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龍鋼鐵(公)公司新聞
中鋼統計指出,2021年12月鋼品出貨,含鋼胚數量,共計100.3萬 公噸,較規劃目標105.7萬公噸、減少5.3萬公噸,其中內銷量為66. 8萬公噸、外銷量為33.5萬公噸;且中鋼出貨量含鋼胚為72.7萬公噸 、中龍為27.6萬公噸,其中,中鋼出貨部分較2月的73.63萬公噸偏低 ,創年度新低。
黃建智指出,12月出貨差異較大,主要是因出口受塞港和氣候等因 素影響,船隻到港大幅遲延,導致出口量較目標量減少約4.2萬公噸 ,且內銷量較規劃目標少了約1.1萬公噸,而外銷出口減少的鋼品主 要是熱軋少了2.1萬公噸、泛冷軋鋼品也少了1.5萬公噸。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中鋼11月鋼品銷量較前一個月增加1.8 萬公噸、達到80萬公噸,但中鴻和中龍單月銷量均下滑,好在中鋼越 南冷軋廠隨著疫情緩和,單月銷量逼近滿載的9.7萬公噸,加上鋼價 處在高點,才推升中鋼營收雙雙創新高。
中鋼表示,11月銷量達到80萬公噸,較前一個月銷量78.2萬公噸, 增加1.8萬公噸;中龍鋼鐵單月銷量30.1萬公噸,較前一個月31.3萬 公噸,減少1.2萬公噸;中鴻單月銷量為16.7萬公噸,較前一個月的 17.3萬公噸,減少6,000公噸;另中鋼越南冷軋廠單月銷量達9.7萬公 噸,較前一個月大增1.5萬公噸,且中鋼銷給集團外的客戶數量也增 加4.3萬公噸。
中鴻11月營收48.13億元、月減5.73%、年增52.94%,累計前11月 合併營收497.84億元、年增48.51%。
中鋼構11月合併營收14.76億元、月增16.71%、年增4.16%,創2 021年單月次高,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139.86億元、年增16.57%。 中鋼構表示,主要受到台灣人壽南港商辦大樓和南科電子大廠積極施 工,鋼構需求量增加,單月出貨達1萬餘公噸,創近幾個月出貨新高 ,且預期12月出貨量會增多。
對於中鋼10月營收創新高,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分析,主要是中鋼 、中龍鋼鐵及中鋼越南廠等鋼品銷量大增,合計銷量增加近10萬公噸 ,尤其越南廠受惠鋼品遞延出貨效應激勵,單月銷量增加近4萬公噸 ,再加上第四季內銷盤價平均漲幅1.32%,在鋼價推升下,營收持續 向上,後市營運仍樂觀期待。
中鋼表示,10月單月鋼品銷量達78.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3.3 萬公噸;中龍單月銷量達31.3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2.4萬公噸; 尤其中鋼越南廠銷量達到8.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近4萬公噸。
在原料成本方面,雖然鐵礦砂原料成本較2020年同期大增七成,但 煤礦原料成本則較為持穩,加上降低成本奏效,因此整體營運成本影 響不大。
展望未來,翁朝棟認為,台經院最近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可到達6 .1%,且國內疫情緩和,製造業動能轉強,以及台商回流投資建廠、 前瞻基礎建設持續推動,加上台積電宣布要在高雄煉油廠建廠,對台 灣和高雄產業是一項大利多,可帶動用鋼產業需求增加,未來「北台 積、南中鋼」態勢形成,高科技與傳產雙引擎可望帶動國內經濟發展 。此外,翁朝棟表示,市場進入歲末年終,預期第四季鋼市可望「平 穩保堅」外,中鋼也將協助下游去化庫存和資金的調度,讓上下游營 運順暢。
中鋼統計結果,10月鋼品出貨量,含鋼胚半成品,共計109.4萬公 噸,較規劃目標107.8萬公噸、增加1.6萬公噸,其中內銷量為68.3萬 公噸、外銷量為41.1萬公噸;且中鋼出貨量含鋼胚半成品達78.2萬公 噸、中龍為31.2萬公噸,10月出貨中,內銷量較規劃目標多約1.2萬 公噸、外銷量多約0.4萬公噸。
對此,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10月整體出貨較計畫量增加,其 中,鋼板和棒線產品與計畫相當,但熱軋較規劃目標高出約2.6萬公 噸,相對泛冷軋產品較規劃目標,略減1萬公噸,顯示出貨依然順暢 。
法人表示,雖然11月內銷盤價維持平盤,但因市場進入第四季旺季 後,原本需求不差,再加上11月內銷訂單早已接滿,且外銷訂單也隨 著疫情減緩,與國外鋼價維持平穩,預期12月接單也可望達標。
展望未來,法人認為,目前除了歐美市場隨著疫情緩和、需求不差 ,且鋼價持穩外,大陸為因應明年初冬季奧運,與達到碳達峰與碳中 和目標,持續推動環保減產外,鋼材需求遞延榮景也將陸續顯現,因 此鋼鐵後市前景仍樂觀期待。
此外,中鴻(2014)10月出貨量也接近9月水準、逼近17.5萬公噸 ,主要是東南亞疫情趨緩,有助下游提貨,且歐洲市場需求仍然強勁 等因素激勵;至於內銷市場則受到之前航運塞港問題,出貨都受到遞 延,相對庫存還偏高,待庫存去化後,提貨很快就會回籠。
中龍自建廠時即投資具節能作用的大型設備,並將一貫煉鋼過程中所產出之煉焦爐氣等副產燃氣回收利用,用於製程加熱,並供應動力工場產生蒸汽與電力,自發電占總用電比率近九成。正式投產後更以比環評承諾值再減排,整體減排成效已達49%。
中龍亦持續推動廠內減碳工作,截至去年底已執行148項環保改善工程,亦輔助多項措施精進減碳成效,累計投資金額89.4億元,合計減碳共193.1萬噸。
在綠能發展上,中龍與集團子公司中宇環保、中鋼碳素公司共同於2016年成立中鋼光能公司,透過廠內房屋頂模式及蓄水池上方興建太陽能光電設施,目前已累計超過4MW(百萬瓦),年發電量約486萬度,約可供應1,388戶家庭一整年用電量,預計在2023年總裝置容量可達近12.5MW,每年約可減少7,600噸碳排量。
自建廠以來,中龍投資各類環保設施金額累計已達360億元以上,近期更再投資11.14億元,陸續推動空污改善計畫,未來中龍仍會持續關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的發展,提升污染防制能力,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中鋼與旗下中鴻、中龍鋼鐵8月鋼品出 貨量雖較前一個月減少4.1萬公噸左右,但因外銷數量達到37%,較 7月約增加3%,且外銷價格好轉,單月營業利益表現持續往上,惟欠 缺上個月有轉投資鐵礦股利收入挹注,以致整體合併稅前盈餘月減3 億多元。至於原料成本方面,因8月煤鐵大漲、鐵礦下跌,原料成本 略增一些。
展望後市,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近來受到大陸恒大效應與政府 打壓房地產影響,鋼市受到一些波及,但大陸有很多基礎建設計畫正 積極推動中,可望帶動用鋼需求增加,因此仍持續看好11∼12月的鋼 市旺季榮景。
翁朝棟認為,美國最近鋼廠有歲修計畫,且大陸有環保限產,這二 個因素讓供給端吃緊,加上美國鋼市和股市慢慢回溫,這是鋼市最大 的利基,只要其股市能回歸正常,消除投資人的不安心理,則鋼市也 可望跟著回穩。
中鋼22日公佈8月合併營業利益為84.95億元、月增4%,較去年同 期營業淨損2.11億元,營運出現大幅成長,創單月新高,且單月合併 稅前盈餘為87.1億元、月減4%、年增4,877.14%,單月每股稅前盈 餘約0.55元,創單月獲利次高。
中鋼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業利益為499.02億元、年增1,367%,合併 稅前盈餘達529.97億元、年增1,447%,每股稅前盈餘約3.37元。
中鋼指出,8月鋼鐵事業群銷售數量減少,其中,中鋼銷量為78萬 多公噸、月減1.9萬公噸,致單月營收略降,但銷售單價漲幅大於單 月成本,使得營業利益增加;另7月有業外轉投資鐵礦股利收入,8月 無此收入,因此整體合併稅前淨利較前一個月減少3.74億元。
展望未來,中鋼認為,目前鐵礦跌、煤礦漲,如果短期內沒有太大 起伏,預期9月原料成本變化不大,也就是未來必須視鋼品銷量和單 價狀況而定。
此外,中鴻(2014)8月鋼品出貨量約18.6萬公噸,與7月旗鼓相當 ,顯示下游需求熱度還在。根據中鋼統計,8月出貨含鋼胚半成品共 計107萬公噸,較規劃目標量107.4萬公噸,略減少0.4萬公噸,其中 內銷量為71.4萬公噸、外銷量35.6萬公噸,以個別公司來看,中鋼出 貨含鋼胚為78.1萬公噸、中龍鋼鐵28.9萬公噸。
中鋼指出,8月出貨中,內銷量較規劃目標高出約2.2萬公噸,顯示 國內出貨動能依然保持熱度,外銷則因馬國與越南疫情與船期安排影 響,較規劃目標略減2.6萬公噸,8月整體出貨狀況尚在預期中。
展望未來,法人表示,中鋼為提振市場動能,調漲9月內銷價格, 包括熱軋鋼板等六項規格產品,除了低規電磁鋼片每公噸調漲300元 外,其它都調漲500元,隨即展開接單作業,且很快的接滿訂單,估 計9月含內外銷量達到100餘萬公噸,預期本月下游提貨仍然維持熱絡 ,出貨應可維持盛況。
且市場開始進入「金九銀十」的階段,加上大陸環保減產、俄羅斯 出口加稅、歐美推動基礎建設等利多助攻,預期需求暢旺,可望迎接 第四旺季榮景的到來。
此外,中鴻7月合併營收52.01億元、月增7.59%、年增99.23%,創近13年來單月新高,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294.29億元、年增43.14%;中鋼構7月合併營收14.92億元、年增53.93%,創近年來新高,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達85.31億元、年增15.39%。
對於營收創新高,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雖然中鋼本身7月鋼品銷量較前一個略減近6,000公噸,但旗下中鴻和中龍鋼鐵的鋼品銷量,合計較前一個月增加4.4萬公噸,再加上中鋼調漲第三季盤價,平均漲幅4.1%,7月平均每公噸單價較6月增加800∼900元,以及中鴻、中龍7月平均售價也較前一個月高,推升中鋼7月合併營收超過400億元。
中鋼表示,該公司7月鋼品銷量達80.0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銷量80.6萬公噸,減少近6,000公噸,中鴻單月銷量達18.6萬公噸,較前一個月18.2萬公噸,增加4,000公噸,中龍鋼鐵單月銷量31.8萬公噸,較前一個月27.8萬公噸、大增4萬公噸。
在鋼價方面,中鋼第三季內銷盤價,包括鋼板、棒線等各項產品,平均每公噸調漲2,000∼2,900元,平均漲幅4.1%,換算7月每公噸平均單價較6月增加800∼900元,其它中鴻、中龍單月價格也都提升,推升合併營收大增。
展望未來,法人認為,中鋼8月雖然內銷盤價持平,但季盤價仍是上漲,且預期單月出貨量順暢,再加上即將開盤的9月內銷盤價可望開出平高盤,預估第三季業績仍將呈現穩定攀升局面。
中鋼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為247.4億元,EPS為1.6元。
受大盤影響,中鋼10日股價走跌,下跌0.65元,收在36.8元、跌幅1.74%,成交量73,887張。
此外,中鴻(2014)7月鋼品出貨量達到18.5∼18.6萬公噸,較6月出貨量18.2萬公噸,增加0.3∼0.4萬公噸,但略低於5月出貨量的19.1萬公噸,創今年來單月次高。
中鋼、中鴻2日股價雙雙走揚,中鋼上漲0.90元,收在37.25元、漲幅2.48%;中鴻上漲0.35元,收在49.25元、漲幅0.72%。
中鋼統計,中鋼、中龍鋼鐵7月出貨量含鋼胚半成品,共計111.8萬公噸,較規劃目標114.6萬公噸、減少2.8萬公噸;其中內銷量為75.8萬公噸、外銷量為36萬公噸;中鋼出貨量含鋼胚半成品為80萬噸,接近6月出貨水準,中龍出貨量為31.8萬公噸。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中鋼與中龍7月單項產品出貨中,熱軋主力鋼品較計畫目標減少約2.4萬公噸,泛冷軋鋼品也較規劃目標少約0.7萬公噸,其它棒線、鋼板產品出貨則與規劃目標接近。
黃建智指出,7月出貨較目標量少2.8萬公噸,主要是當月下雨天數多,導致影響出貨裝運作業;另因馬來西亞疫情與印度船期延後,也是單月外銷出貨數量落後主因。至於內銷出貨量較規劃目標高出1.7萬公噸,顯示下游客戶拉貨動能依然維持強勁。
此外,中龍鋼鐵7月H型鋼的出貨量也達到4萬∼4.5萬公噸,顯然下游市場的需求仍維持暢旺。
展望未來,中鋼認為,雖然8月盤價與7月一樣都維持平盤,但因國際鋼價仍然趨堅,加上大陸取消冷軋和鍍鋅鋼品的13%出口退稅稅,有利市場正面發展,正是下游積極備料的最佳時刻,以因應第四季旺季榮景的來臨。
對於豐興本周盤價持平,豐興發言人莊文哲表示,近一周來,日本廢鋼報價平盤,美國廢鋼跌幅不算大,但鋼筋交易卻受到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影響,買氣不如預期,因此先力求鋼筋持穩,至於鋼筋出貨則維持正常情況。
豐興2日開平盤後,廢鋼每公噸收購牌價維持1.16萬元,鋼筋每公噸牌價維持2.32萬元,型鋼每公噸牌價維持2.7萬元。
豐興表示,近一周來,日本廢鋼原料每公噸報價維持477美元,美國貨櫃廢鋼原料價格每公噸下跌5美元,由每公噸450美元跌為445美元,澳洲鐵礦砂原料則每公噸大跌21.7美元,由每公噸201.9美元跌到180.2美元。
此外,東鋼繼7月中旬調漲H型鋼產品價格每公噸800元,2日又宣布,8月價格每公噸再漲300元,合計漲1,100元,漲幅約為3.91%∼3.94%。對於東鋼漲價舉動,另一大廠中龍鋼鐵也表示,8月產品價格每公噸上漲1,100元、漲幅約為3.77%。業者表示,主要是H型鋼產品目前落後市場行情,因此有必要適度的補漲價格。
熬過去年最艱困的一年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雖然6月中鋼、中鴻、中龍鋼鐵等鋼鐵事業群鋼品銷量較前一個月減少,但隨著鋼價漲幅大於成本的漲幅,帶動合併稅前盈餘較前一個月增加6.8億元。
中鋼19日公告,6月合併營收為388.23億元、月減2%、年增62.32%,單月合併營業利益為78.83億元、月增7%,單月合併稅前盈餘83.06億元、月增9%,較去年同期合併稅前淨損2.24億元大幅成長,單月每股稅前盈餘約0.52元,創單月新高。
中鋼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132.69億元、年增42%,營業利益為332.47億元、年增1,073%,累計合併稅前淨利為352.01億元、年增1,022%,每股稅前盈餘約2.23元。
調整體質強攻精緻鋼品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去年為中鋼營運最艱困的一年,但公司積極調整體質,與發展精緻鋼品,來提升高級化、高質化產品及綠能產品,才隨著產值的提升,今年逐漸反映在盈餘上面,譬如電磁鋼片產品,因使用在電動車的馬達部份,售價都比較高,還有去年二號高爐大修採用智慧化產能設備,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翁朝棟指出,中鋼今年在降低營運成本上也大有斬獲,譬如原來規劃全年降低成本目標為36億元,結果至6月已節省26億元、達成率為72%,為進一步挑戰新的目標,擬增加8億元,提高到44億元為新的降低成本目標。為能順利達成目標,中鋼持續在生產線上努力,希望能提高產品的良率和合格率,且儘可能減少設備故障率,及做好煤鐵礦原料的調配工作,及航運儘量由中運自己來運,以降低成本。
最近外資看好中鋼的未來,單7月就買超2.8萬張,展望未來,翁朝棟認為,雖然第三季是市場淡季,但中鋼採穩健的盤價,除了希望公司能穩健接單外,更希望下游客戶能蓄積接單動能,期能共同迎接第四季旺季來臨。
中鋼統計,中鋼與中龍6月份出貨含鋼胚共108.4萬公噸,較目標量110.3萬公噸減少1.9萬公噸,其中內銷量71.7萬公噸、外銷量36.7萬公噸。中鋼指出,6月單項產品出貨中,熱軋較計畫高約1.6萬公噸、泛冷軋鋼品較計畫少0.6萬公噸,至於棒線、鋼板則較目標量各少約0.1萬、0.6萬公噸。不過中鋼7月內銷盤價開平盤,但市場需求熱絡,下游客戶頻頻要求中鋼增加供料,中鋼7月內銷和外銷接單早已滿檔,可望推升新一波出貨熱潮。
展望未來,黃建智指出,歐美鋼價持續堅挺,其中美國熱軋經過市場震盪調節後,每公噸又站上1,900美元大關達1,908美元,且歐洲熱軋每公噸力挺在1,407美元左右,顯然歐美基建市場需求強勁,後市行情也不看淡。
中鋼鋼鐵公司近來表現亮眼,受惠於國際鋼鐵市場的熱絡和鋼價的堅挺,2021年第一季的營收達到了97.8億元,年增長率達25.54%,單季税後淨利更是高達90.26億元,每股盈餘(EPS)也達到0.58元,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2020年同期的每股稅後淨損0.15元。 分析師們認為,中鋼獲利的顯著增長主要是因為國際鋼價的飛漲。在第一季,中鋼的平均每公噸鋼價相比2020年同期大漲了3,000到5,000元,同時,中鋼及其子公司中鴻、中龍、中鋼日鐵以及中鋼印度等鋼鐵本業單季銷量也同比增加了13萬公噸。此外,中欣開發的橋頭「欣橋之心」建案單季貢獻交屋款獲利逾6億元,也是帶動公司獲利的關鍵因素之一。 近期,中鋼還通過了一項8.01億元的投資案,將進行軋鋼一廠鋼板工場的「提升鋼板軋機主馬達效能」計畫。這個計畫預計在2023年底完成啟用,新型主馬達驅動設備將有效降低鋼板生產的用電量,每年可減少用電量約164萬度,相對地,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將達到約835公噸。 雖然權證投資存在風險,但這些數據和計畫顯示,中鋼在市場上的表現相當出色,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法人指出,中鋼獲利大增主要受惠國際鋼價大漲帶動。中鋼第一季 平均每公噸價較2020年同期大增3,000∼5,000元,且含中鋼、中鴻、 中龍、中鋼日鐵越,以及中鋼印度等鋼鐵本業單季銷量也較2020年同 期增加13萬公噸,並加上中欣開發橋頭「欣橋之心」建案單季貢獻交 屋款獲利逾6億元等各項因素所帶動。
中鋼日前通過投資案8.01億元,將進行軋鋼一廠鋼板工場「提升鋼 板軋機主馬達效能」計畫,預計2023年底完成啟用;新型主馬達驅動 設備將有效降低鋼板生產用電,估每年可減少用電量約164萬度,換 算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35公噸。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 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中龍鋼鐵近期表現亮眼,受惠於鋼價走揚和銷量大增,加上旗下中欣開發的「欣橋之心」建案持續交屋,3月份合併營收再創單月新高,達到368.94億元,月增22.53%,年增32.93%。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更是突破978.21億元,年增25.54%,創下公司102年合併報表來第一季同期新高。
根據法人估計,中龍鋼鐵3月份合併稅前盈餘有望超過2月的38.51億元,甚至可能達到40億元以上,首季合併稅前盈餘則挑戰110億元,每股稅前盈餘預計上看0.7元。
在這波利多頻傳的背景下,中龍鋼鐵及中鴻的股價也同步上漲。中龍鋼鐵12日股價大漲1.65元,收在29.6元,漲幅達5.90%,創近九年來新高,成交量高達16萬2,379張;中鴻則大漲2.2元,收在29元,漲幅8.21%,創下歷史新高價,成交量也爆出13萬2,009張。
中龍鋼鐵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3月份營收創新高主要得益于價量齊揚。3月份中龍鋼鐵旗下銷售量達136.9萬公噸,較2月大增18萬公噸,其中中龍鋼鐵本身出貨量增加14.3萬公噸,中鴻銷售量增加4,000公噸,中龍鋼鐵單月銷量增加3.3萬公噸。
此外,3月份單月每公噸平均售價也較2月增加1,000元,較去年同期大增5,000元左右,再加上「欣橋之心」建案3月份交屋量78戶,營收貢獻5億多元,共同推動公司營收創新高。
展望未來,法人預期中龍鋼鐵4月和第二季內銷鋼價將持續上漲,熱軋等鋼品單月平均每公噸漲幅預計在450~1,200元,鋼板、棒線等鋼品單季平均每公噸大漲2,000~3,000元,平均漲幅達8.3%。加上單季內外銷接單量預計達到310萬公噸的滿檔階段,估計單季獲利將比第一季更為豐厚。
法人推估,中鋼3月合併稅前盈餘應可優於2月的38.51億元,力拚 單月合併稅前盈餘破40億元,合計首季合併稅前盈餘挑戰逾110億元 ,每股稅前盈餘上看0.7元。
在利多頻傳下,中鋼、中鴻12日股價雙雙走揚,中鋼大漲1.65元, 收在29.6元、漲幅5.90%,創近九年來新高,成交量高達16萬2,379 張;中鴻也大漲2.2元,收在29元、漲幅8.21%,創歷史新高價,也 爆出13萬2,009張大量。
對於3月營收創新高,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最主要是價量齊 揚因素激勵。鋼品銷量部份包括中鋼、中鴻及中龍鐵3月合計銷量達 136.9萬公噸,較2月銷量大增18萬公噸。其中,中鋼鋼品出貨達87. 9萬公噸,較2月增加14.3萬公噸;旗下中鴻單月銷售量達17.9萬公噸 ,較前一個月增加4,000公噸;中龍單月銷量達31.1萬公噸,也較前 一個月增加3.3萬公噸。
此外,3月單月每公噸平均售價也較2月增加1,000元,更較去年同 期大增5,000元左右,再加上橋頭「欣橋之心」建案3月交屋量78戶, 營收貢獻5億多元等因素加持。
展望未來,法人認為,中鋼4月和第二季內銷鋼價續漲,熱軋等鋼 品單月平均每公噸漲450∼1,200元,鋼板、棒線等鋼品單季平均每公 噸大漲2,000∼3,000元,平均漲幅8.3%,再加上單季內外銷接單量 達到310萬公噸的滿檔階段,估計單季獲利可望比第一季更旺。
台灣中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近期受惠於鋼價上漲,加上旗下中欣開發的「欣橋之心」建案挹注,2月份合併營收創下新高。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中鋼2月份合併營收達到301.08億元,雖然月減2.30%,但年增率達到15.53%。這一成績,讓中鋼在過去102年的合併報表中,同期營收創下新高紀錄。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解釋,2月份的工作天數只有28天,這對中鋼與旗下中鴻、中龍鋼鐵的出貨量造成影響,同時也使得相關工程進度落後,營收減少。然而,由於鋼價調漲,平均單價大幅增加,以及「欣橋之心」建案交屋帶來的收益,使得營收並未大幅下滑。 除了中鋼本身,旗下子公司中鴻2月份合併營收為35.71億元,年增6.17%;中鋼構2月份合併營收為9.76億元,年增4.57%。不過,由於農曆年和228連假影響,2月份合併營收較1月份減少,其中中鋼單月出貨量減少13.9萬公噸,中鴻減少5,000公噸,中龍鋼鐵則減少8.9萬公噸。 在鋼價方面,中鋼2月份內銷盤價平均每公噸調漲2,200元至3,000元,這不僅使每公噸平均單價較前一個月增加2,000元,而且較去年同期大增3,000~4,000元,成為推升營收的主要動力。 展望未來,市場法人預期,3月份隨著工作日恢復正常和出貨量增加,中鋼單月合併營收有望增加。此外,4月和第二季的內銷鋼價預期將持續上漲,讓中鋼第二季營收保持穩健成長。
對於2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雖然2月工作天只有28天,導致中鋼與旗下中鴻、中龍鋼鐵當月出貨量減少,且中鋼構等相關工程進度落後,認列營收也跟著減少,但因中鋼鋼價調漲,平均單價較1月和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加上中欣橋頭「欣橋之心」建案交屋進帳,以致營收只比1月份略減。
除中鋼外,中鴻2月合併營收為35.71億元、年增6.17%,累計合併營收為68.83億元、年增0.66%;另中鋼構2月合併營收為9.76億元、年增4.57%。中鋼表示,2月合併營收較1月份減少,主要是遇到農曆年和228連假,單月出貨量較前一個月減少13.9萬公噸;且中鴻單月出貨量為17.5萬公噸也較前一個月減少5,000公噸;另中龍鋼鐵單月出貨量為27.8萬公噸亦較前月減少8.9萬公噸。
除鋼品出貨量減少外,旗下包括中鋼構、中鋼機械及中宇(1535)等相關公司隨著過年休假因素,承包的工程進度跟著受到影響,相對認列營收比較少。鋼價部份,中鋼指出,中鋼2月內銷盤價平均每公噸調漲2,200元至3,000元,不僅每公噸平均單價較前一個月增加2,000元,而且較去年同期大增3,000∼4,000元,是推升營收的主要因素。
展望未來,法人表示,3月隨工作日恢復正常與出貨量增加,預期單月合併營收會跟著增加,且本周五將開盤的4月和第二季內銷鋼價可望續漲,預期中鋼第二季營收也將穩健成長。
中鋼鐵最新財報出爐,1月份合併營收狂飆308.18億元,年增達27.86%,創下近17個月來單月新高!稅前盈餘也達到36.1億元,月增42%,年增386%,甚至超越去年全年合併稅前盈餘,讓人驚嘆「牛轉乾坤」的驚人成績!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這份亮麗的財報背後,最大的功臣是去年起實施的月盤價格調整,更貼近國際市場行情。此外,二號高爐廠提前大修並導入AI技術,成為全球第一座AI高爐,以及新增熱胚直裝軋延設備,降低能源消耗,都在適時的時機帶來效益。
財務副總楊岳崑指出,1月份的鋼價上漲,是因為國際鋼市價格走高,而中鋼轉投資的中欣開發「欣橋之心」建案完成交屋,貢獻2.5億元交屋款,投資加拿大的鐵礦場也帶來3億元的股利。
中鋼1月份合併營收308.18億元,營業利益32.34億元,稅前淨利36.10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22元,都創下近年來新高。在鋼品出貨量方面,中鋼、中鴻、中龍鋼鐵三家公司合計出貨量較前一個月增加2.1萬公噸。
展望未來,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美國熱軋出廠價創下近60年來新高,且因供料吃緊,鋼廠在5月之前幾乎沒有現貨可供應,對於今年上半年的鋼市前景,他們依然保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