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新聞稿
為滿足投資者對指數化商品的熱烈需求,主管機關決定開放證券商發行指數投資證券(ETN),結果在集中市場掛牌的首波ETN就有七檔。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大福音,因為他們現在可以通過自己的證券帳戶進行交易,並且把握住台灣電子業的成長機會。
雖然台股昨日(27日)小漲,但近期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表現有些疲弱。然而,從長期來看,台股的資金動能仍然強勁,近一、二年的盤中波動也相當激烈,特別是電子股的帶動下,整體市場呈現上漲趨勢。
在這波ETN發行中,兆豐證券相當看好電子股的潛力,特別是推出了兆豐電子菁英30報酬指數ETN(020004)。這款ETN以「臺灣指數公司電子菁英30報酬指數」為標的指數,包含了許多指標性的優秀電子股,為那些看好電子業未來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投資途徑。
兆豐證券發行的這款ETN總額達3億元,發行價格為20元,自4月30日上市以來,價格大致維持在0.5%以內的微溢價。
兆豐證券的協理彭志弘表示,這款ETN的成分股是經過嚴格的篩選,包括流動性檢驗以及多項財務指標的综合評估。成分股必須近三年每年毛利率、稅後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及每股股利發放等排名均在前50%,並且三年來的獲利數字皆為正。最後,依股票市值選出前30名,這些個股都具備穩定營運、高競爭力、高股東報酬及優渥股利等特質。
此外,彭志弘還提到,該指數投資邏輯中還考慮了股息的運用,對中長期績效具有重要影響。儘管兆豐電菁英30N不配息,但所追蹤的指數是報酬指數,當成分股配發現金股利時,會透過公式調整來還原除息減少的點數,使指數能夠延續並反應股息再投資的報酬。
臺灣證券交易所提醒投資者,透過ETN多元布局台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投資前必須充分了解ETN的投資資訊。以兆豐電菁英30N為例,該商品的每年投資手續費率為0.85%,將每日於指標價值中內扣,買賣手續費由經紀商收取,賣出時須繳交千分之一的證交稅。投資者務必詳閱公開說明書,才能讓投資事半功倍。
證交所將在本周三到周五(5月29日至31日)盛大舉辦「民生消費」暨「新上市」主題式業績發表會,這個活動可是吸引了不少上市公司的目光。九家上市公司將會出席,向投資者介紹他們第一季的財務業務情形,還會分享未來的營運展望。其中,櫻花和凱撒衛將於29日率先登場,接下來的幾天,南六、科定、榮成、寶隆、必應、雙鍵和研揚也將陸續亮相。 在這九家公司中,今年的表現都相當亮眼。像是研揚的每股稅後盈餘(EPS)就達到2.16元,南六和雙鍵的EPS分別為1.58元和1.22元,櫻花的EPS則是0.91元。這些公司的獲利都相當穩健。 來看幾個公司的簡介吧!櫻花主要從事廚衛電器的生產和銷售,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都相當亮眼,EPS高達3.65元。凱撒衛則是專注於衛浴設備領域,是台灣和越南的知名品牌,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分別為22.93億元和2.54億元,EPS為3.5元。 南六是全球最大的水刺不織布供應商,供應各種衛生材料和生技產品,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分別為67.86億元和5.93億元,每股盈餘8.16元。科定則是專注於F1低甲醛夾板和防焰漆料的生產,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分別為25.45億元和2.15億元,EPS為3.5元。 榮成紙業是低碳造紙和綠色包裝的專家,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分別為523.14億元和9.12億元,EPS為0.82元。寶隆則是專注於牛皮箱板紙和瓦楞芯紙的生產,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分別為19.81億元和5.02億元,EPS為3.32元。 必應創造則是台灣唯一能提供全方位展演服務的公司,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分別為14.24億元和0.89億元,EPS為2.43元。雙鍵化工的產品銷售遍及全球,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分別為45.30億元和5.65億元,EPS高達8.06元。最後,研揚則是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研發創新者,107年的合併營收和稅後淨利分別為58億元和8.29億元,EPS為6.86元。 這次的業績發表會,不僅讓投資者能夠更加了解這些公司的實力,也讓我們看到了台灣企業的發展潛力。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提升上市上櫃公司誠信經營水平,強化國際接軌,根據主管機關廉政會報決議,並參考國際標準組織(ISO)公佈的ISO 37001企業反賄賂管理機制,於近日對「上市上櫃公司誠信經營守則」進行修正,並於23日公告實施。這項修正旨在為上市櫃公司提供一套完善的誠信經營反貪腐參考依據。 修正後的守則重點如下:首先,公司必須制定以誠信為基礎的政策,並經董事會通過;其次,建立不誠信行為風險評估機制,定期分析營業活動中的風險,並依此訂定防範方案;第三,要求董事與高階管理階層出具遵循誠信經營政策的聲明,並將其納入僱用條件中;第四,對於誠信經營政策、聲明、承諾及執行,應製作文件化資訊並妥善保存。 此外,誠信經營專責單位將配置充足資源及適任人員,至少每年向董事會報告一次;依據不誠信行為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相關稽核計畫,並查核防範方案遵循情形,稽核結果將向高階管理階層及誠信經營專責單位通報,並提報董事會。 最後,具體檢舉制度將涵蓋檢舉案件調查完成後的後續措施,包括必要時向主管機關報告或移送司法機關偵辦,並允許匿名檢舉。通過這些措施,臺灣證券交易所將為上市上櫃公司營造一個更加透明、誠信的投資環境。
臺灣證交所將於下周二(28日)盛大舉辦「第五屆公司治理評鑑頒獎典禮」,對在評鑑中表現出色的上市及上櫃公司進行表揚。這場典禮將特別邀請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致詞並擔任頒獎人,同時也將有主管機關與證券相關單位的高層人士出席觀禮,展現對公司治理的重視。 此次評鑑結果顯示,共有43家上市公司和34家上櫃公司入選評鑑排名前5%,其中上市公司的更替比率高達33%,上櫃公司則有26%的更替。這說明在維護股東權益、強化董事會結構、提升資訊透明度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這些公司都做出了顯著的進步。 證交所指出,此次評鑑以四大構面、共85項指標進行整體評核,並且每年都會對指標進行檢討和修正,以配合國內外的法規、政策及發展趨勢。根據新版公司治理藍圖的規劃,未來的評鑑將會更加重視質化指標,並增加給分差異化,同時也將新增問卷發送,以蒐集更廣泛的意見。 證交所強調,透過這樣的評鑑活動,我們期望能鼓勵企業積極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並進一步塑造台灣資本市場的公司治理文化。這不僅有助於企業自身的發展,也對整體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將於2020年下半年推出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以滿足投資者對於在盤中進行零股交易的需求。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於近日表示,該交易所已初步規劃此制度,並正與券商進行討論。目前,盤中零股交易的具體模式如「五秒一搓」或「逐筆交易」尚未確定,且不會強制每家券商提供此功能。為確保制度的順利推動,證交所與櫃買中心自2019年3月25日起推出逐筆交易擬真平台,讓投資者能夠參與模擬下單,並積極宣導市場變革。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萬7,998人註冊參與,模擬下單、交易使用人次達31萬3,881,顯著超過預估目標。證交所將優先推動逐筆交易,待其順利上線後,再進行盤中零股交易的推動。此外,證交所也將與券商詳細說明盤中零股交易的規劃,並鼓勵券商依客群需求分析評估後,自願開辦此業務。
台灣證交所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動盤中零股交易
【台北訊】金管會證期局昨日透露,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已經完成盤中零股交易的初步規劃,並計劃與券商進行溝通協調。這項新交易系統將與現有的千股交易系統區隔開來,預計在逐筆交易順利上線後正式推動,最快可望在明年下半年實現。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指出,自今年3月25日推出逐筆交易擬真平台以來,已有超過2.8萬名投資者參與,累計交易次數達31.3萬次,這個數字遠超過原來預估的每月4萬人次。這顯示了市場對於逐筆交易的高度興趣。
關於盤中零股交易,蔡麗玲表示,證交所已經提出了初步規劃,並將與券商進行詳細的說明。如果計劃可行,證交所將修改相關規章,並積極推動。為了讓更多券商參與,證交所將先與券商進行溝通。
目前,證交所將推動逐筆交易作為優先任務,並預計在逐筆交易系統成功上線後,再逐步推動盤中零股交易。她強調,不會強制所有券商都參與盤中零股交易,而是讓券商根據自身情況和客群需求,自主決定是否開展相關業務。
由於零股交易通常涉及較小的金額,主要服務對象為小資族客戶,因此券商需要對客群進行詳細分析,評估市場潛在的利基。
元大期貨(6023)昨(23)日舉行股東會,公司表現亮眼,去年度稅後純益達10億元,創下期貨商新紀錄。股東會上,元大期貨宣布將配發股東紅利6.5億元,每股分配現金股利2.8元,創四年來新高,每股淨值也飆升至35.39元。董事長林添富在會中強調,公司近年來不斷投資資訊設備,並成功轉投資香港市場,帶來可觀的成長。今年,元大期貨將持續提升風險控管和人才培育,目標是全面提升,再創新局。此外,公司也積極推動公司治理,連續五年獲證交所與櫃買中心評鑑為上櫃公司前5%。未來,元大期貨將推出更多元化的金融商品,降低投資人進入期貨市場的門檻,並期望吸引更多年輕投資者參與。
群創光電近來股價跌跌不休,董事長洪進揚竟然寫了一封給35萬股東的信,這還是相當罕見的動作呢!洪董在信中強調,最近外界有不實報導,還有幾位政治人物扭曲言論,導致股價不理性大跌,讓股東們的利益受損。他強調,群創沒有把訂單轉移給其他面板廠,也沒有技術移轉到中國大陸,更沒有掏空或背信的情事發生。
群創也澄清,他們絕對沒有把訂單轉移給其他面板廠,也沒有把車用業務轉移到大陸面板廠。公司會根據市場狀況和客戶需求,評估各種策略,但經營團隊是獨立做決策的,絕對沒有掏空或背信。至於與特定客戶或供應商的討論,只是產業慣例,而非技術外流。他們強調,有些政治人物指稱群創將台灣技術轉移大陸,這是惡意扭曲,也顯示對產業運作的無知。
群創還提到,他們在醫療用、航太航海及工控等面板產品都是全球第一,在多項關鍵技術方面都掌握全球話語權,是一個有技術涵養且努力打拚的公司。他們希望股東們不要因為股價的波動而感到恐慌,經營團隊承諾在三年內會讓公司更大、更穩定,一定會做到。
此外,群創也指出,他們在面板產業的淘汰戰中,持續努力開創市場,但卻有特定媒體和政治人物炒作早已說明的議題,無視群創的努力,也忽視廣大投資人利益及公司員工的工作權益。
市場傳出,深超光電將替代群創,接下華為的訂單。但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對於這項傳聞,群創已有說明,證交所也會進行了解。而深超光電的董事長暨總經理張登凱也澄清,郭台銘從未持有深超股權,深超與鴻海集團及群創只是客戶關係。
臺灣證交所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度的台灣股市表現不盡理想。根據數據顯示,不計金控公司在内的本土上市公司,以及第一上市公司的財報已經全部出爐。總計這些公司的獲利為4,07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58億元,下滑幅度達到19.02%。 這個結果讓市場有些意外,因為雖然營收有略微增長,達到6兆6,5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23%,但獲利卻出現了顯著下滑。已經公告財報的841家本土上市公司中,獲利為3,94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9.73%。 對於這樣的結果,證交所也進行了分析。他們指出,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國際貿易摩擦對企業的影響,是造成獲利下滑的主要原因。許多公司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不得不調整經營策略,進而影響了短期內的獲利表現。 不過,儘管獲利下滑,但市場對於台灣上市公司的長期發展仍然保持信心。許多分析師認為,隨著國際貿易環境的穩定以及內需市場的持續發展,台灣上市公司的獲利狀況有望逐漸回復。
台灣證交所近日公布了一項令人興奮的消息,從3月25日開放擬真平台以來,短短兩個月時間,註冊人數已經破萬,達到27,998人,這個數字比起4月底時的成長率達到了22%。同時,使用人次也大幅增加,從4月底的19,421人激增至313,881戶,成長率更是驚人的160%。此外,符合獎勵資格的人次也從4月底的7,610人激增至238,230戶,成長率高达228%。
在培訓方面,證交所已經培訓了1,700位證券商種子教師,其中更有35位教師在考試中取得滿分,表現優異。為了讓投資人更加了解投資知識,證交所也陸續召開了投資人說明會,預計總計將召開142場說明會,提供投資者即時的投資資訊和專業建議。
為了鼓勵更多投資人使用這個擬真平台,證交所還推出了獎勵措施。從今年4月1日至明年3月23日,證交所將天天抽出1,000份7-11的50元購物金或CITY CAFE提貨券。從4月1日至5月2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已經發放32,000份獎勵,這個數字顯示了投資人對於這項活動的熱情。
證交所指出,目前符合獎勵資格的人次已經每日約8,000人,這個數字比起最初的二、三千人明顯增加,這也反映了投資人對於學習投資知識和參與投資活動的興趣日益濃厚。
臺灣證券交易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昨日(21日),台股擬真平台活動的網頁註冊人數已達27,998人,使用人數則為313,881戶,而符合獎勵資格的戶數則有238,230戶。這些數據分別比4月底成長了22%、160%、228%,成長速度相當穩定。在證交所昨日舉行的董事會上,也進行了營業細則的修訂,具體來說,董事會通過了刪除營業細則第75條之1第一項第一款第三目中的「不開立信用交易帳戶」文字,這一修訂旨在使規定與現行法規相吻合。此外,為了應對券商公會的建議,證交所也對營業細則第80條之1相關規定進行了修正,允許證券商法令遵循人員在營業時間內進入營業櫃檯和交易室進行規定諮詢。
兆豐證券推出首檔指數投資證券(ETN)「兆豐電菁英30N」(020004),這款ETN以「臺灣指數公司電子菁英30報酬指數」為標的指數,為投資人帶來一個全新的指數投資選擇。自4月30日上市以來,這款ETN的價格大致維持在0.5%以內的微幅溢價,顯示市場對其接受度不錯。 隨著投資人對指數化商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主管機關已經開放證券商發行ETN。臺灣證券交易所強調,ETN是一種投資成本低、價值透明度高、交易便利的理財商品。目前,已有七檔ETN在證交所掛牌交易,讓投資人能夠通過現有的證券帳戶進行買賣。不過,在交易前,投資人必須簽署ETN風險預告書,以了解相關風險。 兆豐證券透露,「兆豐電菁英30N」的發行總額度達到3億元,每單位發行價格為20元。其成分股涵蓋了多個指標性績優電子類股,這對那些看好電子產業前景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投資利器。 證交所解釋說,ETN的價值基於指標價值,這個指標價值會根據標的指數的漲跌來計算,並扣除相關投資手續費用。然而,ETN的實際交易價格則取決於市場投資者的買賣情況,因此ETN的市價與指標價值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距。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公布了一項重要的財務統計報告,揭示了上市公司的最新營收情況。根據數據,4月份,台灣上市公司的營收表現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其中,資訊服務業以35.3%的年增率成為成長產業中的明星,這主要得益於一些公司專案營收的認列以及產品需求的上升。相對地,電器電纜業的營收則下滑了19.9%,這主要是受到國際銅價和鎳價走弱以及產品需求不如預期的影響。 截至10日,上市公司的4月份營收已全部公告。全體上市公司的總營收達到了2兆5,745億元,同比增加了1,357億元,年增率為5.5%。在這些公司中,有491家的營收呈現成長,而442家則衰退。 在成長產業中,除了資訊服務業外,貿易百貨業和汽車工業的年增率也分別為16.1%和14.2%。這些產業的成長主要來自於個別公司的專案營收認列以及產品需求的提升。 然而,在衰退產業方面,除了電器電纜業外,電機機械業和玻璃陶瓷業的營收也分別下滑了11.5%和11.4%。這些產業的營收下滑,除了受外部環境影響外,去年同期的基期較高也是一個原因。 至於前四個月的營收情況,上市公司的營收總額為9兆9,940億元,同比成長了2,648億元,增幅達2.72%。在這些產業中,資訊服務業、紡織纖維業和航運業的營收成長幅度較大,分別為20%、10.3%和10.2%。 證交所指出,資訊服務業之所以表現突出,是因為個別公司專案營收的認列和新產品的上市。航運業的營收增長則是因為運價上揚和攬貨量增加。而紡織纖維業的營收增長則是因為個別公司新產能的開出,使得出貨量增加。 總結來說,台灣上市公司的營收情況在4月份顯示了多樣化的趨勢,不同產業的表現各有不同。資訊服務業的突出表現以及航運業和紡織纖維業的增長,都給我們提供了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
【臺灣證券交易所快訊】近日,臺灣知名企業大飲公司因財報問題,無法如期重行公告去年財報,已向金管會申請延長公告申報期限。根據證交所的公告,公告申報期限可延至今年5月30日。 大飲公司表示,為了盡快完成財報的公告,公司正在努力尋找會計師進行簽證,並將及時公告申報。然而,由於去年度財報被會計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之查核報告」,導致大飲公司被臺灣證券交易所暫停交易。 這次暫停交易已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若大飲公司在未來六個月內財報仍無法達到上市標準,將可能面臨下市命運。目前,大飲公司正處於緊迫的狀態,不僅要應對財報問題,還要處理公司內部的人事變動。 值得注意的是,大飲公司在停牌期間,主動終止了委任律師,並發生了人事大震盪。此外,公司還對106年度股東會年報進行了更正。這一系列的變故,讓市場對大飲公司的未來發展感到擔憂。 總結來說,大飲公司的財報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證交所的協助下,公司將盡力解決問題,並争取在5月30日前完成財報公告。但若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大飲公司將面臨嚴重的後果。
上市櫃公司首季報告揭曉,總獲利達4,407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16%,但比去年第四季成長5.1%。受美中貿易戰和金控獲利下滑等因素影響,這是近三年來最大的年衰退幅度。創下單季每股純益新高的公司從去年的72家減少到26家,其中不少是利基型電子股和傳產股。 內外資法人預測,第二季獲利雖然可能還會比去年同期衰退雙位數,但有望維持在4,000億元以上,下半年開始才會大幅成長。台灣證券交易所和櫃買中心統計,截至昨天(15日),除了大飲、華電、清惠和長天等公司未上傳季報,其他1,700家公司已完成公告。 受美中貿易戰、企業拉貨保守、原物料價格下跌、去年同期基期較高以及虛擬貨幣挖礦需求消退等因素影響,包括台積電、鴻海、台塑四寶、電信三雄、國巨等大型公司獲利皆較去年同期衰退。15家金控自結獲利共865.9億元,年減幅達20%,累計總獲利為4,407億元,年減16%。 創下單季每股純益新高的26家公司,多半是利基型電子股、認列業外或出貨逆勢成長的傳產股,例如環球晶和豐祥等。在獲利絕對金額方面,台積電以613億元居首,鴻海198億元居次,台塑化92億元第三,但三家公司年減幅介於17%至49%。虧損最多的三家公司則是群創、友達和宏達電。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和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都指出,美中貿易戰對金融市場的影響非常嚴重,導致台股公司獲利縮水。雖然市場原本預期本季景氣逐漸回升,企業獲利反彈,但若談判破局,不排除基本面需要進行修正。
台灣證交所近日發布新聞,指出第一金工業菁英30反1(00729R)ETF將自6月25日起終止上市。原因在於該ETF近30個營業日的資產價值平均值低於1億元,這已經達到其信託契約中規定的終止標準。由於這一決定,該ETF的融資融券交易自5月15日起已暫停,並要求持有融資或融券部位投資人至遲於6月10日了結部位。
根據證交所的說明,第一金投信已向主管機關申請終止該信託基金的契約,並已獲得核准。這項決定是根據證交所「營業細則」第50條之2的規定進行的。值得注意的是,在ETF終止上市的6月25日之前,投資人仍然可以在集中交易市場進行買賣。
這次ETF終止上市的事件,對於投資人來說,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不過,對於台灣證券市場的整體運作來說,這是一個正常的市場調整過程。證交所的這一決定,也再次強調了市場規則的嚴謹性和公平性。
對於有意購買或持有第一金工業菁英30反1 ETF的投資人來說,應該及時關注相關新聞,並按照證交所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了結相關部位,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台灣證交所召開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會議,好消息傳來!就在剛剛的會議中,台新投信申請的「SG全球AI機器人精選指數」順利通過資格認可。這個指數是由法國興業銀行編制及維護,主要成分股來自紐約證券交易所和那斯達克股票交易所,選擇那些研發投入對淨銷售量比率、投資資金回報率、以及3年銷貨量增長率出色的前80名股票。
這些成分股的市值在審核日期都要超過5千萬美元,過去30天的日平均交易量也不低於50萬美元,而且還要排除那些來自東歐、南美洲的愛票,以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這樣嚴格的選擇標準,讓這個指數成為投資者追蹤全球AI機器人領域投資的佳選。
證交所對此表示,這次通過的指數不僅是台新投信的榮耀,也是台灣金融市場的亮點。未來,這個指數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同時也顯示出台灣在金融創新和技術應用上的進步。
「SG全球AI機器人精選指數」的出現,對於台灣投資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不僅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關注台灣市場,也將推動台灣金融產業的發展。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類似的新創指數在台灣證交所登場,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機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新聞稿】 針對第一金投信發行的ETF,我們有以下的報導: 近來,台灣金融市場的動態引發了廣泛關注。特別是,第一金投信去年開始發行的ETF,這款產品選擇了台灣指數公司編制的「台灣工業菁英30指數」作為指標,並推出了「第一金工業菁英30及反向一倍ETF」。然而,由於規模一直未能達到理想水平,第一金投信決定清算「第一金工業30反1」(代號00729R)。 根據證交所的公告,該ETF將於6月25日起正式終止上市。這個決定是在第一金工業30反1已經獲得金管會核准的情況下做出的,原因是其規模連續低於1億元,進而進行清算程序。 昨日(14日),證交所依照相關程序進行公告,確定第一金工業30反1將於6月25日終止上市,並自今日(15日)起暫停融資券交易。對於持有融資或融券部位的投资人來說,他們最晚需要在6月10日結束相關部位。 證交所也特別提醒,在第一金工業30反1終止上市前,投資人仍可以在集中交易市場進行買賣操作。 這次ETF的終止上市,對於投資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某些ETF產品的興趣度,也對投資者來說是一次重要的經驗。未來,投資者將更加關注ETF的規模和市場反應,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台股即時】美中貿易戰再起波瀾,台股應對策略重點聚焦成長性 美中貿易戰再起波瀾,中國國務院宣布對美加徵關稅,台股早盤一度跌破年線,但後來收復失地。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專家建議投資者應該關注全球匯市和資金板塊變化,並以基本面為依歸進行投資。 近期,美中貿易戰再起波瀾,中國對美加徵關稅,市場反應激烈。當日美股四大指數重挫,台股也受到影響,但後來在亞股跌幅收斂的幫助下,台股終場下跌39點,收於10,519點。 根據證交所統計,外資近一周雖然累積賣超金額逾400億元,但其中主要集中在一天,其他日子賣超金額有收斂。投資者需要關注籌碼是否會進一步鬆動。 技術面上,台股已跌破月線、季線,並一度跌破年線,但尾盤收斂並回到年線之上。專家建議,觀察結算後的表現,並關注國際情勢的變化。 在布局策略上,專家建議在美中貿易情勢明朗前,盤勢難免反覆消化多空雜陳的消息面向。長期來看,聚焦成長性仍是主要布局策略方向,選股時仍要以基本面為依歸。
臺股在最新一輪MSCI權重調整中,意外遭遇全面調降,這讓不少市場參與者感到意外。原本預期台股將會因為表現亮眼而獲得權重提升,但結果卻相反,三大指數同時被調降,讓市場預期的「升權重」變成「降權重」。這次調整,對台股來說是近十年來和2016年以來的第二次大規模調降,對於投資者來說,將導致約620億元的資金流出。 這次MSCI的權重調整,主要是為了應對沙烏地阿拉伯加入新興市場指數,而生效時間也從以往的月底提前至台灣時間28日盤後。不過,根據證交所的統計,近三年來台股的漲跌與MSCI權重調整之間的關聯性並不高,台股的表現主要還是受到基本面和國際情勢的影響。 儘管如此,MSCI還是將中國大陸A股的納入因子提高了一倍,從5%提升至10%,並新增了26檔中國A股將加入MSCI中國指數,讓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占比分別達到5.25%和1.76%。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次MSCI調整結果的兩個「意外」是:一、台股被看好行情走升推高權重,但最終卻遭遇全面調降;二、MSCI台灣指數的成分股預期有所增刪,但卻連續兩季未進行調整,反而全球小型指數增加了十檔、刪除了五檔個股。 在這次調整中,台股在全球新興市場、亞太(除日本)和全球標準型指數的權重分別為10.9%、12.56%、1.34%,較前一季分別調降了0.51、0.37、及0.01個百分點。其中,台股在新興市場指數的降幅居亞洲國家第一,也是自2009年金融海嘯大反彈以來的最大幅度調整。 對於市場所關注的資金流出問題,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預估,台股將因此流出20億美元(約新台幣620億元),但這筆資金占外資投資台股市值的比重僅為0.4%,對整體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