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歐光學(未)公司新聞
股王大立光低調佈局隱形眼鏡領域已久,一直未見太大動作,直到上周六才在台中一中學區開出首家「星歐光學隱形眼鏡專賣店」;而區區3坪多的店面,並未配置服務人員,透過4台自動販賣機銷售,省下店租和人事費用,以超親民價回饋消費者,走的是「超CP值(性價比)」的另類行銷。
大立光早已躍居全球手機照相鏡頭霸主,不過早在7-8年前開始佈局的隱形眼鏡,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對此,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毅然在去年撤換相關人員,不但自己「撩下去」擔任董事長,更調派大立光的人員進駐開發自有技術,短短一年時間就開花結果。
對於隱形眼鏡未來的營運目標,林恩平僅低調表示,「能長多大、就多大」、「越快賺錢越好」。
隱形眼鏡產業毛利相當高,吸引不少國內業者如和碩、應華和大立光等挾集團資源切入。從隱形眼鏡的生產技術來說,對大立光完全不構成問題,但隱形眼鏡是直接配戴在人體之上,林恩平在之前就曾坦言表示,智慧型手機的鏡頭所要求的「精確度」,遠遠高於隱形眼鏡,但「每一行都有不同的Know-How」,隱形眼鏡要如何達到舒適性和保濕性則是關鍵。
林恩平在前一次大立光法說會中,曾表示「隱形眼鏡將於第三季試產,第四季正式量產」,以此來看,進度上可說是完全符合規劃。
只是此次首家門市店開幕,對外毫無宣傳,既沒邀請外界人士剪綵致詞,也沒發採訪通知或新聞稿,更連店員都省下來了,再度反映出大立光低調、務實的風格。
據了解,星歐的產品涵蓋彩色片、日拋片等,價格更是「超殺」,彩色片一盒100元,比同樣訴求低價的同級產品還低了2-3成,十足的「高CP值(性價比)」。
大立光早已躍居全球手機照相鏡頭霸主,不過早在7-8年前開始佈局的隱形眼鏡,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對此,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毅然在去年撤換相關人員,不但自己「撩下去」擔任董事長,更調派大立光的人員進駐開發自有技術,短短一年時間就開花結果。
對於隱形眼鏡未來的營運目標,林恩平僅低調表示,「能長多大、就多大」、「越快賺錢越好」。
隱形眼鏡產業毛利相當高,吸引不少國內業者如和碩、應華和大立光等挾集團資源切入。從隱形眼鏡的生產技術來說,對大立光完全不構成問題,但隱形眼鏡是直接配戴在人體之上,林恩平在之前就曾坦言表示,智慧型手機的鏡頭所要求的「精確度」,遠遠高於隱形眼鏡,但「每一行都有不同的Know-How」,隱形眼鏡要如何達到舒適性和保濕性則是關鍵。
林恩平在前一次大立光法說會中,曾表示「隱形眼鏡將於第三季試產,第四季正式量產」,以此來看,進度上可說是完全符合規劃。
只是此次首家門市店開幕,對外毫無宣傳,既沒邀請外界人士剪綵致詞,也沒發採訪通知或新聞稿,更連店員都省下來了,再度反映出大立光低調、務實的風格。
據了解,星歐的產品涵蓋彩色片、日拋片等,價格更是「超殺」,彩色片一盒100元,比同樣訴求低價的同級產品還低了2-3成,十足的「高CP值(性價比)」。
高懸25年、由國泰金(2882)前身「國壽」於1989年所締造的1,9 75元台股最高價紀錄,終於在昨(28)日被大立光(3008)重新改寫!大立光昨日以1,935元開出,約11時在行政院長記者會後啟動攻勢,正式超越「國壽障礙」,終場則以單日最高點1,990元做收,再把台股的最高價紀錄往上推高。
大立光第一季繳出的亮麗財報,是造就此波大漲、甚至改寫台股新高價的主因,而大立光今年的新題材還不少,除了會推出光學變焦鏡頭(Zoom)之外,切入一段時間的隱形眼鏡,也將在今年展現不同的面貌。而大立光來勢洶洶,加上多家電子大廠如和碩、應華都加入戰局,對於現有的隱形眼鏡霸主精華光(1565)來說,好光景恐怕無法延續太久。
隱形眼鏡是下一主戰場
對於毛利率高達50%的大立光來說,要找尋手機照相鏡頭之外的新產品,難度確實不小。除了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之外,毛利率也不能少於現有的50%水準,在經過長期挑選之後,隱形眼鏡也就成為大立光佈局的下一個主戰場。
只不過,大立光以往是透過轉投資的星歐光學耕耘隱形眼鏡市場,而星歐的團隊雖在業界多年,但成效始終不如外界預期,執行長林恩平坦言,星歐原本的技術屬於外購,第一代的產品因「舒適度不佳」,市場的評價不太好。他指出,「每一行都有不同的Know-How」,手機照相鏡頭的精確度遠高於隱形眼鏡,但隱形眼鏡要的是保濕和舒適度,材料的掌握度相對較難掌握。
林恩平領軍戰精華光
值得注意的是,星歐原任的技術長已經離開,目前就是由林恩平親自領軍「撩下去做」,已經開發出自有的技術,陸續推出新一代日拋型鏡片、放大片和彩色片,預計今年7-8月正式量產,初期可能先打自有品牌,後續則以代工為方向。
法人指出,大立光在光學領域的技術無庸置疑,而該公司對光學產業的企圖心更是造就霸主地位的關鍵。而大立光既然由現任執行長親自「督軍」搶攻隱形眼鏡市場,成效的顯現「只是時間問題」。此外,和碩旗下的晶碩走的是自有品牌和自建門市,最近祭出的價格可說「相當殺」,將嚴重挑戰現有霸主地位。
大立光第一季繳出的亮麗財報,是造就此波大漲、甚至改寫台股新高價的主因,而大立光今年的新題材還不少,除了會推出光學變焦鏡頭(Zoom)之外,切入一段時間的隱形眼鏡,也將在今年展現不同的面貌。而大立光來勢洶洶,加上多家電子大廠如和碩、應華都加入戰局,對於現有的隱形眼鏡霸主精華光(1565)來說,好光景恐怕無法延續太久。
隱形眼鏡是下一主戰場
對於毛利率高達50%的大立光來說,要找尋手機照相鏡頭之外的新產品,難度確實不小。除了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之外,毛利率也不能少於現有的50%水準,在經過長期挑選之後,隱形眼鏡也就成為大立光佈局的下一個主戰場。
只不過,大立光以往是透過轉投資的星歐光學耕耘隱形眼鏡市場,而星歐的團隊雖在業界多年,但成效始終不如外界預期,執行長林恩平坦言,星歐原本的技術屬於外購,第一代的產品因「舒適度不佳」,市場的評價不太好。他指出,「每一行都有不同的Know-How」,手機照相鏡頭的精確度遠高於隱形眼鏡,但隱形眼鏡要的是保濕和舒適度,材料的掌握度相對較難掌握。
林恩平領軍戰精華光
值得注意的是,星歐原任的技術長已經離開,目前就是由林恩平親自領軍「撩下去做」,已經開發出自有的技術,陸續推出新一代日拋型鏡片、放大片和彩色片,預計今年7-8月正式量產,初期可能先打自有品牌,後續則以代工為方向。
法人指出,大立光在光學領域的技術無庸置疑,而該公司對光學產業的企圖心更是造就霸主地位的關鍵。而大立光既然由現任執行長親自「督軍」搶攻隱形眼鏡市場,成效的顯現「只是時間問題」。此外,和碩旗下的晶碩走的是自有品牌和自建門市,最近祭出的價格可說「相當殺」,將嚴重挑戰現有霸主地位。
股王大立光(3008)旗下星歐光學昨(20)日與中山醫學大學簽約策略聯盟,共同推動產學合作,提升學校設備資源,並培育隱形眼鏡專業人才,以達成雙贏目標。
總部設在台中工業區的星歐光學,是大立光轉投資成立的子公司,資本額1.2億元,由大立光董事長林耀英的小兒子林恩平擔任執行長,主要產品為各式拋棄式隱形眼鏡以及特殊用途鏡片。
星歐隱形眼鏡產品已獲台灣、大陸、歐洲等地衛生部門許可認證,產品在小量試產,預計明年正式量產,第一階段量產規模可達每年3,000萬片。
簽約儀式由中山醫學大學校長賴德仁以及林恩平共同主持,雙方締結合作意向書,將加強產學合作關係,並藉此計畫提升學校的教學資源與設備,增進老師對產業界產品開發的實務能力,也為星歐光學培訓相關人才。
中山醫大視光學系為國內高等教育體系唯一培訓視光專業人才的科系,長久致力於視光相關研究。
星歐積極拓展隱形眼鏡等相關研發、設計及製造,林恩平認為,雙方合作可共創雙贏。
宏達電官司判決影響範圍低於市場預期,加上庫藏股助威,大幅提振電子股多頭信心,鏡頭供應商大立光受到激勵,昨天尾盤上漲34元、攻抵漲停價522元,重返500元關卡。
總部設在台中工業區的星歐光學,是大立光轉投資成立的子公司,資本額1.2億元,由大立光董事長林耀英的小兒子林恩平擔任執行長,主要產品為各式拋棄式隱形眼鏡以及特殊用途鏡片。
星歐隱形眼鏡產品已獲台灣、大陸、歐洲等地衛生部門許可認證,產品在小量試產,預計明年正式量產,第一階段量產規模可達每年3,000萬片。
簽約儀式由中山醫學大學校長賴德仁以及林恩平共同主持,雙方締結合作意向書,將加強產學合作關係,並藉此計畫提升學校的教學資源與設備,增進老師對產業界產品開發的實務能力,也為星歐光學培訓相關人才。
中山醫大視光學系為國內高等教育體系唯一培訓視光專業人才的科系,長久致力於視光相關研究。
星歐積極拓展隱形眼鏡等相關研發、設計及製造,林恩平認為,雙方合作可共創雙贏。
宏達電官司判決影響範圍低於市場預期,加上庫藏股助威,大幅提振電子股多頭信心,鏡頭供應商大立光受到激勵,昨天尾盤上漲34元、攻抵漲停價522元,重返500元關卡。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