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龍鋼鐵(公)公司新聞
對於中鋼3月合併營收好轉,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主要是中 鋼、中龍鋼鐵及中鴻等鋼鐵事業群3月鋼品銷量大增,合計銷給集團 外下游客戶的鋼品數量增加27萬公噸,再加上平均單價比去年同期偏 高所致,至於煤鐵礦等原料成本則比2月稍高一些。
中鋼11日公告,3月合併營收416.62億元、月增24.82%、年增12. 92%,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為1,152.11億元、年增17.78%。此外, 中鋼旗下中鴻3月合併營收48.76億元、月增29.49%、年增23.54%, 累計首季合併營收124.1億元、年增14.58%。
中鋼指出,3月中鋼鋼品銷量達到80.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10 .9萬公噸,中龍鋼鐵單月銷量為32.1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10.2萬 公噸,中鴻單月銷量達到20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4.4萬公噸,主 要是賣給下游客戶的鋼材數量較前一個月大增,且中鋼3月鋼品每公 噸調漲500∼800元,平均漲幅2.44%。
展望未來,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認為,近來除了國際鋼鐵原物料行情 高漲外,俄烏戰爭短期內不會馬上結束,鋼鐵原料供應鏈將會受到拖 延,尤其對歐洲市場的影響將會較為明顯,且目前各國都面臨通膨與 升息的壓力,對全球經濟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至於亞洲市場方面 ,主要必須觀察大陸疫情嚴峻的發展,尤其上海封城必然會對整個物 流和供應鏈,造成一些影響,後市值得觀察 。
中鋼統計指出,2021年12月鋼品出貨,含鋼胚數量,共計100.3萬 公噸,較規劃目標105.7萬公噸、減少5.3萬公噸,其中內銷量為66. 8萬公噸、外銷量為33.5萬公噸;且中鋼出貨量含鋼胚為72.7萬公噸 、中龍為27.6萬公噸,其中,中鋼出貨部分較2月的73.63萬公噸偏低 ,創年度新低。
黃建智指出,12月出貨差異較大,主要是因出口受塞港和氣候等因 素影響,船隻到港大幅遲延,導致出口量較目標量減少約4.2萬公噸 ,且內銷量較規劃目標少了約1.1萬公噸,而外銷出口減少的鋼品主 要是熱軋少了2.1萬公噸、泛冷軋鋼品也少了1.5萬公噸。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中鋼11月鋼品銷量較前一個月增加1.8 萬公噸、達到80萬公噸,但中鴻和中龍單月銷量均下滑,好在中鋼越 南冷軋廠隨著疫情緩和,單月銷量逼近滿載的9.7萬公噸,加上鋼價 處在高點,才推升中鋼營收雙雙創新高。
中鋼表示,11月銷量達到80萬公噸,較前一個月銷量78.2萬公噸, 增加1.8萬公噸;中龍鋼鐵單月銷量30.1萬公噸,較前一個月31.3萬 公噸,減少1.2萬公噸;中鴻單月銷量為16.7萬公噸,較前一個月的 17.3萬公噸,減少6,000公噸;另中鋼越南冷軋廠單月銷量達9.7萬公 噸,較前一個月大增1.5萬公噸,且中鋼銷給集團外的客戶數量也增 加4.3萬公噸。
中鴻11月營收48.13億元、月減5.73%、年增52.94%,累計前11月 合併營收497.84億元、年增48.51%。
中鋼構11月合併營收14.76億元、月增16.71%、年增4.16%,創2 021年單月次高,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139.86億元、年增16.57%。 中鋼構表示,主要受到台灣人壽南港商辦大樓和南科電子大廠積極施 工,鋼構需求量增加,單月出貨達1萬餘公噸,創近幾個月出貨新高 ,且預期12月出貨量會增多。
對於中鋼10月營收創新高,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分析,主要是中鋼 、中龍鋼鐵及中鋼越南廠等鋼品銷量大增,合計銷量增加近10萬公噸 ,尤其越南廠受惠鋼品遞延出貨效應激勵,單月銷量增加近4萬公噸 ,再加上第四季內銷盤價平均漲幅1.32%,在鋼價推升下,營收持續 向上,後市營運仍樂觀期待。
中鋼表示,10月單月鋼品銷量達78.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3.3 萬公噸;中龍單月銷量達31.3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2.4萬公噸; 尤其中鋼越南廠銷量達到8.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增加近4萬公噸。
在原料成本方面,雖然鐵礦砂原料成本較2020年同期大增七成,但 煤礦原料成本則較為持穩,加上降低成本奏效,因此整體營運成本影 響不大。
展望未來,翁朝棟認為,台經院最近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可到達6 .1%,且國內疫情緩和,製造業動能轉強,以及台商回流投資建廠、 前瞻基礎建設持續推動,加上台積電宣布要在高雄煉油廠建廠,對台 灣和高雄產業是一項大利多,可帶動用鋼產業需求增加,未來「北台 積、南中鋼」態勢形成,高科技與傳產雙引擎可望帶動國內經濟發展 。此外,翁朝棟表示,市場進入歲末年終,預期第四季鋼市可望「平 穩保堅」外,中鋼也將協助下游去化庫存和資金的調度,讓上下游營 運順暢。
中鋼統計結果,10月鋼品出貨量,含鋼胚半成品,共計109.4萬公 噸,較規劃目標107.8萬公噸、增加1.6萬公噸,其中內銷量為68.3萬 公噸、外銷量為41.1萬公噸;且中鋼出貨量含鋼胚半成品達78.2萬公 噸、中龍為31.2萬公噸,10月出貨中,內銷量較規劃目標多約1.2萬 公噸、外銷量多約0.4萬公噸。
對此,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10月整體出貨較計畫量增加,其 中,鋼板和棒線產品與計畫相當,但熱軋較規劃目標高出約2.6萬公 噸,相對泛冷軋產品較規劃目標,略減1萬公噸,顯示出貨依然順暢 。
法人表示,雖然11月內銷盤價維持平盤,但因市場進入第四季旺季 後,原本需求不差,再加上11月內銷訂單早已接滿,且外銷訂單也隨 著疫情減緩,與國外鋼價維持平穩,預期12月接單也可望達標。
展望未來,法人認為,目前除了歐美市場隨著疫情緩和、需求不差 ,且鋼價持穩外,大陸為因應明年初冬季奧運,與達到碳達峰與碳中 和目標,持續推動環保減產外,鋼材需求遞延榮景也將陸續顯現,因 此鋼鐵後市前景仍樂觀期待。
此外,中鴻(2014)10月出貨量也接近9月水準、逼近17.5萬公噸 ,主要是東南亞疫情趨緩,有助下游提貨,且歐洲市場需求仍然強勁 等因素激勵;至於內銷市場則受到之前航運塞港問題,出貨都受到遞 延,相對庫存還偏高,待庫存去化後,提貨很快就會回籠。
台灣中龍鋼鐵公司,作為台灣鋼鐵產業的領軍企業,不僅在產品質量上追求卓越,更在環保與永續發展上展現出強烈責任感。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與應對緊迫性逐漸提升,中龍鋼鐵積極探尋淨零排放的可行途徑,成為台灣環保先鋒。 該公司生產的鋼品可達到百分之百回收的綠色標準,不僅減少了資源浪費,也對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中龍鋼鐵自建廠之初,就投入了具有節能作用的大型設備,並將煉鋼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燃氣回收利用,用於製程加熱及供應動力工場,實現了自發電近九成的目標。 正式投產後,中龍鋼鐵的減排成效更是驚人,整體減排量已達到環評承諾值的49%。該公司還持續推動廠內減碳工作,截至去年底,已執行148項環保改善工程,累計投資金額高達89.4億元,減碳總量達到193.1萬噸。 在綠能發展方面,中龍鋼鐵與集團子公司共同成立中鋼光能公司,透過廠內太陽能光電設施,目前已累計超過4MW的裝置容量,年發電量約486萬度,預計2023年總裝置容量將達近12.5MW,每年可減少約7,600噸碳排量。 自建廠以來,中龍鋼鐵在環保設施上的投資累計已超過360億元,近期更再投資11.14億元,推動空污改善計畫。未來,中龍鋼鐵將持續關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的發展,提升污染防制能力,為環境永續發展貢獻更多心力。
中龍自建廠時即投資具節能作用的大型設備,並將一貫煉鋼過程中所產出之煉焦爐氣等副產燃氣回收利用,用於製程加熱,並供應動力工場產生蒸汽與電力,自發電占總用電比率近九成。正式投產後更以比環評承諾值再減排,整體減排成效已達49%。
中龍亦持續推動廠內減碳工作,截至去年底已執行148項環保改善工程,亦輔助多項措施精進減碳成效,累計投資金額89.4億元,合計減碳共193.1萬噸。
在綠能發展上,中龍與集團子公司中宇環保、中鋼碳素公司共同於2016年成立中鋼光能公司,透過廠內房屋頂模式及蓄水池上方興建太陽能光電設施,目前已累計超過4MW(百萬瓦),年發電量約486萬度,約可供應1,388戶家庭一整年用電量,預計在2023年總裝置容量可達近12.5MW,每年約可減少7,600噸碳排量。
自建廠以來,中龍投資各類環保設施金額累計已達360億元以上,近期更再投資11.14億元,陸續推動空污改善計畫,未來中龍仍會持續關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的發展,提升污染防制能力,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中鋼與旗下中鴻、中龍鋼鐵8月鋼品出 貨量雖較前一個月減少4.1萬公噸左右,但因外銷數量達到37%,較 7月約增加3%,且外銷價格好轉,單月營業利益表現持續往上,惟欠 缺上個月有轉投資鐵礦股利收入挹注,以致整體合併稅前盈餘月減3 億多元。至於原料成本方面,因8月煤鐵大漲、鐵礦下跌,原料成本 略增一些。
展望後市,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近來受到大陸恒大效應與政府 打壓房地產影響,鋼市受到一些波及,但大陸有很多基礎建設計畫正 積極推動中,可望帶動用鋼需求增加,因此仍持續看好11∼12月的鋼 市旺季榮景。
翁朝棟認為,美國最近鋼廠有歲修計畫,且大陸有環保限產,這二 個因素讓供給端吃緊,加上美國鋼市和股市慢慢回溫,這是鋼市最大 的利基,只要其股市能回歸正常,消除投資人的不安心理,則鋼市也 可望跟著回穩。
中鋼22日公佈8月合併營業利益為84.95億元、月增4%,較去年同 期營業淨損2.11億元,營運出現大幅成長,創單月新高,且單月合併 稅前盈餘為87.1億元、月減4%、年增4,877.14%,單月每股稅前盈 餘約0.55元,創單月獲利次高。
中鋼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業利益為499.02億元、年增1,367%,合併 稅前盈餘達529.97億元、年增1,447%,每股稅前盈餘約3.37元。
中鋼指出,8月鋼鐵事業群銷售數量減少,其中,中鋼銷量為78萬 多公噸、月減1.9萬公噸,致單月營收略降,但銷售單價漲幅大於單 月成本,使得營業利益增加;另7月有業外轉投資鐵礦股利收入,8月 無此收入,因此整體合併稅前淨利較前一個月減少3.74億元。
展望未來,中鋼認為,目前鐵礦跌、煤礦漲,如果短期內沒有太大 起伏,預期9月原料成本變化不大,也就是未來必須視鋼品銷量和單 價狀況而定。
此外,中鴻(2014)8月鋼品出貨量約18.6萬公噸,與7月旗鼓相當 ,顯示下游需求熱度還在。根據中鋼統計,8月出貨含鋼胚半成品共 計107萬公噸,較規劃目標量107.4萬公噸,略減少0.4萬公噸,其中 內銷量為71.4萬公噸、外銷量35.6萬公噸,以個別公司來看,中鋼出 貨含鋼胚為78.1萬公噸、中龍鋼鐵28.9萬公噸。
中鋼指出,8月出貨中,內銷量較規劃目標高出約2.2萬公噸,顯示 國內出貨動能依然保持熱度,外銷則因馬國與越南疫情與船期安排影 響,較規劃目標略減2.6萬公噸,8月整體出貨狀況尚在預期中。
展望未來,法人表示,中鋼為提振市場動能,調漲9月內銷價格, 包括熱軋鋼板等六項規格產品,除了低規電磁鋼片每公噸調漲300元 外,其它都調漲500元,隨即展開接單作業,且很快的接滿訂單,估 計9月含內外銷量達到100餘萬公噸,預期本月下游提貨仍然維持熱絡 ,出貨應可維持盛況。
且市場開始進入「金九銀十」的階段,加上大陸環保減產、俄羅斯 出口加稅、歐美推動基礎建設等利多助攻,預期需求暢旺,可望迎接 第四旺季榮景的到來。
台灣中鋼集團近來業務表現亮麗,旗下的鋼鐵事業群在7月份創下銷售佳績,帶動合併營收達418.83億元,創下單月新高。不僅如此,前七月合併營收也達到2,551.52億元,年增長45.62%。這份亮麗的成績單,背後是中鋼集團不斷的努力和市場環境的積極變化。 在這份亮眼數字中,中鋼集團旗下的中鴻和中龍鋼鐵也表現出色。中鴻7月合併營收達52.01億元,創下近13年來單月新高,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294.29億元,年增長43.14%。而中龍鋼鐵的合併營收更是創近年來新高,達14.92億元,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85.31億元,年增長15.39%。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指出,雖然7月中鋼本身鋼品銷量略減,但中鴻和中龍鋼鐵的銷量合計增加4.4萬公噸,加上第三季盤價調漲以及單價提升,共同推升了合併營收。7月中鋼鋼品銷量為80.0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減少近6,000公噸,但中龍鋼鐵的單月銷量卻大增4萬公噸,達到31.8萬公噸。 在鋼價方面,中鋼第三季內銷盤價平均調漲4.1%,單價增加800~900元。此外,中鴻和中龍單月價格也都有所上升,這些因素共同推動合併營收大幅增長。 對於未來的展望,法人分析認為,即將開盤的9月內銷盤價可望維持平高盤,預估第三季業績將持續穩定攀升。中鋼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為247.4億元,EPS達1.6元。然而,受到大盤影響,中鋼10日股價小幅走跌,跌幅1.74%,收在36.8元。
此外,中鴻7月合併營收52.01億元、月增7.59%、年增99.23%,創近13年來單月新高,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294.29億元、年增43.14%;中鋼構7月合併營收14.92億元、年增53.93%,創近年來新高,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達85.31億元、年增15.39%。
對於營收創新高,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雖然中鋼本身7月鋼品銷量較前一個略減近6,000公噸,但旗下中鴻和中龍鋼鐵的鋼品銷量,合計較前一個月增加4.4萬公噸,再加上中鋼調漲第三季盤價,平均漲幅4.1%,7月平均每公噸單價較6月增加800∼900元,以及中鴻、中龍7月平均售價也較前一個月高,推升中鋼7月合併營收超過400億元。
中鋼表示,該公司7月鋼品銷量達80.0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銷量80.6萬公噸,減少近6,000公噸,中鴻單月銷量達18.6萬公噸,較前一個月18.2萬公噸,增加4,000公噸,中龍鋼鐵單月銷量31.8萬公噸,較前一個月27.8萬公噸、大增4萬公噸。
在鋼價方面,中鋼第三季內銷盤價,包括鋼板、棒線等各項產品,平均每公噸調漲2,000∼2,900元,平均漲幅4.1%,換算7月每公噸平均單價較6月增加800∼900元,其它中鴻、中龍單月價格也都提升,推升合併營收大增。
展望未來,法人認為,中鋼8月雖然內銷盤價持平,但季盤價仍是上漲,且預期單月出貨量順暢,再加上即將開盤的9月內銷盤價可望開出平高盤,預估第三季業績仍將呈現穩定攀升局面。
中鋼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為247.4億元,EPS為1.6元。
受大盤影響,中鋼10日股價走跌,下跌0.65元,收在36.8元、跌幅1.74%,成交量73,887張。
中鋼鋼鐵在7月份的鋼品出貨量達到80萬公噸,雖然與6月份的水準相近,但內銷鋼品出貨量卻超過了規劃目標1.7萬公噸,這個數字說明下游客戶的提貨動能還是相當強勁。但若將中龍鋼鐵的熱軋鋼品出貨量計入,合計出貨量則為111.8萬公噸,略低於規劃目標。中鋼方面表示,出貨量略低於目標,主要是受到天氣和疫情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不過對於後市出貨,他們仍抱持樂觀態度。 中鴻鋼鐵在7月份的鋼品出貨量則為18.5~18.6萬公噸,雖然比6月份的18.2萬公噸有所增加,但卻略低於5月的19.1萬公噸,創下了今年來單月次高的記錄。 近期,中鋼與中鴻的股價都有所上漲,其中中鋼股價上漲0.90元,收在37.25元,漲幅達2.48%;中鴻股價則上漲0.35元,收在49.25元,漲幅為0.72%。 根據中鋼的統計數據,中鋼與中龍鋼鐵在7月份的出貨量,包括鋼胚和半成品,共計111.8萬公噸,比規劃目標114.6萬公噸少了2.8萬公噸;其中內銷量為75.8萬公噸,外銷量為36萬公噸;中鋼的出貨量含鋼胚和半成品為80萬公噸,與6月份的出貨水準相當,而中龍的出貨量則為31.8萬公噸。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7月份中鋼與中龍的單項產品出貨中,熱軋主力鋼品出貨量比計劃目標少了約2.4萬公噸,泛冷軋鋼品則少了約0.7萬公噸,其他棒線和鋼板產品的出貨量則與規劃目標相當。黃建智還指出,7月份出貨量比目標量少2.8萬公噸,主要原因是當月降雨量較多,影響了出貨和裝運作業;此外,馬來西亞疫情和印度船期延後也是外銷出貨數量落後的主要原因。不過,內銷出貨量比規劃目標高出1.7萬公噸,這也說明下游客戶的拉貨動能還是相當強勁。 另外,中龍鋼鐵在7月份的H型鋼出貨量也達到4萬~4.5萬公噸,顯示下游市場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 對於未來的展望,中鋼認為,雖然8月的盤價與7月持平,但由於國際鋼價仍然呈現趨勢上升,加上大陸取消冷軋和鍍鋅鋼品的13%出口退稅,對市場正面發展有利,這正是下游積極備料的最佳時刻,以應對第四季的旺季。