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邦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灣股市動態再掀波瀾,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7月18日,上周新增一檔主動野村台灣50(00985A),使得總檔數達到75檔。然而,總受益人數近一周略減8,092人,總人數降至1,124萬人,但今年來增加101.5萬人,顯示市場投資者仍對台股保持信心。
分析師指出,上周大盤達到波段高點,台股ETF受益人也隨之進行調節,導致受益人數略減。不過,仍有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群益臺灣加權反1(00686R)、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國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元大台灣50(0050)、主動野村臺灣優選(00980A)、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等13檔受益人數呈現周增、月增、年增且逆勢創高。
從整體市場來看,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其中維持配息新高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表現亮眼,連續上榜。此外,五檔主動式台股ETF全數創新高。在團隊績效方面,群益投信旗下有三檔上榜最多,元大、野村各有兩檔上榜,統一、安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國泰、永豐各有一檔上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經理人謝明志強調,高息資產具有易漲抗跌的特性,更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因此,台股高息ETF在配置中不可或缺,謝明志建議,若盤勢有回檔,可分批逢低布局。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基金經理人游日傑則表示,雖然目前關稅的不確定性尚未完全排除,但市場預估台股企業在2025年仍有望維持雙位數的每股盈餘成長。他指出,目前指數尚未超過去年高點,顯示台股仍然具有投資價值。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認為,短期雖然需要留意漲多後的震盪風險,但台股在基本面支撐與資金動能推升下,仍具中期上行空間。隨著企業法說會以及半年報陸續揭露,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主導行情。
台股ETF檔數持續攀升,達75檔,市場對台股投資熱情不減。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8日最新統計資料,台股ETF受益人數略減,上周減少8,092人,總人數來到11,241,066人。然而,仍有13檔台股ETF檔受益人數呈現周增、月增、年增,逆勢創高。
在台股ETF中,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三分天下,其中主動式台股ETF已有五檔。群益投信有三檔ETF上榜最多,元大、野村各有兩檔,統一、安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國泰及永豐則各有一檔上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對台灣經濟成長持樂觀態度,預估台灣第2季GDP成長率將達5.5%,遠高於原先預測。謝明志認為,台灣高科技半導體出口需求暢旺,企業擴增投資大幅增加,帶動台股指數止步不前顯然不符合台灣經濟實際情況。
主動統一台股增長ETF基金經理人陳釧瑤則強調,投資策略採選股不選市,優先布局下半年訂單能見度較高且匯率影響較小的族群。陳釧瑤看好AI供應鏈、AI PC/NB/手機受惠股、折疊手機及400G/800G交換器與光纖受惠供應鏈、彩色電子書/電子紙相關受惠廠商。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經理人林浩詳則指出,輝達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公司,AI領域的霸主地位更加鞏固。林浩詳認為,市場資金正向技術領導者集中,台灣作為全球AI最大供應鏈,將激勵電子股上、中、下游同步轉強,預計後續仍有高點可期。
投信法人分析指出,上周大盤來到波段高點,台股ETF受益人也逢 高調節使得受益人略減,不過仍有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群益臺灣加權反1(00686R)、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國 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元大台灣50(0050)、主動野村臺灣優 選(00980A)、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主動安聯台灣高息( 00984A)等13檔受益人呈現周增、月增、年增且逆勢創高。
整體來看,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維持配息 新高的00919表現出色連續上榜,五檔主動式台股ETF全數創新高;團 隊績效來看,群益投信旗下有三檔上榜最多,元大、野村各有兩檔上 榜居次,統一、安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國泰、永豐各有一檔上 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強調,高息資產具備 易漲抗跌的特性更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 台股高息ETF,中長期不看淡台股,因此若盤勢有回檔,可分批逢低 布局。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儘管目前關稅 的不確定性尚未完全排除,但根據市場預估,台股企業在2025年仍有 望維持雙位數的每股盈餘成長,且目前指數仍未超過去年高點,顯示 台股仍然具投資價值。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認為,短期雖然需要留意漲多後的震盪風險, 但台股在基本面支撐與資金動能推升下,仍具中期上行空間,隨著企 業法說會以及半年報陸續揭露,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主導行情。
整體來看,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主動式台股ETF已有五檔。受益人數增加的ETF中,群益投信有三檔上榜最多;元大、野村各有兩檔,統一、安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國泰及永豐則各有一檔上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強勁,根據央行預估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率(GDP) 概估值為5.5%,遠高於原先預測,可望創下五個季度來高點。
由於AI需求的帶動,台灣高科技半導體出口需求暢旺,企業的擴增投資大幅加,帶動除了生產出口成長之外,第1季資本形成實質成長14.72%,台股指數止步不前顯然不符合台灣經濟成長的現況。
中長期不看淡台股,因此若盤勢有回檔,投資人可分批逢低布局。
主動統一台股增長ETF基金經理人陳釧瑤表示,現階段投資策略採選股不選市,優先布局下半年訂單能見度較高且匯率影響較小族群。GB200/300下游組裝開始放量,看好AI供應鏈、AI PC/NB/手機受惠股、折疊手機及400G/800G交換器與光纖受惠供應鏈、彩色電子書/電子紙相關受惠廠商。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高殖利率股也具表現機會。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經理人林浩詳表示,隨著輝達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公司,輝達在AI領域的霸主地位愈加鞏固。
美股前十大企業中有七家與AI高度相關且市值大幅成長,顯示市場資金正向技術領導者集中,具備技術、資源與平台優勢的企業持續擴大領先差距,形成明顯的「AI巨頭壟斷」格局;台灣為全球AI最大供應鏈,激勵電子股上、中、下游同步轉強,其中以封測與PCB類股最為強勢,電子指數領先創下2月底以來新高,也帶動加權指數走揚,在AI剛性需求催化下,後續仍有高點可期。
主動式ETF市場戰火延燒,台股主動式基金霸主安聯投信正式加入戰局,旗下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於19日獲得金管會核准募集。這是安聯投信首度跨足ETF市場,也是該公司推出的第一檔ETF產品。由於安聯投信目前在台股主動式基金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此次進軍ETF市場,將對整體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根據統計,台灣發行ETF的投信家數將增至21家。今年,保德信、聯邦、華南永昌等投信紛紛選擇以被動式的台股市值型ETF加入市場競爭。截至目前,已有20家投信在台發行ETF。而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的獲批,將成為第五檔獲准募集的台股主動式ETF。
值得注意的是,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是首檔聚焦於「高股息」的主動式ETF。該基金以「高息打底、成長加值」為核心訴求,旨在為投資人提供穩定的股息收入,並追求超额報酬的機會。其股票標的選擇為市值高於100億元新台幣的內地股票。
「高股息」股票指的是過去一年發放現金股利的上市或上櫃股票,且個股殖利率在所有股票中排名前二分之一。這樣的策略能為投資人帶來持續且穩定的股息收益。而「具成長潛力」的股票則通過多個子策略,選擇具成長性、價值性或動能性的個股,以追求資本增值。
保德信、聯邦、華南永昌等投信今年皆選擇以被動式的台股市值型 ETF加入發行市場,目前在台發行ETF的投信已高達20家,而19日核准 募集的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為第五檔獲准募集的台股主動式 ETF,第一檔為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已於5日掛牌,接下來是 本周22日將掛牌的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以及下周27日掛牌 的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而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則是首檔 聚焦「高股息」的主動式ETF。
安聯投信表示,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在設計上以「高息打 底、成長加值」作為訴求,以核心高股息股票作為收益基礎,再搭配 上具有成長潛力的個股,該基金目標致力於提供股息收入,並且追求 超額報酬的機會。股票標的偏好為國內市值高於100億元新台幣的標 的。
其中,「高股息」股票是指過去一年有發放現金股利的上市或上櫃 股票,且個股殖利率由高至低排序屬前二分之一者,以核心高股息策 略為投資人獲取持續且穩定股息收益;「具成長潛力」股票則是透過 多個子策略,篩選具成長性、價值性或具動能性的股票,以追求資本 增值機會。
根據CMoney統計至6日,觀察基礎建設相關基金今年來績效表現,其中:野村全球基礎建設大未來、合庫全球核心基礎建設收益、富蘭克林華美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國泰全球基礎建設、永豐ESG全球數位基礎建設基金等,績效達10%以上,相較台股大盤跌10.9%,表現亮眼。
綜合野村基礎建設大未來基金經理人高君逸、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王翔慧觀點,企業獲利在局勢動盪下引發市場關注,而在人工智慧等長線前景加持下,估值合理的基礎建設板塊持續吸引資金流入,今年初以來績效表現佳。
綜觀全球公用事業表現,以歐洲公用事業今年來漲勢領先,除了資金從美國出走,歐洲公用事業與AI用電需求的連結度較低,以及歐美間的評價面調整等,都是帶動歐洲公用事業類股強於美國的主因。
王翔慧分析,歐洲公用事業具備評價面與政策支持,包括西班牙、德國、英國等針對公用事業相繼推出支持計畫,如新增發電項目、公用監管改革、延長核電機組使用、定價改革等。
至於數位基建方面,今年來AI類股受關稅訊息影響較深,短期也同步影響數位基建表現,然而四大雲端業者的資本支出計畫,透露了資料中心發展無虞,不論Meta、Google、Microsoft 、Amazon皆指出,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超過供應面,對於資料中心需求提供有利的順風因子。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特別是基礎建設與公用事業類股,反而具備四大優勢:抗景氣波動的剛性需求、通膨調整機制、穩定現金流與規模經濟優勢。
因此,不僅報酬相對突出,風險調整後的投資效益亦表現優異,基礎建設類股在當前高關稅和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處於有利地位,也逐漸受到資產配置者的高度重視。
根據CMoney統計台股基金4月績效,呈現「近月抗跌、近周反彈」態勢,包括:國泰中小成長、群益馬拉松、兆豐國民、群益奧斯卡、摩根新興科技、街口台灣、野村優質、凱基台灣精五門、摩根中小、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等。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指出,據彭博統計自1969年以來,台股曾有多達17次首季報酬率為負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會有12次「第2季至第4季」加總為正報酬。
值得注意的是,當第1季跌幅較深(如跌幅超過10%)時,後續三季(第2至第4季)的表現往往會令市場驚艷。
例如,2020年第1季台股大跌19.0%,但隨後在政策刺激與經濟復甦帶動下,後續三季大漲45.1%;1994年首季下跌13.5%,全年後段亦強勁回升33.0%;1977年首季重挫11.0%,後續三季同樣反彈32.5%。
綜合群益、街口投信提醒,市場近期受川普關稅政策震盪,川普盼透過關稅推動美國製造與地緣政治重塑。
雖政策引發資本市場擔憂經濟放緩與通膨風險,但隨美國與各國展開協商、AI需求持續增溫,台灣半導體與硬體產業鏈具長線競爭力。然而,經濟下修風險未除,惟關稅暫緩實施及年底前選舉推動經濟動能,台股有望震盪築底,年底仍有望反彈挑戰高點。
展望後市,野村投信進一步分析,台股基本面尚稱穩健,短線下跌風險已大幅降低,融資餘額大幅下修、籌碼面趨於乾淨,顯示大盤已來到相對底部。
目前正處於大漲大跌後的觀望整理期,半年線為初步支撐,若關稅談判取得進展,後續有望反彈挑戰季線。
中長期看,AI仍是全球產業主軸,台灣具備供應鏈及製造優勢,加上去年企業獲利創次高,今明兩年配息表現可期,投資人可採取「震盪階段防禦、高息因子打底,等待轉折切入AI」的雙階段策略因應。
根據CMoney統計至10日,觀察近一年多重資產基金績效表現,以亞洲、全球醫療、低碳、高息等相關多重資產基金,包括宏利亞洲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合庫全球醫療照護產業多重資產收益、凱基未來樂活多重資產等,績效分別達12.5%、13.9%、22.8%,表現穩健抗跌。
凱基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合庫2032目標日期多重資產收益、中國信託ESG金融收益多重資產、聯邦低碳目標多重資產、聯邦高息策略多重資產、宏利實質多重資產、瀚亞2030目標日期收益優化多重資產基金等,績效介於4.6%至8.4%,皆優於台股大盤。
凱基未來樂活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李怡勳表示,近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4.5%,反映市場對通膨與利率走向的擔憂,加上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市場預期第2季波動仍將延續。分散投資成控制風險與提升彈性的關鍵策略。
可採取布局分散的多元資產配置,不僅能在波動中守住防線,也能在市場廣度擴大、輪動加快時,同步參與多類資產的反彈契機。
近期部分類股評價已回落至具吸引力的水位,若後續市場信心回溫,有機會迎反彈;債券則偏好中短天期債,兼顧固定收益來源與控管利率波動風險,以利彈性應對市場變化。
聯邦投信表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已發布公告,更新有關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措施的最新指引,列出豁免的特定產品,包括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都入列;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隨後表示,智慧型手機、電腦及部分電子產品將面臨個別關稅,半導體產品也可能在一個月內納入清單。接下來應留意本周川普將宣布半導體相關關稅措施。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顯示,該檔ETF之標的指數為「富時臺 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其成分股涵蓋臺灣證券市 場中市值前50大之上市公司,代表藍籌股之績效表現。指數之成分股 於季度審核時設有權重上限,個別成分股權重不超過30%。
證交所表示,包含上述ETF,集中市場掛牌上市ETF將達181檔。國 內ETF商品種類日趨多元,追蹤標的涵蓋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證券、 債券及大宗商品等,便利投資人資產配置選擇,惟各類金融商品投資 均具有風險,投資前應審慎評估,建議投資人投資前應詳閱公開說明 書。
川普原宣布4月9日起,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全球經濟一度陷 入如2020年疫情封城時,市場供需進入休克階段,所幸川普於美國時 間9日下午(台北時間10日凌晨)暫緩部份國家對等關稅90天,除中 國大陸,台商重要生產基地台灣、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度、印尼 等名列其中。
事關重大,中信投顧總經理陳豊丰、聯邦投信投資長吳裕良昨日一 整天調查上市櫃公司訊息,從消費性電子、成熟製程半導體、汽車零 組件、海運業者的上市櫃公司均傳好消息。當對等關稅降至10%重大 消息傳出,讓上市櫃公司的高層主管、業務主管、KEY IN客戶訂單安 排出貨行政助理等人仰馬翻,全員出動致電客戶確認定單,客戶一口 談定後,馬上著手出貨事宜,更要求趕快出貨,訂單甚至比4月初因 32%對等關稅宣布時取消的金額還高。
承攬業者也對法人透露,緩衝期僅有90天,客戶瘋狂搶櫃子,承攬 業者立刻漲價,海運業者會趁此調整價格,以利5月美國線換約價格 ,都有貨就趕快出,怕川普那一刻又變卦。
目前客戶會以美國西岸為靠港目的地,遠東到美西的航程最短,貨 櫃船最快10天抵達通過海關再轉鐵路,料美國線會再旺起來。因大陸 被排除在外,電子五哥原在大陸的生產線一個月前已陸續轉移回台, 把閒置產能塞滿或再另找新廠房,低階產線加速轉到泰國等地生產, 在陸台商產線會加速轉移陣地。
近期台股市場在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於4月2日宣布對外國課徵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持續在年線附近震盪。然而,逢低買盤的持續進場,讓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指數系列ETF規模創下新高,首度突破7,100億元大關,顯見市場對台股後市成長空間的信心。
根據CMoney統計,截至25日,三檔追蹤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系列指數的ETF規模累計達7,114.1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規模增加約893.9億元,成長率達14.3%。其中,元大台灣50規模接近5,000億元,達4,968.61億元;富邦台50則達2,125.15億元;而聯邦投信推出的首檔ETF——聯邦台灣精彩50,則募集約20.4億元。
聯邦台灣精彩50是聯邦投信的首創ETF,追蹤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成分股涵蓋與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指數相同的股票,與元大台灣50與富邦台50所追蹤指數成分股完全一致,但設計上單一個股權重上限30%,提供投資者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元大投信指出,台積電承諾加碼赴美投資,是當前談判結果中較佳的情境,台灣的戰略價值在這次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CoWoS需求持續攀升,但供不應求,其中超過九成以上的產能掌握在台積電手中,台灣在先進製程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不變,將成為美國「再工業化」不可或缺的夥伴,顯示川普關稅戰對台灣的影響性可控。
富邦投信認為,短線配置上需更加謹慎,建議採取「買黑不買紅」策略,等待反彈的機會。聯邦投信則提醒投資者,過去不少公司曾經處於行業巔峰,但最終未能長期保持領先地位,投資者應該保持風險分散的意識,採用ETF一籃子投資方式,有效避免單一公司風險。
聯邦投信強調,雖然投資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是經典且穩定的選擇,但在配置投資比重時,仍需注意風險分散。無論是短期波動還是長期投資,分散風險始終是成功的關鍵。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根據市場環境適時調整投資策略,確保長期投資能夠走得更穩健。
根據CMoney統計至25日,三檔追蹤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系列指數規模達7,114.16億元,創下新高,累計今年以來規模增加約893.9億元或14.3%。
其中,境內最大一檔元大台灣50規模接近5,000億元關卡,達4,968.61億元;富邦台50也達2,125.15億元;另外,新兵的聯邦台灣精彩50則募集約20.4億元。
聯邦台灣精彩50是聯邦投信的首檔ETF,追蹤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成分股涵蓋與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指數相同股票,與元大台灣50與富邦台50所追蹤指數成分股一模一樣,差別在於有單一個股權重上限30%設計。
市場不確定性之一就是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於4月2日宣布針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元大投信指出,根據外資分析,台積電承諾加碼赴美投資,為當前談判結果中較佳情境,台灣的戰略價值也發揮關鍵籌碼作用。
此外,CoWoS需求持續攀升,但始終供不應求,而其中有超過九成以上的產能掌控在台積電手中,若以晶圓製造技術分布來看,台灣在先進製程技術領域持續領先,台灣將是美國「再工業化」不可或缺的夥伴,顯示川普關稅戰對台灣影響性可控,台美將更加緊密。
隨著4月2日即將到來,目前投資氛圍低迷,儘管台股基本面健全,不論外銷訂單及企業獲利持續成長,經濟動能維持擴張,但受到川普的關稅政策影響,短線仍有下探的風險。
富邦投信認為,短線配置上需更加謹慎,配置上仍建議買黑不買紅策略,等待反彈的機會。
聯邦投信指出,過去經驗顯示,無論是IBM、Motorola、Nokia,還是台灣的HTC等公司,曾經也處於行業的巔峰,但最終未能長期保持領先地位。經濟與產業有起有落,投資人應該保持風險分散的意識,建議採ETF一籃子投資方式,有效避免單一公司風險。
儘管投資台積電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仍須謹慎面對單一公司風險。聯邦投信建議投資人,雖然投資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是經典且穩定的選擇,但在配置投資比重時,需要注意風險分散。
無論是在短期波動中還是在長期投資中,分散風險始終是成功的關鍵。通過適度調整持股結構,投資人可以減少單一公司影響,並增加確保長期投資能夠走得更穩健的機會。提醒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不因市場的短期波動而過度焦慮,並根據市場環境適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波濤,聯邦投信於3月10日盛大舉辦「聯邦台灣精采50 ETF投資講座」,吸引眾多投資人及專業人士共襄盛舉。會議由聯邦投信董事長涂洪茂親自主持,並特別邀請ETF經理人周彥名以及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共同分享投資智慧。
涂洪茂在會上強調,隨著台灣ETF市場的蓬勃發展,聯邦投信積極滿足投資人的多元需求,正式推出首檔ETF產品——「009804聯邦台灣精采50 ETF」。該ETF不僅是第三檔台灣50 ETF,更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聯邦投信總經理莊雅晴及ETF經理人周彥名進一步解釋,「009804聯邦台灣精采50 ETF」與市面上的台灣50 ETF有所不同,特別針對單一個股權重過高的情況進行調整,設定了單一持股30%的上限。此外,該ETF還設有收益平準金,確保投資人能夠領取穩定的配息。以小資銅板價10元的發行價,以及低至0.15%的經理費用率,特別適合小資族投資。
莊雅晴和周彥名還建議,持有台積電股票以及大量持有台灣50 ETF產品的投資人,應該將ETF資產配置納入自己的投資策略中,以避免過度集中單一個股的投資風險。該ETF的募集期定於3月17日至21日。
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在會議中提到,過度自信往往導致投資人交易量過多,但實際投資績效卻不盡人意。他指出,散戶因為過度交易,每年損失新台幣1,870億元,約減損了3.8%的年報酬率,這相當於台灣GDP的2.2%。周冠男強調,ETF原始發行的動機在於獲取分散和長期的投資效益。長期來看,各種投資策略雖然短期可能超越大盤指數,但最終幾乎都會落後於大盤。他建議投資者基於傳統的投資分散及效率市場理論,選擇指數市值型ETF,以避免承擔可分散風險,並享受簡單、低成本的交易優勢。
聯邦投信總經理莊雅晴及ETF經理人周彥名表示「009804聯邦台灣 精采50 ETF」為第三檔台灣50 ETF,也是台灣50ETF新選擇。該ETF同 樣追蹤台灣前50大市值公司的表現,但與市場上已發行的兩檔台灣5 0 ETF有所區別,並針對單一個股權重過高的情況進行調整,設計單 一持股30%的上限;此外,該ETF還有收益平準金的設計,讓投資人 領有穩定配息。並以小資銅板價10元的發行價推出,經理費用率低至 0.15%,特別適合小資族。也推薦持有台積電股票以及大量持有台灣 50 ETF產品的投資人納入ETF資產配置,避免過度集中單一個股的投 資風險。該ETF募集期為3月17至21日。
周冠男表示,過度自信導致投資人交易量過多,但投資績效卻下降 。散戶每個人每年的因為過度交易,每年損失了新台幣1,870億元, 約減損了3.8%的年報酬率,相當於台灣GDP的2.2%。在投資策略上 ,周冠男指出ETF原始發行的動機是為了獲取分散跟長期的投資效益 。研究顯示各種投資策略短期有可能打敗大盤指數,但長期幾乎都顯 著的落後大盤。指數市值型ETF的理論基礎優勢是基於傳統的投資分 散及效率市場理論,避免承擔可分散風險。在實務交易優勢則是簡單 不花時間,成本低。
近期台灣ETF市場再掀波瀾,隨著主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ETF的開放,多家投信紛紛展開布局,將戰火延燒至台灣。根據統計,目前在台發行的ETF總數已達284檔,而投信家數也從最初的17家增加至21家。
本周,保德信、聯邦、華南永昌、聯博等四家投信將躍入ETF戰局。其中,保德信的市值動能50 ETF將於13日掛牌上市,而聯邦台灣精彩50 ETF則於17日開始募集,華南永昌的台灣優選50 ETF也進入審核階段。值得注意的是,聯博投信首次涉足台灣ETF市場,選擇以主動式ETF為切入點,其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已送件審核。
除了新進者外,已有ETF發布經驗的投信也紛紛轉戰主動式與被動式多資產ETF市場。野村、統一、中信等投信皆送件申請發布主動式ETF,凱基投信則成為首家送件多資產ETF的投信。野村投信不僅是第一家送件主動式ETF的投信,還送件了第二檔主動式ETF,而保德信則在掛牌市值動能50 ETF後,又送件申請第二檔ETF,目標是跨國股票型ETF市場。
在被动式單一資產型ETF方面,今年來也新增了六檔,包括野村美國研發龍頭、野村日本動能高息、中信NASDAQ、中信美國創新科技、台新特選IG債10+、第一金優選非投債等。富邦、新光、大華銀、群益等投信也均有送件,ETF市場的競爭格局更加激烈。
對於近期股市,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經理人張芷菱表示,指數回測半年線時往往會出現進場機會,台灣經濟基本面仍然堅實。隨著不確定因素與恐慌因素的消除,股市將回應基本面。雖然美國經濟放緩,但仍有韌性,預期川普政府將推行減稅措施,有利於提升企業獲利,對基本面持正向看法。
打頭陣的為保德信市值動能50將於13日掛牌上市,接下來是聯邦台 灣精彩50將於17日展開募集、華南永昌台灣優選50 ETF也進入審核, 特別的是,聯博投信首度切入台灣ETF市場,選擇以主動式ETF出擊, 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已送件審核。
此外,已有ETF發布經驗的投信,近期也有多家送件搶先轉戰主動 式與被動式多資產ETF市場,包括野村、統一、中信等皆送件申請發 布主動式ETF,凱基投信則為首家送件多資產ETF。
野村投信為第一家送件主動式ETF的投信,繼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 動式ETF之後,快馬加鞭送件第二檔主動式ETF,而保德信除了本周掛 牌的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以外,又送件申請第二檔ETF,瞄準跨國 股票型ETF市場。
此外,被動式單一資產型ETF今年來也新增六檔,包括野村美國研 發龍頭、野村日本動能高息、中信NASDAQ、中信美國創新科技、台新 特選IG債10+、第一金優選非投債等,富邦、新光、大華銀、群益等 投信也皆有送件,主動式與被動式ETF大戰同步開打。
針對近期股市,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經理人張芷菱認為,指數回 測半年線時往往進場機會浮現,加上台灣經濟基本面仍具底氣,不確 定因素與恐慌因素消除後,股市將反映基本面,而美國經濟雖放緩但 仍具韌性,川普後續可望推行減稅措施,有望提升企業獲利,基本面 正向看待。
此外,主動式ETF申募再添新兵,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官網顯示,中國信託投信26日送件申請募集「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基金,為首家申報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的投信公司。
金管會開放的主動式ETF、多資產ETF等新型態ETF成為眾多投信角力新戰場,但每家投信策略不同,有些公司選擇現階段先募集被動式ETF,包括首次加入ETF市場的保德信投信,在新任總經理梅以德、投資長李孟霞等高階主管群策群力下,推出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 ETF,受惠最後一天湧進證券商、期貨商自有資金,募集破20億元,創下外商投信募集ETF最佳紀錄。
富邦投信則在去年底迎來新任董事長黃昭棠,上任後的首檔新商品,為24日開始募集的富邦台灣旗艦動能50 ETF。為了這次新商品,黃昭棠親自出門跑券商通路,獲得通路鼎力相助,短短三天募集超過150億元,創下今年來ETF募集金額新高。
接下來,聯邦投信也將募集首檔ETF--聯邦台灣精彩50 ETF,募集時間為3月17日至21日,是否結合集團資源打響第一砲也受到關注。
至於新型態ETF進度,統計至26日,目前共五家投信業者申請兩檔台股主動式ETF,分別是野村投信搶先送件的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統一投信本周遞出的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一檔債券主動式ETF,為聯博投信的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一檔被動式多資產型ETF,即凱基投信的凱基美國Top股債平衡ETF;一檔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即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
以最新送件的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來看,名稱同「女股神」伍德(Cathie Duddy Wood)的ARK基金,顯示中國信託投信頗有企圖心。主動式ETF最熱門市場為美國,但受到全球外投資人高度關注的契機是COVID-19疫情期間,女股神ARK基金的一系列主動式ETF投資了策略專注於具顛覆性創新的公司,報酬率當時遠超過同期的其他被動式ETF。
台灣ETF市場再掀新波潮,新進投信加入競爭
近期,台灣ETF市場再迎新動態,目前台灣發行ETF的投信家數已達17家,今年更見保德信、聯邦、華南永昌三家投信業者的加入,總數增加至20家。這三家新加入的投信業者皆選擇以台股市值型ETF為切入點,加上富邦投信睽違兩年後再度推出的台股市值型ETF,台股市值型ETF的競爭戰正式開打。
根據CMoney統計,目前台灣市場上掛牌的台股ETF中,共有10檔市值型ETF的成份股,涵蓋了台股市值前十大個股。這些ETF在2024年全年度的表現勝過大盤,績效介於48.6%至33.9%之間。隨著金蛇年的到來,還將陸續有4檔ETF加入,讓投資者在市值型ETF方面有更多選擇。
金蛇年首檔上市的ETF為保德信的市值動能50,募集時間定於18日至24日。紧接着,富邦投信的旗艦產品富邦旗艦50將於24日至26日開始募集,而聯邦投信的台灣精彩50則是於3月17日至21日募集。此外,華南永昌投信也正在申請首檔ETF——華南永昌台灣優選50 ETF。
保德信投資長李孟霞表示,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市值型ETF的2.0版本已開始融入ESG、低碳轉型等主題性投資概念。現今的市值型ETF不僅持續受到投資人青睞,選股因子也更加細緻。除了投資市值大的標竿企業外,還加入了市值成長性、個股品質評量等創新選股因子,以及透過前瞻指標選出高成長性企業等,這些都有助于提升ETF的成長潛力和市場競爭力。此外,新一代ETF多配有收益平準金機制,這對於穩定配息表現也是一大助力。
根據CMoney統計,目前在台掛牌的台股ETF中,共有10檔市值型ET F的成份股,囊括了台股市值前十大個股,且2024年全年度績效勝過 大盤、績效介於48.6%至33.9%之間,除了追求市值最大50檔個股以 外,若再加金蛇年將陸續報到的4檔ETF,投資人在市值型的ETF方面 將有更多選擇。
金蛇年打頭陣的為保德信市值動能50,將於18日至24日展開募集, 緊接著則是富邦旗艦50將於24日至26日募集,而聯邦台灣精彩50則是 於3月17日至21日募集,此外,華南永昌投信也推出首檔ETF的華南永 昌台灣優選50 ETF正送件申請當中。
保德信投資長李孟霞分析,隨著市場的需求,2.0版本的市值型ET F開始融入ESG、低碳轉型主題性投資的概念,如今市值型ETF除了持 續獲得投資人青睞,選股因子也更為細緻,不僅要投資市值大的標竿 企業,更多創新的選股因子,如市值成長性的篩選、個股品質的評量 ,或是透過前瞻指標選出高成長性企業等,進一步提升ETF的成長潛 力與市場競爭力;此外,新一代ETF多配有收益平準金機制,有助於 穩定配息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