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聯投信(未)公司新聞
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經理人洪祥益認為,台股長線多頭的看法不 變,現今國際大廠相繼訂出自身的碳中和目標,未來台廠若想接到更 多訂單,企業就必須越低碳。在這個低碳浪潮正要起步的時刻,擁有 台股低碳ETF,就能搶先掌握台股的「碳金商機」。
中國信託小資高價30經理人張圭慧指出,人工智慧新應用助攻,科 技浪潮正在推行,預料下半年發酵資金進場做多,第四季科技股風雲 再起。明年總統大選倒數計時,選舉帶來的題材可望接棒表現。
國泰臺韓科技ETF經理人蘇鼎宇強調,ChatGPT自年初開始,引爆A I狂潮,刺激全球半導體需求竄升,外資再度燃起對科技類股的興趣 ,擁有先進晶片生產技術的韓國與台灣獨具青睞,今年以來,台、韓 股市漲幅名列亞太地區第二、三名,僅次於日本,台、韓科技產業表 現更勝兩國股市大盤。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分析,下半年AI應用相關與受惠台電標案的儲能 電網主軸明確,一定會被需求所帶動挹注成長動能,建議伺機布局。
安聯投信表示,隨第二季財報公布在即,市場關注美國與台灣重要 法說相關訊息,且預估獲利來到成長低點,之後有望逐季走升,同時 經濟衰退擔憂減緩,全球股市動能及投資信心逐步堅挺。全球股市6 月仍偏好成長股,新興市場國家政策利率可望到頂或轉向,持續看好 大型股將會有所表現,及部分新興市場PMI數據強勁,領先成熟國家 ,有利新興市場表現,迎來轉折行情。
美國通膨下滑,升息接近尾聲,迎來上漲機會,財報對股價影響逐 漸提高,持續關注大型成長股;日本短線獲利了結,部分減碼,長線 持續看好;歐洲面臨核心通膨黏滯、經濟下修與ECB偏鷹態度,仍需 觀察高利率對需求的影響;新興市場經濟相對成熟市場強勁,衰退疑 慮消退,資金有望回流。安聯投信指出,市場對美經濟前景不確定性 ,美股仍聚焦在AI發展機會,半導體成為首波贏家,另包括軟體、技 術服務等領域也蘊藏龐大潛力。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分析,下半年以來科技股持續走強 ,防禦與價值類股顯著落後,主要因總體環境不確性仍高,緊縮貨幣 政策的滯後效應可能逐漸浮現,不利景氣敏感度較高的類股表現;且 AI熱潮推動下,資金往指標科技股移動的趨勢更加明顯,投資人追逐 能夠將此趨勢快速變現的科技龍頭權值股。
蘇聖峰認為,市場對硬著陸論述大幅降低,多數央行進入升息尾聲 ,使流動性擔憂下降,及明年復甦的期待,支撐風險性資產表現,今 年評價面快速回升,隨下半年聯準會暫停升息,科技股在新題材推波 助瀾下,漲勢仍可期,建議短線科技利基成長股遇較大回檔可逢低布 局。
【台灣金融新聞】近期台灣基金市場熱絡非凡,各路資金紛紛湧入,新基金成立吸金近千億元,公募基金規模直逼5.8兆元,境外基金規模也重回疫情前水準。在眾多新基金中,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及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成為市場焦點,其中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在股神巴菲特及各大投資機構的推薦下,規模已滿額,而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則因為預估年化殖利率逾8%,規模短短一個月就突破百億元大關。此外,國泰投信的三檔新基金也表現亮眼,境外基金方面,安聯投信則因高配息策略,規模從疫情前的第三名躍升為第一品牌。
在新基金募集中,以最新成立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及復華台灣 科技優息ETF最熱門,二檔基金至7月7日的規模,元大日本龍頭企業 基金在股神巴菲特及各大投資機構紛出「讚」聲後,未銷售前就先轟 動,200億元上限早已滿額。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00929)是國內首檔台股月配息ETF,6月1 日報請成立規模為52.5億元,受惠台股多頭行情,加上公告7月配息 金額0.11元,預估年化殖利率逾8%,持續吸引資金流入,規模短短 一個月就突破百億元大關,至7月13日為止,規模已來到121.06億元 ,創下今年來新募集ETF的最佳成績。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受益人數也從掛牌的6月9日當周1萬6,674人 ,到7月7日受益人已達5萬8,971人,增幅達253.7%。凸顯台灣投資 人真的很愛配息加上搭上AI列車,讓買盤更旺。
除了上述二檔之外,在29檔新基金來說,國泰投信三檔新基金同樣 募到不錯的成績,今年新募集的國泰台灣領袖50ETF、國泰四年到期 成熟市場投資級債基金及國泰三年到期全球投資等級債基金,成立時 規模都在70億元上下。
境外基金方面,根據碁石智庫最新統計,至6月底境外基金規模增 加至3.75兆元,重回疫情前的水準。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表示,因 2020年初開始蔓延的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經濟嚴重衝擊,另去年2月下 旬俄烏戰爭及聯準會持續升息10次共20碼抑制通膨,以債券為主的境 外基金受升息影響較大。
其中安聯投信受惠收益成長基金高配息策略奏效,規模排名從疫情 前的原本是境外基金的第三名跳升至境外基金第一品牌,在疫情期間 內增加新台幣2,675億元,摩根在3年間也增加逾700億元,從第四名 進步一名到第三名。
台灣知名基金平台中租投信,為了幫助全台灣家庭解決育兒經濟壓力,特別在6月下旬推出了一項新專案——「樂養兒」子女教育金投資計畫。這項計畫旨在鼓勵廣大家長透過基金投資,為子女的教育未來做好準備。每月最低投資金額只要3,000元,而且0歲至18歲的親子帳戶還有一輩子免手續費的優惠,這對許多台灣家庭來說,絕對是一個減輕育兒開銷的好幫手。
中租基金平台董事長陳俊傑表示,教育金準備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關鍵的議題,中租基金平台決定站出來,為台灣家庭提供專業的子女教育金規劃服務,讓家長們能夠無憂地陪伴孩子成長。
「樂養兒」專案由中租基金平台主辦,與十家知名基金公司攜手合作,包括摩根投信、富蘭克林投顧、安聯投信、百達投顧、中信投信、保德信投信、凱基投信、利安資金管理、萬寶投顧、德銀遠東投信等,以及台灣最受歡迎的親子教養網站「媽咪拜MamiBuy」。這次合作旨在推廣親子理財運動,共同為台灣家庭提供更好的投資選擇。
該平台還表示,凡是在年底前於中租基金平台完成開戶的未成年會員,18歲以前申購專案指定基金,一輩子都不用繳交申購手續費。專案指定基金共有12大品牌,都是經過專家嚴選的優質產品,適合作為親子理財的長期投資目標。
中租基金平台總經理蘇皓毅解釋,該平台不僅提供「兒童專屬優惠方案」,還是首家著眼於親子友善功能與服務的兒童帳戶。平台推出「家族式會員制度」,讓會員的直系二親等家人也能享受家族投資本金的計算,並加速適用VIP服務。此外,還開發了「兒童帳戶的家長監護功能」,讓家長能夠輕鬆查看未成年子女的投資損益,無需再為每個孩子輸入身份證號和密碼。
中租基金強調,透過「樂養兒」專案,他們希望為廣大家庭提供一個安心、便捷、可靠的投資管道,幫助台灣的爸媽們無痛理財,回歸「快樂養育兒女」的初衷。
台股表現亮眼,主動式基金獲利佳
近來,台股在經濟衰退的陰影下,不僅沒有跌跌撞撞,反而逆勢上揚,今年以來台股累積了25%以上的成績。主動式台股基金的平均報酬更是高達37%以上,其中前十大主動台股基金全數表現亮眼,有三檔基金績效甚至突破五成。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前十大主動式台股基金中有九檔規模超過百億元,前五大規模則超過200億元。其中,安聯投信旗下三檔台股基金穩居前五大,統一投信則有兩檔基金入榜。
在這些表現卓越的基金中,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和統一黑馬基金在6月的定期定額中,規模都超過了1億元。其他基金則大致在0.86億元到0.43億元之間。
專家們認為,這些長青基金之所以能夠在市場波動中穩如磐石,靠的就是主動式選股和投資團隊的長線作戰。
安聯投信表示,隨著第2季財報的公布,市場對美國和台灣的重要法說會相關訊息高度關注。雖然預估第2季是獲利成長的低點,但後續有望逐季走升。
對於未來的投資策略,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建議,在市場波動時,可以優先關注AI受惠族群,或是那些已經邁向成長循環、評價合理的族群。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AI應用相關和受惠台電標案儲能電網相關的領域,以及未來三到五年有明確成長趨勢、穩定現金流和有望優先受惠的族群,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也指出,台股近期由AI概念股帶動的多頭走勢,雖然短線有回檔修正,但預估評價修復趨勢仍將持續,建議以AI相關受惠題材為主軸,並搭配傳產族群,以提升超額投資報酬機會。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傳來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那就是<安聯投信>對於台灣股市的未來展望相當樂觀。根據最新的市場調查,許多經理人對市場的看法逐漸從悲觀轉為樂觀,預期企業獲利惡化的經理人比例大幅下降,這讓<安聯投信>對台灣股市的未來更加有信心。 在最新的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中,有24%的經理人表示想要減少股票配置,這比上個月減少了8個百分點,顯示市場對股票的信心正在回溫。而<安聯投信>則是看好了醫療、民生消費與科技等類股,認為這些行業將是未來資金轉入的三大贏家。 該調查還指出,對於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的預期相對保守,僅有4.6%,這也讓<安聯投信>對商品的配置降至淨9%減碼,為2020年5月來最差。然而,這並不妨礙<安聯投信>對台灣股市的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隨著市場對景氣放緩或淺層衰退的認識,大型股將會有所表現。 在股票策略上,<安聯投信>除了持續關注大型成長股外,對於日股短線獲利了結,部分減碼,但長線則持續看好。對於歐洲市場,則因為核心通膨黏滯、經濟下修與歐洲央行(ECB)偏鷹態度,<安聯投信>仍需觀察高利率對需求的影響。而新興市場經濟相對成熟市場強勁,衰退疑慮消退,資金有望回流。 總結來說,<安聯投信>對台灣股市的未來相當樂觀,他們相信,在市場景氣放緩的背景下,大型股將會有所表現,而這也將成為投資者們值得關注的焦點。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到今年6月底,前十大主動式台股基金中有九檔規模逾百億元,前五大規模更是超過200億元;其中,安聯投信旗下三檔台股基金維持在前五大、統一投信旗下則有兩檔上榜。
就今年6月定期定額來看,在前十大主動式台股基金中,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統一黑馬基金都超過1億元;其餘則大致在0.86億元到0.43億元不等。
專家分析,這些在榜上的主動式基金,大多數是成立十年以上、甚至有逾20年的長青基金;長年下來,這些基金仍能累積一定表現與人氣,所憑藉的就是靠主動式選股以及投資團隊的長線作戰,才能經得起市場波動與景氣周期起伏洗禮。
安聯投信表示,隨著第2季財報公布在即,市場關注美國與台灣重要法說釋放出的相關訊息。預估第2季是獲利成長低點,之後有望逐季走升。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隨著重要法說會陸續登場,這期間市場若有些波動,建議可優先關注AI受惠族群、或者是下半年數字顯示最壞已經過去、邁向成長循環,又或評價面回到比較合理位置的族群,建議可站在買方。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在主軸上可聚焦在AI應用相關與受惠台電標案儲能電網相關;此外未來三到五年有成長趨勢、有穩定現金流,以及景氣回來有望優先受惠族群,也值得伺機布局。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指出,台股5月以來多頭走勢由AI概念股領漲,推升大盤站上萬七大關,近期雖因短線漲多出現回檔修正,不過,預估股市評價修復趨勢仍在,加以產業庫存逐步去化仍可偏多操作,建議布局以AI相關受惠題材為主軸,搭配傳產族群,藉由選股不選市提升超額投資報酬機會。
7月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於6日至13日進行,對管理6,520億美元資產的262位經理人進行調查。受訪24%經理人想減碼股票,較上個月減少8個百分點,想加碼債券者則反向下滑至3%。對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的預期保守、僅4.6%、為近六個月來最低,使經理人對商品的配置降至淨9%減碼,為2020年5月來最差。
對經濟前景看法轉趨樂觀,也改變對降息的預期,多數經理人預期明年上半年美國聯準會將啟動降息,且第2季降息的機率較高,不過認為下半年才降息的經理人,也從上個月的10%顯著增加至約25%。
就風險面而言,高通膨使央行偏鷹、銀行信用緊縮與全球經濟衰退、地緣政治風險惡化,仍為前三大尾端風險,而美歐商業不動產、美國影子銀行與大陸房地產市場,也持續為可能引發信用事件的前三大主要風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經濟強韌使聯準會對通膨展望仍偏審慎,7月再升息1碼幾乎已是板上釘釘,不過通膨有感降溫也使9月繼續升息的機率降至一成,美元伴隨美債殖利率滑落進一步推升近期市場風險偏好,隨著盤勢焦點轉向企業第2季財報,消息面將牽動個股表現分化,加上上半年美股漲幅集中在少數大型科技權值股,後市市場恐難免震盪,建議核心配置首選美國穩定月收益平衡型基金,搭配數位轉型、脫碳轉型、經濟轉型等三大商機。
安聯投信表示,新興市場國家政策利率可望到頂或轉向,受惠於市場偏向景氣放緩或是淺層衰退,持續看好大型股將會有所表現,加上部分新興市場PMI數據強勁,領先成熟國家,有利新興市場表現,有望迎來轉折行情。
就股票策略上,安聯投信除持續關注大型成長股;並對日股短線獲利了結,部分減碼,但長線持續看好;歐洲面臨核心通膨黏滯、經濟下修與歐洲央行(ECB)偏鷹態度,仍需觀察高利率對需求的影響;新興市場經濟相對成熟市場強勁,衰退疑慮消退,資金有望回流。
中租基金平台董事長陳俊傑表示,教育金準備對於每個家庭而言, 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因此中租決定來盡一份心力,協助全台灣所有 家庭有效地規劃和管理子女的教育金,讓家長能無憂地伴隨著子女快 樂成長。
由中租基金平台主辦的「樂養兒」專案,攜手十家知名基金公司, 包含摩根投信、富蘭克林投顧、安聯投信、百達投顧、中信投信、保 德信投信、凱基投信、利安資金管理(新光投信總代理)、萬寶投顧 、德銀遠東投信,及全台最多媽媽分享的親子教養網「媽咪拜MamiB uy」,所共同協力推廣的親子理財運動。
中租基金平台表示,凡年底前於中租基金平台完成開戶的未成年會 員,18歲以前申購的專案指定基金,一輩子都不用申購手續費,專案 指定基金共有12大品牌可供挑選,都是經過專家嚴選的基金,適合作 為親子理財長期投資目標的產品。
中租基金平台總經理蘇皓毅說明,該平台不僅單純提供「兒童專屬 優惠方案」,更是首家致力於親子友善功能與服務的兒童帳戶,以家 庭理財使用情境出發,提供業界唯一「家族式會員制度」,只要是會 員的直系二親等家人開戶下單,皆可以納入家族投資本金的計算,加 速適用VIP服務。同時在金融科技創新也不遺餘力,開發出「兒童帳 戶的家長監護功能」,家長與未成年子女皆在平台開戶並完成帳戶授 權,家長登入自身帳戶時,就能直接切換查看未成年子女帳戶投資損 益,不需再各別輸入孩子們身份證字號與密碼,反覆登入登出。
中租基金強調,該平台希望透過「樂養兒」專案為廣大家庭提供一 個安心、便捷、可靠的投資管道,幫助全台爸媽們無痛理財,回歸「 快樂養育兒女」的初衷。
台灣股市近期表現亮眼,主要受益於全球股市普遍轉佳。根據最新數據,全球股票基金資金流向顯示,除歐非中東與已開發歐洲外,全球其他地區股市都迎來資金淨流入,其中美股基金單周淨流入達99.19億美元,動能居全球之冠。安聯投信指出,今年以來全球股債主要資產多正報酬,其中MSCI世界股票及成熟市場股票領漲各式資產,而台股在這波升勢中相對亮眼。科技股表現強勁,產業上MSCI世界指數以科技股為主,但短線產業持續輪動,包括非必須消費、工業指數也都輪流有所表現。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降低,防禦股也受到青睞。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美國通膨降溫,市場對聯準會緊縮近尾聲的期待,為全球股債市注入強心針。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則建議,透過產業與主題多元布局,成長與價值並重,關注AI相關、半導體、網通等題材,以及旅遊與餐飲、健康醫材、金融科技等行業。
台股今年表現亮眼,最新數據顯示,在6月份的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前十強基金中,台股基金佔據了九成,今年來的投資回報率高達三至五成,遠超過大盤兩成的漲幅。專家預測,下半年可以積極布局中長期趨勢的科技股,特別是AI概念股,因為其成長趨勢已經確立,未來還有很好的表現機會。 根據CMoney的統計,這十強基金中,安聯投信和統一投信的基金佔比最高,分別佔據三檔和四檔,保德信投信、復華投信、國泰投信各有一檔。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潘育憲表示,台股評價已經大幅提升,但短線上需要留意漲多壓力。由於今年通膨和升息趨緩,加上生成式AI的需求增長,個股評價回升已經先於獲利復甦,所以7月的財報季如果出現震盪調整,可以優先關注AI受惠族群,或者是那些已經走過低點、開始走向成長循環的個股,當評價回到合理位置時,也可以伺機布局。 潘育憲還提到,由於台美即將迎來大選,各候選人的政策題材也將是未來關注的方向。下半年可以關注AI應用相關和受惠於台電標案的储能電網等兩大主軸,這兩個領域都具備明確的需求和成長動能。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也表示,第3季是產業旺季,看好景氣已經到底部,且通膨影響逐漸減緩,可以開始積極配置2024年成長股和中長期趨勢科技股,如半導體、伺服器、關鍵電子零組件等。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也認為,今年來表現強勢的AI概念股因成長趨勢確立,未來預計還會持續有表現。對於非電子股,則建議靜待景氣復甦。隨著台美股市逐漸進入財報公布期,上半年景氣低檔的影響將導致股市短線上出現大區間震盪,但隨後市場將轉向檢視企業下半年的展望,在基本面改善的情況下,長線仍然有望穩步上漲。
台灣安聯投信分析市場趨勢:美國通膨降溫,債市走揚,信用債機會多
近來,美國通膨降溫,市場對升息的擔憂逐漸緩解,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走低,這讓整個債市普遍呈現上揚態勢。台灣的安聯投信對此趨勢做了深入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安聯投信表示,疫情期間,科技需求使得製造業的衰退速度低於服務業。但隨著疫情解封,民眾出外活動增加,服務業的需求隨之上升,形成製造業衰退、服務業興旺的格局。這對全球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有減少的可能性,全球通膨維持向下趨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安聯投信認為,債券投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隨著主要國家實質利率陸續回到正值之上,後續升息空間有限,債券投資的吸引力增加。尤其是信用債,其收益率較公債為佳,企業信用基本面也相對穩健。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則是持中性的看法對美股,但對美國公債的看法則上調至審慎樂觀。他指出,隨著殖利率的上升,美國公債的投資吸引力已獲提升,投資級債與非投資級債現今已能提供相當吸引的殖利率機會。
另外,統一投信也強調,美國通膨壓力的大幅減輕,以及聯準會升息接近尾聲,使得現在投資美國長天期公債,未來還有機會獲得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美國長天期公債的配息收益,也能每季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台股市場近期表現亮眼,外資買超達11億美元,創下近期新高。其中,<安聯投信>的台股團隊對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台股估值合理,仍有參與空間。以下為詳細報導內容:
美國通貨膨脹數據好於預期,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趨緩,外資上周對新興亞股買多於賣,其中台股買超達11億美元,顯示投資者對台股信心強烈。亞股上周全面上揚,以南韓漲4%最強,菲律賓漲3.8%、台股漲3.7%,印度也有1.2%的漲幅。
今年以來,印度以134.5億美元的買超成為新興亞股吸金冠軍,其次是台股的99.5億美元、南韓的92.2億美元;賣超則仍是泰國的33.5億美元最重,其次是馬來西亞的9.6億元。台股今年以來漲幅達22.6%,成為新興亞股中表現最強的市場。
PGIM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近期台股由人工智慧(AI)概念股獨領風騷,本周超微(AMD)董事長來台,預期AI供應鏈仍有題材事件驅動。然而,市場也將關注晶圓龍頭大廠法說會及第2季財報季,以判斷景氣訊號。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目前台股預估本益比約17.5倍,股價淨值比約2倍,主動選股方式仍有參與空間。隨著通膨及升息趨緩加上生成式AI的發展,個股評價的回升先於獲利復甦。若7月財報季出現波動,可視為長線布局的時機。
越南今年來大漲16%,居新興亞股第三。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市場預期央行7月有機會降息,投資人信心逐步轉強,拉動市場上漲。接下來需觀察信貸增長是否加快、需求是否歸隊等。
根據CMoney統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前十強的基金中,以安聯投信與統一投信的基金占比最多,統一投信佔據四檔、安聯投信有三檔,保德信投信、復華投信、國泰投信各有1檔。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潘育憲表示,台股評價面大幅提升,短線上需留意漲多壓力,有鑑於今年通膨升息趨緩加上生成式AI需求,個股評價回升先於獲利復甦,故7月財報季若出現震盪調整,可優先關注AI受惠族群、或者是下半年數字顯示最壞已經過去、走向邁向成長循環的個股,又或評價面回到比較合理的位置時,也可站在買方、伺機布局。
潘育憲指出,由於台美接下來都將迎來大選,各候選人所端出的政策題材,料也將是未來可關注的方向,下半年可關注AI應用相關與受惠台電標案的儲能電網等兩大主軸,主要是因為這兩大主軸都是明確的、且一定會被需求所帶動、並挹注成長動能。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孫傳恕也表示,第3季向來是產業旺季,看好景氣已來到底部,且通膨影響趨緩,可開始積極配置2024年成長股、中長期趨勢科技股,如受惠伺服器、新規格產品等庫存回補需求逐漸恢復動能的半導體、伺服器、關鍵電子零組件等,傳產則建議聚焦內需餐飲、儲能、航空等。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也表示,今年來表現強勢的AI概念股因成長趨勢確立,未來預計仍持續有表現機會,認為非電子股則需靜待景氣復甦。台美股市逐漸進入財報公布期,因上半年景氣仍位於低檔,財報結果將使股市短線上呈現大區間震盪,然隨後市場轉為檢視企業下半年展望,在基本面改善的情況下,長線仍然有望穩步墊高。
今年以來,印度以134.5億美元的買超成為新興亞股吸金冠軍,其次是台股的99.5億美元、南韓的92.2億美元;賣超則仍是泰國的33.5億美元最重,其次是馬來西亞的9.6億元。今年以來,新興亞股以台股漲22.6%最強,南韓則漲17.1%,但泰國跌8.2%最弱,其次是馬來西亞的6%跌幅。
外資這波連12周買超印度,推升印度成為亞股吸金冠軍。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政府為吸引國際資金前往投資與設廠,大幅調降企業稅率,可望為印度經濟與股市增添新動能。在產業布局方面,持續關注工業設備、國防、鐵路、消費等。
台股重回萬七,結束周線連三黑。PGIM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近期台股由人工智慧(AI)概念股獨領風騷,本周超微(AMD)董事長來台,預期AI供應鏈仍有題材事件驅動,但須留意晶圓龍頭大廠法說會即將登場,且第2季財報季將開跑,市場將關注財測以判斷景氣訊號。月底又有Fed會議,可能讓市場暫時轉趨觀望。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目前台股預估本益比約17.5倍,股價淨值比約2倍,主動選股方式仍有參與空間。隨著通膨及升息趨緩加上生成式AI的發展,個股評價的回升先於獲利復甦。若7月財報季出現波動,可視為長線布局的時機。
越南今年來大漲16%,居新興亞股第三。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市場預期央行7月有機會降息,投資人信心逐步轉強,拉動市場上漲。接下來需觀察信貸增長是否加快、需求是否歸隊等。
安聯投信表示,今年以來全球股債主要資產多正報酬,其中MSCI世 界股票及成熟市場股票領漲各式資產,成熟市場以美股成長股及日股 表現強勢,新興市場是台股相對亮眼;產業上MSCI世界指數以科技股 表現相對強勁,但短線產業仍持續輪動,包括非必須消費、工業指數 也都輪流有所表現。
科技成長股明顯偏好大型股,從標普500指數來看,年初至今的主 要漲幅多由大型成長股帶動,市場寬度滑落;但市場對經濟衰退擔憂 仍在,防禦股也受青睞。根據歷史經驗,標普500指數在漲幅快速集 中後,通常能擴散至其他股票,尤其歐美央行升息應已接近尾聲,經 驗顯示停止升息後,股市反彈空間大,後市仍維持震盪走升看法。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美國6月通膨有感降溫,強化市場對聯準 會緊縮近尾聲的期待,為全球股債市注入強心針,美元走弱也讓新興 市場及商品迎來順風。未來隨市場逐漸反應聯準會7月將再升息1碼的 預期,盤勢焦點將逐漸轉向企業財報,消息面牽動個股表現分化。
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認為,美國就業及內需服 務景氣仍溫和擴張,經濟基本面有支撐,加上通膨及政策利率高點已 過,市場陸續上修美國GDP及企業盈餘預估,但聯準會政策動向及經 濟數據表現仍需留意,整體股市審慎樂觀看待。
建議透過產業與主題多元布局,成長與價值並重,題材面包括AI相 關、半導體、網通,與服務消費類的旅遊與餐飲、健康醫材、金融科 技,及美國製造主題相關的工業機具、自動化與基建等類股表現可持 續留意。
安聯投信表示,疫情時期引發科技需求使製造業衰退低於服務業, 但解封後服務業需求隨民眾出外活動增加,呈現製造業下、服務業上 的狀況;疫情打亂全球經濟慣性,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有望降低,全球 通膨維持向下趨勢,其中食品能源價格下滑與供應鏈短缺改善使通膨 走低,不過薪資成長與服務類價格走升使核心通膨降幅低於預期,又 以已開發市場尤其明顯,仍會使通膨整體高於疫情前水準。
債券投資方面,安聯投信指出,隨主要國家實質利率陸續回到正值 之上,後續升息空間有限、利率風險低於去年,加上債券收益率拉高 後,債券投資吸引力增加,可視市場信心與評價伺機進場加碼布局債 券資產。目前信用債收益率較公債為佳,且企業信用基本面仍穩健, 加上今明兩年經濟或會重回低度成長,宜布局信用債用收益累積報酬 ,雖然經濟硬著陸風險降低但仍有向下疑慮,信用債的配置宜維持在 信用評級相對較高、品質較佳者,以降低潛在的相關風險。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認為,維持對 美股中性看法,上調對美國公債看法至審慎樂觀,主因隨著殖利率攀 升,美國公債投資吸引力已獲提升,投資級債與非投資級債現今已能 提供5%∼6%及9%左右殖利率機會。
統一投信強調,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通膨壓力大幅減輕, 聯準會升息也來到尾聲階段,使此時投資美國長天期公債,還有機會 在未來獲得價格上漲的資本利得。美國長天期公債的配息收益,也能 每季提供穩定現金流。
台股基金市場在5月份創下2008年5月以來的新高,規模達到4,336.97億元。隨著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6月份台股基金規模再小幅上漲37.6億元,上半年總規模累計至4,374.57億元。在眾多投信公司中,今年表現亮眼的統一投信和野村投信規模躍升至前五大,而規模排名前十大投信公司全部回到百億元以上規模。 去年台股基金受市場波動影響,整體表現受挫。去年底排名前五大的投信公司包括安聯投信、元大投信、國泰投信、統一投信和復華投信,規模介於280億至535億元之間。如今,規模排名第一的安聯投信已經回升至700億元,元大投信則從512億元增加至696億元。統一投信和野村投信因表現出色,規模也超過400億元,分列第三、第四名。 6月份台股基金規模相比5月份的365億元增長,僅增加37億元,主要與投資人獲利了結有關。今年上半年,半年報酬率超過5成的基金主要集中於日盛、統一、野村等投信公司旗下,群益、復華等老字號基金也推升了整體基金規模。 投信業者表示,今年台股基金已從去年的困境中走出,許多投資人的定期定額投資報酬率達到2成至3成,甚至有高達5成的報酬。雖然6月份有較大量的贖回,但持續的定期定額扣款和單筆加碼資金回流,使得整體規模未見縮減。 在台股逼近「萬八」點的關鍵時刻,選股變得更加困難,優質台股基金的買氣將獲得更強的支撐。預期今年台股基金規模將挑戰4,500億元的實力。
台股基金表現亮眼,安聯投信台股團隊預測下半年投資機會多
近期美國CPI年增率創兩年多來新低,市場情緒轉為振奮,台股基金表現也相當亮眼。根據市場資料,今年來日盛新台商、野村e科技等台股基金交出超過七成的報酬率,實力不容小覷。法人普遍認為,台股多頭趨勢未變,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台股基金參與下半年的景氣行情。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FedWatch Tool統計顯示,聯邦基金期貨投資人預測Fed在9月再次升息的機率只有一成,遠低於一周前的三成水準,研判Fed將在7月底升息,可能是此波緊縮周期的句點,市場信心再度被點燃。
今年來,加權指數上漲20.6%、櫃買指數漲幅22.3%,其中日盛新台商以78.4%表現最為突出;緊接著是野村高科技和野村e科技的76.3%;至於日盛台灣永續成長股息、日盛上選和日盛MIT主流基金報酬都有72%。
展望後市,日盛上選基金的研究團隊表示,台股本益比已經達16倍相對合理區間,研判指數進入區間整理,盤勢以個股的表現為主。庫存持續去化,但需求轉弱,雖然最差情況已過,但下半年回溫速度將會非常緩慢。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建議,隨著重要法說陸續登場,市場若有些波動,建議可優先關注AI受惠族群、或者是下半年數字顯示最壞已經過去、走向邁向成長循環,又或評價面回到比較合理的位置,建議可站在買方、伺機布局。
野村e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指出,7月行情出現震盪修正,主要受到Fed可能還會再升息2碼的預期,以及AI類股漲多回檔的壓力,但是長線向上的趨勢仍未改變,AI、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封裝、高速運算續航力仍是不容小覷,即便大盤修正,預料幅度也是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