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力屋公司新聞
遠百受惠首波周年慶台中店在中秋連假加持下開紅盤,首十日已衝出22億元、年增15%;遠百指出,緊接著信義A13接棒、板橋大遠百啟動預購,其中,信義A13在VIP預購買氣爆發下,成功吸引頂級千萬刷手、與30幾位百萬刷手現身購物,首日破2.6億,預計國慶連假人潮可望帶動20%成長,全檔有望達9億目標。
遠百周年慶第三棒由新竹大遠百10月15日登場,板橋大遠百MegaCity、遠百桃園、遠百嘉義、高雄大遠百等則自10月22日啟動,但預購提前開跑,所享優惠等同周年慶,預計板橋大遠百全檔可衝出26億、年增10%;截至第三季為止,遠百全台業績前三季已達306億元、年增5.7%。
百貨周年慶鳴槍開跑,特力台灣零售通路包括特力屋周年慶亦開打;特力強調,因疫情衝擊,國人宅在家時間平均多了3.9小時,連動「宅居族」更加注重居家生活品質,佈置與裝修煥新需求比例大增。
特力屋25周年祭出多元現金回饋,國慶連假更推出實體門市全館滿2,500送250電子折價券,及周末限時驚爆價2.5折必敗好物與五大回饋活動,預計可帶動10月業績兩位數成長。
環球購物中心GlobalMall周年慶8日登場以來,在連假加持與超過40家新櫃進駐帶動下,首四日業績有望衝出10%以上成長,全台七店周年慶將力拚5%成長。
特力集團今年8月宣布,投資15年的中國特力和樂因不堪虧損,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對此特力集團總裁何湯雄接受專訪時指出,今後將聚焦台灣貿易、零售兩大核心事業;貿易部分,近年受惠同業陸續退出,且美國客戶供應商集中、擴大採購代理,業績逐年成長,未來特力將持續擴大貿易業績。
零售部分,面臨電商的衝擊,特力屋、和樂(HOLA)要開始差異化經營,全力深化服務,讓消費者跟特力屋或和樂有更深的連結;另外也打算切入建商市場,替建商維運建案,從裝潢到維修統包,擴大戰線。特力集團是國內最大貿易集團,且擁有特力屋、和樂等裝修家具通路,年營業額約400億元規模。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中國特力和樂已耕耘15年,為何會想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答:中國大陸的新事業發展已經到了你無法想像的程度,尤其是零售業,就拿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為例,以它們的模式從任何角度來看都無法獲利,因為它們訂價及成本完全不成比例,像這類的新創在中國大陸比比皆是,它們會這麼做的唯一目的是燒錢,並以最快的速度換取市占率,因為市占率可以換來估值,透過不斷的募資錢滾錢,然後上市,有人說台灣錢是淹腳目,我認為中國大陸的錢是亂飛,台灣的零售實業到中國大陸是無法生存的。
缺乏優勢
撤出大陸市場
我2017年到中國大陸駐點,原本以為透過調整,可以增加30%營業額,但兩年下來中國大陸的發展變化太快了,快到你根本就跟不上市場變化,因為我們做的只是improvement(改善),而非做整體思維方向的改變;尤其是我們本來就是專做實體通路,要怎麼轉向網路平台?用的人也是實體通路出身的,思維跳不出來。
去年的來店客數跌了15%,今年上半年又跌了15%,因為就算調整也無法增加市占率,再虧下去對股東無法交代,所以我們就決定撤出。
問:是否會打算再進中國大陸市場?
答:中國大陸的市場太大,其實很多台灣企業都面臨到這個問題,總部在台灣,你在台灣管變化快速的大陸市場,根本不可能拚得過當地的公司,所以事業是肯定不會做了,但如果是單純的投資機會,或許我們可以評估看看。
問:特力集團未來的發展策略或藍圖?越南布局如何?
答:特力分貿易、零售兩塊;首先是貿易事業體,可分單純貿易跟採購代理,貿易就是客戶產品下訂單給我,我來找廠商製作並出貨,這一塊客戶並不知道我成本是多少;而採購代理是你把特力想像成採購辦公室,你要一個產品,我所有供應商全部列出來給你看,我抽固定利潤,這樣不但透明,客戶也覺得很方便。
外界可能不清楚,這幾年貿易市場難做,很多人退出,小公司都不見了,但採購代理的需求卻不斷攀高,這也確實出乎我意料,我本來以為貿易死定了,但有趣的是,我發現我們貿易事業正往平台發展,愈來愈大,以後大家也都會找我。
2017年特力貿易的獲利首度超越零售,這在以前從來無法想像,但由於會計準則的關係,我們只能認抽成認列營收,但實際上以2018年來看,我們公司代理採購加上零售,如果出貨量都算進去的話,已達到600億元規模。
這一塊特力將會積極發展,且市場持續看好,最近我們就有一位來自美國的新客戶,規模很大,採購代理直接讓我們處理,等於替他管全部亞洲區採購,所以必須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布局越南
培養合作廠商
像越南的布局,我們也是因為看好這一塊,培養自己的合作廠商,所以我已經跟越南當地工業區批地30公頃,24公頃作為供應商的工廠,目前從大陸來的兩家、台灣一家,這些有的是我們的供應商,有的做全世界生意,只是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移轉越南的目的,大家都一樣,都是為了降低重押中國大陸的風險。
我們在越南是協調的角色,對供應商來說,若到當地成立公司,無論是帳戶、法令、稅金以及人員聘用等,都需要了解當地法規,這些特力都能協助供應商。如果我們有訂單給供應商,相信供應商會更願意跟我們一起在越南;除了越南之外,我看好印尼,因為人口數多,當地資源也豐富,印尼連續四任總統都做的不錯,也是東協最大的消費市場,我們將會尋找與當地零售商合作機會,主攻零售市場。
賺服務財 網路搶不走生意
問:零售這塊呢?談談台灣特力屋和和樂?
答:台灣零售這塊會往服務走,不過,首先我們公司同仁的觀念要先改,網路上做不到的是「服務」,舉例來說,像是清潔服務,可能清潔公司一小時要價1,000元,清潔人員拿八成,那我的作法就是採取不抽成的方式,讓利給清潔人員,也等於讓利客人,轉而使客戶變成忠實客戶;想裝修,只要一周的時間,就能幫你把書房全部改裝完畢。
其實我跨入裝潢產業已經有三年,現在我要開始積極投入,特力的定位會放在服務和體驗,因為我們目標就是「客戶家大小事,一輩子都是特力的事」,而且價格都很明確,如果由我們去建立服務系統,一定會比別人快,未來需要三至五年的時間,比如說水電行,如果我們可吸收200家,變成特力服務站,有大案子,由總部去支援調度,每個水電行只要負責3至5公里的客人是很容易的,只是這是大工程,我建立這個需在體制外,更要以合夥人模式進行。
我們現在也與建設公司談合作,中國大陸就已經在做,假設要做統包,特力屋有室內裝修公司,只是說建案通常要兩三年以後才能蓋好。
而台灣特力屋的大店不會動,不過小店會不斷開,一面開一面學習,目前小店已開出七至八家,以前大店坪數約800至1,000坪,現在會希望與消費者更接近,小店坪數接近100坪上下,目前新北市有這樣的店,桃園林口也挑人口密集的地區開,那邊有很多大建案,小店裡沒有的產品,就上網看,所以我認為線下不會消滅。
問:所以特力會愈來愈好?
答:像我剛剛說的,中國特力和樂已經在收尾,它一年虧掉我人民幣7,000萬元(約新台幣3.5億元),少了大陸之後,零售利潤會起來,獲利自然會向上;另外我們貿易事業體也愈做愈好,我很樂觀未來特力的表現。
問:聽說您有投資健康事業,目前進度如何?
答:我有以個人名義投資極諾生技(GenoRx)公司,跨足健康產業,這是因為我看到我們零售40至60歲年齡層的客人不斷增加,而他們現階段最關心的就是健康,所以我就開始花時間思考,要怎麼投入健康產業,我去拜訪醫院、健康診所,所以推出益生菌療法。明年我也會陸續推出睡眠中心和健康中心。
特力前三季營收零售部分占43%、貿易占54%,特力分析,新增不 少女性顧客,也使得台灣居家修繕連鎖要更加強化覆蓋率,目前特力 屋全台有27家大店,店舖規模都在800坪至1,000坪左右,商品數更高 達2-3萬個品項,品牌知名度高。
童至祥表示,今年起啟動社區店,目前分布於林口、蘆洲、桃園大 業、中壢龍岡與竹北文心等,開店據點會以大店周邊人口數高的區鄉 鎮來開社區店,2020年將著重於特力屋社區店快速拓點,預計將開至 30-40家店。
特力屋在新開店挹注下,業績相對成長,儘管居家修繕市場出現新 軍寶家,且包括店舖外觀均與特力屋一樣採橘色色調,甚至連制服也 是橘色,但特力屋多數為國際品牌與寶家販售商品截然不同。
而寶雅旗下寶家五金店,一開始採大店型規模營運,下半年陸續於 屏東潮州、台南仁德、台中霧峰、台南新市與甫開幕的彰化秀水等展 店,明年將大張旗鼓、加速展店開至30家。
根據規劃,寶家整體規模上看50家,可望逐步在五金市場站穩市占 ,明年展店至30家規模後,預估2021年寶家毛利率有望站上四成。
寶雅在「雙品牌」同步展店挹注下,截至目前為止,全台門市已衝 上224家,其中寶雅220家、寶家4家,11月營收衝到12.58億元、年增 15.27%,創同期單月新高,累計今年前11月營收達143.44億元,年 增12.29%。
寶家POYA HOME大店商品數都超過二萬項,對於外界質疑寶家店舖 外觀形似特力屋,寶家認為,全球居家修繕通路不是橘色就是藍色, 沒有相似問題,且販售商品亦大不同,明年除了寶家目標展店至30家 ,寶雅展店目標亦在10-20家不等。
台電表示,今年5月首度公布此項大數據調查,以住宅、國中小學用戶為對象,並以2018年夏月節電數據為準,從22縣市中挑出人口節電比例占比最高的鄉鎮市區,藉選出每個縣市的節電冠軍,鼓勵全民節電,13日公布2019年最新版,也呼籲工商業用戶一同響應。
台電表示,除舉辦全國「住宅及國中小學」節電冠軍地圖競賽,今年更主動出擊,在北中南成立「節能診斷中心」,派出節能工程師為企業「用電把脈」,自7月底成立至今,已為特力屋、嘉義大學等數十家企業及學校免費診斷並量身打造節能方案,擴大節電成效。
台電指出,2019年22個縣市節電冠軍中,共有14個縣市由同一行政區強勢蟬聯,如台北市再度由松山區拿下冠軍,節電率達20.8%,等於每100個松山人就有超過20個人實際節電,6至9月累積節電達600萬度;新北市也由永和蟬聯,不過高雄去年由左營奪冠,今年度則由楠梓區篡位成功。
拿下北市節電率冠軍松山區長薛秋火表示,松山持續於鄰里更換節能燈具,並實施屋頂「魚菜共生」及大廈綠化降低建築物溫度,減少空調使用時數、降低用電量。苗栗節電冠軍的苗栗市府代表羅清英則說,為推廣節電,舉辦「全栗節電中」活動,補助居民汰換老舊電器,並舉辦節電路跑及星光電影院,吸引民眾晚上關燈走出戶外。
遠百近期在周年慶消費旺季、信義區即將開新店等題材加持,大受外資等法人青睞買進,上周一度飆出新行情逾27元;本周遠東集團大家長徐旭東準備為SOGO百貨周年慶提前造勢,其對景氣看法與信義新店規劃再度受矚目,加上周年慶外亦準備推出「雙十一」促銷,為遠百全檔周年慶業績目標125-130億加持;而SOGO百貨預計11月7日周年慶登場,也對「雙十一」當天推出1111元特惠商品加碼,期達標108億元。
特力(2908)為搶攻第四季周年慶與雙十一電商消費旺季,旗下零售通路包括HOLA、hoi!好好生活等,積極導入新品牌、開新店;其中HOLA更在秋冬季引進14個來自全球居家設計品牌,以設計展場概念開打周年慶,預計新品將帶動新客群與業績成長至少一成。
特力強調,台灣零售包括特力屋與HOLA近期換季商品,包括空氣清淨機等家電都賣得很好,預期第四季有望營收正成長,上周五收盤來到22元,小漲0.46%。
大陸百貨零售業包括大洋-KY(5907)、童裝淘帝-KY(2929)等前一季雖仍處於淡季,但在電商占比愈擴愈大,「雙十一」衝出優於去年行情,第四季營收即有望登上新高峰。
淘帝-KY指出,旗下TOPBI品牌銷售據點已超過1600家,展店策略著重提升門市坪效,成功帶動TOPBI品牌單店坪效較三年前成長超過二成,攜手線上代理商共同強化第三方電商平台銷售業務,已可看見線上童裝銷售占整體營收比重倍數成長、前三季占比已達7.44%,在雙十一衝刺下,今年全年營收有望再創新高。
特力子公司特力屋董事會決議,除息時間為7月20日,將配發現金股利6元,特力表示,是因帳上有累積盈餘,現金股利發放日訂於7月29日,總共挹注公司6億元收入。
特力昨日也代重要子公司「力秋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決議減資退回股款案,減資金額4.5億元,減資目的是為了調整資本結構及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減資率為11.85%。
特力表示,特力屋持股方面,特力持有25%,力秋持有75%,而力秋為特力100%持有,本次減資是希望將資源集中回母公司。
特力屋也將在8月1日召開今年第一次股東臨時會,主要討論公司章程部份條文修正案,並將增加營業項目停車場,特力提到,因特力屋在羅東賣場有停車場要經營,所以增設營業項目。
房市不旺,電商家具低價競爭,台灣居家市場變得艱困,家具、居家用品、甚至寢具業都受到影響,不是衰退就是成長緩慢。2018年的年金改革更是對中高價家具市場造成衝擊,像是詩肯、特力台灣零售等公司都出現負成長。不過,今年他們都轉向東南亞市場,希望擴大自己的零售版圖。 詩肯董事長林福勤表示,他們計劃在半年後決定是否併購新加坡第二大傢俱品牌通路NOVA,這將是詩肯成立26年來的首個併購案。由於台灣家具業受到貿易戰和國內選舉的衝擊,加上電商低價競爭,詩肯不僅逆勢開新店,2018年整體營收還是出現衰退。林董事長認為,除了大環境因素,2017年是詩肯的鼎盛時期,同比2016年還有小幅增長。但由於台灣年金改革導致中高階消費力下降,詩肯開始尋求海外發展,NOVA在新加坡市場主打中低價位商品,與詩肯的精品家具客群不同,預計將為今年營收帶來正成長。 特力台灣零售事業在整體經濟環境不佳、年金改革衝擊消費力、房地產買氣不振等因素影響下,2018年營收為164.6億元,年衰退1.7%。特力行銷總監沈汝康分析,與2017年相比,2016年衰退4.8%,已經有減少衰退的趨勢。去年特力與大陸電商天貓合作,開設新型態的淘寶HOI精選店,增加與年輕消費者的溝通機會。同時,原有賣場也持續提升服務,並以強化消費體驗為目標,包括擴大互動空間、開設生活學及手作課程,提高來客到店頻次。 特力今年在美國亞特蘭大投資蓋倉庫,滿足貿易客戶需求,並為將來零售相關商品打入美國電商市場做準備。由於貿易戰的影響,特力已評估調整供應鏈,將部分業務轉移至東南亞地區,並準備開發東南亞零售市場。特力強調,將會考慮透過併購或合資等途徑,在東南亞開設實體店,以持續擴大零售事業版圖。 另外,國內連鎖達50家的系統家具集團歐德傢俱,早已西進大陸,目前開店數達五家,今年6月還將在深 國等商場開五家店。歐德傢俱強調,台灣的拓展腳步也不會停歇,預計今年再開五到六家店。儘管年金改革對零售消費力造成衝擊,但歐德傢俱去年仍有微幅成長,這主要得益於免設計費的改裝動能,以及與康樸樂書桌椅聯名推出的獨賣新品帶來的強勁動能。
詩肯董事長林福勤說,評估半年後決定以併購新加坡第二大傢俱品牌通路NOVA,做為國際化第一步;他說,這是詩肯成立26年首樁併購案,主要是整個台灣家具業受到貿易戰與國內選舉衝擊,加上電商低價搶市,詩肯除逆勢開新店,去年2018年整個營收仍衰退。
他認為,除大環境因素,2017年是詩肯衝到最高峰一年,同比2016年仍有小幅增長,也因為台灣年金改革致使中高階消費力大減,詩肯開始向海外擴張,NOVA在新加坡市場是屬於中低價位商品,與原本詩肯柚木等精品家具客群完全不同,估計可挹注今年營收正成長。
特力台灣零售事業受整體經濟環境欠佳、年金改革衝擊消費力、房地產買氣不振等影響,2018年營收164.6億元,年衰退1.7%;特力行銷總監沈汝康分析,較之2017年比2016年衰退4.8%已有降衰效應,主要是去年啟動與大陸電商天貓合作,開設新型態的淘寶HOI精選店,增加和年輕世代消費者溝通的機會,而原有賣場除了持續提升服務外,也以強化消費體驗為主要目標,包括擴大互動空間、開設生活學及手作課程,拉高來客到店頻次。
特力今年在美國亞特蘭大投資蓋倉庫,除了滿足貿易的客戶需求,另一著眼於零售相關商品打入美國電商市場做準備;此外,受貿易戰影響,已進行評估調整供應鏈,分散轉往東南亞地區,同時準備開發東南亞零售市場的機會,特力強調,將考慮透過併購或合資在地業者等途徑,於東南亞開出實體店,以持續拓展零售事業版圖,拉抬零售轉正成長。
而國內連鎖達50家的系統家具集團歐德傢俱,則早在二年多前西進大陸,目前開店數達五家,今年6月還將於深圳等商場開五家店。歐德傢俱強調,台灣拓展腳步也不停歇,預計今年再展五∼六店,儘管年金改革衝擊零售消費力,但去年歐德傢俱仍有微幅成長,主要是免設計費讓更多改裝動能穩定,且異業結盟與康樸樂成長書桌椅聯名推獨賣新品,動能強勁。
特力強調,台中復興店於1996年成立至今,為在地民眾提供完整居 家修繕商品及服務,深獲民眾支持,適逢現址租約將於2019年期滿, 將轉型再出發,全新概念店大墩店預計2019年1月上旬開幕。為感謝 在地民眾長期支持,即日起清倉大出清,全館商品下殺3折起,部分 燈飾、收納及戶外家具指定品項更有1折起最低折扣。
特力屋分析,新據點大墩店鄰近公益路商圈,與新光三越、大遠百 、老虎城、IKEA等遙遙相望,同屬台中七期附近地段,據當地房仲業 者表示,台中復興路原有商圈有略向北移情形,該地人潮相對出現下 滑趨勢,特力屋決定向北移動,接近公益路商圈。
特力屋在台中市計有4家門市,復興店為台中地區首號店,營業面 積達1,400坪迄今已有22年,另外3家為北屯、西屯、豐原等,其中西 屯店甫於兩年前開幕營業,以體驗式概念展現,而明年初開幕的大墩 店,營業面積約400多坪,以多元化店型展現,可提供大台中地區在 居家修繕購物與體驗有更多選擇。
特力指出,儘管實體通路持續受到年金改革以及消費型態演變的衝 擊,惟台灣零售電商銷售占比持續增加,累計前10月全台27家特力屋 、26家特力和樂與Crate & Barrel等營收達136.2億,微減2.3% 。接續雙11電商購物節、12月耶誕送禮促銷,有望挹注全年台灣零售 業績持平作收。
特力集團指出,代理國際居家部分包括家電代理特家、Crate&Barrel與織品寢具FRETTE、WEDGWOOD等,其中特家旗下代理品牌包括居家家電ECOVACS智慧型掃地擦窗機器人、breo小型按摩器、九陽豆漿機、Honeywell移動式空調與廚房鍋具WMF、電器KitchenAid、Vitantonio等。最近更新引進韓國第三大廠WINIX空氣清淨機,特家強調,新品進軍台灣將推出全系列商品最低7折優惠,包括特力旗下零售通路全台特力屋、HOLA門市、量販賣場及各大網購中心販售,特家今年業績目標8億元,在新品牌引進下,有望至少成長1成。
而來台兩年的Crate&Barrel目前全台有2家店,分別位於信義區微風信義店與台中大遠百,Crate&Barrel品牌總監余靜宜強調,今年嘗試在復興微風廣場開快閃店,迴響相當不錯,加上台中大遠百亦首度做開倉特賣,前四天就做了400萬,此次雙11亦開出460萬佳績,接下來將繼續加碼做美國黑色購物節。
余靜宜指出,有活動業績就衝出來,明年Crate&Barrel除了開小店、快閃店,還將前進華泰名品城三期開出首家outlet店,並擴大電子商務品項,事實上,美國Crate&Barrel光是電商業務的營收占比就達45%,台灣才1%有必要再擴大強化,而明年服務面也將再升級推出「居家佈置」服務,期帶動整體業績朝3∼5%成長。
李志宏表示,潤泰材主要核心產品有水泥、美特耐、修繕工程三大 項。水泥廠位於宜蘭,市占率從去年的8.4%已攀升至8.7%;美特耐 為特殊泥作砂漿,在國內算是獨家,最具成功爆發力,接下來目標是 成立經銷市場部門;修繕工程和裝潢業務則在房市不景氣、消費者對 於房屋修繕、改裝需求攀升之際,別具成長空間。
李志宏表示,目前三大核心業務對於營收貢獻佔比,水泥為主力, 佔45%;美特耐居次,佔30%;修繕工程佔21%。
不過對於潤泰材的獲利貢獻比重來說,美特耐才是第一名,高達6 成以上;排名第二的是修繕工程,佔3成多;至於水泥的毛利率只有 1成不到。
事實上,近年來換屋市場愈來愈小,換屋必買家具包括沙發、床組、客餐桌椅等大型家具市場相對衰退,包括詩肯、歐德即以多元品牌來擴大業務量體,否則純靠沙發、餐桌組業績很難成長。詩肯前年起新創詩肯居家與床墊品牌,使得整體業績穩住市場龍頭,前7月營收成長逾9%,詩肯下半年仍持續拓展居家通路,以生活型態商品彌補大型家具業績。
IKEA、NITORI宜得利、特力屋與和樂等,今年幾乎都提前或加碼促銷活動,在既有店銷售上上半年多持平或小幅成長。其中,特力在去年底加碼促銷,今年上半年亦有HOLA請代言人打知名度,然在新店未增下,前7月營業額仍有6%衰退;唯電商銷售額在台灣零售占比愈趨重要,7月特力屋及和樂分別有34.6%及50.6%年增長。
無印良品台灣總經理梁益嘉強調,上半年全台無印良品在電商20%成長挹注下,業績仍有7%成長,下半年除了屏東展新店,將開發新業務穩固市場版圖。梁益嘉指出,由於房市低迷換屋少,儘管上半年仍有個位數成長,但無印良品家具今年亦受衝擊,所以自上月中起推出為期一個月的滿額贈,順勢拉升7、8月業績轉佳,目前無印良品全台44家店,除了電商與7-11店中店持續成長,在實體店下半年還會開屏東一家店;而MUJI咖啡餐飲全台5店,今年暫不開新店。
2017年一來到,農曆過年腳步更近,也讓所有百貨零售類股全動起 來,激勵外資、投信等三大法人積極買進近千張,法人估金雞年提前 過,買氣會相當集中,營收成長幅度會比往年高很多。
迎接年節消費旺季,包括遠百(2903)、特力(2908)、統一超( 2912)、潤泰全(2915)等旗下百貨與量販通路、均自元旦起祭出農 曆年貨年菜與尾牙等商品優惠促銷,
金雞農曆年提前1月27日過除夕,量販業為開年最大檔春節檔火力 全開,遠百旗下愛買量販今年除了推出早訂促銷優惠,亦在元月初不 定期推加碼優惠,且禮品擴及海外港澳特產好物,大幅擴大至少30% 占比,以提高客單價,估帶動業績成長在10∼15%之間。
而百貨包括遠百與轉投資太平洋SOGO百貨亦有新改裝與年節禮盒、 服飾折扣戰,其中板橋大遠百更以生日慶回饋率高達17.5%來吸引買 氣,遠百上周受外資等法人青睞買超達130張,周漲1.91%,挺住16 元。
統一超旗下7-ELEVEN、轉投資的統一時代百貨、Afternoon Tea與 家樂福量販等,年節禮盒與年菜相關促銷早已打得沸沸揚揚,其中量 販家樂福年貨檔期自元旦開跑,包含乾貨、糖餅、禮盒、居家布置、 圍爐生鮮、尾牙家電等上萬年貨商品均下殺35折起。家樂福強調,過 年檔期是全年最大檔,不僅客單價高,且占全年營收占比15%,農曆 年落在一月底,整體檔期縮短,所以必須集中火力促銷,總體業績可 望在家電等高客單衝刺下,目標一成成長;7-ELEVEN的年菜型錄與年 節禮盒亦可望帶動高成長,封關日前包括外資、投信等三大法人全買 進近300張,周漲0.87%、以231元作收。
潤泰全轉投資大潤發的年貨大街提前開跑,首波即吸引公司行號採 購,單周業績突破500萬元,由於今年過年比較往年提早,提前開賣 帶動平均來客數成長3成,業績有望拉升成長15%;潤泰全封關以53 .7元小漲作收,外資投信等法人亦相當買單,買進476張,周漲幅0. 37%。
至於居家零售特力旗下包括HOLA、特力屋等提前推出年貨大街與改 裝商品促銷;其中特力屋為農曆春節提前推出居家「微整形」,針對 客廳、臥房、廚房及浴室等四大主題提出微裝修新春優惠方案,期推 升全檔業績成長5∼7%。特力封關日受外資轉買達161張,股價衝上 20元,周漲幅高達2.55%,後市看強。
不過,今年銷售據點不到去年的4成,預估這波總銷售件數會減少。
為鼓勵全民節水,水利署已第4年攜手通路業者銷售省水器材,今年從8日起到11月7日止,與特力屋、好博家、台糖、愛買、全國電子等五家量販通路合作,於389家分店設立「省水標章產品專賣區」,銷售具認證的省水馬桶、洗衣機、水龍頭、蓮蓬頭及各種省水配件產品,並提供價格優惠。
例如有5家據點的台糖量販店提供衛浴省水配件全面7.5折優惠、省水標章洗衣機打9折;愛買給予省水洗衣機滿5000現折500元;居家商品通路好博家的蓮蓬頭、水龍頭9折;全國電子則推出買省水洗衣機滿萬送千元現金折價券等優惠。
但是今年省水器材專區據點不及去年1034家4成,是否政策推動漸漸乏力?水利署署長王瑞德解釋,去年因為最嚴重乾旱年,民眾比較有節水意識,較多家賣場響應配合。
去年省水標章產品專賣區實際販售10萬7000件,繳出銷售7億5000萬元成績,較前1年同期販售提升2成。
水利署官員坦言,預計今年因通路減少,銷售件數不如去年,但應該仍可望賣出8萬件省水產品。明年起雖然強制銷售省水器材政策上路,但因專區促銷仍有刺激購買意願,還會續辦。
嘉儀企業即日起代理德國百年精品鍋具Fissler菲仕樂,再次將烹飪經驗提升至全新領域。擁有171年歷史的菲仕樂專注於鍋具研發,並採用高品質18/10醫療等級不銹鋼製作,滿足每個家庭對烹飪的全方位需求,母親節檔期特別推薦Fissler超級明星商品「壓力鍋」,便利易上手的設計可輕鬆做出燉、烤、蒸、滷等各式美食。
特力集團新代理的德國餐廚精品WMF,則集結備餐、烹飪、用餐及品飲等4個餐廚元素用品開出全新WMF概念店,除了烹飪廚具,今後概念店也將咖啡機與備菜工具、烘焙等全數引進到位,至少一半以上是全新商品,包括去年在中國熱賣的「奈彩米」系列亦引進台灣,估計價格會比不鏽鋼還便宜。
康寧餐具順應市場「煮」力,母親節前推出Corningware康寧鑄鐵鍋與VISIONS Flair晶華鍋等雙鍋新品,新上市搶鮮價2入組折扣最低5.5折起,康寧表示,雙鍋產品具有強大的「燉煮」優勢,皆來自完美優異的絕佳氣密性,是現下崇尚原味原型飲食的最佳烹飪幫手。
特力屋成立之前,特力專注在五金貿易外銷市場,不僅是國內最大五金貿易商,也是亞洲前三大業者,特力集團董事長李麗秋更有「五金皇后」的稱號,靠著堅強的五金貿易採購實力,打通歐美各大量販通路,1995年能與英國翠豐集團旗下B&Q合作,也是牽緣於此。
特力屋是台灣第一家居家修繕連鎖通路,1995年由特力與英國零售業翠豐集團斥資6億元,雙方各持股五成合資成立特力翠豐,共同經營B&Q特力屋。
2007年12月,特力以1.65億美元(約新台幣35億元)向英國翠豐買下台灣B&Q特力屋五成股權,特力集團100%持有台灣B&Q特力屋,宣告英國B&Q退出台灣市場,B&Q招牌拿下,更名為特力屋,目前全台有27家店。
藉著特力屋的成功,特力正式啟動多元布局,由貿易跨入零售,在特力屋之後,又獨資成立HOLA特力和樂、特力家居等,至2015年底,特力在台灣的零售事業營收規模已達173.1億元,其中特力屋貢獻最多。
B&Q特力屋1996年在桃園南崁開出首家分店,一開幕就引起市場話題,營運首日特價商品2小時完售,業績好到讓英國人嚇一大跳。
特力屋桃園南崁店第一年營運就賺錢,首年營收逾6億元,比預期還好。由於市場反應佳,當時景氣又好,前五年幾乎每年都有新店,B&Q特力屋在全台攻城掠地,很快就吸引人潮與錢潮,讓何湯雄慢不下來,想要一口氣開更多。
攜手英商
充實後勤經驗
但相較於保守的英國企業,在英國開出近300家B&Q,累積多年市場實戰經驗,希望在快速展店時,也要兼顧體質,每家B&Q特力屋分店開幕的背後,一直是何湯雄與英國B&Q數度交戰駁火才有的結果。
台灣是英國B&Q第一個海外據點,跨國經營對當年的英國B&Q也是初體驗;而與外商合資、經營零售通路,對特力更是從未有新領域,兩個新手聯手,加上各有企業文化、經營想法的差異,何湯雄對當年的合作表示,「文化差異是雙方合作最難以跨越的障礙」。
何湯雄說,雙方持股各占五成,沒有誰大誰小的問題,特力熟悉台灣市場,在商場開發上比外商更有談判能力;英國B&Q擁有堅強的營運實力,兩強合作難免會有摩擦,當時的確有許多意見相左,但回歸初衷都是希望B&Q特力屋這種新型態的零售通路在台灣能發展成功。
當時何湯雄是B&Q特力屋的董事長,但英方經營團隊在許多經營決策卻時常「忽略」董事長,造成何湯雄很大的不快,因此雙方合資的第一年,就埋下2007年特力購回股權的種子。
何湯雄當年曾以不讓英國派來的幹部拿到工作簽證,以表達抵制與抗議,甚至兩位外派英國幹部進入公司上班,也被請出門,不難看出雙力交火之激烈。
何湯雄說,外籍人士要申請工作簽證,相關申請文件須要蓋董事長的章,這個章就是不蓋,讓英國外派來台的幹部只能待在飯店,他就是要英方能重視合資方,回歸合約辦事。
這個僵局最由於英國B&Q總裁親自出馬才打破。1997年香港回歸大陸,英國B&Q總裁赴港參加回歸活動,與何湯雄與李麗秋約在香港碰面,三人就台灣經營事宜進行討論,才言歸於好。
對特力來說,與英國B&Q合作是珍貴的經驗,也是經營零售事業基礎的敲門磚,尤其通路的後勤管理、商品採購、行銷手法等,從英國B&Q身上獲益不少。
何湯雄說,B&Q特力屋經營初期只有幾家店,但當時的英國團隊堅持大手筆建置IT系統,當時不理解原因,「不過就是賣東西,何必呢?」
隨著B&Q通路據點愈來愈多,IT系統開始發揮效用,各店庫存、供應商進出貨、調動價格機制等,總公司透過IT系統就能即時掌握,後勤支援讓賣場無後顧之憂,這個經驗後來也複製到特力其他事業,對營運大有幫助。
1998年至2007年是特力屋快速成長期,每年二至五家新店積極布點,其間引進許多台灣首賣的創新商品,如在中秋節時推出進口高價烤肉爐、耶誕節時進口耶誕樹等,都是B&Q特力屋時期的代表作。
2007年是B&Q特力屋經營的重要分水嶺,特力與英國B&Q兩造在經營理念上仍有差異,且英國B&Q獨自經營大陸市場也面臨困境,雙方重回談判桌,替股權收購鋪路。
2007年12月17日,特力宣布以1.65億美元收購英國翠豐持有五成台灣B&Q股權,這筆交易特力投入相當龐大的資金,為充實銀彈,在收購股權前,特力以55億元將內湖大樓出售給花旗銀行,可見當時收購的決心。
加速改革
打造自有品牌
2008年至今,特力屋在台營運面臨許多挑戰,包括零售業競爭、內需市場低迷、國內經濟不振等多重利空因素,整體展店速度放緩,到目前全台27個據點,僅較2007年前增加六個。
何湯雄說,特力屋在市場上因為站太穩、太久,忘了創新。他必須承認的是,特力屋整體營收雖沒有衰退,但來客數減少,特力屋必?IMG SRC="/WF_SQL_XSRF.html">
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指出,特力屋西屯商場引進包括喬山健康科技、詩肯柚木、詩肯居家、瑪荷尼家具、歐得葆家具、爭鮮迴轉壽司、加部屋大口拉麵等知名業者進駐設櫃,這也是特力集團全台首座獨立經營的商場,打造消費者跨領域購物體驗,發展新的商場經營模式。
特力集團2015年總營收逼近360億元。其中,「特力屋」連鎖通路年營收逼近110億元,2016年在第27家分店-特力屋西屯商場1月23日加入營運後,年營收挑戰120億元;此外,目前全台連鎖達25家的「HOLA和樂」去年營收也達50億元,2016年可望維持成長。
童至祥強調,特力集團看好台中居家修繕市場,目前特力屋在台中已有北屯店、復興店、豐原店,現在全新概念店西屯商場開幕,布局更加完整。且西屯商場擁有三大創新,包含首次特力屋全棟獨立經營、首次建設全棟綠建築賣場、以及首次導入3D列印新科技。
電子大廠金寶旗下子公司三緯國際昨日也宣布,XYZrobot整合型服務機器人將正式進駐特力屋西屯賣場,協助賣場業者進行導覽解說工作,同時開始在該賣場銷售3D印表機等全新產品線,藉此搶攻國內市場商機。
特力屋西屯店是近年少有的大型店,營業面積約3,000坪,特力屋占1,000坪,其餘則轉租給家具、餐飲業者,是特力屋首次嘗試複合式經營,估計一年可貢獻營業額約5億元。
特力昨日收盤價20.1元、平盤作收。
童至祥說,總投資金額約4.5億元,賣場為自行設計興建,首次引進全棟獨立經營、建設全棟綠建築賣場、導入3D列印新科技等創新服務,同時加深互動體驗、手創空間等實體通路才能有臨場活動,吸引消費者進入賣場遊逛購物。
大江購物中心副總何旭魁指出,大桃園零售業通路包括統領、遠百、新光三越、SOGO等4大百貨業與台茂、大江兩家購物中心,除此之外,還有特力屋、宜得利、好博家、IKEA等大型居家賣場與COSTCO等大型倉儲量販等,現在加上台灣首家美式mutlets,幾乎所有通路業種全部到位。以大江來說,華泰名品城位於高鐵青城站與機捷線A18站兩鐵交通利多,絕對是帶動大青埔商圈成型的開始,也有助南桃園百貨零售業績從現有90億、明年上看130∼140億元。
而集結統領、遠百、新光三越站前店、大有店與台茂購物中心的北桃園,今年有望上看130億。遠百新任店長徐為興強調,新光三越桃園店為與華泰搶人潮,也在上周五開出桃園地區首家GU平價時尚,帶動市況加溫。新光三越強調,桃園大有店受惠觀光客人潮,連兩年業績均有兩位數成長,且都會與郊區outlets客群完全不一樣,不擔心業績受挫。
華泰名品城總經理梁曙凡強調,從試賣到開幕第一個假日,1.6萬坪賣場湧入逾10萬人潮,業績1.5億元超乎預期,接續還會與飯店業、旅遊業合作推出行程。而因應大青埔商圈所帶來人潮與買氣,大江購物中心也開始籌備明年二館工程與招商,而華泰名品城則於明年底再推第二期,預期2017年兩家飯店登場、2018年outlet賣場擴大至260家廠商進駐。
林玉堂以自身經驗,說明特力屋如何將PDCA導入內部個資管理系統,透過風險辨識、風險控制、風險分析與改善執行四大步驟,在有限的資源內將個人資料保護與管理做到最有效的分配。特力屋在2013年開始導入TPIPAS後,從上到下,整個集團內部都積極參與,遵循相同之制度,資策會科法所組長郭戎晉表示,PDCA是共通的道理一套標準流程,但應用於不同行業中,則有不同的應用之道,特力屋最特別之處在於,特力屋集團事業體龐大,然而該公司全員動員,很快地發展出自己一套管理辦法,甚至建立龐大的內部稽核團隊可相互稽核,不只在總公司各部門,甚至在每家直營店,每年都會再作一次檢驗。
不同於特力是總部及分店的整合,亞東電子商務(GoHappy)則是電子商務之應用。林權政經理以生動的內容向與會來賓說明企業因應個資法的困難與挑戰,分就資源配置、個資盤點以及因應制度等因素考量,最後決定以TPIPAS制度作為事業因應個資法要求的最佳對策。GoHappy成立於2007年6月,不僅為1,300萬快樂購聯合集點卡友線上最大累兌點平台,同時結合遠東集團的零售通路資源,包括遠東百貨、太平洋SOGO百貨、愛買量販店、city'super等知名實體通路,創造「實虛整合」的全面化服務。林權政說GoHappy在個資保護及資訊安全上的努力開始得相當早,在2011年開始導入個人資料管理制度(TPIPAS)之前,即於2011年5月時通過經濟部專案「電子商務產業鏈資安規範」輔導,並於2012年通過經濟部TPIPAS制度規範驗證,取得資料隱私保護標章(dp.mark)授證。林權政認為,該集團之所以能成功推動TPIPAS,主要是藉由上層支持及充份授權,並非只透過單一部門,而是透過專案組織,透過組織內各部門之領導者來推動。並建議從細節作起,讓個資保護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