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投信(公)公司新聞
2021年12月投信基金定期定額金額出爐,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整體扣款金額58.11億元、扣款筆數98.56萬筆、扣款人數58.66萬人。其中,定期定額扣款金額破億元的基金有九檔,投資類型以台股為多數,一共八檔,以就基金公司來看,統一投信旗下四檔基金進榜,表現最亮眼。
進一步來看排名前九大基金,都是熟悉的長青基金,包括安聯台灣科技、復華中小精選、統一黑馬以及國泰中小成長等,主因定期定額投資人是持續數年的長期投資,能擠進破億元榜單的基金,需要長期累積的口碑與信任。
安聯投信旗下三檔台股基金包下定期定額金額前三名,去年三檔基金績效漲幅超過六成;其中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單月定期定額金額更高達2.07億元。
去年績效漲逾八成的統一黑馬、統一奔騰,因突出的績效表現,吸引投資人目光,雙雙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是,統一強漢基金是唯一投資海外市場上榜的大中華基金,因長期績效表現優異,受到投資人關注,就算去年陸股逆風,基金績效全年度仍繳出逾22%的成績。
此外,名列第十的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去年12月定期定額金額為0.96億元,也有挑戰億元俱樂部之姿。
展望後市,統一投信表示,目前市場擔心美國聯準會將提前升息及縮表的不確定性,在縮表時程確定前,短期仍會波動較大處於整理盤,不過,台股基本面強、本益比不高,若有不理性下殺,是擇優買進良機,聚焦獲利高成長的好公司。處在資金面過度到基本面行情的波動期,正是定期定額分批累積資本的好機會。
安聯投資長張惟閔表示,台股指數和企業獲利高度相關,預估今年整體獲利金額達3.4兆元,明顯高於2016至2020年,有利於指數區間將再上移,看好2022年台股仍有機會向上。
進一步來看排名前九大基金,都是熟悉的長青基金,包括安聯台灣科技、復華中小精選、統一黑馬以及國泰中小成長等,主因定期定額投資人是持續數年的長期投資,能擠進破億元榜單的基金,需要長期累積的口碑與信任。
安聯投信旗下三檔台股基金包下定期定額金額前三名,去年三檔基金績效漲幅超過六成;其中安聯台灣科技基金單月定期定額金額更高達2.07億元。
去年績效漲逾八成的統一黑馬、統一奔騰,因突出的績效表現,吸引投資人目光,雙雙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是,統一強漢基金是唯一投資海外市場上榜的大中華基金,因長期績效表現優異,受到投資人關注,就算去年陸股逆風,基金績效全年度仍繳出逾22%的成績。
此外,名列第十的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去年12月定期定額金額為0.96億元,也有挑戰億元俱樂部之姿。
展望後市,統一投信表示,目前市場擔心美國聯準會將提前升息及縮表的不確定性,在縮表時程確定前,短期仍會波動較大處於整理盤,不過,台股基本面強、本益比不高,若有不理性下殺,是擇優買進良機,聚焦獲利高成長的好公司。處在資金面過度到基本面行情的波動期,正是定期定額分批累積資本的好機會。
安聯投資長張惟閔表示,台股指數和企業獲利高度相關,預估今年整體獲利金額達3.4兆元,明顯高於2016至2020年,有利於指數區間將再上移,看好2022年台股仍有機會向上。
統一投信表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復甦,經濟穩定成長,通膨上升趨勢可能已到頂,再加上供應鏈失衡將會逐漸緩解,今年股市持續看多,聯準會升息前仍有高點可期。
統一投信指出,投資方向上,短期台股持續處於高檔震盪,脫離資金大浪帶動的同漲同跌格局,個股輪動快速,投資須謹慎依基本面選擇成長動能佳、評價合理的個股。布局看好三大主軸:半導體、5G╱伺服器╱高速運算、汽車電子化趨勢,以及3個新趨勢包括:低軌道衛星、電子紙╱電子標籤以及元宇宙等應用產業;傳產股看好歐美解封後,戶外運動用品以及低庫存產品例如衣服、鞋子等需求回升。
就全球經濟面而言,統一投信分析,今年全球景氣仍持續擴張,雖然總體經濟成長率較去年縮減,但歐美等成熟市場經濟動能仍強,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先進國家經濟成長率4.5%,表現仍高於長期平均。美股企業獲利成長動能雖然下滑,主要因高基期因素,但預估今年標普500獲利成長率仍高於長期平均。
台灣景氣循環脫離成長高峰,但優於長期水準,預期量化寬鬆(QE)結束到美國升息前仍有高點可期,台股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縮減,但仍維持正向,電子類股保持兩位數的獲利成長,表現將優於金融與傳產類股。
統一投信指出,投資方向上,短期台股持續處於高檔震盪,脫離資金大浪帶動的同漲同跌格局,個股輪動快速,投資須謹慎依基本面選擇成長動能佳、評價合理的個股。布局看好三大主軸:半導體、5G╱伺服器╱高速運算、汽車電子化趨勢,以及3個新趨勢包括:低軌道衛星、電子紙╱電子標籤以及元宇宙等應用產業;傳產股看好歐美解封後,戶外運動用品以及低庫存產品例如衣服、鞋子等需求回升。
就全球經濟面而言,統一投信分析,今年全球景氣仍持續擴張,雖然總體經濟成長率較去年縮減,但歐美等成熟市場經濟動能仍強,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先進國家經濟成長率4.5%,表現仍高於長期平均。美股企業獲利成長動能雖然下滑,主要因高基期因素,但預估今年標普500獲利成長率仍高於長期平均。
台灣景氣循環脫離成長高峰,但優於長期水準,預期量化寬鬆(QE)結束到美國升息前仍有高點可期,台股今年企業獲利成長縮減,但仍維持正向,電子類股保持兩位數的獲利成長,表現將優於金融與傳產類股。
台股年底加緊油門衝衝衝,昨(29)日再衝歷史新高,連續三日刷新紀錄,帶動台股基金績效水漲船高,尤其績優主動型台股基金報酬更加亮眼。展望後市,市場高度期待台股挑戰兩萬點,但升息選股難度提升,法人建議投資人不妨挑選績優、專業的主動選股台股基金,掌握超額報酬機會。
今年來台股漲勢不停歇,寫下連續三年漲逾兩成,今年來加權指數上漲23.8%、櫃買指數上漲28.3%,而根據晨星統計主動型台股基金(主級別)表現,截至12月28日,今年來前三強台股基金團隊紛紛繳出大盤兩倍以上的報酬,依序為新光投信72.2%、安聯投信64.3%、統一投信58.3%,顯示主動式基金操作勝大盤功力。
新光台股團隊今年來明顯掌握到台股投資節奏,強勢竄出頭,旗下四檔台股基金平均繳出逾七成的好成績,其中,新光創新科技基金以86.8%的超額表現、高居台股基金績效冠軍。
安聯台股團隊重視基本面分析與選股,旗下三檔基金績效表現突出,也帶動申購不斷,三檔規模皆為百億等級;統一台股團隊長年重視基本面研究,旗下九檔基金可以滿足不同風格投資人選擇,其中,統一奔騰漲86.5%、統一黑馬漲82.2%,漲勢凌厲。
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指出,預期2022年是台股多頭下半場延伸,基本面和流動性上半年依然很好,但不確定性逐步升高,通膨可能導致Fed加速縮表和升息步調,成為下半年風險因素,看好半導體、電動汽車、高速運算與高速傳輸、升息環境與內需成長。
今年來台股漲勢不停歇,寫下連續三年漲逾兩成,今年來加權指數上漲23.8%、櫃買指數上漲28.3%,而根據晨星統計主動型台股基金(主級別)表現,截至12月28日,今年來前三強台股基金團隊紛紛繳出大盤兩倍以上的報酬,依序為新光投信72.2%、安聯投信64.3%、統一投信58.3%,顯示主動式基金操作勝大盤功力。
新光台股團隊今年來明顯掌握到台股投資節奏,強勢竄出頭,旗下四檔台股基金平均繳出逾七成的好成績,其中,新光創新科技基金以86.8%的超額表現、高居台股基金績效冠軍。
安聯台股團隊重視基本面分析與選股,旗下三檔基金績效表現突出,也帶動申購不斷,三檔規模皆為百億等級;統一台股團隊長年重視基本面研究,旗下九檔基金可以滿足不同風格投資人選擇,其中,統一奔騰漲86.5%、統一黑馬漲82.2%,漲勢凌厲。
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指出,預期2022年是台股多頭下半場延伸,基本面和流動性上半年依然很好,但不確定性逐步升高,通膨可能導致Fed加速縮表和升息步調,成為下半年風險因素,看好半導體、電動汽車、高速運算與高速傳輸、升息環境與內需成長。
2021年將結束,金管會到12月27日為止,三局共已開出340張罰單 ,總罰金額3億381萬元,連同2020年計算,連續第二年罰鍰金額破3 億元,2021年最大被罰苦主是銀行業,首次年度罰鍰金額破億元。
金管會28日再開罰三家銀行,都是理專或行員挪用客戶資金、或與 客戶有不當資金往來。中信銀是有兩位理專挪用52位客戶、逾2.3億 元用於投資期貨,且透過數個人頭帳戶進行資金移轉與領現交付,中 信銀未建立完善內控及監控,被罰1,400萬元。
永豐銀則是對新進仍未過試用期的年輕行員,設定過高業績目標, 導致理專代客戶墊付房貸壽險保費、後又挪用客戶249萬元資金,被 罰400萬元;板信亦有一位行員在4年10個月的時間內,挪用一位客戶 的資金430萬元,被罰200萬元。
銀行局今年累計到12月28日為止,共已有13件罰案,罰鍰金額1億 1,289萬元,比去年全年罰鍰增29%,主要是銀行法罰鍰上限由1,00 0萬元拉高到5,000萬元。
銀行局2021年單一罰鍰金額最高是台新銀行因為理專挪用客戶資金 被罰3,000萬元;第二高是日盛金大股東建群投資(CTL)持股申報, 未符合大股東持股透明行動方案,被裁罰金額2,500萬元,第三高是 中信銀28日被罰的1,400萬元。
2020年開出67張罰單、罰鍰金額1億3,560萬元的保險局,2021年已 有71張罰單,但罰鍰金額1億1,500萬元,則比去年少。
保險局2021年罰鍰金額有前四大苦主,第一名是台北富邦銀行因銀 行通路銷售保單疏失罰900萬元,第二名有三家並列,即富邦產險、 富邦人壽及美商安達產物,也因金檢相關缺失,各被罰600萬元。
證期局2021年已開出256張罰單(證券期貨業加上市櫃公司),罰 鍰金額共7,592萬元,件數比2020年多,但金額則少近10%。
證期局2021年罰鍰金額前三大,共七家公司,罰鍰金額第一高的是 三家投信即群益投信、統一投信、復華投信受託辦理勞動基金全委投 資疏失,每家各被罰450萬元;第二是KY公司康友未依規定申報財報 ,罰336萬元;第三有三家券商並列,即券商在證交所主機共置的疏 失,處三家券商各被罰144萬元,即康和證、國泰證及永豐金證券。
金管會28日再開罰三家銀行,都是理專或行員挪用客戶資金、或與 客戶有不當資金往來。中信銀是有兩位理專挪用52位客戶、逾2.3億 元用於投資期貨,且透過數個人頭帳戶進行資金移轉與領現交付,中 信銀未建立完善內控及監控,被罰1,400萬元。
永豐銀則是對新進仍未過試用期的年輕行員,設定過高業績目標, 導致理專代客戶墊付房貸壽險保費、後又挪用客戶249萬元資金,被 罰400萬元;板信亦有一位行員在4年10個月的時間內,挪用一位客戶 的資金430萬元,被罰200萬元。
銀行局今年累計到12月28日為止,共已有13件罰案,罰鍰金額1億 1,289萬元,比去年全年罰鍰增29%,主要是銀行法罰鍰上限由1,00 0萬元拉高到5,000萬元。
銀行局2021年單一罰鍰金額最高是台新銀行因為理專挪用客戶資金 被罰3,000萬元;第二高是日盛金大股東建群投資(CTL)持股申報, 未符合大股東持股透明行動方案,被裁罰金額2,500萬元,第三高是 中信銀28日被罰的1,400萬元。
2020年開出67張罰單、罰鍰金額1億3,560萬元的保險局,2021年已 有71張罰單,但罰鍰金額1億1,500萬元,則比去年少。
保險局2021年罰鍰金額有前四大苦主,第一名是台北富邦銀行因銀 行通路銷售保單疏失罰900萬元,第二名有三家並列,即富邦產險、 富邦人壽及美商安達產物,也因金檢相關缺失,各被罰600萬元。
證期局2021年已開出256張罰單(證券期貨業加上市櫃公司),罰 鍰金額共7,592萬元,件數比2020年多,但金額則少近10%。
證期局2021年罰鍰金額前三大,共七家公司,罰鍰金額第一高的是 三家投信即群益投信、統一投信、復華投信受託辦理勞動基金全委投 資疏失,每家各被罰450萬元;第二是KY公司康友未依規定申報財報 ,罰336萬元;第三有三家券商並列,即券商在證交所主機共置的疏 失,處三家券商各被罰144萬元,即康和證、國泰證及永豐金證券。
BENCHMARK(指標)2021台灣年度基金大獎揭曉,統一投信榮獲九 大獎
項,包括最佳基金公司獎四座、最佳表現與最佳定期定額基金獎 五座,是股票型
資產類別贏得最多獎項的基金公司,台灣最佳股票金 獎團隊實至名歸。
「最佳基金公司獎」是評量公司在各類資產的管理能力,包括投資 組合、投
資策略、績效與風險管理等實力,是否具備持續性的、一致 的卓越能力。統一投
信在四大類資產管理成績獲得肯定,分別是「中 國股票─傑出表現」、「亞洲股
票─同級最佳」、「台灣中小型股票 ─同級最佳」、「產業股票─資訊科技─傑
出表現」。
個別基金方面,最佳表現基金大獎有三座,統一大龍騰中國基金( 新台幣)
獲得「中國股票─同級最佳」,統一奔騰基金獲得「產業股 票─科技─ 同級最
佳」,統一強漢基金(美元)獲得「大中華股票 ─同級最佳」。此獎項評核方式
是匯整一年期與三年期的回報率、索 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及ESG評分,按權
重得出表現最佳的基金 。
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有兩座,統一強漢基金(新台幣)獲得 「大中華
股票─同級最佳」,統一黑馬基金獲得「台灣中小型股票─ 傑出表現」。此獎項
評核方式是計算基金一年、三年和五年月度內部 回報率,進一步賦予權重,計算
出總得分,得分較高者獲獎。
BENCHMARK(指標)台灣基金獎今年為第六屆,統一投信連續五年 獲獎,
累積18座獎項。若是加計理柏獎、金鑽獎、晨星暨Smart智富 台灣基金獎等各大基
金獎,統一投信近年來累積獲得獎項已達88座各 專業基金評選機構雖然採取不同
指標,但都重視基金風險控制後報酬 表現的穩定度與持續能力,用意在篩選出值
得長期投資的基金。
項,包括最佳基金公司獎四座、最佳表現與最佳定期定額基金獎 五座,是股票型
資產類別贏得最多獎項的基金公司,台灣最佳股票金 獎團隊實至名歸。
「最佳基金公司獎」是評量公司在各類資產的管理能力,包括投資 組合、投
資策略、績效與風險管理等實力,是否具備持續性的、一致 的卓越能力。統一投
信在四大類資產管理成績獲得肯定,分別是「中 國股票─傑出表現」、「亞洲股
票─同級最佳」、「台灣中小型股票 ─同級最佳」、「產業股票─資訊科技─傑
出表現」。
個別基金方面,最佳表現基金大獎有三座,統一大龍騰中國基金( 新台幣)
獲得「中國股票─同級最佳」,統一奔騰基金獲得「產業股 票─科技─ 同級最
佳」,統一強漢基金(美元)獲得「大中華股票 ─同級最佳」。此獎項評核方式
是匯整一年期與三年期的回報率、索 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及ESG評分,按權
重得出表現最佳的基金 。
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有兩座,統一強漢基金(新台幣)獲得 「大中華
股票─同級最佳」,統一黑馬基金獲得「台灣中小型股票─ 傑出表現」。此獎項
評核方式是計算基金一年、三年和五年月度內部 回報率,進一步賦予權重,計算
出總得分,得分較高者獲獎。
BENCHMARK(指標)台灣基金獎今年為第六屆,統一投信連續五年 獲獎,
累積18座獎項。若是加計理柏獎、金鑽獎、晨星暨Smart智富 台灣基金獎等各大基
金獎,統一投信近年來累積獲得獎項已達88座各 專業基金評選機構雖然採取不同
指標,但都重視基金風險控制後報酬 表現的穩定度與持續能力,用意在篩選出值
得長期投資的基金。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投信基金11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58.05億 元、筆數99.34萬筆、扣款人數58.91萬人,都較前月小幅回升,但未 再創高。
有承作定期定額業務的33家投信公司,出現明顯品牌效應,前五大 投信當月扣款金額合計35.11億元,占全體60%,其中,統一投信保 持領導品牌地位,不但蟬聯扣款規模三冠王,且扣款金額、筆數、人 數皆再創新高。
統一投信11月扣款金額9.78億元、市占率16.85%,扣款筆數17.0 5萬筆、人數9.29萬人,三項數據皆保持增長態勢且再創歷史新高。 進一步看今年來成長幅度,扣款金額增25%,扣款筆數增31%,扣款 人數也有近兩成增長。在定期定額規模前五大投信裡,也是成長速度 最快的公司。
再看投信定期定額扣款前十大人氣基金,統一投信占據半壁江山, 有五檔基金上榜,檔數最多。其中,今年來在台股科技型基金保持績 效領先的統一奔騰基金,報酬率82%的亮麗表現,定期定額扣款金額 在今年內成長205%,統一黑馬基金今年來報酬率77%,在台股一般 股票型居冠,今年內扣款金額成長率達312%,顯見績效是定期定額 投資人極重視的關鍵。
穩健長青也非常重要,像是統一大滿貫基金也是定期定額最愛名單 的常客,與投資大中華股市的統一強漢基金都是多年來保持每月扣款 逾億元的人氣基金。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連續兩年績效都位居同類型 之首,在全球股票型基金扣款金額最高。
統一投信進入人氣榜單的基金分屬不同區域屬性,顯示團隊在國內 外股票基金的長期操作實績,受到投資人肯定。投資人不需在銀行或 基金平台從各家基金公司挑選基金,只要直接向統一投信開戶申購, 就有多種類型的好基金可進行組合搭配,並且享有最優惠的手續費待 遇。統一投信表示,在美國聯準備縮減購債為升息舖路之下,股市波 動加大,建議以定期定額較穩健。
有承作定期定額業務的33家投信公司,出現明顯品牌效應,前五大 投信當月扣款金額合計35.11億元,占全體60%,其中,統一投信保 持領導品牌地位,不但蟬聯扣款規模三冠王,且扣款金額、筆數、人 數皆再創新高。
統一投信11月扣款金額9.78億元、市占率16.85%,扣款筆數17.0 5萬筆、人數9.29萬人,三項數據皆保持增長態勢且再創歷史新高。 進一步看今年來成長幅度,扣款金額增25%,扣款筆數增31%,扣款 人數也有近兩成增長。在定期定額規模前五大投信裡,也是成長速度 最快的公司。
再看投信定期定額扣款前十大人氣基金,統一投信占據半壁江山, 有五檔基金上榜,檔數最多。其中,今年來在台股科技型基金保持績 效領先的統一奔騰基金,報酬率82%的亮麗表現,定期定額扣款金額 在今年內成長205%,統一黑馬基金今年來報酬率77%,在台股一般 股票型居冠,今年內扣款金額成長率達312%,顯見績效是定期定額 投資人極重視的關鍵。
穩健長青也非常重要,像是統一大滿貫基金也是定期定額最愛名單 的常客,與投資大中華股市的統一強漢基金都是多年來保持每月扣款 逾億元的人氣基金。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連續兩年績效都位居同類型 之首,在全球股票型基金扣款金額最高。
統一投信進入人氣榜單的基金分屬不同區域屬性,顯示團隊在國內 外股票基金的長期操作實績,受到投資人肯定。投資人不需在銀行或 基金平台從各家基金公司挑選基金,只要直接向統一投信開戶申購, 就有多種類型的好基金可進行組合搭配,並且享有最優惠的手續費待 遇。統一投信表示,在美國聯準備縮減購債為升息舖路之下,股市波 動加大,建議以定期定額較穩健。
2021年全球迎接重啟復甦,台灣挾著關鍵供應鏈優勢地位突圍,加權指數寫下連續三年漲逾兩成的亮眼成績。不過,今年來市場風格轉變快速,讓投資人大嘆難以掌握行情,而績優的主動式台股基金,以超越大盤數倍的績效表現,吸引投資人積極透過定期定額參與台股盛世。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今年來定期定額金額增長前十大清一色為台股基金,前三名為統一黑馬、安聯台灣科技以及統一奔騰,三檔績優基金今年來定期定額增加0.9億元、0.71億元以及0.65億元。其中,安聯台灣科技11月定期定額流入高達2.06億元,表現搶眼。
近一步來看,三檔基金受到投資人大舉錢進的主要原因,在於績效表現卓越,今年來統一黑馬漲77.8%、安聯台灣科技61.9%、統一奔騰82.1%,三雄績效皆在六成以上,對比同期間加權指數的兩成,顯示具有專業研究能力的基金團隊對,更能精準選股、操作得宜,讓主動式台股基金成為投資人追求超額報酬的選擇之一。
展望台股後市,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看好三大主軸:半導體、5G/伺服器/高速運算、汽車電子化趨勢,以及三個新趨勢:低軌道衛星、電子紙/電子標籤以及元宇宙等應用產業;傳產股看好歐美解封後,戶外運動用品以及低庫存產品例如衣服、鞋子等需求回升。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根據美國採購經理人協會研究資料顯示,製造業廠商交貨時間延長,終端客戶庫存仍低,塞港問題依然未解。以此也可看出,現階段市場其實並不需太過擔憂庫存變高。
台股大致還是維持緩步上升的格局。由於供應鏈短缺問題仍在,所以在供給面仍相對緊俏、明年需求持續增溫、且受惠滲透率也同步增加等情勢下,對於後市展望仍樂觀看待。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林耕億表示,台股基本面向上趨勢未變,且國內經濟數據仍強勁,加上半年線逐漸墊高,有望提供下檔支撐,指數整理後可望持續震盪向上。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今年來定期定額金額增長前十大清一色為台股基金,前三名為統一黑馬、安聯台灣科技以及統一奔騰,三檔績優基金今年來定期定額增加0.9億元、0.71億元以及0.65億元。其中,安聯台灣科技11月定期定額流入高達2.06億元,表現搶眼。
近一步來看,三檔基金受到投資人大舉錢進的主要原因,在於績效表現卓越,今年來統一黑馬漲77.8%、安聯台灣科技61.9%、統一奔騰82.1%,三雄績效皆在六成以上,對比同期間加權指數的兩成,顯示具有專業研究能力的基金團隊對,更能精準選股、操作得宜,讓主動式台股基金成為投資人追求超額報酬的選擇之一。
展望台股後市,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看好三大主軸:半導體、5G/伺服器/高速運算、汽車電子化趨勢,以及三個新趨勢:低軌道衛星、電子紙/電子標籤以及元宇宙等應用產業;傳產股看好歐美解封後,戶外運動用品以及低庫存產品例如衣服、鞋子等需求回升。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根據美國採購經理人協會研究資料顯示,製造業廠商交貨時間延長,終端客戶庫存仍低,塞港問題依然未解。以此也可看出,現階段市場其實並不需太過擔憂庫存變高。
台股大致還是維持緩步上升的格局。由於供應鏈短缺問題仍在,所以在供給面仍相對緊俏、明年需求持續增溫、且受惠滲透率也同步增加等情勢下,對於後市展望仍樂觀看待。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林耕億表示,台股基本面向上趨勢未變,且國內經濟數據仍強勁,加上半年線逐漸墊高,有望提供下檔支撐,指數整理後可望持續震盪向上。
統一投信居業界之冠 扣款規模續創新高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投信基金11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58.05億元、筆數99.34萬筆、扣款人數58.91萬人,都較前月小幅回升,但未再創高。有承作定期定額業務的33家投信公司,出現明顯的品牌效應,前五大投信當月扣款金額合計35.11億元,占全體60%,其中,統一投信保持領導品牌地位,不但蟬聯扣款規模三冠王,且扣款金額、筆數、人數皆再創新高。
統一投信11月扣款金額9.78億元、市占率16.85%,扣款筆數17.05萬筆、人數9.29萬人,三項數據皆保持增長態勢且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看今年來成長幅度,扣款金額增幅25%,扣款筆數增幅31%,扣款人數也有近兩成增長。在定期定額規模前五大投信裡,也是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
推薦
再看投信定期定額扣款前十大人氣基金,統一投信占據半壁江山,有五檔基金上榜,檔數最多。其中,今年來在台股科技型基金保持績效領先的統一奔騰基金,報酬率82%的亮麗表現,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在今年內成長205%,統一黑馬基金今年來報酬率77%在台股一般股票型居冠,今年內扣款金額成長率達312%,顯見績效是定期定額投資人極重視的關鍵。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投信基金11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58.05億元、筆數99.34萬筆、扣款人數58.91萬人,都較前月小幅回升,但未再創高。有承作定期定額業務的33家投信公司,出現明顯的品牌效應,前五大投信當月扣款金額合計35.11億元,占全體60%,其中,統一投信保持領導品牌地位,不但蟬聯扣款規模三冠王,且扣款金額、筆數、人數皆再創新高。
統一投信11月扣款金額9.78億元、市占率16.85%,扣款筆數17.05萬筆、人數9.29萬人,三項數據皆保持增長態勢且再創歷史新高。進一步看今年來成長幅度,扣款金額增幅25%,扣款筆數增幅31%,扣款人數也有近兩成增長。在定期定額規模前五大投信裡,也是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
推薦
再看投信定期定額扣款前十大人氣基金,統一投信占據半壁江山,有五檔基金上榜,檔數最多。其中,今年來在台股科技型基金保持績效領先的統一奔騰基金,報酬率82%的亮麗表現,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在今年內成長205%,統一黑馬基金今年來報酬率77%在台股一般股票型居冠,今年內扣款金額成長率達312%,顯見績效是定期定額投資人極重視的關鍵。
台股今年以來持續強勢,加權指數可望挑戰連續三年單年度漲幅兩 成,也因此推升台股基金勇冠全球,其中績效好的可達加權指數的二 、三倍以上,推動基金淨值持續創新高,百元淨值的優質台股基金已 增加到19檔,統一投信擁有五檔最多,是績效耐力賽的大贏家,其次 為野村、富邦、復華、群益各有兩檔。
法人建議,全球及台灣明年景氣展望正向,企業獲利也持續成長, 新春行情可期,惟指數高檔震盪、個股輪動快速,不易掌握。與其煩 惱高點該不該進場追高,不如選擇長年來能克服市場波動的優質台股 團隊,選對好基金並且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就會有良好回報。
統一投信旗下五檔百元高淨值台股基金,都是長青又績優的基金, 包括統一奔騰、統一黑馬、統一經建、統一龍馬、統一全天候。其中 ,統一奔騰是科技股票型基金淨值王,近一年績效98%,相當驚人, 成立23年來累積報酬率1,466%。統一全天候基金更老牌,成立27年 累積報酬率高達2,437%,是台灣所有基金淨值王。
展望台股行情,統一投信表示,2022年全球經濟景氣仍持續擴張, 成熟市場經濟動能仍強,成長率表現仍高於長期平均。美國就業市場 持續復甦,經濟穩定成長,消費者物價指數月增率增速放緩,通膨可 能已到頂,美股反應正面,顯示投資人對通膨擔憂淡化,未來供應鏈 失衡將會逐漸緩解,通膨也將逐季下滑,2022年股市持續看多,台股 新春行情可期。
台灣景氣循環脫離成長高峰,但優於長期水準。經濟維持擴張,企 業獲利仍續成長,電子類股獲利成長表現將優於金融與傳產類股。預 期美國量化寬鬆結束到升息前仍有高點可期,即使啟動升息,按歷史 經驗,股市也是短暫震盪調整後,會再恢復上漲動能。
操作策略上,統一投信指出,台股與美股一樣,都進入更重視未來 獲利成長與估值的階段,需謹慎依基本面選擇成長動能佳、評價合理 的個股。看好趨勢包括:半導體上游、伺服器、車用電子、第三代半 導體 、低軌道衛星、電子紙/電子標籤與元宇宙等應用產業;傳產 股看好歐美解封後,戶外運動用品及低庫存產品。
法人建議,全球及台灣明年景氣展望正向,企業獲利也持續成長, 新春行情可期,惟指數高檔震盪、個股輪動快速,不易掌握。與其煩 惱高點該不該進場追高,不如選擇長年來能克服市場波動的優質台股 團隊,選對好基金並且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就會有良好回報。
統一投信旗下五檔百元高淨值台股基金,都是長青又績優的基金, 包括統一奔騰、統一黑馬、統一經建、統一龍馬、統一全天候。其中 ,統一奔騰是科技股票型基金淨值王,近一年績效98%,相當驚人, 成立23年來累積報酬率1,466%。統一全天候基金更老牌,成立27年 累積報酬率高達2,437%,是台灣所有基金淨值王。
展望台股行情,統一投信表示,2022年全球經濟景氣仍持續擴張, 成熟市場經濟動能仍強,成長率表現仍高於長期平均。美國就業市場 持續復甦,經濟穩定成長,消費者物價指數月增率增速放緩,通膨可 能已到頂,美股反應正面,顯示投資人對通膨擔憂淡化,未來供應鏈 失衡將會逐漸緩解,通膨也將逐季下滑,2022年股市持續看多,台股 新春行情可期。
台灣景氣循環脫離成長高峰,但優於長期水準。經濟維持擴張,企 業獲利仍續成長,電子類股獲利成長表現將優於金融與傳產類股。預 期美國量化寬鬆結束到升息前仍有高點可期,即使啟動升息,按歷史 經驗,股市也是短暫震盪調整後,會再恢復上漲動能。
操作策略上,統一投信指出,台股與美股一樣,都進入更重視未來 獲利成長與估值的階段,需謹慎依基本面選擇成長動能佳、評價合理 的個股。看好趨勢包括:半導體上游、伺服器、車用電子、第三代半 導體 、低軌道衛星、電子紙/電子標籤與元宇宙等應用產業;傳產 股看好歐美解封後,戶外運動用品及低庫存產品。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新公布資料,投信基金11月定期定額前十檔人氣 基金吸金13億餘元,1∼11月十大人氣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更高達120億 元。
全球股市經歷10月大震盪後在11月重回高檔震盪格局,投資人信心 回溫,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新公布資料,投信基金11月定期定額扣款金 額58.05億元、筆數99.34萬筆,扣款人數58.91萬人,都較10月略增 ,但未續創新高。
目前承作定期定額業務有33家投信公司,11月前五大扣款金額投信 分別是統一、安聯、復華、國泰以及群益等,11月淨流入金額是9.7 8億元、7.01億元、6.39億元、6.07億元以及5.86億元;若前11月定 期定額基金前五大仍是上述五家投信公司,只是排名順序略有不同; 統一投信前11月扣款金額近96億元仍居冠,其次是復華、國泰、安聯 以及群益,前11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分別是71億元、68億元、65億元 以及61億元。
至於投信定期定額扣款前11月的前十大人氣基金,今年前十大人氣 基金中,安聯投信有三檔(安聯台灣科技、安聯台灣智慧、安聯台灣 大壩);統一投信也有三檔(統一強漢、統一大滿貫、統一全天候) ,至於國泰投信(國泰中小成長基金、國泰中國內需增長基金)和復 華投信(復華中小精選基金、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則各有兩檔 。此前十大人氣基金在前11月即吸金120億餘元。
展望後市,統一投信表示,2022年全球景氣持續擴張,在美國可能 升息的情境下,股市會優於債市,基本面相對穩健的美國、大陸及台 灣可列為投資首選區域,而產業以獲利成長動能相對佳的科技類股較 有表現空間。在面臨美國聯準備持續縮減購債為升息舖路之下,股市 波動加大,建議仍以定期定額方式較穩健。
全球股市經歷10月大震盪後在11月重回高檔震盪格局,投資人信心 回溫,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新公布資料,投信基金11月定期定額扣款金 額58.05億元、筆數99.34萬筆,扣款人數58.91萬人,都較10月略增 ,但未續創新高。
目前承作定期定額業務有33家投信公司,11月前五大扣款金額投信 分別是統一、安聯、復華、國泰以及群益等,11月淨流入金額是9.7 8億元、7.01億元、6.39億元、6.07億元以及5.86億元;若前11月定 期定額基金前五大仍是上述五家投信公司,只是排名順序略有不同; 統一投信前11月扣款金額近96億元仍居冠,其次是復華、國泰、安聯 以及群益,前11月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分別是71億元、68億元、65億元 以及61億元。
至於投信定期定額扣款前11月的前十大人氣基金,今年前十大人氣 基金中,安聯投信有三檔(安聯台灣科技、安聯台灣智慧、安聯台灣 大壩);統一投信也有三檔(統一強漢、統一大滿貫、統一全天候) ,至於國泰投信(國泰中小成長基金、國泰中國內需增長基金)和復 華投信(復華中小精選基金、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則各有兩檔 。此前十大人氣基金在前11月即吸金120億餘元。
展望後市,統一投信表示,2022年全球景氣持續擴張,在美國可能 升息的情境下,股市會優於債市,基本面相對穩健的美國、大陸及台 灣可列為投資首選區域,而產業以獲利成長動能相對佳的科技類股較 有表現空間。在面臨美國聯準備持續縮減購債為升息舖路之下,股市 波動加大,建議仍以定期定額方式較穩健。
環球趨勢商品 有潛利 搶搭元宇宙熱潮 法人看好未來行情 建議長線配置
根據近期資料觀察,全球元宇宙題材的市場規模2020年有4,790億美元,在疫情加速各產業鏈轉型或數位化生態圈下,估計至2024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可望成長達7,830億美元,呈現雙位數增幅。法人認為,元宇宙有利觸發大趨勢下的環球股票行情,建議挑選迎頭趕上的趨勢股將更有行情。
凱基環球趨勢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元宇宙產業鏈的範圍無所不在,舉凡人工智能、雲端計算、AR/VR、人機介面、消費應用、社交辦公等,將科技產業上下游的技術串接與虛實整合。這些數位化應用即為近期熱議的「元宇宙題材」領域,包括跨產業、跨領域的同步發展,形成數位化生態圈後有助提供更大規模的商機。
統一FANG+ETF(00757)基金經理人袁永騰表示,00757追蹤的尖牙股指數網羅全球頂尖科技巨頭,像是:蘋果、亞馬遜、谷歌、輝達、特斯拉等,十檔成分股都是重要科技領域的巨頭。
舉凡像是影像繪圖晶片龍頭輝達也因其領先的技術將優先受惠元宇宙題材而受到追捧;在智慧裝置領域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強敵的蘋果,市場也盛傳自行研發的AR智慧裝置明年將上市;其他還有AI與雲端之王亞馬遜、在數位廣告稱霸的谷歌,都被認為有能力在新世代網路世界「元宇宙」擔任關鍵角色。
馮紹榮表示,統計2020年全球無現金交易規模約1兆350億美元,隨著數位支付平台的功能持續優化下,估計至2030年有望高達3兆260億美元的估值,不僅未來成長空間驚人,隨著無紙化現金交易,加速各類支付平台的串流,也有助提高相關產業獲利空間。
展望未來,全球企業經濟活動仍維持擴張,股票市場的長線趨勢看佳,建議鎖定環球趨勢題材並長期持有。依照過往經驗,長線趨勢看好的產業,選擇長期持有的策略,較可望追求報酬率的空間。
操作上,袁永騰建議,長線投資者可持續以定期定額參與00757;此外,根據回測數據顯示,也可波段操作,短線賺價差者,若有單日跌逾2%買進,勝率高。
根據近期資料觀察,全球元宇宙題材的市場規模2020年有4,790億美元,在疫情加速各產業鏈轉型或數位化生態圈下,估計至2024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可望成長達7,830億美元,呈現雙位數增幅。法人認為,元宇宙有利觸發大趨勢下的環球股票行情,建議挑選迎頭趕上的趨勢股將更有行情。
凱基環球趨勢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元宇宙產業鏈的範圍無所不在,舉凡人工智能、雲端計算、AR/VR、人機介面、消費應用、社交辦公等,將科技產業上下游的技術串接與虛實整合。這些數位化應用即為近期熱議的「元宇宙題材」領域,包括跨產業、跨領域的同步發展,形成數位化生態圈後有助提供更大規模的商機。
統一FANG+ETF(00757)基金經理人袁永騰表示,00757追蹤的尖牙股指數網羅全球頂尖科技巨頭,像是:蘋果、亞馬遜、谷歌、輝達、特斯拉等,十檔成分股都是重要科技領域的巨頭。
舉凡像是影像繪圖晶片龍頭輝達也因其領先的技術將優先受惠元宇宙題材而受到追捧;在智慧裝置領域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強敵的蘋果,市場也盛傳自行研發的AR智慧裝置明年將上市;其他還有AI與雲端之王亞馬遜、在數位廣告稱霸的谷歌,都被認為有能力在新世代網路世界「元宇宙」擔任關鍵角色。
馮紹榮表示,統計2020年全球無現金交易規模約1兆350億美元,隨著數位支付平台的功能持續優化下,估計至2030年有望高達3兆260億美元的估值,不僅未來成長空間驚人,隨著無紙化現金交易,加速各類支付平台的串流,也有助提高相關產業獲利空間。
展望未來,全球企業經濟活動仍維持擴張,股票市場的長線趨勢看佳,建議鎖定環球趨勢題材並長期持有。依照過往經驗,長線趨勢看好的產業,選擇長期持有的策略,較可望追求報酬率的空間。
操作上,袁永騰建議,長線投資者可持續以定期定額參與00757;此外,根據回測數據顯示,也可波段操作,短線賺價差者,若有單日跌逾2%買進,勝率高。
投信沒管好基金經理人 要罰更重 最高罰鍰擬由300萬→1500萬
投信投顧業皮要繃緊了。由於全民瘋投資加上基金經理人頻出包, 金管會11月30日宣布,將修正投信投顧法第111條,裁罰上限由現行 新台幣300萬元,拉高到1,500萬元。
如近年發生的基金經理人疑似配合勞退基金炒股案,其所屬的投信 公司就是依111條處罰,未來再出現類似案例,最高罰鍰可能拉高到 五倍。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投信投顧法111條自2004年6月30日制定 至今,一直未修正過,罰鍰金額最低60萬元,最高即300萬元,但考 量到境內外基金規模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如2011年是27.76%,到2 020年已拉高到41.5%,即基金管理資產逐年提高,影響許多投資人 權益,有必要拉高罰鍰上限,以杜絕不法情事發生。
由於金管會已因要開放不動產投資基金(REITs)投信的設立,將 投信投顧法修正案送行政院審議中,這次修111條的條文將只預告14 天,希望加快腳步,在行政院尚未完成審查前,將此修正條文併入, 趕得上一併送立法院修法。
若以此推估,新條文最快也要2022年才可望上路。
證期局指出,投信投顧法等111條,主要針對重大違反攸關受益人 或投資人權益保障的事項,如經營未經主管機關核准的業務,或嚴重 違反主管機關有關投資、交易範圍、方式或限制的規定等,就會依此 條文開罰。
蔡麗玲表示,近五年來依投信投顧法第111條開罰的案件共八件, 其中有三件「罰滿罰好」,罰鍰直接拉高到300萬元,即是涉及勞動 基金案的三家投信,統一、群益、復華三家投信在2021年4月,因管 理人員不當,投資報告欠缺合理分析及基礎,未盡善良管理人之責、 損及投資人權益等,一部分罰到300萬元,另一部分罰150萬元,合計 每家各被罰450萬元。
投信投顧業皮要繃緊了。由於全民瘋投資加上基金經理人頻出包, 金管會11月30日宣布,將修正投信投顧法第111條,裁罰上限由現行 新台幣300萬元,拉高到1,500萬元。
如近年發生的基金經理人疑似配合勞退基金炒股案,其所屬的投信 公司就是依111條處罰,未來再出現類似案例,最高罰鍰可能拉高到 五倍。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投信投顧法111條自2004年6月30日制定 至今,一直未修正過,罰鍰金額最低60萬元,最高即300萬元,但考 量到境內外基金規模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如2011年是27.76%,到2 020年已拉高到41.5%,即基金管理資產逐年提高,影響許多投資人 權益,有必要拉高罰鍰上限,以杜絕不法情事發生。
由於金管會已因要開放不動產投資基金(REITs)投信的設立,將 投信投顧法修正案送行政院審議中,這次修111條的條文將只預告14 天,希望加快腳步,在行政院尚未完成審查前,將此修正條文併入, 趕得上一併送立法院修法。
若以此推估,新條文最快也要2022年才可望上路。
證期局指出,投信投顧法等111條,主要針對重大違反攸關受益人 或投資人權益保障的事項,如經營未經主管機關核准的業務,或嚴重 違反主管機關有關投資、交易範圍、方式或限制的規定等,就會依此 條文開罰。
蔡麗玲表示,近五年來依投信投顧法第111條開罰的案件共八件, 其中有三件「罰滿罰好」,罰鍰直接拉高到300萬元,即是涉及勞動 基金案的三家投信,統一、群益、復華三家投信在2021年4月,因管 理人員不當,投資報告欠缺合理分析及基礎,未盡善良管理人之責、 損及投資人權益等,一部分罰到300萬元,另一部分罰150萬元,合計 每家各被罰450萬元。
主動式台股基金今年來績效亮麗,積極型的投資人持續加碼買進, 統計10月台股基金資金流向,申購與贖回金額相減後呈淨流入,全體 台股基金當月獲投資人淨申購79.58億元,創今年單月次高淨申購紀 錄,累計今年來淨申購金額為181.2億元。
進一步看個別基金表現,有五檔基金今年來績效漲逾50%且累計淨 申購金額超過20億元,其中統一及安聯各有兩檔,復華有一檔。其中 績效表現穩定且出色的為統一奔騰基金今年來漲82.4%、獲得淨申購 20.59億元;復華中小精選則有53.56%報酬且獲得最高淨申購,達3 0.29億元。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看好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台股走勢正向, 美國聯準會按步就班實施縮減購債(Taper),加上主席鮑威爾刻意 切割結束QE與升息的關聯,緩解資金面的不安情緒,且美國科技股財 報佳、新公布10月零售銷售優於預期,市場情緒偏樂觀,台股有望跟 隨美股漲勢。
統一投信指出,台股多數上市櫃公司營運股望正向,從現在到明年 第一季底是財報空窗期,搭配歐美消費旺季,隨著產業雜音釐清及個 股業績表現,有機會緩步墊高,指數下檔有限,但上檔突破新高的壓 力較大,再次突破新高以明年第一季較有機會,操作策略為謹慎依業 績展望選股。未來影響台股主要為通膨情勢及升息時點,牽動投資人 持股信心及資金動能。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台股第三季單季獲利突破1 兆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盈餘近3兆元,雙創歷史新高,在強健基本面 加持下大盤重啟漲勢,預估今年台股企業獲利增速預估有望由原先的 50~55%上修至65~70%,有利台股再度挑戰萬八大關,持續看好半導 體、電動車及受惠旺季效應之消費性電子供應鏈。
因為盤面題材亮點多,加上內資持續湧入,建議可聚焦中小股票型 基金,掌握業績成長題材及股類股輪動契機。 投資方向上,統一投 信表示,當前台股偏內資盤,對中小型股較有利。產業方面,台灣以 半導體為主,從中找尋高成長、符合趨勢的個股。關注有「鋼性需求 」的產業,例如電動車供應鏈,今年因疫情導致缺料影響營運,待明 年疫情緩解,成長可期。
其他長線看好的包括「碳中和」受惠股、第三代半導體、綠能、A BF載板、AI、HPC、雲端資料中心等。傳產股可關注歐美城市解封後 ,傳統產業商品服務需求呈高角度成長,但仍不脫景氣循環股的特性 。
進一步看個別基金表現,有五檔基金今年來績效漲逾50%且累計淨 申購金額超過20億元,其中統一及安聯各有兩檔,復華有一檔。其中 績效表現穩定且出色的為統一奔騰基金今年來漲82.4%、獲得淨申購 20.59億元;復華中小精選則有53.56%報酬且獲得最高淨申購,達3 0.29億元。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看好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台股走勢正向, 美國聯準會按步就班實施縮減購債(Taper),加上主席鮑威爾刻意 切割結束QE與升息的關聯,緩解資金面的不安情緒,且美國科技股財 報佳、新公布10月零售銷售優於預期,市場情緒偏樂觀,台股有望跟 隨美股漲勢。
統一投信指出,台股多數上市櫃公司營運股望正向,從現在到明年 第一季底是財報空窗期,搭配歐美消費旺季,隨著產業雜音釐清及個 股業績表現,有機會緩步墊高,指數下檔有限,但上檔突破新高的壓 力較大,再次突破新高以明年第一季較有機會,操作策略為謹慎依業 績展望選股。未來影響台股主要為通膨情勢及升息時點,牽動投資人 持股信心及資金動能。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台股第三季單季獲利突破1 兆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盈餘近3兆元,雙創歷史新高,在強健基本面 加持下大盤重啟漲勢,預估今年台股企業獲利增速預估有望由原先的 50~55%上修至65~70%,有利台股再度挑戰萬八大關,持續看好半導 體、電動車及受惠旺季效應之消費性電子供應鏈。
因為盤面題材亮點多,加上內資持續湧入,建議可聚焦中小股票型 基金,掌握業績成長題材及股類股輪動契機。 投資方向上,統一投 信表示,當前台股偏內資盤,對中小型股較有利。產業方面,台灣以 半導體為主,從中找尋高成長、符合趨勢的個股。關注有「鋼性需求 」的產業,例如電動車供應鏈,今年因疫情導致缺料影響營運,待明 年疫情緩解,成長可期。
其他長線看好的包括「碳中和」受惠股、第三代半導體、綠能、A BF載板、AI、HPC、雲端資料中心等。傳產股可關注歐美城市解封後 ,傳統產業商品服務需求呈高角度成長,但仍不脫景氣循環股的特性 。
近期美、台企業相繼公布亮眼財報,加上台廠法說、美國通過基建法案等題材挹注下,台股盤勢維持偏多格局。法人認為,台股也在外資買超歸隊下,指數呈現多頭強攻態勢,近期在利多題材帶動下,台股資金回流,買氣回籠,後市表現可期。
受惠於台股好表現,今年來計有11檔台股一般型基金規模年成長率逾50%,包括統一黑馬、瀚亞菁華、日盛MIT主流等台股基金受到投資人青睞,且績效也交出逾40%的好成績。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投資團隊表示,第3季台灣上市櫃公司整體獲利達1.18兆元,年增52.1%,累積前三季獲利達3.22兆元,年增90.1%。雖然供應鏈端受漲價、缺料干擾,台股獲利仍創季度歷史新高,由於多家重量級法說會釋出對第4季正面看法,有利於支撐台股表現,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台股基金參與後市行情。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股第4季最差的情況就是中性盤整,有機會隨著產業雜音漸次釐清及個股業績表現,緩步墊高,指數下檔有限、上檔突破新高的壓力較大,但個股有表現空間,操作策略為謹慎依業績展望選股。
未來影響台股的主要因素,主要為通膨情勢及升息時點,牽動投資人持股信心及資金動能,股市波度加大,同時須關注美中關係變化是否影響到台灣供應鏈,需及時分析因應,調整持股。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指出,明年6月縮減購債結束前,雖然波動難免,但股市仍有望反彈創高,建議投資人遇下跌時宜耐心屏息靜候,期待震盪過後的向上榮景,並在利多時進行分批獲利了結。儘管如此,仍建議長期保留看好的部位,布局在未來新景氣循環的多頭行情。
展望11、12月,日盛投信台股基金投資團隊指出,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產業仍受惠出貨旺季,預期營收及獲利仍可維持高檔不墜。
受惠於台股好表現,今年來計有11檔台股一般型基金規模年成長率逾50%,包括統一黑馬、瀚亞菁華、日盛MIT主流等台股基金受到投資人青睞,且績效也交出逾40%的好成績。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投資團隊表示,第3季台灣上市櫃公司整體獲利達1.18兆元,年增52.1%,累積前三季獲利達3.22兆元,年增90.1%。雖然供應鏈端受漲價、缺料干擾,台股獲利仍創季度歷史新高,由於多家重量級法說會釋出對第4季正面看法,有利於支撐台股表現,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台股基金參與後市行情。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股第4季最差的情況就是中性盤整,有機會隨著產業雜音漸次釐清及個股業績表現,緩步墊高,指數下檔有限、上檔突破新高的壓力較大,但個股有表現空間,操作策略為謹慎依業績展望選股。
未來影響台股的主要因素,主要為通膨情勢及升息時點,牽動投資人持股信心及資金動能,股市波度加大,同時須關注美中關係變化是否影響到台灣供應鏈,需及時分析因應,調整持股。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指出,明年6月縮減購債結束前,雖然波動難免,但股市仍有望反彈創高,建議投資人遇下跌時宜耐心屏息靜候,期待震盪過後的向上榮景,並在利多時進行分批獲利了結。儘管如此,仍建議長期保留看好的部位,布局在未來新景氣循環的多頭行情。
展望11、12月,日盛投信台股基金投資團隊指出,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產業仍受惠出貨旺季,預期營收及獲利仍可維持高檔不墜。
受到疫情、中國大陸加強監管力道及恒大事件等影響,台股高檔震盪整理,但仍有如統一黑馬、新光大三通、日盛MIT主流等台股基金受到投資人青睞,今年以來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成長率繳出逾50%的好成績。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10月台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筆數、人數及金額,相較於去年底分別成長8.7%、8.7%、6.9%,看出在長期看好台股表現下,投資人對於持續採用定期定額策略投資意願高。
觀察台股基金一般型定期定額扣款金額表現,計有14檔基金今年以來扣款年成長率超過50%,且加入績效表現來看,今年來前十強績效表現超過40%,對比台股今年以來19.6%的漲幅,顯示主動型基金發揮其優勢。其中,統一黑馬漲幅高達72.6%,漲勢亮眼;新光大三通、新光台灣富貴、野村鴻運以及瀚亞菁華等漲幅也落在50%以上。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自11月初美國聯準會宣布實施縮減購債(Taper)執行至明年中後,因決議符合預期加上主席鮑爾刻意將結束購債與升息切割,不讓外界認為兩件事是緊接著,市場情緒偏樂觀,台股跟隨美股重啟漲勢。未來影響台股的主要因素,主要為通膨情勢及升息時點,牽動投資人持股信心及資金動能。
新光投信國內投資部主管吳文同指出,台股多頭氣盛仍未熄火,美股走勢續揚,有利台股多方表現,也激勵外資回補台股。展望第4季,國內消費旺季下,內需維持暢旺,明年首季出口廠商業績有望淡季不淡,將持續推升企業獲利持續上揚。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10月台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筆數、人數及金額,相較於去年底分別成長8.7%、8.7%、6.9%,看出在長期看好台股表現下,投資人對於持續採用定期定額策略投資意願高。
觀察台股基金一般型定期定額扣款金額表現,計有14檔基金今年以來扣款年成長率超過50%,且加入績效表現來看,今年來前十強績效表現超過40%,對比台股今年以來19.6%的漲幅,顯示主動型基金發揮其優勢。其中,統一黑馬漲幅高達72.6%,漲勢亮眼;新光大三通、新光台灣富貴、野村鴻運以及瀚亞菁華等漲幅也落在50%以上。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自11月初美國聯準會宣布實施縮減購債(Taper)執行至明年中後,因決議符合預期加上主席鮑爾刻意將結束購債與升息切割,不讓外界認為兩件事是緊接著,市場情緒偏樂觀,台股跟隨美股重啟漲勢。未來影響台股的主要因素,主要為通膨情勢及升息時點,牽動投資人持股信心及資金動能。
新光投信國內投資部主管吳文同指出,台股多頭氣盛仍未熄火,美股走勢續揚,有利台股多方表現,也激勵外資回補台股。展望第4季,國內消費旺季下,內需維持暢旺,明年首季出口廠商業績有望淡季不淡,將持續推升企業獲利持續上揚。
強化期貨信託業者公司治理及風險管理,金管會將預告新法規,要 求國內九家期貨信託業者要在2022年底前,設置「適足及適任」的風 險管理主管及人員,同時,現行要求期信人員不得代理客戶從事期貨 或期貨相關的現貨交易,未來是擴大到非客戶部分,亦不得代為操盤 。
金管會這次是修正「期貨信託事業管理規則」部分條文,將預告6 0天,先前在9月時亦已公布證券投信業的規定,也是要在2022年底前 設置適足及適任的風管主管與人員,同樣也擴大限制代操的範圍,從 客戶擴大到所有人。
先前金管會有公布統計,即國內39家證券投信業者,28家本國投信 多已有設置風險管理人員,平均一家是設2∼3人,但11家外商投信多 是用集團的亞太區風管人員兼任,在明年底前即要在台灣設置專任風 管人員。
而九家期貨信託業多數是投信所兼營,即復華、國泰、元大、新光 、統一、永豐、富邦、街口,以及中信證等證券投信兼營期貨投信, 根據證期局統計,到今年9月底止,國內期信基金規模為249億元,僅 元大、富邦、街口,以新光有發期信基金,2020年稅後獲利2.78億元 。
金管會指出,考量風險管理人員已是期信業公司治理重要一環,所 以在第4條新增業務人員的「風險管理」職務,且明定期信事業應配 置適足及適任的風險管理人員、增訂風險管理人員應具備的資格條件 及應為專職等規定,要求應在2022年12月31日前符合前項規定。
其次是考量期信業是專業投資機構,向投資大眾募集期貨信託基金 執行投資及交易,關係投資人權益甚大,為避免利益衝突並落實專業 經營原則,明定期貨信託事業人員不得代理他人從事期貨交易或期貨 相關現貨商品交易。
金管會這次是修正「期貨信託事業管理規則」部分條文,將預告6 0天,先前在9月時亦已公布證券投信業的規定,也是要在2022年底前 設置適足及適任的風管主管與人員,同樣也擴大限制代操的範圍,從 客戶擴大到所有人。
先前金管會有公布統計,即國內39家證券投信業者,28家本國投信 多已有設置風險管理人員,平均一家是設2∼3人,但11家外商投信多 是用集團的亞太區風管人員兼任,在明年底前即要在台灣設置專任風 管人員。
而九家期貨信託業多數是投信所兼營,即復華、國泰、元大、新光 、統一、永豐、富邦、街口,以及中信證等證券投信兼營期貨投信, 根據證期局統計,到今年9月底止,國內期信基金規模為249億元,僅 元大、富邦、街口,以新光有發期信基金,2020年稅後獲利2.78億元 。
金管會指出,考量風險管理人員已是期信業公司治理重要一環,所 以在第4條新增業務人員的「風險管理」職務,且明定期信事業應配 置適足及適任的風險管理人員、增訂風險管理人員應具備的資格條件 及應為專職等規定,要求應在2022年12月31日前符合前項規定。
其次是考量期信業是專業投資機構,向投資大眾募集期貨信託基金 執行投資及交易,關係投資人權益甚大,為避免利益衝突並落實專業 經營原則,明定期貨信託事業人員不得代理他人從事期貨交易或期貨 相關現貨商品交易。
台灣核備可銷售的境內外所有不分類股票型基金逾千檔,今年來報酬率前十強由台股基金霸占一方,其中統一奔騰基金以高達67.01%報酬守住台灣基金界的績效冠軍,新光創新科技64.68%緊追在後,統一黑馬基金61.68%排名第三。
原本今年來前十強全都由台股基金包辦,但近一個月因大陸缺電危機與歐美進入需求旺季,能源相關價格急升,有兩檔境外的能源基金暴衝上來,分別是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環球能源與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
法人表示,這類聚焦景氣循環型股的能源基金,與追求成長股的台股基金不同,若拉長時間看三年期績效,這兩檔能源基金還是負報酬,與台股基金投資時間愈長、報酬率累積愈高的趨勢大相逕庭。若是以長期投資為目標的投資人,建議以台股基金為優選。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股目前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指數來到季線的上檔壓力較大,市場擔心通膨可能比預期的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同時也在等待下週美國聯準會例會後宣布縮減購債的確定時程,加上目前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財報及法說會展望,資金面及產業都進入調整期,這些因素有待時間釐清,並且需搭配基本面化解,評估短期內指數仍是偏區間整理,個股表現為主。
投資方向上,主要著眼於趨勢較明確的大商機,例如電動車供應鏈、碳中和受惠股、伺服器、晶圓代工、第三代半導體。選股方面,不論是總體經濟GDP數據或是企業獲利成長年增率,都從高角度成長放緩,可密切觀察雜音較少、基期較低且公布財報獲利與展望相對佳的標的。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台股目前利空皆為已知且衝擊已陸續反映在股價,而企業將開始公布第三季財報與第四季及明年的展望,預期廠商會給出短空長多的看法,因此指數短期可能呈現震盪,但台股仍具備走多機會。
台股整體操作策略仍建議選股不選市、看長不看短。整體而言,台股精選趨勢型產業作多仍有獲利空間,選股難度將持續上升,但基本面即為這些族群最強大的後盾,看好族群包括利基型半導體,如矽智財及新應用IC、雲端伺服器新平台相關、新能源車零組件、電子商務等。
原本今年來前十強全都由台股基金包辦,但近一個月因大陸缺電危機與歐美進入需求旺季,能源相關價格急升,有兩檔境外的能源基金暴衝上來,分別是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環球能源與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
法人表示,這類聚焦景氣循環型股的能源基金,與追求成長股的台股基金不同,若拉長時間看三年期績效,這兩檔能源基金還是負報酬,與台股基金投資時間愈長、報酬率累積愈高的趨勢大相逕庭。若是以長期投資為目標的投資人,建議以台股基金為優選。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股目前面臨較多的不確定性,指數來到季線的上檔壓力較大,市場擔心通膨可能比預期的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同時也在等待下週美國聯準會例會後宣布縮減購債的確定時程,加上目前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財報及法說會展望,資金面及產業都進入調整期,這些因素有待時間釐清,並且需搭配基本面化解,評估短期內指數仍是偏區間整理,個股表現為主。
投資方向上,主要著眼於趨勢較明確的大商機,例如電動車供應鏈、碳中和受惠股、伺服器、晶圓代工、第三代半導體。選股方面,不論是總體經濟GDP數據或是企業獲利成長年增率,都從高角度成長放緩,可密切觀察雜音較少、基期較低且公布財報獲利與展望相對佳的標的。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台股目前利空皆為已知且衝擊已陸續反映在股價,而企業將開始公布第三季財報與第四季及明年的展望,預期廠商會給出短空長多的看法,因此指數短期可能呈現震盪,但台股仍具備走多機會。
台股整體操作策略仍建議選股不選市、看長不看短。整體而言,台股精選趨勢型產業作多仍有獲利空間,選股難度將持續上升,但基本面即為這些族群最強大的後盾,看好族群包括利基型半導體,如矽智財及新應用IC、雲端伺服器新平台相關、新能源車零組件、電子商務等。
近日全球最夯題材當屬「元宇宙」(Metaverse),它是集所有創新科技之大成,讓人們可置身虛擬與真實整合的新世界,以五感親身體驗各種科幻電影才有的生活情境。
彭博估計,元宇宙相關產值可在2030年成長至2.5兆美元(約70兆台幣),經濟量體巨大。由於疫情推升網路社交需求激增、數位化發展迅猛,搭配5G高速傳輸、AI人工智慧、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區塊鏈等技術普及,今年被稱為元宇宙商機爆發元年。
統一FANG+ETF(00757)涵蓋元宇宙概念股有六家重量級企業,權重合計約53%,掌握元宇宙最前沿商機,首選00757。
元宇宙被視為新世代網路,是下一個科技黃金十年新動力,估計企業對元宇宙投資額高達數兆美元,不只全球各領域科技巨頭爭相投入,國內上市櫃科技公司也紛紛宣示跨足元宇宙。
投資人要如何定義元宇宙概念股?可參考最具指標的全球首檔元宇宙ETF-Roundhill球元界ETF(META.US,2021/6/30在美上市),前三大投資區域為美國81.11%、中國6.23%、新加坡4.18%,共41檔成分股,最大持股是輝達(Nvidia)8.2%,其他知名企業還有臉書、亞馬遜、谷歌、蘋果等尖牙巨頭。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被視為建構元宇宙最重要的軍火商,日前該公司執行長黃仁勳預言,元宇宙的經濟規模終有一天將大過實體世界。受惠於近月來元宇宙題材發酵,輝達10月26日股價再度刷新歷史新高,累積今年來股價漲幅達87%,市值躍升至6,179億美元,一舉超越台積電,全球市值排名上升至第九名,華爾街分析師看好未來新動能加持,紛紛調升其估值。
臉書的企圖心更為強烈,執行長祖克柏日前宣布成立元宇宙新團隊,並計畫在5年內轉型為元宇宙公司。事實上,臉書的布局早在2014年就重金收購VR裝置商Oculus,之後年年支出數十億至百億美元,在VR裝置為全球市占第一。
彭博估計,元宇宙相關產值可在2030年成長至2.5兆美元(約70兆台幣),經濟量體巨大。由於疫情推升網路社交需求激增、數位化發展迅猛,搭配5G高速傳輸、AI人工智慧、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區塊鏈等技術普及,今年被稱為元宇宙商機爆發元年。
統一FANG+ETF(00757)涵蓋元宇宙概念股有六家重量級企業,權重合計約53%,掌握元宇宙最前沿商機,首選00757。
元宇宙被視為新世代網路,是下一個科技黃金十年新動力,估計企業對元宇宙投資額高達數兆美元,不只全球各領域科技巨頭爭相投入,國內上市櫃科技公司也紛紛宣示跨足元宇宙。
投資人要如何定義元宇宙概念股?可參考最具指標的全球首檔元宇宙ETF-Roundhill球元界ETF(META.US,2021/6/30在美上市),前三大投資區域為美國81.11%、中國6.23%、新加坡4.18%,共41檔成分股,最大持股是輝達(Nvidia)8.2%,其他知名企業還有臉書、亞馬遜、谷歌、蘋果等尖牙巨頭。
繪圖晶片大廠輝達被視為建構元宇宙最重要的軍火商,日前該公司執行長黃仁勳預言,元宇宙的經濟規模終有一天將大過實體世界。受惠於近月來元宇宙題材發酵,輝達10月26日股價再度刷新歷史新高,累積今年來股價漲幅達87%,市值躍升至6,179億美元,一舉超越台積電,全球市值排名上升至第九名,華爾街分析師看好未來新動能加持,紛紛調升其估值。
臉書的企圖心更為強烈,執行長祖克柏日前宣布成立元宇宙新團隊,並計畫在5年內轉型為元宇宙公司。事實上,臉書的布局早在2014年就重金收購VR裝置商Oculus,之後年年支出數十億至百億美元,在VR裝置為全球市占第一。
台股第3季震盪幅度加大。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台股基金規模成長止步,上個月流失近58億元,減幅1.6%。雖然規模縮水,不過仍有半數台股基金獲投資人力挺淨流入,其中12檔加碼金額逾億元。
其中,復華、安聯投信有多檔上榜最為突出;統一、國泰、日盛、元大等各家招牌基金也上榜,凸顯國內投資人對台股後市仍不看淡。
理柏資訊統計,台股股票型基金近一月、近三月平均跌幅較大盤略重,其中,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績效逆勢上漲,表現亮眼;不過今年來整體台股股票型基金報酬約24%,優於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18%,也因為今年來台股基金的超額投資報酬能力佳,持續吸引投資人逢低布局,帶動績優基金規模走高。
復華投信表示,大盤近期處於區間整理,不過創新科技正蓬勃發展,身處重要供應鏈的台灣持續受惠,並支持台股長期走多,預估業績好的公司經過本波修正後,年底有望再走一波行情,或是有新的投資題材將嶄露頭角,建議可透過一籃子股票布局的台股基金,掌握多重投資機會;或可選擇具收益分配機制的台股基金,同步掌握資本利得及配息收益。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雖然整體企業獲利基期墊高使成長動能逐步趨緩,產業趨勢與供需結構呈現差異化發展,不過因晶圓代工產能仍供不應求,科技應用長期發展仍支撐電子業及台股長多趨勢,且企業獲利維持高檔支撐下,目前本益比處於長期合理水準,若遇市場修正,可逢低分批布局。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基本面需求雖有下修,但拉貨仍維持一定動能;從產能利用率表現來看,還是非常正向。另一方面,部分二線廠仍維持漲價態勢;換句話說,這些現象都凸顯市場氛圍有利多頭,並未有轉折出現。
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觀察第4季,適逢歐美年底節慶消費季,電子旺季到來、政府即將推出振興方案,將有利支撐台股整體大盤走勢。產業方面,半導體、5G手機、伺服器、新能源車將是本季四大亮點族群。
其中,復華、安聯投信有多檔上榜最為突出;統一、國泰、日盛、元大等各家招牌基金也上榜,凸顯國內投資人對台股後市仍不看淡。
理柏資訊統計,台股股票型基金近一月、近三月平均跌幅較大盤略重,其中,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績效逆勢上漲,表現亮眼;不過今年來整體台股股票型基金報酬約24%,優於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18%,也因為今年來台股基金的超額投資報酬能力佳,持續吸引投資人逢低布局,帶動績優基金規模走高。
復華投信表示,大盤近期處於區間整理,不過創新科技正蓬勃發展,身處重要供應鏈的台灣持續受惠,並支持台股長期走多,預估業績好的公司經過本波修正後,年底有望再走一波行情,或是有新的投資題材將嶄露頭角,建議可透過一籃子股票布局的台股基金,掌握多重投資機會;或可選擇具收益分配機制的台股基金,同步掌握資本利得及配息收益。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雖然整體企業獲利基期墊高使成長動能逐步趨緩,產業趨勢與供需結構呈現差異化發展,不過因晶圓代工產能仍供不應求,科技應用長期發展仍支撐電子業及台股長多趨勢,且企業獲利維持高檔支撐下,目前本益比處於長期合理水準,若遇市場修正,可逢低分批布局。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基本面需求雖有下修,但拉貨仍維持一定動能;從產能利用率表現來看,還是非常正向。另一方面,部分二線廠仍維持漲價態勢;換句話說,這些現象都凸顯市場氛圍有利多頭,並未有轉折出現。
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觀察第4季,適逢歐美年底節慶消費季,電子旺季到來、政府即將推出振興方案,將有利支撐台股整體大盤走勢。產業方面,半導體、5G手機、伺服器、新能源車將是本季四大亮點族群。
今年來在市場快速輪動下,科技股波動明顯變大;在半導體等強力利基帶動下,S&P 500、費城半導體等指數年初迄今繳出超過16%的報酬,台股近期雖飽受諸多雜音干擾、但迄今也有逾12%的表現;以資訊科技類基金為例,今年以來前十強清一色都是境內基金,漲幅超過23%,領先同類型的境外基金。
安聯投信表示,下半年以來,科技股波動明顯加大,一來是經濟數據、企業獲利的年增率將因基期與長短料的配合而走低,類股表現的差異相對放大,再來是資金面的變化也牽動市場走向;此外,預期年底前聯準會(Fed)將釋出QE減量的訊息,也是持續時不時干擾市場的另一變數。
統一投信指出,近期產業面雜音漸多,主因是基期墊高、商品消費動能趨緩,包括PC、手機等電子下游產業陸續有負面訊息傳出,進而傳導至上游的晶圓代工產業,市場仍須一段時間消化利空,持續測試底部,靜待籌碼沉澱。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吳文同表示,現階段台股正值大箱型整理期,隨第4季國際變數漸趨明朗後,10月8日國內振興券正式上路,考量中央與地方加碼、促銷活動熱絡,國發會預期本次振興券可望創造高達2,000億元的效益,加上國內新冠疫情趨緩,防疫措施鬆綁,有助於帶動內需消費動能升溫,挹注台股第4季表現。
面對市場波動變大,產業雜音紛陳,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儘管2022年展望能見度欠佳,聚焦2022年展望明確的成長股,包括車用電子相關、速度規格提升,以及晶圓代工成長等明年展望較為明朗的三大成長趨勢、仍是較佳的應對策略。
展望未來,Fed縮減購債主要反映對經濟前景樂觀看法,而疫苗普及有助全球景氣持續復甦、企業投資及民間消費回升,總體環境仍有利於風險性資產發展。但對於中國的限電政策增添供應鏈的不確定,則需要持續觀察。
安聯投信表示,下半年以來,科技股波動明顯加大,一來是經濟數據、企業獲利的年增率將因基期與長短料的配合而走低,類股表現的差異相對放大,再來是資金面的變化也牽動市場走向;此外,預期年底前聯準會(Fed)將釋出QE減量的訊息,也是持續時不時干擾市場的另一變數。
統一投信指出,近期產業面雜音漸多,主因是基期墊高、商品消費動能趨緩,包括PC、手機等電子下游產業陸續有負面訊息傳出,進而傳導至上游的晶圓代工產業,市場仍須一段時間消化利空,持續測試底部,靜待籌碼沉澱。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吳文同表示,現階段台股正值大箱型整理期,隨第4季國際變數漸趨明朗後,10月8日國內振興券正式上路,考量中央與地方加碼、促銷活動熱絡,國發會預期本次振興券可望創造高達2,000億元的效益,加上國內新冠疫情趨緩,防疫措施鬆綁,有助於帶動內需消費動能升溫,挹注台股第4季表現。
面對市場波動變大,產業雜音紛陳,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儘管2022年展望能見度欠佳,聚焦2022年展望明確的成長股,包括車用電子相關、速度規格提升,以及晶圓代工成長等明年展望較為明朗的三大成長趨勢、仍是較佳的應對策略。
展望未來,Fed縮減購債主要反映對經濟前景樂觀看法,而疫苗普及有助全球景氣持續復甦、企業投資及民間消費回升,總體環境仍有利於風險性資產發展。但對於中國的限電政策增添供應鏈的不確定,則需要持續觀察。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