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聯投信(未)公司新聞
2023年,台股表現亮眼,主動式台股基金規模大幅增加,安聯投信領跑市場。這一年,台股基金規模增加1,425億元,定期定額金額達231億元,均位居各類主動式基金之首。AI成為全球股市動能主要因子,台股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原幣計價表現僅次於日股,美元計價則領先其他主要股市。 安聯投信指出,台股基金在境內主動式基金規模增加金額上,名列前三,其中跨國投資的股票型與多重資產型基金也有不錯的增長。台股基金在定期定額金額上,以231.8億元的成績獨步其他主動式基金。 台股團隊預測,大盤走勢將持續堅強,除了趨勢股持續受到關注,產業基期較低的類股也將有表現機會。長線科技趨勢和永續趨勢所帶動的綠能相關機會,如電動車、筆電及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都值得關注。此外,具有低基期題材或庫存回補題材的利基產業,也是投資者可關注的對象。 ETF方面,元大台灣50(0050)規模突破3,000億元,穩居定期定額ETF第一名。元大台灣50ETF研究團隊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重要地位,若半導體產業結束下行趨勢,台股將率先反應,建議投資者均衡配置主被動產品,並把握市值型ETF和大盤基本報酬。 在多重資產方面,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市場對美國景氣衰退的擔憂有所減緩,但仍有不確定性。透過多重資產的股債均衡布局,可以在市場震盪時提供較好的下檔風險保護。
安聯投信表示,回顧今年來,第2季起AI成為帶動全球股市動能主要因子,台股明顯受惠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關鍵角色;以原幣計價表現僅落後日股;若以美元計價則領先其他主要股市。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前11個月,在各類境內主動式基金中,就規模增加金額來看,台股基金以及跨國投資的股票型與多重資產型增加金額名列前三;就定期定額金額來看,台股基金以231.8億元繳亮眼成績,獨霸其他主動式基金。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大盤走勢趨向盤堅格局,除了原有的趨勢股持續受到市場關注,產業基期較低的類股也有表現機會。
長線的科技趨勢成為驅動產業擴展重要動力來源,永續趨勢所帶動的綠能相關機會,也可關注如電動車相關等,需求回升的消費性電子機會如筆電及手機等;另受惠循環低點或具評價優勢標的,可關注具有低基期題材,或庫存回補題材等利基產業。
今年台股ETF成長也相當可觀,穩居定期定額ETF第一名的元大台灣50(0050)規模甚至突破3,000億元。
元大台灣50ETF研究團隊指出,今年來美股、台股多頭重心都環繞AI題材,台灣半導體產業位居全球供應鏈關鍵位置,如果半導體順利結束下行趨勢,明年開始新一輪成長循環,台股將率先反映,建議可以主被動產品均衡配置,市值型ETF把握大盤基本報酬,搭配優質主動型基金獲取超額報酬機會。
至於多重資產部分,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近期市場對美國景氣陷入衰退的擔憂減緩,但仍有不確定性,透過多重資產可望降低單一資產風險,股債均衡布局也能在市場有較大震盪時提供較好的下檔風險保護。
【台股基金市場動態】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波動中,台股基金市場也經歷了不斷的變革。特別是在過去三年,美聯儲(Fed)先後降息至零利率,進行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之後又轉向暴力式升息,市場波動極大。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卻逆勢成長,成長幅度逼近八成。
【規模前五強公司分析】 從公司別來看,規模前五強的台股基金公司合計規模逼近3,000億元,市占率超過六成,幾乎主導了整體台股基金市場。其中,安聯投信以其出色的表現,在這五強中佔有一席之地。
【庫存變化與景氣周期】 法人分析師指出,在市場對於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已有相當程度的共識之下,庫存變化將是影響各類股表現的主要變數。目前半導體庫存水位已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明年將進入正向循環,可望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
【台股基金投信表現】 在台股基金前五大投信規模與績效表現方面,近三年來規模漲幅排行依序為統一投信、野村投信、安聯投信、國泰投信、元大投信。其中,統一投信與野村投信表現亮眼,皆達到87.9%的報酬表現。
【台股基金績效突破】 檢視近三年台股基金績效,截至18日止,近三年績效突破100%的台股基金共計有六檔,其中,統一奔騰三年報酬達155%居冠,六檔基金績效達155%至102%之間。
【投信展望】 統一投信表示,隨著近期美國聯準會鴿聲嘹亮,股市多頭行情確立,而目前半導體庫存水位已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今年年底落底。除了庫存調整結束的正向因素以外,明年產業還有數項利多,半導體產業於明年進入正向循環,可望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
野村投信則表示,目前市場對聯準會升息近尾聲有相當程度共識,在整體經濟逐步復甦,市場目光將尋找高成長性產業。預期庫存變化將是主導各類股表現主要變數,並看好AI、電力改革等長線趨勢股,以及邊緣AI、矽光子,半導體、記憶體等具庫存回補以及科技創新等題材的類股。
法人表示,在市場對於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已有相當程度的共識之下,庫存變化將是影響各類股表現的主要變數,目前半導體庫存水位已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明年將進入正向循環,可望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投資人可透過主動式台股基金參與行情。
觀察台股基金前五大投信規模與績效表現,依據近三年來規模漲幅排行,依序為統一投信、野村投信、安聯投信、國泰投信、元大投信,檢視五大投信的團隊績效,由統一投信與野村投信表現居冠,皆達到87.9%的報酬表現。
而檢視近三年台股基金績效,截至18日止,近三年績效突破100%的台股基金共計有六檔,分別為統一奔騰、統一黑馬、國泰台灣高股息、野村鴻運、統一台灣動力、日盛MIT主流,其中,統一奔騰三年報酬達155%居冠,六檔基金績效達155%至102%之間。
統一投信表示,隨著近期美國聯準會鴿聲嘹亮,股市多頭行情確立,而目前半導體庫存水位已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今年年底落底,除了庫存調整結束的正向因素以外,明年產業還有數項利多,半導體產業於明年進入正向循環,可望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
野村投信表示,目前市場對聯準會升息近尾聲有相當程度共識,在整體經濟逐步復甦,市場目光將尋找高成長性產業,預期庫存變化將是主導各類股表現主要變數,例如,今年上半年電子下游表現優於電子上游,主因庫存去化較快,進入第4季,則由電子上游庫存落底帶動大盤行情;產業看好AI、電力改革等長線趨勢股,及邊緣AI、矽光子,半導體、記憶體等具庫存回補以及科技創新等題材的類股。
【台股新聞】 美聯儲(Fed)12月按兵不動,市場預期升息周期將落幕,這個消息讓新興亞股上周表現不俗,其中台股更是受到外資的熱烈追捧,上周外資對台股的買超金額高達21.7億美元,位居新興亞股首位。今年來,印度以183.6億美元的買超金額成為最吸金的亞股,其次是南韓和台股。 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在美聯儲轉向鴿派後,美股主要指數連續第七周上漲,台股也維持堅強走勢,上周收紅,這對吸引外資回流台股非常有利。在台美總統大選、年底作夢等利多因素的支撑下,台股指數有望再創新高。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指出,AI相關題材是長期趨勢,但由於CoWoS產能緊繃,短期內相關數字難以達到市場期待。不過,隨著全球晶片自研趨勢的加強,矽智財、客製化晶片等主題後勢看好。在記憶體部分,漲價效應有望持續到2024年第一季。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認為,在缺乏消息面刺激和外資賣壓較大的情況下,股市持續呈現橫盤量縮整理。雖然全球經濟環境較預期差,但越南仍具有復甦條件,且正處於經濟復甦週期起點,後市不看淡。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印度市場持續創新高,主要得益於Fed的鴿派訊息和印度經濟的強勁績效。加上FTSE Rebalance資金匯入和貿易逆差縮減,印度盧比開始升值,預計將在2029年以前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在消費回溫和低基期的助力下,印度股市後市表現可期。
台股魅力難擋!外資狂買21.6億美元,AI、記憶體主題看漲
近期美國聯準會(Fed)轉鴿派,投資氣氛樂觀,外資上周紛紛湧入新興亞股市場,其中台股成為最大受益者,吸金達21.6億美元,遠超過印度的14.6億美元。台股上周漲幅為1.6%,在亞股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印度大漲2.4%和南韓的1.8%。不過,越南上周卻成為唯一下跌的亞股,跌幅達2%。
今年來,外資在亞股市場的買超總額達到346億美元,其中印度以183.6億美元領先,南韓和台股分別以84.6億美元和34.6億美元位居後兩名。賣超方面,泰國以54.9億美元居首,越南則以9.3億美元緊隨其後。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股市創新高,主要得益于Fed的鴿派訊息和印度經濟的強勁表現。印度11月貿易逆差大幅縮減,使得盧比開始升值,未來兩季印度經濟有望受益於消費回溫和低基期,對股市有利。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指出,AI主題長期趨勢不變,但短期內受到CoWoS產能緊繃影響,相關數字無法達到市場期待。隨著全球晶片研發趨勢,矽智財、客製化晶片等主題後市看好。在記憶體方面,漲價效應有望延續到2024年第1季。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經理人謝明志表示,隨著市場對貨幣政策走向的確定,加上年底出口旺季,台股指數呈現走高態勢。年底財報空窗期將有利成長股表現,企業獲利也將回到成長軌道,指數可望維持多頭格局。
越南市場方面,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近期缺乏消息面刺激,外資賣壓較大,但越南正處於經濟復甦周期起點,公共投資和春節消費旺季有望帶動進出口貿易額的增長,後市不看淡。
台灣債市ETF近來熱絡非凡,過去一周各類債市ETF普遍呈現資金淨流入的趨勢。根據市場數據,整體固定收益型ETF資金淨流入高達107.75億美元,其中美國債ETF獲得80.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全球債ETF則有20.9億美元,歐洲債ETF則吸引3.5億美元,新興市場債ETF則有1.7億美元,而新興當地貨幣債ETF則有0.1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在債券信評類別上,投資級債ETF獲得58.8億美元的淨流入,而非投資級債ETF也有25.3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顯示市場對於不同類別債券的投資熱情都有所提升。 美國聯準會(FED)最新利率決策維持當前利率不變,官員言論偏向鴿派,市場對降息預期增加,這也讓債市投資情緒轉為正面。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預測,若聯準會利率降至近3%,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至少會是4%,再加上財政部因赤字而增加發債,長天期殖利率仍有上升空間,因此她持續看好偏中期的高品質債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則認為,美國景氣強韌,固定收益資產和股票都將獲得雙重收益機會,但同時也要注意高利率對消費者財務的影響,例如房貸、信用卡和汽車貸款的拖欠率上升。儘管如此,他仍看好債券機會多於股市。 安聯投信的分析指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過去一周下跌31個基點,收於3.935%的水位,這對多數債券資產的表現產生了積極影響。在全球主要債市方面,過去一周幾乎全線收紅,大多有1%至2%的漲幅,其中可轉債指數因股市強勢而表現更佳。
台股基金界近日掀起一股風潮,其中安聯投信的產品表現亮眼,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根據最新統計,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在近五個月蟬聯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前十強,11月更是以破億元的扣款金額,顯示其強大的吸金能力。該基金近三年的績效也達到100%,在眾多基金中名列前茅。 專家分析,台股在2024年有望呈現前低後高的趨勢,企業獲利成長將成為推升股價的主要動能。在此背景下,選股變得格外重要,投資人可透過基金進行布局。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指出,明年上半年市場的不確定性較高,但下半年隨著不確定性逐漸釐清,企業獲利成長將成為推升股價的關鍵。 在產業方面,陳釧瑤經理人看好AI相關產業,認為AI將帶動筆電、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換機潮,並推升半導體產業進入正向循環。她還指出,AI實際受惠供應鏈包括半導體、散熱、PCB/CCL、組裝等廠商,以及新伺服器平台相關受惠供應鏈。 總結來說,安聯投信以其優秀的基金表現,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在AI、半導體等產業的帶動下,台股未來發展前景可期,投資人可關注相關基金進行投資。
外資今年來在亞股買超三個市場,分別是印度183.6億美元、南韓84.6億美元、台股34.6億美元;賣超則是泰國54.9億美元最重,其次是越南9.3億美元。
今年以來,新興亞股以台股漲24.8%最強,再來是印度漲17.2%,但泰國跌16.4%最弱,其次是馬來西亞的2%跌幅。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股市持續創新高,主要是因為Fed釋出鴿派訊息,以及印度本身總經持續強勁。印度11月貿易逆差較上月大幅縮減,也讓盧比開始升值。未來兩季印度經濟仍可望受惠於消費回溫及低基期,有利股市。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人工智慧(AI)題材仍是長期趨勢,但受到CoWoS產能緊繃影響,短期內相關數字無法跟上市場期待;隨著自行研發晶片成為全球趨勢,包括矽智財、客製化晶片等主題後市看好;在記憶體部分,漲價效應有望延續到2024年第1季。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經理人謝明志表示,11月以來,隨著市場對貨幣政策走向趨於確定,搭配進入年底出口旺季,台股指數呈現走高態勢。考量時序將進入年底財報空窗期,評價回升有利成長股表現,企業獲利也將回到成長軌道,指數可望維持多頭格局往上態勢。
越南是上周唯一收黑的亞股,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是因為近期整體缺乏消息面的刺激,加上外資賣壓較大。
不過,越南目前正處於經濟復甦周期起點,公共投資等可能在今年最後一個月增強,加上即將進入春節消費旺季,進出口貿易額也有望維持復甦態勢,後市不看淡。
就債券信評類別而言,投資級債ETF獲58.8億美元淨流入,而非投資級債ETF資金也有25.3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
美國聯準會最新利率決策維持當前利率不變,官員言論也相對鴿派,市場對降息預期提高,債市投資情緒轉佳。上周包括投資級與非投資級債市再度迎來資金淨流入,且淨流入金額較前一周為高。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桑娜.德賽指出,聯準會利率最終若降至近3%,以期限溢酬1%估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至少是4%,若再考量財政部因赤字而增加發債,長天期殖利率仍有回揚風險,持續看好偏中期的高品質債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聯準會升息告終、美國景氣展現強韌,正締造固定收益資產和股票雙重收益機會,但仍需留意高利率對消費者財務,例如房貸、信用卡和汽車貸款拖欠率上升的影響,目前仍看好債券機會多於股市。
安聯投信分析,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過去一周走跌31個基點收於3.935%的水位,激勵多數債券資產表現。觀察全球主要債市,過去一周幾乎全線收紅,大多有1%至2%漲幅,其中又以可轉債指數受股市強勢的激勵,單周表現較佳。
觀察十檔蟬聯定期定額扣款前十強寶座的台股基金績效,依據近三年的績效排序,前三名為統一奔騰基金、統一黑馬基金以及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分別達163%、134%、100%的績效表現。
而安聯台灣智慧、野村優質、統一全天候、國泰中小成長、安聯台灣大壩、統一大滿貫、復華中小精選等,績效達81%至43%之間。
統一奔騰基金經理人陳釧瑤表示,目前半導體庫存水位已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預期景氣周期於今年年底落底,除了庫存調整結束的正向因素以外,明年產業還有數項利多。
相關的利多包括:AI趨勢帶動筆電以及手機導入AI的開發案持續增加、經過疫情封城促使電子終端需求爆發後,明後年PC/NB將有望再次迎來4年一周期的換機潮,加上AI新應用導入有望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換機需求,使得半導體產業於明年進入正向循環,並且推升以電子為主的台股大盤走勢。
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也表示,台股2024年有望前低後高,整體來看,須在季度獲利創新高的支撐下,台股才更有望向上創高,而明年上半年的不確定性較高,加上目前台股位階較高,可能會使得市場信心較為不足。
但是下半年隨著不確定性逐漸釐清,未來企業獲利成長會是推升股價的動能,選股將更為重要,產業成長主軸仍以AI為最重要主題,看好矽智財、客製化晶片、高效能運算、雲端伺服器、先進與特殊製程等長線趨勢。
產業方面,陳釧瑤也看好AI實際受惠供應鏈,包括半導體、散熱、PCB/CCL、組裝等廠商、新伺服器平台相關受惠供應鏈、PC/NB及手機復甦相關受惠半導體類股。
以基本面來看,AI仍是短期獲利有上修空間的族群,而市場預期半導體景氣即將回春,也讓相關類股近期獲得資金流入。
今年以來最吸金的亞股是印度,外資買超183.6億美元,接著是南 韓84.6億美元及台股34.6億美元;賣超是泰國54.9億元最多,再來是 越南9.3億美元。
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經理人張圭慧表示,美國聯準會對未來 利率政策轉趨鴿派,美股主要指數連續第七周上揚,而台股也維持盤 堅走勢,上周周線收紅,有利吸引外資資金持續回流,因此在台美總 統大選、年底作夢等利多,提供後續行情動能支撐,指數有望向上攻 高。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AI題材仍是長期趨勢,不過受到CoWoS產 能緊繃的影響,短期內相關數字無法跟上市場期待;其次,隨著自行 研發晶片成為全球趨勢,包括矽智財、客製化晶片等主題後勢看好; 在記憶體部分,漲價效應則有望延續到2024年第一季。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認為,近期整體缺乏消息面的 刺激下,加上外資賣壓相對較大,使整體股市持續呈現橫盤量縮整理 的情況,盤面上僅證券股表現相對亮眼。儘管全球經濟環境表現仍較 預期差,但越南仍保有復甦條件,且正處於經濟復甦週期起點,包含 公共投資可能在今年最後一個月增強,加上即將進入春節消費旺季, 進出口交易額也有望維持復甦態勢,後市不看淡。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印度市場持續創新高,原因 主要是Fed釋出鴿派訊息,及印度本身持續強勁總經所帶動,12月15 日的FTSE Rebalance資金匯入,及11月貿易逆差較上月大幅縮減,也 讓印度盧比開始展開升值,將在2029年以前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超德趕日)。加上接下來兩季的GDP增速有望在消費回溫,及低基期 的助益下,維持相對高的成長率,印度股市後市表現可期。
台股基金市場在2023年表現亮眼,整體規模增加達1,425億元,增幅超過4成,截至11月底,整體規模已達4,821.77億元。在這波成長潮中,安聯投信表現突出,其台股基金規模達到745億元,位居市場領先地位。華南永昌投信、路博邁投信、日盛投信等投信公司也因規模倍數成長而受到矚目。野村投信、統一投信、台新投信與瀚亞投信等則維持著高成長的勢頭。 面對今年台股的震盪與類股輪動,主動式台股基金在換股操作上相對靈活,有效掌握產業調整庫存的周期,因此表現明顯超越大盤。平均來看,台股基金的平均報酬率是大盤加權指數的2倍,部分基金報酬甚至高達100%,科技型台股基金也有7成~8成的報酬率。 對於未來的展望,投信法人普遍認為,大盤走勢趨向盤堅,市場對於趨勢股的關注持續升温,同時產業基期較低的類股也將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在聯準會預計2024年降息的背景下,新興市場資金動能有望提升,預期台股的多頭行情將持續。 在這個看多台股的基調下,隨著加權指數挑戰「萬八」關卡,預期台股基金將繼續吸引投資人關注。投信法人普遍建議,投資者應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布局,以把握2024年第一季的多頭行情。雖然台股進入高檔後震盪可能加劇,但定期定額的投資策略可讓投資者較為穩健地分享市場的成長潛力。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11月底,2023年以來規模增加幅度最多為 華南永昌投信,與路博邁投信、日盛投信並列三家規模倍數成長的投 信公司;規模維持5成以上高成長的投信公司則有野村投信、統一投 信、台新投信與瀚亞投信。
以最新台股基金規模來看,最大部位為安聯投信的745億元、元大 投信679億元、統一投信的631億元。
2023年以來台股震盪加劇且類股輪動快速,但主動式台股基金今年 在換股操作上相對靈活,對於產業調整庫存的周期較有效的掌握,因 此表現明顯超越大盤,以平均績效來看,是大盤加權指數漲幅的2倍 。表現最佳的台股基金甚至報酬逾100%,部分科技型台股基金也有 7成∼8成報酬率,預期今年國內主動式台股基金表現可望創下歷年來 最好的一年。
投信法人表示,目前大盤走勢趨向盤堅格局,除原有的趨勢股持續 受到市場關注外,產業基期較低的類股也有機會成為盤面資金青睞的 對象、可望有較好的表現。策略上,市場高度預期聯準會2024年降息 效應,有利新興市場資金動能,預期台股現階段由電子至傳產的多頭 擴散走勢不易改變。
在看多台股的基調下,隨加權指數進入挑戰「萬八」關卡,預期台 股基金雖可望持續吸引投資人進駐,但可能以定期定額的方式較受市 場接受,投信法人普遍認為,台股進入高檔後震盪可能加劇,透過定 期定額布局台股是最佳的方式,可把握2024年第一季多頭行情的好機 會。
【台股基金領先,安聯投信預測明年成長趨勢】 在近期台灣基金市場中,台股與科技基金表現亮眼,根據理柏統計,境內外主動式基金前十強均高度聚焦於資訊科技領域。其中,台股和資訊科技基金分別佔了境內主動式基金前十強的一半,而境外則是六檔科技基金,其次是美股相關,前三大基金飆幅均超過50%。 安聯投信對明年市場持樂觀態度,預計評價面的壓力將逐漸緩和,成長領域將成為市場焦點。該公司建議,投資者應採取多重資產策略來分散波動風險,並聚焦於趨勢明確且結構題材的成長領域,以把握下一個政策週期行情。 對於台股,市場普遍對明年抱有正面期待。類股輪動主要來自於庫存調整的節奏差異,今年上半年下游表現優於上游,第四季則由上游帶動行情。長線趨勢如AI、電力改革等將持續帶動市場,而庫存變化則是短期走勢的主要變數。 雖然明年產業有望重回成長,但考慮到利率仍將維持在高檔,以及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與利率政策的滯後效應,投資者應回歸獲利基本面。 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台股11月受惠於美債殖利率走低,以及台幣升值帶動外資買超,單月漲幅超過8%。企業財報表現良好、選舉行情支撐,以及科技產業庫存來到尾聲,都為明年台股復甦提供支持。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則認為,AI伺服器股價已大漲,短期內業績成長速度難以大幅超越市場預期。因此,明年黑馬預期將從雲端AI轉向邊緣AI,包括AI手機、AI PC,甚至是低軌衛星,都將成為台股盤面的焦點。
安聯投信表示,明年評價面的壓力也有望更趨緩和,預料成長領域 也將重回市場焦點,以多重資產策略分散波動風險,同時具焦趨勢明 確且結構題材的成長領域,將是把握下一個政策週期行情的關鍵。台 股部分,市場對明年抱有一定程度正向期待,類股輪動正是來自於庫 存調整的節奏差異,今年上半年下游表現優於上游,第四季由上游帶 動行情,此一現象有望延續。除主流題材AI、電力改革等長線趨勢題 材,庫存變化則為主導各類股現階段走勢的主要變數。
明年產業重回成長,但考量利率仍將維持在高檔、且美國公債殖利 率波動與利率政策的滯後效應、仍待觀察,對不同產業或個股的評價 面影響程度亦有所不同,方向上宜回歸獲利基本面。
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台股11月受惠美債殖利率走低,美國 國外債券與美債利差收窄,美元指數進一步疲軟,帶動非美貨幣升值 ,台股受惠台幣升值帶動外資買超,單月漲幅超過8%,後續搭配企 業財報表現良好獲利展望佳,加上選舉行情支撐,且近期台美科技龍 頭企業亦皆表現看好科技產業庫存來到尾聲,明年可望迎來復甦。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認為,盤面上「邊緣AI」成為 亮點,尤其今年AI伺服器股價已大漲反應過後,雖長期趨勢仍明確, 但短期內業績成長速度較不容易大幅打敗市場預期,故明年黑馬預期 由雲端AI轉向邊緣AI,包括AI手機、AI PC,甚至是低軌衛星,都是 未來台股盤面的焦點。
看好全球金融市場的投資機會,近期台灣的投信業界掀起了一股手續費優惠風潮。許多知名投信公司如日盛、元大、安聯、台新、第一金、瀚亞等,紛紛推出限時的基金定時定額手續費優惠,讓投資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進行投資。這些優惠活動,無疑為投資者提供了節省投資成本的絕佳機會。
其中,安聯投信推出的優惠活動相當吸引人。它針對下半年度的投信精選基金,在今年底前透過電子交易新申購日日扣(終身)和鎖利定期定額(終身)的手續費為0%,而單筆申購的手續費則優惠至0.3%。這樣的優惠對於有興趣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
日盛投信則表示,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統計,截至10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今年以來的增幅已達11.6%。為了幫助投資者規畫明年度的投資,日盛投信建議利用「循環理財」系統,讓投資更加升級。這個系統主張「長、定、抓」的投資精神,強調抓大趨勢,不受短線市場波動的影響。
另一方面,台新投信也看好短線市場的基礎面,認為股市下檔支撐強勁,債市在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預期下,未來也有看好的漲升行情。台新投信對旗下多項基金,如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等,都提供了年底前的定期定額手續費優惠。
市場預期明年降息預期時點提前,這對各類資產價格走揚將有正面影響。操作上,建議投資者透過股債彈性配置,掌握各產業的輪動行情,並發揮分散風險、降低波動度的優勢。
各投信最新優惠,包括日盛投信至年底止透過網路電子交易申購日 盛投信全系列基金,單筆申購享手續費0%,定時(不)定額終身享 有0%手續費優惠;安聯投信針對下半年度投信精選基金,今年底前 電子交易新申購日日扣(終身)、鎖利定期定額(終身)手續費0% ,單筆申購手續費0.3%優惠。
瀚亞投信針對第四季投信精選基金,至今年底單筆、轉申購、定期 定額0%手續費優惠;台新推出定期定額手續費優惠,書面及傳真申 購優惠利率一律0.3%,期限至今年底止。
日盛投信表示,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至10月定期定額扣款 金額今年以來增幅已達11.6%,若投資人規畫為明年度獲得滿意額外 收入,不妨運用投信業者設計具有母子基金投資概念的「循環理財」 系統讓投資更升級。「循環理財」主要訴求「長、定、抓」投資精神 ,抓大趨勢,趨勢照亮投資,就不用理會短線市場的波動起伏。
台新投信指出,短線基本面不易有重大利空,股市下檔支撐強勁, 債市則隨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預期,未來漲升行情亦看俏,看好 台股科技基金、醫療基金、債券基金、美國REITs等後市展望。針對 旗下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台新智慧 生活基金、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台新優先順位資產抵押高收益 債券基金、台新美國策略時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台新策略優選總 回報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等精選基金,今年底前進行定期定額手續費 優惠,書面及傳真申購優惠利率一律0.3%。
市場預期明年降息預期時點提前,有利各類資產價格走揚,後市行 情可樂觀看待,近期若遇市場拉回可伺機逢低布局。操作上建議藉由 股債彈性配置,掌握各產業的輪動行情,同時,亦可以發揮分散風險 、降低波動度的優勢。
安聯投信最新全球市場展望:2024年投資亮點多元創新,聚焦顛覆式創新主題 隨著全球市場在分歧環境中逐漸重回成長軌道,安聯投信全球股票投資總監Virginie Maisonneuve近日分享了2024年的全球市場展望。她強調,在去全球化、數位化、人口老化與去碳化等結構性現象的影響下,市場將孕育出許多顛覆式創新機會,市場波動也提供了布局的良機。而多元、創新、品質將是投資關鍵。 Virginie Maisonneuve指出,雖然全球主要國家的利率、財政政策與經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但隨著全球利率趨於平穩,在新的結構與投資環境下,建議投資者可以聚焦於具顛覆式創新的主題式投資機會。這些機會可以從經濟成長與韌性、結構性與循環性,以及大陸新、舊機會中找到。 為了應對市場波動,安聯投信建議採取多元投資風格,以金字塔思維建構股票組合。底部基礎是高度多元化、波動度策略,配置最多資金以維持投資組合的穩定性。中間層則聚焦高品質股,有效抵禦高利率環境下的壓力,創造穩定優質回報。最上層則配置具有長線成長力、高信念的主題投資,如AI人工智能、網路安全、能源轉型與水資源等。 Virginie Maisonneuve預測,2024年全球股市將受到幾個主要主題的影響,包括經濟前景與利率政策不同步,地緣政治與氣候轉型等週期性和結構性趨勢的相互作用。她認為,美國、歐元區和大陸都將面臨不同的宏觀經濟前景,在成長、逆風環境,與新、舊產業市場中迎接挑戰與機會。 美國方面,可關注就業數據和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濟前景看起來相對有彈性。大陸經濟雖然疲軟,但可能正處於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而歐元區則要面對強勁服務業與疲軟製造業之間的分歧,以及歷史新高的核心通膨壓力。
台股在AI帶動下闖出獨特路徑 安聯投信預測2024年展望
【台北訊】昨日,安聯投信正式發布了2024年的台股展望報告。在投資長張惟閔的帶領下,安聯投信對台股市場的前景提出了專業見解。張惟閔指出,2023年台股在AI這一關鍵因子的推動下,表現亮眼,闖出了一条與眾不同的路徑。
對於2024年的台股展望,張惟閔表示,預計台股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趨勢,並建議投資者應該擇優取利。他強調,AI仍然是最重要的主題,同時也應該關注長線趨勢和循環題材。
根據近一周的台股基金排行,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的表現十分出色,以4.4%的回報率位居全體排行第二。這一成績充分顯示了安聯投信在市場中的實力。
在評價方面,張惟閔認為,台股目前的本益比和本淨比均略高於平均水平,約在一個標準差之上。雖然評價面還屬合理,但由於評價擴張推升整體股價的空間相對有限,因此未來企業獲利成長將成為推升股價的主要動能。
回顧2023年,張惟閔認為這是一個動盪但機會並存的年份。特別是從第二季度開始,AI成為帶動全球股市動能的主要因子,台股也因此受益於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關鍵角色。以原幣計價,台股的表現僅略遜於日股;若以美元計價,則領先其他主要股市。
未來,張惟閔強調,產業成長的主軸將繼續以AI為主題,同時也應該關注車用電子這一長線趨勢。此外,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的機會以及傳統產業的循環性題材也是值得關注的投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