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股昨(11)日迎來金豬年開紅盤,收盤指數站上10,004點,市場氛圍熱鬧非凡。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在出席新春團拜時,也分享了她對今年市場的展望。她強調,今年上市公司預估將派發1.5兆元優渥股利,這將是行情攻「萬」點的最大動力。
許璋瑤表示,雖然過去一年全球股市反轉,台股交易量也略有萎縮,但台股的財務體質穩健,基本面穩定,市場機制發揮得當,讓台股在全球市值、成交量及周轉率排名不斷提升。她認為,台股的殖利率特別高,全球數一數二,這也吸引了國際資金的關注。
為了進一步提升台股的投資價值,許璋瑤透露,證交所今年將推出五大方針拓市。首先,將擴大資本市場,吸引海外資金進入,特別是近期美中貿易戰讓許多新南向企業尋求擴張機會,這將有助於推動這些企業返台投資。
其次,金管會將在2020年實施逐筆交易制,證交所將積極配合,預計3月正式推出擬真平台,讓台股調整制度與全球大型市場接軌。
第三,指數化投資在台股熱度攀升,去年台股已成功發展ETF,今年4月將由券商發行的指數投資證券(ETN)將掛牌,推動國內交易所掛牌商品(ETP)更多元化。
第四,在證交所的推廣下,台股電子交易比重已超過六成,未來還有提升空間,有利於提高台股交易便利度。
最後,為應對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證交所將同步擴大基礎建設及資訊設備支出,以支持市場的穩定發展。
台灣證交所於新春團拜後,台股跳空重返萬點!董事長許璋瑤強調,去年上市櫃公司股利派發達1.5兆元,殖利率全球領先,顯示台股大漲背後的實力。近年來,台灣公司在治理方面獲得國際肯定,MSCI調降台股在新興市場指數權重,但ESG指數權重則持續上升,預期將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此外,台灣與日本、韓國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將共同商討ESG合作,甚至合編相關指數。面對今年國際經濟成長趨緩,許璋瑤認為,美聯儲緩升息等政策將為台股帶來穩定性。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也指出,台股去年交易量創新高,期貨成交量同樣創下歷史紀錄,展現資本市場的活力。
金豬年來臨,台股市場開出紅盤好彩頭!11日,台股加權指數重返萬點大關,成交量放大至千億以上,券商大咖們也紛紛對台股表達了樂觀態度。他們普遍看好中美貿易戰火趨緩、美升息壓力減輕,認為資金將回流台灣,並且強調將與主管機關合作,推動海外招商引資,提升台股質與量。
在春節期間,美股強彈對台股產生了積極影響,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表示,農曆年前台股因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而量能衰退,但春節期間美股的強勁表現為台股注入了強心針。許道義預計,後續將關注美中兩強的談判進展,並期待資金再度進場。
群益金鼎證券董事長王濬智則認為,雖然今年經濟成長預期較去年保守,但全球各國採取的財政政策和貨幣寬鬆政策將刺激資金面,並且主要機構對今年GDP預測的調降幅度不大,整體數據仍呈現正成長。王濬智強調,目前市場上可見的利空訊息都已經適度反應,市場並沒有原先預期的悲觀。
券商公會理事長暨元大證券董事長賀鳴珩則提到,國際股市的穩定和美升息壓力的減輕將有利於資金回流新興市場,台股的高殖利率優勢和內外資的積極參與將推動台股行情。賀鳴珩預計,2019年下半年將有政策題材利多,加上傳統旺季效應,台灣內需概念和電子出口導向產業將有機會接棒發揮。
值得注意的是,11日成交量雖然有所回升,但融資餘額仍處於歷年新低,這意味著此波行情主要是由法人買盤推動。券商們普遍認為,只要國際股市不發生大幅震盪,本土資金將陸續回流台股。
此外,券商們也期望能夠持續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計劃與證交所、櫃買中心等單位合作,到海外推廣台股,並配合新南向政策,到新加坡、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招商引資,同時發行多樣化的金融商品,以促進台股量能。
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昨日(11日)透露,去年台灣整體證券業受到興櫃市場與首次公開募股(IPO)包銷股票評價損失的衝擊,導致業績下滑,獲利較前一年衰退了25%,這個成績遠不如投信業和期貨業。賀鳴珩呼籲政府應該放寬對於財富管理相關業務的法規限制,讓證券商能夠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實現華麗轉身。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數據,去年台灣整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約為294億元,與前一年相比下滑了28.4%。其中,經紀業務因為大盤量能的提升和當沖降稅政策的影響,貢獻了304億元的獲利,年增率超過了10%;然而,自營和承銷業務因為需要提列股票評價損失,獲利則大幅衰退超過五成。 賀鳴珩強調,證券商在活絡資本市場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呼籲政府能夠放寬相關法規,讓證券商有更多發展機會。近期,券商公會也將提出一份白皮書,期望能夠讓台灣成為亞洲的理財中心。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2019年將著力推動多項策略,包括逐筆交易、招商引資、投資宣導,以及引進更多元化的商品,並持續優化上市公司治理,旨在提升投資者對台股市場的信心,共同打造一個質量並重、透明度高的資本市場環境,達到多贏的目標。
雖然自2012年起,由於證所稅等問題,自然人參與度降低,導致台股成交日均值持續五年未達千億元,但隨著2017年當沖降稅政策的實施,2018年成交值顯著回升,上市公司的流動性得到改善。
2018年第一季,台股在維持2017年的強勢基礎上,進入第二季後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市場出現震盪,第三季則跌破萬點,成交量也略有下降,不確定性增加。
台股以其低本益比(PE)、低股價淨值比(PB)和高殖利率而聞名。根據證交所統計,2018年台股在經過指數調整後,PE、PB及殖利率均處於相當吸引人的水平,分別為12.74倍、1.51倍和4.77%。
此外,台股也受到外資的青睐,上市公司的外資交易及持股比重自2010年至2018年大幅上升,近年來外資對台股市場交易的貢獻約在25~30%,持股比重則接近四成。
截至2018年底,上市公司家數及ETF掛牌家數均創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家數達928家,顯示台股市場的持續成長。展望2019年,預計上市公司的家數和種類將繼續增長。
ETF上市檔數在2018年底達110檔,較2017年底的98檔增加12檔。ETF產品類型多元,涵蓋國內外證券市場股價指數、指數槓反型、原物料商品期貨指數、期貨槓反型、貨幣指數、債券指數等,無論市場多頭或空頭,都能找到合適的產品進行操作,旨在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
2018年台股成交值達32.16兆元,日均值為1,302.12億元,同比成長24.65%和24.16%,創2008年來新高,也是自2000年以來第二高。證交所指出,這主要得益於2018年前半年的指數上漲、當沖降稅的推動以及證交所不斷開發新商品的努力。
【臺灣證交所新聞】 近日,臺灣證券交易所對「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進行修正,並自即日起正式實施。這次修正旨在配合主管機關對「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的修訂,同時對上市公司的資訊揭露要求進行升級。 根據新規定,未來上市公司若遇到檢調機關依法執行搜索的狀況,將被增列為應發布重大訊息的事項。這一變動顯示了證交所對於市場透明度和信息公平性的重視。 此外,為了提升資訊揭露的效益,證交所還放寬了關係人不動產交易適用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的條件。具體來說,有以下三點: 1. 設定了關係人間不動產交易的重大性標準,只有當交易金額達到公司股本的20%、總資產的10%或超過3億元時,才需要召開說明記者會。 2. 營建業在自地委建、租地委建、合建分屋等一般性營業行為中取得不動產,不會被視為應召開說明記者會的事項。 3. 集團公司若因整體規劃需求,進行辦公室、土地廠房或設備等再分租交易,也不需要召開說明記者會。 這些修訂對於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它們將幫助投資者更準確地了解市場動態,同時也對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負責任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華南永昌證券申請「台灣指數公司上市中小型代表300指數」ETN上市,證交所受理並將進行審查!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於1月30日受理了華南永昌證券提出的「台灣指數公司上市中小型代表300指數」ETN(指數投資證券)上市申請,這不僅是今年來第4件指數投資證券的申請案,也是自去年12月3日以來的第7件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
根據證交所的資料,這款ETN的報酬指數是基於「台灣指數公司上市中小型代表300指數」,該指數由台灣指數公司編制,並選取了發行普通股市值排序在50名之後的上市普通股股票作為成分股。
這款指數通過對市值、流動性以及計算產業的檔數比例等多項篩選條件,廣泛涵蓋了300檔各產業的上市中小型股票,以反映各產業的表現。
一旦證交所召開的標的指數資格認可審查會議通過,華南永昌證券將需要向金管會及證交所申報發行ETN。預計最快可在今年4月底掛牌上市。
上市後,這款ETN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工具選擇,同時也將為證券商帶來新種業務的發展機會。
【台灣金融新聞】近日,台灣櫃檯買賣中心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證券商ETF交易及權證競賽」頒獎典禮,其中凱基證券在這場競賽中表現亮眼,勇奪多項殊榮。凱基證券在ETF獎勵活動中,獲得「E門豪傑獎」第一名,在權證造市競賽中則分別獲得「權力出擊」第二名及「權面突破」第三名。這些榮耀的獲得,不僅是凱基證券努力付出的結果,更是對其服務投資人的肯定。
凱基證券強調,幫助投資人有效運用投資工具,創造多元獲利的機會,是其服務的重中之重。未來,凱基證券將更加積極地推動相關業務,提供投資人更優質、更全面的服務內容。
凱基證券在ETF推廣方面不遺餘力,提供與投資人需求零距離的全方面理財服務,並積極參與ETF造市。其不斷的優秀表現,讓凱基證券連續多年獲得台灣證券交易所證券經紀商ETF交易競賽的「卓越貢獻獎」冠軍,並在107年度榮獲「國際連結獎」及「臺股ETF流動量提供者造市獎」。
在權證業務方面,凱基證券權證業務秉持維持優良且穩定的造市品質,提供投資人良好的體驗。為了讓投資人買賣權證更安心,凱基證券還在「凱基權證網」上揭露公開透明的權證資訊。今年,凱基證券的網站進行了再進化,從投資人的角度出發,提供簡易搜尋的貼心服務,並在凱基教室專區持續新增多樣化內容,幫助投資人有效運用權證,創造多元獲利的機會。
台股交易大革新!證交所宣布將從3月23日起,從「集合競價」轉向「逐筆交易」制度,為台灣股票市場帶來重大變革。這項改革將使交易更加迅速,並更符合法人需求。自1985年以來,台灣證券交易所一直採用電腦輔助撮合系統,這次轉變意味著25年的傳統交易模式將告一段落。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許璋瑤指出,台股是全球唯一實施5秒集合競價制度的市場,當股票急漲急跌時,投資者和營業員必須迅速作出反應,否則只能等待下一次撮合。而國際主要股市普遍採用逐筆交易,這一改革將使台灣股市更符合國際標準,減少外資進入台灣市場的障礙。
為了應對這項重大變革,證交所將重新設計系統軟體,並要求券商更新系統,並在正式上線前進行測試。券商也需對營業員和key-in小姐進行新系統的培訓,以避免發生錯誤。此外,為了幫助散戶投資人適應新制度,證交所將建置擬真交易系統,讓投資人模擬下單,提前適應。
這場從「集合競價」到「逐筆交易」的轉變,對於台灣股市來說是一場「設備戰」,投資者們關注的網路傳輸速度和券商設備的品質,都將影響股票買賣的成交速度和價格。隨著新制度的即將上線,台灣股市將迎來一個全新的交易時代。
臺灣證交所最新公布106年度上市公司董事酬金排名,中信金以5,034.81萬元平均每位董事酬金蟬聯冠軍,但若計入員工酬金,台積電則以9,111.9萬元傲視群雄。從第二階段實際發放的董事酬金來看,中信金、台積電、統一超、統一、大立光依序排在前五名。不過,第六至十名則有顯著變動,彩晶、國巨、台新金、和泰車及友達分別進入前十名。值得注意的是,日月光因合組日月光投控,未公布106年資料。
除了中信金和台積電外,平均每位董事酬金逾千萬的上市公司還有上銀、寶成、英業達、中石化、富邦金、國喬、南僑投控、元大金、開發金、遠東新、中壽、遠傳、正新、台灣大及旺宏等。中信金再度奪下第一,平均每位董事酬金與加計員工酬金都為5,034.81萬元,而台積電則因前董事長張忠謀退休,員工酬金總計3億元,使得合計酬金達9,111.9萬元。
證交所分析,台積電董事酬金之所以高,主要因為張忠謀、劉德音及魏哲家三位共同執行長的員工酬金總計4.23億元,拉高了平均值。證交所強調,台積電董事酬金佔總獲利不到1%,屬於合理範圍。隨著張忠謀退休,預計台積電董事酬金將有所下滑。
【台北訊】台灣證交所近期公布了上市公司106年度合併報表,結果顯示,儘管部分公司虧損或獲利衰退,但仍有11家公司的董事酬金出現大幅上漲。這11家公司當中,包括如興、瑞利、環科等5家虧損公司,以及勤益投控、東哥遊艇、長興材科、事欣科等6家獲利衰退的公司,董事酬金年增幅度介於34%至293%之間。 以如興為例,該公司106年虧損擴大,但平均每位董事酬金卻從去年的18萬元調升至38萬元,成長了216%。如興表示,這是因為在106年8月1日收購JDU集團後,營運規模大幅成長,董事承擔的責任也隨之增加,因此將董事每月車馬費酬勞從1萬元調高至5萬元。 瑞利公司的虧損幅度更高達353%,董事酬金發放金額達410.29萬元,年增293%。公司解釋,這是因為4位董事退休領取退職退休金共3,428萬元,拉高了平均數。 翔耀實業虧損擴大966%,董事酬金年增34%,公司表示是因子公司獲利增加。環科虧損擴大697%,董事酬金年增237%,怡利電子虧損擴大900%,董事酬金年增673%。 不僅如此,宏旭-KY雖然106年獲利衰退63%,但董事酬金仍達95.8萬元,年增45%,這是因為106年為完整年度發放董事酬金,而105年僅發放4個月。勤益投控獲利衰退27%,董事酬金年增65%,主要原因是105年仍有累虧,106年帳上已無累虧。 東哥遊艇獲利衰退49%,董事酬金年增116%,公司表示,這是為了使董事獲得合理的薪酬,但新併入個體的獲利尚未顯現。事欣科董事酬金年增159%,主要原因是106年合併加計董事於恩德集團所領取的酬金。
臺灣證券交易所最近搞了一個盛會,叫做「107年度中介機構頒獎典禮暨新上市家族聯誼會」,主要是為了表揚那些過去一年裡對企業上市有重大貢獻的中介機構。結果呢,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就拿到大獎,已經第七度蟬聯冠軍啦!它們在2018年輔導了13家企業上市,市占率有52%,所以證交所給它頒發了「流通證券獎─會計師事務所第一名」這個殊榮。 臺灣證券交易所的董事長許璋瑤也發言了,她說臺灣的資本市場基礎穩固,在全球市場上表現還不錯。2018年,我們有29家上市公司,總市值有2,702億元,是這15年來最高的。還有,我們還幫助外國企業回來臺灣上市,比如說越南的「富林-KY」,就是第一大的PVC人工皮革廠,它成功在臺灣上市籌資。 未來,臺灣證券交易所還會繼續和中介機構合作,幫助更多企業進入市場。金管會的副主委張傳章也說,臺灣的資本市場有很高的殖利率和合理的本益比,和鄰近市場比起來還是有競爭力的。2018年底,我們有928家企業上市,其中還有73家是外國企業。 勤業眾信的營運長洪國田也說,他們會繼續幫助優質企業進入市場,提供專業服務。2018年,我們有29家企業上市,募資金額也增長了24%。其中,上海商銀是最大的IPO企業,市值超過1,600億元;而募資最多的則是復盛應用,它募資了16.4億元。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31)日公布,今年新春開年,台股市場將由18家上市公司接力舉辦法說會,這些公司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自從狗年封關後,1月份已有近90家公司開始舉行法說會,而今天則有四家新公司加入這個行列,分別是華邦電、台灣大、世界和新唐。 華邦電作為記憶體大廠,其法說會的氣氛特別受到關注。雖然華邦電1月的營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8%,但年營收仍較前年成長了54%,純益也超過了前年全年。這一點讓市場對華邦電的未來展望充滿期待。 另一邊,台灣大、世界和新唐這三家電信業龍頭的表現也引人注目。台灣大在去年499之亂後,營收年增1.3%,而世界則創下了289億元的年營收新高。這些公司的法說會將成為市場對今年電信業展望的重要參考。 除了這些大公司,還有牧德、譜瑞-KY、穩懋、精測、台郡、力旺、TPK-KY、台達電、美律、南港、義隆、第一金、春源和訊連等公司也將舉辦法說會。其中,春源和訊連將在證交所場地舉行,其他公司則公告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這次的法說會不僅是公司向投資者傳達財務狀況和未來展望的重要機會,也是市場分析師和投資者評估台股市場走向的重要參考。隨著這些法說會的舉行,台股新春開年的風向球將逐漸明朗。
台灣證交所為推動新金融商品的發展,特別規劃了一系列的「ETN證券商宣導說明會」,這場說明會將於2月15日至2月26日期間舉行,一共四場,讓券商從業人員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指數投資證券(ETN)的交易制度及款項收付等作業。從業人員可以從即日起至25日進行線上報名,這樣的安排不僅方便了從業人員的參與,也展現了證交所對於市場教育的重視。 說明會的日期和地點安排得相當齊全,分別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舉行,確保全台灣的券商從業人員都能就近參加。具體來說,2月15日(週五)及21日(週四)在台北101大樓證交所九樓會議室舉行,2月19日(週二)在台中新光人壽惠國大樓11樓會議室舉行,最後一場則是2月26日(週二)在高雄翰品酒店五樓浩瀚廳舉行。每場說明會的時間都安排在下午14時至17時,讓從業人員能夠在下班後還能參加學習。 這四場說明會將聚焦於三大議題,包括ETN交易制度、款項收付作業以及電腦規格說明。這些議題都是從業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必須掌握的重點,透過這些說明會,證交所期望能夠提升從業人員對ETN的認識和操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證交所與主管機關密切合作,開放券商承作ETN業務,並已受理申請ETN指數資格認可券商達七家。這一數字不僅顯示了市場對ETN的熱情,也反映了證交所對市場發展的積極推動。券商從業人員可以透過證交所的官方網站進行報名,網址為https://act.twse.com.tw/R1080130/,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四場說明會的成功舉行,並為台灣金融市場帶來更多新機遇。
台灣證券交易所今(29)日宣布,受理永豐金證券提出的「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外資豐擁50報酬指數」ETN(指數投資證券)的資格認可申請。這是今年內第三件指數投資證券的指數資格認可申請,自去年12月以來,已有六件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永豐金證券此次為首次申請ETN指數資格認可,而截至目前,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已受理包括元大、富邦、元富、統一、兆豐及永豐金等券商的申請。 根據證交所提供的信息,「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外資豐擁50報酬指數」是由台灣指數公司編製的指數,主要從上市股票中選取,並根據外資持股指標進行排序,最終篩選出50檔符合評量的股票。這個指數的設計旨在反映外資對台灣股市的投資偏好和動向。
台灣證交所對龍邦開罰3萬元,針對烏龍重訊事件持續觀察
【台北訊】近日,龍邦公司發生的一起烏龍重訊事件,讓市場頗為關注。根據最新消息,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已對龍邦作出處罰,開罰金額達3萬元。該事件起因於龍邦於28日董事會後,因人員輸入錯誤,誤將泰山公司持股量從預計要買的20%誤傳為已經取得,並於29日進行更正。對此,證交所表示,雖然龍邦的重訊有疏失,但從泰山股價和成交量變化來看,並未構成對投資人的誤導。
根據證交所的調查,29日早上證交所接到投資人的來電反應後,立即要求龍邦對其公告進行澄清。龍邦方面解釋稱,此次重訊是因為人員輸入錯誤,實際情況是龍邦預計要購買泰山公司的股份,而非已經完成購買。證交所對此表示理解,並認定龍邦的重訊存在疏失,於是於當日傍晚對其開出3萬元的罰款。
關於龍邦的烏龍重訊是否會對投資人造成誤導,證交所進行了詳細分析。從泰山公司在29日的股價表現來看,最低價為17.7元,最高價為17.95元,股價波動不大。同時,成交量雖然比前一天增加了一倍,達到794張,但整體來看,價量並未出現異常。因此,證交所認為,龍邦的烏龍重訊並未對投資人造成明顯的誤導。
不過,證交所也強調,將持續關注後續的市場變化,並對相關公司進行監督,確保市場的公平和透明。此次事件也提醒了市場參與者,在發布重要信息時應更加謹慎,避免因為疏忽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台灣股市新聞】 記者:小編 日期:2023年11月29日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今(29)日發布重要公告,針對大型無獲利公司或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的公司申請股票上市(IPO)的規定進行調整。未來,這類所謂的獨角獸公司若要上市,若募資金額超過20億元,將必須透過詢價圈購、引進基石投資人來進行。 根據公告,基石投資人的認購最高比率不得超過20%,這意味著即使募資金額達到20億元,單一基石投資人最多只能認購4億元的股份。此外,基石投資人須透過集保期鎖住股票,每3個月領回四分之一,一年內才能全數領回。 證交所同時修正了初次申請有價證券上市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並自即日起實施。新規定強調了資訊揭露的重要性,要求承銷商在公開說明書中明確揭露基石投資人的名單、配售總股數等資料。 金管會對基石投資人的定義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專業機構投資人,以及國內外退休基金、高淨值投資人等。為防止發行公司利用協議配售方式圖利他人,規定承銷商應評估發行公司與基石投資人所簽訂的認股協議的妥適性,並將評估意見揭露於公開說明書中。 此外,為保護其他投資人權益,規定發行公司及證券承銷商與基石投資人所簽訂的股票認購協議,不得向基石投資人提供直接或間接利益,並要求基石投資人也出具絕無索求利益之聲明書。 最後,為強化發行公司上市前公開銷售股份的決議層級,規定應提請股東會討論,並於股東會召集事由中列舉並說明相關事宜,同時應將該次股東會決議揭露於公開說明書中。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公布了一項關於證券業從業人員結構變化的新聞,透露出近年來證券業的發展趨勢。隨著市場環境的變遷,證券業的經營模式也進行了轉型,從業人員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
根據新聞報導,自2018年起,證券商全體從業人員數量開始觸底回升,這一現象在過去八年中並不常見。然而,這並不代表整體證券業從業人員人數都在增加,實際上,受託買賣業務人員的數量卻持續下降,這個數據令人關注。
新聞提到,2011年時,台灣證券業從業人員總數為39,674人,隨後每年以數百人的速度減少,到2017年縮減至34,825人,共減少了4,822人。但到了2018年,從業人員數量開始回升,達到35,147人,小增322人。
值得注意的是,受託買賣業務人員的數量卻在這過程中持續下滑。2011年時,這部分人數還有19,390人,但到了2018年,已經降至15,289人,創下了歷史新低,並比2017年減少了322人。
根據統計,近八年的時間裡,證券商受託買賣業務人員減少了4,101人,減幅達到21.15%。這一現象反映了隨著投資人年輕化,電子下單的比重不斷上升,傳統的受託買賣業務逐漸被冷落。
證券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政府及各券商積極推動電子下單,預計受託買賣業務人員的數量還會繼續下降。這一趨勢對證券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為業界帶來了轉型的機會。
證交所今宣布受理永豐金證券申請「台灣指數公司特選外資豐擁50報酬指數」的資格認可,這是去年第三件指數投資證券(ETN)標的指數資格認可申請,同時也是自2018年12月3日以來的第六件指數資格認可申請。這項指數是由台灣指數股份有限公司編製,選擇證交所上市普通股股票中,以外資持股指標為基礎,並考慮流動性及獲利能力等因素,進行篩選後的50檔股票,以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報酬指數。這項指數的推出,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工具,並為證券商帶來新種業務的發展機會。
台灣證交所積極拓展國際版圖,深化與日本、韓國、美國及東南亞等地交易所的合作關係,從多個層面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這家重要的金融機構不僅在商品相互掛牌、合編指數、首長互訪等方面展開合作,更著力於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和能見度,吸引更多國際資金來台。 近年來,台日合作取得了顯著的進展。2016年,雙方完成了商品的互掛,包括TOPIX、NIKKEI 225等七檔日本指數ETF在台灣掛牌,同時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也在大阪交易所掛牌。此外,台灣證交所還參加了日本交易所每年舉行的投資人博覽會IR Festa,向當地散戶推廣台股,並與日本主要機構投資人會晤。據統計,日本在台外資的比重從2013年底的1.36%增加至2018年底的3.2%,成長幅度高達135%。 台韓合作也進展迅速,2016年雙方完成了ETF相互掛牌,並共同編製了台韓資訊科技指數。2018年6月,兩市以台韓資訊科技指數為標的指數相互掛牌ETF,為兩交易所合作開創了新局。此外,台灣證交所與Nasdaq的合作也日益緊密,2017年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台美合作,並在ETF市場、指數編製及金融科技等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對於東南亞國家,台灣證交所積極響應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與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及印尼等交易所進行合作。2016年與馬來西亞交易所簽署第二號合作備忘錄,從共同行銷、ETF及投資人教育等面向合作。台越合作方面,證交所為河內及胡志明證交所安排了專業課程,推動公司治理及發展新商品。與泰國及印尼的合作則聚焦於投資人教育、上市公司監理及ETF等主題,分享台灣的經驗,並行銷優質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