤或燃油為原料,則相關 成本即為費率估算的主要基礎。然而,現行能源政策要求再生能源發 電佔發電來源之30%,如果維持在原來發電方式,顯然目標永遠沒有 達成一天,若想達成再生能源發電目標,是否很多必要的投資成本和 發展所需的費用納入電費考量,就是觀察上的重點了。
台電若是民營企業,以上三者皆可不理會;但身為國營,以上三者 都需面對,因為要訂定一個真正發展經濟、甚至有效平衡經濟與環保 的全民福利電價,需要各界思維的統整。事實上比較好的角色扮演, 是政府只管能源政策,而台電扮演電力市場的業者,負責市場營運, 而非目前權責不輕的亂象。
在台灣,大多數人只擔心電價上漲,不漲電價似乎是主要期待,所 有的思維都還是停留在工業界能夠不增加成本,經濟才會好的落伍想 法!造成台電沒有創新的動機,沒有增加相關新技術的投資,這也是 為何在國外推動的儲能、新能源、需量競價政策、智慧電網、或再生 能源等在國內都難以推動的主要因素。
日前台塑集團王文淵總裁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台灣當前環評制度 問題在於主管單位及專家,環團是否能讓數字說話、管理,就事論事 ,依法確實執行心有戚戚焉。
確實目前台灣在民粹當道下,社會是非不明,人民看到煙囪冒煙, 就認為排放汙染物,而不去了解所排放的是否為水蒸氣;看到空氣品 質不好,就聯想到工廠汙染所致;居民得癌症就怪罪附近石化廠,然 後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再經名嘴推波助瀾、學者的附和,導致主管 機關不敢吭聲。明知數據有誤,證據不足,仍然任憑事件發展,以致 外資卻步、企業外移,無怪乎王總裁有此感嘆。
在此也提幾項外界誤傳與實際數字及證據不符例子,以應證:
一、石化廠是空氣汙染、細懸浮微粒pm2.5的主要汙染源,但數字 及證據顯示並非如此。
依環保署資料顯示,台灣各類汙染源細懸浮微粒pm2.5排放量,交 通汙染及汽機車排放量36%佔第一位,中國大陸汙染傳入27%佔第二 位;工業汙染25%中,營建業礦場5.3%%,銅鐵3.3%,電力2.9%, 化學材料製造業2.0%,事實上化學工業僅佔pm2.5的2.0%,但外界 卻無限上綱的認為石化業是pm2.5污染的主因。
二、癌症發生歸罪於鄰近工業區的汙染,特別是雲林縣與台西、麥 寮鄉,皆把居民罹癌歸咎於六輕石化廠,但依衛福部的統計資料,並 非如此;而且雲林民眾的平均壽命自六輕設廠後增加的比例也比台北 和高雄高出許多。
依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5年公布的六輕營運前後各級行政區癌症 每10萬人發生率增減比較(左表):
由此可知,雲林縣罹癌增加率已由85-93年的第4名降到94-101年的 20名;台西鄉由同期的第1名降到22名;麥寮鄉由同期的第7名降到2 1名。值得一提的94-101年增加率第1第2名桃園市及新北市,境內並 無大型石化廠。
另外,雲林居民實際的平均壽命,並未因六輕設廠而降低,反而在 設廠後平均壽命增加得比台北或高雄快(下表)。
三、生煤及石油焦是空氣污染源,要禁用並以天然氣代替,惟現階 段並不可行。
依國際能源總署網站2013年數據,台灣燃煤發電比例高達41%。再 加上核電19%合計60%,與美國、日本、德國相當。而發電成本以1 03年台電為例,燃煤成本1.515元、燃氣4.076元、燃油6.575元、再 生能源3.957元。如今廢核已為政府既定政策,如果再禁止使用燃煤 ,不但成本大幅增加,將轉嫁全民負擔,而缺電的後果將影響整個產 業及經濟的發展,而若將台灣全部燃煤機組改成燃氣機組,需要20座 16萬公秉儲槽造價1290.6億元、安全存量約六天,且天然氣須採低溫 之液體運輸及儲存(攝氏零下162度),而且儲槽設置地點皆須嚴格 選址。由選址、環評到施工興建完成需8-10年時間,且環保團體及地 方民眾的抗爭,更增加其難度。事實上,燃煤發電機組若採用最佳可 行控制技術(BACT)及硫化物減排技術,可與燃氣機組達到相同效果 。
四、濁水溪集集攔河堰是為六輕而設置,並與農民及百姓爭水,惟 事實並非如此。
台灣一年總水量為962.2億噸,總用水量178.8億噸,其中生活用水 34.3億噸佔19.2%,農業用稅128.2億噸,佔71.7%,貢獻產值佔GD P1.8%,工業用水16.3億噸佔9.1%,產值29.6%。而濁水溪集集攔 河堰本為農業用水而蓋,後因六輕建廠才納入,攔河堰一年可供用水 量18.9億噸。
其中北岸聯絡渠道,彰化地區灌溉用水7.7億噸佔40.7%,南岸聯 絡渠道雲林地區農業用水9.8億噸佔51%,公共給水0.4億噸,工業用 水1億噸佔5.4%,所以集集攔河堰供給農業用水92.5%,遠超過全國 農業用水平均值,而工業用水5.4%亦低於全國平均值,所以說集集 攔河堰工業區與農民爭水,甚至與百姓爭水是子虛烏有。
按數字會說話,證據會說話,如果民眾不相信正確數據判斷事實, 就會導致認知錯誤,民團或學者、名嘴如認知錯誤,就會誤導民眾及 誤導政策。而制定政策及執行政策者,如不依正確數據依法行政,更 將誤國誤民,爾今爾後,掌握正確數據的政府機關,應以公開透明的 方式,除定期公布統計數字外,對於各種不實的傳言或論點,要即時 澄清,公布正確數據,以導正不實言論及歪風,促進經濟的健全發展 。
確實目前台灣在民粹當道下,社會是非不明,人民看到煙囪冒煙, 就認為排放汙染物,而不去了解所排放的是否為水蒸氣;看到空氣品 質不好,就聯想到工廠汙染所致;居民得癌症就怪罪附近石化廠,然 後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再經名嘴推波助瀾、學者的附和,導致主管 機關不敢吭聲。明知數據有誤,證據不足,仍然任憑事件發展,以致 外資卻步、企業外移,無怪乎王總裁有此感嘆。
在此也提幾項外界誤傳與實際數字及證據不符例子,以應證:
一、石化廠是空氣汙染、細懸浮微粒pm2.5的主要汙染源,但數字 及證據顯示並非如此。
依環保署資料顯示,台灣各類汙染源細懸浮微粒pm2.5排放量,交 通汙染及汽機車排放量36%佔第一位,中國大陸汙染傳入27%佔第二 位;工業汙染25%中,營建業礦場5.3%%,銅鐵3.3%,電力2.9%, 化學材料製造業2.0%,事實上化學工業僅佔pm2.5的2.0%,但外界 卻無限上綱的認為石化業是pm2.5污染的主因。
二、癌症發生歸罪於鄰近工業區的汙染,特別是雲林縣與台西、麥 寮鄉,皆把居民罹癌歸咎於六輕石化廠,但依衛福部的統計資料,並 非如此;而且雲林民眾的平均壽命自六輕設廠後增加的比例也比台北 和高雄高出許多。
依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5年公布的六輕營運前後各級行政區癌症 每10萬人發生率增減比較(左表):
由此可知,雲林縣罹癌增加率已由85-93年的第4名降到94-101年的 20名;台西鄉由同期的第1名降到22名;麥寮鄉由同期的第7名降到2 1名。值得一提的94-101年增加率第1第2名桃園市及新北市,境內並 無大型石化廠。
另外,雲林居民實際的平均壽命,並未因六輕設廠而降低,反而在 設廠後平均壽命增加得比台北或高雄快(下表)。
三、生煤及石油焦是空氣污染源,要禁用並以天然氣代替,惟現階 段並不可行。
依國際能源總署網站2013年數據,台灣燃煤發電比例高達41%。再 加上核電19%合計60%,與美國、日本、德國相當。而發電成本以1 03年台電為例,燃煤成本1.515元、燃氣4.076元、燃油6.575元、再 生能源3.957元。如今廢核已為政府既定政策,如果再禁止使用燃煤 ,不但成本大幅增加,將轉嫁全民負擔,而缺電的後果將影響整個產 業及經濟的發展,而若將台灣全部燃煤機組改成燃氣機組,需要20座 16萬公秉儲槽造價1290.6億元、安全存量約六天,且天然氣須採低溫 之液體運輸及儲存(攝氏零下162度),而且儲槽設置地點皆須嚴格 選址。由選址、環評到施工興建完成需8-10年時間,且環保團體及地 方民眾的抗爭,更增加其難度。事實上,燃煤發電機組若採用最佳可 行控制技術(BACT)及硫化物減排技術,可與燃氣機組達到相同效果 。
四、濁水溪集集攔河堰是為六輕而設置,並與農民及百姓爭水,惟 事實並非如此。
台灣一年總水量為962.2億噸,總用水量178.8億噸,其中生活用水 34.3億噸佔19.2%,農業用稅128.2億噸,佔71.7%,貢獻產值佔GD P1.8%,工業用水16.3億噸佔9.1%,產值29.6%。而濁水溪集集攔 河堰本為農業用水而蓋,後因六輕建廠才納入,攔河堰一年可供用水 量18.9億噸。
其中北岸聯絡渠道,彰化地區灌溉用水7.7億噸佔40.7%,南岸聯 絡渠道雲林地區農業用水9.8億噸佔51%,公共給水0.4億噸,工業用 水1億噸佔5.4%,所以集集攔河堰供給農業用水92.5%,遠超過全國 農業用水平均值,而工業用水5.4%亦低於全國平均值,所以說集集 攔河堰工業區與農民爭水,甚至與百姓爭水是子虛烏有。
按數字會說話,證據會說話,如果民眾不相信正確數據判斷事實, 就會導致認知錯誤,民團或學者、名嘴如認知錯誤,就會誤導民眾及 誤導政策。而制定政策及執行政策者,如不依正確數據依法行政,更 將誤國誤民,爾今爾後,掌握正確數據的政府機關,應以公開透明的 方式,除定期公布統計數字外,對於各種不實的傳言或論點,要即時 澄清,公布正確數據,以導正不實言論及歪風,促進經濟的健全發展 。
隨著進入暑期用電高峰,加上新火力發電機組尚未加入供電行列, 台電評估下周將是供電最緊繃的時候,所有可用機組都調度待命。
台電董事長朱文成昨(4)日出席「台電球類FUN電營」接受媒體訪 問時表示,雖然大修機組已經全部回歸,但用電量逐年成長,加上新 機組7月上旬還不能出力發電,今年7月會是供電最緊繃的時期。
根據台電未來電力供需預估,7月份中、下旬尖峰備轉容量率皆在 3.4%左右,確實為今年為止最低點。若有一組40萬瓩以上中型發電 機組故障,就有可能出現今年首次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若有一組核 電機組跳機,就會出現代表限電準備的黑燈。朱文成表示,希望民眾 多到戶外走走,並將冷氣溫度固定在26度。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指出,下周所有可以發電機組都會待命,若用電 尖峰時,機組會視情況配合滿載發電,另外,目前各水庫蓄水量充沛 ,水力發電廠機組也可以配合調度。
台電董事長朱文成昨(4)日出席「台電球類FUN電營」接受媒體訪 問時表示,雖然大修機組已經全部回歸,但用電量逐年成長,加上新 機組7月上旬還不能出力發電,今年7月會是供電最緊繃的時期。
根據台電未來電力供需預估,7月份中、下旬尖峰備轉容量率皆在 3.4%左右,確實為今年為止最低點。若有一組40萬瓩以上中型發電 機組故障,就有可能出現今年首次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若有一組核 電機組跳機,就會出現代表限電準備的黑燈。朱文成表示,希望民眾 多到戶外走走,並將冷氣溫度固定在26度。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指出,下周所有可以發電機組都會待命,若用電 尖峰時,機組會視情況配合滿載發電,另外,目前各水庫蓄水量充沛 ,水力發電廠機組也可以配合調度。
為籌大林、林口、通霄和大潭電廠7月新機組所需資金,台電將發行今年度第3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總額達186億元,累計今年發行金額已達430億元,年底可能再發行1期公司債。
台電表示,已向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申報發行公司債,昨(3)日申報生效。
台電財務處副處長陳麗珍說明,本次籌資主要是為了因應7月份電廠更新改建及輸變電建設工程等計畫所需資金。
陳麗珍表示,夏季用電需求較高,在電費挹注下資金較充裕,目前規劃是12月可能會再發行1期公司債,規模會考慮市場需求以及台電資金所需,預估在80至100億元之間。
為了穩定今年供電,大林、林口、通霄和大潭電廠都有新增機組或是舊有機組改建計畫。其中,大林電廠新1號機於上週四(29日)併聯發電,為台灣第2個採用「超超臨界」機組的發電廠,目前正在併聯測試中,預計8月底可以滿載供電。
至於去年底經濟部向國外採購的大潭燃氣單循環緊急發電機組,2部機組預計分別於7月15日、18日併聯發電。
台電表示,本期公司債分為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預定分別於7月10日、11日和12日發行。陳麗珍表示,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利率分別為0.98%、1.23%和1.40%,皆採固定利率計息,每1年付息1次,到期1次還本。
台電公司發行公司債金額最高一年是在2011年,為彌補多年電價凍漲資金缺口,總共發行6期共917億元。
台電表示,已向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申報發行公司債,昨(3)日申報生效。
台電財務處副處長陳麗珍說明,本次籌資主要是為了因應7月份電廠更新改建及輸變電建設工程等計畫所需資金。
陳麗珍表示,夏季用電需求較高,在電費挹注下資金較充裕,目前規劃是12月可能會再發行1期公司債,規模會考慮市場需求以及台電資金所需,預估在80至100億元之間。
為了穩定今年供電,大林、林口、通霄和大潭電廠都有新增機組或是舊有機組改建計畫。其中,大林電廠新1號機於上週四(29日)併聯發電,為台灣第2個採用「超超臨界」機組的發電廠,目前正在併聯測試中,預計8月底可以滿載供電。
至於去年底經濟部向國外採購的大潭燃氣單循環緊急發電機組,2部機組預計分別於7月15日、18日併聯發電。
台電表示,本期公司債分為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預定分別於7月10日、11日和12日發行。陳麗珍表示,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利率分別為0.98%、1.23%和1.40%,皆採固定利率計息,每1年付息1次,到期1次還本。
台電公司發行公司債金額最高一年是在2011年,為彌補多年電價凍漲資金缺口,總共發行6期共917億元。
為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去年7月行政院推出「太陽光電二年推動計劃」,期望盤點公有建物、土地、水域,希望在2020年達到80億度太陽能發電量。台電公司也著手推動「光明頂」計畫,在今年初盤點了全台41處廠址,總面積超過30,000平方公尺,招商標租後將與太陽能業者合作設置2.5MW,一起合攻「光明頂」,共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
台電早在2007年即推出太陽光電第一期計畫,當時設置了台中龍井光電站、台中電廠與興達電廠生水池等光電設施,裝置容量超過18MW。太陽光電第二期,台電鎖定自有土地與建物,盤點後的41處廠址中,最大的是台東太麻一次配電變電所,超過2,000平方公尺,初估裝置容量可達150瓩,最小的是台中供電區處副樓屋頂,面積150平方公尺,約8瓩。41處廠址總面積相當於八分之一個大安森林公園,未來年發電量可超過200萬度,每年並可減少超過1,100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台電指出,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板可遮陽、隔熱、降溫,而建置在車棚頂蓋,還有遮雨遮蔭的效果。不過,屋頂設置太陽光電,除了需要空曠空間,建物本身其他部分結構或鄰近其他建物不能有遮陰效果影響發電。台電釋放出的廠址中,如大潭電廠主控制大樓、以及花蓮勝安、花蓮壽豐、桃園龍潭等變電所等場址都有極佳光照空間,適合太陽能發電場域。
能源局為鼓勵北部地區廣設太陽能發電場域,已公告北部地區太陽光電躉購費率加成15%,為此,台電釋放出的41處廠址中,即有20處位於北部,估發電容量約1MW。台電為配合太陽能收購政策,也於去年10月完成修正「再生能源併聯技術要點」併網相關規範,包括放寬電壓變動率及逆送電力等標準。
台電表示,國內光電業者施工與安裝經驗豐富且技術純熟,但礙於場地難覓,台電「光明頂」計畫,由台電提供場地,得標業者進駐設置光電設施,並負責後續運維,台電方面則依據業者發電收益一定比例收取租金。台電初步試算,假設得標業者標租台電公司300坪屋頂,廠商得標回饋金保守估計為5%,並設置99.9瓩太陽能板,並使用高效能模組,且於2017年完工,適用一度電躉購費率4.9772元價格,使用高效能模組,再加成6%,一度電提高躉購費率為5.2758元,20年營運期間,扣除初期成本,總獲利約705萬元,平均每年獲利35萬元。
台電除了第二期自有房舍屋頂「光明頂」計畫外,未來也將陸續推展三至七期太陽光電計畫,預計於七股變電所預定地等自有土地、彰濱工業區、台南鹽灘地,以及水庫等開放水域設置太陽光電,預計8年後光電總裝置容量可達674MW。
台電早在2007年即推出太陽光電第一期計畫,當時設置了台中龍井光電站、台中電廠與興達電廠生水池等光電設施,裝置容量超過18MW。太陽光電第二期,台電鎖定自有土地與建物,盤點後的41處廠址中,最大的是台東太麻一次配電變電所,超過2,000平方公尺,初估裝置容量可達150瓩,最小的是台中供電區處副樓屋頂,面積150平方公尺,約8瓩。41處廠址總面積相當於八分之一個大安森林公園,未來年發電量可超過200萬度,每年並可減少超過1,100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台電指出,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板可遮陽、隔熱、降溫,而建置在車棚頂蓋,還有遮雨遮蔭的效果。不過,屋頂設置太陽光電,除了需要空曠空間,建物本身其他部分結構或鄰近其他建物不能有遮陰效果影響發電。台電釋放出的廠址中,如大潭電廠主控制大樓、以及花蓮勝安、花蓮壽豐、桃園龍潭等變電所等場址都有極佳光照空間,適合太陽能發電場域。
能源局為鼓勵北部地區廣設太陽能發電場域,已公告北部地區太陽光電躉購費率加成15%,為此,台電釋放出的41處廠址中,即有20處位於北部,估發電容量約1MW。台電為配合太陽能收購政策,也於去年10月完成修正「再生能源併聯技術要點」併網相關規範,包括放寬電壓變動率及逆送電力等標準。
台電表示,國內光電業者施工與安裝經驗豐富且技術純熟,但礙於場地難覓,台電「光明頂」計畫,由台電提供場地,得標業者進駐設置光電設施,並負責後續運維,台電方面則依據業者發電收益一定比例收取租金。台電初步試算,假設得標業者標租台電公司300坪屋頂,廠商得標回饋金保守估計為5%,並設置99.9瓩太陽能板,並使用高效能模組,且於2017年完工,適用一度電躉購費率4.9772元價格,使用高效能模組,再加成6%,一度電提高躉購費率為5.2758元,20年營運期間,扣除初期成本,總獲利約705萬元,平均每年獲利35萬元。
台電除了第二期自有房舍屋頂「光明頂」計畫外,未來也將陸續推展三至七期太陽光電計畫,預計於七股變電所預定地等自有土地、彰濱工業區、台南鹽灘地,以及水庫等開放水域設置太陽光電,預計8年後光電總裝置容量可達674MW。
核一廠將於明年底屆滿除役,台電規劃二期核廢乾貯新址出爐,預計在乾華區內345kV開關場以南至廠區西南側用地建置高、低階核廢乾貯廠,不過,整個計畫仍須通過環評。
另外,核一廠如期除役後,現有廠址確定轉為其他電力用途,是做火力發電、還是再生能源發電,仍未定案。
核一1號機及2號機分別預定在明年12月5日及後年7月15日屆滿停轉,為了因應電廠即將除役,台電擬定核一廠除役計畫送交原能會審核。原能會28日審核後發布「核一廠除役計畫修訂版」。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指出,原能會通過計畫審核算是跨出第一步,還需等環評計畫通過後,依環評內容再修正除役計畫,再送原能會審核。林德福表示,核一廠放射性廢棄物先規劃廠內暫時貯存,未來配合最終處置場規劃建置時程,再運送至最終處置場。
為了因應除役所需,台電原先建置一期室外乾貯廠,但新北市政府拒發水土保持設施完工證明,外界也有核廢料貯放應該轉為室內乾貯的聲音。台電因而著手規劃建置二期室外乾貯廠。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曾強調,若核廢料沒有去處,就不能增設擺放地點,也不容許核廢料無限期存放新北市。對此,林德福表示,依規定最終處置場須在2055年建置完成,在此之前仍有時間。
核一廠將分成停機過渡、除役拆廠、廠址最終狀態偵測及廠址復原4個階段逐步停役。其中,停機過渡約8年、除役拆廠約12年、廠址最終狀態偵測約3年,以及廠址復原約2年,共計需要25年核一廠才能完全除役。
台電表示,核一廠運轉執照屆滿停機後,爐心內用過核子燃料要先全部退出,存放於核子燃料池中冷卻,所需時程約8年,再移至室內乾式貯存設施貯存,接著進入除役拆廠階段。
另外,核一廠如期除役後,現有廠址確定轉為其他電力用途,是做火力發電、還是再生能源發電,仍未定案。
核一1號機及2號機分別預定在明年12月5日及後年7月15日屆滿停轉,為了因應電廠即將除役,台電擬定核一廠除役計畫送交原能會審核。原能會28日審核後發布「核一廠除役計畫修訂版」。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指出,原能會通過計畫審核算是跨出第一步,還需等環評計畫通過後,依環評內容再修正除役計畫,再送原能會審核。林德福表示,核一廠放射性廢棄物先規劃廠內暫時貯存,未來配合最終處置場規劃建置時程,再運送至最終處置場。
為了因應除役所需,台電原先建置一期室外乾貯廠,但新北市政府拒發水土保持設施完工證明,外界也有核廢料貯放應該轉為室內乾貯的聲音。台電因而著手規劃建置二期室外乾貯廠。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曾強調,若核廢料沒有去處,就不能增設擺放地點,也不容許核廢料無限期存放新北市。對此,林德福表示,依規定最終處置場須在2055年建置完成,在此之前仍有時間。
核一廠將分成停機過渡、除役拆廠、廠址最終狀態偵測及廠址復原4個階段逐步停役。其中,停機過渡約8年、除役拆廠約12年、廠址最終狀態偵測約3年,以及廠址復原約2年,共計需要25年核一廠才能完全除役。
台電表示,核一廠運轉執照屆滿停機後,爐心內用過核子燃料要先全部退出,存放於核子燃料池中冷卻,所需時程約8年,再移至室內乾式貯存設施貯存,接著進入除役拆廠階段。
台電為加速發展太陽光電,首度邀請民間廠商共同攜手,盤點自有房舍屋頂,規劃41處可供設置太陽光電,一起合攻「光明頂」,已於日前決標,裝置容量達2.4MW。
台電表示,此次盤點建物屋頂,最大的是台東太麻一次配電變電所,超過2,000平方公尺,初估裝置容量可達150瓩,最小的是台中供電區處副樓屋頂,面積150平方公尺,約8瓩。此外包含核三廠也釋出模擬訓練中心頂樓,全力支持再生能源發展。
台電表示,屋頂設置太陽光電,除了需要空曠空間,建物本身其他部分結構或鄰近其他建物不能有遮陰效果影響發電。此項光明頂計畫,台電公司盤點出41處自有房舍屋頂,總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尺,相當於八分之一個大安森林公園,未來年發電量可超過200萬度,每年並可減少超過1,100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三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台電指出,國內光電業者施工與安裝經驗豐富且技術純熟,但場地難覓,本項合作案未來將由台電提供場地,得標業者進駐設置光電設施,並負責後續運維,台電則依據業者發電收益一定比例收取租金。
台電過去於96年推出太陽光電第一期計畫,設置包括台中龍井光電站、台中電廠與興達電廠生水池等光電設施,裝置容量超過18MW。為將加速推動光電,除了本次自有房舍屋頂「光明頂」計畫,陸續也將於七股變電所預定地等自有土地、彰濱工業區、台南鹽灘地,以及水庫等開放水域設置,預計八年後光電總裝置容量將達674MW。
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陳一成表示,今年台電共推出太陽光電二期、二期、四期計畫,預計年底還會有五期計畫,一共是四個太陽光電計畫。
太陽光電二期計畫是台電盤點內部自有小面積土地、電力設施應設未設、建廠過程形成的新土地,小型地面型、建物屋頂等,利用PV-ESCO的方式招標委外經營,能源服務商可以申請能源局躉購費率,台電則可以收取租金。
陳一成說,雖然二期計畫的裝置容量僅12MW,但能彰顯台電能源多元化,向多效益發展。
太陽光電三期計畫是台電在彰工火力電廠預定地建太陽能電廠,預計140公頃土地,裝置容量100MW。太陽光電四期計畫是與台水公司合作的「水上漂」台電與台水去年簽署MOU,將在水庫可建置浮動式太陽能電廠,包括寶山、永和山、蘭潭、仁義潭、縫山水庫五座水庫,以及澎湖的成功、興仁、東衛等三座水庫架設太陽能電板。考量水庫的遮蔽力等,保守估計裝置量約12MW。
至於年底才啟動的第五期計畫,是所有開發案中唯一用到國有土地的,打算在台南鹽灘地向國產署承租250公頃土地,建置150MW的太陽光電。
台電表示,此次盤點建物屋頂,最大的是台東太麻一次配電變電所,超過2,000平方公尺,初估裝置容量可達150瓩,最小的是台中供電區處副樓屋頂,面積150平方公尺,約8瓩。此外包含核三廠也釋出模擬訓練中心頂樓,全力支持再生能源發展。
台電表示,屋頂設置太陽光電,除了需要空曠空間,建物本身其他部分結構或鄰近其他建物不能有遮陰效果影響發電。此項光明頂計畫,台電公司盤點出41處自有房舍屋頂,總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尺,相當於八分之一個大安森林公園,未來年發電量可超過200萬度,每年並可減少超過1,100公噸的碳排放,相當於三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附量。
台電指出,國內光電業者施工與安裝經驗豐富且技術純熟,但場地難覓,本項合作案未來將由台電提供場地,得標業者進駐設置光電設施,並負責後續運維,台電則依據業者發電收益一定比例收取租金。
台電過去於96年推出太陽光電第一期計畫,設置包括台中龍井光電站、台中電廠與興達電廠生水池等光電設施,裝置容量超過18MW。為將加速推動光電,除了本次自有房舍屋頂「光明頂」計畫,陸續也將於七股變電所預定地等自有土地、彰濱工業區、台南鹽灘地,以及水庫等開放水域設置,預計八年後光電總裝置容量將達674MW。
台電再生能源處處長陳一成表示,今年台電共推出太陽光電二期、二期、四期計畫,預計年底還會有五期計畫,一共是四個太陽光電計畫。
太陽光電二期計畫是台電盤點內部自有小面積土地、電力設施應設未設、建廠過程形成的新土地,小型地面型、建物屋頂等,利用PV-ESCO的方式招標委外經營,能源服務商可以申請能源局躉購費率,台電則可以收取租金。
陳一成說,雖然二期計畫的裝置容量僅12MW,但能彰顯台電能源多元化,向多效益發展。
太陽光電三期計畫是台電在彰工火力電廠預定地建太陽能電廠,預計140公頃土地,裝置容量100MW。太陽光電四期計畫是與台水公司合作的「水上漂」台電與台水去年簽署MOU,將在水庫可建置浮動式太陽能電廠,包括寶山、永和山、蘭潭、仁義潭、縫山水庫五座水庫,以及澎湖的成功、興仁、東衛等三座水庫架設太陽能電板。考量水庫的遮蔽力等,保守估計裝置量約12MW。
至於年底才啟動的第五期計畫,是所有開發案中唯一用到國有土地的,打算在台南鹽灘地向國產署承租250公頃土地,建置150MW的太陽光電。
2G將在本周五(30日)正式退場,電信三雄推出多種促銷方案搶客。中華電信近期聲聲催,發送語音錄音通知及簡訊提醒,並加碼贈送衛生紙,還推出升級4G「免綁約」策略,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涂元光表示,本周已降到10萬戶以下,力拚到期前降至6萬戶。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目前通過電信三雄可將2G設備移入4G網路做為異質網路使用,配4G SIM卡的2G手機還可用到8月底,但2G SIM卡即將失效。
涂元光表示,為刺激2G用戶升級4G,持續發送語音錄音通知及簡訊提醒,營運處動員深入家戶邀請用戶升級,還推出免綁約方案。因應2G升級4G,推出同價位的88方案,綁約36個月,每月120分鐘通話費加上1.5GB行動上網;或是通話抵88元搭配輕量上網,堪稱歷來4G最優惠低價方案。
台灣大也推出88方案,差別在贈送「通話費」200元與1.5GB的上網量。台灣大表示,2G用戶升級4G是原資費無縫生頻、月租不變,再送超商商品卡。由於2G用戶多為長者、需要特殊設計,也推出大字體按鍵手機。
遠傳因2G用戶快降至「四位數」,是三雄中最少,負擔較少,也祭出月租99元,多款手機零元,最高送7,500元通話優惠,6月前加碼超商商品卡200元。
亞太電信去年申請建置網路,可透過技術調整提供2G服務,也推出企業移轉方案,強調可以4G行動通信服務向下相容2G的數據功能,GSM/GPRS(2G)數據傳輸功能,吸引環保署、台電、台水等政府機關、國營事業轉移平台維持2G服務。亞太電信表示,現在轉移到2G可立刻節省更換設備的費用,無縫接軌現有服務。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目前通過電信三雄可將2G設備移入4G網路做為異質網路使用,配4G SIM卡的2G手機還可用到8月底,但2G SIM卡即將失效。
涂元光表示,為刺激2G用戶升級4G,持續發送語音錄音通知及簡訊提醒,營運處動員深入家戶邀請用戶升級,還推出免綁約方案。因應2G升級4G,推出同價位的88方案,綁約36個月,每月120分鐘通話費加上1.5GB行動上網;或是通話抵88元搭配輕量上網,堪稱歷來4G最優惠低價方案。
台灣大也推出88方案,差別在贈送「通話費」200元與1.5GB的上網量。台灣大表示,2G用戶升級4G是原資費無縫生頻、月租不變,再送超商商品卡。由於2G用戶多為長者、需要特殊設計,也推出大字體按鍵手機。
遠傳因2G用戶快降至「四位數」,是三雄中最少,負擔較少,也祭出月租99元,多款手機零元,最高送7,500元通話優惠,6月前加碼超商商品卡200元。
亞太電信去年申請建置網路,可透過技術調整提供2G服務,也推出企業移轉方案,強調可以4G行動通信服務向下相容2G的數據功能,GSM/GPRS(2G)數據傳輸功能,吸引環保署、台電、台水等政府機關、國營事業轉移平台維持2G服務。亞太電信表示,現在轉移到2G可立刻節省更換設備的費用,無縫接軌現有服務。
台塑集團旗下麥寮汽電陷入違約危機,經濟部昨(26)日協同台電和台塑舉行第2次協調會議,不過雙方分歧仍大,只有達成共識會優先確保今夏供電穩定。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能源局希望雙方能夠審慎研究對方所需。雙方對於穩定夏季供電已達成共識,所以麥寮電廠配合台電調度發電,先確保夏季供電穩定。
李君禮指出,台塑方面表示麥寮電廠生煤使用許可量足夠配合夏月供電,不過可確定的是,生煤使用許可量無法撐到年底。年底之前仍有時間,能源局會持續協同雙方協商。
至於麥寮電廠能否透過非夏月期間執行排修,避免生煤提前用罄?台電發言人林德福稱,必須盤點目前施工中的新機組供電期程,確保供電無虞後麥電才可以排休。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上月3日曾表示,2年前麥電生煤使用許可量就遭限縮,今年3部機組未安排歲修,用煤額度將在年底前用光,恐面臨違約窘境。一旦台塑無法依約提供台電足夠發電量,違約金額恐達20至30億元,占麥電去年半數獲利。
為此,經濟部能源局協同台塑、台電開會,5月初第1次會議雙方先初步交換意見。李君禮指出,此次雙方仍是口頭交換意見,能源局希望下次雙方能提出書面說明,目前還沒有訂出下次協調會議時間點。
李君禮表示,就違約問題雙方還是堅持各自立場,台電方面仍希望照著合約走,台塑則反映無法依約供電是因為生煤使用許可量遭限縮,並非故意違約,能源局做為主管機關,希望雙方再回去研議。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能源局希望雙方能夠審慎研究對方所需。雙方對於穩定夏季供電已達成共識,所以麥寮電廠配合台電調度發電,先確保夏季供電穩定。
李君禮指出,台塑方面表示麥寮電廠生煤使用許可量足夠配合夏月供電,不過可確定的是,生煤使用許可量無法撐到年底。年底之前仍有時間,能源局會持續協同雙方協商。
至於麥寮電廠能否透過非夏月期間執行排修,避免生煤提前用罄?台電發言人林德福稱,必須盤點目前施工中的新機組供電期程,確保供電無虞後麥電才可以排休。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上月3日曾表示,2年前麥電生煤使用許可量就遭限縮,今年3部機組未安排歲修,用煤額度將在年底前用光,恐面臨違約窘境。一旦台塑無法依約提供台電足夠發電量,違約金額恐達20至30億元,占麥電去年半數獲利。
為此,經濟部能源局協同台塑、台電開會,5月初第1次會議雙方先初步交換意見。李君禮指出,此次雙方仍是口頭交換意見,能源局希望下次雙方能提出書面說明,目前還沒有訂出下次協調會議時間點。
李君禮表示,就違約問題雙方還是堅持各自立場,台電方面仍希望照著合約走,台塑則反映無法依約供電是因為生煤使用許可量遭限縮,並非故意違約,能源局做為主管機關,希望雙方再回去研議。
《台電月刊》654期出刊了!今夏台電首要任務是穩定供電。
本期報導配售電事業部利用各項節約用電的宣導與維護配電系統,期許在炎炎夏日裡,讓大家用電無虞。
台電從每年舉辦「節電有你,台電有禮」全民節電活動,到走進媽媽教室、社會團體、社區學校辦理節約用電宣導會、節電服務;拜訪特高壓用戶宣導最有利的節電措施等。另外,透過需量競價、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等具體的平衡用電需求措施,達到節約用電降低尖峰用電量的成效。
在炎夏來臨前,台電全面性巡檢各變壓器、電桿、線路、接頭等相關設施,強化電桿結構,或將容易受天災損害的架空電線改為地下化,使颱風或地震的影響降到最低;增加檢測頻率,更新導電不良的線路接頭或零件等,密集進行預防與維護等,避免在供電緊澀時,又出現停電事故。「台電月刊」654期官網:tpcjournal.taipower.com.tw/default/index/index/ver/654。
本期報導配售電事業部利用各項節約用電的宣導與維護配電系統,期許在炎炎夏日裡,讓大家用電無虞。
台電從每年舉辦「節電有你,台電有禮」全民節電活動,到走進媽媽教室、社會團體、社區學校辦理節約用電宣導會、節電服務;拜訪特高壓用戶宣導最有利的節電措施等。另外,透過需量競價、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等具體的平衡用電需求措施,達到節約用電降低尖峰用電量的成效。
在炎夏來臨前,台電全面性巡檢各變壓器、電桿、線路、接頭等相關設施,強化電桿結構,或將容易受天災損害的架空電線改為地下化,使颱風或地震的影響降到最低;增加檢測頻率,更新導電不良的線路接頭或零件等,密集進行預防與維護等,避免在供電緊澀時,又出現停電事故。「台電月刊」654期官網:tpcjournal.taipower.com.tw/default/index/index/ver/654。
搶2G升級4G商機,五大電信商紛紛使出殺手(金閒)!中華電信「衛生紙加碼送」方案奏效、續推至月底,台灣大、遠傳、亞太電信也分別祭出加碼贈送超商禮券200∼500元當「加菜金」,準備大挖擁有2G用戶最多的中華電信客源。
最後一批2G用戶只剩不到20萬,卻是4G用戶成長趨緩下,這波將成為電信商上半年最後衝刺的戰場。
中華電「2G作伙逗陣來升級」除了祭出最低月租88元,還祭出「衛生紙加碼送」方案,從兩包變成一串,希望撼動婆婆媽媽的心。
遠傳電信除了推出2G月租最低99元,多款手機0元購機,合計優惠總金額最高12,500元之外,再加碼送超商禮券200元。
台灣大哥大最新推出的2G迎4G專案,月租費最低88元,每個月最高贈送250元通話費,多款手機0元,指定網外一家業者可以用網內費率計費,還加送200元超商禮券。
NCC表示,2G除了個人用戶,企業用戶也占了相當高的比重,而且大多使用中華電2G門號,中華電為了鞏固客源,陸續祭出客製化的企業方案全力留住老客戶。例如,2G車機用戶目前還有27,022門,其中24,158門使用裕隆日產汽車TOBE車機就是使用中華電2G門號。
另外,台電、自來水公司等政府機關或公用事業持有3G門號、卻使用2G終端設備推動相關服務之用戶,估計也有38,729門,同時也是這次2G升級4G的重點客戶。
NCC最新統計,2G用戶目前只剩19萬用戶不到,但是,2G服務即將在6月底走入歷史,被視為最後一批2G「嬌客」,不僅電信三雄全力防堵客戶外流,就連原本沒有2G用戶的亞太電信以及台灣之星,也加入搶客行列。
台灣之星推出4G升級優惠,包含全新推出網路門市限定「月租99輕速吃到飽單辦門號」資費,每月贈送200MB免費傳輸量,在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享網速225Mbps的4G上網,沒用完的上網流量可終身無限遞延。
至於亞太電信除了推出月繳78元月租費,還加碼「加菜金」、贈送200∼500元不等的超商禮券。
最後一批2G用戶只剩不到20萬,卻是4G用戶成長趨緩下,這波將成為電信商上半年最後衝刺的戰場。
中華電「2G作伙逗陣來升級」除了祭出最低月租88元,還祭出「衛生紙加碼送」方案,從兩包變成一串,希望撼動婆婆媽媽的心。
遠傳電信除了推出2G月租最低99元,多款手機0元購機,合計優惠總金額最高12,500元之外,再加碼送超商禮券200元。
台灣大哥大最新推出的2G迎4G專案,月租費最低88元,每個月最高贈送250元通話費,多款手機0元,指定網外一家業者可以用網內費率計費,還加送200元超商禮券。
NCC表示,2G除了個人用戶,企業用戶也占了相當高的比重,而且大多使用中華電2G門號,中華電為了鞏固客源,陸續祭出客製化的企業方案全力留住老客戶。例如,2G車機用戶目前還有27,022門,其中24,158門使用裕隆日產汽車TOBE車機就是使用中華電2G門號。
另外,台電、自來水公司等政府機關或公用事業持有3G門號、卻使用2G終端設備推動相關服務之用戶,估計也有38,729門,同時也是這次2G升級4G的重點客戶。
NCC最新統計,2G用戶目前只剩19萬用戶不到,但是,2G服務即將在6月底走入歷史,被視為最後一批2G「嬌客」,不僅電信三雄全力防堵客戶外流,就連原本沒有2G用戶的亞太電信以及台灣之星,也加入搶客行列。
台灣之星推出4G升級優惠,包含全新推出網路門市限定「月租99輕速吃到飽單辦門號」資費,每月贈送200MB免費傳輸量,在免費傳輸量使用期間享網速225Mbps的4G上網,沒用完的上網流量可終身無限遞延。
至於亞太電信除了推出月繳78元月租費,還加碼「加菜金」、贈送200∼500元不等的超商禮券。
高屏地區實施空汙總量管制,包括中鋼、台橡、中油、台電等163家大型排放源早已採行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CAT),因此在第一階段5%減排,已經達標。
高屏地區是自2015年6月30日實施空汙總量管制,163家「績優生」早就自行減排,而且減排額度非常可觀,但無法交易。高雄市環保局表示,謝謝這些廠商對高雄空氣品質改善的貢獻。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表示,第一階段管制不會針對這些「績優生」,而是要先針對未採行最佳可行控制技術廠商。
環保署舉台橡為例,台橡在2012年時已把燃油改成燃氣,其空汙排放量從前一年295公噸驟降至87公噸,之後排放量又逐年減少,2015年排放量只有5公噸。
因此,官員解釋,第一階段以認可量為基準往下減5%,對已經改善或採行BCAT的工廠完全沒有影響。整體來說,高屏地區已實施BCAT的家數有163家,占認可量達到六至九成。
不過這些績優生提早減排,減排額度無法交易,只有口頭獎勵。環保署規定,必須是2015年6月30日實施空汙總量管制之後,減排超過5%的額度,才可以抵換和交易。
高屏地區是自2015年6月30日實施空汙總量管制,163家「績優生」早就自行減排,而且減排額度非常可觀,但無法交易。高雄市環保局表示,謝謝這些廠商對高雄空氣品質改善的貢獻。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表示,第一階段管制不會針對這些「績優生」,而是要先針對未採行最佳可行控制技術廠商。
環保署舉台橡為例,台橡在2012年時已把燃油改成燃氣,其空汙排放量從前一年295公噸驟降至87公噸,之後排放量又逐年減少,2015年排放量只有5公噸。
因此,官員解釋,第一階段以認可量為基準往下減5%,對已經改善或採行BCAT的工廠完全沒有影響。整體來說,高屏地區已實施BCAT的家數有163家,占認可量達到六至九成。
不過這些績優生提早減排,減排額度無法交易,只有口頭獎勵。環保署規定,必須是2015年6月30日實施空汙總量管制之後,減排超過5%的額度,才可以抵換和交易。
原能會上周五通過核二廠1號機併聯,昨(12)日下午卻發生輸電線路異常,已在昨天下午降載、晚間6時25分解聯。台電發言人林德福坦言,原本計畫今天可以滿載發電,將延到最快本周五。
核二廠1號機併聯不順利的消息,再度為今夏供電穩定投下變數。台電說,會儘快檢修完畢,希望今天恢復併聯發電;但外界也擔憂,萬一再度併聯不順利,供電穩定又再添變數。
原能會表示,本次為輸電線路異常,並不影響機組安全,屬核二廠自發性降載解聯檢修,檢修後再起動依法不需再經原能會核准。惟原能會仍將持續追蹤台電公司查修結果,以確保機組運轉穩定性,減少民眾疑慮。
林德福表示,預計這幾天因梅雨鋒面到來,氣溫略降,核二廠1號機解聯,不影響近日供電穩定。
此外,原能會昨天也同意核三廠2號機的起動申請,台電則表示,預計兩天就可以達到向原能會申請「併聯發電」的階段,若原能會通過,可以在二天內達到滿載,也就是本周五可以滿載發電。
林德福表示,核三廠2號機裝置容量95萬瓩,是很大的機組,加上核二廠1號機100萬瓩已併聯發電,兩部機組共約近6%的備轉容量,有助紓緩夏季供電,預計6月供電都沒問題,不過7月氣溫又上升,供電還是有點吃緊。
核二廠1號機併聯不順利的消息,再度為今夏供電穩定投下變數。台電說,會儘快檢修完畢,希望今天恢復併聯發電;但外界也擔憂,萬一再度併聯不順利,供電穩定又再添變數。
原能會表示,本次為輸電線路異常,並不影響機組安全,屬核二廠自發性降載解聯檢修,檢修後再起動依法不需再經原能會核准。惟原能會仍將持續追蹤台電公司查修結果,以確保機組運轉穩定性,減少民眾疑慮。
林德福表示,預計這幾天因梅雨鋒面到來,氣溫略降,核二廠1號機解聯,不影響近日供電穩定。
此外,原能會昨天也同意核三廠2號機的起動申請,台電則表示,預計兩天就可以達到向原能會申請「併聯發電」的階段,若原能會通過,可以在二天內達到滿載,也就是本周五可以滿載發電。
林德福表示,核三廠2號機裝置容量95萬瓩,是很大的機組,加上核二廠1號機100萬瓩已併聯發電,兩部機組共約近6%的備轉容量,有助紓緩夏季供電,預計6月供電都沒問題,不過7月氣溫又上升,供電還是有點吃緊。
政府積極想提高國內太陽能終端系統裝設量,但目前地面型電站發展面臨部分土地合適性有疑慮、私人土地整合不易與饋線建設等三大問題,部分業界對台灣整體太陽能系統開發進度感到憂慮。
經濟部正進行太陽光電二年推動計畫,預計從去年7月至明年6月底前新增設置1.52GW(10億瓦)太陽能,其中屋頂型設置目標量910MW(百萬瓦)、地面型目標量610MW。長期目標希望在2025年達到太陽能設置20GW,其中屋頂型占3GW、地面型達17GW。
能源局統計,台灣過去花近17年時間,直到去年10月累計太陽能裝置量才達到GW級,去年底達1.2GW。這意味著從今年起的九年內,平均每年裝設量要達2GW以上,才能讓2025年的目標達陣。
依照長期規劃,地面型電站是國內太陽能裝設主力,但以每裝設1MW地面型太陽能約需1公頃以上土地概算,裝設17GW至少要1.7萬公頃、甚至2萬公頃以上。
政府已盤點約1萬公頃面積可供裝設太陽能,但其中有些被業者視為執行難度高,可能有危害生態疑慮,或易受天災襲擊,維運不易。太陽能廠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表示,政府應盡快公告更多可發展太陽能的區域,且面積要遠超過實際所需,才能避免農地炒作。另外,在農委會公告嚴重地層下陷且不利農作的雲嘉彰地區共18區範圍內,若屬私人土地,想整合出較大面積以開發較具規模系統的廠商,必須與各地主簽租約,可能要與數十個、甚至上百位所有權人洽談,「逐一拜訪地主就要半年、甚至一年」,且從地方到中央的作業流程繁瑣。
業者透露,二年推動計畫起跑至今,在18區範圍內還沒有太陽能廠商拿到電業籌設許可。
業者分析,許多公告可發展太陽能的偏遠區域,少有台電饋線,興建電站也不能與台電併網。即使業者願自行投資蓋升壓站,以與台電對接,但升壓站投資金額動輒近億元,加上目前一甲地(約0.97公頃)年租金行情最少約40萬元,要承租20年,且1MW的設備投資從5,000萬元起跳,這些會讓有心投入建置的中小型業者大傷腦筋。
經濟部正進行太陽光電二年推動計畫,預計從去年7月至明年6月底前新增設置1.52GW(10億瓦)太陽能,其中屋頂型設置目標量910MW(百萬瓦)、地面型目標量610MW。長期目標希望在2025年達到太陽能設置20GW,其中屋頂型占3GW、地面型達17GW。
能源局統計,台灣過去花近17年時間,直到去年10月累計太陽能裝置量才達到GW級,去年底達1.2GW。這意味著從今年起的九年內,平均每年裝設量要達2GW以上,才能讓2025年的目標達陣。
依照長期規劃,地面型電站是國內太陽能裝設主力,但以每裝設1MW地面型太陽能約需1公頃以上土地概算,裝設17GW至少要1.7萬公頃、甚至2萬公頃以上。
政府已盤點約1萬公頃面積可供裝設太陽能,但其中有些被業者視為執行難度高,可能有危害生態疑慮,或易受天災襲擊,維運不易。太陽能廠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表示,政府應盡快公告更多可發展太陽能的區域,且面積要遠超過實際所需,才能避免農地炒作。另外,在農委會公告嚴重地層下陷且不利農作的雲嘉彰地區共18區範圍內,若屬私人土地,想整合出較大面積以開發較具規模系統的廠商,必須與各地主簽租約,可能要與數十個、甚至上百位所有權人洽談,「逐一拜訪地主就要半年、甚至一年」,且從地方到中央的作業流程繁瑣。
業者透露,二年推動計畫起跑至今,在18區範圍內還沒有太陽能廠商拿到電業籌設許可。
業者分析,許多公告可發展太陽能的偏遠區域,少有台電饋線,興建電站也不能與台電併網。即使業者願自行投資蓋升壓站,以與台電對接,但升壓站投資金額動輒近億元,加上目前一甲地(約0.97公頃)年租金行情最少約40萬元,要承租20年,且1MW的設備投資從5,000萬元起跳,這些會讓有心投入建置的中小型業者大傷腦筋。
雲林縣府昨(12)日有條件核准包括麥寮汽電IPP和汽電共生廠共13張生煤操作及使用許可證,可望紓緩今夏供電緊繃。不過,縣府要求台塑汙染源源頭減量及季節限定雙軌管控,麥寮汽電廠年度供電將會減少20%,且恐需付30億元違約金。
台塑集團表示,雲林縣環保局核發麥寮13張許可證,其中6月到期的9張操作許可證,維持過去要求的生煤、排放減量21∼28%主張;另3張使用許可證也維持過去要求生煤減量標準,至於麥寮汽電7月到期的1張操作許可證則要求配合春冬空氣不良季節,進行管控。
台塑表示,感謝雲林縣政府對麥寮汽電支持。這次有條件許可維持過往生煤、排放減量要求,另增加季節性調控,就企業運作來說,可有較多合理、彈性作法,以完成縣府改善排放管制的要求,條件相對合理,也是當前能力可以改進的範圍,會全力配合,回應縣府的合理對待。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昨日強調,這次雖通過展延,但從源頭管控方式降低汙染與生煤使用,而展延期限為2年,將採滾動式、1年後檢討成效。
至於民團批評縣府違背禁燒生煤承諾,雲林縣長李進勇昨指出,以行政命令禁燒是辦不到,環團仍應尊重法治運作。雲林縣政府已經採取最嚴格的管制標準,給企業很大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台塑昨日強調,雲林縣府核准台塑麥寮13張生煤操作及使用許可證,但因仍有生煤減量要求,實際仍會壓縮六輕麥寮的總體發電量,亦即寮汽電供應給台電的電量,年度仍會減少20%,將請相關單位協助台塑化跟台電協商,期望依照台電需要支援的用電時段結構中,找到合宜的因應方案。對此,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若雙方仍未達成共識,屆時能源局會視狀況介入協調。
台塑集團有4座裝置容量60萬瓩的燃煤機組及16座汽電共生廠;其中,台塑化公用部門生產的總發電量260萬千瓦,至於麥寮汽電總發電量為180萬千瓦。
台塑化公用部門因雲林縣通過禁燒生煤之地方自治條例,限縮麥寮電廠排放、設備生煤使用量,減量20∼30%,原本換照時間為5年,現已改為每2年即須申請換照。台塑化公用部門目前1年實際可提供電立(含既定歲修定檢因素)約150∼200萬千瓦;去年實際電力在150∼180萬千瓦。
台塑集團表示,雲林縣環保局核發麥寮13張許可證,其中6月到期的9張操作許可證,維持過去要求的生煤、排放減量21∼28%主張;另3張使用許可證也維持過去要求生煤減量標準,至於麥寮汽電7月到期的1張操作許可證則要求配合春冬空氣不良季節,進行管控。
台塑表示,感謝雲林縣政府對麥寮汽電支持。這次有條件許可維持過往生煤、排放減量要求,另增加季節性調控,就企業運作來說,可有較多合理、彈性作法,以完成縣府改善排放管制的要求,條件相對合理,也是當前能力可以改進的範圍,會全力配合,回應縣府的合理對待。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昨日強調,這次雖通過展延,但從源頭管控方式降低汙染與生煤使用,而展延期限為2年,將採滾動式、1年後檢討成效。
至於民團批評縣府違背禁燒生煤承諾,雲林縣長李進勇昨指出,以行政命令禁燒是辦不到,環團仍應尊重法治運作。雲林縣政府已經採取最嚴格的管制標準,給企業很大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台塑昨日強調,雲林縣府核准台塑麥寮13張生煤操作及使用許可證,但因仍有生煤減量要求,實際仍會壓縮六輕麥寮的總體發電量,亦即寮汽電供應給台電的電量,年度仍會減少20%,將請相關單位協助台塑化跟台電協商,期望依照台電需要支援的用電時段結構中,找到合宜的因應方案。對此,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若雙方仍未達成共識,屆時能源局會視狀況介入協調。
台塑集團有4座裝置容量60萬瓩的燃煤機組及16座汽電共生廠;其中,台塑化公用部門生產的總發電量260萬千瓦,至於麥寮汽電總發電量為180萬千瓦。
台塑化公用部門因雲林縣通過禁燒生煤之地方自治條例,限縮麥寮電廠排放、設備生煤使用量,減量20∼30%,原本換照時間為5年,現已改為每2年即須申請換照。台塑化公用部門目前1年實際可提供電立(含既定歲修定檢因素)約150∼200萬千瓦;去年實際電力在150∼180萬千瓦。
行政院原能會昨(12)日同意台電核三2號機再起動運轉申請,最快明天可提併聯發電申請、本周五(16日)可滿載發電,為今夏供電再挹注約95萬瓩供電量。
不過,昨日傳出剛通過併聯申請的核二1號機又出意外,因為輸電至鐵塔接觸點溫度偏高,為確保輸電線路安全解聯檢修,原訂明天可滿載供電時程確定延宕,最快16日才能滿載供電。
核三2號機是在4月26日歲修工作時發生意外,設備組件受損、變形,原定5月17日完成歲修的時程因此延宕至今。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若一切順利的話,預計最明天會再向原能會申請併聯發電。
原能會核管處長張欣指出,原能會接獲台電提出再起動申請後,隨即進行相關文件審查及現場視察,目前現場視察結果無重大不合格發現,機組現場狀態符合起動要求,同意核三2號機組再起動運轉。
林德福表示,核三2號機回歸有益於穩定今夏供電。據台電資料,因為高溫持續,中午全台最高溫飆破35度,尖峰最高用電量再度刷新今年用電新高,備轉容量率因而下修至3.52%,創下歷年第4低。
不過,昨晚核二1號機又發生狀況。原能會表示,核二1號機昨機組升載期間,執行發電機主變壓器至開關場輸電線路檢查時,發現於鐵塔之C相懸垂礙子處監測溫度偏高,為確保輸電線運作安全,約6時25分降載解聯檢修。
針對核二1號機上周五才剛通過併聯申請,旋即傳出意外,原能會指出,本次為輸電線路異常,並不影響機組安全,屬核二廠自發性降載解聯檢修,檢修後再起動,依法不需再經原能會核准。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核二1號機預計今晚9時修復完畢,恢復併聯供電,不過滿載供電時程也因此延宕3日。未來幾天因為鋒面來臨氣溫轉涼,供電應不致受影響。
不過,昨日傳出剛通過併聯申請的核二1號機又出意外,因為輸電至鐵塔接觸點溫度偏高,為確保輸電線路安全解聯檢修,原訂明天可滿載供電時程確定延宕,最快16日才能滿載供電。
核三2號機是在4月26日歲修工作時發生意外,設備組件受損、變形,原定5月17日完成歲修的時程因此延宕至今。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若一切順利的話,預計最明天會再向原能會申請併聯發電。
原能會核管處長張欣指出,原能會接獲台電提出再起動申請後,隨即進行相關文件審查及現場視察,目前現場視察結果無重大不合格發現,機組現場狀態符合起動要求,同意核三2號機組再起動運轉。
林德福表示,核三2號機回歸有益於穩定今夏供電。據台電資料,因為高溫持續,中午全台最高溫飆破35度,尖峰最高用電量再度刷新今年用電新高,備轉容量率因而下修至3.52%,創下歷年第4低。
不過,昨晚核二1號機又發生狀況。原能會表示,核二1號機昨機組升載期間,執行發電機主變壓器至開關場輸電線路檢查時,發現於鐵塔之C相懸垂礙子處監測溫度偏高,為確保輸電線運作安全,約6時25分降載解聯檢修。
針對核二1號機上周五才剛通過併聯申請,旋即傳出意外,原能會指出,本次為輸電線路異常,並不影響機組安全,屬核二廠自發性降載解聯檢修,檢修後再起動,依法不需再經原能會核准。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表示,核二1號機預計今晚9時修復完畢,恢復併聯供電,不過滿載供電時程也因此延宕3日。未來幾天因為鋒面來臨氣溫轉涼,供電應不致受影響。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