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高收益債基金在今年的表現受到疫情影響,讓不少投資人搖頭,甚至有立委在立法院對此進行質詢。不過,根據理柏統計資料,今年以來的25檔境內外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中,安聯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A類型率先由負轉正,這一點讓人看到希望。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也提到,高收債短線可能會受影響,但後續通常會反彈。 摩根投信則強調,隨著金融市場的進步,投資的收益來源也變得多元,不論是股票、債券還是另類收益,投資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多元化配置。對於對高收益債券基金或多重收益基金有興趣的投資人,摩根投信建議選擇今年表現領先、評等較佳的高收益債,並且儘可能布局多元化標的。只要慎重選擇投資標的,並採取正確的方法如分批布局和長期投資的心態,就能享受穩健的回報。 展望債市,安聯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雖然全球經濟及企業獲利的不確定性還很高,但主要央行已經表達了強烈提供市場流動性的意願,各國的財政政策也可能會加碼。謝佳伶認為,經濟數據及企業獲利已經多數脫離谷底,這將有助於支持風險性資產。從評價角度來看,利差在擴大後迅速收斂,投資級債利差已經回到去年底及今年初的水位,但高收益債利差仍高於年初的水位。美國高收益債在這個時候仍然具有投資吸引力。 謝佳伶進一步指出,美國聯準會將維持長期低利率,這將導致投資人對收益的需求居高不下,進而形成風險債券的強力支撐。美國高收益債可望進一步受益於企業獲利的逐季攀升和基本面的改善。在選擇高收益發債公司時,整體市場再融資風險低,違約率主要集中在低評級及能源等產業,只要審慎挑選債券,後市仍然可期。 摩根投信強調,面對新冠疫情的打擊,各產業的反應不一,科技和醫療業順勢強出頭,而能源業則在需求下滑中承受壓力。因此,無論是投資股票還是高收益債,都應該認清投資標的價值,避開那些無法應對趨勢變化的不良標的。只要基金布局能幫助投資人把關,選擇優質標的,並在短期內避開違約率較高的標的,就算短線遭遇市場震盪,長期投資潛力仍然值得期待。 摩根投信旗下的環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自2008年成立以來,已經歷過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美國升息、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衝擊,即使短期走跌後也能收復失土再次走揚。長期來看,這支基金的淨值與全球景氣同步穩定向上。
全球主要央行積極放水,市場資金在低利率環境下尋找投資機會。近期,安聯、摩根、合庫等投信法人提出四心法,幫助投資者拆解低利風險,這四心法分別是高成長、高息收、低基期、多重資產。但要注意的是,低基期投資時要留意品質,才能提高投資成功率。 對於高成長投資,安聯投信認為,在低利率環境下,市場資金會尋求較高息收資產。目前,美股及其他主要國家股利率均高於當地公債殖利率,這意味著風險買盤不會下跌。新冠疫情後,線上消費和企業活動的趨勢將持續,美國在科技進步上仍保持領先地位,因此建議以美國強資產為核心。 合庫投信則看好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合庫AI電動車及車聯網創新基金經理人張仲平預計,2020年全球電動車總銷量將接近350萬輛,並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200萬輛。 第四季度的投資,除了要關注新冠疫情、美國總統大選和國際地緣政治變數外,投資者還要面對全球經濟復甦和低利率環境,這將導致投資者持續追求收益。 另一方面,由於低利率環境,投資者可能會遇到債券收益率下滑的問題。因此,在尋求投資收益的同時,投資者需要考慮債券的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變動。因此,在策略上,投資者需要分散投資,並將資金配置在兼顧多元收益和多重資產的相關基金中。 摩根投信強調,投資關鍵在於「股債均衡」。即使面對即將來臨的2021年,長期來看,投資者應該透過債券降低波動,透過股票追求成長,並以優質的多元化配置來降低投資風險,尋求穩健回報。
【新聞快訊】國際資金流動不斷變化,近期美股基金面臨多項挑戰,但新興亞洲基金卻逆勢上漲,成為全球股票市場的吸金王。摩根投信的分析師們為我們解析了這波市場動態,並對未來的投資趨勢提出了專業見解。 最近,美股基金在市場雜音的影響下,資金動能從正轉為負,整體流出金額達到23.18億美元。然而,新興亞洲基金卻逆勢上漲,上周以8.82億美元的淨流入金額,奪得全球股票市場吸金之冠。這種情況讓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感到關注。 林雅慧指出,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不如市場預期,加上歐洲新冠疫情加劇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緊張氛圍,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對美股基金產生了負面影響。但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基金卻在經濟基本面回穩和估值便宜等因素的加持下,吸引了國際資金的關注。 摩根太平洋科技型產品經理張致寧則對資訊科技產業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雖然今年全球企業獲利預期較去年同期衰退約10%,但資訊科技產業卻因應疫情而獲得發展機會。遠距工作、電子支付、網路醫療等行業的需求不斷上升,預計今、明兩年每股純益(EPS)預估值將維持正成長。 張致寧還強調,亞太通訊服務和資訊科技指數的企業每股盈餘續獲上修,預計科技產業今、明年仍將維持雙位數成長。對於亞洲科技股後市,他表達了樂觀看法。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則提醒投資人,美國選舉、財政刺激政策協商以及財報等消息將持續影響市場。他建議投資人採取多元布局策略,降低投組波動,並透過分批加碼及定期定額美股及新興亞股,靜待美國選舉變數消散後的基本面行情。
低利率時代,投資人們追求收益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對於高收益債券基金和多重收益基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摩根投信就這個趨勢表示,隨著金融市場的進步,投資的收益來源變得更加多元,不管是股票、債券還是另類投資,投資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多元化配置。對於那些對高收益債券基金或多重收益基金感興趣的人,摩根投信建議,今年表現亮眼的、評等較高的高收益債是不错的选择。只要用對的方法和正確的心態,就能享受到穩健的回報。
摩根投信還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全球景氣自二月開始急速下滑。但在各國政府的大力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政策的支持下,從四月份開始,景氣開始反彈。全球綜合PMI指數在7月份達到50.8,重回擴張階段。經濟在第二季落底後,預計將逐季好轉,2021年有望重回成長軌道。全球實質GDP預計成長5%,企業獲利年增率達到29%。
在全球景氣受到挑戰的背景下,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都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甚至表示到2023年之前都不會升息。摩根投信分析,這種低利環境推動了投資人對較高收益率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各類資產的收益率如下:高收益債收益率達7.49%,新興市場債約4~5%,投資等級債約1.87%。股票收益率方面,新興市場高息股約5.84%,美國高息股有3.62%。另類收益如全球REITs也有3.62%的收益率。由於經濟在政策力道支持下逐步回穩,高收益債成為尋求收益且願意承擔風險的首選。
摩根投信強調,面對新冠疫情的打擊,趨勢和生活型態快速變化,各產業的反應也不盡相同。科技和醫療行業順勢崛起,而能源行業則在需求下滑中承受壓力。因此,不管是投資股票、高收益債還是多重收益基金,都應該認清投資標的的價值,避開那些無法應對趨勢變化的不良標的。只要基金布局能夠幫助投資人把關,挑選優質標的,短期避開如能源等違約率較高的標的,那麼就算短線遭遇市場震盪,長期投資潛力仍然可觀。
摩根投信進一步解釋,以旗下的環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為例,自2008年成立以來,不管經歷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美國升息、貿易戰還是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基金淨值都能夠克服這些短線變數,即便短期走跌後也能再次走揚。長期來看,基金淨值與全球景氣同步穩定向上。
摩根投信指出,全球景氣受新冠肺炎影響,自二月開始急遽向下滑 落,不過在各國政府大力的財政刺激與貨幣寬鬆政策支持並陸續解封 下,景氣自四月份從谷底反彈,全球綜合PMI指數7月份50.8,重回擴 張階段,慶幸經濟在第二季落底後可望逐季好轉,2021年可望重回成 長軌道,預估全球實質GDP成長5%,企業獲利年增率達到29%。
面對嚴峻環境,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皆大行寬鬆政 策,甚至表示到2023年之前都將不會升息。摩根投信分析,正是因為 低利環境,推動投資人對較高收益率的需求,以截至今年上半年各類 資產收益率來看,高收益債收益率達7.49%,新興市場債約4∼5%, 投資等級債約1.87%。股票收益率,如新興市場高息股約5.84%,美 國高息股有3.62%。另類收益如全球REITs也有3.62%收益率。而經 濟在政策力道支持下又逐步回穩,高收益債成尋求收益且願意承擔風 險首選。
摩根投信強調,面臨新冠疫情的打擊,趨勢和生活型態快速產生變 化,各產業反應不一,科技和醫療順勢強出頭,能源則在需求下滑中 承受壓力。因此,不論是投資股票、高收益債或是多重收益基金都是 同樣道理,應認清投資標的的價值,避開無法因應趨勢變化之不良標 的。只要基金布局能幫投資人把關,挑選優質標的,短期避開如能源 等違約率較高的標的,那麼就算短線遭遇市場震盪,但長期投資潛力 仍可勝過一時市場衝擊。
摩根投信進一步說明,以旗下的環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為例,自2 008年成立以來,歷經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美國升息、貿易戰和新 冠疫情衝擊,但基金淨值仍能克服這些短線變數,即便短期走跌後也 能收復失土再次走揚,長期來看,基金淨值與全球景氣同步穩定向上 。
摩根投信表示,隨金融市場進步,收益來源相當多元,不論是股票收益、債券收益或另類收益,投資人可視需求多元化配置。若對高收益債券基金或多重收益基金有興趣,則建議選擇今年表現持續領先、評等較佳的高收益債,且儘可能布局多元化標的。只要慎選投資標的,用對的方法如分批布局和正確的心態如長期投資,就能享受穩健回報。
展望債市,安聯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全球經濟及企業獲利不確定性仍高,但主要央行表達強烈提供市場流動性意願,各國財政政策也可望加碼,經濟數據及企業獲利多數脫離谷底,有助支撐風險性資產。評價面來看,利差大幅擴大後迅速收斂,投資級債利差已回到去年底及今年初附近水位,但高收益債利差仍高於年初水位。相較於其他債市,美國高收益債仍具投資吸引力。
謝佳伶認為,美國聯準會維持長期低利率,投資人對收益需求居高不下,形成風險債券強力支撐。美國高收益債可進一步受惠於企業獲利可望逐季攀升、基本面改善。檢視高收益發債公司,整體市場再融資風險低,違約率主要集中在低評級及能源等產業,審慎挑選債券,後市仍可期。
摩根投信強調,面臨新冠疫情的打擊,各產業反應不一,科技和醫療順勢強出頭,能源則在需求下滑中承受壓力。因此,不論是投資股票、高收益債,應認清投資標的價值,避開無法因應趨勢變化的不良標的。只要基金布局能幫投資人把關,挑選優質標的,短期避開如能源等違約率較高標的,就算短線遭遇市場震盪,長期投資潛力仍可勝過一時市場衝擊。
摩根投信進一步以旗下的環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為例,自2008年成立以來,基金淨值歷經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美國升息、貿易戰和新冠疫情衝擊,即便短期走跌後也能收復失土再次走揚,長期來看,基金淨值與全球景氣同步穩定向上。
先以高成長來說,安聯投信表示,低利率環境,市場資金勢必仍將尋求較高息收資產,目前美股乃至於其他主要國家股利率均高於當地對應的公債殖利率,足以維持風險買盤不墜,而新冠疫情後,線下轉線上各類消費與企業活動趨勢仍將持續,美國仍執科技進步的牛耳,將是此一趨勢最大受惠者,建議可以美國各類強資產為主要核心。
合庫投信則是看好電動車的產業趨勢不可逆。合庫AI電動車及車聯網創新基金經理人張仲平表示,2020年全球電動乘用車總銷量仍有望維持近350萬輛水平,預估至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會達到2,200萬輛。
面對第4季投資,除了應該關注新冠疫情、美國總統大選和國際地緣政治變數外,投資人也因身處在全球景氣復甦新週期和低利率環境,勢必仍將持續追求收益。
另一方面,投信法人表示,由於身處低利率環境,投資人會碰到債券收益率滑落處境,也要把投資債券所可能承受的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變動納入考量。因此策略上在尋求投資收益的同時,更需要分散並配置在兼顧多元收益和多重資產的相關基金,以美國強資產為主的多重資產策略,更顯重要。
摩根投信表示,投資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股債均衡」。即便是應對即將來臨的2021年,長期來說,都應透過債券降低波動、股票追求成長等特質,以優質的多元化配置,來降低投資的風險,尋求穩健回報。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國9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66.1萬人,不如原先市場預期強勁,加上歐洲新冠疫情轉趨嚴峻、美國總統大選選情進入白熱化,諸多不確定因素拖累美股基金上周資金動能。
不同於美股資金動能轉弱,整體新興市場基金上周的資金動能轉趨穩定,林雅慧指出,在經濟基本面回穩以及估值便宜等雙重優勢加持下,國際資金持續回補全球新興市場股市。
摩根太平洋科技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在疫情干擾下,今年全球企業獲利預期較去年同期衰退約10%,但資訊科技產業中不乏受惠疫情下生活型態改變的企業,如遠距工作、電子支付、網路醫療、新冠肺炎藥品及篩檢試劑等在疫情下需求反而大增,看好資訊科技產業今、明年每股純益(EPS)預估值可望維持正成長。
張致寧強調,就產業別來看,亞太通訊服務、資訊科技指數的企業每股盈餘仍續獲上修;就市場別分析科技產業今、明年仍有望維持雙位數成長,看好亞洲科技股後市可同步受惠。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11月3日美國選舉、美國財政刺激政策協商及財報等消息面將持續主導盤勢,建議投資人採取多元布局策略,降低投組波動,並透過分批加碼及定期定額美股及新興亞股,靜待美國選舉變數消散後的基本面行情。
台灣股市近來受到全球經濟復甦的正面影響,不僅美股持續淨流入,連亞洲股市也展現強勢吸金能量。摩根投信的多重資產團隊和環球市場策略師都對這波經濟復甦表達樂觀,並提出相關投資建議。 在這波全球經濟復甦的背景下,摩根多重資產團隊全球多重資產策略主管John Bilton指出,全球經濟基本面持續復甦,這股勢頭將持續到2021年。他強調,在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支持下,投資者應該看好股市的表現。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也認為,美國和亞洲企業因為有較強的獲利基本面和政府較大的財政力道,將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雖然中美科技紛爭未歇,但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減反增,這將推動亞太地區產業聚落化,對亞洲股票來說,分散區域並長期持有是明智之選。 林雅慧還提到,雖然過去半年風險性資產漲幅已大,部分成長型股票估值偏高,但由於全球經濟步入新一階段的復甦週期,長線投資者仍應持續投入風險性資產,並維持分散投資。對於科技型股票,她認為雖然短線可能還會經過修正,但科技業兼具成長與防禦的特色,預計資金青睞的情況將持續。
低利率時代來臨,台灣投資人為了追求更高收益,開始關注高收益債券基金和多重收益基金。摩根投信表示,隨著金融市場的進步,投資的收益來源變得更加多元,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另類資產,投資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多元化配置。 對於對高收益債券基金或多重收益基金有興趣的投資人,摩根投信建議選擇今年表現亮眼、評等較高的高收益債券,並盡可能地進行多元化投資。只要精選投資標的,採取分批布局的策略,並保持正確的投資心態,長期來看,投資回報將會相當穩健。 摩根投信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全球經濟自2月份開始急速下滑。但在各國政府的大力財政刺激和貨幣寬鬆政策的支持下,經濟自4月份開始反彈。全球綜合PMI指數在7月份達到50.8,重回擴張階段。摩根投信預計,經濟在第二季落底後將逐季好轉,2021年有望重回成長軌道,全球實質GDP成長預計達到5%,企業獲利年增率可達29%。 在全球經濟環境嚴峻的情況下,美國聯準會等全球主要央行採取寬鬆政策,甚至表示到2023年之前都將不會升息。摩根投信分析,這種低利環境推動了投資人對於更高收益率的需求。截至今年上半年,各類資產的收益率中,高收益債的收益率達到7.49%,新興市場債約為4~5%,投資等級債約為1.87%。股票收益率方面,新興市場高息股約為5.84%,美國高息股則有3.62%。另類收益方面,全球REITs也有3.62%的收益率。在政策力道支持下,經濟逐步回穩,高收益債成為尋求收益且願意承擔風險的首選。 摩根投信強調,無論是投資股票、高收益債還是多重收益基金,投資人應該認清投資標的的價值,避開那些無法適應趨勢變化的不良標的。只要基金布局能夠幫助投資人把關,挑選優質標的,短期避開違約率較高的標的,就算短線遭遇市場震盪,長期投資潛力仍然可觀。 摩根投信進一步以旗下的環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為例,自2008年成立以來,即使經歷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美國升息、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衝擊,但基金淨值仍能克服這些短線變數,即便短期走跌,也能迅速收復失地再次上揚。長期來看,基金淨值與全球景氣同步穩定向上。只要能夠分批布局,優先介入,避開受傷產業,投資人就能看到長線投資的獲益。
摩根多重資產團隊(Multi-Asset Solutions)全球多重資產策略主管John Bilton表示,在各國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支持下,全球經濟的基本面持續復甦,這股復甦的態勢將持續到2021年;進入第4季以後,全球股市波動度明顯升高,從整體資產配置方向來看,團隊仍建議加碼風險性資產,包括股票與信用債券。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過程中,美國與亞洲企業因為有更強的獲利基本面,再加上政府施展財政力道的空間也較大,因此較易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此外,儘管中美之間的科技紛爭愈演愈烈,但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全球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卻有增無減,此一變化將推動亞太地區出現產業聚落化的現象,因此對於亞洲股票,建議也是分散區域並長期持有。
林雅慧認為,風險性資產在過去這半年雖然漲幅已大,部分成長型股票同樣也面臨估值偏高的壓力,但全球經濟現在已步入新一階段的復甦週期,所以從長線投資的角度來看,如股票般的風險性資產仍有必要長期投入,並維持分散投資。至於科技型股票,雖然短線仍處於修正階段,但由於科技業現在兼具成長與防禦的雙重特色,所以相信資金青睞的情況仍將繼續。(康?皇)
再者,若對高收益債券基金或多重收益基金有興趣,建議選擇今年表現持續領先、評等較佳的高收益債,且盡可能布局多元化標的。只要慎選投資標的,用對的方法如分批布局,和正確心態如長期投資,就能享穩健回報。
摩根投信指出,全球景氣受新冠肺炎影響,自2月開始急遽向下滑落,不過在各國政府大力的財政刺激與貨幣寬鬆政策支持並陸續解封下,景氣自4月份從谷底反彈,全球綜合PMI指數7月份50.8,重回擴張階段,慶幸經濟在第二季落底後可望逐季好轉,2021年可望重回成長軌道,預估全球實質GDP成長5%,企業獲利年增率達到29%。
面對嚴峻環境,以美國聯準會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皆大行寬鬆政策,甚至表示到2023年之前都將不會升息。摩根投信分析,正是因為低利環境,推動投資人對較高收益率的需求,以截至今年上半年各類資產收益率來看,高收益債收益率達7.49%,新興市場債約4∼5%,投資等級債約1.87%。股票收益率,如新興市場高息股約5.84%,美國高息股有3.62%。另類收益如全球REITs也有3.62%收益率。而經濟在政策力道支持下又逐步回穩,高收益債成為尋求收益且願意承擔風險的首選。
摩根投信強調,不論投資股票、高收益債或多重收益基金都是同樣道理,應認清投資標的的價值,避開無法因應趨勢變化不良標的。只要基金布局能幫投資人把關,挑選優質標的,短期避開如能源等違約率較高的標的,就算短線遭遇市場震盪,但長期投資潛力仍可勝過一時市場衝擊。
摩根投信進一步說明,以旗下的環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為例,自2008年成立以來,歷經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美國升息、貿易戰和新冠疫情衝擊,但基金淨值仍能克服這些短線變數,即便短期走跌,也能收復失土再次走揚,長期來看,基金淨值與全球景氣同步穩定向上,只要能夠分批布局,擇優介入,避開受傷產業,都能看到長線投資的好處。
【金融新聞】高收益債券市場熱鬧非凡,摩根投信看好未來表現
近來,高收益債券市場可是熱鬧非凡,經歷了第一季的拋售潮後,第二季熱錢又開始積極回流。根據瀚亞投資的資料統計,今年第二季,國際資金流入高收益債券基金超過470億美元,其中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就吸金421億美元,成為投資人最青睞的地區。
瀚亞投信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市場流入的資金大部分都流向了美國高收益債券。未來,高收益債券仍具有利差收斂的空間,資金也充裕,美國高收益債券行情可望持續熱鬧。雖然2020年S&P 500企業獲利較難交出正成長的成績單,但對於2021年則持樂觀態度。
復華高益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吳易欣指出,美國聯準會調整通膨目標,可望延長低利環境數年時間。在低利率環境下,資金會追求收益較高的標的,預期將有助於美國高收益債市表現。此外,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在9月時季底賣壓過後,預估資金將重新布局較高收益的資產。
群益全球優先順位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分析,儘管短期內金融市場仍面對美國總統大選、美中爭端、秋冬季節疫情恐重燃等不確定因素,但由於各國政府和央行支撐經濟的決心堅定,低利環境將延續,經濟下行風險緩和,流動性更加充裕的環境下資金浪潮未歇。在市場持續追逐收益的心態下,具息收優勢的優高收債、高收債將吸引資金配置。
優先順位高收債具有高息優勢和優先償付性質,形同加了保險的高收益債,發債產業多元,包括通訊、非核心消費、工業,以及在疫情下最為受惠的醫療產業,在能源債的占比相對較低,分布上更為均衡。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型產品經理黃奕栩補充,今年高收益債券的新發行量有機會挑戰2013年年度記錄;而利差已來到中性水準,但在整體市場處在復甦軌道的環境下,高收益債券反而將更適合長期持有。
近期全球經濟逐步回溫,市場信心恢復,投資人紛紛轉向股票資產,美股與亞股表現亮眼。根據新聞報導,上周全球資金對美股基金和亞洲股票基金分別淨流入38.33億美元和20.37億美元,顯示全球經濟復甦的趨勢。摩根投信的多重資產團隊全球多重資產策略主管John Bilton預測,在全球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支持下,這股復甦的態勢將持續到2021年。他建議投資者加碼風險性資產,包括股票與信用債券。在股票選擇上,John Bilton建議多元化布局,除了美國外,也可考慮新興市場與歐洲,並對英國股市保持謹慎態度。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強調,美國與亞洲企業因獲利基本面強健,政府政策空間較大,將成為資金青睞對象。儘管中美科技紛爭不斷,但科技產品需求增長,將推動亞太地區產業聚落化。安聯投信則指出,美國股市在面對總統大選及川普確診的不確定性影響下,仍維持高檔整理,市場對後市仍抱持樂觀態度。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認為,經濟數據優於預期,股市成長率有望逐季上升,但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仍將影響市場,寬鬆政策將支持風險性資產。
受到全球主要經濟體逐漸復甦的影響,市場對避險的需求逐漸降低,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過去一周反彈至0.7%以上。這樣的環境也讓貨幣型基金單周的淨流出金額再次擴大到將近195億美元,同時投資等級債出現連續26周的吸金。然而,由於股市的震盪,高收益債在上周則是淨流出39.40億美元。 摩根投信的全球固定收益、貨幣及商品團隊主管Bob Michele指出,目前對第四季的經濟展望是「高於趨勢增長」。在這種情境下,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疫苗開發和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雖然「高於趨勢增長」的情境會持續,但如果疫苗無法及時推出,經濟活動就難以大幅提升。因此,預計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雖然會上升,但短期內也難以突破1%。 Bob Michele還提到,短期通膨不易升溫,將使市場資金維持對收益的需求。然而,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為債市投資帶來不確定性。若拜登勝選,可能導致更嚴格的法规監管和更高的稅負;若川普勝選,則可能加劇與中國的貿易紛爭。 疫苗開發的延遲對全球經濟發展不利,但如果疫苗能在年底前成功上市,又可能導致各國央行調整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第四季變數眾多,因此對債券資產的最佳投資策略是分散配置。 摩根投信高收益債券型產品經理黃奕栩表示,今年高收益債券的新發行量有機會挑戰2013年的年度記錄。過去兩週資金淨流出高收益債券基金的規模也明顯縮小,顯示利差已回到中性水準。在市場處於復甦軌道的環境下,高收益債券反而更適合長期持有。 安聯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則強調,全球疫情仍需觀察對經濟復甦的影響,企業獲利和未來展望也關鍵。美國總統大選日期逐漸逼近,市場風格偏好可能因應而變,美公債殖利率區間也可能震盪,造成公債價格波動。 謝佳伶進一步表示,雖然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和企業獲利的不確定性仍高,但主要央行在貨幣政策上強烈提供市場流動性的意願,各國財政政策也預計加碼。經濟數據和企業獲利多數脫離谷底,優於預期,有助於支撐風險性資產。 從評價角度來看,利差在擴大後迅速收斂,投資級債利差已經回到去年底及今年初的水位,但高收益債利差仍高於年初水位。相比其他債市,美國高收益債仍具投資吸引力。
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市場流入高收益債券基金的資金,大部分都是往美國高收益債券流入。未來高收益債券仍具利差收斂空間,資金也依舊充沛,美國高收益債券行情可望續熱。目前看來,2020年S&P 500企業獲利較難交出正成長的成績單,但是樂觀看待2021年。
復華高益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吳易欣表示,美國聯準會調整通膨目標,可望延長低利環境數年時間,低利率環境下資金將追求收益較高的標的,預期有助於美國高收益債市表現。此外,美國高收益債券基金歷經9月時季底賣壓過後,預估資金可望重新布局較高收益的資產。
群益全球優先順位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分析,儘管短期間內金融市場仍面對美國總統大選、美中爭端、秋冬季節疫情恐重燃等不確定因素干擾,但由於各國政府和央行支撐經濟的決心堅定,同時低利環境將延續一陣子,緩和經濟下行風險,流動性更加充裕的環境下資金浪潮未歇,加上高收益債違約疑慮也在經濟活動和企業營運環境持續改善下而下滑,因此在市場持續追逐收益的心態下,具息收優勢的優高收債、高收債料吸引資金配置。
其中優先順位高收債因具有高息優勢和優先償付性質,形同加了保險的高收益債,且發債產業多元,包括通訊、非核心消費、工業,以及在疫情下最為受惠的醫療產業,在能源債的占比相對較低,分布上更為均衡。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型產品經理黃奕栩補充,高收益債券在今年來的新發行量,有機會挑戰2013年年度記錄;而利差已來到中性水準,但在整體市場處在復甦軌道的環境下,高收益債券反而將更適合長期持有。
各主要經濟體逐步好轉的經濟數據,已讓全球擺脫了自第二季以來的經濟衰退,進入全面復甦的軌道,受此影響,全球資金上周擴大股票資產的買進力道,除美股基金持續淨流入38.33億美元之外,新興亞洲也展現了強勢的吸金能量,單周淨流入20.37億美元,顯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美股與亞股受惠最大。
摩根多重資產團隊全球多重資產策略主管JohnBilton表示,在各國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支持下,全球經濟的基本面已持續復甦,而且這股復甦的態勢也將持續到2021年;儘管進入第四季以後,全球股市的波動度已明顯升高,但從整體資產配置方向來看,團隊仍建議加碼風險性資產,包括股票與信用債券。
JohnBilton認為,成長型股票9月之前因快速反彈而面臨估值偏高的壓力,因此,進入第四季,相較於過去半年,將建議在股票方面採取更多元化的布局,從區域來看,除了美國之外,也可將分散至新興市場與歐洲,不過受到脫歐協議可能難產的影響,對英國股市相對則建議減碼。此外,美國除領航的大型股之外,小型股也是值得關注的族群。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過程中,美國與亞洲企業因為有更強的獲利基本面,再加上政府施展財政力道的空間也較大,因此較易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此外,儘管中美之間的科技紛爭愈演愈烈,但在疫情催化下,全球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有增無減,此變化將推動亞太地區出現產業聚落化的現象,因此對於亞洲股票,建議也是分散區域並長期持有。
安聯投信表示,美股過去一周雖有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會及美國總統川普確診的消息干擾,但有賴美國經濟呈現緩和復甦,ISM指數表現正向,加上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周即將登場,大方向來看,科技股大致維持高檔整理,反應市場對後市仍抱有正向的期待。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受美國大選前的不確定性影響,近期美股拉回修正,但從企業獲利趨勢來看,成長率有望逐季往上;且過去獲利成長反轉上升時,股市多半能同步走強。
謝佳伶表示,由於經濟數據多優於預期,包括經濟驚奇指數仍在高點,房市相關數據、製造業調查指數大幅優於預期;但勞動市場數據多數弱於預期,投資人仍關注疫情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在美國大選上,搖擺州差距仍小,因此短期選舉不確定仍將影響市場;寬鬆政策帶來的資金潮亦有助於支撐風險性資產。
摩根環球固定收益、貨幣及商品團隊主管BobMichele表示,目前對第四季的經濟展望的基本假設為「高於趨勢增長」,在此情境下,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就是疫苗開發與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雖然「高於趨勢增長」的情境會持續,如果疫苗遲遲無法推出,經濟活動難以大幅度提升,因此預估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雖會攀升但短期內也難以突破1%。
BobMichele表示,短期通膨不易升溫,將讓市場資金維持對收益的需求,但美國總統的選舉的結果,卻替債市投資增添不確定性。若拜登勝選,可能帶來更嚴格的法規監管及更高的稅負,倘若川普勝選,則可能導致更多的關稅並加劇與中國貿易紛爭。
再者,疫苗開發若延遲,對全球經濟發展實屬不利,但倘若疫苗能在年底前成功上市,卻又可能讓各國央行調整目前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見第四季變數充斥,因此對債券資產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分散配置。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型產品經理黃奕栩表示,高收益債券在今年以來的新發行量,有機會挑戰2013年的年度記錄;而過去兩週以來資金淨流出高收益債券基金的規模也明顯縮小,顯示利差已來到中性水準,但在整體市場處在復甦軌道的環境下,高收益債券反而將更適合長期持有。
安聯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全球疫情仍須觀察對全球經濟復甦步調的影響、企業獲利與未來展望。此外,企業獲利是否持續復甦、加上美國總統大選日期逐漸逼近等,干擾市場,料也將牽動市場風格偏好、進而使得美公債殖利率區間震盪,造成公債價格波動。
謝佳伶表示,受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及企業獲利不確定性仍高,但主要央行在貨幣政策上表達強烈提供市場流動性的意願,各國財政政策也可望加碼,經濟數據及企業獲利多數脫離谷底,優於預期,有助支撐風險性資產。
就評價面來說,利差大幅擴大後迅速收斂,像投資級債利差已經回到去年底及今年初附近水位,但高收益債利差仍高於年初水位。相較於其他債市,美國高收益債仍具投資吸引力。
證期局指出,聯博、安聯、施羅德符合五項評估指標,可適用二項優惠措施,聯博與安聯可在符合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的範圍內引進新類型的境外基金,或者與同類型投信基金投資規範不符的境外基金。
證期局指出,今年聯博、施羅德、富達選擇「單一境外基金投資大陸有價證券上限,永久放寬為該境外基金淨資產價值的40%」優惠,去年的景順、瑞銀、施羅德也是選擇該優惠。
而安聯資產管理集團則選擇總代理人申請代理境外基金的每次送件基金檔數上限為三檔。
景順、摩根、富達、野村、NNIP及富蘭克林則符合四項評估指標,可適用一項優惠措施。包括在符合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的範圍內,引進新類型的境外基金,或者與同類型投信基金投資規範不符的境外基金;其總代理人申請代理境外基金每次送件基金檔數上限為三檔;或單一境外基金投資大陸有價證券上限,永久放寬為該境外基金淨資產價值的40%。
「鼓勵投信躍進計畫」部分,證期局表示,國泰投信符合基本必要條件、三面向及其他對提升資產管理業務經營與發展有具體績效貢獻事項,可適用基本優惠措施及兩項選擇優惠措施;復華投信及富邦投信符合基本必要條件及三面向,可適用基本優惠措施並適用一項選擇優惠措施。
三家投信事業均適用基本優惠措施,即得申請募集不受現行相關投資有價證券之種類、範圍及比率規定限制之投信基金,以及得申請募集ETF連結基金,所投資投信事業已經理之ETF,不以國內成分證券ETF為限。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美國S&P500指數9月初面臨修正壓力,其中又以年初以來表現一直領先的成長股、科技股等震盪幅度最為劇烈,也推升VIX波動率指數上周飆破30,顯示隨美國大選、美中關係、疫情發展等不確定事件持續發展,投資人轉趨保守,導致多數股票型基金資金動能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