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昱鐳光電科技公司新聞
凱基證券與OLED有機發光材料大廠昱鐳光電科技,簽訂上市櫃輔導顧問協議,凱基證券將協助昱鐳光電強化體質及邁入資本市場,期望昱鐳光電成為全方位的世界級OLED材料應用產品生產及設計大廠。凱基證券也擔任精密線性傳動元件製造商高明鐵公司進入興櫃交易之主辦券商,是工業4.0關鍵零組件與材料廠商進入資本市場之最佳夥伴。
昱鐳光電創立於2000年,由董事長張敏忠博士領軍,結合原昱鐳光電與綠一新材兩家公司的專業團隊及經驗,主力產品為小分子OLED有機蒸鍍材料之開發與量產,是台灣OLED關鍵有機材料最具經驗的團隊。昱鐳光電生產基地位於中壢與楊梅,擁有國內外121篇專利權,產品銷售遍及台灣、大陸、日本等PMOLED、AMOLED以及OLED照明等面板廠客戶。
在中國OLED產業布局,昱鐳光電與中國上市公司常州強力電子新材(SZ 300429)合資的強力昱鐳光電,也將在3年內成為中國OLED材料本土化供應縺領導廠商,具有龐大的潛在投資價值與發展空間。
今年凱基證券已推動商億-KY、寶齡富錦、逸達、時碩工業、綠電再生等成功上市櫃,下半年將更積極推動企業申請上市櫃及掛牌,為資本市場新添更多明日之星。(孫震宇)
昱鐳光電創立於2000年,由董事長張敏忠博士領軍,結合原昱鐳光電與綠一新材兩家公司的專業團隊及經驗,主力產品為小分子OLED有機蒸鍍材料之開發與量產,是台灣OLED關鍵有機材料最具經驗的團隊。昱鐳光電生產基地位於中壢與楊梅,擁有國內外121篇專利權,產品銷售遍及台灣、大陸、日本等PMOLED、AMOLED以及OLED照明等面板廠客戶。
在中國OLED產業布局,昱鐳光電與中國上市公司常州強力電子新材(SZ 300429)合資的強力昱鐳光電,也將在3年內成為中國OLED材料本土化供應縺領導廠商,具有龐大的潛在投資價值與發展空間。
今年凱基證券已推動商億-KY、寶齡富錦、逸達、時碩工業、綠電再生等成功上市櫃,下半年將更積極推動企業申請上市櫃及掛牌,為資本市場新添更多明日之星。(孫震宇)
凱基證券與OLED有機發光材料大廠昱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 簽訂輔導上市櫃輔導顧問協議,將協助昱鐳光電強化體質及邁入資本 市場,期望昱鐳光電成為全方位的世界級OLED材料應用產品生產及設 計大廠。凱基證券除與昱鐳光電簽定輔導顧問協議外,今年亦擔任精 密線性傳動元件製造商高明鐵公司進入興櫃交易之主辦券商,使凱基 證券為工業4.0關鍵零組件與材料廠商進入資本市場之最佳夥伴。
昱鐳光電創立於2000年,由董事長張敏忠博士領軍,結合原昱鐳光 電與綠一新材兩家公司的專業團隊及經驗,主力產品為小分子OLED有 機蒸鍍材料之開發與量產,已成為全台灣OLED關鍵有機材料最具經驗 的團隊。昱鐳光電的生產基地位於臺灣中壢與楊梅地區,目前已擁有 國內外共計121篇專利權,產品銷售遍及台灣、大陸、日本等PMOLED 、AMOLED以及OLED照明等面板廠客戶。此外為因應中國OLED產業布局 ,昱鐳光電與中國上市公司-常州強力電子新材(SZ 300429)合資 的強力昱鐳光電(簡稱強昱),也期望在3年內成為中國OLED材料本 土化供應縺領導廠商。
下一世代OLED面板將朝向可撓式軟性面板設計,除了應用在手持式 電子裝置外,舉凡車用電子及穿戴裝置皆為OLED面板提供可觀的商機 。昱鐳光電擁有OLED關鍵有機材料開發團隊的優勢,專利自主產品評 價媲美日本、德國與韓國材料大廠。最近昱鐳光電在白光PMOLED材料 技術領先,加上中國強昱在地化服務布局,讓昱鐳光電在兩岸三地的 OLED關鍵有機材料廠商中居領先地位。隨客戶OLED面板持續擴線與投 產,及對於專利自主材料及品質高標準要求,將推升昱鐳光電未來營 收高度成長。
昱鐳光電創立於2000年,由董事長張敏忠博士領軍,結合原昱鐳光 電與綠一新材兩家公司的專業團隊及經驗,主力產品為小分子OLED有 機蒸鍍材料之開發與量產,已成為全台灣OLED關鍵有機材料最具經驗 的團隊。昱鐳光電的生產基地位於臺灣中壢與楊梅地區,目前已擁有 國內外共計121篇專利權,產品銷售遍及台灣、大陸、日本等PMOLED 、AMOLED以及OLED照明等面板廠客戶。此外為因應中國OLED產業布局 ,昱鐳光電與中國上市公司-常州強力電子新材(SZ 300429)合資 的強力昱鐳光電(簡稱強昱),也期望在3年內成為中國OLED材料本 土化供應縺領導廠商。
下一世代OLED面板將朝向可撓式軟性面板設計,除了應用在手持式 電子裝置外,舉凡車用電子及穿戴裝置皆為OLED面板提供可觀的商機 。昱鐳光電擁有OLED關鍵有機材料開發團隊的優勢,專利自主產品評 價媲美日本、德國與韓國材料大廠。最近昱鐳光電在白光PMOLED材料 技術領先,加上中國強昱在地化服務布局,讓昱鐳光電在兩岸三地的 OLED關鍵有機材料廠商中居領先地位。隨客戶OLED面板持續擴線與投 產,及對於專利自主材料及品質高標準要求,將推升昱鐳光電未來營 收高度成長。
昱鐳科技開發的「OLED磷光主發光體材料」,其雙極性材料具有相近的電子與電洞傳遞速率,使得電子與電洞容易在發光層中再結合,再將激子能量傳給客發光體,讓客發光體發光;同時具有熱穩定性高,材料的玻璃轉換溫度高達至154 ℃,並可以滿足綠色到紅色磷光客發光體的需求,展現台灣OLED材料自主開發的重要里程碑。
OLED(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技術興起,現在台灣也要組成國家隊迎戰。對於台灣OLED技術的發展,友達董事長彭?浪喊話,現在業界的障礙不是技術,而是如何從「研發能量」轉為「量產實力」!軟性顯示器投資額是過去TFT面板的數倍,不是個別廠商能夠負擔,呼籲政府、銀行資金能夠支持,協助台灣面板業技術升級。
組國家級公司打國際盃
據悉,由於經濟部希望在相關議題上盡量收集廠商的建議提案,因此目前檯面下的幾個腹案都在默默規劃中,包括友達、群創、宏達電、昱鐳光電等多家廠商都提供意見。其中一案甚至預計年底前籌組新公司,擬結合國發基金及策略型投資,估計政府與民間注資約需新台幣1千億元成立國家級公司,專攻可折疊面板產品,預計2年後量產。但相關人士指出目前提案眾多,尚未到實際拍板階段。
彭?浪表示,軟性顯示器是未來的關鍵產業,其可撓、可塑的特性,提供使用者全新的體驗,對於面板產業來說更是產業新典範移轉。台灣過去10年在軟性顯示器累積了豐碩的成果,從上游到下游,從材料、設備、面板、到終端產品,透過經濟部科專的協助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目前材料自主率高達80%、設備自主率60%,可以做到產業升級。
現在看到韓國、中國、日本都大舉投入OLED技術,彭?浪指出,台灣在軟性OLED技術的發展不缺技術與專利,並不會輸給國外同業。以友達為例,從2000年以來發展AMOLED技術已經16年,專利超過700多項,當中又有400項與軟性顯示相關。目前OLED面板也有量產實績,像是穿戴式裝置、VR等新興應用都已經出貨,只是產能規模不大,所以現階段都以穿戴式裝置、VR、車載應用為主。
OLED量產能力不會落後
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副主任李正中表示,台灣在OLED投資落後,但量產能力不落後,特別是在軟性顯示技術的研發實力不輸日韓,如果跳過Rigid OLED(硬式面板),直接投入下一代的軟性OLED技術,台灣絕對不會落後。而政府在軟性顯示技術開發也全力支持,透過科專的申請,給予資金補助。
組國家級公司打國際盃
據悉,由於經濟部希望在相關議題上盡量收集廠商的建議提案,因此目前檯面下的幾個腹案都在默默規劃中,包括友達、群創、宏達電、昱鐳光電等多家廠商都提供意見。其中一案甚至預計年底前籌組新公司,擬結合國發基金及策略型投資,估計政府與民間注資約需新台幣1千億元成立國家級公司,專攻可折疊面板產品,預計2年後量產。但相關人士指出目前提案眾多,尚未到實際拍板階段。
彭?浪表示,軟性顯示器是未來的關鍵產業,其可撓、可塑的特性,提供使用者全新的體驗,對於面板產業來說更是產業新典範移轉。台灣過去10年在軟性顯示器累積了豐碩的成果,從上游到下游,從材料、設備、面板、到終端產品,透過經濟部科專的協助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目前材料自主率高達80%、設備自主率60%,可以做到產業升級。
現在看到韓國、中國、日本都大舉投入OLED技術,彭?浪指出,台灣在軟性OLED技術的發展不缺技術與專利,並不會輸給國外同業。以友達為例,從2000年以來發展AMOLED技術已經16年,專利超過700多項,當中又有400項與軟性顯示相關。目前OLED面板也有量產實績,像是穿戴式裝置、VR等新興應用都已經出貨,只是產能規模不大,所以現階段都以穿戴式裝置、VR、車載應用為主。
OLED量產能力不會落後
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副主任李正中表示,台灣在OLED投資落後,但量產能力不落後,特別是在軟性顯示技術的研發實力不輸日韓,如果跳過Rigid OLED(硬式面板),直接投入下一代的軟性OLED技術,台灣絕對不會落後。而政府在軟性顯示技術開發也全力支持,透過科專的申請,給予資金補助。
昱鐳光電由OLED發光材料向下游延伸觸角,今年成立顯示器事業部,成功整合OLED顯示屏、IC及觸控介面等元件,產品受到中國的二線手機廠及系統方案商的歡迎。目前多家客戶正在進行認證,預估第4季訂單放量,全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
OLED挾著色彩飽和度高、訊號反應速度快以及可撓曲的優勢,在顯示器領域對LCD的威脅日增,未來是否重演LCD取代CRT的戲碼?市場都在屏息觀察。昱鐳光電副總王志安表示,目前OLED主要卡在成本仍高於LCD,但近二年價格持續下降,兩者差距逐漸縮小,未來OLED價格只要略高於LCD甚至拉平,需求將爆量。
看好OLED在顯示及照明領域的潛力,促使昱鐳光電提早布局。王志安分析,OLED不需背光,模組結構比LCD 簡化許多,有利於成本下降,製程良率則是決定獲利及成本的主要因素。
一般認為,良率七成以上是最起碼的要求,目前只有三星達到九成良率的高水位,因此獨領市場風騷。
三星在推展OLED應用方面著力最深,幾乎所有高階手機及平板均全面導入。在激烈競爭的手機市場,二、三線品牌也積極評估導入OLED來為產品加分,未來OLED的設計應用需求將大增,創造全新的市場及供應鏈,OLED發光材料也會倍數成長。
OLED在極大及超小尺寸的應用都有優勢,為OLED再次鍍金,提高其產業光環。LG的55吋OLED電視已上市,通路售價3,000美元,提供消費者在大尺寸LCD電視之外的另一選擇;各界看好的穿戴市場,OLED的輕薄更顯現無敵的優勢,除了三星的智慧表,APPLE iWatch也可能採用OLED面板,更多品牌商跟進,推動OLED持續向前。
OLED挾著色彩飽和度高、訊號反應速度快以及可撓曲的優勢,在顯示器領域對LCD的威脅日增,未來是否重演LCD取代CRT的戲碼?市場都在屏息觀察。昱鐳光電副總王志安表示,目前OLED主要卡在成本仍高於LCD,但近二年價格持續下降,兩者差距逐漸縮小,未來OLED價格只要略高於LCD甚至拉平,需求將爆量。
看好OLED在顯示及照明領域的潛力,促使昱鐳光電提早布局。王志安分析,OLED不需背光,模組結構比LCD 簡化許多,有利於成本下降,製程良率則是決定獲利及成本的主要因素。
一般認為,良率七成以上是最起碼的要求,目前只有三星達到九成良率的高水位,因此獨領市場風騷。
三星在推展OLED應用方面著力最深,幾乎所有高階手機及平板均全面導入。在激烈競爭的手機市場,二、三線品牌也積極評估導入OLED來為產品加分,未來OLED的設計應用需求將大增,創造全新的市場及供應鏈,OLED發光材料也會倍數成長。
OLED在極大及超小尺寸的應用都有優勢,為OLED再次鍍金,提高其產業光環。LG的55吋OLED電視已上市,通路售價3,000美元,提供消費者在大尺寸LCD電視之外的另一選擇;各界看好的穿戴市場,OLED的輕薄更顯現無敵的優勢,除了三星的智慧表,APPLE iWatch也可能採用OLED面板,更多品牌商跟進,推動OLED持續向前。
當愈來愈多手持裝置的顯示屏由LCD改為OLED,說明了這場無聲的戰爭正在熱烈開打;跡象並顯示,OLED正要迎接更大的市場,但也同時走上一條不平坦的道路。27日,昱鐳光電副總經理王志安應邀在Touch Taiwan展發表專題演講,以《OLED的機會與挑戰》為題,揭露專業的第一手訊息。
OLED產業起飛,材料商「春江水暖鴨先知」。昱鐳光電耕耘OLED發光材料14年,自三年前開始獲利以來,年年成長,今年營收有機會創造歷年新高。
也是由於OLED產業起飛,昱鐳過去OPC的營收比重高於OLED,今年起OLED躍為主力。王志安說,昱鐳在兩岸三地已建立穩固的基礎,與客戶維持很密切的合作關係。
OLED發展力道強勁,一如過去的面板及LED,不同的是,OLED技術還不成熟,目前多數業者仍處在研發階段,加上部分大廠明年可望進入量產,都引發對OLED發光材料的需求。
ET及HT電子傳輸層材料為昱鐳的主力專利產品,今年新增Host及Dopant發光層之主體及客體材料,有客戶採用Host應於紅、 綠色磷光材料量產,為營收成長的重要動能。昱鐳的高純度HIL產品,可延長顯示器使用壽命,深具競爭力。
昱鐳不斷投入研發,與台大、交大、清大及中山大學進行產學合作,新材料、新器件及次世代基礎研發火熱進行中。與台大合作的熱活化型延遲螢光技術(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 fluorescence),能使螢光具有磷光特性,讓綠、紅、藍光更容易搭配;與交大進行濕式材料製程研發,是取代蒸鍍技術,降低成本之希望所繫。
昱鐳也與工研院顯示中心、材化所及電子所合作,進行多項科專計畫,昱鐳不僅是國內少數AMOLED發光材料合格供應商,並在國際市場站穩地位。
OLED產業起飛,材料商「春江水暖鴨先知」。昱鐳光電耕耘OLED發光材料14年,自三年前開始獲利以來,年年成長,今年營收有機會創造歷年新高。
也是由於OLED產業起飛,昱鐳過去OPC的營收比重高於OLED,今年起OLED躍為主力。王志安說,昱鐳在兩岸三地已建立穩固的基礎,與客戶維持很密切的合作關係。
OLED發展力道強勁,一如過去的面板及LED,不同的是,OLED技術還不成熟,目前多數業者仍處在研發階段,加上部分大廠明年可望進入量產,都引發對OLED發光材料的需求。
ET及HT電子傳輸層材料為昱鐳的主力專利產品,今年新增Host及Dopant發光層之主體及客體材料,有客戶採用Host應於紅、 綠色磷光材料量產,為營收成長的重要動能。昱鐳的高純度HIL產品,可延長顯示器使用壽命,深具競爭力。
昱鐳不斷投入研發,與台大、交大、清大及中山大學進行產學合作,新材料、新器件及次世代基礎研發火熱進行中。與台大合作的熱活化型延遲螢光技術(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 fluorescence),能使螢光具有磷光特性,讓綠、紅、藍光更容易搭配;與交大進行濕式材料製程研發,是取代蒸鍍技術,降低成本之希望所繫。
昱鐳也與工研院顯示中心、材化所及電子所合作,進行多項科專計畫,昱鐳不僅是國內少數AMOLED發光材料合格供應商,並在國際市場站穩地位。
OLED發光材料廠昱鐳光電,與台大、交大、清大及中山等大學進行產學合作,投入新材料、新器件及次世代基礎研發,多項科專計畫進行中;同時也與工研院顯示中心、材化所及電子所密切合作。
昱鐳為國內少數AMOLED發光材料合格供應商之一,連續二年OLED產品營收持續成長,今年擴建多條生產線,帶動營收高飛,連同OPC產品,全年業績創新高。副總經理王志安表示,ET及HT二支電子傳輸層材料,為主力專利產品,符合客戶需求;今年新增Host及Dopant發光層之主體及客體材料,以及高純度HIL產品。
王志安表示,中國至少5家業者也積極掌握量產技術,投入AMOLED市場,為昱鐳帶來新的成長動能。市場期待友達、群創量產,打破AMOLED由三星獨大的局面,紓解缺貨之苦。智慧型手機對AMOLED的需求殷切,一般認為,搭載此新世代顯示面板的手機,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益形重要,並可突顯產品差異化。
昱鐳耕耘OLED發光材料已有14年以上時間,過去OPC營收比重高於OLED,去年已反轉,今年起OLED躍為主力。(翁永全)
昱鐳為國內少數AMOLED發光材料合格供應商之一,連續二年OLED產品營收持續成長,今年擴建多條生產線,帶動營收高飛,連同OPC產品,全年業績創新高。副總經理王志安表示,ET及HT二支電子傳輸層材料,為主力專利產品,符合客戶需求;今年新增Host及Dopant發光層之主體及客體材料,以及高純度HIL產品。
王志安表示,中國至少5家業者也積極掌握量產技術,投入AMOLED市場,為昱鐳帶來新的成長動能。市場期待友達、群創量產,打破AMOLED由三星獨大的局面,紓解缺貨之苦。智慧型手機對AMOLED的需求殷切,一般認為,搭載此新世代顯示面板的手機,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益形重要,並可突顯產品差異化。
昱鐳耕耘OLED發光材料已有14年以上時間,過去OPC營收比重高於OLED,去年已反轉,今年起OLED躍為主力。(翁永全)
台灣面板廠正加足馬力布局AMOLED商機。看好AMOLED面板將席捲行動裝置市場,台灣面板雙虎友達、奇美皆加碼投資金額,並與上游材料和設備業者展開緊密合作,戮力提升技術研發能力與量產良率,加快產品上市時程。
台灣面板廠正加足馬力布局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商機。為搶食高階面板市場大餅,包括友達、奇美等台灣面板廠皆快馬加鞭投入具備輕薄、廣視角、高飽和度色彩以及省電等多項優勢特性的AMOLED量產計畫。
加碼投資AMOLED奇美、友達增資
為追趕韓國業者於AMOLED技術領先的地位,面板雙虎不約而同於4月分辦理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以擴充AMOLED技術研發資金。
友達指出,其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額度將會在8億股以下,預計籌資額度大約為新台幣90100億元,未來私募資金將運用於建置如AMOLED新技術與新產能、充實營運資金、健全財務結構,以及支應其他公司長期發展之資金需求。 至於奇美亦公告將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額度為上限20億股,預期可募集近新台幣200億元,其中鴻海集團亦宣布將依照比例於合理價格範圍內認購部分私募普通股,可望為奇美未來擴大營運以及新技術的研發,注入一劑強心針。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產業暨技術組產業分析師陳逸民認為,透過現金增資可望加速友達、奇美於AMOLED技術的相關產品布局。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產業暨技術組產業分析師陳逸民(圖1)表示,由於原始設備製造商(OEM)為提供消費者更多的產品選擇,對於高階面板的需求越來越高,促使友達、奇美透過增資方式取得更多研發資金,加快AMOLED發展時程。
陳逸民進一步分析,AMOLED技術的成本結構主要分為製造設備、材料以及研發人才等三方面,其中,製造設備及材料資出成本又比研發人員還來得更高,主要肇因於製造設備和材料大部分無法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LCD)的設備、材料通用,因此須購置新設備與材料,增加資本支出。此時,友達與奇美雙雙規畫現金增資,可能是新技術開發的資出成本超乎預期,但也意味著雙方將全力衝刺AMOLED技術研發。
另一方面,陳逸民認為,藉此現金增資,亦有機會為台灣面板廠引進諸如TCL、海信及康佳等中國大陸顯示器品牌廠的資金,使雙方的合作關係更為緊密,進而擴大在中國大陸的出海口。
然而,除了須挹注大量資金外,產業供應鏈的奧援亦相當重要。因此,台灣AMOLED材料供應商昱鐳正積極研發具備更高效率藍光磷光材料,以就近提供友達、奇美等台灣本土面板廠,強化台灣AMOLED供應鏈中最弱的材料部分。
爭搶AMOLED商機昱鐳厚植材料本土化實力
昱鐳光電行銷事業處經理王志安指出,為與韓廠在市場上抗衡,AMOLED供應鏈本土化將會是未來產業界必須持續努力的方向。
昱鐳光電行銷事業處經理王志安(圖2)表示,現今AMOLED面板在量產時,面臨最大挑戰主要在於發光材料品質不一,以及AMOLED基板於蒸鍍、封裝製程良率過低等問題尚無法完全克服。其中,材料方面的品質優劣更是直接影響到AMOLED面板的使用壽命,對面板廠而言是量產能否成功的關鍵環節。
王志安進一步分析,為打造AMOLED面板,發光材料本身必須具備熱穩定性、高效率、低功耗、顏色飽和度高和低成本等要求,才有機會被面板廠導入鍍膜生產設備中進行量產。
有鑑於此,昱鐳已研發出可滿足上述條件的新材料產品--PH5以因應台灣面板廠所需。該材料產品不論是在熔點、效率以及功耗部分皆比過往CBP或Balq等材料較佳。
另一方面,王志安指出,三星行動顯示(SMD)之所以可以壟斷近九成的AMOLED面板供應量,其原因除技術領先外,更重要的是該公司藉由提供資金以及出海口等奧援,培植許多韓國在地AMOLED材料供應商,使其面板量產時無材料斷貨的疑慮。
事實上,昱鐳在2005年時也曾是三星的AMOLED材料供應商,但最後仍不敵韓國在地材料廠商低價競爭,導致最後黯然退出韓國市場。王志安補充,台灣AMOLED產業未來若想長遠發展,當務之急就是須落實供應鏈整合本土化,並且由政府從中協助,才有機會與韓廠一較高下。
據了解,目前昱鐳在AMOLED發光材料方面的專利已累積二十多個,且有研發計畫取得科專補助,未來該公司不但會持續招募更多材料研發人員,在今年亦會有擴產的計畫。此外,昱鐳已有每年量產2噸AMOLED發光材料的能力,將足以滿足友達、奇美等面板廠的需求,並可進一步強化台灣AMOLED供應鏈。
在AMOLED發光材料供應無虞後,關乎面板前段製程良率的鍍膜設備也是供應鏈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尤其是採用線型蒸鍍源的鍍膜設備更可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
台灣面板廠正加足馬力布局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商機。為搶食高階面板市場大餅,包括友達、奇美等台灣面板廠皆快馬加鞭投入具備輕薄、廣視角、高飽和度色彩以及省電等多項優勢特性的AMOLED量產計畫。
加碼投資AMOLED奇美、友達增資
為追趕韓國業者於AMOLED技術領先的地位,面板雙虎不約而同於4月分辦理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以擴充AMOLED技術研發資金。
友達指出,其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額度將會在8億股以下,預計籌資額度大約為新台幣90100億元,未來私募資金將運用於建置如AMOLED新技術與新產能、充實營運資金、健全財務結構,以及支應其他公司長期發展之資金需求。 至於奇美亦公告將現金增資私募普通股額度為上限20億股,預期可募集近新台幣200億元,其中鴻海集團亦宣布將依照比例於合理價格範圍內認購部分私募普通股,可望為奇美未來擴大營運以及新技術的研發,注入一劑強心針。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產業暨技術組產業分析師陳逸民認為,透過現金增資可望加速友達、奇美於AMOLED技術的相關產品布局。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產業暨技術組產業分析師陳逸民(圖1)表示,由於原始設備製造商(OEM)為提供消費者更多的產品選擇,對於高階面板的需求越來越高,促使友達、奇美透過增資方式取得更多研發資金,加快AMOLED發展時程。
陳逸民進一步分析,AMOLED技術的成本結構主要分為製造設備、材料以及研發人才等三方面,其中,製造設備及材料資出成本又比研發人員還來得更高,主要肇因於製造設備和材料大部分無法與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LCD)的設備、材料通用,因此須購置新設備與材料,增加資本支出。此時,友達與奇美雙雙規畫現金增資,可能是新技術開發的資出成本超乎預期,但也意味著雙方將全力衝刺AMOLED技術研發。
另一方面,陳逸民認為,藉此現金增資,亦有機會為台灣面板廠引進諸如TCL、海信及康佳等中國大陸顯示器品牌廠的資金,使雙方的合作關係更為緊密,進而擴大在中國大陸的出海口。
然而,除了須挹注大量資金外,產業供應鏈的奧援亦相當重要。因此,台灣AMOLED材料供應商昱鐳正積極研發具備更高效率藍光磷光材料,以就近提供友達、奇美等台灣本土面板廠,強化台灣AMOLED供應鏈中最弱的材料部分。
爭搶AMOLED商機昱鐳厚植材料本土化實力
昱鐳光電行銷事業處經理王志安指出,為與韓廠在市場上抗衡,AMOLED供應鏈本土化將會是未來產業界必須持續努力的方向。
昱鐳光電行銷事業處經理王志安(圖2)表示,現今AMOLED面板在量產時,面臨最大挑戰主要在於發光材料品質不一,以及AMOLED基板於蒸鍍、封裝製程良率過低等問題尚無法完全克服。其中,材料方面的品質優劣更是直接影響到AMOLED面板的使用壽命,對面板廠而言是量產能否成功的關鍵環節。
王志安進一步分析,為打造AMOLED面板,發光材料本身必須具備熱穩定性、高效率、低功耗、顏色飽和度高和低成本等要求,才有機會被面板廠導入鍍膜生產設備中進行量產。
有鑑於此,昱鐳已研發出可滿足上述條件的新材料產品--PH5以因應台灣面板廠所需。該材料產品不論是在熔點、效率以及功耗部分皆比過往CBP或Balq等材料較佳。
另一方面,王志安指出,三星行動顯示(SMD)之所以可以壟斷近九成的AMOLED面板供應量,其原因除技術領先外,更重要的是該公司藉由提供資金以及出海口等奧援,培植許多韓國在地AMOLED材料供應商,使其面板量產時無材料斷貨的疑慮。
事實上,昱鐳在2005年時也曾是三星的AMOLED材料供應商,但最後仍不敵韓國在地材料廠商低價競爭,導致最後黯然退出韓國市場。王志安補充,台灣AMOLED產業未來若想長遠發展,當務之急就是須落實供應鏈整合本土化,並且由政府從中協助,才有機會與韓廠一較高下。
據了解,目前昱鐳在AMOLED發光材料方面的專利已累積二十多個,且有研發計畫取得科專補助,未來該公司不但會持續招募更多材料研發人員,在今年亦會有擴產的計畫。此外,昱鐳已有每年量產2噸AMOLED發光材料的能力,將足以滿足友達、奇美等面板廠的需求,並可進一步強化台灣AMOLED供應鏈。
在AMOLED發光材料供應無虞後,關乎面板前段製程良率的鍍膜設備也是供應鏈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尤其是採用線型蒸鍍源的鍍膜設備更可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
昱鐳光電公司專製OLED及OPC製程光電材料,2009年營收為歷史次高,佔營收比重一半的有機感光鼓(OPC)光電材料出貨大增居關鍵。OPC是雷射印表機碳粉匣的重要元件,今年市場需求量上看2.4 億支,昱鐳專攻OPC中電洞傳輸層材料,每年成長率達二成。
董事長黃文欽表示,昱鐳以成為專業、全方位的OLED原料供商自許,目前產品有各類電洞注入材料、電洞輸送材料及電子輸送材料,單色、多色與全彩應用的 紅、藍、黃、綠光等主發光體材料(Host Emitter)及摻雜材料(Dopant)的OLED有機材料,在大廠專利夾殺下仍開拓一片天。業務經理王志安指出,藍光OLED原料十分搶手,昱鐳供 應淡藍、深藍及純藍三種產品,此外,功能性的OLED材料的有機電洞注入傳遞材料(Hole Injection Material)也成功開發,並供貨給國外OLED大廠。
昱鐳副總康舒吉說,昱鐳的OLED電激發光材料通過國內外OLED面板廠認證,部份廠商使用在試產與量產,公司成立時以「藉由材料專利自主性,以優異特 性、較低價格,建立國內OLED產業上游材料技術」的目標已經實現。在OLED產業發展上,台日韓站在同一個起跑點,為不讓上游材料重蹈過去被國外業者控 制的老路,是昱鐳跨入OLED關鍵材料開發的原因。昱鐳研發白光照明材料,與工研院及大學合作,希望能在OLED照明市場取得材料及專利自主,並能快速導 入量產為目標。
業務經理王志安表示,全球OLED面板廠約十多家投產,高效率RGB顏色的客體(dopant)發光材料以及高純度的主體(Host)發光材料是全彩顯示 技術中的關鍵,生產這些光電材料最困難的就在量產與純化技術。昱鐳推出高效率紅光及藍光材料,讓全世界見識到台灣在OLED上游基礎工業的努力及成績。
董事長黃文欽表示,昱鐳以成為專業、全方位的OLED原料供商自許,目前產品有各類電洞注入材料、電洞輸送材料及電子輸送材料,單色、多色與全彩應用的 紅、藍、黃、綠光等主發光體材料(Host Emitter)及摻雜材料(Dopant)的OLED有機材料,在大廠專利夾殺下仍開拓一片天。業務經理王志安指出,藍光OLED原料十分搶手,昱鐳供 應淡藍、深藍及純藍三種產品,此外,功能性的OLED材料的有機電洞注入傳遞材料(Hole Injection Material)也成功開發,並供貨給國外OLED大廠。
昱鐳副總康舒吉說,昱鐳的OLED電激發光材料通過國內外OLED面板廠認證,部份廠商使用在試產與量產,公司成立時以「藉由材料專利自主性,以優異特 性、較低價格,建立國內OLED產業上游材料技術」的目標已經實現。在OLED產業發展上,台日韓站在同一個起跑點,為不讓上游材料重蹈過去被國外業者控 制的老路,是昱鐳跨入OLED關鍵材料開發的原因。昱鐳研發白光照明材料,與工研院及大學合作,希望能在OLED照明市場取得材料及專利自主,並能快速導 入量產為目標。
業務經理王志安表示,全球OLED面板廠約十多家投產,高效率RGB顏色的客體(dopant)發光材料以及高純度的主體(Host)發光材料是全彩顯示 技術中的關鍵,生產這些光電材料最困難的就在量產與純化技術。昱鐳推出高效率紅光及藍光材料,讓全世界見識到台灣在OLED上游基礎工業的努力及成績。
昱鐳光電是國內少數具有OLED發光材料研發及製造能力的廠商,歷經十年發展,已具備國際競爭實力,往來的客戶均為國內外面板大廠。去年營收為歷年次高,今年市場展望樂觀,營收有機會超越2006年的高峰。
國內OLED產業供應鏈未臻完備,在原料及設備都有很大的努力及發展空間,面板業者在產品設計更要迴避日韓同業的專利。昱鐳光電副總經理康舒吉表示,目前可供應多種AMOLED及PMOLED原料,競爭同業不多;友達、奇美等面板大廠積極切入AMOLED,昱鐳毫無疑問是最佳的合作對象。
業務經理王志安指出,昱鐳在OLED尖端原料已經站穩腳步,不斷有新產品加入,加上前二年完成產能準備,可配合客戶量產提供所需的產品及技術支援,未來二年市場為多頭格局。
昱鐳也生產有機感光鼓(OPC)的光電材料及UV膠。OPC是雷射印表機、影印機碳粉匣的關鍵元件,一向是原廠的主要獲利來源,為消耗性材料,市場相對穩定。
康舒吉表示,OPC市場穩定成長,去年全球需求量1.9億支,今年已增至2.4億支,但ASP大幅下降。原廠為避開競爭,不斷推出新機種,並改變OPC配方,昱鐳以快速的配方研發能力,協助客戶很快跟上新機種腳步,目前共有30多支產品,電性佳、產品接近原廠品質,並能延長OPC使用壽命,契合環保、重複使用的潮流。國內知名大廠均為長期客戶。
OPC去年約佔昱鐳一半營收,以外銷為主,其他則來自OLED及UV膠。王志安指出,昱鐳去年剛跨入UV膠,並與光學膜大廠合作開發專屬產品,現階段營收比重還不大;至於OLED佔營收比重逾四成,今年台灣AMOLED相繼投入量產,前景看好。(翁永全)
國內OLED產業供應鏈未臻完備,在原料及設備都有很大的努力及發展空間,面板業者在產品設計更要迴避日韓同業的專利。昱鐳光電副總經理康舒吉表示,目前可供應多種AMOLED及PMOLED原料,競爭同業不多;友達、奇美等面板大廠積極切入AMOLED,昱鐳毫無疑問是最佳的合作對象。
業務經理王志安指出,昱鐳在OLED尖端原料已經站穩腳步,不斷有新產品加入,加上前二年完成產能準備,可配合客戶量產提供所需的產品及技術支援,未來二年市場為多頭格局。
昱鐳也生產有機感光鼓(OPC)的光電材料及UV膠。OPC是雷射印表機、影印機碳粉匣的關鍵元件,一向是原廠的主要獲利來源,為消耗性材料,市場相對穩定。
康舒吉表示,OPC市場穩定成長,去年全球需求量1.9億支,今年已增至2.4億支,但ASP大幅下降。原廠為避開競爭,不斷推出新機種,並改變OPC配方,昱鐳以快速的配方研發能力,協助客戶很快跟上新機種腳步,目前共有30多支產品,電性佳、產品接近原廠品質,並能延長OPC使用壽命,契合環保、重複使用的潮流。國內知名大廠均為長期客戶。
OPC去年約佔昱鐳一半營收,以外銷為主,其他則來自OLED及UV膠。王志安指出,昱鐳去年剛跨入UV膠,並與光學膜大廠合作開發專屬產品,現階段營收比重還不大;至於OLED佔營收比重逾四成,今年台灣AMOLED相繼投入量產,前景看好。(翁永全)
昱鐳光電新型OLED電激發光材料已通過國內、外OLED面板廠品質認證,並有部份廠商使用在試量產與量產線上。副總經理張敏忠說,該公司將達成「藉由材料專利自主性,以較優異的特性或較低價格,建立國內在OLED產業的上游材料技術」目標。對獲得經濟部技術處SBIR計畫補助,張敏忠說,除經費挹注外,更重要的是,在計畫執行過程,能獲得評選委員許多技術上指導。
張敏忠指出,從國內發展LCD產業過程,發現國內業者在上游材料產業,完全沒有立足空間,以致於國內的LCD廠商,幾乎都是購買國外的成熟技術。反觀OLED產業發展,我國業者與日本及韓國廠商,可說是站在同樣起跑點上,為不讓面板業者所使用的上游材料,重蹈過去被國外業者控制老路,昱鐳光電才以開發光電產業應用的關鍵材料,技術與裝置等產品為公司發展目標。
昱鐳光電的SBIR計畫,主要是開發與量產OLED顯示面板應用的綠光與紅光材料。其中綠光材料是向交通大學陳金鑫教授的實驗室技術移轉,紅光材料則是由該公司自行研發,今年五月,昱鐳在美國發表紅光材料時,被認定是全世界少數超高發光效率的紅光元件。
除綠光與紅光等材料外,張敏忠說,該公司還建立公斤級合成,以及百克級昇華純化量產的製造技術,這將大大提高該公司紅光與綠光材料,在產業上應用。特別是全球OLED面板,已經有超過四十家廠商投產,在全彩顯示技術當中,高發光效率與調整發光顏色的有機色料,將是主要的關鍵,而生產這些色料最困難部份,就在量產與純化技術。如今昱鐳量產技術獲得突破後,不但在今年已累計有超過公斤訂單,明年還會成長到超過十公斤需求量,將為國內創造數千萬元到一億元年產值。
張敏忠指出,從國內發展LCD產業過程,發現國內業者在上游材料產業,完全沒有立足空間,以致於國內的LCD廠商,幾乎都是購買國外的成熟技術。反觀OLED產業發展,我國業者與日本及韓國廠商,可說是站在同樣起跑點上,為不讓面板業者所使用的上游材料,重蹈過去被國外業者控制老路,昱鐳光電才以開發光電產業應用的關鍵材料,技術與裝置等產品為公司發展目標。
昱鐳光電的SBIR計畫,主要是開發與量產OLED顯示面板應用的綠光與紅光材料。其中綠光材料是向交通大學陳金鑫教授的實驗室技術移轉,紅光材料則是由該公司自行研發,今年五月,昱鐳在美國發表紅光材料時,被認定是全世界少數超高發光效率的紅光元件。
除綠光與紅光等材料外,張敏忠說,該公司還建立公斤級合成,以及百克級昇華純化量產的製造技術,這將大大提高該公司紅光與綠光材料,在產業上應用。特別是全球OLED面板,已經有超過四十家廠商投產,在全彩顯示技術當中,高發光效率與調整發光顏色的有機色料,將是主要的關鍵,而生產這些色料最困難部份,就在量產與純化技術。如今昱鐳量產技術獲得突破後,不但在今年已累計有超過公斤訂單,明年還會成長到超過十公斤需求量,將為國內創造數千萬元到一億元年產值。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