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大飲公司(股票代號:1213)近期內部人事異動引起市場關注,前內稽主管王鎮民在短短一天內從裁判轉為球員,獲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然而,大飲的財務狀況仍處於緊張狀態,由於107年財報因三筆不動產交易無法取得足夠查核證據,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報告,導致股票自4月8日起暫停交易。此舉讓市場對大飲的未來發展充滿疑慮。
大飲公司107年財報因故未能如期出爐,導致證交所發布暫停交易命令。隨後,大飲爆發掏空疑雲,董事長江國貴和總經理孫幼英均受到檢調調查。在董事會緊急召開後,王鎮民被選為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此舉讓市場對公司治理的質疑更加深。王鎮民此前才請辭內稽主管職位,次日即轉任董總,讓人質疑其是否會對公司帶來正面影響。
大飲股票目前處於暫停交易狀態,而簽證會計師的工作進度緩慢,讓市場擔心股票可能從暫停交易變成下市。根據證交所規定,若上市公司未能在停止買賣6個月內公告經會計師簽證通過的財報,則股票將在6個月期限到期後下市。大飲自4月8日起暫停交易,預計需在10月上旬前公告107年財報,否則將面臨下市風險。但若大飲能如期公告財報,則可避免下市命運。
總結來說,大飲公司近期面臨的內外部壓力相當大,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疑慮。王鎮民接任董總後,能否帶領公司走出困境,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近期將全面檢視獨立董事(獨董)的資格,並針對獨董運作機制進行大規模檢討。根據最新消息,金管會將在一个月內提交一份報告,內容包括研議訂定「大飲條款」,增訂不具獨立性的彈性認定條款,以及對於無法離職的獨董,將會函請經濟部進行登記註銷等。
近期,由於獨董資格的爭議不斷,特別是在大同前董事長林蔚山涉掏空案中,當時的獨董被質疑怠於提起訴訟,導致「保皇派」獨董可長期留任,這讓立委施義芳質疑金管會是否有法可管。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回應表示,現行規定對獨董資格已有要求,不符規定可解任,也可追究責任,對於近期獨董運作機制產生的問題,金管會將在一個月內提出報告。
顧立雄進一步透露,檢討的重點將包括證交所全面檢視獨董資格,並研議上市櫃公司自行檢視獨董資格,再提報證交所進一步確認。此外,對於獨董的獨立性問題,將會研議直接引用證交法規定,或在現行獨董資格規定中增訂概括性條款,對於不具獨立性的獨董,當然解任。
知情官員指出,未來若在獨董資格規定中增訂不具獨立性的「彈性條款」,可以解決相關問題。對於已不具獨立性、又賴著不走的獨董,將研議函請經濟部註銷登記。證交所已應主管機關指示,要求上市公司回報獨董資格及聘用狀況,並進行彙整後呈報主管機關。同時,證交所也將檢討現行證交法規範,並整合實務及專業意見進行詳細研議。
針對大飲案,證交所已先就違反重大訊息、財報未如期編制等規範提出違約金懲處及交易方式變更,在獨董資格及監督責任部分也將配合主管機關要求密切關注。
宏碁旗下的建碁科技最近公布了自己的3月與首季獲利數字,但結果卻讓市場驚訝。其實,這些數字只與去年同期的增減有關,並非外界所預期的那麼亮眼。首季的每股純益(EPS)實際上是0.05元,但卻一度誤傳為0.55元,這讓股價在上周五一度飆漲停板,結果卻在上周六應聲收跌停板,股價下跌27.4元。 建碁自3月份以來的股價表現相當強勁,甚至突破了波段新高。但在上周11日,應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要求,建碁公布了自結獲利,結果卻因為公告標示不夠清晰,讓外界誤以為3月份的稅後獲利達到1,700萬元,首季的稅後獲利則是4,000萬元,首季EPS甚至高達0.55元。在這樣的誤解下,買盤積極搶進,使得上周五的股價收在30.4元的漲停板。 然而,直到12日晚間,建碁才重新公告了正確的數字,3月份的自結稅後獲利實際上是310萬元,EPS為0.04元;首季的稅後獲利則是400萬元,首季EPS為0.05元。這與外界誤認的「0.55元」相差超過十倍,立刻引發市場的譁然。 對此,台灣證券交易所昨天表示,建碁因為誤植錯誤的財務數字,將實際的0.05元EPS誤植為0.55元,並且延遲公告正確資訊,這已經違反了重大訊息相關規範。根據相關法律,建碁應該被處以違約金5萬元,並且台灣證券交易所也將函知建碁今後必須按照規定來處理這類事宜。建碁方面則表示,將會虛心檢討並且努力改進。
台灣證交所主辦「從股權到經營權,IR核心策略」座談會,強調外資影響力增強,IR成為關鍵策略
近期,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數據公司Ipreo by IHS Markit、台灣投資人關係協會(TIRI)共同主辦的「從股權到經營權,IR核心策略」座談會在台灣熱烈登場。這場座談會邀請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財務長以及負責投資人關係(IR)的主管們共同參與,目的在於加強上市公司的投資人關係工作,以應對外資在台股市值比例逐漸上升的趨勢。
證交所公司治理部指出,隨著外資持有台股市值比例已達四成,外資機構投資者對於台灣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的影響力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投資人關係(IR)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日常業務,更成為了上市公司增進或顯現長期價值的核心策略。
外資機構投資者為落實盡職治理,制訂並嚴格執行其投票政策,對被投資公司的公司治理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因此,上市公司必須能夠正確回應外資機構投資人所關切的議題,以適應這一趨勢。
本次座談會中,TIRI、台驊國際總經理萬心寧及東元電機代理發言人簡世雄等專家分享了關於「投資人關係實務」的經驗和見解。此外,Ipreo by IHS Markit董事馮欣宜則就「從股權到經營權董監改選,探討IR策略與核心發展」議題進行了深入解析。
證交所公司治理部還特別針對外資持股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進行了外資機構投資人投票政策趨勢的說明,並分析了其關注議題與投票意向。同時,也分享了股東會召集、議案與董監事提名及投票制度等實務案例,幫助上市公司更深入地了解外資機構投資人的動態。
證交所大獲全勝!國發基金拍賣晶心科股票,總金額突破1.59億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新消息,行政院國發基金近日將晶心科(6533)股票進行拍賣,結果令人驕傲,總共拍賣出1,427張,成交總金額高達1.59億餘元。這次拍賣的平均每股價格為111.5元,比當日收盤價還要高,顯示了市場對晶心科股票的熱情。
晶心科股票的拍賣底價設為每股99.5元,結果卻以更高的價格成交,顯見投資者對該公司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國發基金首次拍賣晶心科股票,1月17日,國發基金曾拍賣過3,277張,最終以1.68億元的總金額成交,這次拍賣則以更高的總金額收場。
參與此次拍賣的證券商眾多,共有245家證券商參與競標,競標委託總筆數達到1,988筆,總股數高達14,135張。在成交數量上,元富證券以成交332張居首,兆豐證券以成交327張緊隨其後,而台新證券則以成交241張排在第三位。
這次拍賣的成功,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晶心科股票的興趣,也展示了臺灣證券市場的活躍。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將繼續監督市場,確保投資者能夠在公平、透明的環境下進行交易。
台灣證交所即將於本周五(4月19日)與永豐金證券攜手舉辦權證宣導會,這場活動將帶來關於權證理財的黃金投資策略。活動當天,將有專業人士現場分享,並對投資人開放免費報名。 活動時間定於下午2點30分至5點,於證交所101大樓的資訊展市中心舉行。現場將提供相關宣導資料,讓參與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權證市場。 今年台股第一季度表現亮眼,但內資進場相對有限,權證市場的熱度也隨之減退。根據統計,3月份權證的買賣總額為371億元,第一季度則為1,02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47%和43%。 在權證發行方面,3月份券商共發行了2,389檔權證,發行總額達299.6億元,雖然數量和金額都較去年同期有所成長,但買賣額卻呈現衰退。 在發行額方面,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別是元大證券、凱基證券、元富證券、群益金鼎證券和統一證券。而在受託買賣權證金額方面,則是元大證券、群益金鼎證券、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券和元富證券。 這次權證宣導會的舉辦,不僅是為了提升投資人對權證市場的認識,也反映出台灣證交所對於推動市場多元化發展的堅定決心。
台灣證交所為了讓投資人更熟練使用逐筆交易擬真平台,特別推出一系列的獎勵活動,從4月開始到6月,每天都有機會獲得虛擬商品卡或咖啡禮品。這個活動旨在鼓勵投資人參與並了解新式委託交易。 從3月23日起,台灣證交所將正式實施逐筆交易,並於3月底前上線擬真平台。為了讓投資人更加投入,證交所規劃了4月至6月的「天天抽」活動,每天將抽出1,000份「7-11 50元虛擬商品卡」或「7-11 CITY CAFE虛擬提貨卡」,可以兌換中杯拿鐵或大杯美式咖啡。 參與方式非常簡單,投資人只需在證交所的逐筆交易擬真活動網站(hattps://323go.twse.com.tw)註冊,完成下單並符合相關要求,就能參與抽獎。此外,宏遠證券、富隆證券、日進證券等11家券商也加入了這個活動,投資人可以在這些券商的平台上進行模擬交易,同樣有機會獲得獎勵。 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將持續在每季推出不同的獎勵活動,總獎金將超過千萬元。不僅如此,證交所還統計了逐筆交易上線初期的人氣,首日就有超過2,000個帳號參與模擬交易,高價股和權值股尤其受到歡迎。 為了幫助券商進行教育推廣,證交所還將於4月1日至12日在北中南東舉辦12場次的「逐筆交易種子講師培訓課程」,邀請已報名的從業人員參加,以提升業界對新式委託交易的了解。
台股化被動為主動,證交所出擊香港招商,與寬量國際(QIC)、群益金鼎證券共同舉辦引資活動,邀請22家上市櫃、興櫃企業的董總、發言人等高階主管同行,首要之務就是向國際機構法人介紹台股優質企業,並進一步尋求長線國際資金的進駐。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將於8月10日帶隊領軍,赴香港舉辦海外投資說明會,為今年以來第三場引資活動,此行邀請22家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出席公司規模、陣容,均為歷來首見;另一方面,寬量國際肩負與證交所共同舉辦重任,也是首度有非券商金融機構與證交所共同出擊引資。
據了解,這次由22家企業出擊,吸引約200組機構法人代表與會,且這些機構法人不少都與相關台股企業有過多次接觸,顯示寬量國際先前數度帶領有心走向國際的台股優質企業出訪,已經獲得「識貨」法人啟動長線追蹤。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指出,台股要長大,必然需要各種不同法人機構來投資,外資主導台股力道非常重要,當更多國際資金向台股靠攏,台股總市值提升之後,內資法人如壽險、投信可以投入的金額,也會變多,更豐富的法人持股組合,會讓台股更有吸引力。
攤開這次邀請企業名單,多在市值20億美元以下,屬中小企業範疇。李鴻基說明,事實上,台灣九成以上的公司,都屬中小型企業,更需要讓國際資金認識,除了交易所正視這樣的趨勢,也要這些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階層「有心」,將公司的長線營運策略與價值,向國外法人介紹,台灣優質中小企業團結向外拓展,代表台灣就是最好的平台,讓國際資金正視集結優質中小企業的「台灣公司(Taiwan Inc.)」。
這次最特別之處是,一對一座談(1 on 1 meeting)不是只有企業接受國際機構法人預約,更有約十個國際投資機構,與證交所排定一對一座談。關注主管機關交易制度、新措施、心態的機構法人為數眾多,透過寬量國際與證交所合作經驗,這次恰好能為國際法人與台股主管機關搭建橋樑,讓法人對台股制度措施的變化,更加清晰。
另外,現任寬量國際策略長的「台灣先生」谷月涵(Peter Kurz)也會進行專題演講,專門針對台灣,分享經濟、股市投資策略。過去幾年來,台股於國際論壇中都列為亞洲市場一環,少有鎖定台股的策略分享,透過谷月涵精闢研究邏輯,將更能幫助國際資金深入了解台灣資本市場。
台灣證交所今(29)日宣布,自4月29日起,對指數股票型基金受益憑證(ETF)及指數投資證券(ETN)等兩種有價證券,將採行新的通知及公布注意規定,以保障投資者權益,並提醒投資者注意交易風險。以下為相關規定詳情:
一、為加強ETF及ETN等兩種有價證券的管理,證交所將其納入通知及公布注意的監視範圍,提醒投資者注意交易風險。
二、由於ETF及ETN涉及申購贖回機制,難以根據各交易日實際流通數量合理計算周轉率及成交量倍數,因此不適用周轉率與成交量倍數等相關標準。
三、對ETF及ETN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當日之前一個營業日之溢(折)價百分比超過10%,且與異常標準漲跌同向者,才適用公布注意漲跌幅相關標準,以強化異常交易管理的合理性。
證交所表示,隨著ETF上市家數不斷增加,以及成交值在集中市場中佔有一定比率,且ETF新商品持續推出,為了強化管理,將ETF原則上比照現行一般交易有價證券,納入通知監視標準範疇。
台中銀行去年創下獲利新高,同時也勇敢跨出第一步,在海外設立了首個分行。總經理賈德威強調,未來將持續精準行銷、追求成長,並著重提升公司治理和資訊透明度。隨著新總行大樓的興建和資金動撥期進入,台中銀行也計劃未來活化資產,以增加獲利。賈德威,這位從基層升任的總經理,雖然是外省籍背景,但對台中銀行的熱愛與堅定,讓他在眾多本土味濃厚的高層主管中,顯得格外突出。 今年,台中銀行的業務重點將會是海外分行的擴大經營,包括外幣存放款及國際聯貸業務,以及結合海外信保基金發展新南向中小企金。在國內,則會集中力道推廣消費金融和個人金融業務。儘管台中銀行規模尚未達到大型銀行之列,但數位金融的趨勢讓它不會裁撤實體分行,反而計劃從目前的超過80家分行,逐步增加到100家,並且會根據業務發展進行分行區位分布的調整。 面對激烈的同業競爭,台中銀行選擇培養新血和降低新人流動率。人資部門對新人進行整批訓練,讓新人相互交流、成長,並得到人資部門的關心和追蹤。這項措施已經成功將新人離職率壓低至原來的一半以下。 台中銀行去年開始定期北上證交所召開法人說明會,積極與法人對話,提升資訊透明度。這種做法不僅提升了資訊揭露透明度,還使去年的限機增資與發債等籌資計畫得以順利進行。台中銀行愛才、惜才,提供完善的員工薪資福利,已是證交所高薪100指數成分股,未來也期望在公司治理上得到交易所與外界的肯定。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不遺餘力地推動台股發展,今(8)日開始至10日,將帶領一支近70人的強大團隊,包括總經理簡立忠和16名董事長及總經理,赴香港舉行投資說明會。這次招商活動規模創近年之最,目的在於吸引更多外資投資台股。
此次活動由證交所主辦,寬量國際、群益金鼎證券共同協辦,共邀請了時碩工業、勤誠、永冠-KY、南寶、威宏-KY、葡萄王等22家上市櫃與興櫃公司參與。這些公司的資本額多為中小規模,活動著重於提升台灣中小企業的能見度。
這次赴港招商是證交所今年第三場,目的是加強與外資投資人的互動。活動期間,將進行多場會談,預計將有超過500人次的外資參與。除了簡立忠總經理將介紹台股優勢外,「台灣先生」谷月涵也將推廣台灣中小企業的利基及投資策略。
證交所表示,外資持有台股的市值比重已超過四成,但對台灣中小企業的投資相對有限。此次活動,證交所特別邀請了22家營運具利基企業及16家公司的董總高層出席,希望能引起外資的興趣。
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強調,外資投資關注的是長期趨勢,而董總的出席可以代表公司的精神,向外界展示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藍圖。此外,特別邀請具有豐富外資經驗的谷月涵發表台股展望,以爭取外資的認同。
台灣證交所今(8)日展開新一波的招商活動,帶領22家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赴香港進行招商推廣。這次活動不僅吸引了一眾中小股本、獲利成長的特色企業參與,還特別邀請了12家來自傳統產業的企業,旨在向外國投資人展示台灣新銳的營運模式和經營精神。 其中,時碩工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公司董事長黃亞興,出身於工程背景,卻在傳統產業耕耘了30年。他堅持以創新的思維經營傳統的精密製造業,公司產品不僅在國際市場上打出名號,更與客戶和供應鏈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黃亞興積極尋求與中部地區的中小企業合作,共同擴大市場基礎。時碩工業已成功攻入汽車、航太、半導體等利基市場,自2014年以來,營收以雙位數的增幅穩定成長,並在掛牌前吸引了中鋼、致伸等知名企業入股。此次參與證交所的招商活動,黃亞興期望能夠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人的目光,同時也將台灣新穎的經營模式推向國際。 此外,老牌樹脂暨全球前三大鞋用膠廠南寶,也是首次參與證交所的海外招商。南寶執行長許明現表示,近年來外資對傳統產業的興趣日益增加,南寶作為具有相當經營規模的企業,在招商行程中已吸引了一些外資對其產生興趣,並安排了一對一的會談,以進一步了解其發展方向。
台灣證交所舉辦逐筆交易擬真平台,獎勵活動開跑!自4月1日起,投資人每天有機會獲得1,000份的虛擬商品卡或7-11CITYCAFE虛擬提貨卡,中杯拿鐵或大杯美式咖啡任選!這是為了讓投資人更了解2020年3月23日實施的盤中全面逐筆交易制度,特別設置的擬真平台。從3月25日起,投資人就能在這個平台上進行測試交易,並與櫃買中心共同推出交易所下單介面。為了鼓勵更多投資人參與,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還推出了一系列豐富的獎勵活動,總獎金高達千萬元。現在就上網註冊,每天完成3筆不同新式委託,就有機會獲得獎勵,還有機會獲得APPLE產品及亞洲來回機票!快來參加吧!詳情請見網址:[https://323go.twse.com.tw](https://323go.twse.com.tw)。
臺灣證交所今(8)日宣布,千興(2025)有價證券將自下周一(8日)起恢復在市場上買賣。由於千興先前因逾期未辦理財報核閱,證交所曾公告停止其上市有價證券的買賣,並在停止買賣滿六個月後,即4月22日起下市。不過,千興已在4月1日重新公告107年第二季及第三季財報,並向證交所提出申請,經核實後,證交所決定免除其下市處分,並恢復其股票的買賣。 這次千興的股票恢復買賣,將採用分盤集合競價方式,並繼續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全額交割股)。儘管千興的財報顯示淨值已低於股本的3分之1,但由於其已提出合理解釋並完成相關程序,證交所認為其符合恢復買賣的條件。 這起事件再次顯示了證交所對於市場監管和公司治理的嚴謹態度。證交所表示,未來將繼續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利益,並對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對於千興來說,這次事件也提醒了公司必須嚴格遵守規定,確保財報的準確性,以避免對公司形象和投資者信心造成不良影響。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將於4月8日至10日帶領一支強大的團隊,前往香港舉辦海外投資說明會。這次活動將邀請22家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參與,其中還有16位董事長和總經理親自帶隊,以及多位發言人和高階主管,這個陣容真的是相當壯觀,是歷來僅見的盛事啊!簡立忠總經理表示,這是今年以來的第三場引資活動,而香港市場也是繼1月與高盛合作後,再度成為我們的目標,我們要全力鞏固香港市場,讓更多外資了解台股的魅力。
這22家公司來自不同領域,包括時碩工業、勤誠、永冠-KY、南寶、威宏-KY、葡萄王、岳豐、富邦媒、瓦城泰統、宏正科、億豐、穩懋、旭隼、光隆、麗清、矽力-KY、森鉅、聚積、逸達、碩天等上市櫃公司,以及巧新、伊雲谷等兩家興櫃公司。截至目前,外資持股占集中市場市值比重已達40.4%,他們是台股市場的重要投資者。為了提升海外投資人對台灣市場的了解,我們與寬量國際及群益金鼎證券共同舉辦這樣的引資活動,目前已有16位董事長或總經理決定親自出席,這顯示了他們對海外引資活動的重視,也將吸引更多重量級機構投資人參與。
證交所表示,透過上市櫃公司與投資人的面對面交流,我們可以介紹台灣產業的前景和個別公司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國外資金投資台灣。此外,我們也將配合政府積極提升台灣公司治理並進行市場改革。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將透過午餐演講向投資人說明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現況與優勢,並與多家外資券商會談,介紹近期市場在交易制度改革方面的內容,傳達我們與全球接軌並打造國際級交易平台的政策。
台股首季表現超讚,加權指數直接飆漲9.39%,大家都在問,這波多頭列車能不能繼續衝刺呢?別急,<臺灣證券交易所>早就為我們準備了!他們打算在年底前舉辦一系列的投資講座,幫助大家看清未來的台股路徑。 第二季度,我們將看到一場重量級的專家講座盛宴。統一證券、元大證券、日盛證券、富邦證券、永豐金證、國泰投信和元大投信等大老闆們將親臨指導,為我們解釋各種相關主題。像是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元大投顧副總田興本、元大投顧資深副總杜富蓉和日盛投顧協理鐘國忠等,他們將會帶來第二季台股的展望。 到了第二季度,上市櫃公司的股東會旺季來了,投資人們該不該參與除權息呢?這也是大家關心的焦點。富邦投顧協理陶治瑋和富邦證券資深經理吳威翰將會就「存股利!2019除權息趨勢分析」和「股利收入投資理財規劃」兩個主題,為我們提供詳細的分析和說明。 4月底,指數投資證券(ETN)將登場,永豐金證經理謝俊宏將為我們介紹這個新興商品。而到了6月,我們還會有日盛投顧經理林瑞堂、國泰投信副總王誠宏和元大投信基金經理人黃議玄等專家,分別就台股投資展望、全球投資展望期中檢視和2019ETF趨勢投資策略等議題,為我們把脈分析後市展望。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期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公司治理評量授證典禮,共有13家企業榮獲認證。這13家企業中,包括國泰金控、富邦金控、裕隆汽車等知名企業,他們在此次評量中分別獲得了「特優」、「優等」和「標準」的認證等級。這次評量的結果顯示了台灣企業在推動公司治理上的努力與進步。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劉文正強調,此次參與評量的企業在認證過程中展現了董事會的責任感與追求卓越的精神,這對於企業持續在公司治理上進行精進具有重要意義。證期局局長王詠心也指出,公司治理是吸引外資投資的重要關鍵,台灣市場必須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此次評量結果中,國泰金控、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金控、玉山銀行、玉山證券等六家企業獲得「特優」認證,顯示了這些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卓越表現。富邦金控、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三商美邦人壽等五家企業則獲得「優等」認證,裕隆汽車、中華汽車則取得「標準」認證。
國泰金控副總翁德雁表示,公司治理是追求企業永續的基礎,未來將不斷精進。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也表示,玉山金控自2008年以來一直接受評量,並不斷進行改進。三商美邦人壽總經理張鎮坤則強調,將持續落實公司治理,目標是再往前邁進。
此外,裕隆汽車協理李建輝和中華汽車協理錢經武也分別表示,將持續努力,追求更高的榮譽。這次公司治理評量的成功舉辦,不僅對參與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對台灣整體公司治理環境的提升具有積極的影響。
台灣證交所榮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頒發「最佳ETF交易所」區域大獎!近年來,台灣ETF市場發展迅猛,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數據,2018年底ETF規模已達7,450億元,年增率超過1倍,至2019年2月底,規模更攀升至9,200億元。此外,2018年上市櫃ETF總成交值創下2.15兆元的新紀錄,較2017年成長65%。證交所副總林長慶代表參加頒獎典禮,並與恆生指數公司總經理關永盛交換意見,探討亞洲市場指數化投資的發展趨勢,並洽談合作機會。林長慶強調,台灣ETF市場在資產規模、成交值及商品多元化等方面已躍居亞太地區領先地位。證交所多次獲獎,充分展現其在台灣ETF市場的卓越成就。
台灣證交所昨(28)日公布了一項重大新政策,針對那些經營狀況不佳的上市公司,將採取強制下市的措施。這一全新退場機制將自明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的是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品質,並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根據新規定,若上市公司的會計師出具了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查核報告,或者每股淨值低於3元,且在規定時間內未能改善這些問題,該公司將會被強制下市。這項新規定是在證交所董事會今年2月底通過修改營業細則後制定的,目的是對上市公司的品質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管。 具體來說,如果上市公司因為繼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而收到會計師的查核報告,或者在採用全額交割或分盤交易後三年內無法改善,將會先停止該公司的交易。如果停止交易滿六個月後,問題仍未解決,則將會進行強制下市。 為了減緩這一政策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可能造成的衝擊,證交所特別設定了緩衝期。從明年4月1日起,如果上市公司在當時已經符合上述條件,將會適用這些新規定。同時,對於在法规實施前已經因同樣原因受到處分的上市公司,將重新計算三年的改善期間。 證交所強調,這一政策旨在維護市場秩序,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並保障投資者的利益。未來,那些經營狀況不佳的公司將無法再在台灣證券市場上生存,這將對整個市場的健康发展產生積極影響。
台灣證交所強化公司治理,上市櫃公司6月底前必須完成四項新措施
金管會昨(28)日宣布,為加強上市櫃公司的公司治理,將實施四項新措施,並要求所有公司必须在6月30日前完成相關規定。這四項措施包括強制投保董監責任險、設置公司治理人員等,其中還有79家上市公司需設置公司治理主管。
為落實新版公司治理藍圖,台灣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已在去年12月公告了修正版的「上市櫃公司董事會設置及行使職權應遵循事項要點」,並新增了四項公司治理規範。這些規範要求上市櫃公司在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以下任務:
首先,薪資報酬委員會的過半數成員必須由獨立董事擔任。其次,公司須訂定處理董事要求的標準作業程序。第三,公司必須投保董監責任保險,目前投保率已達81%,其中上市公司的平均保額為30.9億元,上櫃公司為14.9億元。最後,實收資本額達100億元以上及金融保險業的上市公司,以及主管機關規定的公司,均需設置公司治理主管。
根據最新資料,目前有118家上市公司和12家上櫃公司需要設置公司治理主管,已設置的公司分別有46家和5家,還有79家尚未設置。金管會強調,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提升上市櫃公司的治理水平,保障投資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