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市場的領航者——統一投信,近期在BENCHMARK《指標》2020台灣年度基金大獎中,再度展現其卓越實力,榮獲5項殊榮,這也是統一投信連續4年蟬聯此獎項,累積獲獎數量已達9座。這次的獲獎項目十分多元,涵蓋了公司獎與個別基金獎,包括被動型ETF與主動型基金,可見統一投信在資產管理領域的全面領先。 在「最佳基金公司獎」這一項目中,統一投信在兩大類資產管理上獲得高度評價,分別是「大中華股票-傑出表現」以及「產業股票-資訊科技-同級最佳」。這一成績的取得,顯示了統一投信在資產配置與投資策略上的優異表現。 在個別基金方面,統一投信的3檔基金同樣獲獎,包括統一NYSE FANG+ ETF獲得「產業股票-科技-最佳表現ETF大獎-同級最佳」,統一大龍印基金獲得「亞洲新興市場股票-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以及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美元)獲得「產業股票-科技-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同級最佳」。這些獲獎基金都表現出色,不僅在過去一年的績效上,同時在風險管理上也顯示了優異的能力。 BENCHMARK《指標》自2016年起舉辦台灣基金獎,至今已經5年,而統一投信已經連續4年獲獎,累積獲獎數量已達77座。這一成績不僅是對統一投信過去努力的肯定,也顯示了其持續的創新與進步。 根據BENCHMARK《指標》的評選標準,在報酬、風險及管理能力上都有嚴格的評核。最佳表現ETF大獎的得獎基金,必須在過去一年的總回報與追蹤誤差兩方面都有顯著表現。而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大獎的基金,則至少要有5年的績效紀錄,並通過複雜的評估過程。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則從回報率、標準差、索提諾比率等多個角度進行評分。 至於最佳基金公司獎,則是更為嚴苛的評選,除了量化標準外,還有質化評選,由專業評審團進行評估,這也是對統一投信整體投資團隊的極高認可。
法人認為,波動年代更要勇敢投資,由於市場漲跌不易掌握,建議可以定期定額方式長期布局,用時間換取空間,主動擁抱波動,同時也可適時分散進場、平均成本,控管好風險。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20年基金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年增率43.8%、扣款筆數年增率35.3%;33家有定期定額業務的投信公司有21家是正成長,規模前三大的投信公司年成長率都有六成以上。
規模排名第一的統一投信,年底扣款金額7.8億元、年增率達75.2%,扣款筆數達13萬筆,年增率53.3%,金額及筆數皆穩居業界之冠。
規模第二的是安聯投信,年底扣款金額5.82億元、年增率達62.4%;第三名是復華投信年底扣款金額5.76億元、年增率達61%。第四至第十名則為群益、國泰、元大、摩根、保德信、野村以及第一金投信。
統一投信表示,由於大盤指數進入高檔震盪階段,主要看個股表現,擁有高度競爭力、能締造獲利實績與良好明確營運前景的企業,就有推升股價再創新高的動能,因此,主動換股操作的股票型基金相對有表現空間,建議可持續透過定期定額,參與這波大資金行情。
在成熟市場看好美股與日本科技股,新興市場相對看好亞洲股市,中國、台灣、南韓以科技股及中國消費復甦受惠股為主,印度及東協則以基期低、可望谷底回升的內需及基礎建設為主。
安聯投信表示,在半導體展望樂觀、經濟活動有望逐漸回溫下,台股行情可望續行,且全球貨幣寬鬆、資金動能不減,只要基本面未鬆動,台股仍可望居高不懼高。建議投資人可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加碼參與,分散進場時點風險,不錯過台股大市。
在評量公司於各類資產是否具備卓越管理能力的「最佳基金公司獎」方面,統一投信在兩大類資產管理成績獲得肯定,分別是「大中華股票-傑出表現」、「產業股票-資訊科技-同級最佳」。
個別基金方面,有三檔基金獲獎,包括統一NYSEFANG+ETF獲得「產業股票-科技-最佳表現ETF大獎-同級最佳」、統一大龍印基金獲得「亞洲新興市場股票-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美元)獲得「產業股票-科技-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同級最佳」。
BENCHMARK《指標》舉辦台灣基金獎五年來,統一投信連續四年獲獎,累積九座獎項。若是加計理柏獎、金鑽獎、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等各大基金獎,統一投信近年來累積獲得獎項已達77座。
根據BENCHMARK《指標》的評選標準,在報酬、風險及管理能力皆有多項審核與評分方法。最佳表現ETF大獎的得獎基金,須在過去一年總回報與追蹤誤差兩方面都有最佳表現。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大獎的基金至少須有五年績效記錄、通過評估內部報酬率(IRR)進行風險調整,接著計算符合資格的基金過去一年、三年和五年每月度內部回報率,總分較高者獲獎。
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則是計算基金每個月度的回報率、標準差、索提諾比率(SortinoRatio)及年費比率評分,計分期間包含一年期與三年期,總分得分最高者得獎。這種評分方式考慮到基金報酬表現的持續性、穩定度、波動時的抗跌能力,用意在為投資人篩選出值得長期投資的基金。
最佳基金公司獎則更嚴苛,除了多項量化標準,還增加「質化評選」,由銀行基金把關人、獨立顧問、專業研究人員、教授及業內資深人士組成評審團,參考長期績效及風險管理表現,並依五大準則評核基金公司在該資產類別的管理能力,包括:「投資方法」、「投資組合管理」、「績效和風險管理」、「盡責治理管理」、「企業實力」,用意在為投資人篩選出最佳投資團隊。
個別基金方面,有3檔基金獲獎,包括統一NYSE FANG+ ETF獲得「產業股票-科技-最佳表現ETF大獎-同級最佳」、統一大龍印基金獲得「亞洲新興市場股票-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美元)獲得「產業股票-科技-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同級最佳」。
BENCHMARK《指標》舉辦台灣基金獎5年來,統一投信連續4年獲獎,累積9座獎項。若是加計理柏獎、金鑽獎、晨星暨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等各大基金獎,統一投信近年來累積獲得獎項已達77座。
根據BENCHMARK《指標》的評選標準,在報酬、風險及管理能力皆有多項審核與評分方法。最佳表現ETF大獎的得獎基金,須在過去一年總回報與追蹤誤差兩方面都有最佳表現。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大獎的基金至少須有5年績效紀錄、通過評估內部報酬率(IRR)進行風險調整,接著計算符合資格的基金過去一年、3年和5年每月度內部回報率,總分較高者獲獎。
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則是計算基金每個月度的回報率、標準差、索提諾比率(Sortino Ratio)及年費比率評分,計分期間包含一年期與3年期,總分得分最高者得獎。最佳基金公司獎則更嚴苛,除了多項量化標準,還增加「質化評選」,由銀行基金把關人、獨立顧問、專業研究人員、教授及業內資深人士組成評審團,參考長期績效及風險管理表現為投資人篩選出最佳投資團隊。
踏入新的一年,陸股繼續去年表現亮眼,市場交易熱鬧非凡,讓大中華基金今年以來的淨值不斷刷新高峰。剛公布的去年全年GDP數據,中國因應疫情表現出色,經濟迅速反彈,GDP年增長2.3%,超過預期,並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成長的國家。在基本面、政策面等多重利多因素的支持下,A股在牛年走勢看漲。統一投信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大中華基金進行投資布局,該基金投資範圍涵蓋中國A股、台股及港股等,投資彈性高,能夠隨著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把握最佳投資機會。從大中華基金淨值排行來看,統一強漢基金以優異的短中長期表現位居榜首,這與其成立時間較長,歷經多空循環,研究團隊選股操作得宜有關,才能夠持續累積基金淨資產價值。從基本面來看,中國2020年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均創下歷史新高,是唯一貨物貿易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地位穩固。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長7.3%,連續9個月正成長且增速逐月提升,全年來看增長2.8%,也超過預期,顯示整體復甦腳步穩健。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林鴻益表示,中國的消費、工業等產業持續復甦,出口需求強勁,陸股獲利預期將迎來新一波成長高峰。此外,中國人行重申貨幣政策不會急轉彎,將持續支持經濟恢復,有利於陸股保持向上動能。十四五規劃啟動以及一系列消費利多政策也為投資帶來商機。
全球股市沸沸揚揚,台灣股市也不例外,近期買氣熱絡,讓股票基金和定期定額買氣創下歷史新紀錄。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12月台灣投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達50.71億元,扣款筆數86.70萬筆,兩項數據都創下了新高。若以年成長率來看,扣款金額年增率43.8%,扣款筆數年增率35.35 %,顯見投資人對股市的熱情有增無減。 在眾多投信公司中,統一投信表現亮眼,規模穩居第一。去年12月,統一投信的扣款金額達7.8億元,年增率達75.27%,扣款筆數逾13萬筆,年增率53.33%,在業界中獨樹一幟。其他規模前三大的投信公司,年成長率也都有六成以上,其中安聯投信和復華投信也表現出色。 在基金方面,去年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成長最多的基金,主要投資於全球科技股票、大中華股票及台股基金。金額成長最多的前五名基金,包括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統一強漢基金、國泰中國內需增長與安聯台灣科技基金。 投信業者分析,全球主要股市大多已漲至高點,但今年投資主軸仍是「股優於債」。在極低利率的資金寬鬆環境及企業獲利回升的背景下,成熟市場看好美股與日本科技股,新興市場則相對看好亞洲股市,其中大陸、台灣、南韓的科技股及大陸消費復甦受惠股受到關注,印度及東協則以基期低、可望谷底回升的內需及基礎建設為主。 面對大盤指數進入高檔反復震盪的狀況,投資策略上,專家建議主要關注個股表現。那些擁有高度競爭力、能締造獲利實績、又有良好明確營運前景的企業,將有推升股價再創新高的動能。因此,主動換股操作的股票型基金相對有表現空間,投資人可持續透過定期定額,參與這波資金行情。
統一投信在2020年的表現可說是亮麗非凡,整年投信定期定額金額竟然突破了510億元大關,年增長達到127.06億元,這個數字相當於33.1%,創下了歷史新紀錄。在這波波動的年代裡,法人們認為勇敢投資是必要的,因為市場的漲跌實在難以預測。為了有效控管風險,他們建議投資者可以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長期布局,利用時間來換取空間,積極面對市場的波動,並適時分散進場,平均成本。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數據,2020年基金定期定額金額前十大投信公司中,前五名的扣款金額全部超過了50億元。其中,統一投信以總扣款金額73.49億元蟬聯第一,年增長率達到52.5%,顯示其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接下來依序是復華、群益、安聯和國泰投信。六至十名則包括元大、摩根、保德信、野村和第一金投信。 統一投信之所以能夠在這個領域中脫穎而出,主要是因為旗下海外基金的表現出色,特別是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它去年在境內外基金中表現突出,進入前十強。此外,統一投信去年推出的日日扣新功能也為其帶來不少挹注。復華在亞洲區域基金、安聯在台股基金中的表現也相當亮眼,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展望未來,統一投信表示,隨著指數進入高檔震盪階段,投資者應該關注個股的表現。那些具有高度競爭力和明確營運前景的企業,將有推升股價再創新高的潛力。因此,主動換股操作的股票型基金相對有表現空間。建議投資者可以繼續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參與這波大資金行情。 對於成熟市場,統一投信看好美股和日本科技股;而在新興市場方面,則對亞洲股市持樂觀態度,特別是中國大陸、台灣、南韓的科技股以及中國消費復甦受惠股。對於印度和東協地區,則看好基期低、可望谷底回升的內需及基礎建設。 安聯投信也對台股行情持續看好,認為在半導體行業展望樂觀、經濟活動有望逐漸回溫的背景下,台股行情可望持續上漲。建議投資者可以分批布局或透過定期定額加碼參與,以分散進場時點的風險。
統一投信表示,投資人不妨透過大中華基金進行投資布局,其投資區域可涵蓋中國A股、台股及港股等,投資彈性高,在中台港三地指數頻頻創高下,基金更可隨市況靈活調整,把握最佳投資機會。
依照大中華基金淨值排序來看,排行居冠的為統一強漢,該基金在短中長期績效皆有不錯表現,基金因成立時間較長,歷經完整多空循環,更凸顯出研究團隊選股操作得宜,才能持續累積基金淨資產價值。
以基本面來看,中國2020年全年包括進出口、出口總值,均創下歷史新高,是唯一貨物貿易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地位穩固。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成長7.3%,連續9個月正成長且逐月提升增速,全年來看成長2.8%,也優於預期,顯示整體復甦腳步穩健。
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林鴻益表示,中國的消費、工業等產業持續復甦,以及外在的出口需求持續強勁下,陸股獲利可望迎來另一波成長高峰。此外,中國人行重申貨幣政策不急轉彎的承諾,並將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道,利於陸股保持向上動能,加上十四五規劃啟動以及一系列消費利多政策皆帶來投資商機。(黃英傑)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來看,2020年全年基金定期定額金額前十大投信公司,前五名扣款金額皆在50億元之上,排名第一為統一投信,總扣款金額高達73.49億元,年增52.5%;第二到五名則依序為復華56.03億元、群益51.25億元、安聯51.21億元、國泰51.18億元。六至十名則是元大、摩根、保德信、野村、與第一金投信。
統一投信不僅定期定額金額明顯高於其他業者,且已連續奪下兩年冠軍。分析主要來自於旗下海外基金績效表現突出,其中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為去年境內外基金績效唯一拚進前十強的本國投信基金,又有去年推出日日扣新功能挹注;復華在亞洲區域基金績效也表現優異、安聯在台股基金中也是常勝軍,吸引投資人目光。
展望後市,統一投信表示,指數進入高檔震盪階段,主要看個股表現,擁有高度競爭力與明確營運前景的企業,就有推升股價再創新高的動能,主動換股操作的股票型基金相對有表現空間,建議可持續透過定期定額,參與這波大資金行情。
在成熟市場看好美股與日本科技股,新興市場相對看好亞洲股市,中國大陸、台灣、南韓以科技股及中國消費復甦受惠股為主,印度及東協則以基期低、可望谷底回升的內需及基礎建設為主。
安聯投信表示,在半導體展望樂觀、經濟活動有望逐漸回溫下,台股行情可望續行,且全球貨幣寬鬆、資金動能不減,只要基本面未鬆動,台股仍可望居高不懼高,建議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加碼參與,分散進場時點風險。
以各基金公司去年度規模增減情況來看,33家有定期定額業務的投 信公司有21家是正成長,規模前三大的投信公司年成長率都有六成以 上。規模排名第一的統一投信,2020年12月扣款金額7.8億元、年增 率達75.27%,扣款筆數逾13萬筆,年增率53.33%,金額及筆數皆穩 居業界之冠;其次為安聯投信、復華投信。
再看去年度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成長最多的基金,前十名以投資於全 球科技股票、大中華股票及台股基金三大類型為主。金額成長最多的 前五名基金,依序是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 、統一強漢基金、國泰中國內需增長與安聯台灣科技基金。
投信業者表示,全球主要股市多數已漲到高檔位置,但今年投資主 軸仍是「股優於債」,主要利基為極低利率的資金寬鬆環境及企業獲 利回升,成熟市場看好美股與日本科技股,新興市場相對看好亞洲股 市,大陸、台灣、南韓以科技股及大陸消費復甦受惠股為主,印度及 東協以基期低、可望谷底回升的內需及基礎建設為主。
投資策略方面,在大盤指數進入高檔反復震盪階段,主要看個股表 現,擁有高度競爭力、能締造獲利實績、又有良好明確營運前景的企 業,就有推升股價再創新高的動能,因此,主動換股操作的股票型基 金相對有表現空間,建議投資人可持續透過定期定額,參與這波資金 行情。
【台灣新聞】 台灣投信法人看好2021年投資環境,強調股優於債的投資策略。根據市場分析,今年投資主軸將聚焦於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的新局勢,預計全球景氣將逐漸回升,並且政策利多持續出爐。葉家榮主管指出,投資者應該透過「USA」策略來參與市場漲升行情,其中「U」代表投資美元計價的標的,「S」代表優勢新興市場,「A」則是聚焦美國產業布局。 葉家榮還提到,美國選後新局勢下,看好三大央行維持寬鬆環境,並且美國的紓困刺激方案將推動消費動能回溫。台股方面,因應遠距工作與消費電子商機,指數有望創新高,預期科技股將成為投資焦點。大陸股市則以十四五政策主軸,內需消費股和產業科技創新將是重要投資機會。 統一投信則預估全球經濟逐步回復正成長,台灣企業獲利有望雙位數成長,台股仍有向上動能。投資方向上,看好半導體、伺服器、記憶體、工具機及製鞋、塑化等產業。總之,台灣投信法人普遍對2021年投資環境持樂觀態度,並建議投資者把握市場機會,進行策略布局。
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表示,美國選後的新局,以「 USA」布局最適合,「U」是指USD,也就是投資美國企業或是美元計 價標的;「S」是指Superior,宜挑選最具有優勢的新興市場,特別 是中國與台灣;「A」則是指America,聚焦美國產業布局,包括醫療 生化與新型態消費等,以提升投資效率。
葉家榮表示,展望第一季行情,看好三大央行維持寬鬆環境,持續 購債,且美國新一輪紓困刺激方案過關,皆有助於帶動整體消費動能 回溫,進而刺激企業補庫存效應,配合疫苗問世以及全球各國陸續施 打,都有利於全球經濟向正面發展,也因此,今年首季投資主軸仍維 持股市相較債市更為樂觀看法。
新興市場方面,台股受惠遠距與消費電子商機,不僅去年度的出口 數據持續暢旺,指數也隨企業獲利面、資金面等雙引擎推升續創新高 ,預期科技股仍為投資要角,將帶動今年第一季大盤再創高的機率不 小;大陸股市投資則以十四五的政策主題為主軸,包括消費結構升級 ,實施擴大內需策略,另外,產業科技創新也是一大亮點,如推動互 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其他產業結合、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 數據中心等建設,都是值得布局的投資機會。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指出,展望2021年A 股春季行情,由於大陸疫情控制得力,經濟持續復甦,大陸央行維護 年末流動性平穩政策,皆有助於A股持續上演春季漲升行情,現在正 是絕佳的加碼時機,建議優先布局政策大力作多的內需消費股。
統一投信表示,受惠疫苗問世,加上市場資金充沛,預估全球經濟 逐步回復正成長,台灣受惠於實體經濟復甦、出口持續暢旺,企業獲 利有望雙位數成長,台股仍有向上動能,元月行情及2月新春開紅盤 行情樂觀可期。投資方向上,看好半導體、伺服器、記憶體、工具機 及製鞋、塑化等。
疫情這幾年真的是讓全世界都受到影響,不過中國這邊卻有點例外,他們先一步穩住疫情,還在PMI領先全球主要國家,站上了榮枯線。這個結果讓人很驚奇,因為在內外需求都一起拉抬下,台灣統一投信預估,去年第3季GDP年增率回升,第4季也穩定復甦了。 看起來,2021年對台灣來說,還是挺有希望的。統一投信說,內需復甦加上外在需求持續增強,A股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成長。再加上資金動能提升,他們對第1季A股行情相當樂觀,後市也看好了。 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林鴻益還提到,現在這個時候,全球主要央行都維持著極低利率,美元走弱趨勢也看得出來,對新興市場來說,這是個好時機,特別是中國市場,對國際投資者來說,吸引力十足。這個時候,股市走勢不能再用過去經驗來判斷,我們不需要預設上漲空間。 投資方面,他們認為,景氣復甦受惠股、長期趨勢成長股、十四五規劃是三大投資主軸。這些包括內需消費、地產相關、工程機械、電動車、新能源、半導體及5G與物聯網等行業。這些行業裡的公司差異很大,所以選股時,他們更重視的是選對行業。 第1季的投資方向,他們看好內需消費類股,比如白酒和航空,因為疫情減緩和景氣復甦,這些行業會有很好的表現。房地產業因營收和獲利回升,也會有好的表現,這會帶動家電業的需求。另外,工程機械、電動車、太陽能、類比晶片和智能穿戴裝置等行業,也是他們看好的投資方向。
展望2021年,統一投信表示,內需復甦與外在需求持續增強,A股企業獲利可望持續成長,搭配資金動能提升,在基本面及資金面俱強下,第1季A股行情樂觀,後市可期。
統一強漢基金經理人林鴻益表示,現階段全球主要央行維持極低利率,美元走弱趨勢不變,對於新興市場有利,尤以中國市場對國際投資者最具吸引力,在資金大熱潮時代,股市走勢不能再用過去經驗判斷,不需預設上漲空間。
投資題材上,以景氣復甦受惠股、長期趨勢成長股、十四五規劃為三大投資主軸,包括內需消費、地產相關、工程機械、電動車、新能源、半導體及5G與物聯網,行業內公司差異大,選股更重於選市。
第1季投資方向看好內需消費類股如白酒及航空,受惠於疫情減緩、景氣復甦;房地產業因營收及獲利回升而可望有表現,帶動家電業需求;自2016年來即保持高度景氣的工程機械;年中後銷量攀升且預期明年加速的電動車;發電成本下降提升競爭優勢、有減碳政策支持的太陽能;政府積極扶植、進行國產替代的類比晶片;以及出貨量具高成長潛力的智能穿戴裝置。(黃英傑)
統一投信近來對台灣股市的展望相當樂觀,他們認為在經濟復甦、貨幣寬鬆與美元走弱的背景下,股市將獲得更多推升力。特別是亞洲市場,統一投信將投資重點放在科技類股,這些股票將持續受益於數位轉型的趨勢。另一方面,印度和東協國家則以基建和內需為主,這些投資將隨著疫苗施打和經濟活動的開放程度而進行調整。
對於東協市場,統一投信也表達了相當的信心。雖然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但11月和12月的股市反彈上漲,其中泰國、新加坡、印尼的漲幅都超過了10%。市場法人預測,這股漲勢有望延續至2021年。統一投信強調,東協市場的投資機會來自於個別國家的發展,例如印尼國會通過的促進投資法案,以及政府對電動車電池製造公司的投資,這些都將推動印尼經濟的增長。
從中長期來看,統一投信認為東協國家將因疫苗施打和經濟活動的恢復而受益。此外,RCEP的簽署將加速製造業供應鏈的轉移,這對東南亞國家的循環性行業來說是一個好訊號。統一投信還提到,央行貨幣政策的支持、市場資金環境的寬鬆以及經商環境的改善,都將對東協股市產生積極影響。
至於越南股市,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南股市在疫情衝擊後表現亮眼,全年上漲15%。這得益於嚴格的防疫措施和優秀的經濟基本面。張晨瑋預測,如果全球經濟能夠穩定復甦,越南製造業的擴張潛力將值得期待。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表示,東協股市投資契機以個別國家來看,印尼國會通過促進投資相關法案,未來外國直接投資金額可望上升,此外,印尼政府宣布成立電動車電池製造公司為例,該投資案預計將與國際該領域的技術領導廠商合資,包含大陸、韓國、美國廠商,未來將在印尼設立工廠生產,促進印尼總體經濟產值。
就中長期而言,以東協國家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即可開始施打疫苗,民眾生活可望重回正軌,經濟景氣復甦的態勢日益明確,如此一來,與經濟景氣連動性較敏感的循環性行業,可望重啟一波行情,同時,RCEP的簽署,將更加速製造業供應鏈移轉至東南亞國家的趨勢,上述狀況皆對東南亞國家內的循環性行業帶來助益。
以東協國家來看,在央行貨幣政策支撐,市場資金環境寬鬆,加上東協國家經商環境持續改善,中美貿易爭端也促使全球部分供應鏈轉移至東協市場之下,有助支撐東協股市,因此後續表現仍未看淡。
統一投信表示,統一投信表示,經濟復甦、貨幣寬鬆與弱勢美元,有助進一步推升股市,各區域以亞洲最為看好,投資重點可分兩大區塊,中、日、韓、台以科技類股為主,將持續受惠於數位轉型大趨勢,印度及東協則是基建與內需為主,跟隨疫苗施打進度與經濟活動開放程度而定。
越南股市部分,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股經歷疫情衝擊後,靠嚴格防疫及優異的經濟基本面推升,2020年全年上漲15%。也因為傑出的防疫表現,2020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高達4.5%,2020年全年成長率達2.9%,被官方視為巨大的成功。她表示,雖然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但越南製造業表現可圈可點,2021年全球經濟若穩定復甦,製造業擴張潛力值得期待。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進入2021年,投資人們的心裡還是掛念著該怎麼把資產分攤得宜。根據我們看到的投信法人統計數據,從2000年到2020年,全球主要股市在第一季的平均表現中,深圳綜合指數以9.66%的成績拔得頭籌,接下來的依序是俄羅斯9.07%、越南7.48%、台灣4.39%、上海綜合4.11%、印尼2.4%等等。看起來,新興市場幾乎包辦了前十名,而大中華地區的表現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群益投信的分析師們表示,在美國和歐洲的利率持續低迷甚至接近零利率的背景下,成熟國家和新興國家之間的利差關係將會推動資金流向新興國家,這對股市和匯市都是一個好訊號。從歷史數據來看,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第一季的表現是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而新興亞股中的大中華股市更是充滿了投資機會。 對於大陸股市,群益投信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定期定額或者分批進場的方式,適度布局陸股ETF或者大中華基金。他們還提到,隨著大陸基本面逐漸穩定,企業獲利逐季提升,陸股後市看起來相當有潛力。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的經理人張菁惠則是從歷史經驗中發現,每年春季,陸股都會有一波「春季躁動」,這個時期的報酬率往往都不錯,特別是成長型股票的漲幅會更加驚人。她預測,今年春季躁動仍將由成長股帶頭,而深圳板塊的成長性則是其中最亮眼的。 另一方面,統一投信也對股市前景保持樂觀,他們認為,經濟復甦、貨幣寬鬆和美元走弱將會進一步推升股市。他們看好亞洲市場,並將投資重點放在兩大區塊:一是中、日、韓、台的科技類股,這些股票將會持續受益於數位轉型的大趨勢;二是印度和東協地區的基建和內需,這些投資將會根據疫苗施打進度和經濟活動的開放程度而變化。
群益投信表示,在美、歐利率維持低檔甚至零利率的情況下,成熟 國家、新興國家利差關係,將驅動資金流往新興國家,使得股、匯投 資同時受惠。觀察歷史,MSCI新興市場指數第一季的表現優於MSCI世 界指數,新興市場中特別是新興亞股的大中華股市,更是深具投資契 機。
大陸基本面漸入佳境,企業獲利逐季提升,陸股後市看俏,不妨以 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方式適度布局陸股ETF或大中華基金。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指出,根據過去陸股投資經 驗,代表春季躁動的首季進場陸股往往報酬率都不錯,特別是成長型 類股漲幅更是領先;整體而言,陸股經驗顯示首季上漲機率高,又以 深圳板塊成長性為佳,近十年除2008年遭逢金融海嘯,A股市場每年 都有春季躁動,特別是近三年趨勢都站在成長股,在經濟持續轉型下 ,預估今年春季躁動仍將由成長股領頭。
統一投信表示,經濟復甦、貨幣寬鬆與弱勢美元,有助進一步推升 股市,各區域以亞洲最為看好,投資重點可分兩大區塊,中、日、韓 、台以科技類股為主,將持續受惠於數位轉型大趨勢,印度及東協則 是基建與內需為主,跟隨疫苗施打進度與經濟活動開放程度而定。
疫情對全球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但也催生了科技產業的加速轉型。今年以來,科技股在MSCI AC世界指數11大產業類股中表現最佳,漲幅達43%,成為股市上漲的主要動能。統一投信指出,2021年股市關鍵字將從「疫情+全球央行QE」轉向「疫苗+企業獲利提升」,看好科技股中長線走勢,包括資料中心、雲端、數位廣告平台、電動車等。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預計,疫苗及美國新紓困案推出後,需關注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並關注美股企業第四季財報及2021年營運展望。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則看好科技股後市,認為科技類股具有獲利表現穩健、產業成長動能及題材不斷的優勢,預計將持續向上走勢。
統一投信表示,2021年影響股市的關鍵字將從「疫情+全球央行QE 」轉向下一階段的「疫苗+企業獲利提升」,由於全球央行維持低利 率、景氣復甦,投資人會更願意進入股市承擔風險以獲取更好的報酬 (Risk on)。
在股價修復行情之後,擁有高獲利成長的企業才有股價續航動能, 持續看好科技股中長線走勢,包括:資料中心相關、雲端、數位廣告 平台、電動車以及進入產品週期的Apple概念股。預計中型股較大型 股更有表現空間。
針對明年第一季行情,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最 大的兩個利多─疫苗及美國新紓困案推出後,需觀察是否傳導到實體 經濟,持續改善就業市場。由於目前市場情緒偏樂觀,美國散戶投資 人情緒指數(AAII)處於買超水準,國際投資者現金水位在4%也偏 低。這顯示市場一旦有風吹草動,可能出現回調,關注1月中下旬美 股企業將公布2020年第四季財報及2021年營運展望,若不如市場預期 ,引發股市修正,是逢低承接時機。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代表科技的NASDAQ指數 28日又再度創新高,總計今年創新高54次,強勢多頭態勢不變。美股 在科技龍頭的帶動下,自3月谷底大幅彈升,甚至突破先前高點再歷 史創新高,科技股儼然成為多頭焦點,科技類股具有獲利表現穩健、 產業成長動能及題材不斷的優勢,考量財政與貨幣刺激依舊強勁,預 計政策面的支持有望延續美股長期向上走勢,加上年底電子消費需求 大,預期將出現電子消費商品的銷售力道,因此看好電子消費相關類 股後續表現,後市表現仍可期。
尤其新創科技類股成長動能強,具投資價值,美股S & P500指數 企業獲利逐步上揚,預期科技等新創類股獲利將更強勁,深具投資價 值。後續可以科技、網路類股為持股重心,聚焦趨勢較佳類股如雲端 軟體、電子商務消費、醫藥等,後市則持續看好軟體網路、Fintech 、電子商務等財報及股價動能趨勢較佳之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