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永豐金證券攜手主辦的「Taiwan Double Good」線上引資活動,在6月底圓滿落幕。這場活動透過多項精彩內容,向國際法人展示台股的投資魅力。活動中,證交所特別強調台灣在防疫成果上的優異表現,以及實體經濟成長、國際投資環境評比和台股股價表現的亮眼成績。
與過往不同,此次「Taiwan Double Good」活動聚焦於5G產業和ESG優良企業。除了安排了21家上市櫃公司與投資人的群體會議,還舉辦了「開幕式專題演講」和「ESG專題講座」,全程以英語進行,吸引了超過1,000人次投資人參與,主要來自歐洲、亞太等地區。
在「ESG專題講座」中,證交所分享了在資本市場推廣ESG的各項努力,包括鼓勵上市公司揭露ESG資訊、辦理公司治理評鑑、推廣盡職治理守則,以及與國際機構合作建立ESG生態圈等。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行程和大型集會無法進行,證交所迅速轉型,將實地引資活動轉為線上舉行。從年初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場線上引資活動,與寬量國際、永豐金證券、元富證券等合作,這些非常時期的非常作為,獲得了海外投資人的熱烈回響。
證交所指出,與實地引資相比,線上引資在地域、規模、成本和時間上更具彈性。投入成本低、前置時間短,上市公司和投資人的參與意願也大幅提升。全球投資人不受地域限制,可從世界各地參與,參與人數可進一步擴大,並可安排更多一對一會談。
證交所強調,在防疫期間,視訊軟體等新科技注入,促進了各種數位轉型新業務型態的啟動。預計在「後新冠時代」,將能提供機構投資人和上市公司的多元溝通管道,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台股,增進經濟成長動能。下半年,證交所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評估是否重啟實地引資。
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永豐金證券攜手合作,近期成功舉辦了以5G產業和ESG優良企業為焦點的「Taiwan Double Good」線上引資活動。這次活動吸引了21家上市櫃公司參與,超過1,000人次投資人線上參與,相當熱鬧。
活動中,證交所透過「開幕式專題演講」,向國際法人介紹台股的投資優勢,特別強調了台灣在防疫方面的優異成果,以及實體經濟的成長、國際投資環境的評比和台股股價的表現等方面的亮點。
同時,證交所也舉辦了「ESG專題講座」,分享了在資本市場推廣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努力,包括鼓勵上市公司揭露ESG資訊、辦理公司治理評鑑、推廣盡職治理守則,以及與國際機構合作建立ESG生態圈等。
由於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行程和大型集會無法進行,證交所將實地引資活動轉型為線上舉行,從年初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場線上引資活動,與寬量國際、永豐金證券、元富證券等合作,並獲得海外投資人的熱烈迴響。
線上引資活動相比實地引資,具有地域、規模、成本和時間上的彈性,投資成本低、前置時間短,上市公司和投資人的參與意願也大幅提升。全球投資人不受地域限制,可從任何地區參與,人數擴大,且可安排更多一對一會談。
活動的長度和場次時間也更具彈性,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部分場次還錄影上傳至證交所的Webpro3.0影音傳播網,讓投資人不受時間限制線上觀看。Webpro已設置「投資臺灣InvestTW」專區,網址為https://webpro.twse.com.tw/webportal/vod/117/。
在防疫期間,新科技如視訊軟體的應用,促進了各種數位轉型的新業務型態。證交所預見「後新冠時代」,將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和精進對投資人的服務。
雖然海外投資人和上市公司普遍偏好面對面的溝通,但證交所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在下半年評估是否重啟實地引資活動。
臺灣證交所出手!大同股票全額交割,投資人權益保護再加碼
近年來,大同股東常會爭議不斷,但臺灣證券交易所昨(1)日宣佈重大決策,為了保護投資人權益,大同股票從今日起將採用全額交割方式。這意味著,若大同公司不做出合理解釋和具體事證,股票可能會無限期地進行全額交割。
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解釋,部分投資人對此變更交易表示抗議,認為影響了其權益。但她強調,全額交割並不會影響股票的買賣,只是會增加預收款券的步驟。這項措施是為了落實證交所「保障投資」的宗旨。
陳麗卿也提到,大同公司若要讓股票恢復正常交易,必須確保受影響的股東權益得到恢復,或者確實保障股東們的權利得到平等對待。只有在這些條件達成後,證交所才會考慮恢復正常交易。
陳麗卿還發布了證交所的三點聲明,指出大同股東會相關決議方法及結果存在疑慮,對股東權益產生了重大影響。她提到,大同在記者會後仍無法釐清上述疑義,因此證交所依規定宣布全額交割。
陳麗卿還指出,大同公司對於提出的有關股權違反法規或涉及陸資的疑義,應由權責單位進行解釋或查明。大同公司的做法使得股東會決議結果的效力出現疑慮,股東平等行使權益也受到嚴重影響。
【台北訊】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積極推動法人說明會,為了讓投資人更加了解上市公司的運作情況,特別邀請了四家知名上市公司:偉聯(9912)、三洋電(1614)、國票金(2889)及訊連(5203)分別在7月份的4個不同日期舉辦說明會。這些說明會將於7月9日、10日、14日及28日順利進行。 證交所強調,舉辦這些說明會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財務和業務資訊透明度,讓投資人能夠更便捷地獲取企業的相關訊息。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已經舉辦了641場法人說明會,這不僅增強了投資者與企業之間的互動,也提升了公司的治理品質。 這類說明會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營運發展機會和可能面臨的挑戰。同時,投資人也能在會議上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公司進行雙向交流,這對於企業的發展也是一個寶貴的建言來源。 舉辦這些說明會,不僅是證交所對於提升市場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的承諾,也是對於台灣股市健康發展的積極貢獻。未來,證交所將繼續推動相關措施,確保投資環境的公平與透明。
為了讓投資者對集中交易市場的產品投資策略和新的交易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證券交易所即將從這周五(7月3日)開始,在台北、桃園、台中、彰化、嘉義、台南和高雄等城市,陸續舉辦28場專業的投資講座。這些講座將由證券商和投信公司的專業經理人主講,他們將針對上市商品的投資策略和整體經濟的展望等主題進行詳細的說明。 除了實地講座,證交所還推出了「2020年交易新制宣導」的主題活動,向投資者介紹未來將實施的盤中零股等新交易制度。從現在開始,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透過台灣證券交易所的官網進行報名參加這些講座,把握機會學習最新的投資知識。
【台灣證交所新聞】大同公司派在股東會上祭出奇招,成功保住經營權,卻引發市場波動。根據最新消息,大同公司派在股東會上引用企業併購法第27條規定,判定市場派掌握的53.32%股權無表決權及投票權,結果公司派以約42%股權一舉拿下6席董事、3席獨董。然而,新任董事陳守煌卻以業務繁忙為由請辭,讓情勢更加複雜。
這起事件讓外界對大同公司派的做法感到困惑,因為原本認為大同公司派會以疑似陸資為由,刪除市場派部分股權,力阻市場派取得經營權。但市場派卻能突破零董事僵局,取得一定席次,尤其是獨董席次。不過,由賴忠強、盧筱筠及於知慶組成的律師團卻祭出企併法27條,認定部分股東因未依法申報超過10%部分,依法不得行使表決權及選舉權。
大同公司派在沒收市場派投票權及表決權後,引發市場派不滿,集保中心及投保中心也在場表達異議。市場派獨董候選人黃國昌雖拿下外資投票的8.03%,但依然被排除在外。大同公司也剔除大多數外資的電子投票,無視集保已於現場公布電子投票結果。
對此,大同公司表示,選舉結果對公司發展及股東權益有重大影響,在法令遵循、合法股東權益及公司治理等多面向考量,才依企業併購法等規定,認定這些股東不得行使股東權。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大同公司未能具體說明於109年股東常會逕行認定部分股東所持股份無表決權的法律依據及相關事證,對股東權益影響甚鉅,並與公司治理股東行動主義有違。因此,自7月2日起,大同公司的股票將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即打入全額交割股。
台灣證交所為加速資本市場雙語化,從7月1日起至113年,將分四階段實施重大訊息中英雙語化政策。首階段適用對象為實收資本額150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共86家,包括台積電、中信金、中鋼等知名企業。此舉將提升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讓外資更迅速掌握上市公司的動態。
證交所、櫃買中心昨日(30日)公布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新聞,那就是台灣非主管級一般全時員工的薪資資訊。在這份薪資中位數排行中,IC設計公司可是佔了大頭,其中更是有五家公司的員工年薪超過200萬元。首名是IC設計廠聯詠,以239萬元的年薪傲視群倫,接著是鴻海旗下的鴻準達到238萬元,而聯發科則以233萬元名列第三。至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員工薪資中位數為159萬元,與鴻準、聯發科等相差70至80萬元,排名上市櫃公司第17位;而鴻海員工薪資中位數為153萬元,排行第22。
儘管如此,台積電去年派發的薪資總額高達860億元,占其總營收的8%,讓其他公司望塵莫及。鴻海也派發了86億元的薪資。統計顯示,員工薪資中位數達200萬元的五家公司中,除了聯詠、鴻準和聯發科,上櫃IC設計廠原相的中位數達209萬元,排名第四;機上盒系統晶片領導廠揚智以205萬元排在第五。
排在第六至第八的則是三家上櫃公司,分別是生技股智擎達、營建股新潤和記憶體大廠群聯。IC設計廠瑞昱和華固也入列前十名。在這份榜單中,IC設計廠佔了六家,營建股則有兩家。而以「做一年賺兩年」聞名的和泰車,員工薪資中位數為174萬元,排名第12;其他如力旺、聯陽、M31、矽創、義隆、致新等IC設計廠也名列前20名。
大多數上榜薪資中位數前30強的公司,薪資總額都不低於10億元,僅有大型企業如台積電、聯發科、鴻海、中華電、中鋼等超越,群聯和瑞昱也相當亮眼。至於平均薪資方面,鴻準以305萬元高居第一,聯詠以271萬元排第二,聯發科以264萬元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的平均薪資為198萬元,在所有上市櫃公司中排名第15;而創意、和泰車、瑞昱和智擎分別排在第11至第14位。
大同市場派董事長王光祥昨(3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對大同公司派在股東會中刪除非支持董事的投票權行為展開猛烈抨擊。王光祥表示,大同董事長林郭文艷在股東會中,將不支持的股東投票權全部刪除,包括外資股東、未報到的股東,甚至電子投票紀錄也無法計入,這樣的行為明顯侵害了股東權益。
王光祥砲轟大同公司派目無法紀、無法無天,已向金管會、證交所、經濟部等主管機關陳情,並向經濟部申請召開股東臨時會,採取所有必要法律動作。他強調,大同公司派完全否認投票的合法性,並質疑這是過去未曾見過的行為。
市場派已與金管會、證交所、經濟部、投保、集保等單位陳請,要求經濟部絕對不能同意新選任所有董事的變更登記。王光祥強烈呼籲金管會、經濟部發揮監督功能,積極保障股東權益,否則台灣可能變成國際資金的墳場。
市場派也規劃以「持有3%、持有一年以上的股東」為主張,向經濟部申請召開股東臨時會。王光祥表示,大同股務自辦已經失去超然獨立的立場,股東權益完全被剝奪,他們將積極採取所有必要的法律動作,並期待主管機關能嚴正執法,改革派也將與時並進。
【臺灣證券交易所快訊】 哇靠,大家注意囉!昨個子(30日),臺灣證交所來了大動作,針對大同公司發生的一樁重大事件做出決定。由於大同公司沒有在昨個子晚上舉行的重大訊息說明會中具體說明,為什麼有些股東的股份沒有表決權,還沒給他們表決權票,所以證交所決定從明天(2日)開始,大同的股票要採用全額交割交易了。最嚴重的情況下,大同的股票可能會被終止上市。 金管會對這件事也是高度關注,要採取三個措施來處理,還有可能對大同做出停辦自辦股務的處分,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啊!如果股東覺得自己的權益受損了,還是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說,大同股東會沒有給部分股東表決權票和選舉票,這對股東的權益影響很大,有違公司治理的股東行動主義。公司不能隨便就擋住股東的表決權,除非有根據或具體理由。 公司派引用企併法第27條規定限制股東表決權,但金管會說,羅得投資、競殿投資、三雅投資三家公司已依證交法第43條之1規定,在2018年就申報了持股比,沒有問題。 金管會強調,不管是兩岸關係條例還是企併法,都不能讓大同自行決定限制股東的表決權,證交法也有關於申報的規定,沒有限制表決權。 金管會的蔡麗玲副局長說,針對這個案件,他們採取了以下措施:第一,要請集保瞭解並查核相關股務作業;第二,要求大同公司到證交所開記者會解釋;第三,投保中心及集保要發布新聞稿說明情況。 證交所也說,大同公司的重大訊息說明會沒有具體解釋,對股東權益影響很大,也違反了公司治理的股東行動主義。
【台北訊】近日來,全球疫情持續擴散,對於全球股市造成不小的衝擊。然而,在這波美國疫情衝擊下,台股卻逆勢上漲,生技股表現亮眼。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不論是集中市場還是櫃買市場,注意股和處置股都呈現顯著增長,特別是處置股,今年來的數量已經比去年同期翻兩倍以上。 這波台股活躍,內資搶進是一大關鍵。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集中和櫃買市場的交易人數達281萬人,比4月份的256萬人有所成長,並創下了自萬點以來的新紀錄。同月,集中市場的本國自然人交易比重為63.4%,櫃買市場則達到81.5%,均創下波段高峰。 隨著交投熱度不斷攀升,5月份集中市場的注意股有84檔,公布注意次數達353次,連兩月都超過300次;累積前五月1,484次,年增176%。櫃買市場注意股86檔,公布次數298次,前五月共有1,120次,年增65%。在注意股方面,5月份集中市場處置股29檔,公布次數58次,今年來累計66檔、137次,年增288%、552%。櫃買市場5月份處置股38檔,公布52次,累計共105檔、165次,較去年同期大增200%、251%。 值得注意的是,生技股、高價股、石油ETF等,這些股票頻繁被列為注意或處置股。專家建議,投資人應特別留意高周轉、高波動股票的交易措施,避免因為操作不當而受到影響。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開放發行期貨ETF,市場反應熱烈,截至目前為止,集中市場已掛牌16檔期貨ETF,全部追蹤期貨指數。雖然期貨與現貨有連動關係,但投資者在交易前仍需注意五大風險。首先,期貨ETF追蹤的是期貨而非現貨,價格變動未必與現貨同步,投資者不宜直接比較。其次,期貨ETF的部位會定期轉倉,這會產生轉倉成本,影響投資回報。第三,買賣價格的合理性需注意,過高的溢價可能導致投資損失。第四,期貨ETF連結國外期貨標的,可能因時差或匯率風險影響投資。最後,投資者還需留意終止上市條件,避免投資風險。
台灣證券交易所旗下臺灣指數公司與櫃買中心攜手,與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合作,共同推出了一項創新指數——「臺灣指數公司臺灣上櫃企業社會責任指數」。這是台灣首個以企業社會責任(CSR)為核心的上櫃股票指數,同時也發布了「臺灣指數公司臺灣上市上櫃企業社會責任中小型股指數」。這兩個指數從昨日(29日)開始計算盤中即時資訊,每5秒更新一次。 臺灣指數公司透露,這個新指數是基於上櫃公司上傳至「公開資訊觀測站」的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並且必須有證交所或櫃買中心的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它還採用了永續會計準則(SASB Standards)和永續產業分類系統,通過「企業社會責任評鑑」模型,結合公司治理評鑑資訊,進行ESG面向的評比。選出的公司必須在企業社會責任表現上達到標準,並且近三年股東權益報酬率為正數,才能成為指數的成分股。 指數的成分股每年6月會進行一次定期調整,目前權重前十大成分股包括穩懋(3105)、世界、頎邦、元太、群聯、聯亞、璟德、東洋、合晶、欣銓。櫃買中心表示,這個新指數的發布,希望吸引更多投資人關注那些ESG表現優異的上櫃公司。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建立的永續評鑑模型,是參考國際標準並結合國內重視的議題,以確保評分合適。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近日宣布,為提升交易制度健全度與市場活絡度,將於10月26日實施盤中零股交易,並研議六大新制。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在股東會報告中指出,今年3月23日已順利實施盤中全面逐筆交易,並積極應對市場需求,開放證券商轉投資私募股權基金、調整交割結算基金制度、研議低流動性股票造市制度等,以健全交易制度並活絡市場。
簡立忠回顧去年營運狀況,指出去年上市公司新增掛牌19家,總掛牌數達942家,透過股票與債券籌資逾4,500億元。為擴大台股IPO市場,證交所舉辦多場說明會,推動國內外優質企業上市。在交易市場方面,台股大盤指數去年底為11,997點,較前一年上漲23.33%,全年平均日成交金額達1,200億元。
簡立忠強調,證交所去年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如實施逐筆交易制度、規劃盤中零股交易、開放證券商轉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等,並積極參與國內外ETF投資宣導會及研討會,推廣台灣ETF、ETN市場。此外,證交所也對交易價量異常之個股適時公布注意或處置,對投資理財節目進行監管,並提供違規情事供主管機關處理。
在電腦應用與資訊服務方面,證交所去年進行系統升級與優化,提升行情資訊傳輸效率,並完成iXBRL財務報表申報系統。展望未來,證交所將持續推動國內外優良企業上市,開拓新南向地區及潛力目標市場,並持續開發多元新商品,發展新類型ETF、新權證商品,並辦理投資論壇,強化新商品推廣教育。
簡立忠表示,未來證交所將推動防禦系統汰舊換新、強化資通安全、開發訊息交換軟體、導入新版政府組態基準及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確保業務持續營運,提升證券市場整體競爭力。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針對投資期貨ETF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以下為報導內容:
首先,投資者在交易期貨ETF時,必須注意它追蹤的是期貨指數而非現貨,雖然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通常連動性高,但二者表現仍可能有差異。由於商品期貨多為實物交割,期貨價格通常高於現貨價格,且遠月期貨價格又高於近月期貨,但價差情形也會受到市場供需等因素影響。
其次,期貨ETF會定期轉倉,這會產生轉倉成本。例如,投資人若在2020年3月27日以收盤價1,654.1美元/盎司買進黃金期貨契約,實際上轉倉操作獲得的報酬可能會因轉倉成本而減少。
再者,投資者在買賣期貨ETF時,要特別留意折溢價狀況,避免買貴了。過高的溢價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在溢價收斂時遭受損失。
此外,期貨ETF連結國外期貨標的,可能會因時差關係,出現標的期貨在台股盤中與當地市場主要交易時段的漲跌不同調情況。另外,投資者還可能承擔匯率風險。
最後,投資者還要留意期貨ETF的終止上市條件。若期貨ETF因整體資產規模太小、單位淨值持續過低等原因,可能會依規定申請下市清算。
總之,交易期貨ETF可能面臨許多風險,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應詳閱並簽署風險預告書,並做好財務規畫與風險評估。
【台股新聞】 證交所今召開股東常會,歷史性盈餘分派來了! 今(24)日下午2點,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盛大召開股東常會,會中將通過108年度的盈餘分派案。這次分派可是相當慷慨,每股現金股利預計達2.4元,還有每股0.3元的股票股利,合計一算,每股將可獲得2.7元的盈餘分派,這可是近十年來次高的分派紀錄啊! 股東們可要把握機會,因為這次分派可是相當吸引人呢!證交所也提醒大家,由於還處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期間,股東若要現場出席,記得要自備口罩,並全程佩戴口罩。還有,要配合量測體溫,若體溫超過37.5度或耳溫超過38度,將禁止進入股東會會場。 會議地點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4樓的貴賓廳,這裡將會聚集眾多股東共襄盛舉。由於疫情影響,證交所也對出席人員做了詳細的規定,要求與會人員皆需簽到、留下聯絡電話、填寫個資蒐集同意書,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後續若有追蹤需要時,能夠更加方便地聯繫。 這次股東常會的召開,不僅是股東們期待的分派盈餘的時刻,也是證交所對抗疫情所採取嚴格措施的一次實踐。讓我們期待證交所未來的發展,同時也為股東們帶來更多的好消息吧!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提升國內公司治理水平,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攜手,積極收集各界意見,並於6月20日與內部稽核協會進行交流座談。此次座談由內部稽核協會理事長趙曉慧(現任鴻海科技集團稽核長)主持,會議中,協會提出了7項訴求,旨在從公司治理藍圖的基本框架出發,逐步改善企業治理、風險管理及法令遵循等方面,讓公司治理更加完善。 首先,協會建議將具有國際內部稽核師CIA證照並持續進修的人員,設為公司治理評鑑得分項。此外,對於榮獲當年度優秀內部稽核人員並在網站或年報中揭露的公司,建議給予公司治理評鑑加分。 在現行公司內部稽核人員配置方面,協會建議將一人稽核比例提升至2人以上,以提升公司治理評鑑得分。同時,為了確保稽核專業性,建議董事長簽署專任稽核未兼任之聲明書。 此外,協會還建議對有執行內部稽核品質評核的公司給予加分,並建議內部稽核主管至少為協理級以上,以提升公司治理評鑑得分。 最後,協會建議主管機關公告有關稽核人力資源相關資訊,如人數、職級的產業別相關統計資訊,以利日後參考標竿數據,檢視稽核人力配置比例是否合理。 此次座談交流,對於公司治理藍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將有助於促進國內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提升國內公司治理水平,特別與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攜手,於6月20日舉辦座談會,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進行交流。會議中,與會者就公司治理的七大訴求進行深入討論,期望從根本改善企業治理、風險管理及法令遵循。
座談會由內部稽核協會理事長趙曉慧主持,她現任鴻海科技集團稽核長。與會者除了協會的常務理監事外,還有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及櫃買中心副理徐彬豪等主管機關代表。
七大訴求中,包括建議將具有國際內部稽核師(CIA)證照並持續進修者,設為公司治理評鑑得分項;對於榮獲當年度優秀內部稽核人員的公司,建議在網站或年報中揭露,以獲得公司治理評鑑加分的優惠;建議公司內部稽核人員配置至少二人以上,以提升治理水平。
此外,建議董事長簽署專任稽核未兼任之聲明書,確保稽核專業性;對於執行內部稽核品質評核的公司,建議增加評鑑得分;內部稽核主管至少為協理級,以提升治理能力;最後,建議主管機關公告稽核人力資源相關資訊,提供產業標竿數據。
此次座談會的目的,在於從基本框架上思考如何逐步改善企業治理,讓公司治理更加完善,風險管理更加健全,法令遵循更加嚴謹。
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一部經理鄭村在證交所6月出版的《證券服務》雙月刊中,發表了一篇題為「迎接挑戰,推動企業上市新思維」的文章。鄭村在文中強調,近年來證交所的推動策略已經從過去鎖定公開發行公司轉變,透過與中介機構及各地企業社團的合作,辦理招商說明會及個別拜訪公司,積極爭取中小型企業對上市規畫的認同。
鄭村指出,這種策略的轉變雖然可能不會在短期內大幅增加申請家數,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將能夠改變中小型企業對上市的印象,讓它們不再視上市為難關。
此外,證交所也持續在法規制度及溝通服務等方面進行精進,並根據歷年來的執行成效進行檢討,提出建議,以建置更具效率的發行環境。未來,證交所也期望能夠吸引區域內中大型企業及新創科技事業,將台灣作為上市掛牌的首選市場。
鄭村進一步分析,隨著政府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升級計畫,以及後中美貿易戰、台商回流、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以及5G及AI技術的崛起,台灣製造業及電子業等產業將會出現更多潛力掛牌公司。這些都是影響2020年台股IPO市場的正面變數,證交所將持續關注相關產業趨勢變化,並從中開拓優質IPO案源。
台股5月份的表現雖然有小幅下跌,對證券商的獲利也造成影響。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公告,5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為56.52億元,這個數字比4月份下降了15.38%。雖然如此,累計前五個月的稅後淨利還是77.35億元,但比起去年同期衰退了46.94%。 證交所指出,5月份大盤的總成交值達到了約3.572兆元,這個數字比4月份增加了7.79%。這個成長對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是一個正面影響。然而,由於出售證券的利益以及發行權證的利益較少,證券商的自營業務淨利相比4月份衰退了59.42%。 總的來說,5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淨利為56.52億元,較4月份衰退了15.38%。這個結果顯示出,雖然交易量有所增加,但證券商在市場波動的影響下,獲利能力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