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今(4月30日)宣布,首檔指數投資證券(ETN)正式掛牌,為投資市場帶來新選擇。這批ETN共計十檔,其中七檔選擇在證交所上市,富邦證券發行的「特選大蘋果報酬指數ETN」取得首檔掛牌代號「020000」,其他六檔則由元大等證券商發行,並已申報生效。 證交所強調,ETN的特點在於其獨特的到期結算方式,投資人將在扣除固定投資手續費後,獲得與所追蹤指數相當的報酬,理論上不存在追蹤誤差。此外,投資人除了可以持有至到期,還可以像股票一樣在證券市場進行買賣。 不過,證交所也提醒投資人,ETN並不適用於當沖、信用交易、借券及零股交易,投資者在進行交易前,應先詳細了解ETN的投資風險,並簽署風險預告書。 此次掛牌的ETN,其標的指數是由臺灣指數公司編製,而蘋果公司的即將公布的財報,以及美中貿易談判的正面發展,都讓蘋果概股成為市場的熱門焦點。為了讓投資者能夠掌握這股趨勢,富邦證券特別推出「特選大蘋果報酬指數ETN」,為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金管會近期對外資投資台股的監管再傳新動態!根據最新消息,陸資龍峰國際因違規持有大同股票,金管會已經要求其在六個月內出清持股,並需繳交402萬元罰鍰。然而,龍峰國際拒絕接受罰鍰,導致金管會將案件移交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若龍峰國際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出清持股,金管會將會註銷其外資帳戶,讓其股票無法出售。
這次龍峰國際透過維家、雅興與陽光資本三個帳戶進行投資,其中部分公司負責人中途變更,辯稱不是龍峰的資金,拒絕繳交罰鍰及出清持股。證期局局長王詠心指出,龍峰國際先前也曾拒絕繳交罰鍰,最終在強制執行下繳清罰鍰並出清股票。此次金管會將繼續採取同樣做法,並提醒公司需在規定期限內出清持股,否則將註銷帳戶。
顧立雄主委強調,這些股票已經被限制股東權,即使延後至6月底仍不出清,也無法在大同股東會進行投票。另外,立委賴士葆建議金管會研議推動證交所上市、公開釋股,讓全民都能分享證交所的高配息率。顧立雄表示,雖然2010年立法院已決議維持現狀,但承諾將在一个月內完成再次評估方案。
不過,顧立雄也指出,證交所上市並不在規劃中,主要是因為股東資格限制問題。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也強調,根據現行證交法規定,證交所的股分只能由券商買賣,且證交所財務狀況良好,目前沒有籌措資金的規劃。
台灣證券市場迎來新鮮血液!指數投資證券(ETN)正式登場,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於4月30日舉行盛大典禮,為7檔ETN商品掛牌上市。這批由各大證券商發行的ETN,包括富邦證券的「特選大蘋果報酬指數ETN」、元富證券的「標普中國新經濟ETN」等,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這些ETN的發行,象徵著台灣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ETN與我們熟知的ETF有些不同,它們都是跟隨指數表現的商品,但ETN由證券商發行,並具有到期日,與ETF的無限期不同。ETN不屬於基金,發行商不須實際持有標的指數成分資產,因此能夠追蹤更廣泛的標的,並且理論上無追蹤誤差。 然而,ETN也存在風險。它是不保本商品,投資人可能會因市場波動或發行證券商的信用風險而面臨本金損失。投資者在投資ETN前,應詳細閱讀公開說明書,了解其特色、投資成本及風險,並簽署風險預告書,以保障自身投資安全。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激勵券商推廣ETF及新ETN商品,提升投資者興趣與交易熱度,特別舉辦了108年5月至9月的證券商ETP交易及造市競賽。這場競賽不僅針對證券經紀商,也涵蓋自營商,旨在促進臺股ETF的流動性,並鼓勵流動量提供者持續提供有效報價。 本次競賽除了原有的獎項外,還新增了ETN貢獻獎,總獎金高達440萬元。此外,還設有台股ETF造市獎,獎金為70萬元。根據證交所的觀察,過去一年中,ETP交易及造市競賽對提升交易動能具有顯著效果,ETF成交值逐月上升,成交值占比逐月增加。 今年的競賽活動將從5月2日開始,持續至9月30日,總獎金達510萬元。除了原有的獎項,還有ETF貢獻獎、台股ETF揚升獎、ETF比重獎、ETF國際獎、ETF客戶獎、ETF進步獎以及台股ETF造市獎。其中,ETN貢獻獎將針對交易帳戶數達50戶以上的券商,根據ETN交易金額排名前三名,獎金分別為4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 證交所提醒,券商可透過「證券商申報單一窗口」進行報名和查詢競賽成績。此外,每週和每月的第一個營業日中午12時前,證交所將在臉書粉絲專頁公布各獎項的暫列前10名和前5名名單。 證交所也鼓勵各證券商把握這個機會,積極參與並宣導,除了有機會獲得豐厚的獎金,也能夠共同推動指數化投資,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發展。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在23日召開董事會,正式通過107年度的盈餘分配案,每股將配發3元股利,其中2.5元為現金股利,0.5元則是股票股利。這次的股利配發創下了歷年新高紀錄,並將於6月14日召開股東常會進行說明。與此同時,上市櫃公司107年度預計可配發達1.55兆元的股利,與證交所的股利創新高相互映襯。 證交所副總經理兼發言人陳麗卿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五年(103年至107年)的股利分別為1.75元、1.75元、1.5元、2.5元及3元,107年度的股利配發結構中,現金股利2.5元、股票股利0.5元,並將盈餘轉增資約3.47億元,增資後的股本將從目前的69.38億元增至72.86億元。 陳麗卿進一步指出,107年度的獲利上升和股利創新高,主要得益於證所稅的停徵以及當沖證交稅率的減半徵收。截至4月19日,上市日平均成交值達到1,146.39億元,對於今年的成交值目標,陳麗卿表示,希望成交值能夠愈高愈好。 證交所的獲利表現和股利配發與台股價格表現緊密相關,107年度的股利創新高,對於大股東來說是最大的受惠者。包括兆豐銀、台銀、土銀、台糖、中華開發資本、台泥、元大證券、富邦證券、永豐金證券、一銀及日盛證券等,這些公司的高階主管均為證交所的董監事,今年將有機會獲得豐厚的股利。
鉛酸電池大廠廣隆(1537)近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對上半年營運表現採取保守態度,強調求穩策略,並對今年全年營運持續抱持積極態度,目標是連續四年達到每股賺一個股本的水準。公司發言人兼財務協理劉晃瑋表示,由於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等外部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導致客戶下單意願降低,因此上半年業績預期維持去年同期水平。
劉晃瑋進一步指出,廣隆正積極爭取日系機車廠電池單月出貨量不斷上升,預計下半年可達到單月15萬顆。此外,公司也參與了越南電信標案,並將在上半年完成去年得標的1億元出貨任務。越南市場的快速成長,特別是日系機車啟停電池產品的銷售,對廣隆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成長動力。
廣隆第一季合併營收達20.75億元,年增1.2%,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去年公司營收84.9億元,稅後純益9.82億元,每股純益12.03元,連續三年實現每股賺一個股本。公司預計將配發10元現金股利,盈餘配發率達到83%。劉晃瑋強調,今年上半年出貨量將保持穩定,並透過改善產品組合來維持獲利穩定。同時,公司也將對低價格產品進行價格調漲,以應對人工和原料成本的上升。
廣隆目前以中小型UPS密閉式鉛酸蓄電池為主要產品,並積極向大型化產品發展,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4月30日開放證券商發行指數投資證券(ETN)業務,首波ETN將帶來指數化商品發展的重要里程。這項新政策將為證券商在資產管理業務中開拓新的領域,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近期,各種指數化商品如ETF琳瑯滿目,那麼ETN相比之下有何優勢呢?兆豐證券金融商品業務本部彭志弘協理為我們解釋了ETN的四大優勢: 首先,ETN能追蹤報酬指數股利,並在股息發放時進行再投資,讓投資者免去後顧之憂。以台股為例,2016年至2019年加權指數累積漲幅約32%,而同期加權指數之報酬指數累積漲幅則達48%,這中間的差異正是股息再投資所產生的效益。 其次,ETN的追蹤標的指數無誤差,其價值依據為指標價值,計算方式簡單易懂。不過,在商品未到期前,ETN的市價與指標價值可能會產生折(溢)價,投資者需注意交易時的價差。 第三,投資ETN的費用計算更為簡便,包括每日投資手續費、買賣手續費以及證券交易稅等,皆有明確的計算方式與資訊揭露,讓投資者能夠更清楚掌握交易成本。 最後,ETN的發行券商將擔任流動量提供者,提供充足的流動性,滿足投資者的交易需求。 兆豐證券將發行以「臺灣指數公司電子菁英30報酬指數」為標的指數之ETN,代號為020004。每單位發行價格為20元,發行總額為3億元,存續期間為三年,年投資手續費率為0.85%,預計發行1,500萬個單位。該ETN將於4月30日在證交所掛牌交易,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臺灣證券交易所昨(23)日董事會正式通過去年度財報,讓股民們眼睛為之一亮!去年集中市場日均量衝上1,302億元,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紀錄,讓證交所全年稅後純益飆升至35.35億元,這個數字可說是近年來的佼佼者。為了與股東共享成果,證交所決議配發2.5元現金股息、0.5元股票股利,總共3元股利,這也是證交所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證交所的董事會在昨日召開會議,決定於6月14日舉行股東會,這個會議將會討論去年財報的相關內容。主管表示,證交所的獲利表現和股利發放與股市量能密切相關,以過去五年來的數據來看,從103年度到104年度,證交所都配發了1.5元現金股息和0.25元股票股利,當時集中市場的成交日均值分別為929億元和922億元。 105年度受到證所稅的影響,日均量降至775億元,因此證交所為了應對獲利下滑,將股利減少至1.25元現金股息和0.25元股票股利。然而,隨著日均量的回升,106年度證交所配發了2.5元現金股息,而107年度日均量達到1,302億元,股利水準也創下了新高,包括2.5元現金股息和0.5元股票股利。 另外,為了更精準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業務性質和經營策略,證交所也進行了產業類別的調整。例如,東陽等22家上市公司將從「化學工業」改為「汽車工業」,上曜從「化學工業」改為「建材營造」,卓越成功則從「通信網路業」改為「其他」。這些調整將從7月1日起正式生效。 證交所估計,目前「汽車工業」產業類別的總市值約為4,140億元,加上這2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將增加至5,820億元,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信息。
元大證券近日宣布,與臺灣指數公司合作推出的「特股高息20報酬指數」ETN(Exchange Traded Note)已經通過主管機關的審核,預計在4月底正式掛牌上市。這個指數專門篩選市值和流動性都符合標準的上市特別股,以及普通股,並以股息穩定、股利率高、波動度低為目標,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兼具穩健與收益的投資選擇。
根據回測數據,過去五年這個指數的殖利率高達5.02%,比加權指數的殖利率高出1個百分點,顯示其為穩健型投資者提供了較佳的投資回報。對於有興趣投資特別股和高殖利率股的投資者來說,這個指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元大特股高息20報酬指數ETN」讓投資者可以通過買進ETN,獲得與上述特別股及高殖利率股相同的股利股息及股價損益變化。長期來看,投資者還可以享受股利再投資的報酬,並且由於ETN的稅負優勢,投資效益更佳。
ETN與ETF(Exchange Traded Fund)類似,都是基於證券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的金融產品,並追蹤標的指數表現。但ETN是由券商發行,並承諾支付投資人與連結指數完全相同的報酬,沒有追蹤誤差,但需要扣除投資手續費用。
投資者在選擇ETN時,需要謹慎挑選發行券商,以降低信用風險,並享受較好的造市品質。此外,ETN設有到期日和提前強制贖回的機制,投資前應詳閱公開銷售說明書。
為慶祝「元大特股高息20報酬指數ETN」掛牌上市,元大證券將在4月30日掛牌首三日推出「買就送」限量大杯那堤咖啡活動,並於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及6月28日,在台北、高雄及台中等地舉辦四場商品投資講座。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至證交所網站報名參加。
台股ETF交易熱絡,創下同期新高!根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ETF交易總額已突破9,000億元,這一成績讓業界預期今年ETF交易總額可能上看3兆元。去年上市櫃ETF交易總額已達2.15兆元,創下歷年新高,其中股票ETF的交易額更是達到1.8兆元,創下新紀錄。陸股ETF在今年的強勁表現,特別是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的交易額達1,434億元,帶動整體ETF市場交易熱度。即使4月份行情轉淡,ETF的交易熱度仍持續升温,單月累積交易額達2,282億元。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ETF市場的多元商品和投資策略是吸引投資者的關鍵,而證交所也計劃推出更多元的指數化商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台北訊】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與國際知名投行高盛證券攜手,於新加坡舉辦盛大的台灣投資說明會,為期三天的活動於4月16日至18日順利進行。會議邀請了包括亞德客-KY(1590)在內的18家台灣上市企業代表,與當地約90家機構法人進行深度交流,共舉辦164場一對一會談,展現了台灣企業的活力與潛力。 此次活動,證交所與高盛證券再度展開合作,继去年底在「2018投資人關係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後,今年1月更在香港成功舉辦台灣投資說明會。證交所表示,此次新加坡之行是繼續推動海外引資的重要一步。 活動中,證交所積極推廣台股,帶領電子相關產業、紡織纖維、貿易百貨、建材營造及金融保險業等中大型企業,透過與投資人的面對面會談,直接介紹台灣企業的優勢與未來發展前景,吸引更多資金流向台灣市場。 此外,證交所還參與了投資人會談,與投資者就台股未來發展方向及交易制度革新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未來,證交所將繼續前往日本、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持續推廣臺股優勢,讓更多台灣優質企業在世界舞台上獲得更多關注。
台灣證交所業績發表會上,生達(1720)總經理范滋庭分享公司最新動態。范滋庭表示,公司針對大陸學名藥實施「一致性評價」政策,預計今年將與合作夥伴簽下超過七項產品,簽約金額將比以往更高,對營運帶來正面影響。在奶粉銷售方面,雖然短時間內難以回到過去高峰,但目前已恢復至以往營業額的四成,目標年底前達到五成。范滋庭強調,大陸學名藥市場仍有發展空間,公司正積極洽談技術移轉及其他合作方式。此外,日本市場方面,公司維持「一年一品項」策略,並已取得支氣管炎用藥出貨,預計2020年業績可望陸續貢獻。美國市場方面,生達已出貨糖尿病用藥,並獲核准,專利過期及審查中的項目也在進行中。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與國際投資銀行高盛證券攜手,於4月16日至18日前往新加坡舉辦引資活動,吸引了亞德客-KY(1590)、群光、仁寶等18家知名企業參與。這次活動共邀請了近90位機構投資人,進行了164場一對一會談,相當熱烈。活動中,台灣證交所與高盛證券共同推動了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參與引資,不僅促進了企業與投資人之間的交流,也讓台灣股市的優勢得以在全球市場上發揮。
本次參與的企業,多為中大型企業,包括亞德客、群光、仁寶、英業達、台達電、台郡、智伸科、飛捷、京元電、光寶科、聚陽、富邦媒、致伸、台新金、太子、欣興、?碁及網家等,產業分布廣泛,涵蓋電子、紡織、貿易、營建、金融等多個領域。
證交所與高盛證券的合作,已經持續近半年,去年12月兩家機構共同舉辦了「2018投資人關係高峰論壇」,今年1月則在香港舉行了台灣投資說明會。這次新加坡之行,是繼香港之後的又一次海外引資活動,證交所期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優質企業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關注。
近年來,證交所不斷推廣台股,4月初與寬量國際、群益金鼎證券及22家優質企業共同前往香港進行引資活動。此次新加坡之行,則以中型與大型企業為主,展現了台灣股市的多元化和實力。未來,證交所還將前往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進行招商引資,持續推廣台股優勢,擴大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在這次活動中,證交所與企業代表與機構投資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就台股未來發展、交易制度革新、產業展望等議題交換意見。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台灣股市的國際地位,也為台灣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台灣壽險業龍頭中壽,近期喜事連連!首先,中壽榮獲「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選擇,成為唯一入選的壽險公司,同時也入圍了國際最大線上CSR平台CRRA最佳報告書獎全球TOP 10,是全球唯一入圍金融業的企業。這些榮耀背後,是中壽對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和卓越表現。
中壽總經理黃淑芬表示,中壽一直以來都在實踐永續理念,結合國際趨勢,遵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聯合國永續保險原則及責任投資原則。此次能夠通過國際機構300項以上的評鑑,並在財務及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面向的表現中脫穎而出,是中壽財務與永續價值兼具的最佳體現。
「臺灣永續指數」是台灣證券交易所旗下台灣指數公司與英國富時羅素FTSE Russell共同發展出的一個永續概念指數。台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對中壽的表現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中壽的永續作為是業界標竿,財務體質穩健,是品學兼優的優等生。
今年,中壽推動了七「心」級進化,聚焦在服務、數位轉型及人才培育,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除了在永續方面表現亮眼,中壽還連續4年獲證交所「上市上櫃公司治理評鑑」最高級距排名Top 5,連3年獲台灣企業永續學院頒發「TOP 50企業永續報告獎」最高榮譽獎項。
黃淑芬總經理強調,中壽將持續為保戶、股東、員工及社會創造最大利益,成為最有價值的壽險公司。中壽的這些成就,不僅是企業自身努力的结果,更是對台灣金融業的貢獻。
【金融新聞】 臺灣銀行業穩定發展,穆迪報告讚頌業績表現 近年來,臺灣銀行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亮眼,近日,穆迪發布了台灣銀行業年度報告,對臺灣銀行業的穩定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報告中提到,2018年臺灣銀行業的業績表現穩定,11家被評等的銀行業,其備呆率可望小幅下降,平均資產回報率則維持穩定。
臺灣銀行業穩定成長,獲穆迪肯定 報告中提到,目前持有穆迪授與信用評等的臺灣銀行業包括台灣銀行、中信銀、國泰世華銀等多家知名銀行,其信用評等均屬於中等水準。穆迪副總裁徐嵩宜表示,臺灣銀行業的運營環境保持穩定,信貸業績穩定,2018年貸款增長率平均為5.1%,高於2017年的4.7%。這一成績與穆迪對臺灣銀行業的前景預估相吻合。
2019年展望,銀行業穩定增長 面對2019年的經濟環境,徐嵩宜認為,臺灣銀行業需要消化前一年第四季出口與經濟增長疲軟的影響,但民營部門的資產負債表健康,企業仍會有資金需求。穆迪預測,2019年臺灣實際GDP年增率可望在2.2%,銀行業貸款年增表現可望穩定約在5%左右。
資產質量保持良好,銀行業穩健經營 在資產質量方面,穆迪評估11家臺灣銀行均能保持良好的資產質量,平均備呆率從2017年的1.2%降至2018年底的0.9%。此外,銀行的利潤來源主要來自非利息收入,平均佔銀行業收入的39%,2018年評級銀行的平均資產收益率為0.58%,與2017年相比變化不大,顯示臺灣銀行業維持穩定的淨息差和低信貸成本。
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全球永續投資市場規模龐大,達到30.7兆美元,這個數字讓人驚嘆不已。他希望,能夠通過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企業的選拔,讓這些企業成為標竿,提升我國企業的競爭力,並為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最近,臺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元大投信聯手舉辦了「永續發展趨勢,再造新收益」研討會,並發布了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專屬標章,以表彰那些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領域表現卓越的企業。當天,還有許多入選成分股企業出席了活動,並獲得了證書的致贈。
簡立忠指出,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的數據,全球永續投資規模已達30.7兆美元,而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的投資機構所管理的資產規模更超過80兆美元。這些數據不僅證明了永續投資的規模龐大,也顯示了市場對此的需求與日俱增。
簡立忠提到,臺灣永續指數是國內第一個完整結合E、S、G與財務指標的投資型指數,已經被勞動基金運用局採用作為420億元的委託代操績效指標,並授權元大投信發行相關產品。他期望未來能夠看到更多企業加入永續發展的行列,共同推動臺灣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也分享了他對永續投資的熱情。他表示,元大投信自2011年起就開始發展ESG共同基金,是台灣最早關注ESG、永續發展議題的資產管理公司。他相信,隨著永續發展、ESG等議題的日益重要,臺灣永續指數相關產品將成為退休金、壽險資金以及一般投資人中長期投資規劃的重要選擇。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暨富時羅素全球永續發展總監David Harris也對與臺灣證券交易所的合作表示滿意。他指出,富時羅素與臺灣證券交易所合作已經超過15年,他很高興能夠與臺灣指數公司共同開發FTSE4Good TIP Taiwan ESG指數,以滿足市場對永續投資和ESG產品的增長需求。
臺灣證券交易所積極拓展新南向市場,近期特地前往馬來西亞,與當地台商攜手舉辦上市說明會。這場活動吸引了超過30位企業代表共襄盛舉,對台灣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的政策給予了熱烈的響應。會中,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不僅對台商的團結與奮鬥精神給予高度評價,也提醒企業主在成長過程中,適時選擇合適的資本市場至關重要。
陳麗卿指出,截至3月底,台灣第一上市公司的平均本益比達到17.9倍,去年全年轉換率為247.8%,股價合理、交易活絡,制度透明開放,這個市場對台商來說相當適合。她強調,台灣資本市場的這些優勢,對於台商企業的轉型、傳承和拓展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本次說明會還特別邀請了全宇生技-KY(4148)董事長彭士豪分享上市經驗。彭士豪,作為馬來西亞台商回台上市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上市過程對企業來說就像是一次脫胎換骨的經歷。他表示,上市後,企業的財務和制度更加健全,企業形象也得到提升,對於承接大客戶訂單幫助很大。員工的認同度也隨之上升,過去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都能一一實現,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筆寶貴的經驗。
老牌飲料品牌「蘋果西打」的大西洋飲料公司(簡稱大飲),近期因為財務狀況不透明,去年財報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報告,導致公司股票被迫暫停交易,這一消息讓人震驚不已。
根據報導,大飲去年購買台南、高雄與新店三筆不動產,交易關係人竟然是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旭順與監察人國信。這些交易的價格合理性引發了非常規交易的疑慮,尤其是新店不動產交易在今年3月被取消,大飲預付的1.55億元土地款沒有收回,反而變成了分32年攤還的貸款,這一事件引發了檢調單位的緊急搜索和偵辦。
檢調單位發現,大飲的兩名獨立董事,分別擔任國信的代協理與課長,而國信股份只占大飲持股的0.49%。這一情況表面上看似符合獨立董事任用辦法,但由於國信是大飲的監察人,理應保持超然獨立,不應該找自家員工擔任獨立董事,尤其是課長這一職位並不適合擔任獨立董事。對此,證交所對獨立董事申報只做了形式審閱,未進行實質審察,這一做法也引發了質疑。
根據「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的規定,不僅大股東不能擔任獨立董事,與發行公司有業務或財務往來的董監事、經理人或持股5%以上的股東,也都禁止擔任獨立董事。
近期,樂陞、大同、泰山等上市公司都因公司治理問題受到關注,樂陞是適格獨立董事被公司當局欺騙,而大飲則是不適格獨立董事卻包庇問題。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行政院最近未依正常程序召集公股行庫董事會,直接下令撤換董座,這一做法受到各界的議論和批評。
現行獨立董事的人選大多由董事長提名,外部股東不易當選,除非公司法修改為「一人一票」,否則獨立董事往往成為「自家人在玩」,難以真正獨立行使職務。
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規定,董監事及獨立董事必須具備多項知識和技能,但調查發現,很少有董事具備這些知識,甚至獨立董事連最基本的財務報表都看不懂。這也讓人質疑,如果平時不做好專業培訓,公司出現問題只是時間問題。
2001年的恩龍案就是一個例子,該公司15席董事中,有8席是獨立董事,雖然外部董事過半,但獨立董事與公司派董事相互勾結,最終導致公司破產。
因此,獨立董事並不等於公司治理,獨立董事身分除了要適格外,還必須真正做到獨立性,並具備專業的知識和經驗,才能落實「公司治理」。
台灣指數公司、富時羅素與元大投信攜手舉辦「永續發展趨勢,再造新收益」研討會,強調永續投資的趨勢與重要性。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在會上強調,全球永續投資規模已經超過30兆美元,顯示市場對永續投資的熱情與需求。簡立忠還提到,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的投資機構所管理的資產規模更是高達80兆美元,這一數字足夠證明永續投資的潛力無窮。
此次研討會邀請了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指數公司總經理王台傑等多位重量級來賓,共同探討永續發展的未來趨勢。會中,還舉行了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專屬標章發表儀式,表彰那些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表現優異的企業。
簡立忠指出,台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共同編制的「台灣永續指數」是國內第一個完整結合E、S、G與財務指標的投資型指數。該指數已經被勞動基金運用局採用作為420億元的委託代操績效指標,並由元大投信授權發行相關商品,這是台灣推動永續投資的重要里程碑。
簡立忠對未來抱有期待,希望台灣永續指數能夠有更多的應用,並期望成分股企業能發揮標竿作用,提升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指數公司也表示,將通過研討會推廣永續責任投資,提高臺灣永續指數的代表性,並提供投資人參與永續責任投資的管道,同時鼓勵企業提升永續績效,創造多贏局面。
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其子公司台灣指數公司,近期與富時羅素、元大投信攜手舉辦了一場關於永續發展的研討會。這場以「永續發展趨勢,再造新收益」為主題的研討會於16日盛大開幕。活動中,指數公司強調,隨著全球對永續投資的關注度不斷上升,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投資策略也逐漸受到台灣投資人的重視。特別是自2017年12月發布台灣永續指數以來,對於推動國內責任投資風氣,具有深遠的影響。
台灣永續指數採用FTSE Russell的ESG評鑑系統,對上市公司的ESG投入與績效進行評估,並基於財務指標篩選出合適的成分股,編制指數。這不僅為退休基金與投資人提供了更多參與永續責任投資的機會,同時也鼓勵企業積極推動ESG各面向的發展,共同推動台灣朝向永續投資的新紀元。
此次研討會特別邀請了入選成分股企業參與,並舉行了專屬標章的發表儀式,以表彰這些企業在ESG永續發展方面的卓越表現。這個專屬標章將於每年6月及12月對通過篩選標準的企業發放,企業可用於年報、網站、社會責任報告書或投資人關係報告等文件上,以提升台灣永續指數的代表性。此外,參與的成分股企業還將獲得入選證書。
研討會中,David Harris主講了「永續責任投資的全球熱潮」,並在第一場座談會中,由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副祕書長莫冬立主持,與台達電副總裁蔡榮騰及中華電信公共事務處企業社會責任資深經理林維娟一同探討企業推動永續發展的現況與挑戰。第二場座談會則由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主持,與台灣董事學會蔡鴻青發起人、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曾于哲、指數公司研發部資深總監陳文練共同探討永續發展在資產管理產業的應用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