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遊卡(興)公司新聞
據兆豐銀行統計,行動支付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有大幅度的成長 ,去年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較前一年度成長126%,消費金額成長高達 143%,其中以LINE Pay使用率36%居所有支付之冠,其次為AppleP ay及街口支付各占13%。
根據金管會「電子支付帳戶重要業務資訊揭露」,今年3月底止, 扣除掉銀行成立的電子支付外,其餘十家電子支付機構中,前五名為 街口支付、一卡通Money、全支付(全聯PXPay)、悠遊付,和全盈支 付,使用者人數最多從603萬人到139萬人。台灣Pay今年第一季累計 使用卡數則達到872.8萬張卡。
台灣Pay累計使用卡數不斷進步,且囊括八家公股銀行,並於報稅 季推出高額回饋,吸引報稅民眾。使用人數前幾名的台灣電子支付中 ,公股銀行大多都已經合作約定帳戶連結支付,如街口支付有土地銀 行、彰銀、一銀、臺企銀、兆豐銀行、華南銀行、合庫銀;一卡通M oney也有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兆豐銀、臺企銀、一銀、彰銀。 其中彰銀更著重與行動支付合作,陸續完成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 付、一卡通Money、簡單付、歐付寶、全支付、愛金卡、全盈支付等 9家行動支付的帳戶連結支付。
公股銀行看準行動支付浪潮勢不可擋,例如兆豐銀去年度陸續上線 Apple Pay、Google Pay、open錢包、全盈支付等,今年6月底前再針 對行動支付主力卡;一銀近期積極與家樂福、肯德基、必勝客、淨妍 等業者合作,發展場景金融及點數生態圈;華銀藉由SnY數位帳戶強 化線上服務,並異業結盟觸及更多潛在用戶。
彰化銀行已成功吸引年輕族群開立「e財寶數位帳戶」,截至今年 4月底,彰銀e財寶數位存款戶數已達63萬戶,其中綁定彰銀帳戶數 已達18萬戶,交易及儲值筆數439萬筆,合計金額已逾新臺幣120億元 。
彰銀表示,零接觸支付已是現今許多消費者首選的付款方式,客戶 透過e財寶數位存款帳戶,綁定各家電支業者的電子支付帳戶,可謂 是利上加利、一舉數得。
【彰化銀行新聞稿】 哇塞,最近彰化銀行可是大動作啊!為了讓大家付款更方便、更安全,彰化銀行真的是想盡辦法迎合我們這些消費者的需求。你們有注意到嗎?現在大家都在講「零接觸支付」,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啦! 彰化銀行這次可是跟好幾家電子支付業者合作,像是街口支付、橘子支、悠遊付、一卡通Money、簡單付、歐付寶、全支付、愛金卡,還有剛剛合作的「全盈支付」,現在已經有9家了,真的是超級大咖呢! 彰化銀行不僅如此,它還推出了「e財寶數位帳戶」,這個帳戶好用到不行,年輕人超愛用的!到今年4月底,這個帳戶已經有63萬戶了,綁定的彰銀帳戶也有18萬戶,交易和儲值筆數超過439萬筆,金額超過120億元,看來彰化銀行對金融數位化的執著是有目共睹的。 彰化銀行說,他們知道大家喜歡零接觸支付,所以透過e財寶數位帳戶,你可以綁定各家電支的帳戶,除了享受彰銀帳戶的優惠,還可以用來付款或儲值,再加上電支業者和商家合作的加碼回饋,真的是好康不斷啊! 而且,彰化銀行還有針對社會新鮮人推出了「e財寶升等回饋 薪轉同樂會」活動,薪轉戶還有加碼回饋,存款轉帳免手續費,還有「薪速貸」優惠貸款,真的是一應俱全,讓我們這些年輕人也能享受到一站式的金融服務。 未來,彰化銀行還會透過更多數位金融服務舉辦優惠活動,幫助我們這些年輕人快速融入金融體系,實現普惠金融,還有ESG永續精神,真的是超級用心啊!
彰化銀行近年致力推廣無現金支付的金流服務,配合電子支付業者 持續推出各項功能及加值服務,已成功吸引年輕族群開立彰化銀行「 e財寶數位帳戶」,截至今年4月底,彰銀e財寶數位存款戶數已達 63萬戶,其中綁定彰銀帳戶數已達18萬戶,交易及儲值筆數439萬筆 ,合計金額已逾新臺幣120億元,足見彰銀致力金融數位化之用心。
彰化銀行表示,零接觸支付已是現今許多消費者首選的付款方式, 客戶透過e財寶數位存款帳戶,綁定各家電支業者的電子支付帳戶, 除享有彰銀數位帳戶本身之優惠外,還可作為付款或儲值的工具,若 再搭配電支業者與商家合作推出的各項加碼回饋,可謂是利上加利、 一舉數得。
此外,彰化銀行也鎖定社會新鮮人推出「e財寶升等回饋 薪轉同 樂會」優惠活動,提供該行薪轉戶加碼回饋,包括存款轉帳免手續費 優惠次數及「薪速貸」優惠貸款等,讓客戶享有一站式的金融便利服 務,未來彰銀亦將透過各式數位金融服務舉辦優惠活動,協助年輕人 快速融入金融體系,落實普惠金融,實踐ESG永續精神。
台灣金融市場新聞快訊:今年興櫃市場熱鬧非凡,已有18檔企業陸續登錄興櫃掛牌,展現出企業對市場的積極參與。其中,元大證券主辦的四家興櫃公司表現亮眼,而中信證券則在後勁發揮,奪得三家興櫃公司主辦承銷商的殊榮。 在眾多登錄興櫃的公司中,生技股領軍,永鴻生技(6936)、愛派司(6918)、王子製藥(6935)、國璽幹細胞(6704)、竟天(6917)、遠東生技(6886)等六家生技股成為市場焦點。 這18家公司依序為悠遊卡、天虹-新、愛派司、阜爾運通、矽科宏晟、恆勁科技、竟天、有成精密、永鴻生技、王子製藥、中台、創控、國璽幹細胞、兆聯實業、遠東生技、展逸、碩陽電機、攸泰科技等。 其中,最受市場矚目的無疑是悠遊卡。這家知名企業即將完成轉為上市公司的過程。根據去年數據,悠遊卡每股稅後純益達0.86元,每股淨值則為14.01元,表現亮眼,預計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新的動能。
今年登錄興櫃的18家公司,以登錄的順序分別是悠遊卡、天虹-新 、愛派司、阜爾運通、矽科宏晟、恆勁科技、竟天、有成精密、永鴻 生技、王子製藥、中台、創控、國璽幹細胞、兆聯實業、遠東生技、 展逸、碩陽電機、攸泰科技等。
其中最受市場矚目的是悠遊卡,即將轉為上市,去年悠遊卡每股稅 後純益0.86元,每股淨值為14.01元。
就金管會統計,今年2月底,已有七家專營電支業者的使用戶數突 破百萬戶,依序為街口(598萬)、一卡通(558萬)、全支付(297 萬)、悠遊付(216萬)、全盈支付(123萬)、愛金卡(108萬)、 歐付寶(102萬)。其中街口用戶數達598萬戶、2月單代理收付實質 交易款項金額達30.2億元,不管是用戶數及交易量皆位居第一,但用 戶數排名第二的一卡通以558萬戶緊追在後。
面對前仆後繼的對手排山倒海而來,目前還是電支龍頭的街口支付 ,今年動作頻頻,且跳出「支付圈」混戰的企圖心明顯,陸續與各大 銀行、保險及投信投顧公司合作,進一步打造金融生態圈,已開始從 消費者的「支付」好工具進一步轉型為「理財」好工具。
用戶數排名第二的一卡通,雖然2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21.8億 元已被全支付趕過,但在Line平台強大社群力加持下,單月小額匯兌 金額達87億元、單月收受儲值款項有近200億元水準,是其他電支業 者難以望其項背之處。
挾全聯福利中心通路優勢的「全支付」、全家旗下的「全盈支付」 皆來勢洶洶,就使用者戶數來看,已雙雙衝上第三、第六,其中全支 付的2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更已超越一卡通來到22.39億元,急 速衝上第二名,僅次於街口電支的30億元。
全支付不只發展速度快,後起之秀的它也省去摸索時間,直接攜手 好好證券合作「電支買基金」試辦案,跨足理財圈,未來電支不只買 菜還能買基金,將成為街口支付強勁的對手。
台灣大專生金融素養調查:近9成熟練電子支付,但詐騙知識不足
【台北訊】台灣金融研訓院近期與Dcard合作,對上千名大專生進行財金知識大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大專生對於電子支付工具如LINE Pay、街口支付、悠遊付等使用熟練,但對於詐騙資訊的辨識能力卻有待加强。
調查發現,超過85%的大專生對於分辨詐騙資訊有自信,但實際上,有超過4成的大專生本人或親友遭受過詐騙損害。這顯示,大專生對於金融風險的抵抗力實際上並不高。
金研院指出,20至29歲的年輕族群,是金融風險抵抗力唯一退步的世代,這與他們的金融素養低落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大專生對金融服務與消費保護的不了解程度高達近6成,尤其是生醫、建築學群,甚至有7成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
不過,調查也發現,大專生對於電子支付的熟練度相當高,近8成大專生使用各式電子支付工具。這讓財金學界擔心,隨著18歲成年法的實施,這群信用卡小白客群可能會成為未來投資行為的風險來源。
金研院建議,應該加強大專生的金融素養教育,將金融素養養成納入學校正規教育中,從小學習,從做中學習,以提升年輕一代的金融風險抵抗力。
此外,金研院也提醒大專生,應該提高警覺,對於不明來源的信息要保持謹慎,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金研院攜手年輕人最愛使用的社群平台Dcard,對上千名公私立大 學院校學生發出問卷,了解大專生族群的金融素養。結果顯示超過一 半的大專生金融知識了解程度不足,對於分辨詐騙資訊,有61.1%認 為「還算有自信」,23.1%回覆「非常有自信」,等同近85%表示「 有自信能分辨詐騙資訊」,不太有自信的占比僅約14.8%。
金研院表示,再就同一族群調查有無詐騙受損的經驗,42.9%表示 「有」,57.1%表示「沒有」;即許多年輕族群已因親身經歷,或身 邊親友的慘痛詐騙經驗,獲取寶貴的一課。
金研院說明,20歲至29歲的年輕族群,是金融風險抵抗力唯一退步 的世代,其中最關鍵的原因來自金融素養的低落。這次調查確實顯示 ,大專生對金融服務與消費保護不夠了解的程度將近6成,尤其生醫 、建築學群甚至是約7成,都表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同時超過 一半的大專生自覺金融知識的了解程度不足。
台灣大專生金融使用調查則顯示,有近8成大專生嫻熟各式電子支 付、感應支付工具,如LINE Pay、街口支付、悠遊付等。財金學界指 出,今年18歲法定成年上路,這群信用卡小白客群,也可能成為未來 大專生投資行為「歪了」的開始,調查中有7%表示有投資加密貨幣 的經驗,法規上應提早預警,及早斷開大學生借道刷卡投資加密幣的 可能。
金研院認為,金融素養不足將直接影響金融行為的決策能力,包括 衍生更多借貸、財富短少、更高的金融服務費用、不明智的投資活動 、債務問題及無法充分理解金融服務契約等,甚至導致個人的財務危 機。因此,建議針對大專生獲取管道來強化金融素養,並且將金融素 養養成納入學校正規教育中,從做中學習。
星宇航空帶大量走勢,帶動興櫃市場熱絡,本周以來興櫃股票成交金額達到381.98億元,成交9.03億股,成交筆數來到51.12萬筆,三項數據都強於前一周。
根據CMoney統計,截至昨(23)日,本周興櫃市場交投熱絡,個股漲多於跌,且漲幅前十強都在飆到三成之上,族群呈現百花齊放,涵蓋生技、觀光、金融、電子、化工等。
進一步來檢視個別股表現,清淨海漲勢最為犀利,是台灣最早成立的環保洗劑公司,本周股價翻倍再翻倍,21日與22日均觸及熔斷機制暫停交易,單周漲幅來到250.7%,昨日收在17元。
本周漲幅超過五成的還有化工股永虹先進69.8%、金融業的德信67.3%、生技股的華宇藥60.1%、觀光股的美麗信57.1%、連接器廠紘通51.7%。此外,生技股雅祥生醫46.3%、儲值卡龍頭公司悠遊卡43.08%、昨日由興櫃戰略新板轉興櫃一般板的工業電腦股宸曜36.4%、水資源的凡事康33.5%,四檔也擠上前十強。
而本周夯股星宇航空因股價大漲後拉回整理,本周漲幅收斂至9.1%,昨日收在36.05元。
依據行政院規劃疫後特別條例,有1,000億元將用在加強經濟及社 會韌性,預計分別用在減輕弱勢負擔、擴大公共運輸補帖、加速吸引 國際觀光客、中小企業轉型等7面向。交長王國材先前曾透露,針對 促進公共運輸方案及加速國際觀光客來台,將分別爭取225億及60億 ,共計285億,惟確切金額仍待政院最後拍板。
觀光部分,交通部規劃60億元經費將作為自由行、團客以及旅宿人 員薪資補貼。受三年多疫情衝擊影響,很多旅宿業人才流失,特別是 房務人員,缺工問題嚴重,觀光旅宿業曾多次向政府喊話,盼開放服 務業外勞來台。為增加攬才誘因,交通部將針對房務人員做薪資補貼 ,高層官員表示,目標是提升房務員平均薪資至3.2萬元,但南北會 略有差異。
為達成2023年爭取600萬國際觀光客來台目標,交通部推多項優惠 措施,包括針對團客補助國外組團社及國內接地社,針對轉機客也會 送半日遊或台灣觀巴一日遊優惠,把握每位潛在旅客。
據交通部規劃,觀光局預計和業者合作推出買機票送高鐵票、機加 酒送住宿,或來台旅客送水果盒兌換券,及電子票證(一卡通、悠遊 卡)儲值金500元等多元優惠。高層人士也透露,目前雖未開放大陸 觀光客來台,一旦開放陸客也可適用相關優惠。
接續長佳智能(6841)、東研信超(6840)、南俊國際(6584)、 綠茵生技(6846)等四家上櫃案已獲准新兵蓄勢待發,有機會在3、 4月間陸續掛牌。
另三家公司申請上櫃案方面,聯寶電子(6821)上櫃案於1月31日 獲審議會通過,還要提交櫃買董事會核議通過,而鏵友益(6877)、 雄順(2073)兩家公司上櫃案則待排定審議會日程。
上周櫃買指數連續五日上漲,站穩年線上,其中3日再攻堅突破20 0點關卡、收200.16點,周漲幅達6.19%,高於同期間加權指數4.48 %漲勢。三大法人1月大舉買超上櫃股票249.2億元(外資累計買超1 86.55億元、投信及自營商各買超27.02億元、35.62億元);2月首三 個營業日法人又累計買超櫃買市場達112.14億元,外資、投信、自營 商分別買超76.19億元、28.31億元及7.64億元。
櫃買行情走揚,櫃買發行面也受到關注,其中偉康科技已在今年1 月11日掛牌,成為今年首檔新上櫃掛牌股,主辦券商為日盛證券;興 櫃股方面,今年已有八家新掛牌股(包含悠遊卡、愛派司、阜爾運通 、矽科宏晟、恆勁科技、竟天、有成精密七家掛興櫃一般板,以及天 虹科技一家掛戰略新板)。
櫃買中心統計資料顯示,長佳智能、東研信超、南俊國際、綠茵生 技等四家公司上櫃案,均已在去年通過,長佳智能及東研信超兩家在 12月1日獲櫃買同意上櫃契約,而南俊國際、綠茵生技兩家則在12月 26日獲櫃買同意上櫃契約。
臺企銀主管指出,「電支跨機構共用平台」強調的是「共通支付標 準」,對於消費者來說更加便利,未來台灣Pay特店也可以接受消費 者持其他電支業者的錢包來付款。透過這樣的特性,在推展商戶成為 台灣Pay特店上,除了原先的收單手續費率優勢,「可接受各電支上 百萬用戶來店消費」將是一個較大的誘因。
公股銀主管認為,電子支付業者的電支錢包具有「跨機構轉帳」功 能,即民眾可透過電支的APP在電支機構間,或是電支帳戶與銀行帳 戶間,自由轉帳。使得電支帳戶使用性質更加接近一般銀行存款帳戶 ,對傳統金融業者來說,電支業者的加入將衝擊跨行轉帳交易承作筆 數,影響手續費收益。
加入電子支付業者全盈支付以及全支付後,也意味者電支市場逐漸 地朝向「汰弱留強」的戰國時代,當電子支付普及化後,現金、實體 信用卡及電子支付使用者版圖將會產生流動,配合電支業者以及銀行 各種行銷活動的推波助瀾下,將會加劇使用者習慣的改變。
華銀表示,在支付方式百花齊放的時代,電支業者、銀行都在相互 合作與競爭時,核心概念依然是想盡辦法提升客戶黏著度。以華銀為 例,就是提供支付多元化的生活場景,除與全盈+Pay合作外,早在 2020年起,即陸續與簡單付、悠遊付、愛金卡以及街口支付等電子支 付業者合作,打造電子支付生態圈並擴展生活應用。
一銀與全盈支付、全支付等國內所有電支業者帳戶連結扣款合作, 將持續深化合作關係與拓展合作項目。一銀主管強調,電支業者有各 自的優勢場域,可與銀行相互導流客群,拓展彼此業務觸角,如整合 線上開戶,此為銀行所樂見的合作關係。
統計悠遊卡去年共有1,900萬張卡被「嗶」過,悠遊付會員在去年 底超越200萬後,目前約207萬,未來悠遊卡也將持續強化悠遊付。
整體來看,現在悠遊卡鎖定三大獲利引擎,包括交通與小額消費的 清分服務手續費、卡片銷售、數據產品。
悠遊卡公司指出,五股市場是新北市五股區首座公有零售市場,有 別於一般的傳統市場,市場裡空間寬敝、乾淨、明亮,強調一站式購 物體驗,生鮮、蔬果、熟食、百貨一應俱全。宏匯廣場是新莊唯一的 百貨公司,也是新北最大的百貨賣場,宏匯廣場結合美食、購物、親 子同樂等機能。針對五股市場、宏匯廣場都有推出優惠。
悠遊卡公司強調,除了雙北外,現在於中南部也積極佈點,希望讓 悠遊付會員走到哪裡就可以「嗶」到哪裡。今年推出優惠,自2023年 1月1日起至3月31日止,只要使用悠遊付月月都能獲回饋,期間每筆 扣款皆有2%悠遊付回饋金,無論是消費購物、繳納稅費、嗶乘車搭 車、購買1,280元定期票,連自動加值或APP悠遊卡加值機加值悠遊卡 也有回饋,每月每戶回饋上限300元,活動期間每戶最高回饋達900元 。
此外包括飲料、3C、電商、民宿訂房、百貨業者等,紛紛加碼2% 至8%回饋,在指定通路消費,回饋疊加後,回饋比率提高至4%至1 0%。
悠遊卡公司員工認股權憑證共發行250萬股,即2,500張,每股認購 價17元,員工最多可認25張,至少1張,平均數則未計算。悠遊卡公 司董事長陳亭如指出,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主要是為了吸引及留任公 司所需人才,激勵員工並提升員工向心力。
悠遊卡去年共有1,900萬張卡被「嗶」過,悠遊付會員去年底超越 200萬後,目前約207萬,依過去經驗,悠遊卡每年發卡數含聯名卡, 約在1,000萬張左右。
國內目前有十家專營電支,業者為獲客,多數採高額回饋,不過用戶算盤打得精,一旦回饋期滿,用戶很容易「出走」、轉投其他高回饋電支懷抱,形成了惡性循環,不推高回饋、用戶就不肯使用或「跳槽」去競爭品牌,導致電支業者無法獲利。
為培養具「忠誠度」的用戶,部分電支業者改變策略,決定推出會員制度。悠遊卡公司總經理邱昱凱指出,未來計畫推出會員分級制度,用戶使用的金額愈大、就能獲得更多的回饋與好康,例如最近悠遊卡推出的「道路救援」幾乎「秒殺」,未來推出會員分級後,可以考慮納入、成為VIP會員的獨家服務之一。
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也說,街口2023年重點之一就是執行會員分級制度,對用戶行為細緻分類,從交易、轉帳、繳費等消費行為來看活躍度分析,預備將用戶分五個級別,若為高活躍客戶,未來就能獲得更好回饋。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指出,要經營電支、不打流血補貼戰,必須鎖定黏著度高的服務以及不可取代的獨家場景。舉例而言,悠遊卡推出「連結家人悠遊卡自動加值」服務,就是黏著度高且不易轉換的服務;由於這項服務需要由教育局快速驗證親子關係,或上傳關係證明文件審核,過程有點繁瑣,所以一旦綁定,就很難轉換到其他業者。
另外,用戶只要在悠遊付App中新增悠遊卡,即可在手機上查詢發票明細與中獎紀錄,若將悠遊付設定為中獎發票的領獎帳戶,獎金還可自動入帳,可避免發票中獎忘了兌獎、和財神爺擦身而過的憾事。像這樣的服務,都能增加用戶黏著度,不會因為沒有高回饋機制,就讓用戶輕易「出走」。
悠遊卡的員工認股權憑證共發行250萬股(2,500張),每股認購價僅17元,員工最多可認25張,至少一張,不過,員工認股權證需綁兩年,若兩年後股價和現在的88元相當,每股可賺71元,員工潛在獲利總金額上看1.78億元。陳亭如表示,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是為吸引及留任公司所需人才,激勵員工並提升員工向心力。
國內目前共有十家專營電支,僅兼具電子票證身分的悠遊卡獲利,2022年1至11月,悠遊卡營收14.89億元、年增2.91%,稅後純益5,800萬元,超過2021年全年。據統計,去年共有1,900萬張的悠遊卡被「嗶」過,悠遊付會員在去年底超越200萬後,目前約207萬,依過去經驗,悠遊卡一年發卡數,含聯名卡約1,000萬張左右。
陳亭如2018年3月出任悠遊卡總經理、2019年升董座,該公司2019年2月獲准兼營電支業務,花費不到一年,同年12月悠遊付開始試營運;陳亭如還讓悠遊卡在兩年內成功躋身電支前段班、完成數位轉型任務,並在疫情逆風中調整營收結構,帶動儲值卡發行造型卡的風潮。
陳亭如並預先擘劃悠遊卡的下一個20年,推出新一代悠遊卡「超級悠遊卡」,讓悠遊卡突破小額消費的窠臼,與悠遊付App進一步緊密連結、相輔相成。
農曆年前夕投資人縮手觀望,興櫃本周四個交易日成交金額僅57. 76億元,若以日均量14.44億元計算,較前周大減近2億元,而市場交 投冷淡之際,低價股也趁勢出頭,興櫃本周漲幅前十大個股中有六檔 為銅板股。
此外,個股漲幅也大幅收斂,僅斯其大、物聯、智微三檔繳出雙位 數周漲幅,唯數、東元精電、正瀚、玖鼎電力、台新藥、機光科技、 光鼎生技則介於6%∼9%。
悠遊卡公司3日登錄興櫃,首日盤中最高價就突破百元大關,連四 日均價都力守80元之上,6日均價達85.2元,以券商認購價50元計算 ,累計漲幅高達70.4%,勇奪興櫃本周「最會漲」,市值逼近60億元 。
2023年綠能概念股帶頭衝,尤其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受益題材更成為 盤面焦點,興櫃國內智慧電表大廠斯其大、玖鼎電力本周頗有斬獲, 股價單周強漲23.37%、7.24%。
再生能源發電的變動性帶動「削峰填谷」需求,台電力推全台家戶 更換智慧電表2035年達陣,換置全台1,400萬具智慧電表商機爆發, 大同、中興電、康舒及興櫃的玖鼎、斯其大等均有參與台電招標。
斯其大透過100%持股子公司華新儀錶,參與台電「低壓智慧型電 表」標案;至於玖鼎電力2022年也取得五項新型智慧電表標案。
另一方面,台灣物聯網平台業者物聯智慧,主要協助國內外企業布 局物聯網(IoT)應用,截至2022年底軟體連線授權設備累積數量已 突破1億元。
據市調機構IDC預估,大陸2024年IoT支出可望達3千億美元,占全 球26.7%,將超越美國成全球第一大市場,物聯智慧2022年上半年營 收也以大陸占比最高、達約46%,為其後市營運與獲利空間奠定利基 。
愛金卡公司旗下icash Pay積極將功能及穩定度調整升級,愛金卡 公司領先業界成為首家電子支付機構與財金公司共同合作「電子支付 跨機構共用平台」繳費功能服務上線,icash Pay提供逾7,600項繳費 項目以掃描帳單QR Code方式線上繳費。
愛金卡公司為了方便民眾更快速完成繳費,與財金公司共同合作, 即日起包含政府規費、水費、保險費、學雜費、電信費、信用卡費等 逾7,600項繳費項目,只要帳單上出現繳費QR code,繳費不用再踏出 家門,隨手拿起手機開啟icash Pay APP掃描帳單上的QR code,選擇 以電子支付帳戶或連結銀行帳戶支付,確定後即可完成繳納。
一卡通公司則是目前有完整的全場景場域,包括全交通場景、41萬 個消費點、3,000個生活繳費項目、超過530萬人在用的社群轉帳支付 。
一卡通MONEY生活繳費功能使用範圍除涵蓋全台國稅、地方稅及政 府規費外,舉凡水電費、停車費、瓦斯費、有線電視費、社區管理費 、健保費、信用卡費,乃至汽車代檢費、就業安定費及長期照護費等 生活大小事,只要用手機透過一卡通MONEY就可以通通都搞定。近期 更新增國民年年金保險費的繳納服務。
悠遊卡公司則是持續推動傳統市場採用電子支付,在繳費上也持續 增加使用項目。在電子支付「悠遊付」上,目前也已有200萬戶用戶 。
另一方面,悠遊卡使用上,2022年11月已開通日本沖繩縣,預計2 023年進軍日本本土,並與日本連鎖通路結盟,滿足所有卡友於日本 觀光旅遊的需求。此外,電子支付預計將布局日、韓、星、馬等台灣 旅客喜好前往觀光地區,也將聯合海外電商購物平台,共同推出相關 服務。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2年10月底止,電子支付帳戶總使用者人 數已突破2,000萬人達約2,077萬人,當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 約115.8億元。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從早期的5家增加至11家,另有20家 兼營電子支付機構(含銀行及郵局)。
以使用人數來看,目前專營業者仍以街口電支588萬人居冠、其次 為一卡通530萬人、全支付215萬人排第三,悠遊卡196萬、歐付寶10 2萬分居第四、第五。
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指出,街口電支預計2024年可達「單月損益兩 平」,2023年會努力增加三大獲利來源,即繳費成本下降、特店與線 上商店手續費、跨境支付獲利,且2024年規劃興櫃。
支付業者獲利難,就連龍頭街口,即便特店已達30萬點,2022年前 十月交易達286億元、儲值達22.5億元,依然累虧八年,日前再增資 1億元,資本額拉高至6.1億元。但梅驊接手後,累積虧損開始減少, 2021年虧損4.56億元、2022年虧損已降至4億以下,2024年估可單月 損益兩平。
梅驊強調,2023年發展重點有四大主軸,一是會員分級分五級,高 活躍客戶可有更好的回饋;二要讓賠錢的繳費業務降低成本、轉虧為 盈;三為增加跨境O2O收益;四將發展Fintech HUB和更多金融業合作 。
LINE Pay則指出,LINE Pay各方面持續高速成長,對各種發展持正 面且開放的態度,若未來有明確的計劃會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