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上櫃公司員工「薪情」則以股王信驊最佳:112年每股稅後純益( EPS)26.66元,年減逾五成,但仍賺進超過兩個股本,員工120人平 均薪資345.9萬元,年減24%,蟬聯上櫃公司之冠。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3日公布112年上市櫃公司員工平均福利 (薪資),上市公司前十高分別為愛山林、聯德、三商、聯發科、聯 詠、台驊投控、勤益控、華固、創意、祥碩,金額在373萬∼552萬元 以上;電子股四檔、傳產股高達六檔。
營建股愛山林在111年居第20名,112年一口氣躍居第一名,相關還 有勤益控及華固,均躋身前十,民生餐飲為主的知名連鎖商店的控股 公司三商,以近495萬元居第三高。
回顧111年員工平均薪資前十名只有長榮為航運股,其餘九檔均為 半導體;112年僅聯發科、聯詠及創意等留在前十大霸榜內。
此外,112年上市公司員工均薪逾300萬元還有藥華藥、遠雄港、精 成科、鑽石投資、瑞昱、和泰車、旭隼、洋基工程、聯華、鴻碩、達 發、嘉澤、南僑、台積電等。
上櫃方面除信驊奪冠,遊戲股王鈊象布局海外奏效,112年EPS大賺 45.61元創歷史次高,員工賺飽飽,以316.7萬元奪亞軍,年增11.55 %高過獲利歷史新高的2020年的188.4萬元。
此外792家上櫃公司中,共370家平均員工薪資逆勢成長,占比約4 6%,松崗數位文創以113.9萬元躋身「年薪百萬俱樂部」,年增195 .8%榮登上櫃「加薪王」。
證交所推動自願性碳市場 攜手Verra簽備忘錄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攜手碳交所和中山大學碳權中心共同舉辦「自願性碳市場:誠信與永續」國際研討會。證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隨著國際品牌商積極設定氣候目標,碳移除類型專案成為重要解方,此次研討會邀集國際碳權專家交流,為推動台灣自願性碳市場作準備。 研討會探討了國際自願性碳權趨勢及品質評估方法。Verra東亞及東南亞區域代表Win Sim Tan指出,Verra致力於強化自願性碳市場的嚴謹性和可信度,並通過國際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核心碳原則審查。 GHGMI專案經理Tani Colbert-Sangree介紹了建立碳權專案及影響碳權品質的因素,提供制度建立的參考。AlliedOffsets碳政策分析師Fundi Maphanga觀察到自願性與強制性碳市場的趨同,未來將有助於自願性碳市場的發展。 中山大學碳權中心主任蔡宏政主持專題討論「碳權品質評等機制」,探討國際碳權管理趨勢和品質評估架構。台大副教授劉仲恩強調台灣碳權制度應整合,讓業者因應需求。Tani Colbert-Sangree認為取得公眾認同和平衡環境正義與制度可行性是立法者的考驗。 田建中指出,全球淨零目標驅動下,碳權價格將持續上漲,碳權專案開發和投資將有助於達成目標。證交所與Verra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推動台灣自願性碳市場,提升市場誠信度和永續發展。
此次「自願性碳市場:誠信與永續」國際研討會,共邀請國際碳權 核發機構Verra、美國非營利組織GHGMI、碳權評等機構BeZero Carb on及Sylvera、自願性碳市場資料庫AlliedOffsets,以及台灣大學等 重量級代表,共同討論自願性碳權之國際趨勢及品質評估方法,探討 國際實務於國內碳定價制度應用。
田建中表示,台灣為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肩負淨零減碳的重任,隨 著國際品牌商紛紛設定積極的氣候目標,碳移除類型專案成為重要的 解方之一。藉由此次國內外重要代表對話交流的契機,碳交所與國際 自願性碳權核發機構領導者、同時也致力發展自然為本解決方案的V erra簽訂合作備忘錄,為推動台灣自願性碳市場共同努力。
在專題演講一「Verra新紀元」中,Verra東亞及東南亞區域代表W in Sim Tan分享該機構最新進展,透過作業精進、計畫影響與科學完 整性、當責三大面向,在自願性碳市場中扮演更嚴謹及可信賴的角色 ,具體措施包含方法學更新、平台數位化、查確證機構績效管理方案 等。另Verra近期通過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核心碳原則 方案層級審查,為提升碳市場的誠信與永續更進一步。
專題演講二「建立在地碳權方案:影響碳權品質之因素」,GHGMI 專案經理Tani Colbert-Sangree介紹如何建立碳權專案、影響碳權品 質的因素,提供制度建立的參考,讓與會代表進一步瞭解外加性、永 久性、方法學管理等制度設計上的關鍵要素及內涵。
專題演講三「強制性與自願性碳市場的趨同」,AlliedOffsets碳 政策分析師Fundi Maphanga分享對國際碳市場的趨勢觀察,發現隨著 各地逐漸建構碳定價法制,允許強制性機制運用國際碳權抵減,自願 性市場的價格可能將逐漸與強制性市場趨同。未來訂定共通的高品質 碳權的誠信標準後,應更有助於自願性碳市場發展。
另在專題討論一「碳權品質評等機制」,由中山大學碳權中心主任 蔡宏政主持,邀集BeZero Carbon亞太區銷售主管Colin Sng、Sylve ra亞太區商業主管Louis Booth,及AlliedOffsets企業銷售主管Bra d Weilbacher,分享國際市場碳權管理及發展趨勢、碳權品質之影響 因素、評等機構之品質評估架構及評等實務等,有助於企業未來進行 碳資產管理。
專題討論二「自願性碳權在台灣的可能運用」,將焦點拉回國內, 由中山大學碳權中心佘健源組長主持,台大副教授劉仲恩、GHGMI專 案經理Tani Colbert-Sangree,以及田建中擔任與談人。
劉仲恩表示,台灣碳權制度需要整合,讓業者得以規劃與因應;T ani Colbert-Sangree認為,取得公眾對於碳權專案的認同,及環境 正義與制度可行性之間的平衡,將是台灣立法者的考驗;田建中分享 國際碳市場在2030、2050等關鍵時刻到來之際,將面臨碳權價格上升 、高品質碳權供需失衡的情況,而國內外碳權專案的開發與投資將成 為未來全球達成淨零目標的重要助力。
**證交所研議縮短交割日至T+1**
美國預計於5月28日將股市交割日從T+2縮短為T+1,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也正評估是否跟進。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證交所已完成利弊分析,並正觀察美國實施效果後再做評估。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證交所去年已成立專案小組研議T+1制度,從強化交割借券機制、增加對券商款項彈性、優化結算交割系統和提升外資結算交割效率等四大面向評估。
黃厚銘指出,將觀察美國實施T+1後的成效,並蒐集他國意見後才會拍板定案,最快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確定。目前實施T+1的市場包括美國、印度、加拿大和阿根廷等,證交所也會參考歐盟、英國、日本、韓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國家的看法,尤其是台灣鄰近亞洲主要市場是否會跟進。
對於美國T+1實施對台股外資進出影響,黃厚銘表示,各國交割週期獨立運作,外資也不只來自美國,還有歐系。美國T+1主要是影響美國市場和在美國市場交易的投資人,不會影響外資來台投資意願。
另外,彭金隆也首次對近期股市表現喊話,表示台股有基本面支撐,短期受消息面影響,長期會回歸基本面。他也提到,近期景氣對策信號轉為黃紅燈,顯示國內經濟審慎樂觀。
至於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和集保結算所是否四合一整併案,彭金隆表示,內部討論過但評估效益不明顯。目前各交易所組織形態不同,整併有困難,因此初步決定維持現行運作方式。
證交所攜手豐證券 推動投資論壇
為提振國內資本市場,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豐證券將攜手於今年 6 月 3 日至 4 日舉辦「Taiwan Conference 2024 投資論壇」。論壇中將邀請專家探討「全球視角中的台灣市場」,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也將親自出席致詞。
證交所提升台灣投資環境
證交所表示,台灣積極發展 AI、5G、雲端資料中心等新經濟產業,並致力打造友善的投資環境,以鞏固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因此,證交所與豐證券將合辦投資論壇,分享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吸引國際機構投資人關注。
論壇亮點
6 月 3 日下午 1 時,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和豐台灣區總裁兼豐商銀總經理陳志堅將出席記者會,探討如何將台灣資本市場打造成外資友好的環境。
2 時舉行機構投資人觀點論壇,林修銘將致詞,金管會主秘尚光琪也將出席。論壇將進行三場專題演講,分別由貝萊德亞太區主動投資主管兼新興市場投資長 Belinda Boa 談「永續投資策略的觀點」、ISS-Corporate 歐非中東及亞太區事業群董事總經理 Stephen James 談「股東行動主義時代的資訊揭露」,以及證交所副總陳麗卿主持的座談會「全球視角中的台灣市場」,邀請專家與談。
與談專家意見
豐銀行亞太區股權策略主管 Herald van der Linde 表示,台灣企業擁有獨特的優勢,包括產業領先地位、強勁的經營能力和穩定的經濟成長。
貝萊德盡職治理團隊日本外亞洲市場主管元新普則指出,台灣企業在永續投資方面表現積極,這有助於提升其在國際投資市場的競爭力。
ISS-Corporate 副總監亞太區業務發展主管鄭俙達表示,台灣資本市場日益成熟,投資者應把握機會參與其中,並善用企業治理和股東行動主義的資訊來評估投資標的。
台股ETF:元大S&P原油反1 5/31恢復融券交易
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今(30)日公告,元大S&P原油反1(代號00673R)即將在5月31日恢復融資融券、有價證券借貸及當日沖銷交易。
證交所指出,00673R於今年4月16日因淨值下跌超過65%,自4月17日起暫停上述交易。後續經監控,其淨值於4月18日起連續30個營業日未跌破65%,已符合恢復交易規定。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參與相關交易須謹慎評估投資風險,留意市場波動,依自身風險承受度適時調整投資策略。
**台股跟進T+1交割制?證交所評估進行中**
美國股市已於5月28日起實施T+1交割制度,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關注台股是否跟進。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將請證交所評估各面向,再決定是否跟進,目前尚未定案。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指出,T+1制度為國際討論趨勢,去年已請證交所成立專案小組,蒐集各方意見並分析效益。證交所將就以下四大面向研議:
- 強化交割借券機制
- 增加對券商款券撥付的作業彈性
- 優化結算交割系統
- 提升外資結算交割效率
證交所預計最快於2024年底提出初步研究結果,作為是否跟進T+1的參考。
證交所表示,已借鏡歐盟、英國、日本、韓國、香港等主要市場,了解對T+1議題的看法及導入可能性。
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則表示,將尊重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立場,但樂見台灣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
目前台股採用T+2交割制度,投資人下單後,須於兩個營業日後才扣款。若改為T+1,將縮短券商交易風險,業者普遍認為技術上並無問題,也有助吸引外資投資。
**台灣加速邁向淨零減碳**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昨(30)日表示,截至目前已有超過 100 家買方開戶。第二批國際碳權商品預計於 6 月中旬後陸續上架,主打藍碳、綠碳等自然碳匯,買方為蘋果供應鏈的科技廠商。
台證交所攜手推動永續金融
在「邁向臺灣淨零減碳與永續金融新紀元論壇」中,台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將配合主管機關推動永續發展政策,與市場利害關係人共建 ESG 生態系,協助各產業積極因應淨零減碳。
碳權分為兩類
田建中說明,碳權分為「減緩類」和「移除類」。其中,「減緩類」如太陽能、風力發電已於去年底上架碳交所;而「移除類」的自然碳匯則預計第二批上架,將嚴格篩選後釋出,目前已挑出藍碳、綠碳兩項。
國際碳權交易進展
碳交所去年底首批國際碳權交易,有 27 家企業參與,首日成交 88,520 噸碳權。市場關注新一波國際碳權交易進度,預估第二批將於 6 月中旬後上架。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加速規劃
田建中表示,碳交所正與環境部積極討論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期待於第 3 季或 9 月底前上路,不再延至第 4 季。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去年4月14日已請證交所成立專案小組 ,成員還包含櫃買中心、集保結算所、券商公會等,對採用T+1制度 進行效益分析,從四大面向研議,包含強化交割借券機制、增加對證 券商款項撥付彈性、優化結算交割系統、提升外資結算交割效率等。
黃厚銘說,會觀察美國5月之後執行情形,並蒐集他國情況才會拍 板,意即最快要今年底或明年初確定。目前已實施T+1的市場,有美 國、印度、加拿大、阿根廷等,研究報告也會參考歐盟、英、日、韓 、港、新加坡等對T+1的看法,尤其是台灣鄰近亞洲主要市場是否會 跟進。
美國T+1上路對台股外資進出是否有影響?黃厚銘表示,各國家交 割週期都是分開獨立的,且外資不是只有美國,還有歐系,美國T+1 影響的是美國市場與在美國市場交易的投資人,不會影響外資來台投 資意願。
台股30日一度下跌超過200點,彭金隆上任後也首次喊話,台股有 基本面,股票市場短期受消息面影響,長期會回歸基本面,國發會公 布景氣對策信號,4月是2022年3月以後第一次轉為黃紅燈,顯現國內 經濟情勢審慎樂觀。
針對證交所、櫃買、期交與集保是否四合一整併,他表示內部討論 過,各國交易所整併效益不見得都好的,證券F4組織形態不同、整合 有困難點,初估維持現行運作方式。
6月3日下午1時Taiwan Conference 2024投資論壇記者會,證交易 所總經理簡立忠及滙豐台灣區總裁暨滙豐商銀 總經理陳志堅將連袂出席,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台灣資本市場成為外資 友好環境,加深各界對台灣投資市場優勢和韌性的了解。
證交所指出,台灣持續著眼於AI、5G 、雲端資料中心等新經濟產 業發展,並致力打造 投資環境以鞏固台灣資本市場利基。為此,將 與滙豐證舉行Taiwan Conference 2024,會中將分享台灣 企業如何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要角,吸引國際重要機構投資人目光進而 掌握成長契機。
接下來,證交所將於2時舉行機構投資人觀點論壇,由林修銘親自 出席致詞,另金管會主秘尚光琪將出席致詞,隨即進行兩場專題演講 ,第一場由貝萊德亞太區主動投資主管兼新興市場投資長Belinda B oa談「永續投資策略的觀點」,第二場由ISS-Corporate 歐非中東及 亞太區事業群董事總經理Stephen James談「股東行動主義時代的資 訊揭露」。
至於座談會主題為「全球視角中的台灣市場」,由證交所副總陳麗 卿主持,並邀請滙豐銀行亞太區股權策略主管Herald va n der Linde、貝萊德盡職治理團隊日本外亞洲市場主管元新普及IS S-Corporate副總監亞太區業務發展主管鄭俙達等三位專家與談。
證交所表示,00673R今年4月16日因最近10個營業日淨值較最初單 位淨資產價值累積跌幅達65%,自4月17日起實施管控,因4月18日起 連30個營業日單位淨值累積跌幅均未達65%,符合相關規定,將自5 月31日起,恢復融資融券交易、有價證券借貸及當日沖銷交易。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說,T+1制度是國際研議趨勢,去年4月中就已請證交所成立專案小組收集各方意見做效益分析,也觀察國際交割制度和發展情況做參考。
交易所對台股市場結構和制度,研議四大面向,一、強化交割借券機制,二、增加對券商款券撥付的作業彈性,三、優化結算交割系統,四、提升外資結算交割效率,最快2024年底提出初步研究結果,作為是否跟進T+1的政策參考。
證交所研議T+1制度,借鏡學習歐盟、英國、亞洲,包括日、韓、港等主要市場,了解對T+1議題的看法,及是否未來要導入,廣義收集資料。依金管會掌握,目前有導入T+1制度是美國、加拿大、印度和阿根廷。
對台股是否跟進實施「T+1」交割,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表示,將以臺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的立場為原則,站在證券商公會及業者立場,有助國際接軌,當然抱持樂觀其成態度。
目前台股的股票交割制度是採用「T+2」,投資人在下單買股後的第二個營業日早上,券商才會到投資人的戶頭內扣款,如外資法人11月10日下單,券商會在11月12日早上10時前從交割戶扣款。
若從T+2改為T+1,對券商來說,從過去三天(T日起算)的交易風險,縮短到兩天,有助降低交易風險,多數券商認為技術面和系統不是問題,若跟進國際趨勢,也有助吸引外資來台。
針對國內碳權交易平台進度,田建中透露,目前正與環境部緊鑼密鼓討論中,對於民間出身的新任環境部長彭啟明相當期待,希望在第3季或9月底前能順利上路,不用再延至第4季。
臺灣證券交易所、碳交所攜手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昨日共同舉辦「邁向臺灣淨零減碳與永續金融新紀元論壇」,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致詞表示,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平台,證交所配合主管機關推動的「永續發展政策」,積極與市場中的利害關係人,共同建構ESG生態系,透過「以大帶小」的資源整合策略,協助各產業積極因應「淨零減碳」,將持續推動「數位/永續」雙軸轉型,厚實國際競爭力。
田建中解釋,碳權分為「減緩類」、「移除類」,其中,太陽能、風力發電屬於「減緩類」,亦為碳交所去年底上架的首批碳權類型,而自然碳匯等「移除類」預計第二波上架,並經過嚴格篩選,從30多項商品中僅挑選出二種,因此買方對於品質相當滿意。
碳交所去年底第一批國際碳權交易,共有27家代表性企業共襄盛舉,首日成交88,520噸碳權,市場關切新一波國際碳權交易進度。
**台灣證交所ETF規模突破4.8兆元** 台股ETF規模持續攀升,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截至4月底,在台股交易的ETF規模已突破4.8兆元,年增幅度超過20%。 證交所指出,ETF在台灣市場的成長速度相當驚人,過去三年年成長率分別約為19%、11%和68%。主要原因包括全球主要股市和台股持續創新高,以及台股高股息、債券ETF深受投資人青睞。 證交所表示,台灣ETF市場的成長動能,不同於歐美和日韓市場以法人為大宗,而是由機構法人和散戶同步參與。一般投資人參與熱情較高,反映出ETF在台灣市場的普及程度。 為了方便投資人掌握ETF相關資訊,證交所於去年8月推出「e添富」投資資訊平台。該平台提供視覺化分析工具、ETF統計數據、專家觀點和投資篩選器等功能,打造健全的ETF資訊整合平台。 此外,證交所也將在下半年推出e添富2.0版,提供中英雙語的機構投資人網站和擴充資訊內容,以符合普惠金融的目標。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由於ETF商品種類多元,屬性與風險各有不同。投資人應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目的和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ETF產品。在投資前,應仔細考量自身投資理財需求及目標,並熟悉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和風險。
**台股訊/華懋獲核准融資融券交易 今起正式上架**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依照相關規定審查後,華懋(5292)自上市滿半年後的今日(2月28日)起,正式核准得為融資融券交易,意味著投資人可透過信用交易投資該公司股票。
證交所表示,華懋自去年11月21日上市至今已符合相關規定,因此開放信用交易。信用交易機制允許投資人借款買入或賣出股票,藉此放大投資部位和潛在獲利,但同時也提高風險。
投資人提醒,信用交易具備一定風險,宜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和投資標的。投資前應詳閱相關公開資訊,並密切注意市場動態,做好適當的風險管理。
**ETF集資熱消退 回歸常態** 今年第2季以來,新上市ETF集資規模回歸正常,單筆募集資金從12億到45億不等。其中,中信優息投資級債券ETF (00948B) 以超過75億元的表現奪得第2季冠軍,凸顯訴求國內首檔10元計價債券ETF策略奏效。 **10元計價成新寵** 3月,ETF熱潮席捲台灣,募集金額屢創新高。中信上游半導體創下海外股票型ETF募集規模175億元的紀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規模531億元緊隨其後,而元大台灣價值高息打出10元募集價,終以1,752億元巨量成立。 **債券ETF表現優於股票型** 第2季初,資本市場修正影響,新ETF募集規模不如首季。4月募集的股票型ETF中,兆豐電子高息等權募得12億元、群益科技高息成長募集45億元。野村趨勢動能高息募集13億元,表現優於首檔募集的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債券型ETF方面,凱基投信推出首檔月配息美國非投等債ETF,募集24億元。中信優息投資級債ETF主打10元計價,募集金額超過75億元,成為ETF募集降溫中的意外亮點。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優息投資級債ETF與中國信託高評級策略收益債券基金屬同一檔傘型基金,後者募集時間至5月31日止。
**佳世達看好醫療、AI發展 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
國內科技大廠佳世達(2352)昨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陳其宏表示,集團持續擴展医療及AI垂直應用落地佈局,強調佳世達在AI領域不會缺席。
陳其宏指出,集團旗下其陽科技佈局的浸沒式液冷解決方案,以及友通的AI工業用主板,皆可協助產業邊緣運算,展現佳世達在AI領域的布局。
**業績展望**
陳其宏受訪時表示,預計佳世達第二季業績將略優於第一季,隨著各產業庫存去化告一段落,下半年旺季可期。
**2022財報通過**
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佳世達去年全年合併營收達2,036億元,稅後純益29.8億元,每股純益1.51元,配發現金股利1.2元。
**AI投資**
陳其宏表示,佳世達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的重點,就是回應市場對AI的期待。他強調,集團旗下智能解決方案事業群已因應AI浪潮,佈局已久。
**醫療投資**
佳世達也持續加速医療、AI智慧解決方案等新事業投資。陳其宏表示,旗下拍檔科技已將AI應用於智慧餐飲。
台股以往戲稱5元以下低價股為雞蛋股、水餃股,但時至今日,隨著物價上漲,雞蛋、水餃都不便宜。集中市場即將出現一家真正的雞蛋股,即專攻中高階蛋品市場的「大武山牧場」,將於6月掛牌上市。
大武山初次上市普通股股票承銷案,採競價拍賣及公開申購方式辦理。證交所表示,大武山競價拍賣股數5,468仟股,公開申購股數為1,417仟股,本次參與投標之投標單筆數計692筆,合格標單共665筆,以美國標方式決定競價拍賣得標價格,已於29日於證交所經由公開方式電腦開標作業,並全部順利拍賣成功,最低得標價格50.11元、最高得標價格171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57.13元。
依「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證券商承銷或再行銷售有價證券處理辦法」規定,大武山競價拍賣最低承銷價格50元,後續公開申購價格57.13元,5月31日至6月4日為公開申購期間;6月6日公開抽籤。
證交所指出,台灣近年來ETF規模快速成長,截至4月底,ETF規模 約達4.8兆元,今年以來大增逾1兆元,成長逾20%,而2021年至202 3年這三年內,年成長率各約達19%、11%、68%,增長十分迅速。
證交所分析,台灣ETF市場熱絡主因全球主要股市及台股持續創新 高,加上台股高股息、債券ETF大受歡迎所致。此外,有別於其他歐 美和日韓市場,主以法人為大宗,台灣市場增長動能,主要來自機構 法人及散戶的同步參與,一般投資人參與熱情較高。
因此,為方便投資人掌握投資脈動及ETF最新資訊,證交所已於20 23年8月籌設一站式投資資訊平台「e添富」,提供視覺化分析工具、 ETF相關統計數據、達人講BAR及投資篩選器等功能,打造健全ETF資 訊整合平台,以即時、優質、多元化之方向提升對國內外投資大眾之 服務,做為投資研究的參考,方便全台投資者便利獲取ETF相關資訊 。
另為持續提升e添富網站的服務,規劃下半年升級為e添富2.0版, 預計增設中英雙語呈現之機構投資人網站,並擴充e添富網站提供的 資訊內容,以利達成普惠金融的目的。
此外,證交所強調,仍須提醒投資人由於ETF商品種類多元,屬性 與風險亦不同,民眾應依自身之投資需求、目的與風險承受度等,選 擇適合的ETF。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投資前應考量自身投資理財需求及目標,熟悉 各種類ETF的產品特性以及注意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