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邦科技(未)公司新聞
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導:人型機器人市場熱潮中,感測技術發展趨勢解析
隨著科技進步,人型機器人的應用逐漸廣泛,2024年這一領域更是獲得了眾多科技廠商的關注。知名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NVIDIA宣布推出Project GR00T人型機器人計畫,Tesla展現Optimus機器人的戶外行走能力,而Figure AI也獲得新一輪融資,市值達到395億美元。Tesla創辦人Musk對人型機器人技術表現出高度期待,預測機器人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10兆美元。
在這股人型機器人的投資熱潮中,感測技術作為關鍵技術,其重要性日益凸顯。人型機器人需要能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工作,並與人類具備相似的反應速度,這一切仰賴感測系統精確感知周圍環境並做出反應。
人型機器人的感測系統主要由力矩感測器、IMU與視覺感測系統組成。力矩感測器是人型機器人的基礎觸覺神經,讓機器人能感知與環境的物理互動,在抓取物品與步行期間穩定進行感測並精確控制力量,從而安全執行各種任務。
力矩感測器依據工作原理可分為應變式、感應式、電容式、光電式與電磁式,其中應變式感測器因成熟度與可靠性高,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它透過檢測物理條件引起的電阻變化來產生可測量的訊號。
力矩感測器又可分為一維、三維與六維。一維力矩感測器適用於機器人的直線關節與手部關節,相對簡單且成本低;三維力矩感測器能測量3個方向的力,但測量力作用點與感測器標定點偏移時,會產生測量誤差;而六維力矩感測器則能同時測量3個方向的力與3個方向的力矩,特別適用於需要精確力道的旋轉關節。
IMU在機器人定位、平衡與運動控制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IMU能測量物體三軸角度與加速度,透過誤差補償與慣性導航解算,能計算物體相對初始位置的座標變化量、速度等導航資訊。
隨著人型機器人生產規模的擴大,對高精度、高準度與具成本優勢的感測器需求將不斷增長。目前六維力矩感測器主要由美國ATI、德國SCHUNK與日本WACOH-TECH等廠商主導,價格昂貴。而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極少,將高階力控技術融入現有人型機器人產品具有挑戰性。
在IMU市場方面,全球IMU市場集中度高,由Bosch、ST Micro、TDK、Analog Device與Honeywell主導,佔據超過90%以上市場份額。隨著技術的進步,感測器將向更輕量化、更精確、更低成本的方向發展,滿足人型機器人的基本需求。
人型機器人應用於2024年得到一眾科技廠商挹注,NVIDIA宣布Pro ject GR00T人型機器人計畫,Tesla展示Optimus機器人的戶外行走能 力,Figure AI則獲得新一輪融資,公司市值增長至395億美元,Tes la Musk對人型機器人技術表現高度期待,預測機器人服務的市場規 模將超過10兆美元。
其中,感測技術是人型機器人可靈活行走、在各種場景模仿人類行 為的關鍵技術,特別是在力量感知與慣性測量方面的進步,正推動機 器人從簡單的編程動作向更自然的人類行為表現發展。
機器人的投資熱潮也帶動感測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傳統工業機器人 不同之處在於人型機器人需要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工作,並與人類具 備相似的反應速度,需仰賴感測系統精確感知周圍環境並做出反應。
人型機器人的感測系統主要由力矩感測器、IMU與視覺感測系統組 成,共同構成機器人感知能,其中力矩感測器是人型機器人的基礎觸 覺神經,讓機器人能感知與環境的物理互動,在抓取物品與步行期間 穩定進行感測並精確控制力量,從而安全執行各種任務。
力矩感測器根據工作原理可分為應變式、感應式、電容式、光電式 與電磁式,其中又以應變式感測器因其成熟度與可靠性在市場中占據 主導地位,透過檢測物理條件引起的電阻變化來產生可測量的訊號。
此外,力矩感測器又可分為一維、三維與六維,一維力矩感測器測 量方向與作用點固定的力,適用於機器人的直線關節與手部關節,相 對簡單且成本較低;三維力矩感測器能測量3個方向的力,但當測量 力的作用點與感測器標定點偏移時,會產生測量誤差。
六維力矩感測器則能同時測量3個方向的力與3個方向的力矩,特別 適用於需要精確力道的旋轉關節,例如手腕與腳踝部位,也是最複雜 和昂貴的組件之一。
除了力矩感測器之外,IMU在機器人定位、平衡與運動控制中也扮 演不可或缺的角色。IMU是一種能測量物體三軸角度與加速度的感測 器,通常由三軸加速計、三軸陀螺儀與磁力計等元件組成,透過誤差 補償與慣性導航解算,能計算物體相對初始位置的座標變化量、速度 等導航資訊。
從供應商面向來看,隨著人型機器人生產規模的擴大,對高精度、 高準度與具成本優勢的感測器需求將呈現高度增長,目前六維力矩感 測器主要由美國ATI、德國SCHUNK與日本WACOH-TECH等廠商主導,由 於多與FANUC、KUKA、ABB、YASKAWA等工業機器人開發新品,因此售 價昂貴。
此外,力控制還涉及重力、慣性力補償、振動抑制等核心演算法, 而掌握這些核心技術的廠商極少,因此能將高階力控技術融入現有人 型機器人產品具挑戰性,需要製造商具備垂直整合能力與演算法方面 的優勢。
在IMU方面,全球IMU市場集中度高,由Bosch、ST Micro、TDK、A nalog Device與Honeywell主導,占據超過90%以上市場份額。感測 器技術將不斷進步,向更輕量化、更精確、更低成本的方向發展,目 前市場的車規IMU已滿足人型機器人的基本需求。
台灣面板產業近期表現亮眼,在電視面板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各大面板廠在第一季交出淡季不淡的佳績。其中,友達、群創及彩晶等公司昨日(9日)公布的3月合併營收均呈現月增佳績,帶動首季營收同比成長。
友達3月合併營收達258.53億元,月增5.1%,年增21.9%。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為721.02億元,季增4.9%,年增21.2%。群創方面,3月合併營收為187.65億元,月增1.4%,年減6.8%。不過,群創3月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853萬片,月減0.2%;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2,945萬片,月減4%。第一季合併營收為559.32億元,季增4.2%,年增10.8%,其中大尺寸合併出貨量較上季減少2.7%,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則季增12.6%。
彩晶3月合併營收為10.02億元,月增4.9%,年增24.9%,創下近五個月單月新高,並重新站上10億元大關。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為28.99億元,季增1.2%,年增14.3%。彩晶指出,3月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2,709萬片,月減17%;大尺寸及自有品牌產品出貨量共計29.8萬片,月增163.8%。
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調查指出,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對亞洲消費性電子供應鏈產生影響,尤其是東南亞地區。雖然液晶顯示器面板與相關零組件供應鏈暫時不會受到波及,但顯示器產業可能會面臨光學膜片與AMOLED有機發光材料被課稅的風險。終端市場則可能會遭遇需求下降、產品售價下半年調升的風險。
友達3月合併營收258.53億元,月增5.1%,年增21.9%。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721.02億元,季增4.9%,年增21.2%。
群創3月合併營收187.65億元,月增1.4%,年減6.8%。3月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853萬片,月減0.2%;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2,945萬片,月減4%。
群創第1季合併營收559.32億元,季增4.2%,年增10.8%。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2,508萬片,較上季減少2.7%;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8,506萬片,季增12.6%。
彩晶今年3月合併營收10.02億元,月增4.9%,年增24.9%,來到近五個月單月新高,重新站上10億元大關。累計第1季合併營收28.99億元,季增1.2%,年增14.3%。
彩晶表示,3月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共計2,709萬片,月減17%;大尺寸及自有品牌產品出貨量共計29.8萬片,月增163.8%。
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天發布最新調查指出,美國實施對等關稅,由於主要以貿易逆差作計算基礎,長期為消費性電子供應鏈重鎮的亞洲也受波及,尤其是東南亞地區。預期液晶顯示器面板與相關零組件供應鏈暫時不會被波及,但顯示器產業可能面臨光學膜片與AMOLED有機發光材料被課稅的情況;終端則可能面臨需求下降、產品售價下半年調升的風險。
美國近期對外公布了一項對等關稱政策,並針對價值超過20%的美國製造品提供關稅豁免。這一政策對台灣的科技產業,特別是集邦科技所關注的AI server、伺服器、智慧手機和筆電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根據集邦科技的最新調查,由於全球經濟未見明顯好轉,加上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通膨和經濟衰退,台灣科技產業的未來展望受到了影響。
集邦科技指出,在基礎情境下,美國價值相關規定可能為AI server減輕部分關稅壓力,而墨西哥不在此關稅範圍內,ODM系統廠商仍可透過墨西哥再出口給美系客戶,並在USMCA協定下獲得課稅豁免。然而,市場仍存在多項變數,因此預計2025年AI server的出貨年增率將微幅下修至24.5%。在悲觀情境下,年增率可能縮減至18%左右。
對於伺服器市場,美國關稅新制預計將導致當地企業資本支出緊縮,2025年下半年IT設備採購預算轉趨保守,全年出貨量年增率將微幅下調至5.4%。在悲觀情境下,伺服器出貨年增率可能收斂至2%。
智慧手機市場方面,基準情境下,2025年智慧手機生產量年增幅度將與前一年持平;若關稅戰後全球經濟表現受影響,市場產量可能轉為年減5%。
在PC市場,由於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預計將限制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商用換機需求。基礎情境下,2025年筆電ODM出貨年增率將下修為3%。在悲觀情境下,年增率可能再縮減至2%。
對於廣達、仁寶等企業,目前出貨情況正常,但對第二季筆電出貨季增的看法有所收斂。緯創及英業達則表示,客戶預測未變,將按原計畫推進出貨。華碩則提前進行策略性備貨,並將優先出貨至需求未被滿足的市場,密切關注政策與稅制變化,動態調整庫存管理、供應鏈配置與定價策略。
美國近來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並針對含美國價值(US value)20%以上的製造品提供豁免。這一政策對台灣科技產業,特別是集邦科技(TrendForce)所關注的終端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根據集邦科技的最新調查,自2024年以來,台灣經濟並未見明顯的復甦跡象,加上新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通膨和經濟衰退風險,集邦科技對AI伺服器、一般伺服器、智慧手機和筆電等終端市場的2025年出貨量展望進行了下修。
集邦科技提出了兩大下修展望情境。基礎情境假設美國價值傾向「屬人」,即品牌方國家別,美系品牌較易取得豁免。在這種情況下,ODM系統廠透過墨西哥再出貨給美系客戶,可獲得USMCA協定下的稅務豁免。然而,市場變數眾多,如政經環境的不穩定性可能導致OEM或CSP延緩購置進度,預計2025年AI伺服器出貨年增率將微幅下修至24.5%。在悲觀情境下,出貨量年增率可能進一步縮減至18%左右。
對於本地IT設備採購預算,關稅影響將在2025年下半年逐漸顯現,預計全年伺服器出貨量年增率將微幅下調至5.4%,並可能進一步收斂至2%的年增率。集邦科技還指出,中高階智慧手機品牌有機會適用美國價值的規定,但低階或入門款手機品牌可能無法避免關稅影響。在基礎情境下,2025年智慧手機生產量年增幅度將與前一年持平,而在全球經濟走弱的情況下,產量可能轉為年減5%。
PC OEM自去年底開始提前出貨至美國,以應對潛在的關稅衝擊。集邦科技預期,經濟的不確定性將限制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商用換機需求。在基礎情境下,2025年筆電ODM的出貨年增率將下修為3%,而在悲觀情境下,年增率將再縮減至2%。
集邦表示,在基礎情境下,美國價值相關規定有機會為AI server 抵銷部分關稅衝擊,另此次墨西哥不在加徵關稅之列,ODM系統廠仍 可透過墨西哥再出貨給美系客戶,在USMCA協定下獲得課稅豁免。然 目前市場仍面臨多項變數,因此2025年AI server出貨年增率微幅下 修至24.5%。若情勢往悲觀情境發展,出貨量年增率將縮減為18%左 右。
伺服器部分,預料美國關稅新制將造成當地企業資本支出緊縮,2 025年下半年IT設備採購預算轉趨保守,全年出貨量年增率將微幅下 調為5.4%;若從悲觀情境推估,伺服器出貨年增可能收斂至2%。
手機部分,在基準情境下,2025年智慧手機生產量年增幅度將下修 為與前一年持平;若關稅戰後續削弱全球經濟表現,智慧手機市場將 面臨更大挑戰,產量可能轉為年減5%。
PC方面,預期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將限縮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商 用換機需求,在基礎情境下,2025年筆電ODM出貨年增率下修為3%; 若情勢朝悲觀情境發展,年增率將再縮減至2%。
對於關稅政策影響,廣達、仁寶表示目前出貨情況正常,而緯創及 英業達對第二季筆電出貨季增的看法不變,但預期因客戶的提前拉貨 效應,季增幅將有所收斂。針對關稅後續影響仍需花上一些時間觀察 ,但兩業者目前的客戶forecast並未改變,仍將照既定規畫推進出貨 時程。
華碩則指出,因應稅制法規不確定性,已提前進行策略性備貨,後 續也將優先出貨到需求未被滿足的市場。目前美國市場業務約占營收 比重15%以下,除先前已提前進行合理範圍的策略性備貨,接續也將 密切關注政策與稅制變化,動態調整庫存管理、供應鏈配置與定價策 略等各項營運要素。
TrendForce提出兩大下修展望情境,包括基礎情境(base case)是建構於20%的美國價值傾向「屬人」、即品牌方國家別,美系品牌較易舉證,獲得整機或系統的豁免。另一個是悲觀情境(worse case),預期關稅戰隨各國祭出報復手段而升溫,美國價值將嚴格以生產地為計算依據,引發市場衰退的可能性更高。
觀察AI伺服器市場,在基礎情境下,ODM系統廠透過墨西哥再出貨給美系客戶,在USMCA協定下獲得稅務豁免。但市場變數多,例如整體政經環境不穩定可能使OEM或CSP延緩實際購置進度,將2025年AI伺服器出貨年增率微幅下修至24.5%,在悲觀情境下,出貨量年增率更縮減為18%左右。關稅造成2025年下半年本地IT設備採購預算轉趨保守,全年伺服器出貨量年增率將微幅下調為5.4%。從悲觀情境推估,年增率可能收斂至2%。
TrendForce指出,中高階智慧手機皆有機會適用美國價值的規定,但低階或入門款手機品牌可能無法避開。在基礎情境下,2025年智慧手機生產量年增幅度將下修為與前一年持平。若全球經濟表現走弱,智慧手機產量可能轉為年減5%。
PC OEM去年底開始提前出貨至美國,因應潛在關稅衝擊。TrendForce預期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將限縮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商用換機需求,在基礎情境下,2025年筆電ODM的出貨年增率下修為3%;若情勢朝悲觀情境發展,年增率將再縮減至2%。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風暴席卷全球,對台灣的科技產業帶來不小的影響。昨日,台灣知名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發表分析報告,指出美國於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後,部分監視器品牌客戶已經暫停拉貨,而NB客戶則搶在4月9日加稅前加速空運出貨。
集邦科技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對等關稅對供應鏈造成衝擊,短期內對面板價格將產生影響。他指出,電視面板報價在第一季漲勢後,終於在4月份轉為持平。范博毓強調,4月份電視面板需求逐漸走弱,品牌手中的庫存水位持續增加,面板廠也開始感受到需求鬆動的風險。雖然面板廠有計劃調節產能以維穩供需,但截至目前為止,稼動率並未見明顯調整。
范博毓進一步指出,美國於4月2日正式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對供應鏈產生極大衝擊。雖然目前尚未對面板價格造成顯著影響,但若關稅政策方向不變,未來仍可能逐漸影響面板需求,進而影響面板價格走勢。從4月份的電視面板價格來看,預期將全面持平。
監視器面板在4月份仍能維持3月份的增長動能,面板價格延續上漲趨勢。面板廠期望透過這一波的需求增強,持續改善虧損狀況。然而,4月2日對等關稅措施宣布後,已有部分品牌客戶開始對整機成品暫停拉貨,對面板需求與價格趨勢的影響尚待觀察。
集邦科技預估,4月份Open Cell面板價格將上漲0.3美元,21.5吋FHD面板模組上漲0.2美元,23.8吋FHD面板模組上漲0.3美元,27吋FHD面板模組上漲0.2美元。至於NB面板,在對等關稅措施實施後,品牌客戶對後市展望混沌不明,僅能在4月9日關稅生效前加強空運出貨。
范博毓預測,4月9日後NB面板需求可能出現下修風險,進而影響對面板的需求。由於後續發展不確定性高,面板廠目前對面板價格持觀望態度,後續走勢將視需求變化而定。4月份NB面板價格預估將全面持平。
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關稅對供應鏈造成衝擊,短期內對面板價格會造成影響,電視面板報價終止今年首季的漲勢,全面轉為持平。
范博毓指出,4月電視面板需求走弱的雜音逐漸發酵,品牌手中的庫存水位持續增加,面板廠也意識到需求開始鬆動的風險,雖然有計劃再次以調節產能來維穩供需狀況,但截至目前為止,稼動率未見明顯修正。
此外,4月2日美國正式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對供應鏈造成極大衝擊。雖然短期間尚未對面板價格造成影響,但是仍不排除在關稅政策方向沒有轉變下,逐漸影響到面板需求,進而影響到後續面板價格走勢。以4月的電視面板價格來看,預期將全面持平。
監視器面板4月仍能維持3月的動能,面板價格延續上漲趨勢,面板廠仍希望透過這一波的需求增強,持續改善虧損。
然而4月2日對等關稅措施宣布後,已有部分品牌客戶開始針對整機成品暫停拉貨,是否開始影響對面板需求與價格趨勢,仍待觀察。
估計4月監視器面板價格,Open Cell面板預計上漲0.3美元,面板模組中,21.5吋FHD預計上漲0.2美元,23.8吋FHD預計上漲0.3美元,27吋FHD預計上漲0.2美元。
至於NB面板在對等關稅措施實施後,品牌客戶對後續展望混沌不明狀況下,僅能在4月9日關稅生效前加強透過空運出貨。
范博毓指出,4月9日後需求可能出現下修風險,進而影響到對面板的需求。由於後續發展不確定性高,面板廠目前對面板價格想法偏觀望,後續走勢仍視需求變化而定。4月NB面板價格,估全面持平。
集邦科技最新分析報告指出,台灣科技龍頭企業鴻海集團正積極展開電動車產業布局,近期將在日本舉行電動車戰略說明會,旨在向外界展示其電動車發展策略,並爭取更多日本車廠的合作機會。根據集邦科技的調查,鴻海集團已與三菱汽車達成電動車代工合約,這是鴻海集團在電動車領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此次在日本舉行的活動,鴻海集團將詳細介紹其電動車事業內容和方針,預計將吸引日本主要車廠和零件廠的關注。知情人士透露,鴻海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預計將在會上發表重要談話。
集邦科技認為,與三菱汽車的合作對鴻海集團來說具有重大意義。這不僅是鴻海集團取得的第一份日本電動車代工合約,也象徵著汽車業對其製造能力的認可。此外,三菱汽車的品牌聲譽將進一步提升這樁合作案的能見度。
供應鏈人士指出,東南亞市場對三菱汽車來說是關鍵銷售區域,約佔其全球銷量的30%。然而,隨著中國大陸車廠在東南亞市場的快速發展,日本車廠的獨霸地位受到挑戰。鴻海集團透過與三菱汽車的合作,有望在這一市場取得更多優勢。
除了三菱汽車,鴻海集團還正與日產汽車、本田等日本車廠進行合作探索。目標是通過此次的說明會,進一步開拓日本市場,並爭取更多日本車廠的合作機會,以強化其在全球電動車產業的地位。
鴻海昨(27)日表示,集團確實將在東京舉行電動車戰略說明會。路透則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鴻海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預料將發表談話,並招待日本主要車廠、零件廠,詳細說明鴻海電動車事業內容、方針。
外電日前報導,鴻海集團已與三菱汽車達成協議,為三菱生產在澳洲等大洋洲市場販售的電動車,是鴻海集團取得的第一份日本電動車代工合約。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認為,相較於鴻海集團之前透過合資公司或採購的合作,這筆有形訂單象徵汽車業認可鴻海集團的製造能力,三菱汽車的品牌聲譽將進一步強化這樁合作案的能見度。
供應鏈人士表示,東南亞市場一直是三菱汽車的關鍵銷售區域,約占其全球銷量的30%。但是,中國大陸車廠正迅速在東南亞市場攻城掠地,打破日本車廠獨霸地位,使得所有日本車廠均岌岌可危。
關係人士透露,除了已決定合作的三菱汽車之外,鴻海還摸索和日產汽車、本田等車廠進行合作。鴻海目標透過此次的說明會、進一步開拓日本市場。
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日公布3月下旬面板價格預測,市場對於電視和監視器面板的報價持續上升。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指出,雖然北美市場的需求有所減弱,導致電視品牌廠庫存偏高,但3月下旬的報價仍呈現漲勢,不過漲幅有所收斂。這也讓市場對於第二季面板需求可能下滑的憂慮再次浮現。
不過,積極轉型的面板雙虎——友達(2409)及群創,在年初的法說會中,對2025年的營運展望表現出樂觀的態度。友達認為,首季雖然是傳統的淡季,但中國的「以舊換新」政策以及能源補貼政策的持續,將會推動本季的面板需求;而IT面板廠則因為Win 10終止服務、AI PC以及疫後換機潮的帶動,對今年營運的展望保持樂觀,並期待營運逐季上漲。
群創也對中國的「以舊換新」補助政策保持樂觀,預計將推升大尺寸面板的需求,而中小尺寸面板的價格則將維持穩定。群創估計,首季的急單情況可能會延續到第二季,整體而言,對全年的展望仍保持審慎樂觀。
范博毓進一步表示,3月的電視面板需求仍然穩定,但北美終端市場在超級盃銷售結束後,從2月份開始出現走弱現象,加上關稅的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導致消費者傾向於保守消費。雖然中國的「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了一定的需求,但已逐漸出現鈍化效應,加上去年第四季品牌客戶的高採購動能,導致品牌終端庫存水位偏高,使得第二季的面板需求可能下滑的憂慮再次浮現。
面板廠已經意識到這個風險,並正在討論產能調控的時間點與幅度,以維持供需的穩定。在預期需求走弱的情況下,電視面板的價格漲勢開始收斂。3月份的電視面板價格走勢顯示,32吋面板上漲0.5美元,43吋上漲1美元,50吋持平,55吋、65吋與75吋均上漲1美元。
在監視器方面,由於電視面板本季需求良好,面板價格維持漲勢。在面板廠積極酝酿漲價的氛圍下,預計監視器面板價格在3月將有機會全面上漲,且漲幅略有擴大。然而,由於品牌客戶對未來展望及關稅等因素的疑慮,對於漲幅的接受度與面板廠之間存在顯著落差,因此仍在議價上持續角力。預計Open Cell面板的報價將上漲0.2至0.3美元。
在面板模組價格方面,21.5吋FHD面板價格預計上漲0.2美元,23.8吋FHD上漲0.2至0.3美元,27吋FHD預計上漲0.1至0.2美元。范博毓還指出,NB面板需求在首季表現平淡,品牌客戶認為未來需求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不排除下調需求的可能性。
積極轉型的面板雙虎友達(2409)及群創,則相繼在年初的法說會中,釋出對2025年營運展望樂觀的景氣看法。
友達認為首季雖為傳統淡季,但中國以舊換新與能源補貼政策持續,拉升本季面板需求不錯;而IT面板廠則有Win 10終止服務、AI PC及疫後換機潮三大利多,支撐友達今年展望樂觀,期待今年營運逐季往上。群創同樣看好中國舊換新補助,推升大尺寸面板需求,中小尺寸面板價格持穩,估首季急單可延續到第2、3季,全年仍審慎樂觀。
范博毓表示,3月電視面板需求仍穩定,但北美終端市場在超級盃銷售結束後,2月開始走弱,加上關稅不確定因素,恐導致消費趨向保守。大陸雖有「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已逐漸出現鈍化效應,加上去年第4季以來,品牌客戶高採購動能,導致品牌的終端庫存水位偏高,讓第2季面板需求恐下滑雜音再現。
他表示,面板廠已意識此風險,持續討論產能調控的可能時間點與幅度,盼維持供需穩定。在預期需求走弱前提下,電視面板價格漲勢開始收斂。3月的電視面板價格走勢,估32吋上漲0.5美元,43吋漲1美元,50吋持平,55吋、65吋與75吋均漲1美元。
在監視器部分,因電視面板本季需求佳,面板價格維持漲勢,在面板廠醞釀漲價氛圍下,預估監視器面板價格3月有機會全面上漲,且漲幅稍有擴大。
但是品牌客戶對於未來展望,及關稅等因素的影響仍有疑慮,致漲幅接受度與面板廠有顯著落差,仍在議價上持續角力。估報價走勢在Open Cell面板估漲0.2至0.3美元。面板模組價格,21.5吋FHD估漲0.2美元,23.8吋FHD估漲0.2至0.3美元,27吋FHD預估漲0.1至0.2美元。
范博毓說,NB面板需求首季表現平淡,品牌客戶認為未來需求不確定因素多,不排除下調需求。
台灣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顯示,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AI晶片市場領頭羊輝達(NVIDIA)預計在2024年營收將有125%的年增率,繼續稱霸全球最大的IC設計廠。在台灣地區,聯發科、瑞昱、聯詠等三家廠商也成功入選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之列。
展望未來,集邦科技預測,隨著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的進步,AI算力將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各種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陸續問世,以及新型開源模型如DeepSeek的出現,將有望降低AI成本門檻,從而推動AI相關應用從伺服器逐步滲透至個人裝置,邊緣AI裝置將成為下一波半導體產業的成長引擎。
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的營收總計達到約2,498億美元,年增率達49%,顯示AI市場的潛力無窮。
自駕車藉由感測器蒐集大量環境數據,並由自駕系統標記、分類資 料,以訓練AI模型。目前NVIDIA、AWS與Azure等服務商皆推出自駕車 開發商的平台解決方案,雲端平台除了提供強大算力於數據處理,還 支援自駕車開發全流程、大幅改善效率,預期將進一步提升Robotax i服務滲透率。
Robotaxi應用近年迎來重要突破,如Google旗下的Waymo繼2024年 在美國鳳凰城首度實現高速公路自駕服務後,於2025年1月宣布將拓 展服務至洛杉磯的高速公路。Waymo今年也將擴大於城市的營運範圍 ,預計新增邁阿密、拉斯維加斯等地,還計畫與日本叫車平台合作, 擴張至海外。
美國川普新政府上任,預期將放寬每年自駕車部署數量的限制,也 有望鬆綁需配備方向盤的設計規範,將有利Robotaxi服務商發展。T esla已於2024年10月發表為Robotaxi而生的雙門2座車款Cybercab與 20人座Robovan概念車,拿掉方向盤和踏板,並改採未發表過的感應 充電方案。
■雲端服務與AI運算扮重要角色
雲端運算與AI推動自駕技術的成熟,Robotaxi服務的滲透率有望在 2025年攀升。一輛自駕車每天產生約40TB的數據,藉由雲端平台進行 運算、儲存、分析與深度學習,Robotaxi廠商透過端對端平台的各項 功能開發自駕車,並在該平台完成開發、訓練與部署AI模型和演算法 ,推出車道維持、車輛巡航控制與緊急煞車等功能。
目前數家服務商都已推出供自駕車開發商使用的平台解決方案,其 中,NVIDIA預計今年推出的DRIVE Thor自駕平台將具備2,000 TOPS算 力,能同時處理來自多個高解析度攝影機、雷達與光達的數據流,並 導入NVIDIA Cosmos模型,幫助該平台更準確的預測行駛路徑。這個 平台已獲Mercedes-Benz和Toyota採用,在中國市場也得到比亞迪、 理想、小米、極氪等的青睞。
AWS的自駕平台提供數千個運算核心,滿足自駕應用開發的資料處 理、儲存與管理需求,並能幫助開發者更快存取和處理大量數據,該 平台還提供先進的數據標記與匿名化工具,加速訓練數據的準備過程 。
Azure則為Robotaxi推出一套完整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同時考量可 擴展性,不僅支援分布式運算以處理海量感測器數據,還實現自動化 的數據品質控制與版本管理,以利Robotaxi開發商部署服務至更多地 區。這套架構不僅滿足當前Robotaxi車隊的營運需求,更為未來的擴 展預留彈性,能支援更複雜的自動駕駛場景與滿足更大規模之車隊管 理需求。
■台廠的機會
在全球自駕產業發展的浪潮中,台灣廠商的機會主要體現於感測器 、系統整合和應用特殊開發。隨著自駕車對感測的需求增加,台廠在 高精度攝影鏡頭模組、毫米波雷達等領域的製造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系統整合方面,台廠可望從硬體製造轉向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如技嘉 的自駕主機不僅應用於自駕車,更擴展至自駕船、無人農耕機等領域 。
台灣在自駕應用的硬體解決方案也有深厚實力,舉凡亞光的鏡頭模 組、同欣電的CIS感測元件封裝測試、廣達的電子控制單元(ECU), 以及緯創的AI訓練伺服器主機板等產品服務,皆有望得到Robotaxi開 發商採用。
而開發商台智駕聚焦於封閉場域的自動駕駛應用,以高效能、低成 本的產品服務打入日本公共運輸市場,成為台灣首個輸出自駕技術至 海外的新創業者。
台積電昨(10)日公布2月合併營收達2,600.09億元,雖然較元月下滑11.3%,但年增43.1%,仍為同期最佳。前二月合併營收累計達5,532.97億元,同比增加39.2%。市場對於台積電3月業績表現持續關注,法人預估3月業績與2月相當。
2月份台積電的工作天數僅有28天,但由於今年農曆年假期落在元月,國內多數科技大廠的2月營收仍能保持較元月優異或僅小幅衰退。然而,台積電2月合併營收月減幅度較大,引發市場關注。台積電昨日收盤價跌破千元大關,以998元收市,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
法人分析,台積電2月合併營收月減11.3%,主要與元月較高基期及121地震及餘震對生產影響有關。不過,預期3奈米與5奈米等先進製程仍將供不應求,有效彌補外界對美國對大陸半導體製程出口管制擴大至16/12奈米成熟製程與封測廠白名單的擔憂。2月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43.1%,顯示今年AI相關需求強勁。
台積電指出,受地震影響,本季合併營收預計將較先前預估的250億美元至258億美元展望低。根據法人推算,前二月實績換算美元後,財測達成率約67%,符合預期。3月合併營收預計約為2,667億元,與2月幾乎相當。台積電預計本季毛利率介於57%到59%,營益率介於46.5%到48.5%之間,並正努力補足生產損失,全年財務展望維持不變。
此外,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2024年第4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達67%,創新高,穩居業界龍頭。集邦分析,美國新政府上任後,新關稅政策對晶圓代工產業的影響開始顯現。電視、PC/NB提前出貨至美國的需求,以及大陸舊換新補貼政策,都將帶動上游客戶提前拉貨與庫存回補。雖然本季為傳統淡季,但由於市場對台積電AI相關晶片、先進封裝需求強勁,晶圓代工營收預計僅小幅下滑。
2月工作天數雖僅28天,但因今年農曆年假期落在元月,國內仍有不少科技大廠2月營收繳出優於元月的成績單,或僅較元月衰退個位數百分比,台積電2月合併營收月減逾一成,月減幅度相對大,引發關注。
台積電昨天收盤價失守千元大關,以998元、下跌7元收市,是去年11月以來,收盤價首度低於千元,外資擴大賣超1.29萬餘張,連十賣。昨天個股期夜盤持續開低,早盤一度下探983元;周一ADR早盤跌逾4%。
法人研判,台積電2月合併營收月減11.3%,應與元月基期較高,以及121地震與之後多次餘震,使得一定數量的生產中晶圓受影響有關,預期3奈米與5奈米等先進製程仍供不應求,大幅彌補外界擔憂美國對大陸半導體製程出口管制擴大至16╱12奈米成熟製程與封測廠白名單影響;至於2月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勁揚43.1%,反映今年以來AI相關需求強勁。
台積電先前指出,受121地震影響,本季合併營收以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新台幣32.8元估算,將較趨近先前釋出250億美元至258億美元展望的低標。
法人以前二月實績換算美元後推算,財測達成率約67%,符合預期,扣除前二月表現後,3月合併營收約為2,667億元,與2月幾乎相當。
台積電先前提到,本季毛利率仍預計介於57%到59%之間,營益率仍預計介於46.5%到48.5%之間,該公司正傾力補足生產損失,全年財務展望維持不變。
另外,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天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2024年第4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持續攀升、達67%,創新高,持續穩居業界龍頭。
集邦分析,隨著美國川普新政府上任,新關稅政策對晶圓代工產業的影響開始發酵。因應電視、PC╱NB提前出貨至美國的需求,產業追加急單投片的情況延續至2025年第1季。同時,大陸官方舊換新補貼政策,帶動上游客戶提前拉貨與庫存回補動能,加上市場對台積電AI相關晶片、先進封裝需求續強,即便本季是傳統淡季,但晶圓代工營收僅會小幅下滑。
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公布的2月下旬面板報價顯示,電視面板市場呈現強勁的漲價趨勢。這波漲價潮主要受益於大陸的舊換新政策以及需求增長,對於面板雙虎友達和群創來說,在傳統淡季中仍能交出亮眼成績。
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2月份的關稱議題並未對市場造成太大衝擊。隨著大陸舊換新政策的持續推動,市場需求不斷攀升,這對電視面板價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根據TrendForce的最新報告,IT用面板價格則維持平穩。范博毓指出,這波電視面板的漲價潮,讓品牌客戶具有更強的採購動能,同時也使得面板廠能夠維持較高的生產水準,以應對需求增長。
友達董事長彭賢浪對於2025年的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雖然面臨關稱、地緣政治等多種變數,但由於中國大陸的舊換新與能源補貼政策,以及大尺寸電視的熱銷,市場供需得以提升。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則看好今年面板產業的需求成長,預計電視面板的量價將逐步回溫,PC和NB市場也將有小幅成長。他認為,2025年將比2024年呈現溫和的成長。
范博毓強調,電視面板的需求維持穩定,預期價格將持續上漲。由於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較好,產能出現互相排擠的效應,這對拉抬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價格有所幫助。
2月份電視面板價格預估方面,32吋上漲0.5美元,43吋上漲1美元,50吋持平,55吋上漲1美元,65吋上漲2美元,75吋上漲3美元。
TrendForce還指出,監視器面板需求逐月轉強,在傳統淡季中仍保持不錯的需求。雖然面板廠有意啟動監視器面板的漲價,但由於品牌客戶保持觀望態度,價格走勢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在NB面板方面,需求仍處於傳統淡季循環,第1季整體需求預估季減3.3%,但較先前的預估數字減幅收斂。這主要是由於部分品牌客戶對於關稱和供應鏈移轉等問題的關注,增加了NB面板的採購力道。
由於大部分面板廠對後續需求動能的變數感到擔憂,目前仍採取較穩健的操作策略,暫時未明確調整價格,因此2月的NB面板價格仍維持平穩。
根據TrendForce最新趨勢報告,IT用面板價格仍呈持平走勢。范博毓表示,這波電視面板漲價潮,讓大部分品牌客戶能具備較強的採買動能,面板廠也能維持較高的生產水準,以對應此波需求的增長。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日前表示,2025年仍然面臨關稅、地緣政治等諸多變數,第1季雖為傳統淡季,但中國大陸以舊換新與能源補貼政策持續,大尺寸電視熱銷,「電視螢幕尺寸多1吋以上,等於多消耗一座8.5代廠產能」,助益本季面板供需上升。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看好今年面板產業的需求成長,電視面板的量、價可望逐步回溫,PC和NB也可望小量成長,認為2025年會比2024年呈現溫和成長。
范博毓指出,電視面板需求維持穩定水準,預期價格持續上漲,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較好,產能多少出現互相排擠的效應,有助於拉抬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價格。預估2月電視面板價格,32吋估漲0.5美元,43吋漲1美元,50吋持平,55吋漲1美元,65吋漲2美元,75吋漲3美元。
TrendForce指出,監視器面板需求逐月轉強,在傳統淡季仍維持不錯的需求,面板廠在電視面板需求好轉價格上漲趨勢下,醞釀啟動監視器面板漲價,但品牌客戶保持觀望心態,價格走勢仍有一番角力。觀察2月的監視器面板價格走勢,預期Open Cell面板有空間率先反映微漲0.1美元;面板模組仍全面持平。
范博毓表示,NB面板需求仍處於傳統淡季循環,第1季整體需求預估季減3.3%,但較先前的預估數字減幅收斂。主要是因部分品牌客戶考量關稅與供應鏈移轉等問題,增加NB面板採購力道。大部分面板廠擔心後續的需求動能有變數,目前依然採取較穩健操作,暫時未明確漲價,也因此2月的NB面板價格仍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