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力屋公司新聞
特力屋總經理張栢青指出,社區管家服務為集團主要的差異化策略,提供免費到府丈量、專業諮詢、居家空間改善建議等一條龍服務,目前約占整體營收的6%到7%左右,期望近幾年能擴大至雙位數。
特力屋每年有大約16萬件的服務需求,其中包含預約與安裝。其中約有一年13萬件商品的上門安裝件數,再加上創造3萬件新的預約服務單。
管家人數方面,張栢青指出,隨著民眾修繕需求增加,管家人數也將繼續增長,目前公司已有100多位管家,到年底會達到200位,預計明年會增加至350位。
業績方面,張栢青表示,社區管家服務則目標每年每位管家可創造約600萬元的業績,頂級的管家甚至一年可達千萬業績,成為公司的營收成長引擎。
張栢青說,社群管家服務的最終目標是深化與顧客之間的連結,並提供便利的服務體驗。透過這樣的方式,期望能夠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連結,讓管家不僅是服務提供者,更能成為顧客信任的夥伴。
特力屋成立於民國84年,深耕居家市場30年,截至114年9月底,全台門市達63家,年底預計增至65家。公司積極拓展社區店型,具備靈活展店與營運能力,可依市場變化快速調整策略、降低風險,計畫未來每年穩定展店,進一步提升市場滲透率。
特力屋目前擁有超過千萬會員與百名社區管家,結合實體門市、電商平台與在地服務,打造全通路消費體驗。除販售自有品牌商品外,也提供免費丈量、專業諮詢、居家空間改善建議等一站式服務,深化顧客黏著度,成為居家修繕首選品牌。
財報顯示,特力屋113年營收95億元、毛利率37.15%,稅後淨利1.57億元、每股純益1.70元;114年上半年營收46億元、每股純益2.20元,營業利益與獲利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38.7%與35.6%,前三季營收達67.73億元,顯示獲利動能穩健提升。
展望未來,特力屋表示,隨著全通路整合深化與創新服務模式推展,將持續布局社區微型據點與線上平台互聯,並導入更多智能家居與永續產品線,強化品牌競爭力,預期隨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特力屋未來營收及獲利成長可期。
特力屋成立於1995年,首創台灣以大型居家修繕中心為概念所推出 的DIY專業賣場,目前全台大型店有28家、社區店有35家總計63家, 預計年底展至65家,預計16日興櫃登錄,每股認購價58元。
何湯雄表示,特力屋登錄興櫃對集團來說是意義非凡的新里程碑, 過去特力就是他一手帶入資本市場。他說明,特力集團自2023年起規 劃分割為四家子公司,旗下除特力屋率先推進IPO計畫,緊接著中欣 實業等也有機會向資本市場邁進。
何湯雄指出,為加速營收前進,將啟動四大策略,包括:一、不再 開設高成本大型店,加速拓展社區店擴大市占,並定位為隨時可提供 服務的「居家便利服務店」;其次改善商品利潤結構、強化自有品牌 商品,提升獲利能力,以目前自有品牌占比五分之一,未來每年均需 增加3%∼5%占比,毛利率自2022年起逐步成長。
第三、優化現有電商平台操作界面,串連線上、線下導流引客,成 為居家裝修電商品牌;第四是精進社區管家服務新模式,將透過策略 聯盟,包括與清潔公司、裝修公司等合作,以到府服務做為連結顧客 最後一哩路。
特力屋總經理張(木百)青指出,特力屋是台灣第一個,也是目前 營業規模最大的DIY居家修繕賣場,營業範圍涵蓋全台,包括澎湖、 金門離島;累計全台會員超過千萬人次,年度單品安裝件數達13萬件 ,到府量測服務約16萬件。張(木百)青表示,國內中古屋占比高、 超高齡社會獨居長者達130萬戶、新屋坪數縮小、獨居生活戶高達4成 與勞工短缺等,均是特力屋拓展裝修修繕的機會,後續將透過上下游 策略合作,開發異業結盟投資入股,評估併購擴大商機,並放眼東南 亞市場等,且優先以海外貿易基地評估像是越南、馬來西亞等。
東聯互動預計於16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將於當日舉辦東聯互動上櫃掛牌典禮。 東聯互動主要從事外籍移工國外小額匯兌業務,2024年度合併營收為4.34億元,稅後淨利為2.3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9.47元。2025年上半年度合併營收為2.66億元,稅後淨利為1.83億元,EPS為7.36元。
特力屋將於16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居家裝修相關商品及服務之銷售。輔導推薦證券商為福邦、元大、第一金、凱基、國泰證券,興櫃認購價58元。
丹立電子將於16日登錄興櫃,屬於記憶體產業中游之專業測試廠商,提供記憶體產業專業測試服務,包括晶圓、IC、模組測試,涵蓋委託製造服務。
台股破除9月魔咒後持續大展身手,加權指數單周短短三個交易日內上漲540點,10月以來更已累計大漲1,481點,月線拉出一波連六紅。不過,在多頭行情發燒之際,受到長假效應影響,興櫃市場單周日均成交金額降至32.69億元,較前周的57.07億元下滑42.72%,而統計興櫃356檔個股,共計101檔單周呈現上漲,漲率僅有近3成。
法人指出,儘管大盤持續飆漲,但近來市場頻繁出現上漲家數少於下跌家數的情況,顯示全面大漲的資金熱潮逐漸退燒,市場回歸基本面。興櫃市場本周漲幅之冠由老牌光電廠和詮奪下,和詮9月營收909.2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8.98%,激勵其單周漲幅達27.61%。
至於晶鑽生醫單周漲幅也高達27.44%,晶鑽生醫9月公告取得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準則(QMS)製造許可後,股價持續飆漲,9月來已累計大漲
36.25%,接連突破50元及60元大關,9日盤中最高價再度突破7字頭、來到70.3元,創下今年4月以來新高。
此外,國碩子公司碩禾轉投資的華旭矽材9日發布重訊,宣布更名為華旭先進,華旭先進因擁有多年清洗檢驗經驗,成功打入流體輸送液管材市場,並搶進輝達AI伺服器GB200散熱管材供應鏈,受惠AI伺服器GB200散熱管材訂單放量,今年來營運表現持續攀高。華旭先進8月營收1.54億元,月增8.63%,並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9.56倍,再創近三年來單月新高。
而興櫃市場下周也將迎來2檔新兵,為台灣大型居家修繕中心特力屋、記憶體模組大廠丹立,均預計16日登興櫃,認購價格分別為58元及30元。其中,特力屋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已有63家門市,10月、12月將再增2家,,未來也將持續展店以擴大市場覆蓋率。
桃園八德,一個充滿生活質感的地區,近期又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特力集團旗下知名的家具品牌「hoi!好好生活」,於8月份在這裡開出了全台最大的店鋪,占地500坪的賣場,不僅設有十個不同設計的場景,還特別增設了好宅研究室、好眠製造所等體驗專區,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hoi!預計在年底前,將在全台拓展至20家店鋪,其中除了8月8日於桃園八德開幕的首間大型店鋪外,內湖店也在進行改裝,並計畫在台中新北地區各開設一家新店。這種積極的擴張策略,顯示了特力集團對市場的信心。
特力屋在台灣的發展也相當迅速。上半年營收年減約6%,但特力屋全台大店型28店和社區店目前已有34家,預計第三季再新開兩家店,全台特力屋累計將達64家。而HOLA特力和樂目前全台有25店,預計年底前再增一家百貨商場店,總計特力零售年底前三通路品牌拓展店數可達110家。
特力屋桃園八德店不僅是hoi!的第17間店,也是一個新的里程碑。這家店以開放式體驗規劃門市空間,打造「風格提案」展現,並導入十大居家風格,分區設計,同時規劃了多個體驗專區,如好宅研究室、好眠製造所、電動沙發區等,讓消費者能夠在購物的同時,也能體驗到生活的不同風格。
特力集團面對貿易事業的不確定性,上半年合併營收169.22億元,年減10.33%。特力集團的策略著重於台灣零售與修繕事業,尤其是剛性需求面,包括局部改裝與修繕業務。特力屋積極擴展社區小店,透過管家2.0到府服務,化被動為主動,以擴大零售業務占比,將貿易業務衝擊降至最低。
此外,特力第三事業體中欣實業旗下的五金建材供應站「特欣行」,全台已達18家,各項工程如期推進,穩定挹注營收。維修保養修繕與建材團隊積極拓展市場,上半年營收表現優於去年同期,為特力集團帶來更多信心。
特力總體零售上半年營收年減約6%,其中特力屋全台大店型28店 、社區店目前34家,預計第三季再新開兩家店,全台特力屋累計將達 64家;HOLA特力和樂目前全台有25店,預計年底前再增一家百貨商場 店,總計特力零售年底前三通路品牌拓展店數可達110家。
桃園八德店為hoi!第17間店,hoi!預計至今年底將展至20間店,大 型店部分除8月8日於桃園八德開出的首號店外,內湖店也在改裝中, 並計畫於新北、台中地區各展一間新店。
特力指出,從內湖家具定位、誠品南西都會櫃點、到桃園大江的生 活選品店,hoi!逐步擴大據點與就地不同新店型態;八德大店不同於 一般家具賣場的倉儲式陳列,以開放式體驗規劃門市空間,打造「風 格提案」展現;導入十大居家風格,分區設計;此外並規劃多個體驗 專區,包括好宅研究室、好眠製造所、電動沙發區等。
特力受到貿易事業因美國對等關稅等不確定性拖累,上半年合併營 收169.22億元、年減10.33%,下半年關稅與匯率仍充滿變數,特力 策略著重在台灣零售與修繕事業,尤其是剛性需求面,包括局部改裝 與修繕業務,除了hoi!逐步擴大據點與就地不同新店型態,特力屋則 積極擴展社區小店,透過管家2.0到府服務,化被動為主動,以擴大 零售業務占比,將貿易業務衝擊降至最低。
特力第三事業體中欣實業旗下五金建材供應站「特欣行」,全台已 達18家,各項工程如期推進,穩定挹注營收。其中維修保養修繕與建 材團隊積極拓展市場,上半年營收表現優於去年同期。
近期,美國關稅與新台幣升值對台灣企業造成不小的衝擊,特力(2908)旗下貿易業務也未能幸免,出貨量有所減少。然而,在颱風丹娜絲侵襲南台灣後,居家修繕需求隨之上升,這對特力來說是一個轉機。特力屋,作為特力旗下的零售品牌,在夏季電價實施的背景下,成功把握住了季節性需求,預計將帶動第3季營運的回升。
特力屋指出,隨著夏季電價的開始實施,消費者為了節電降溫,對窗簾、隔熱紙等降溫相關商品的購買需求大幅增加,銷量增長達到三成左右。這一季節性隔熱降溫商機的出現,對特力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營運推動力。
然而,美國關稅的影響並未完全消弭。特力屋表示,受美國關稅衝擊,股市匯市波動加大,這對消費信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民眾的消費態度轉趨保守,對家居與生活用品的非急迫性消費支出出現了遞延,這直接影響了第2季的營運表現。
特力旗下零售品牌特力屋表示,現在正值夏季電價開跑,消費者為求節電降溫,促使窗簾、隔熱紙等降溫相關商品銷量有三成左右的增長,帶來季節性隔熱降溫商機,有望帶動第3季營運。
特力屋表示,受美國關稅衝擊,股市匯市大幅振盪,大幅影響消費信心,因此民眾消費轉趨保守,消費者對家居與生活用品的非急迫性消費支出出現遞延情形,影響第2季營運表現。
今年度侵襲台灣的首場颱風「丹娜絲」帶來強風豪雨,對台灣中南部地區造成了不小的災情。在這波災害中,許多居家修繕業如特力(2908)旗下的特力屋、振宇五金(2947)等,因應災後重建需求而受益匪淺。
特力屋全台各地的分店及社區店特別設立了災後專區,專門提供災後居家的清整方案以及大型工具的租借與購買服務。在特力屋,消費者可以租借到如高壓清洗機、防水膠或底漆、多用途手套等清潔、整修用品,並且有專業的社區管家提供系統性的建議,從牆面、地面到設備換新,全面關注居家後續的修復工程。
特力屋社區管家還提供免費到府勘估與諮詢的服務,為消費者解決後續問題。在這波颱風影響下,特力7日股價雖然開低,但最終逆勢上漲0.51%,收盤價達19.80元。
特力屋5月份的營收為7.2億元,不過受到六都房屋移轉棟數持續下滑的影響,換屋需求與居家消費力道有所減弱。合併特力集團前五月的營收年減8.45%。然而,6月份因換季局部防暑設備更新,7月份則因颱風侵襲,特力屋的營收表現得到改善。
特力屋目前擁有大型賣場28家,社區店34家,總計62家分店,北部與中南部店家數量占比相當,因此災後專區的普及率相對較高。而特力屋提供的可租借大型工具包括高壓清洗機、修草機、專業圓鉅或線鉅機(切割工具)、電鑽或砂磨機等,涵蓋了災後清整所需的多種工具。
另一方面,振宇五金前五月的合併營收年增6.75%,這是因為季節性修繕需求回溫,以及會員經濟穩健成長與數位平台布局的帶動。在防水修繕需求帶動下,水電材料類年增12.63%,油漆防水類年增8.69%。此外,配合母親節與端午節的雙節促銷,電動工具類年增達22.79%。
受惠於災後重建題材,特力7日股價開低後逆勢上漲0.51%、收19 .80元。
特力屋指出,強烈風雨後對屋況及清整都是大工程,特力屋提供高 壓清洗機、防水膠或底漆、多用途手套及DIY工具等清潔、整修用品 租借與選購。
除此之外,特力屋社區管家可以從牆面、地面、抽水至設備換新等 提出系統性建議,幫助需要大規模清整居家後續修復,並提供特力屋 社區管家免費到府勘估與諮詢。
特力屋5月營收7.2億元元,因受到六都的房屋移轉棟數持續大幅下 滑,換屋需求與居家消費力道減弱,較去年同期減少;合併特力集團 整體前五月營收年減8.45%,6月則受惠換季局部防暑設備更新,7月 就有颱風侵台,除了專區採購外,特力屋可租借的大型工具包括高壓 清洗機、修草機、專業圓鉅或線鉅機(切割工具),電鑽或砂磨機等 。
目前特力屋大型賣場28家,社區店34家,總計62家;北部和中南部 店家數占比約各半,因此在防災專區普及率相對覆蓋率強。
振宇五金前五月合併營收年增6.75%,來自季節性修繕需求回溫, 加上會員經濟穩健成長與數位平台布局,成功帶動整體銷售表現;稍 早防水修繕需求已帶動相關品項成長,其中水電材料類年增12.63% 、油漆防水類年增8.69%。
同時搭配母親節與端午節雙節促銷,電動工具類年增達22.79%。
台灣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於28日於股東會上強調,美國對等關稅的啟動以及匯率波動對出口型企業造成嚴重衝擊。特力集團雖然非直接製造商,但仍受到影響,特別是過去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占比高達90%,如今已轉向越南供應鏈,中國出口占比降至約50%。
何湯雄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不確定性政策讓企業只能自求多福,對於外在環境變化的持續時間難以預料。特力集團已經重新設立泰國辦公室,並積極尋求新的市場機會。
此外,新台幣的快速升值對特力集團也造成影響,不過由於公司已建立完整的避險操作,損失預期不會太大。特力集團將會盡力協助供應商度過難關,並提供金融支援。
特力集團旗下零售通路特力屋也即將啟動上市計畫,預計三年內登陸資本市場。何湯雄為此重鎊回歸,指揮特力屋商模轉型。特力屋去年營收達89億元,但實體零售到店人數呈減少趨勢,因此公司推出「社區管家2.0」服務,以主動接觸消費者,並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饋,未來將持續擴大服務範圍。
特力28日召開股東會,通過溢發現金股息0.9元等案。何湯雄指出 ,此次美國對等關稅加徵範圍廣泛,影響全球供應鏈,特力儘管並非 製造商,具備較高的因應彈性,但還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力過 去中國大陸的出貨占比高達90%,但在川普第一任期時即大量轉進越 南供應鏈園區,也使中國出口占比持續降低,迄今已降至約50%、金 額約5億美元,至於越南出貨占比目前已超越30%。
何湯雄說,此次關稅戰再啟後,特力的中國出口業務近乎停擺,近 期中美氣氛緩和後才有稍微復甦,但越南基地出貨量大增,整體出口 占比至少提升10個百分點,特力也規劃重新設立泰國辦公室。
近期新台幣匯率快速升值,對於特力來說同樣造成影響。何湯雄表 示,新台幣升值整體來說還是弊多於利,只是特力的損失應該不會太 大,因為特力數十年來已建立一套完整的避險操作;但對於規模相對 較小的企業來說,當前環境就很艱困,因此特力也會盡力協助供應商 度過難關,而特力集團十多年來一直針對供應商提供融資平台,並評 估投資部分廠商。
此外,特力旗下零售通路特力屋將規劃啟動上市計畫,預計三年內 登上資本市場,何湯雄也為此重鎊回歸上前線指揮特力屋商模轉型。 何湯雄表示,特力屋去年整體營收89億元,實體零售到店人數有減少 趨勢,因此必須要主動出擊接觸消費者,今年以來推出「社區管家2 .0」服務後,市場反饋相當好,因此會持續擴大服務範圍。
居家貿易零售龍頭特力(2908)11日宣布,其子公司特力屋將進行上市計畫,並計劃現金增資2.6億元,同時釋股給員工及股東。增資後,特力屋的資本額將從7億元增為9.6億元,而特力的持股比將降至72.92%。
去年,特力屋的營收超過90億元,為了擴大規模和提升單店業績,今年將持續展開小型社區店,並啟動社區管家2.0服務,全年目標達到100億元。
特力屋去年第一季便開始規劃旗下子公司的分割獨立計畫,將台灣零售業務包括特力屋、HOLA和樂、hoi!好好生活與特家代理業務等四個事業各自分割成為獨立子公司。整體零售事業體去年營收約佔集團總營收的4成,超過140億元,其中特力屋的營收占比最大,達到90億元以上。今年1月,特力屋的營收接近15億元,占特力總營收的約68%。這一成績除了受益於春節期間的裝修修繕需求大增,還得益于去年底推出的社區管家2.0服務,該服務將持續擴展,以推動全年銷售動能。
特力屋的IPO並非首次,特力和樂在2006年1月率先上櫃,並積極在兩岸拓展居家賣場。然而,上櫃三年後終止交易,並被併入特力屋。在撤出大陸市場後,所有零售事業集中在台灣。去年,特力為規劃特力屋上市,進行了再次分割,包括特力屋、HOLA和樂、hoi!好好生活與特家代理業務等四個事業各自成為獨立子公司。特力屋的貢獻力仍達近7成,且營收、獲利持續成長,這對於IPO之路大有幫助。
特力去年總體合併營收達到367.7億元,年增長3.7%。其中,貿易事業的貢獻力約50%,零售事業占比38%~40%,其他部分則由中欣貢獻。特力屋獨立出來準備IPO,增資以應對擴展計畫,全台店數擴展預計上看70家,其中主要是小型社區店的擴展,將以每年5~10家的速度進行。
昨日,台灣知名家居零售企業特力(2908)公布了一項重大消息,其旗下子公司「特力屋」即將進行現金增資,並規劃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目標是明年正式進入資本市場。特力屋此番現金增資案,預計將募集9.88億元新台幣,發行普通股2,600萬股,每股認購價格定為38元。
根據計劃,本次增資將全部由符合資格的股東優先認購,其中原股東和員工分別占85%和15%的認購比例。增資後,特力屋的資本額將從原本的7億元提升至9.6億元,特力集團的持股比重將從100%降至72.92%,雖然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對特力屋的控制權。
目前,特力屋在台灣全島擁有63家門市,包括28家大型店和35家社區店。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特力屋今年計劃新增六家門市,將總店數提升至69家。同時,特力屋積極推動服務型業務的發展,例如「社區管家2.0」免費專業諮詢服務,並已在雙北兩家店進行試行,成效顯著。未來,特力屋計劃在2025年將該服務擴展至六家店,深化市場布局。
特力屋未來將結合特力集團的貿易資源,提升居家商品的競爭力。IPO後,特力屋將加強自營電商的發展,聚焦居家裝修領域,並強化線上線下(OMO)的銷售模式,以推動整體營收的持續成長。
特力屋去年營收逾90億元,為擴大規模與單店業績,今年將持續展 小型社區店,同時啟動社區管家2.0服務,全年目標100億元。
特力去年第一季即著手規劃旗下子公司分割獨立計畫,台灣零售事 業包括特力屋、HOLA和樂、hoi!好好生活與特家代理業務等四事業 各自分割成為獨立子公司,整體零售事業體去年營收約占集團4成、 逾140億元,其中特力屋逾90億元占比最大,今年1月特力屋營收近1 5億元,仍占特力營收約68%,除了受惠春節改裝修繕需求大增,特 力屋社區店自去年底新推社區管家2.0助攻業績增長,將持續拓展2. 0服務門市,助攻全年銷售動能。
特力子公司IPO非首次,特力和樂率先在2006年1月上櫃,並積極兩 岸拓展居家賣場,唯上櫃三年終止交易,且併入特力屋,在撤出大陸 市場後,所有零售事業集中在台灣,去年為規劃特力屋上市,再進行 分割,包括特力屋、HOLA和樂、hoi!好好生活與特家代理業務等四事 業各自獨立子公司,特力屋貢獻力仍達近7成,且營收、獲利持續成 長,有助IPO之路。
特力去年總體合併營收達367.7億元、年增3.7%,其中貿易事業貢 獻力約50%,零售事業占比38%∼40%,其他為中欣貢獻。特力屋獨 立出來準備IPO,增資以因應擴展計畫,全台店數擴展估計上看70家 ,其中主要是小型社區店的擴展,將以每年5∼10家速度展店。
特力表示,本次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2,600萬股,每股認購價格38元,預計募資9.88億元,本次增資資金用途為充實營運資金。特力也表示放棄認購,並全數洽該公司符合資格之股東優先認購,其中原股東與員工認購比例分別為85%與15%。增資完成後,特力屋資本額將從7億元提升至9.6億元,特力持股比重將由100%降至72.92%,但仍維持對特力屋的控制權。
目前特力屋在全台擁有63家門市,包括28家大型店與35家社區店,並計畫今年新增六家門市,使總店數達69家。特力屋也積極發展服務型業務,「社區管家2.0」免費專業諮詢並服務到家服務在雙北兩家店試行成效良好,預計2025年擴展六家店,以進一步深化市場布局。
特力屋表示,未來將結合特力的貿易資源,提升居家商品競爭力,並在IPO後加強發展自營電商,聚焦居家裝修領域,同時強化OMO模式,以推動整體營收成長。
近年來,隨著跨境物流、集運、代購服務以及多語系網站的蓬勃發展,台灣的跨境電商市場正迅速成長。未來流通研究所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淘寶、美國Amazon以及日本Amazon等海外綜合電商平台在台灣的流量激增,成為瓜分台灣電商市場商機的主要競爭對手。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採購熱度不斷上升,其中淘寶海外站以32.3%的台灣流量占比,在2024年第四季蟬聯領先地位,月均造訪流量超過440萬人次。美國Amazon和日本Amazon分別以400萬人次和200萬人次的月均造訪流量,位居第二和第三。
與台灣本土綜合電商平台相比,這三大海外平台的台灣造訪流量均位列台灣電商整體造訪流量前12名,顯示海外跨境直購正在逐步侵佔本地電商市場。台灣大型電商平台中,蝦皮購物和momo購物網繼續穩居前兩位,其後依次為Yahoo奇摩購物、PChome、博客來以及露天市集,月流量均超過千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好市多線上購物、誠品線上、酷澎(Coupang)台灣以及統一超商集團旗下iOPEN Mall在2024年下半年流量明顯增長。特別是酷澎,作為跨境電商業務的主要經營者,憑借價格競爭力強的生活用品,在台灣市場迅速擴張。
此外,實體零售業B2C電商事業的流量成長幅度也高於整體電商產業平均。好市多線上購物、UNIQLO/GU網路商店、誠品線上、家樂福線上購物、屈臣氏網路商店、IKEA線上購物以及特力屋線上購物等平台,在2024年第四季的線上銷售平台流量均創下新高,這些平台不僅凸顯了台灣大型實體零售業者的「EC化」轉型速度,也展現了其在電商市場的新勢力。
未來流通研究所近期首度針對主要海外綜合電商網站的台灣消費者 造訪流量與占比指標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日本及美國為台灣 消費者主要海外商品採購目標市場,其中,淘寶海外站近年在台部署 大量行銷資源,其2024第四季以高達32.3%的台灣流量占比遙遙領先 ,台灣消費者月均造訪流量逾440萬人次,美國Amazon台灣月均造訪 流量同樣達400萬人次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日本Amazon台灣月均造 訪流量亦達200萬人次。
與台灣綜合電商平台相較,上述三大海外綜合電商平台的台灣造訪 流量均排名台灣電商整體造訪流量前12,顯示海外跨境直購正逐步瓜 分本地電商流量及線上消費總量。
以月流量觀察,台灣大型電商平台的流量規模,排名前六大電商的 月流量全數超越千萬人次,排名7∼12的平台月流量則大幅降至百萬 人次,反映出整體電商流量大者恆大態勢明顯。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 調查,蝦皮購物及momo購物網持續穩居台灣前兩大高流量平台,其次 依序為Yahoo奇摩購物、PChome、博客來以及露天市集,月流量均超 過千萬人次。
好市多線上購物、誠品線上、酷澎(Coupang)台灣以及統一超商 集團旗下iOPEN Mall在2024年下半年流量明顯增長,其中酷澎主要經 營跨境電商業務,憑靠價格具競爭力的生活用品,在台灣電商市場迅 速擴張版圖,間接反映出台灣消費者對於海外商品的採購熱度正快速 提升。
除此,實體零售業B2C電商事業的流量成長幅度亦高於整體電商產 業平均,好市多線上購物、UNIQLO/GU網路商店、誠品線上、家樂福 線上購物、屈臣氏網路商店、IKEA線上購物、特力屋線上購物等,2 024第四季的線上銷售平台流量均創下新高,凸顯台灣大型實體零售 業者加速轉型「EC化」成為一股不可忽略的電商新勢力。
近期台灣地震頻傳,讓許多家庭開始關注居家安全與修繕需求。在這波風潮中,特力(2908)轉投資的零售事業特力屋,以及振宇五金(2947)等相關產業,都看到了商機,業績翻倍增長,股價也跟著齊揚。
特力公司去年合併營收達367.7億元,年增長3.7%。其中,零售事業特力屋和特力HOLA的分割認列,對公司績效有著顯著貢獻。特力屋不僅有大型的特力屋店鋪,還有超過35家小型社區店,成為了社區修繕的尖兵。自去年10月起,特力屋推出「社區管家2.0」服務,派顧問隨同工班進入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居家安全與品質的建議,這項服務在近期地震頻傳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重要。消費者對居家安全的關注度提高,也帶動了預訂會員的成長。
特力屋觀察到,隨著社會結構和生活型態的轉變,加上天災意外影響,「居家安全」成為現代人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最重要條件。特力屋的相關商品需求銷量明顯較前一年翻倍成長,特別是那些能防止家中大型家具倒塌、物品掉落以致人身安全的用品。
振宇五金則表示,震後南台灣部分地區出現設施損壞及住宅受損,這不僅帶動了修繕相關商品的銷售增加,也促使民眾增加對防震商品的採購。這些防震商品包括防災包、緊急照明與滅火器等。此外,振宇五金還提供各種固定家具商品,如紮線座、分離櫃連接器,以及防倒裝置等,以預防家具傾倒散落。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振宇五金在全台86家門市均設有防災專區,方便民眾諮詢與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