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市場熱度攀升,第二季度大戶與中實戶人數全面上漲,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最新統計,集中市場、櫃買市場的大戶與中實戶人數,合計比前一季增加近6000人,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這股熱潮背後,有著哪些動力在推動呢?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解析,造成大戶與中實戶人數大量上升的兩大關鍵因素。首先,全球多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推出貨幣市場寬鬆政策及各種紓困、振興計畫,這些政策的刺激下,投資人信心逐漸回溫。其次,國際股市,尤其是美股及亞股的強勁反彈,也為台股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台股交投熱絡,自然人成交比重也同步增加。上一季自然人交易比例從57.92%增加至62.87%,增幅達4.95個百分點,這是近期難得一見的大幅成長。 在具體數字上,今年第二季度,上市市場每季成交金額5億元以上的「大戶」有1674人,每季成交金額1億到5億元的「中實戶」則有15245人。上櫃市場方面,每季成交金額1億到5億元的「中實戶」有4946人。合計來看,上市及上櫃的大戶與中實戶人數共計21865人,比前一季增加近6000人。 第二季度,台股逐漸走出新冠肺炎的陰影,單季飆漲1913點,成交量也激增至10.8兆元,較第一季的9.4兆元增加超過1兆。生技股和高中價股的強勁表現,更是拉動了大戶與中實戶的回歸。 證交所的最新統計也顯示,第二季度成交5億元以上大戶及中實戶的數字均創下2012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紀錄。成交1億元以上散戶數量雖然降至279萬人,但連續五季超過200萬人,逼近2017年第3季到2018年第4季的紀錄。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對於外資研究機構Aletheia資本對聯發科的股價評估發表了警訊。隨著聯發科股價近期狂飆,從3月19日的274元一路攀升至7月7日的618元,Aletheia資本在7月7日晚上出具報告,將聯發科的目標價調升至1,000元,使該股一躍成為「千金股」。然而,證交所證實,Aletheia資本並未在台灣登記,對於這類未在台灣登記的外資券商,證交所「無法可管,也管不著」,提醒投資人要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聯發科近期的股價飛漲,主要受益於中國去美化、5G訂單的增長等因素。從3月19日到7月7日,聯發科的股價波段漲幅達到125%。Aletheia資本的報告一出,聯發科股價在次日一度飆升至674元,但隨後兩個交易日股價回挫至616元。在此期間,外資從7月8日至10日合計賣超12,788張,估計套現約83億元,顯示了外資趁利多出貨、提款走人的情況。
Aletheia資本近年來在內、外資圈迅速形成影響力,其執行長由前瑞信亞太區唯一市場負責人Ali Naqvi擔任,並吸引了前德意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呂家霖等知名人士加入。該機構近年來出具的多家台灣重量級公司的報告,也成為法人圈及媒體圈的關注焦點。
市場人士指出,Aletheia資本對聯發科的「千金」報告,其看漲幅度高達62.34%,在外資圈相當罕見。然而,「靈不靈」則是投資人需要繼續觀察的。實際上,許多常見於媒體的外資報告,並未在台灣登記營業。證交所再次提醒投資人,對於未在台灣登記的券商,證交所無法進行監管,投資人需自行留意投資風險。
台灣證交所引領數位沙盒金融創新,30天內完成與銀行API對接,加速金融科技發展!金融總會秘書長吳當傑強調,數位沙盒作為國內首個專屬金融科技實證平台,將有效縮短新創與金融機構洽談API的時間,從過去的漫長等待變為30天內完成對接,並在四個月內成功商轉。證交所作為台網公司的最大股東,積極參與開放API的第二階段,展現對金融科技創新的堅定支持。為了擴大數位沙盒實驗場域的使用效益,吳當傑透露,第二期園區計畫將著重培育創新場景金融實證人才,並擴大招徠非金融科技相關系所的教師,以及面向畢業五年內的職場新鮮人。根據金融總會調查,2018年台灣金融業對金融科技發展的投入金額達新台幣117.3億元,成長率達52.4%,顯示金融科技在台灣的發展潛力無限。
【台北訊】台灣證券交易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全體上市公司營收達2.72兆元,年增率6.05%。雖然營收成長的公司有425家,但衰退的公司數量則達到519家。上半年累計營收為14.68兆元,年減3.3%,成長公司共332家,衰退公司則有612家。
就產業別來看,6月份營收成長的主要產業包括建材營造業、金融保險業及半導體業,而衰退的主要產業則是觀光事業、油電燃氣業及航運業。上半年營收成長的前三名產業則是半導體業、建材營造業及資訊服務業,衰退的前三名產業則是觀光事業、油電燃氣業及塑膠工業。
證交所指出,6月份營收成長較大的原因,建材營造業是因為個別公司認列出售房地產收入,金融保險業則是因子公司業務穩定成長,加上資本市場表現回穩,投資獲利增長。半導體業則是因個別公司受5G及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帶動。
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觀光事業和航運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團體旅遊需求減少,航班取消。油電燃氣業則是因個別公司受國際油價下跌衝擊。上半年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中,觀光事業受疫情影響,油電燃氣業則是因油價下跌及下游石化需求減少。
在上半年營收成長較大的產業中,除了半導體業,建材營造業也因個別公司認列出售房地產收入,以及本期過戶交屋數較去年同期成長而帶動。資訊服務業則是因個別公司認列相關專案營收。
台股熱翻天!今年新增開戶數衝破62.2萬戶,處理股票量達65檔,連全台最大股市社群「股市爆料同學會」也因人潮湧入而當機,直到收盤後才緩解,這些都顯示出台股的熱度。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表示,台股的熱度來自於美國聯準會近三個月發債3兆美元,這筆金額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共計花了三年時間才達到的水平,如此急速且龐大的資金能量,全數湧入全球股市,其中也包括台股。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也指出,今年新增的62.2萬戶開戶數幾乎都是年輕人,台股本波段敢衝敢買、有膽識的投資者都是贏家,形成了「新手贏過老手」的特殊現象。根據證交所最新資料,投資人累計開戶數在今年6月達到1,989.5萬戶,比去年底增加62.6萬戶,其中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股市暴跌,單月新增158,349戶,4月增加109,252戶,5月及6月分別增加88,519戶及98,411戶,龐大的散戶資金湧向台股,成為台股創前高的多頭力量來源之一。股市熱度也從股市社群網站上可以看出,年輕人族群最多的股市社群「股市爆料同學會」在9日台股開盤不久就當機無法瀏覽及留言,當日開盤不到一小時,同時在線人數就超過1.3萬人,創下歷史天量,導致網頁及app當機,直到台股收盤後才恢復正常。由CMoney創立的「股市爆料同學會」一個月使用會員人數達60萬人,是全台灣最大的股市社群網站,股市的網路聲量早已超越ptt。由於當機事件,CMoney工程師將優化系統並提高乘載量,若股市持續熱絡,將再新增伺服器等設備,以滿足市場需求。此外,8日台股注意股票檔數創高達65檔,許多投資者認為,今年不用參加股友社,只要買政府認證的注意股就夠了,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股神。
台灣證交所昨日(9日)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上宣布,由於大同公司股東會決議方法引發適法性爭議,對大同後續資訊揭露完整性與資產安全性存疑,將對大同採取特別關注並實施三大加強監控措施。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除了目前對大同的監理措施外,包括公開資訊觀測站財務重點專區、每月公告高流動性資產金額等,證交所將進一步強化監理,包括督促公司依規發布即時及完整重大訊息、要求重大資產交易即時提供相關資料、按月檢送月結財報表並派員盤點高流動性資產。此外,簡立忠也提到,將要求簽證會計師加強查核公司內控制度,並在必要時進行專案審查。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處理了一起大同公司股東會改選爭議案件,對此,金管會(金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昨日(9日)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記者會上強調,對於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艷等人涉嫌違反證交法特別背信罪,已將相關資料移送檢調單位告發,並指示證交所加強對大同公司的監理,確保公司資產安全。此外,金管會還將在三個月內檢討相關法令,研議是否增訂主管機關可限期改正等工具。 此案件為金管會首次以特別背信罪移送股東會改選爭議案件給檢調,引起了廣泛關注。上周二(30日),大同公司召開股東會改選董事,公司派自行引用企併法,剔除高達53%股東的表決權,引發爭議。黃天牧表示,金管會對此等嚴重違反公司治理的行為表示譴責,並將積極推動制度面相關改革。 為確保股東權益,金管會已將大同公司自行認定剔除表決權,或未發給部分股東表決權及選舉票的情況,視為涉違反證交法第171條第1項第3款的特別背信罪罪嫌,並將相關資料提供檢調單位告發。金管會還要求證交所對大同加強監理措施,確保公司資產。 在制度面改革方面,金管會將邀集學者專家召開會議,諮詢各方意見,就制度面及法律面提出興革建議,並研議是否修法增訂主管機關的權限。證交所也將檢討現行規定,提出強化措施,如增訂「重大違反公司治理原則致發生損害股東權益的負責人」等。此外,金管會還將研議中的公司治理藍圖3.0,強化董事會的法遵、股東會召集改革等事項。 對於金管會的這些作為,市場普遍表示支持。大同股價昨日收於20.35元,漲1.4元,漲幅達7.3%,成交量為6,509張。然而,股市分析師提醒投資人,雖然股價上漲,但建議投資人仍需謹慎看待。
臺灣證券交易所提醒:個人證交所得將重新課徵最低稅負,員工技術入股、獎酬股票受影響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針對個人證交所得的稅制變革發出提醒,指出財政部即將對《所得基本稅額條例》進行修正,預計從明年1月1日起,個人交易未上市櫃股票獲利將重新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並根據最低稅負制進行課稅。
此舉對員工來說可能帶來較大的財務影響,特別是那些曾以技術入股,或是由公司發放員工獎酬股票的個體。安永會計師林志翔指出,這些員工可能會因新稅制上路而面臨課稅風險。
林志翔強調,員工獎酬股票和技術入股有共同點,即在適用緩課所得稅機制時,員工在取得股票的當年度不必計入薪資所得,而是在實際買賣、贈與或遺產分配時才作為所得課稅。
為避免員工在申請緩課後,未來出售股票時遭遇重稅問題,財政部也允許取得獎酬股的員工,在滿足法定條件下,可以選擇按「取得股票時價」或「實際轉讓價格」兩個標準,擇低計算應稅所得。
臺灣證券交易所呼籲相關員工及公司,應及時了解並準備相關稅務事宜,以避免未來可能產生的不必要困擾。
臺灣證交所今(6日)宣布,7月份將迎接三檔熱門法說會,包括偉聯科技(代號:9912)、三洋電子和訊連科技將陸續登場。這三家公司將分別在9日、10日和28日於台北101大樓一樓的證交所資訊展示中心舉辦法人說明會,讓投資人能夠更深入了解公司最新動態。
對於無法親臨現場的投資人,別擔心,因為證交所已提供網路轉播服務,讓大家能夠在線上同步收看法說會的內容。網路轉播鏈接為https://webpro.twse.com.tw,讓你不受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關注重要資訊。
為了確保參與者的健康安全,證交所也提醒到場參與者請佩戴口罩,共同維護活動的秩序與衛生。同時,對於想要參加法說會的投資人,建議提前至證交所官網的「公告/活動-活動訊息」頁籤查看最新的活動更新,網址為https://www.twse.com.tw/zh/news/eventList。
這次法說會的舉辦,不僅是公司與投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也是投資者了解市場動態、把握投資機會的重要途徑。讓我們拭目以待,這三家公司將帶來哪些精彩內容和策略分享。
臺灣證交所提醒投資人注意槓桿反向ETF風險
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對槓桿反向ETF的風險進行了詳細分析,並提醒投資人這類短期交易型商品不宜作為長期投資標的。
證交所指出,槓桿反向ETF存在四大風險:價格波動、追蹤偏離、折溢價和下市清算。
在價格波動方面,這類ETF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波動,尤其是那些與國外有價證券或期貨相關的產品。
例如,今年3月至4月,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油相關正向兩倍ETF單日跌幅超過20%的情況並不少見。
此外,槓桿反向ETF的追蹤偏離度往往較大,這是由於它們使用的期貨工具與追蹤的指數存在落差。
在折溢價風險方面,由於市場供需不均,這類ETF的行情波動可能比原型ETF更劇烈。
證交所建議投資人留意市場情緒,並在需求熱度高時謹慎投資。
此外,槓桿反向ETF的規模可能會因市場需求而變化,並且長期下來的交易費用也可能會減損其價值。
最後,證交所強調,槓桿反向ETF適合那些能密切監控投資組合、即時回應市況變化、並且對期貨等衍生性商品有豐富經驗的投資者。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陷入一場股東會改選的爭議漩渦,而這場風波也讓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不得不親上火線,展開對市場秩序的維護行動。根據最新消息,黃天牧將於今日(9日)主持金管會例行記者會,對外說明對大同集團的處理作為以及後續的行動計劃。
上周二(30日),大同公司召開股東會改選,卻因公司派自行引用企併法,剔除高達53%股東的表決權,引發市場爭議。金管會當時即宣示此舉有違股東行動主義,並將取消大同自辦股務,但選舉結果依然無法改變。投保中心本周宣布將對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艷提起解任訴訟,外界對金管會的作為更加期待。
黃天牧將在記者會上詳細說明金管會對大同案已採行的作為,包括取消大同自辦股務等,並對後續作法進行說明。對於大同個案,金管會不排除以違反相關法令規定,採取其他處分措施,而檢察官出身的金管會副主委許永欽也對此案是否涉及違反證交法等相關法令規定提供了意見。
大同集團早已被證交所列入加強關注的公司,此次事件後,金管會也請證交所規劃是否加強對大同集團的監理措施,甚至可能進行專案查核。至於通案部分,金管會將全面檢討現行法制,如何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並對大同公司派自行剔除股東表決權的行為進行討論。
市場對此事件表示擔憂,擔心以後其他公司可能會學習大同的作法,導致市場秩序大亂。有學者專家建議,未來應修改證交法或公司法,增訂相關規定,讓主管機關有「一刀斃命」的工具。金管會也正在檢討公司治理3.0,將此案列入參考,以進一步強化上市櫃公司的公司治理。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券商公會、投信投顧公會及期貨商公會攜手,正式啟動了「109年度證券商ETF及ETN競賽」。這場盛事自5月起展開,將持續到9月底,總獎金高達500萬元,吸引眾多券商積極參與。截至6月底,競賽已見成效,其中元富證券延平分公司和統一證券嘉義分公司分別在ETF、ETN交易進步獎項中獲得20萬元及10萬元獎金。 這已是該競賽的第二屆,其目標在於鼓勵券商在ETF及ETN市場的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各項獎項每月公布一次,5月份的獎項已經頒發給元富證券和統一證券,而6月份則是兩家公司的延平、嘉義分公司繼續蟬聯寶座。 在這場競賽中,凱基證券台北分公司在ETF交易貢獻獎和台股ETF交易貢獻獎中表現亮眼,目前暫居第一。而永豐金證券潮州分公司和富邦證券台北分公司則在ETF交易比重獎和ETN交易貢獻獎中領先群倫。不過,凱基證券在台股ETF造市獎項中也取得領先地位。 隨著競賽的進行,各大券商正展開激烈的競爭,不僅提升自身的交易能力,也對整個市場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未來幾個月,我們將繼續關注這場競賽的進展,並為讀者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6日收盤在12,116點,雖然沒有突破年初創下的新高,也沒有刷新歷史最高點12,682點,但櫃買市場內資人氣爆棚,帶動價量齊揚,創下新高。根據證交所最新統計,寶島股價指數6日收盤13,982.86點,已超越今年1月14日的13,880.03點,並接近14,000點大關,只差不到18點。此外,6日跨上市櫃成交值達3,482.74億元,超越今年1月30日的爆量長黑3,397.4億元,創下2007年7月23日以來的最大量。寶島股價指數大漲249.61點,成交值達3,482.74億元,指數率先突破今年1月13日的13,800.12點歷史新高,這都要歸功於櫃買市場創下13年來新高。台股集中及櫃買兩市場6日同步放量大漲,許多個股價量齊揚,股價漲幅強於大盤,成交量日增三成以上。三大法人6日買超超過3,000張的個股有友達、群創、台達電、中環、彩晶、華邦電、永豐金、中壽、宏達電、國票金、台達化、南亞、南茂及華南金等14檔個股。這14檔個股中,電子股佔了8檔,各次產業族群百花齊放,推升電子類股指數創20多年來新高。面板雙雄6日獲三大法人各買超7~8萬張以上,股價大漲6~7%,成交量倍增,彩晶更是爆出2.6倍大量,股價上漲近3%。金融股方面,永豐金、中壽、國票金及華南金等五檔個股表現相對補漲,多屬於中型壽險及金控股,顯示股價估值偏低,獲得市場買盤及法人青睞。
為了讓台灣的資本市場更加國際化,我們的證券交易所可是大動作哦!從去年7月起,我們的上市公司就開始分階段實施發布英文重大訊息了。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為了加速資本市場雙語化,提升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啦! 證交所可是為了幫助上市公司,特別編寫了「上市公司英文重大訊息常用詞彙及參考案例」這樣的指南,裡面有近千個常用重訊英文詞彙,還有超過200個常見的英文重訊案例,這對上市公司來說可是個寶貴的參考資料。 不僅如此,證交所還在109年1月修訂了「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規定上市公司要分四階段實施重訊的「雙語化」。最終目標是到113年,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要同時發布中文和英文的重訊,這樣做的話,我們的上市公司就能夠在全球舞台上更有亮點了。 現在來看看第一階段吧,從去年7月起,實收資本額超過150億元的上市公司就要開始同步發布中英文重大訊息了。統計一下,第一階段適用的公司有86家,再加上已經開始發布英文重訊的343家,整體來說,已經有36%的上市公司加入這個行列,市值涵蓋了全體上市公司85%,外資可以更即時地掌握我們上市公司的資訊,這對我們的資本市場國際化可是大有幫助。 接下來,第二階段從110年開始,實收資本額超過100億元,或者外資和陸資持股比率超過30%的上市公司也將被納入適用範圍。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則分別從111年和113年起生效,適用範圍會逐漸擴大。 證交所也提醒所有的上市公司,要提前做好準備,確保能夠即時發布重大訊息。這樣的改變,對我們的上市公司來說,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我們要把握這個機會,提升我們的國際能見度,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上市公司的實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強調,公司治理是建立健全資本市場的基石,同時也是吸引投資者長期投資的關鍵因素。近年來,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證交所不斷推動各項改革措施,包括全面進行上市櫃公司治理評鑑、編制並推廣公司治理指數及永續指數、擴大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的設置、導入公司治理主管制度、全面採用電子投票,並要求董事監察人選舉採用候選人提名制。此外,證交所還增訂了違反審計委員會職權辦法、薪資報酬委員會設置及行使職權辦法等相關裁罰依據。 為了讓外界更深入地了解臺灣公司治理的發展狀況及推動成效,主管機關委託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投保中心共同整合多元面向的公司治理資訊。2018年,這些機構彙整了刑事、民事執法案件、主管機關的行政處分、證交所與櫃買中心處理的公司違約金資訊,並撰寫了2018年執法報告,將其發布在公司治理中心網站上供外界參考。目前,2019年證券暨期貨市場執法報告正在彙整中,完成後也將公佈於公司治理中心網站。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處理一樁市場派股權事件,該事件對台灣指數公司造成影響。根據台灣指數公司於2日傍晚發布的新聞稿,大同股票將從7月10日起,被刪除自台灣中型100指數及台灣資訊科技指數兩大指數的成分股。 新聞稿指出,大同股票的變更交易狀態導致了這一調整。台灣指數公司受託公布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富時國際公司共同編制的台灣指數系列成分股的調整,因此大同股票將不再參與這兩個指數的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大同股票自昨日變更交易後,股價一度下跌,但隨後逆轉上漲,最終以20.1元作收,漲幅達6.35%。成交量的放大也顯示了市場對此事件的關注。盤中最高價達20.4元,而外資在2日轉為賣超1,734張,相較之下,自營商自行買賣部分則買超254張,顯示內部交易動能的變化。
【台股新聞】大同股票交易狀況引關注,金管會強調公司治理與投資保障
近日,大同公司股票交易引發市場關注。根據最新消息,金管會昨日(2日)對此表達了明確的立場。金管會強調,若公司有意改正問題,必須提出符合法制的改善方案。
經濟部已受理大同新選出的董事辦理登記案,並將與金管會進行協商。金管會官員指出,關注的重點在於公司治理和股東權益的保障。
大同公司在周二(30日)的股東常會中進行了董事改選,但公司派自行剔除部分股東的表決權,這一舉動引發了爭議。由於大同公司未能對此作出清晰的解釋,證交所決定將大同股票變更為全額交割股。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證交所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提醒投資人注意投資標的的風險。當投資標的出現財務、業務及公司治理問題時,其投資風險和不確定性會相對增加。然而,即使如此,投資人仍可在充分評估後進行買賣,這與證交法「保障投資」的原則相符。
金管會再次強調,對於大同公司的監督和指導將持續進行,以確保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大同電氣於6月30日舉行股東常會後,向經濟部申請變更董事名單,但卻因為沒有附上股東會議事錄,結果經濟部於昨日發文要求補件,並給予五日內的回覆期限。這項變更登記尚未獲得核准。雖然大同在昨日將交易方式變更為全額交割股,股價還是漲了1.2元,收於20.1元,漲幅達6.3%,引發市場關注。 從籌碼變動來看,主要買盤來自本土勢力,其中自營商買超262張,凱基城中和寶盛證券則買超逾千張,表現強烈。而外資賣超1,734張,投信進出為零,三大法人共賣超1,472張。運達投顧的分析師高維緒表示,大同股價能夠止跌翻紅,主要是因為市場搶短線籌碼。 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凱基台北的神秘買家買進1,433張,統一敦南買進800張,加上市場派進場低接,大同當天一度打到18.9元跌停,但昨日一個交易日就賺超過半根停板。 今年股東會改選董事時,大同公司派成功刪除市場派持股投票權,順利取得九席董事(含三席獨立董事)。然而,由於對法條解讀的爭議,即使舉辦了重大訊息說明會,也未能說服證交所。昨日大同變更交易方法,甚至可能導致無限期全額交割。 為確保「戰果」,大同公司派股東會當天立刻向經濟部申請變更登記董事,但卻因為沒有附上股東會議事錄而受阻。外界普遍認為,經濟部若不同意大同變更董事名單,新選任董事將不生效力。對此,大同立刻表示收到經濟部來函後將立即依規定處理。 昨日大同股價以平盤18.9元開出,小跌至18.65元後,在近11時傳出經濟部要求補件訊息,買盤湧進,股價急拉翻紅,盤中最高點達20.4元,最終收在20.1元,成交量为9,414張。
【台股新聞】汎德永業IPO延後至第4季初,證交所核准股票上市期限延長
大家好,最近有一則相關台股新聞讓我們來聊聊。就是汎德永業(股票代號:2247)這家公司啦!因應我們國內疫情跟市場的狀況,他們決定向台灣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想要延長股票上市買賣的開始期限。結果,證交所這麼快就核准了,他們的申請延長了整整一季,一直到第4季初哦!
記得嗎?汎德永業在今年1月份就獲得了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會的初次申請股票上市案通過。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他們覺得需要更多時間來準備,所以決定提出延長上市期限的申請。結果,昨天證交所已經核准了這個申請,這樣一來,汎德永業就有更多時間去完成IPO相關作業了。
不過,儘管上市期限延後,汎德永業表示,他們的掛牌進度和上市目標是不變的。他們依然預計在延長期限內完成所有必要的手續,並且如期掛牌上市。這也讓我們看到汎德永業對於未來的信心和決心。
所以,親愛的讀者們,關注汎德永業的投資者們,不妨再給他們一些時間,相信他們會帶來更好的表現。而台灣證券交易所對於這類申請的快速處理,也讓市場對於台灣金融市場的效率和透明度有更多的信心。
【臺灣新聞】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下周二掛牌上市!掌握5G趨勢,投資人搶先布局
各位投資人注意囉!一檔被譽為「硬5G ETF」的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00876)ETF,即將在7月7日(下周二)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個ETF可是跟著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走,專注在5G相關產業,對於想要投資科技趨勢的投資人來說,絕對是個值得關注的投資品。
隨著全球對5G技術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追蹤的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涵蓋了14個總市場指數的成分股,其中美國、台灣、日本占比最大。這些成分股主要集中在5G上游關鍵零組件,像是通訊元件、IC設計、手機零組件製造業者,甚至還有電動車相關產業,讓投資人可以全面掌握科技發展的脈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檔ETF在募集期間就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短短五天內,累積扣款筆數超過4萬筆,募集金額逼近150億元,看得出來國內外投資人對5G主題的熱情。
當然,在投資這類科技ETF時,我們也要注意市場波動和風險分散。雖然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因美中貿易戰、疫情等因素而波動較大,但只要投資組合分散合理,也能降低單一國家或單一產業的風險。
總之,對於對5G技術和科技產業有興趣的投資人來說,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的上市,將是一個難得的投資機會。想要搶先布局的投資人,不妨多加關注,準備好錢包,準備迎接未來的科技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