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春石油化學公司新聞
**長春石化提升製程安全,強化工安管理守門**
石化產業工安攸關重大,長春石化總經理蔡智全日前於國際製程安全論壇中分享長春石化集團的工安管理作法。 蔡智全強調,石化產業工安重在危害辨識。長春石化建立資深製程安全評估團隊,透過化學本質危害情境辨識,依法規與公司規定建置安全監控與管理機制。 針對危險化學品管理,蔡智全表示,長春石化制定審查平台,由製程安全評估小組負責危害辨識,並運用化學反應性工作表工具辨識不相容危害。在規劃設計階段,長春石化就分類分區儲放化學品,嚴格控制較具危險性的有機過氧化物的存放量,並設計多層防護措施。 此外,長春石化也透過行為安全觀察,確保員工依規操作有機過氧化物。公司依消防法規設置公共危險物品場所,並自主檢查危險化學品相關場所。員工皆受過危險化學品通識教育,提升緊急應變能力。 在消防滅火與應變訓練方面,長春石化評估危害情境與案例,定期進行滅火演練。出勤管理系統確保夜間假日都有應變人員配置,員工每半年接受一次消防及安全疏散訓練。 蔡智全強調,初期滅火能力至關重要。長春石化實施現場人員30分鐘巡查制度,並透過VOC儀器監測微洩漏。公司開發空氣資訊站即時監控系統,提早發現初期異常,並設置藍色安全用水桶與輪型滅火器提升滅火有效性。 此外,長春石化導入AI火煙偵測系統,及時偵測小火並處理。消防設備重新建檔在CMMS系統,透過電子巡檢提高巡檢效率。 為落實工安,蔡智全引用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的話:「農場最好的肥料就是主人的足跡」。長春石化因此訂定30分鐘巡檢制度,並定期執行異常情境演練。集團也編纂工業安全教材,並每半年複習。由上而下的工安意識,讓員工都能重視安全,守住工廠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強化儲存管理
蔡智全提及,長春制定及編輯很多工業安全教材,林書鴻特別要求,至少每半年一次的複習制度,讓安全觀念成為日常習慣,來落實全員工安,他每年年初和不定期會親自帶頭進行教育訓練,由上而下,讓主管及基層員工感受到老闆對安全的重視與決心。
知名高爾夫球大廠明揚公司屏東廠2023年9月一場大火,引發國內化工業重視製程安全管理(PSM)制度。蔡智全日前在一場國際製程安全論壇中分享長春集團作法。
他說,和許多業界先進一樣,長春立即啟動內部調查,重新盤查化學品的安全管理理措施是否完善,總裁林書鴻還親自到製程現場檢查有機過氧化物的儲存現況。
「我們知道危險化學物品的運作與儲存管理是極其重要的」,蔡智全表示,集團開發符合法規的鑑別審查平台,工廠由製程安全評估小組負責危害辨識,將其化學本質危害情境辨識出來。再經由化學反應性工作表(CRW)工具辨識出不相容的危害,在規劃設計階段就分類分區儲放。也就是說,依法規及集團設計規範,建置相關安全監測設備與管理,掌握化學品的儲存狀況。
他說,較具危險性的有機過氧化物,就會設置合理運作量的上限,並設計多層安全防護措施,避免失效。工廠同仁也會搭配行為安全觀察,確認同仁依SOP進行有機過氧物的正確操作。
蔡智全表示,長春依消防法規進行公共危險物品場所設置,擬定消防防災防護計畫書,設置保安監督員及保安檢查員,定期針對公共危險物品相關場所進行自主檢查。長春工廠員工皆有接受危險化學品通識的教育訓練,了解工廠各類化學品的危害,提升員工對化學品的緊急應變能力。
此外,長春也把消防及化學品的書面資料,轉成數位圖示資訊化管理。
演練防災應變
至於消防滅火與應變訓練的管理,蔡智全表示,長春事先評估可能的危害情境與發生過的案例,將其納入火災預演,定期實施滅火案例演練。長春出勤管理系統會依緊急應變人員配置系統進行管理,確保夜間假日都有相對應的應變人員。廠內所有員工都要接受每半年一次消防及安全疏散訓練。
他強調,強化初期滅火能力至為關鍵,長春集團規定要求現場人員30分鐘巡查制度,又現場額外布置利用VOC儀器監測及早發現微洩漏,集團自行整合開發空氣資訊站即時監控系統,提早發現初期異常洩漏的情況並即時處理掉,避免釀成大災害。
同時製程區每20公尺即設置藍色安全用水桶,額外製程區四周設置100磅的輪型滅火器,提升初期滅火有效性。最近自行開發AI火煙偵測系統,已在麥寮廠試行,在小火就偵測到並及時處理。
蔡智全指出,須重視消防設備有效性,消防設備重新建檔在CMMS(電腦化維修管理系統),並改以電子巡檢的方式,能防呆也增加巡檢有效性。
系統會自動開立工單讓人員進行巡檢,要求檢查照片上傳佐證,發現異常時直接將結果導入維修工單,加速設備維修。
工安是要落實到每個節點,如確保個人護具有效性,他表示,長春利用制式的檢查表每月清點一次,每年委外進行氣密檢查。現場備有醫療箱及沖淋洗眼器,被打開同時,會觸動開關警報傳到控制室,人員要立即到現場確認,追蹤噴濺虛驚事件。
至於安全生產精進作為,蔡智全引用總裁林書鴻常說的一句話:「農場最好的肥料就是主人的足跡」,因此長春訂定30分鐘巡檢制度,各廠也每季針對各種異常情境,執行安全操典模擬演練,使操作人員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出正確行動。此外,長春集團編列許多工業安全教材,並持續更新,林書鴻還要求,至少每半年一次的複習制度,他每年年初和不定期會親自帶頭進行教育訓練,由上而下落實工安。
捷流總經理錢佩玲表示,目前整體產業景氣上升,尤其AI景氣好, 帶動晶圓、IC設計及鏡頭等半導體大廠相繼宣布擴廠計畫,捷流提供 閥門供半導體建廠廠商使用,訂單可望增加。
此外,中油、台塑、台聚、中石化及長春等石化業者,規劃在高雄 洲際碼頭建置「洲際二期」石化品儲槽區工程,總投資金額600多億 元,建置儲槽需要用閥門,捷流預期建置石化儲槽效益會從今年起逐 漸顯現,今年石化業營收比重可望比去年的48.29%增加。
此外,船舶業環保法規,帶動改裝排煙脫硫設備、壓艙水處理系統 等閥門訂單需求。錢佩玲指出,大陸居全球造船業之冠,許多大陸船 舶業者與捷流合作,台船及龍德等台灣船舶業者也是捷流客戶。
錢佩玲表示,捷流生產工業用閥門售價隨鋼鐵等原物料行情漲跌而 反映在售價上,全年毛利率可維持3成多。接單若能順利出貨,今年 營收及獲利可機會優於去年。
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最近又有新動態啦!昨日(12日),我們成功通過了四家企業的擴大投資計畫,這些企業分別是信昌化學工業、中國砂輪、大醫生技和風車圖書。其中,信昌化學工業這家我們很熟的大廠,他們要投資77億元在高雄林園區建一個智能化新廠,這對我們來說可是個大喜事啊! 信昌化學工業可是我們國內第一家專門生產酚╱丙酮系列產品的廠商,他們的產品廣泛用於纖維、機電、汽車、印刷電路板和醫藥等領域。這次投資,他們打算利用智慧化產線,24小時自動控制生產,這樣不僅能提高產能,還能提升品質。更棒的是,他們還會增設汽電共生廠,利用燃氣渦輪機組和廢熱回收設備來減少碳排,這對環保也是一大貢獻。這項投資預計會為我們創造79個就業機會。 再來說說中國砂輪,他們決定在竹南科學園區廠增設檢測設備,投資金額3億元,這樣可以提升檢測速度,提高重工效率,還能提升產品品質。這對我們的產業發展來說,可是如虎添翼。 接著是大醫生技,他們要投資近5億元在嘉義市後湖工業區興建綠建築廠房,並透過機聯網建構智慧化保健食品生產線,這樣可以創造40個就業機會。 最後是風車圖書公司,他們要投資逾4億元在新北市汐止區新建總部大樓,並設立旗艦門市。他們計劃透過POS系統和ERP系統整合,利用大數據智能分析來瞭解顧客需求,進而優化行銷策略。 經濟部說,截至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經吸引了1,411家企業,投資金額超過2.1兆元,預計可以創造14.7萬個就業機會。這個計畫真的很成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長春石化集團旗下的信昌化,近年來不斷進行製程優化和能源轉型,他們的這次投資,無疑是對他們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我們相信,在這些優質企業的帶動下,台灣的經濟將會更上一層樓。
投資台灣事務所表示,信昌化學工業為國內第一家酚╱丙酮系列產品之專業製造廠商,主要生產石碳酸、丙酮、環己酮、馬林酐等,下游應用遍及纖維、機電、汽車、印刷電路板及醫藥等領域。信昌化學工業將投資逾77億元於高雄市林園區建置智能工廠,生產苯酚及丙酮下游產品,產線具備智慧化功能,可24小時自動控制產線運轉生產,以提高產能及品質。
另為因應能源管理法增設汽電共生廠,採用燃氣渦輪機組及廢熱回收設備,以減少碳排。全案預計可增加79個本國就業機會。
中國砂輪決定投資3億元於竹南科學園區廠增設檢測設備,以提升檢測速度,提高重工效率及產品品質,並能提供MES系統資訊,以期達到智慧生產。
大醫生技斥資近5億元於嘉義市後湖工業區興建綠建築廠房及透過機聯網,建構智慧化保健食品生產線,並可創造40名本國就業機會。
風車圖書公司決定投資逾4億元於新北市汐止區新建總部大樓及設立旗艦門市,透過POS系統及ERP系統整合,運用大數據智能分析,瞭解顧客需求,以進一步優化行銷策略。
經濟部指出,截至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411家企業超過2.1兆1,339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4.7萬個本國就業機會。
其中,「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有298家台商投資約1兆2,023億元,創造逾8.6萬個就業機會;「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75家根企業投資約4,955億元,創造2.6萬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已吸引938家中小企業投資約4,362億元,帶來3.4萬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17家企業排隊待審。
長春石化集團旗下信昌化,近年持續進行製程優化與能源轉型,擬投資逾77億元,在林園廠設置智慧化產線與汽電共生廠。信昌化此舉聚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碳排。
台灣石化業龍頭長春石化,與台聚、奇美集團攜手合作,共同成立了再生能源購售電平台「化盟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這個平台將由長春石化、台聚、奇美實業各出資三分之一,並已於4月正式成立,並計劃申請執照。該平台第一階段的採購目標為200MW,象徵著三大集團積極投入能源轉型,並為台灣石化產業帶來淨零碳排的新模式。
化盟公司總經理兼發言人趙煥章表示,由於採購綠電需要長期穩定、大量購買,並考慮到公司財務和債信評等條件,加上三集團在營運項目上不重疊,各有專精領域,因此決定合作推動綠電採購。他還提到,台灣目前綠電以離岸風電為主,公司將積極與已確定開發的離岸風電業者接觸,並尋求與後續開發商的合作。
近年來,台灣石化業廠商面臨國際供應鏈對淨零碳排的強烈要求,確保能夠順利取得再生能源成為當前一大挑戰。長春、台聚、奇美三集團去年上半年不約而同決定擴大再生能源使用占比,但受限於國內再生能源市場的限制,特別是離岸風電開發商對採購門檻的要求,使得有綠電需求的企业面臨困難。為此,三家公司在目標一致下,決定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以突破簽署企業購售電合約的困境。
台聚公司表示,三家公司對2030年前順利取得再生能源供應都有強烈企圖心,未來將透過化盟公司平台,以集體採購、統一簽約的方式,滿足再生能源業者的需求。奇美公司則強調,化盟公司的名字象徵著「石化同盟」,代表著三家公司希望透過結盟的方式,實際解決台灣再生能源取得不易的問題。未來,若能順利與離岸風電業者洽簽CPPA,將從三家合資股東做起,整合上下游供應鏈需求,以達到全面減碳的目標。
化盟公司總經理兼發言人,也是長春集團環安衛部經理趙煥章表示 ,因採購綠電需長期穩定、採購量大,且有公司財務、債信評等條件 ,加上三集團在營運項目多不重疊競爭,各有耕耘領域,採購綠電可 由三集團協調使用,因此決定合作啟動綠電採購新模式。
趙煥章說,台灣目前綠電以離岸風電數量較多,除積極接洽政策已 確定的離岸風電開發三期之一業者,還會與後續將開展的離岸風電第 三之二期潛在開發商進行接觸,也不排除與其他國內外再生能源業者 洽談合作事宜。
台灣石化業廠商近年面臨國際供應鏈對淨零碳排要求,須確保能順 利取得再生能源這項「戰略物資」,去年上半年長春、台聚、奇美三 集團不約而同決定擴大再生能源使用占比。惟受限國內再生能源市場 的諸多限制,特別是離岸風電開發商對採購門檻的要求,有綠電需求 的企業可說是遭逢相當大挑戰。三家公司在目標一致下,拍板決定共 同設立合資公司,盼能突破企業在簽署CPPA(企業購售電合約)時面 臨的困境。
台聚指出,三家公司對2030年前順利取得再生能源供應都有強烈企 圖心,未來透過化盟公司平台,由一家公司代表,以集體採購、統一 簽約的模式,滿足再生能源業者期待。以離岸風電為例,第一階段會 以200MW為採購目標,也希望能有更多機會與國內外再生能源業者洽 談合作事宜。
奇美強調,化盟公司的名字象徵著「石化同盟」,代表著三家公司 希望透過結盟的方式,務實解決台灣再生能源取得不易的困難。未來 如能順利與離岸風電業者洽簽CPPA,將從三家合資股東做起,整合上 下游供應鏈需求,畢竟除本身範疇一、二要減碳,石化業在範疇三的 碳排也有很高的占比,順利取得綠電才能達到全面減碳目標。
響應國際2050淨零碳排趨勢,本次節能標竿獲獎單位充分展現對氣 候變遷及永續議題的重視,共計推動420項節能工程或相關措施,透 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導入低碳製程、ESCO節能改善及循環經濟等方 式,逐步邁向淨零轉型。本屆節能標竿得獎單位計可節省1.31萬公秉 油當量,相當於減少6.4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約167座大安森林公園 碳吸附量)。
本年度獲獎者推動多項節能亮點措施。如:友達光電、淡江大學透 過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AI大數據分析,掌握耗能、及時改善,使設 備運轉最佳化,以小投資,展現優越節能成果。長春石化、羅門哈斯 、彰基將製程中耗能較高的冰水主機、空壓機、泵浦等設備汰舊換新 ,改採高效率設備,提升整體能效。
而中小企業從改造節能廠房著手,聖源生技食品導入自然採光、增 加廠區通風,建置太陽光電系統,隔熱外還能發電。各種節能措施未 來也會透過觀摩分享,提供相關產業進行學習仿效,帶動各界共同投 入節能減碳工作。
能源局最後說明,為持續擴散得獎節能標竿單位經驗分享及技術傳 承,112年將與獲獎單位合作辦理示範交流觀摩會,相關獲獎案例電 子書亦可於「節約能源園區(EnergyPark)」網站( www. energypark.org.tw/index.asp)瀏覽,歡迎各界上網查詢。
本次節能標竿獲獎單位共推動420項節能工程或相關措施,總計節 省1.31萬公秉油當量,相當於減少6.4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約167座 大安森林公園1年碳吸附量)。
能源局指出,本屆有6家榮獲金獎肯定;長春石化苗栗廠執行節能 減碳創意方案達106件,將汽電共生機組燃煤轉換成天然氣、引進低 碳製程新技術、冰水機汰舊換新節能30%及沼氣發電等措施。羅門哈 斯節能措施全面且創新,將空調系統冰機冷媒側添加奈米級化電磁分 子,有效提升設備效率,並自行開發光感式自動啟停裝置,節省不必 要的浪費。友達光電L8A廠透過智慧節能管理系統,善用大數據資料 分析,導入多項AI節能改善方案,近3年不僅節電達6.4%,也降低1 5%生產成本,整體產能更提升30%以上。
中小企業組榮獲金獎的聖源生技食品,新廠房建造引入多項節能設 計,確保食品品質降低能耗。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導入ISO 5 0001能源管理系統,並搭配ESCO節能改善,採用高效率冰水主機,透 過監控系統進行運轉最佳化,有效降低空調耗電與提升空調系統穩定 度。淡江大學建置能源管理系統並導入AI大數據分析,以系統化、智 慧化方式管理學校用電,汰換老舊耗能空調設備、冰水主機、照明設 備,提升整體用電效率。
能源局強調,為持續將節能標竿示範經驗及技術傳承擴散,112年 將與獲獎單位合作舉辦示範交流觀摩會,相關獲獎案例電子書在「節 約能源園區(EnergyPark)」網站供各界上網查詢。
110年,長春集團擴大節能減碳小組功能,建立短中長期計畫訂定 五大主軸,包括節能減碳、電網及儲能規劃、低碳製程設計、負碳技 術研究、低碳能源轉型,讓全企業減碳的活動具有前瞻性的視野及掌 握明確的方向。
其中,長春石化鼓勵員工發想提案,110年執行節能減碳創意方案 達106 件,同時將汽電共生機組燃煤轉換成天然氣、持續發展碳捕捉 再利用(CCU)技術、冰水機汰舊換新節能達30%及建置沼氣發電等 措施,積極推動各項節能減碳措施。
長春石化110年節能量達到3,911公秉由當量、減碳20,831公噸,更 節省超過9,600萬元的能源成本,亮麗的節能數據與社會貢獻,榮獲 金獎實至名歸。
另外兩筆則為永續發展表現連結貸款以及永續發展表現連結貿易融資額度,各為期兩年、總金額共可動用4.9億美元,長春集團將在石化燃料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廢水排放以及廢物處理等方面持續改善。
滙豐解釋,換匯換利交易作為一種衍生性商品,能夠讓銀行與企業雙方約定兩種不同幣別的本金,並於約定期間內以約定的利息指標,定期交換每期利息支出與收入,可以協助企業降低借款成本進而優化營運資金結構。透過換利換匯交易有助於客戶取得較一般貸款更低廉的資金,進而優化其資金規劃與結構。
ESG績效連結換匯換利交易是一項為期兩年、結構性價值為名目本金總額2億美元的額度,此創新永續性衍生性商品,主要透過ESG相關關鍵績效指標為基礎,提高企業整體ESG績效,因此這項商品是客製化。
金融人士解釋,簡單而言,換匯換利交易可以協助企業避險,企業可以根據匯率變化以及自家企業資金需求,例如也可選擇人民幣與新台幣。
滙豐舉例,若客戶需要新台幣資金,可透過美元等外幣進行換匯換利交易,來鎖定較低新台幣借貸成本,也就是用美元換回新台幣,因為同種貨幣在不同金融市場的融資利率不同,因此存在相對的比較優勢。
長春關係企業總經理蘇士光表示,已於今年3月參與滙豐台灣所提供的綠色存款計畫,將資金投放於綠色經濟及環保相關的項目上,以在現金管理策略上實踐永續發展的理念。
由於國際能源價格高漲,造成民營電業因成本負擔減少發電,經濟 部21日起預告修正《汽電共生系統實施辦法》,除給予公用售電業因 應特殊情況調整收購費率外,另為了未來能源轉型及淨零需求,也給 予燃氣、燃煤不同費率作法,增加業者增氣減煤誘因。官員表示,現 在汽電共生成本一年才調整一次,要視前一年台電的購電成本而定, 修改後將可每月隨國際燃料價格變動調整一次;同時目前燃煤及燃氣 採用同一價格收購,修法後也隨台電購電成本不同,採不同價格收購 。能源局指出,這次修訂辦法原因之一是國際燃料上漲,業者為減少 成本減少自身發電量、改用台電供電。
【臺灣新聞】台灣富豪榜新變化!神祕鞋王登首富,半導體產業再獲利!
近年來,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帶動了富豪榜的變化,根據《富比世雜誌》最新公布的台灣富豪榜,今年又有不少新面孔進入前50名。這次富豪榜的變動,讓我們看到了臺灣企業的實力與創新,特別是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帶來的巨大效益。
話說回來,今年最受矚目的當屬那位「神祕鞋王」張聰淵,他創辦的宏福國際公司專為耐吉、Puma、UGG等知名品牌生產鞋類。今年4月,宏福國際中國事業在深圳上市,股價一路攀升,使得張聰淵個人資產淨值飆升至138億美元,一舉成為今年台灣首富。
不僅如此,國泰金控的蔡宏圖、蔡政達兄弟今年蟬聯第二名,資產淨值從去年的71億美元增至92億美元。富邦金控的蔡明忠、蔡明興兄弟也從去年的第五名升至第三名,資產淨值增至79億美元。而頂新魏家四兄弟則是資產淨值只增加6億美元至78億美元,從去年的首位富豪跌至第四名。
今年進榜的50位富豪中,有36位資產淨值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前50名富豪的資產總額增加了30%以上,達到1,490億美元。其中,日月光張虔生、張洪本兄弟的資產淨值增加26億美元,達到72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全球半導體需求的爆發。
受半導體需求爆發影響的還有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及前副董事長卓志哲,他們的個人資產淨值分別達到33億美元及15.6億美元,均比去年增加1倍以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個人資產淨值也增加了87%至28億美元。
除了半導體產業,特斯拉帶動的電動車趨勢也讓相關產業受益匪淺。例如,供應特斯拉電源零件的台達電股價不斷上漲,讓創辦人鄭崇華個人資產淨值增加1倍以上。而長春石化集團創辦人鄭信義的兒女鄭正、鄭信愛也因應此波趨勢,在今年首度進入富豪榜,資產淨值合計26.5億美元,位居第17名。
張聰淵創辦的宏福國際專門為耐吉、Puma、UGG等知名品牌生產鞋 類,今年4月宏福國際中國事業在深圳上市後股價大漲,使張聰淵個 人資產淨值達到138億美元,擠下一票富豪成為今年台灣首富。
國泰金控蔡宏圖、蔡政達兄弟今年蟬聯第二名,兄弟資產淨值從去 年的71億美元增至92億美元。富邦金控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更從去年 的第五名爬到第三名,資產淨值從57億美元增至79億美元。相較之下 ,頂新魏家四兄弟資產淨值只較去年增加6億美元至78億美元,痛失 台灣首富寶座,今年名次掉到第四名。
今年進榜的50位富豪當中有多達36位資產淨值都較去年增加,前5 0名富豪資產總額較去年增加30%以上,達到1,490億美元。在上述3 6位資產淨值增加的富豪中,增加金額最大的是日月光張虔生、張洪 本兄弟,兩人合計資產淨值從去年的46億美元一口氣增加26億美元, 達到72億美元,主因是過去一年全球半導體需求爆量。
同樣受惠於這波半導體需求的還有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及前副董事 長卓志哲,個人資產淨值分別達到33億美元及15.6億美元,皆較去年 增加1倍以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個人資產淨值也較去年增加87% 至28億美元。
半導體之外,特斯拉帶動的電動車趨勢也讓相關產業水漲船高,例 如供應特斯拉電源零件的台達電股價節節上漲,讓創辦人鄭崇華個人 資產淨值增加1倍以上。長春石化集團創辦人鄭信義的兒女鄭正、鄭 信愛也因此在今年首度進榜,資產淨值合計26.5億美元,位居第17名 。
【台灣新聞】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透露,去年中美貿易戰及今年疫情對集團營收造成影響,但幸運的是,在兩岸經濟穩定發展的幫助下,石化行情逐漸回溫。他預計,今年除大連化工外,長春石油、長春樹脂的EPS仍能維持在10至20元的水準,明後年營運動能將加速增溫。 為了強化利基能量,長春集團不僅積極布局5G、電動車市場,還在新加坡裕廊島石化專區啟動了10萬噸VAE二期擴建,投資額達1.5億美元。此外,集團還成功研發並興建了台灣第一座生物可分解塑膠工廠,已開始上市銷售。 林書鴻表示,隨著疫苗研發傳出好消息,經濟需求動能逐漸恢復,石化行情也連番上漲。他預計,這股熱潮將持續三至六個月,之後將回復正常。 長春集團在台灣、大陸、新加坡、印尼及馬來西亞均擁有生產基地,並計劃未來在美國進行布局,以增加靈活的應對空間。 集團的銅箔生產分佈在台灣苗栗、大陸江蘇常熟、遼寧省盤錦市三個廠區。由於電子化學材料品質極端優秀,長春集團優先考慮在客戶端附近設廠。而銅箔因單價較高,則會以生產成本為考量選擇生產地。 目前,長春集團正在研發汽車用安全玻璃中間膜、液晶電視PVA偏光膜材、5G相關電路板基材、高階光學樹脂等產品。此外,集團在生物可分解聚酯PBAT及PBS的開發上也取得重大進展,近期已成功在萬噸級生產線量產,成為台灣第一家生產PBAT及PBS聚酯廠。
強化利基能量,長春除掌握5G、電動車布局,新加坡裕廊島石化專區正啟動10萬噸VAE二期擴建,投資額約1.5億美元;另因應全球環保限塑、回收、可分解趨勢,長春還成功研發、興建台灣第一座生物可分解塑膠工廠(PBAT、PBS)已上市銷售中。
林書鴻指出,先前受疫情影響,經濟需求動能急凍,石化廠紛紛減產因應,如今,疫苗研發傳出好消息,加上長期壓抑需求爆發,短線供需緊縮,造成石化行情連番強勢攀揚,預期此熱度需求約三∼六個月,後續會回復正常。
長春集團在台灣、大陸、新加坡、印尼及馬來西亞都有生產基地,加計未來美國布局,增添靈活因應空間。
林書鴻說,長春銅箔生產有台灣苗栗、大陸江蘇常熟、遼寧省盤錦市三廠區。電子化學材料因品質極高端,優先考慮就近客戶端設廠,銅箔因單價高,應以生產成本考量去選產地。
目前研發中有汽車用安全玻璃中間膜(聚乙烯醇縮丁醛薄膜)、液晶電視所須的PVA偏光膜材、5G有關電路板基材的開發、高階光學樹脂所需的特殊功能單體TCDDM等。
此外,長春在生物可分解聚酯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及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積極投入開發,近期已成功於萬噸級生產線量產,成為台灣第一家生產PBAT及PBS聚酯廠。
台積電昨(3)日舉辦了盛大的第20屆供應鏈管理論壇,這次活動感謝了所有供應商夥伴的鼎力相助。在這場論壇上,台積電特別表彰了應用材料、旭化成、艾司摩爾、迪思科高科技、IBM等15家優秀的供應商,其中還包含了長春石化、和淞科技、漢唐3家台灣本土廠商,這充分展現了台積電對於在地供應鏈的積極布局。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台積電沒有召開主會議暨頒獎典禮,但這並不妨礙近700位來自半導體業界的設備、原物料、封裝、測試、廠務、資訊系統、環保及廢棄物處理等供應商的熱情參與。台積電資訊技術及資材暨風險管理資深副總經理林錦坤在會上表示,面對2020年全球疫情的嚴峻挑戰,台積電能夠依賴供應商夥伴的支持,成功將5奈米技術帶入量產,並快速提升良率。 林錦坤副總經理強調,台積電將與這些夥伴攜手合作,向著3奈米技術的目標前進。此外,台積電還公布了2020年的優良供應商卓越表現獎,其中應用材料、旭化成(與黃光材料技術合作並量產)、艾司摩爾等主要業者獲獎。這些獲獎企業中,還包括了迪思科高科技與迪恩士半導體、住重離子、特諾本科技、東京威力科創等,他們在量產支援上扮演了關鍵角色。晶圓廠自動化則是靠著IBM的協助,而晶圓原物料量產支援則有信越化學、勝高科技的貢獻。至於廠務設施建設,則是由台灣廠商的和淞科技和漢唐集成負責。 這次論壇的舉辦,不僅是台積電對供應鏈夥伴的感謝,也是對整個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肯定。在未來的發展中,台積電將繼續與這些優秀的夥伴攜手,共同創造更多的價值。
台積電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未召開主會議暨頒獎典禮,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下,仍有近700位半導體業界設備、原物料、封裝、測試、廠務、資訊系統、環保及廢棄物處理等供應商踴躍參與。
台積電資訊技術及資材暨風險管理資深副總經理林錦坤表示,2020年全球面臨疫情的嚴峻考驗,台積電依賴供應商夥伴的支持,5 奈米技術仍領先業界進入量產並快速提升良率。台積電將和夥伴合作,邁向3奈米技術。
台積電發布2020年優良供應商卓越表現獎,依序為應用材料、旭化成(黃光材料技術合作與量產),艾司摩爾等主要業者。包括迪思科高科技與迪恩士半導體、住重離子、特諾本科技、東京威力科創等支援量產,晶圓廠自動化則是IBM協助,美商科林技術合作,晶圓原物料量產支援則包含信越化學、勝高科技。廠務設施建設則是台廠的和淞科技和漢唐集成。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最近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對於台灣15家用電大戶的綠電使用情況進行了檢視。他們發現,許多知名企業在綠電使用上表現不盡理想,特別是台塑石化、大連化工、南亞塑膠等,竟然在綠電這塊上交了白卷。不僅如此,中石化、長春石化、中國鋼鐵、台灣塑膠、中龍鋼鐵等企業也只賣綠電而不自用,對於推廣綠能的貢獻有限,因此聯盟呼籲這些企業應該要承擔起社會企業責任。
對於這個問題,台塑集團回應表示,他們將會加速在綠能與儲能領域的布局。他們已經和日本豐田結盟,在雲林麥寮推展風力發電,並計劃在嘉義新港廠區建立全台最大的太陽能系統,以推進「綠電儲能」的發展。這種做法不僅能夠滿足自身的電力需求,也能夠對綠能的推廣起到示範作用。
然而,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對於用電大戶條款的預告表示關注,他們指出,由於用電大戶的資訊並未公開,這樣的交易過程相當不透明,讓人質疑綠電是否能夠真正受到社會大眾的檢驗。能源局官員則解釋,用電大戶條款的法規內容仍在討論中,預計年底前會公告,但目前這個問題還未進入法規階段,只能透過道德勸說來推動。
在這15家用電大戶中,台積電是唯一加入RE100的企業,承諾到2030年將全公司生產廠房25%、非生產廠房100%使用綠能。而台灣化纖在自發自用太陽光電方面做得相當出色,設置了共1,500kW的太陽能系統,但實際使用率只有0.07%。而台泥、亞泥、中油、群創、友達等五家企業,綠電使用率也只有0.05%以下,但這在國內企業中已經算是領先群體。
對於被點名的台塑石化、大連化工、南亞塑膠三家企業,台塑集團表示,他們已經計劃在麥寮汽電廠區與豐田合作建置風力發電,並計劃投資25~30億元,預計第四季送出環評。此外,台塑集團還將在嘉義新港廠區設置1,500kW的太陽能系統,預估完工後將以自用為主。南亞董事長吳嘉昭也表示,公司將會在嘉義、新港等地加速擴大再生能源的建置。
對此,台塑集團指出,將加速布局綠能與儲能領域,透過結盟日本豐田於雲林麥寮推展風力發電、加碼建置嘉義新港廠區最大太陽能系統,作為電池供應鏈推進「綠電儲能」前鋒。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27日在立法院舉行「用電大戶綠能使用比一比」記者會時指出,正在預告的用電大戶條款,並沒有公開用電大戶資訊,相關交易不透明,質疑綠電無法受到社會大眾檢驗。
能源局官員解釋,用電大戶條款法規內容還在討論中,預計年底前公告,現環團指用電大戶買綠電不足並未進入法規階段,只能用社會企業責任道德勸說,無法有正式法源依據。
該聯盟指出,台積電是15個用電大戶中唯一加入RE100的企業,承諾至2030年全公司生產廠房25%,非生產廠房100%使用綠能。而台灣化纖為設置自發自用太陽光電最多共1,500kW,惟實際使用只有0.07%。台泥、亞泥、中油、群創、友達等五家企業,只使用0.05%以下綠電,雖在這次排名算中段班,但在全國企業已屬領先族群。
針對台塑石化、大連化工、南亞塑膠三家企業被點名完全沒有參與任何再生能源,台塑集團表示,麥寮汽電擬與豐田合作在麥寮廠區建置風力發電,預計布建七支風機,台朔重工也將建置三支風機,單支發電容量約4.2MW(百萬瓦),合計新建10台風機,投資約25∼30億元,預計第四季送出環評。
太陽光電的部分,除既有高雄仁武廠、台宇汽車大肚廠區、台亞加油站太陽光電系統外,台塑集團將加碼在嘉義新港廠區斥資逾億元,設置1,500kW的太陽能系統,預估完工後所發電力以自用為主,並為集團對太陽能投入最大筆的投資。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則說,公司除新港廠區已有太陽能建置,麥寮資源回收廠區也將規劃;後續會請南亞光電協助優先在嘉義、新港,加速擴大建置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