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在中美緊張和疫情二次復發 影響下,近期市場再掀波瀾,也影響上周股票基金整體買氣,僅歐股 基金因歐盟執委會通過7,500億歐元的振興紓困方案逆勢吸金,儘管 該方案尚待歐洲議會的批准才能生效,但因這是歐盟有史以來規模最 大的刺激方案,且歐盟也做出集體債務擔保,因此國際資金連兩週回 流助陣,帶動歐股基金上周重新奪回全球股票基金吸金王。
林雅慧指出,當前投資環境仍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惟近期市場 雜音轉強,恐導致全球股市波動幅度加大,投資人應慎防市場漲升中 波動風險,建議不妨透過股債兼具的多重收益策略來分散布局,由於 多重收益資產廣納各類具收益性質之標的,不僅能同時掌握各類收益 ,在市場波動時還能利用資產間的相關性差異,降低整體投資組合波 動風險。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觀察近期股債資金 流向,可發現在包括疫情可能的第二波發展、中美緊張關係升溫下, 全球股市上周多為淨流出狀態,債市則反之迎來資金浪潮,資金流向 的轉換充分顯示出了市場風險情緒的快速變化。
謝佳伶指出,在灰犀牛潛伏,政經局勢變化劇烈的此時,許多投資 人在操作上往往難以根據突發訊息快速挪移資金,若在投資時明顯押 於某一特定資產,在市場反應完利空後往往可能落入追高殺低的情境 。建議此時投資策略應納入包含股債混合的多重資產,以當中成長股 、高息債的不同特性,捕捉市場在情緒轉佳時的上漲,並以穩定息收 在市場震盪時做為整體資產的緩衝。
【台灣新聞】美中緊張與疫情衝擊下,摩根投信策略師林雅慧提醒投資人注意市場波動,建議多重收益策略分散布局 近期,全球股市在美中關係緊張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波動不斷。根據EPFR統計,歐股基金上周再流入3.26億美元,成為全球唯一吸金股市,而美股基金則因美中衝突而遭國際資金調節32.27億美元。對此,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人應該更加謹慎,並考慮多種投資策略。 林雅慧強調,歐盟的振興紓困方案對歐股基金產生正面影響,但市場雜音轉強,全球股市波動幅度可能加大。因此,她建議投資人應該透過股債兼具的多重收益策略來分散投資風險。 另外,摩根美國科技型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分析,科技產業在疫情衝擊下,不少新科技需求逆勢崛起,企業獲利情況也遠優於大盤表現。黃奕栩預估,美國科技類股企業獲利年增率將優於預期,未來科技產業仍具有投資價值。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也指出,在疫情影響下,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預估將成長18%,創2008年以來最大增幅,數位支付採用亦隨之提升。這些資訊都顯示,科技產業在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總之,在這個波動不斷的市場環境中,摩根投信提醒投資人要謹慎投資,並考慮多種策略來分散風險。
台股上周遭遇1.7億美元的賣超,主要受到美中關係緊張影響,外資對亞股信心減弱。不過,摩根投信的專家們卻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在多個正面因素的支持下,A股市場仍有上升空間。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雖然近期新聞多聚焦於美中外交衝突,但實際投資面積累了好消息,如疫苗研發進展、美國可能推出第二輪財政刺激方案、歐盟紓困計畫達成共識以及中國經濟數據持續改善等。對於中國A股市場,摩根中國A股型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預期,A股市場持續改革開放,國際化進程加速,長期來看資金流入的趨勢不變。即使官方有意壓抑股市,但目前的指數漲幅、估值與融資餘額等指標都遠未達到2015年的高峰。另一方面,印度股市上周獲得外資最多買超,股市上漲近3%,群益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認為,外部利空因素逐漸解除,市場已反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預計後市仍將持續上升。而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則表示,雖然部分族群評價已經偏高,但預計資金行情短期內將持續,未來科技及電子類股上游族群等高能見度族群將繼續受到資金關注。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在美中緊張和疫情二次復發影響下,近期市場再掀波瀾,也影響上周股票基金整體買氣,但歐股基金因歐盟的振興紓困方案,帶動歐股基金上周成為全球唯一吸金股市。
當前投資環境仍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惟近期市場雜音轉強,恐導致全球股市波動幅度加大,投資人應慎防市場漲升中的波動風險,建議不妨透過股債兼具的多重收益策略來分散布局。
摩根美國科技型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分析,全球企業陸續發布第2季財報,在疫情衝擊下,企業獲利恐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科技產業雖不屬於防禦性產業,但不少新科技需求即便在疫情紛擾下逆勢崛起,企業獲利情形也遠優於大盤表現。以美國為例,科技類股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值-7.8%優於預期,未來科技產業仍不乏投資題材。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表示,在家生活崛起的新形態之下,2020年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預估將成長18%,創2008年有紀錄以來最大增幅,數位支付採用亦隨之提升。
今年以來,陸股以187.6億美元的淨流入居冠,仍是外資唯一買超的亞股。在賣超方面,南韓遭賣超226億美元最多,再來是台股淨流出179億美元,其他都不到100億美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最近新聞事件多聚焦在美中之間不斷升級的外交衝突,但在實際投資面上,全球各地卻陸續有好消息傳出,包括新冠疫苗研發進度超前、美國可望推出第二輪財政刺激方案、歐盟達成7,500億歐元紓困計畫的共識、中國經濟數據持續好轉等。
摩根中國A股型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中國大陸資本市場持續改革開放,A股推進國際化進程,預期中長期資金流入A股的趨勢不變。就算官方有意打壓股市,但滬深兩市目前的指數漲幅、估值與融資餘額等指標均遠未及2015年水準。綜觀資金面、政策面、情緒指標及估值水準四大面向,A股仍有向上空間。
印度上周獲得外資在亞股最多買超,股市上漲近3%也居亞股之冠。群益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外部利空因素逐漸解除,市場已陸續反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由此研判印度股市應已脫離最壞的情況,後市仍需持續留意疫情發展。
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儘管部分族群在市場豐沛資金的推動下評價面來到相對高點,但因資金行情短期內應仍將持續,未來能見度較高的族群如科技及電子類股上游族群等,預估將持續受到資金青睞。
後疫情時代,市場雖然不穩定,但機會多多,為了幫助民眾做好財務管理,第一金人壽推出了『「投」「利」雙響整合行銷專案』。這個專案為積極型保戶提供了彈性較高的投資型保單,而保守型保戶則可以選擇穩定性高的利率變動型年金。 總經理林元輝表示,对于那些從未投保過投資型保單,但又願意承擔風險、想嘗試積極投資的民眾,可以從較為單純的「全委」投資型保單開始。第一金人壽的傳富系列就屬於這類保單,它連結了「柏瑞投信」和「摩根投信」兩大投信團隊的操作,讓保戶能夠享受到低波動、穩健的投資成效,還有月月撥回等多項優惠。 對於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民眾來說,他們可以選擇一般投資型保單,例如金鑽系列或鑫動系列,自己選擇基金,並利用每年12次免費轉換機會,隨時調整投資組合。林元輝透露,第一金人壽最近還推出了全新的「精選99系列保單」,由9大投信共同精選了35檔基金,其中還包含了9檔國人最愛的基金,提供了全面的財務規劃選擇。 此外,第一金人壽也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從即日起,只要透過特定銀行購買投資型或利率變動型年金並達到指定金額,就有機會參加抽獎活動,獲得品夫人果汁搖搖杯及PHILIPS渦輪氣旋氣炸鍋等超值禮品。
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指出,民眾若沒投保過投資型保單,但能 承受風險、想嘗試較積極的投資,可從相對單純的「全委」投資型保 單開始規劃。第一金人壽傳富系列屬於「全委」的投資型保單,連結 「柏瑞投信」及「摩根投信」兩個投資帳戶,保戶將資金交由兩大投 信團隊操作,能享有低波動、穩健投資成效及月月撥回等多項好處。
投資經驗豐富的民眾,則可選擇一般投資型保單,如金鑽系列或鑫 動系列,可自行挑選基金,並利用每年12次免費轉換,即時變更投資 組合。林元輝表示,第一金人壽即日起全新推出「精選99系列保單」 ,由9大投信聯手出擊精選35檔基金,包含9檔國人最愛基金,提供充 足的財務規劃保險商品。
第一金人壽表示,即日起,民眾只要透過特定銀行購買投資型或利 率變動型年金達指定金額,就有機會參與抽獎活動,獲得一品夫人果 汁搖搖杯及PHILIPS渦輪氣旋氣炸鍋等超值好康。
全球疫情持續,外資對亞股信心逐漸減退,上周外資僅對韓股投資2.6億美元,而中國大陸股市則遭遇外資賣超達87.1億美元,創去年以來新高。印度以3.8億美元的賣超位居第二,馬來西亞則是1.5億美元,其他亞股則流失不到1億美元。今年來,陸股以223億美元的淨流入成為外資唯一買超的亞股,而台股則以178億美元的淨流出位居第二。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亞股在殖利率和財政體質上具有優勢,且今年來的表現已經翻正。儘管短期內受到資金壓力,但只要指數拉回,就是建立長期投資部位的時機。
陸股上周下跌超過4%,摩根中國A股型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市場對下半年官方政策的擔憂以及資金獲利了結,導致消費、醫藥等類股出現漲多賣超現象。不過,張致寧也強調,在全球豐沛流動性的支持下,A股後市仍有上升空間,建議投資人關注企業基本面較佳的產業,如科技和醫療保健,預期年底前這些族群仍將優於大盤。
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楊慈珍則認為,市況前景不明朗,經濟復甦速度緩慢,亞股表現可能維持區間波動。楊慈珍建議投資人透過平衡基金進行均勻布局,並關注消費、資訊科技、醫療保險、原物料等類股的投資機會。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指出,台股指數已到相對高檔區,不再整齊漲,而是個別表現,並在IC、替代能源、生技醫療等族群間輪動。
台灣金融市場最新動態,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為我們解讀近期投資趨勢。隨著歐美疫情再度拉警報,不少投資者可能會擔心市場波動,但事實上,美股基金和歐股基金上周卻逆勢吸金,分別達到16.5億美元和12.54億美元。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林雅慧表示,歐美第2季財報季即將開始,市場對於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獲利預估已經大幅調降。不過,隨著經濟領先指標強勁反彈,商品價格回升,天然資源產業的營收和獲利預期將會受到提振。這不僅有利於企業每股盈餘逐季改善,也為股市帶來驚喜的機會。再加上下半年歐美股市傳統旺季的到來,吸引了不少資金進場。 對於美國經濟的回溫,林雅慧認為,政府的救助計劃功不可沒。自4月下旬以來,美國經濟活動逐漸回溫,消費者支出開始回升,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逐漸緩解。觀察旅遊與導航app的使用率變化,可見美歐經濟重新開放後,區域、邊境、交通等管制逐步放寬,預期經濟可能在第2季落底,下半年將重返復甇軌道。 儘管上半年疫情對美國部分產業造成衝擊,如零售銷售、餐廳酒吧、飯店、旅遊、觀光、航空等,這些產業雖然占美國GDP與就業人口約20%,但僅占美股盈餘比重約7%,對美國企業獲利的影響相對較小。這一點對於美股市場後市來說是一大利多。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也分享了他的投資觀點。他認為,在全球復甇的過程中,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他們更加重視那些高質量的投資標的。這些標的包括具有較高利潤率、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優秀的管理能力、長期成長潛力和吸引力的價格等特性。疫情後遠距離需求的增長,也推動了科技運用的需求,數位化服務產生的利基將是未來策略布局的主軸。
【台北訊】近期全球疫情雖然再度拉起警報,但對於股市來說,這並沒有阻止資金的動能回溫。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上周美股基金和歐股基金分別吸金16.5億美元和12.54億美元,成功揮別了先前的失血狀態。這個轉變讓市場對於歐美股市的信心逐漸恢復。 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歐美第二季的財報季即將開始,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獲利預估造成影響,但隨著經濟領先指標的強勁反彈和商品價格的上升,天然資源產業的營收和獲利有望得到提升。這將帶動整體企業每股盈餘逐季改善,甚至可能為股市帶來驚喜。 林雅慧進一步指出,美國經濟活動自4月下旬以來逐漸回溫,消費者支出正在回升,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逐漸緩解。旅遊和導航app的使用率變化也顯示,美歐經濟重新開放後,區域間的移動逐漸活絡,預計經濟在第二季將落底,下半年將重返復甦軌道。 專家們認為,美國作為全球經濟龍頭,其相關資產在布局全球時仍具有相對強勢。建議投資者首先關注恢復力強、持續創高的美國成長股,並關注可受惠於政府刺激方案的基建族群,以及獲利成長前景佳的個股。 此外,高收益債因為提供優於公債的票息,若能鎖定評級較佳、屬於低景氣循環的優質美國企業所發債種,有望在獲得穩定金流的同時降低違約風險。 摩根美國科技型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則提醒,雖然短期市場風險偏好回溫,但長線投資時仍應聚焦具基本面支撐的產業,或相對受惠於總體經濟發展的產業和展望較為穩定的區域。
今年以來,陸股以223億美元的淨流入居冠,仍是外資唯一買超的亞股。在賣超方面,南韓遭賣超228億美元最多,再來是台股淨流出178億美元,其他都不到100億美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在新興市場中,亞股享有殖利率優勢,且財政體質與國家信評都較穩健。在亞股中,陸股、台股及韓股今年來績效已翻正。東北亞股市與全球科技產業鏈的關聯性較高,因此即使短期受到資金壓力,但只要指數拉回,都是建立長期投資部位的時機。
陸股上周下跌逾4%,摩根中國A股型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市場擔心下半年官方政策可能縮手,資金也開始獲利了結漲多的消費、醫藥等類股。不過,儘管A股的成交額與融資餘額等仍在相對高位,但目前指數的漲幅、估值與融資餘額等指標,還遠遠未達到2015年時多頭的水準。
張致寧認為,在全球豐沛流動性挹注下,A股後市仍有向上空間,建議投資人可持續鎖定企業基本面較佳的產業,如科技及醫療保健等,預期這些族群年底前仍可望優於大盤。
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市況前景仍不明確,加上經濟回復速度緩慢,亞股表現料維持區間波動。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平衡基金均衡布局,並且注意消費、資訊科技、醫療保險、原物料等類股的投資機會。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指數來到相對高檔區,台股不再整齊漲,而是個別表現,並在IC、替代能源、生技醫療等族群間輪動。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歐美第2季財報季正式開跑,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先前已大幅調降歐美企業獲利預估,但隨近月經濟領先指標強勁反彈,且商品價格大幅回升,天然資源產產業營收及獲利均可望受惠,這不僅讓整體企業每股盈餘逐季好轉,也有機會為股市帶來驚喜行情,加上又進入下半年歐美股市傳統旺季,吸引不少資金上周無畏疫情升溫,逆勢回補歐美股基金。
林雅慧認為,受惠政府的救助計劃,美國經濟活動自4月下旬以來逐漸回溫,部分地區的消費者支出正在回升,疫情對各項經濟活動的影響正在紓緩。此外,觀察旅遊與導航app使用率變化可發現,美歐經濟重新開放後區域、邊境、交通等管制也逐步放寬,地區之間的移動漸漸活絡,預期經濟可能在第2季落底,下半年將重返復甦軌道。
檢視美國上半年疫情受創較深的產業,像是零售銷售、餐廳酒吧、飯店、旅遊、觀光、航空等相關消費支出,占美國GDP與就業人口雖約20%,但僅占美股盈餘比重約7%,對美國企業獲利的影響,大大不如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為美股後市添利多。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表示,全球復甦持續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更加專注於那些高質量的投資標的,包括具有較高的利潤率、穩健的資產負債表、較佳的管理能力、長期成長潛力,以及具吸引力的價格等特性,各式遠距離的需求在疫情後應運而生,也拉高對科技運用的需求,數位化服務產生的利基,將是後續策略布局的主軸。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歐美第二季財報季開跑,受 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先前已大幅調降歐美企業獲利預估,但隨 著近月經濟領先指標強勁反彈,且商品價格大幅回升,天然資源產產 業營收及獲利均可望受惠,這不僅讓整體企業每股盈餘逐季好轉,也 有機會為股市帶來驚喜行情,加上又進入下半年歐美股市的傳統旺季 ,吸引不少資金上周無畏疫情升溫,逆勢回補歐美股基金。
林雅慧認為,受惠政府的救助計劃,美國經濟活動自4月下旬以來 逐漸回溫,部分地區的消費者支出正在回升,疫情對各項經濟活動的 影響正在紓緩。此外,觀察旅遊與導航的app使用率變化可發現,美 歐經濟重新開放後區域、邊境、交通等管制也逐步放寬,地區之間的 移動漸漸活絡,預期經濟可能在第二季落底,下半年將重返復甦軌道 。
法人指出,美國因為全球當前經濟龍頭,相關資產仍是在布局全球 中相對強勢的選擇。在各式美國資產中,首先建議納入恢復力強、可 持續創高的美國成長股,並關注近期可受惠於美國政府刺激方案如基 礎建設族群,並聚焦獲利成長前景佳的個股。
其次,高收益債因可提供優於公債的票息,若可鎖定評級較佳、由 屬於低景氣循環的優質美國企業所發債種,有望在獲得穩定金流同時 降低違約風險。
摩根美國科技型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指出,短線隨全球景氣進入復 甦初升段(Early-Cycle),近期市場風險偏好回溫,但投資人長線 股票配置上仍應聚焦具基本面題材支撐的產業,或相對受惠總體經濟 情勢發展的產業和展望較為穩定的區域。
台灣市場近期對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表現相當關注,其中摩根投信(摩根大通)的建議尤受矚目。由於美國疫情持續嚴重,聯準會持續印鈔,美元強勢逐漸褪色,DXY美元指數從3月的高點下滑近6%。這種情況下,摩根投信仍然看好新興國家當地公債,並建議投資者減持低殖利率債,並看好有降息空間的公債。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截至10日,台灣核備的42檔新興市場當地債和強勢貨幣債基金平均績效為0.06%,其中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近一個月報酬達1.93%,領先同類型當地貨幣債基金或強勢貨幣債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固基金主要配置新興國家當地公債,並已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貨幣部位進行避險操作,降低匯兌風險。 摩根投信對於新興國家美元主權債和企業債維持中立看法,並提醒市場對於新興美元主權債的配置偏高,這反映了投資者認為全球流動性因素已超越基本面擔憂。雖然短期內流動性充足可以暫時解決違約擔憂,但對於未來的違約事件仍然保持謹慎。 隨著全球經濟逐漸走出谷底,市場開始尋找新興國家當地資產的機會。在工業國家高評級債的債息相當低,高收益公司債又面臨違約風險的情況下,新興國家當地公債的較高債息提供了可期待機會,但投資者應該搭配適度的貨幣避險操作。
經濟好轉,資金流向新興亞股!摩根投信指出,由於疫情控制得當,加上科技業的帶動,亞洲市場上周吸引資金流入63.32億美元,創下2019年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入紀錄。相比之下,美國股市基金已連續三周出現資金流出。摩根亞洲增長型產品經理張致寧強調,亞洲市場的獲利展現出韌性,並預期隨著全球疫情緩和,企業獲利將進一步提升。從估值角度來看,亞股仍處於低檔區間,未來一年正報酬機率高。富蘭克林證券則建議投資科技、生技和黃金產業,並看好新興亞洲和大中華股市。此外,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提醒投資人注意市場波動,建議採用多重資產配置策略,以降低風險。
券商摩根大通7月仍維持加碼新興國家當地公債的建議,但建議減持低殖利率債,看好的仍是還有降息空間的公債。貨幣部分則較看好亞洲,許多新興國家仍受疫情的反覆打擊,然而中國卻已先展現復甦動能。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至10日,台灣核備42檔的新興市場當地債和強勢貨幣債基金平均績效0.06%,其中規模前五大的新興債基金以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近一個月報酬1.93%領先同類型的當地貨幣債基金或強勢貨幣(主要為美元)債基金。
富坦新興固基金配置以新興國家當地公債為主,但目前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貨幣部位已先賣出的避險,降低匯兌影響。
因此基金在今年2~3月市場修正時,績效較同類型或其他高收益債型基金明顯抗跌。
摩根大通對於新興國家美元主權債和企業債則維持較中立看法,提醒目前市場做多新興美元主權債的配置居高不下,突顯投資人認為全球流動性因素已勝過基本面擔憂。
不過,儘管短期流動性充足可暫先化解違約擔憂,但仍然對未來違約事件持謹慎看待。
理財專家表示,隨著各地經濟陸續脫離谷底而復甦,市場走出第1季以美元為尊的極端避險情境,開始尋往新興國家當地資產找機會。在工業國家高評級債的債息已相當低,高收益公司債又要面臨攀升的違約風險,這兩者當中,具有較高債息的新興國家當地公債機會仍可期待,但應搭配好適度的貨幣避險操作。
林雅慧表示,過去台股較少受到討論,但最近與集團其他市場分析師討論時,各方對如何控制疫情、科技題材對台股貢獻度等興趣大增。往年集團對台灣的GDP估計大多落在1~2%,今年原本估計在區間下緣,近期提高0.3個百分點至1.5%,主因台灣擁有景氣循環紅利,兼有5G、通訊人才,以及勞動成本較低、轉單效益等題材,使得國際板塊對台灣討論度增加。
台股受惠於最大權值股財報優異、產業競爭力比市場想像還要突出,以及海外資金回流、國際資金因低利率流向新興亞股等題材帶動,還有高點可期。
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因疫情無法來台,昨天透過視訊連線方式發表最新看法。他認為,全球第3季經濟增長率有望大幅反彈,但從經濟活動水平是部分恢復,必須等到疫苗研發才有機會全數恢復。但他也以所在地--香港為例表示,接下來可能得做好準備疫情反覆,全球經濟下半年可能有所改善,但若爆發新一波疫情,可能回到封城封關局面,將使的航空、娛樂面臨較
大挑戰。
對於美元走勢,許長泰表示,美元面臨下行壓力愈來愈大,尤其下半年投資環境若相對穩定,代表避險需求下降,目前看來,美元不一定大貶,但上漲機會不多,弱勢美元對新興亞洲市場有利,有助資金流向新興市場。
區域方面,林雅慧對亞股較看好的是台灣、南韓,都是受惠疫情時代的資金行情。她分析,半導體景氣展望正向時,台灣、南韓兩個國家景氣表現會較好。台股市值有六成是科技股,半導體股更占三成,但南韓較台灣產業分散,還包括化工、醫藥,均受惠於後疫情時代資金找機會的行情。
在聯準會的低利政策下,全球市場連三個多月持續反彈,部分資產甚至還出現評價偏高的現象。摩根投信指出,展望下半年,投資人還是要留意「美國大選」、「資產評價調整」與「美中關係」等三大變數的挑戰。
亞洲經濟好轉有目共睹,國際資金動向也跟著出現翻轉,新興亞洲股票基金買盤上周在亮眼經濟數據激勵下轉強,單周淨流入金額達63.32億美元,創下自2019年統計以來的最大單周淨流入金額,一舉榮登上周全球股票吸金霸主,也揮別過去連13周資金淨流出的陰霾。反觀先前吸金動能強勁的美股基金已連三周失血。
摩根亞洲增長型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亞洲市場因年初便受疫情之累,抵禦疫情動作也早一步,亞洲各國政府與央行趁早透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疫情控制成果相較其他區域來得顯著,疫情發展「先進先出」,又有科技題材助威,自然同步吸引國際資金投以關愛的目光,上周一舉轉吸金63億美元,改寫自2019年以來最大單周資金淨流入金額。
張致寧指出,疫情相對受控下,新興亞洲企業獲利展現韌性。預期隨著全球疫情趨緩,解封復工帶動需求,將進一步推升企業獲利動能,其中北亞區塊在半導體及科技需求帶動下今年可望有較佳獲利表現。另從估值面來看,當前亞股估值仍處於歷史偏低檔區間,觀察過去股價淨值比在1.5倍區間時,未來一年正報酬機率高,建議投資人可留意中長期布局時點,採分批進場方式介入。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近週全球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再創新高,所幸新冠肺炎藥物及疫苗傳出利多,支撐全球風險資產驚驚漲。受惠於科技與醫療發展,目前可透過病毒傳播率、住院或加護病房使用率及GoogleMobility等多項即時經濟活動指標來監控疫情與經濟復甦,跡象顯示由於檢測量增加且政府已有應對經驗,儘管部分地區確診人數升高但死亡率仍獲得控制,而汽油消費、餐廳訂位等經濟指標持續改善。
進入後疫情時代下的投資策略,建議首選具備長線結構性題材完整的科技、生技及黃金產業,而美元走弱環境提供新興股市表現機會,輔以大陸政策作多與資本市場改革紅利發酵,看好側重科技醫療等新經濟產業的新興亞洲和大中華股市。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對於多數一般投資人來說,為了因應變化快速的市場情緒,在不同資產間挪移資金的速度,往往難以趕上法人或主力資金,故可能面臨追高殺低的窘境。
對此,若可直接將擁有不同優勢特色的資產,如在過去30年間下跌後展現韌性、持續創高的美國成長股;具有優於傳統避險債券票息、且體質相較新興市場企業穩健的美國高收益債,以及兼具股票成長及債券緩跌特色的可轉債,以均衡比例組合成多重資產,有望同時結合三類資產成長、配息及保護的特性,以不變面對多變的市場情緒,同時分散投資風險。
雖然疫情陰霾尚未完全消散,但全球股市卻在美股帶領下逆勢上揚,投資氣氛逐漸回暖。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上周外資對亞股的賣超情況有所減弱,其中中國大陸股市以40.2億美元的買超額居首,台股則以5.3億美元的買超額緊隨其後。相較之下,南韓股市則遭遇13.8億美元的賣超,成為亞股中流失最多的股市。 在這波亞股投資熱潮中,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美國疫情第二波擴散的隱憂不斷升溫,但歐洲與亞洲的經濟復甦動能較為強勁,尤其在疫情控制方面成果顯著。歐洲的就业保障政策對於穩定就業與消費具有正面影響,而亞洲則因科技熱潮而獲益良多。 對於中國股市,摩根中國A股型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中國經濟復甦的表現令人矚目。得益於政府有效的管控,中國經濟數據顯著改善。自7月份以來,中國A股市場量價齊揚,上證指數創下兩年半來最長的連漲區間,A股市值也突破9兆美元,再創2015年來新高。 群益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則分析,印度股市近期反彈,一方面是因為政府條件式解封的正面影響,市場樂觀預期經濟活動將逐漸回溫;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加大救市力道,加上股市先前修正後評價低廉,吸引外資反手買超。 台股方面,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充沛的資金支持讓成長股及題材股成為資金簇擁的主要標的。雖然大盤來到歷史相對高檔區,短線獲利了結賣壓出現,但整體來看,台股仍處於健康輪動狀態。
陸股已連續16周吸金,今年以來累計獲外資買超250.3億美元,是外資唯一買超的亞股。在賣超方面,南韓遭賣超230.6億美元最多,再來是台股淨流出177.5億美元,其他都不到100億美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美國已開始出現第二波疫情擴散的隱憂,但歐洲與亞洲的復甦動能較強勁,控制疫情的成果更顯著。歐洲的就業保障政策有利穩定就業與消費,亞洲則受惠科技續熱的趨勢。
摩根中國A股型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中國是亞洲經濟復甦的最佳代表。由於官方管控得宜,中國的經濟數據明顯改善。靠著充沛的流動性支撐,中國A股7月以來顯著領漲全球,量價齊揚,上證指數創下兩年半以來最長的連漲區間,並推升A股市值突破9兆美元,再登2015年來高點。
群益大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分析,最近印度股市反彈,一方面受惠印度政府條件式解封的提振,市場樂觀預期經濟活動將逐漸回溫,蓋過疫情仍未明確受控的利空;另一方面,印度政府救市力道加大,且股市先前修正後評價面相對低廉,吸引外資反手買超。
台股登波段高點,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受惠充沛資金,成長股及題材股仍是資金簇擁的主要標的。雖然大盤來到歷史相對高檔區,短線獲利了結賣壓出現,但整體來說仍屬健康輪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